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由此可见,国际美学界不仅视“生活美学”为国际美学的最新主流,而且看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中国美学对“生活美学”已经与正在做出的贡献。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生活美学”却多有误解,甚至在不甚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这个新生长点做出了某些“过度的阐释”。在这些误读纷纷出现的时候,我们正是需要厘清:“生活美学”究竟“是什么”,又到底“不是什么”?

一、“审美观”的变化与“实用美学”

第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误解,就是仅仅把它当做“实用美学”。以某本名为《生活美学》的专著为例,这本书所说的生活化的美学,从分类上就包括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和旅游美学。然而,这种以“生活学”为核心的生活美学,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实用美学”,这是将传统审美观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产物。因为,“人的艺术追求并不以产生个别的艺术作品为满足,而是要力图渗透到我们全部的生活(Dasein),我们的住宅,我们的服装,我们的道德,我们的交通,我们的举止,我们的语言,我们都要追求一种美的形式”。有趣的是,这里所用的“生活”之德文“Dasein”就是海德格尔的核心术语“此在”,生活美学即使从实用的根基上说也是“此生”的美学。

这类的实用美学尽管意识到了审美泛化并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并没有根本认识到:生活论美学的首要变化就来自于“审美观”之变。这样的实用美学只是将“生活美学”看做是“门类美学”而非“本体论美学”。传统的审美观被认定是“非功利的”与“无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古典审美观念斩断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只是雅俗分赏的“文化神圣化”时代的产物。上世纪60年代,“审美经验的神话”在世界美学主流中就已得到解构,所谓“非功利”、“审美距离”、“不及物”等一系列的传统审美话语被给予了最后一击。当代文化艺术的彻底转变,却再度聚焦于审美与生活的本然关联首先,“审美非功利性”被“生活实用的审美化”所驱逐了,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其次,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被“有目的的无目的性”所取代了,这是艺术文化的“产业化”所带来的;再次,“审美经验的孤立主义”被“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性”所代替了,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所带来的。所以说,“生活美学”首先就是一种“审美观”得以彻底转变的美学。

二、“生活观”的流变与“日常美学”

在“生活美学”当中得以转变的不仅是“审美观”,而且还有“生活观”。第二种误解就在于将生活美学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的确是最新兴起的一种思潮,它是直面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而产生的,将重点放在大众文化转向的“视觉图像”与回归感性愉悦的“本能释放”方面,从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然而,“生活美学”尽管与生活美化是直接相关的,但“当代审美泛化”的语境转化——当代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的“审美日常生活化”——对生活美学而言仅仅是背景而已。

“生活美学”更是一种“作为哲学”的美学新构,而非仅仅是文化研究与社会学意义上的话语构建。这意味着,生活美学尽管是“民生”的美学,却并非只是大众文化的通俗美学。但是,日常生活美学却成为了只为大众生活审美化的“合法性”做论证的美学。在理论上,它往往将美感等同于快感,从而流于粗鄙的“日常经验主义”;在实践上,又常常成为“中产阶层”文化趣味的代理人,从而易被诘问“究竟是谁的生活审美化”:究竟它本质上是“食利者”的美学,还是表征了审美“民主化”的趋向?更何况,“生活美学”具有更广阔的文化历史语境,随着当代中国文化的“三分天下”格局的出场,“政治生活美学”、“精英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都应该成为“生活美学”中的应有之义。这三种由历史流变而来的独特的生活美学形态,恰恰也说明了“本土化”的生活美学在中国本土始终占据着主导。

三、“艺术观”的转变与“艺术美学”

第三种误解在于,“生活美学”的兴起就会驱逐“艺术美学”的存在,生活化与艺术论的美学似乎是势不两立的。在欧美的美学界看来,“分析美学”的主流传统曾只聚焦于艺术本身,而超出了“艺术哲学”的研究之外的两个主要对象:就是作为日常美学的“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与“人类生活美学”(the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从这种视角看来,关于艺术与关于生活的美学理应是彼此绝缘的两个领域。然而,“生活美学”却试图更开放性地看待艺术。生活美学之所以包容“艺术美学”,就是因为,它将艺术本身视为一种“生活的形式”。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反思,恰恰是应该“在生活之中”而非超出生活之外的。

