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13

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近些年,在农业经济发展各部门协力配合下,农村经济统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农村经济统计指标衡量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对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的指导。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导致我国不能准确的预测中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应探究统计工作的问题,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农村经济数据采集上存在困难,无法保障数据统计的质量,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形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家族式居住模式已不复存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像城市一样住上了小区,这样导致家族成员的居住地十分遥远,按照传统的统计规则根本无法进行数据统计。

其次,统计工作方法落后,对于农村经济一般性指导的调查很容易获取,但由于指标体系不完善的影响,在农村进行投资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的相关指标无法进行统计,而且在统计这些指标中应用抽样调查法并不科学,大部分数据都是代表农民个人,不具有普遍性。

最后,统计工作缺少充足的经费支持,农村统计经费应作为乡镇政府财政预算的一部分,但很多地区却并未在财政预算中列入统计业务经费项目,所以经济统计部门在展开统计工作时,并没有经费的支持,所以无法购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提高统计的水平,很多工作内容也因经费的限制无法有效展开,从而无法全面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数据。

二、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准确性及科学性的策略

(一)提高准确性上

1.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农村经济统计的准确性,通过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工作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的工作流程,并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培养统计人员对熟练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登录和统计指标分析,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而且引进先进的统计软件,将复杂的指标分析通过软件进行操作,避免人工计算和分析出现的误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还大大地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2.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应全面地将信息化科学技术引入到统计工作中,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要在原有的技能基础上,不断丰富使用科学技术进行统计工作的技能。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展开培训活动和工作内容交流活动,及时向统计工作人员传授先进的理论知识,协调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并交流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有效地解决问题。另外,要组织专家队伍到统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指导,使统计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吸取成功的统计经验,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如果统计部门有新员工,可以以老带新的模式进行统计工作。

3.科学、有效的进行统计功能分配,将当前统计结果从整机绩效考核中脱离出来了,避免出现暗箱操作行为,并统计结果进行干预和不正常调整,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地方统计也要独立进行,脱离开国家统计的干预和控制,这样统计过程中各项结果就不需要层层报备,降低了报备工程中相关因素对统计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二)提高科学性上

1.建立健全当前的统计制度,现阶段我国使用的统计方法,在统计要素上过于复杂,而且统计范围较大,忽视了对一些直观性指标的统计和关注,为此,应精简当前的统计要素,合理的压缩当前的统计范围,将统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的基本民生问题上。另外,统计人员不仅要重视搜集到的硬性数据指标,还要对农村基本民生进行关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农村经济统计的实际作用。农村经济统计首先要向我国相关农业部门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为相关部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但如果农村各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的硬性数据指标不全面、不准确,那么在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指导时,也会出现偏差,降低了农村经济统计科学性,这也是很多地区经常出现政策与实际发展情况不符的原因。

2.科学化管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处在不断变革阶段,不稳定因素较多,所以统计工作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必须通过管理手段提升农村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例如,利用将传统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对统计数据进行完整的分析和管理,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并通过信息化管理网络的建设,方便统计人员及时查询数据,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科学性。

另外,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农村经济统计管理部门,组建专业的统计队伍,根据中国统计准则委员会传递的要求,制定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标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统计是反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经濟发展政策的调整,所以农村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十分重要,必须尽快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统计方法、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发挥出农村经济统计为农民服务的作用。(作者单位为景东彝族自治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经济统计;应用分析

经济统计既属于经济学,也涉及到了统计学的内容,是一种对社会经济做调查的工作模式,能够为政府及企业等提供可靠的经济数据参考,从而更好地开展经济活动。我国目前的经济趋势虽然正在不断地完善及优化,但在经济统计的应用上还不够深入,而经济统计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系,能帮助我国的经济建设更稳定的运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经济统计能够有效保障经济建设的有效运行,并使经济发展更全面、更完善,保障经济的正常和谐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对我国的经济环境做出正面的分析,排除在经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建设能够顺利开展。由于经济统计是关系到经济建设是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保证经济统计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及发挥出更大作用的同时,相关人员要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合理性,从而通过这种有效的社会统计学方法使经济问题得到解决,为我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展经济统计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经济统计应用工作,这对于相关的专家及学者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除了要正确把握我国的经济体制外,还要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所存在的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经济统计来进一步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还提升了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经济问题中能更好的应用经济统计的统计规律来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保障经济建设有序开展

为了能使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就要保障经济建设的有序开展。只有经济建设的有序开展,才能为经济统计提供大量的参考数据,协助其有效运行,确保经济统计能够在科学合理的经济建设背景下有序开展,从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经济统计的应用效果。而经济统计如果能够在经济建设中得到更有效应用的话,还能够将经济统计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其他领域中,使收集到的经济信息更可靠、更全面,从而使经济统计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我国金融行业的相关服务内容中,可以开展经济统计的研究工作,通过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来合理应用经济统计,对企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展开相关的指导,从而在保障经济建能有序开展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应用经济统计。同时还能为国家的金融统计数据提供更多支持,让国家及相关政府可以通过所统计的数据了解到企业及其他地区的企业经济发展趋势、工作重心、企业需求等,能更好的为企业谋福利,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相关财政数据收集和整合

经济统计的关键就在于财政数据的收集和整合,除了非常耗时以外,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及精力的投入也对经济统计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所收集到的财政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统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企业要对经济统计实施一定的政策及统计方式,能够让工作人员在收集和整合过程中,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要确保各个企业机构甚至老百姓的配合度,将工作分散到各个地区及企业,加强对数据收集工作的普及度,要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才能有效收集数据及信息,使经济统计能够更好地在经济建设中有效开展。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和整合中,由于统计到的数据对于将来的经济建设及市场发展方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统计的应用中,一定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有效积极的方式收集,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正确的研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才能真正帮助到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更好的应用,还能够在相关的经济领域上,用来发现并指导所出现的问题。

三、要结合我国经济体系实施

开展统计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使我国经济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要结合我国的经济体系展开实施,将经济统计能够更广泛的应于我国经济背景下,不断健全我国的经济体系,使相关的企业、政府及个人能够通过统计的数据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开展有效的措施更好的发展。结合我国经济体系不仅能够考虑到我国经济体制背景所带来的影响,还能针对我国产业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好经济分工和展开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使经济应用能够在这种明确的背景下,更好的推广和实施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深入应用。

例如,要认清当前的经济发展及局势,从而能够根据每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收集到财政数据研究出发展曲线并找到未来工作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以及理论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创新,立足于经济建设更好发展的目标,找准研究方向,这样在出现经济问题混乱的情况下,就能及时准确的掌握自身情况,明确改进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推广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统计的应用不断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及经济建设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优化完善,但对于经济内部的建设研究还不够深入,导致无法更好地把握经济局势,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在经济市场上的发展,就要采用科学可靠的经济数据作为统计分析的依托,从而使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帮助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

參考文献

[1] 李晴,李向林. 大数据时代下经济统计应用问题分析[J]. 中国外资, 2020, No.451(04):12-13.

[2] 吴书德.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03):154-155.

(山东鱼台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72300)

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统计调查的立足之本,是统计实业兴旺之源。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是目前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统计 基础工作 规范化建设

统计的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施统计监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对统计信息及统计方法、技术,特别是对统计结果的运用已越来越重视。因此,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程度直接决定了统计结果的质量。

一、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统计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必在前提和基本条件,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抓好统计基础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所谓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就是指为了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根据统计科学理论和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对统计基础工作的全部内容和过程作出的统一规定,并予以标准化,作为指导和检 查统计工作实践活动的依据。规范化工作的任务包括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只有经过贯彻实施,才能产生效果,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它的科学性。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标准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以统计专业 技术知识为基础,结合统计工作实践经验,按照现代标准化的科学原理而制定的。因此,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二是它的强制性:任何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强制 性,只是范围大小、程度深浅不同而已。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根据 《统计法》和国家有关 文件精神由统计部门制定,并由统计部门组织指导实施。它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同时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两种效能。