所以,“生活美学”有个“互看”的原则:一方面,我们是从生活美学来“观照”艺术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从艺术来“看待”美学生活的。同时还要看到,“艺术观”只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美的艺术”也只是欧洲现代性的产物。“艺术自律论”仅仅囿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西方人用这个视角审视了文艺复兴以前的“前艺术”文化,从而形成了艺术史的基本脉络;而且还将这种视角拉伸到非西方的文化当中,从而将东方艺术纳入其中。这突出表现在,在时间上旧石器时代物品的艺术化,在空间上非洲物品的被艺术化,在19世纪的欧洲就曾有一段将人类学博物馆当中的物品搬到美术馆当中的热潮。当欧洲“艺术观”舶来的时候,如“美术”这个来自日本的新造词ぃじゅつ)(英译为bijutsu),移植到中国本土之时就逐渐缩小了疆界,从原本所指的“大艺术”聚焦于以绘画为主的造型艺术,这也说明了西方艺术观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作用。然而,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来看,“生活美学”的深厚传统却从未中断,“艺”与“术”的传统也是深深地植根于本土生活当中的。其中至少有两个传统至今绵延未绝:一个是以“书法”为代表的“文人生活美学”传统,另一个则是以“民艺”为代表的“民间生活美学”传统,它们都使我们回到艺术与生活的亲和关联,来重新定位艺术与生活。

四、“环境观”的改变与“环境美学”

将生活美学当做“环境美学”的分支,还是把环境美学作为“生活美学”的分支,这也关系到对“生活美学”的误解。当代欧美环境美学家更多地把生活

美学作为是环境美学的当代发展环节。这里面引导出来的问题就是:生活是从环境里面延伸而出的,还是环境是围绕生活而生成的?按照环境主义论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认定环境就是围绕着主体生成的,那么,这种思想本身就蕴涵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

但是,环境毕竟还是针对人类而言的,没有人类也许就无所谓环境的存在与否,可以说,环境总是“属人”的环境,无论针对每个个体还是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如此。尽管环境与每个人的亲疏关系是千差万别甚至相差甚远的(如从家居环境到地球大气层的距离那么遥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万年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化之后的改造自然活动的全面展开,整个地球很难说还有尚未被“人化”的部分,整个地球的环境都是“人化”的环境。实际上,环境与生活就是密不可分与交互规定的,环境更应该被视为是“生活化”的环境,它具体就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部分。活生生的“人”及其生活的环境的互动关联,恰恰是“环境美学”融入“生活美学”的必然通途。

五、“哲学观”的变动与“美善之学”

关于“生活美学”还有一种误解,觉得“生活美学”既然主旨在于提升生活经验的审美品格,进而达到“以美促善”、“化美为善”、“以善为美”,那么就可以将生活美学视为伦理学的分支,从而成为一种“美善之学”。这是部分正确的,因为从历史渊源上看,“生活美学”恰恰反击的也是自“感性学”建基以来的将审美纯化的趋势,它一方面是对于古希腊“美善”合一观念的某种回应,另一方面亦是回到了本土儒家的“美善相乐”的圆融思想。

然而,生活美学却不仅仅是“伦理美学”,从本体论上说,“生活美学”理应成为真善美的合体之学。这是由于,“生活美学”所正面反思的是现代性所造成的“认知一工具”(cognitive-instrumental)、“道德一实践”(moral-practical)与“审美-表现”(aesthetic-expressive)的割裂,这是启蒙时代的产物,也是启蒙思想的缺失。既然美本身所呈现的是人类基本的经验世界,而真善美在这一世界中也是未经分化的,没有概念化与制度化的分隔,那么也就可以说,真善美恰恰是统一于美的活动的。在美的“本真生活”的状态之中,真善美是本属一体的,它们的差异的绝对化,只是在西方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下发展起来的。超脱西方形而上学藩篱就可以看到,本真生活的意义是不能得以概念化区分的,而是只能是被现象性的直观的,它同时是真,是善,亦是美。所以说,“生活美学”就本体论而言就是“真美善合一”之学,它并不赞同现代性带来的“客观的科学”、“普遍的道德和法律”与“自律性的艺术”的裂变,从而以“美是生活真理的直观显现”与“美学是未来的生活伦理学”两个基本命题来整合真美善。