二、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内容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一般由计量工作、定额工作、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组成。

(一)计量工作

对物资和能源的收发、转移和消耗,产品的投入、周转和产出都要进行计量、检测,都要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并正确使用定期校正。计量工作虽然不是统计工作的一 部分,但它与统计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计量或计量不准,就没有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因此,准确的计量,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

(二)定额工作

对劳动消耗、物资消耗、设备利用、生产组织、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要实行定额管理。定额的制定、修改、执行和检查,都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秩序。定额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制定企业各种计划的依据,是开展经济核算的基础,也是进行按劳分配的标准。

(三)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按规定的要求 ,用数字或文字对企业内部各项生产、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所作的直接记载。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是企业内部各项经济信息的源泉。原始记录所反映的情况是最基本的、最经常、最大量的。因此,原始记录是企业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原始记录的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原始记录按内容可分为产品生产记录、产品质量记录、劳动工资记录、物资供应记录、能源记录、设备记录、工具记录、运输记录、新产品试制及技术革新记录、安全环保记录、销售记录、货币收支记录等。

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四、實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理顺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1、搞好宣传,提高认识,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仅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基础,也是各企事业单位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涉及面广,对这一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抓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首先要搞好宣传工作。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决策的工具,经济越发展,统计越重要。发挥统计的重要作用,则是由统计基础工作来支撑和体现的。在制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实施方案确定之后,要组织各方面认真学习,加强理解,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为加快推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

3、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加强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规范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复杂而艰巨,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负责组织协调,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针对当前基础工作薄弱已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状况,统计部门应把狠抓基础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更重要的是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各基层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实施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方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充实设备和人员,完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检测计量器具,搞好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关系等,仅靠统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基层,统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贵在持之以恒。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的艰巨任务,短时间内突击抓一下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国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情况较为激烈,大多数企业已经面临体制创新的局面,力求在经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跟脚。职业经济师属于特殊职业,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逐渐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角色。文章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定位与价值进行分析,为企业发展做出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经济师;职业定位;价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19

经济师在企业管理以及运营中能够对企业走向提出意见,可以为企业制定现代化战略方针,根据市场情况作出战略调整。所以,经济师是企业发展必要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分析师职业定位

1.1 企业发展的方向制定者

经济师作为企业发展方针制定的决策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根据市场情况,通过市场分析思维,和市场竞争意识,帮助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高速发展。经济师需要具有宏观的眼光和敢于冒险的意识,根据市场变化,对整个公司经济制度进行有效改革和创新,做好经济调控以及内部改革,通过制定可行性方案,将公司中不利于发展的策略剔除,使公司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监督工作,根据实施情况适当做出调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同时还需要做好规划,提升企业知名度、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等。经济师需要通过自身在企业内部的声望以及外部的人际关系,做好宣传工作,使社会认可企业品牌。

1.2 企业经济活动的实施者

经济师作为企业高层,直属管理人员为公司总经理,主要责任在对公司经营发展中发展策略以及经济活动方向进行制定,公司总经理在将公司发展大纲下发后,经济师需要根据公司现阶段情况以及市场情况将大纲细化,制定出详细的经济发展方案,所以经济师不只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决策者也是执行者。

1.3 企业管理的执行者

经济师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也要做好策划工作,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有效的发展策略,经济师与其他管理人员相比,需要掌握更多的数据以及职业技能,才能够将作用发挥,所以经济师能够发挥的作用较大,能够准确地为企业做出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对经济风险进行判定,还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经济发展停滞问题,使企业发展渠道变宽,增加企业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经济收益。

1.4 风险的预判者

市场经济日新月异,行业竞争尤为激烈,经济统计工作需要面对的经济风险较大,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对内部经济风险进行把控,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为企业制定风险控制方针。经济师必须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炼,才能够对风险进行预判,为企业发展之路做出下一步规划。