质言之,我们试图为生活美学的“开放性”进行积极的辩护,而反对对之进行“封闭化”的理解和“过度化”的阐发。通过“审美观”的变化,可以看到,生活美学绝非只是“实用美学”;通过“生活观”的流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不仅仅就是“日常美学”,通过“艺术观”的转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兼容而不能驱逐“艺术美学”;通过“环境观”的改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吸纳与融会了“环境美学”;通过“哲学观”的变动,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并非只为“美善之学”。“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回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它所持的是崭新的“审美观”、“生活观”、“艺术观”、“环境观”和“哲学观”。

责任编辑:李雷

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间性;综述;平等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化间性理论倡导文化平等交流开始被更多的学者关注。作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篇名含有文化间性的文章共220篇,本文主要以此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关于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1 文化间性理论起源

文化间性理论的主、客思想源于哲学思想,文化间性来自于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从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视域出发,揭示人的存在本体论哲学。车瑞(2007)、冯毓云(2010)皆认为:主体间性最早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最初源于胡塞尔的主体交互性、马克斯·舍勒的人之存在的本体论、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理解与主体间性的关系的理论,后经萨特、梅洛—庞蒂等思想家的发展,主体间性在西方得到确立。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首次提出了文化间交流概念,激发了文化间性思想起源。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2018),王世靓(2017),王海生、杨桂兰、刘丽(2017),韩红(2004)、董秋华(2010)、言红兰(2016)柯依梦等,他们都认可文化间性理论来自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蔡熙(2009)从逻辑上对文化间性的产生进行溯源,蔡熙认为:文化间性有着深刻的哲学根基,哈贝马斯在继承巴赫金的他者理论,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文化间性理论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促进了文化间性理论的生成。他还强调差异理论是文化间性产生的基础。

由此可见文化间性源自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源自于哲学,文化间性是由众多思想理论发展而来,主要有三个:(1)交往理论;(2)主体间性;(3)视域融合理论。国内学者普遍认同文化间性是由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

2 文化间性理论概念研究

2.1 文化间性的视域性

关于文化间性理论内涵的研究较多,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细致论述了自己关于文化间性理解的有以下学者。郑德聘(2008)文化间在多元化的沟通时,不会是整个系统进入彼此视野,而是引起对方关注的特定方面。文化间性中的对话交流,使作为不同主体的文化得到自识和互识,从而坚持自我文化独特性并开始产生与他种文化相识融合后吸纳生成的新文化。

2.2 文化间性的动态性

王才勇(2007),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2018)他们则更为强调文化间性的动态性。王才勇主要表述了文化融合时是一个动态的状态,并且文化的间性特质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是一种特定视界,基于此对文化间性的特定状态进行分析。

2.3 文化间性的平等性

蔡熙(2009)认为文化间性离不开主体间性、文本间性、话语间性,文化间性是一种强调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自身文化特质的过程中还与不同文化互动、交流的状态,不同于跨文化。跨文化只是单纯地指相遇在一起的不同的文化。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2018)他们将文化间性视为文化变迁的动态过程,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关联性,互动性,统一性,其中多元性是其它特性的前提,文化在差异中探寻可以进行从新组合的关联,统一性是文化能够求同存异的变迁。

综上所诉可得文化间性强调以下特性:(1)差异性,差异是文化沟通的前提;(2)视域性,文化与文化不是整体都会进行沟通,引起彼此关注的部分文化进行沟通;(3)主体性,文化间性强调平等的对话,每个文化都是主体;(4)平等性,文化与文化彼此都保留各自特质。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同时进行平等对话,文化变迁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

3 文化间性理论主要应用领域研究

文化间性意在强调各种文化平等交流,当前已被应用于文学、美学、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跨文化、政策、道德、体育、社区、企业等研究,主要归纳为:文学研究、言语研究、文化研究、美学研究四方面。

文学研究,金元浦和周劲松分别将文化间性应用于名著《红楼梦》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及林语堂先生的《唐人街》对美国华裔文献的多彩性构建。周建国将文化间性用于戏曲领域,认为元杂剧《赵氏孤儿》由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其轰动巴黎的原因正是保留了文化间性。

语言研究,刘学蔚(2016)将文化间性用于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言红兰(2017)应用于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研究。韩红(2004)从语义范畴的认知机制阐释、文化机制阐释、语用机制阐释3方面对语义研究的学术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王海生、杨桂兰、刘丽(2017)在电影翻译認为电影翻译时应注意双方文化的差异已确保文化的流畅性。

文化研究,王世靓、纪晓岚将文化间性用于引导当下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互嵌及其政策探析。车瑞(2007)用于民族文化研究。柯依梦在社区传播中使用文化间性思想。王平、宫丽艳(2015)应用在企业文化研究。王才勇(2007)从主体间性角度切入用于分析处理跨文化的逻辑思维。张矛矛、翟丰(2017)分析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从“特质”“同质”和“变迁”3 个维度对中国和西方体育文化的间性进行剖析。

美学研究,邓桂英(2018)应用于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探索。冯毓云(2010)基于实用主义将文化间性应用于美学的视域,美学的整合统一,美学的开放性。

关于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主要应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常用于国内外文化交流研究,但在旅游方面的研究较少。客栈行业作为一个不同地域文化,多元交流互动的聚集体,当下研究较为罕见。

4 文化间性理论的作用研究

文化间性理论作用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文化间性可使用的研究内容研究,为其它学科视角提供新思路;(2)文化间性的效用研究,当前文化间性的效用主要应用于文化发展传播。

4.1 文化间性未来可应用范围研究

章锦河、汤国荣、胡欢、于鹏、赵琳(2018)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文化间性有以下可为: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新范式,文化间性何以可能及地理学视角的可能路径。他们为文化间性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他们更注重对同一地点不同文化间的文化间性研究提供指导。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认为文化间性理论可以应用在:政治实践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他们更注重对不同社会文化类型间的文化间性研究提供方向。

4.2 文化间性当前效用研究

陈白颖(2011)认为:主体间性理念有助于传统文化精髓的转化,文化间性会保留文化间的特质,中华民族传统会与西方文化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完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她还认为:主体间性视阈有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主体间性的视阈用于解除不同文化间的分歧,在国际舞台上实现文化间差异性的统一。言红兰(2017):(1)文化间性视角下,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2)文化间性的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以主体间性指导我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可行性及对外传播的必要性。文化间性的作用研究总结了当前文化间性的作用同时为文化间性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

5 综述结论

第一,文化间性理论是一个起源于哲学思想的应用型理论,它在众多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及理论上发展形成的,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由哈贝马斯提出的哲学术语。

第二,文化间性理论强调文化间的以下特性:(1)文化的差异性,文化与文化的差异是文化间性理论的前提条件。(2)文化的主体性,不同文化各自的特质是文化间性发生作用的核心元素,主体性强调各种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依旧以自己为主体,保有自我特质。(3)文化的视域性,文化与文化会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融合,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并非整体都进行交流,而是在彼此视线中部分进行交流。(4)文化的平等性,文化间性提倡的是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无论何种文化与何种文化都能交流。国内相关研究者关于文化间性的研究观点主要有三种:(1)文化间性体现了从属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主体之间及其生成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2)文化的主体间性是指文化交流中主体与其环境对理解异质文化有深刻的影响。(3)文化间性是指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可交流性。

第三,当前文化间性主要应用于文学、言语、文化、美学研究四方面,主要学科视角有:文学、民族学、美学、教育学等,但学科视角正在丰富,学者开始探索文化间性的可应用领域。文化间性目前主要被应用于跨文化研究,主要为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跨学科研究较少,大多应用都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缺少数据建模型类研究。当下旅游文化成为多文化交流的舞台,可将文化间论应用于旅游资源研究,避免旅游资源在旅游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出现同质化。

参考文献

[1]冯毓云.审美复兴的文化间性立场——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建构之路径[J].文学评论,2010,(4):63-64.

[2]车瑞.主体间性阈下的民族文化[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3]冯毓云.审美复兴的文化间性立场——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建构之路径[J].文学评论,2010,(4):63-64.

[4]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等.文化间性理论要义及其在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2):14.

[5]言红兰.民族间性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49-150.

[6]王海生,杨桂兰,刘丽.电影翻译中文化间性的伦理审视[J].现代交际,2017,(4).

[7]蔡熙.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9,(1):80-82.

[8]郑德聘.间性理论与文化间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4):76.

[9]蔡熙.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9,(1):84.

[10]言红兰.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J].百色学院学报,2015,28(6).

[11]韩红.文化间性话语中语义研究的自我理解[J].外语学刊,2004,(1):72.

[12]陈白颖.本土文化传播与文化间性主[J].义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65-66.

[13]张矛矛,翟丰.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3):213.

[14]邓桂英.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文化间性伦理及启示[J].美学论坛·生命美学专题,2018,(11).

[15]章锦河,汤国荣,胡欢,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视角的文化间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8,37(10).

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本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产品、一个方法、 1

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

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

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八段锦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3、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综述

4、中药联合自体血清治疗干眼症的应用进展

5、近五年国内乡村旅游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6、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文献综述

7、基于CNKI数据库的近视相关中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8、中医治疗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临床资料的探讨

9、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的meta分析

10、激光针灸在骨科的临床进展

11、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12、独活寄生汤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13、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综述

14、VSD联合植皮对比传统打包植皮治疗体表大面积皮肤缺损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5、影响农林类科技期刊论文索引频次的因素探析

16、基于可视化方法的教育信息化评估元研究

17、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19、旅游宣传片的说服效应

20、提高中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质量的建议

21、三维与二维微型接骨板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22、他汀类药物预防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疗效评估的荟萃分析

23、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4、刮痧法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

25、基于Logistic回归的数据分类问题研究

26、环境与资源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7、语篇分析介入专业英语教材编写显示出的优势

28、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组织公平感和员工工作卷入的影响

29、因子分析法的评价与综述

30、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31、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念及综述研究

32、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33、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发展综述

34、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35、变点问题在生存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36、浅谈图书馆工具书及图书分类

37、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CBL与LBL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38、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h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9、数据挖掘经典分类聚类算法的研究综述

40、活血消癥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41、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42、股票价格预测方法综述

43、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的Meta分析

44、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45、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46、基于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探讨

47、实证会计论文写作“十诫”

48、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国际被引影响因素研究

49、1993—2014年《应用生态学报》十大高被引论文分析

综述性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13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银染法(W-S)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较

3、环状RNA与肺癌相关性及其筛选验证的研究进展

4、基于医疗影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扩散趋势

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分析

6、皮肤致敏性动物替代模型的研究进展

7、器官芯片风口已至?哈佛医学院教授:实现产业广泛应用还有三大问题待解

8、中西医结合急救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9、多模态脑肿瘤图像的精准分割研究综述

10、CTC检测:发现血液中的“癌症运输车”

11、心理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12、人文关怀护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思考

13、新时期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14、对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进行分析

15、静脉治疗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评价

16、宫腔镜检查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疼痛情况的影响评估

17、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牙周炎疫苗有效免疫原及其途径和佐剂

18、同理心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9、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20、除了抽血,我们还能呼吸测病

21、以控制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联合优化分级对血液透析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22、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状态调查分析

23、层级护理管理在中医骨科中的应用研究

24、情感计算的应用困境及其法律规制

25、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6、急性心肌梗死并首发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

27、NCU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28、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29、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伦理学知识调查及建议

30、ICU患者护理安全的思考

31、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

32、应用肌内效帖促进大学生身体技能恢复的研究

33、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观察和护理

34、生物力学在运动控制与协调研究中的应用

35、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6、中药经皮给药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7、支气管哮喘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38、简评2016年度医疗界

39、减少血液净化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干预方式探析

40、一体式吸氧在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4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42、儿童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43、军事应激障碍的评估与防治

44、科学美容受青睐相约北京美博会

45、血氨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46、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体会

47、3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48、白假丝酵母菌检测技术的发展及评价

49、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上一篇:公司金融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民诉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