2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的职业价值

2.1 宏观把控

经济师作为企业管理者、策划者以及执行者,将自身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排除,还需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通过智慧将企业风险解决。在整个经济市场中,企业发展要求经济师必须能够对经济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决策,保障企业能够走正确发展道路。并且经济师还需要具有较大的野心和冲劲,不能对现状产生满足感,所以在发展机制方面应当做出实时调整,保障企业发展有活力,使企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师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能够与其他企业经济师共同探讨,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监督体系,保障决策公正、公平。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需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团队凝聚力,经济师需要将经营决策方案下发到下属管理者中,使管理负责人,通过拆分方式将目标分层,提升工作效率,将任务目标实现,减少人员成本。在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有些部分需要注意,经济师需要站在领导地位,对目标实施做好带头作用。

2.2 着手管理,勇于创新

价值较高的经济师一般会具有两个素质,也就是创新意识和管理意识。我国经济市场变化无常,陈旧的管理思想无法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相符合,所以经济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勇于将企业内部陈旧的体系改变,不断创新实践。但是职业经济师由于职业必备的风险预测性,在做出决断时需要小心谨慎,经济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重自我管理。职业经济师需要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改革方案,保障自身能够在政策改变时做出经济体制调整,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跟脚。职业经济师还应当提升综合管理素质,学习各个方面理论知识,并且增加实战经验,提升自身分析能力。

职业经济师需要对整个企业以及员工进行把控。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中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会带有主观情感,经济分析师需要站在企业利益视角,帮助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能够排出主观情感因素,一切以公司利益为主,做出正确的决策。

2.3 抓住重点,合理规划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师管理涉及的管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涉及技术设备、物资分配、人士安排、财务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经济师在企业经济管理中,需要将综合性管理内容高效衔接。企业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还需要防止内耗,将企业工作氛围转换,形成积极的工作气氛。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中可能会出现较多不可抗拒因素。所以作为职业经济师,应当有高度防范意识,将潜在危机排除,做好提前预案。这需要经济师在进行工作安排时,要有对重点的侧重分析,做好布放管理,将企业发展的薄弱点攻克,并提出建议做好监督,使职业经济师的影响力发挥。

职业经济师不同于其他员工,需要站在经济管理以及经营角度进行分析,与市场接轨,成为全面的经济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师应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还需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学习计算机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具有其强大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完善自身综合能力,符合职业经济师的职位。只有具有全面的职业能力,才能在企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做到良好的应对,将企业弊端排除。

2.4 具有担当意识

经济师需要具有担当能力,在企业决策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若是自身责任,需要勇于承担,并且对经营活动严格把关。一方面,经济师要对企业所推行的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并尊重企业整体意见,避免因个人观点,对企业全局产生影响。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无论是经济师还是工程师或者企业领导,都应当对自己所引起的错误承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全局出发,将企业政策从新调整,针对市场情况,做出符合发展的更改,将出现的错误记录,铭刻于心,防止自己错误重复出现,在不断的实战中努力提升自己能力,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坚守职业道德。

3 结 论

总之,作为综合素质较强的经济师,在增强企业经济和提升企业实力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经济师在职业道路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职业定位,将新的经验不断吸收,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敢于开拓创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且经济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保持自律,坚持职业操守,帮助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自身在企业的价值。企业应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需要对经济师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对企业来讲,积极聘请优秀的经济师,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

參考文献:

[1]刘波,郑志辉.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定位与职业价值[J].低碳世界,2017(23):268-269.

[2]朱杏利.浅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定位与职业价值[J].中国国际财经,2017(13):296-297.

[3]吴园.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定位与职业价值[J].科技经济市场,2017(4):172-173.

[4]向为丽.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的定位及职业价值[J].财经界:学术版,2016(14):358.

[5]王通韵.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定位与职业价值[J].财经界:学术版,2016(7):360.

统计学经济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同样也是信息的竞争,民营企业由于统计基础薄弱、统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经济统计工作长期落后于企业发展,如今已不能满足现代民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统计创新,提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让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成为民营企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推动力。

一、民营企业经济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现状来看,民营企业由于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为节省人员开支,在人员安排上普遍采用兼职统计的方式,财务部门人员负责统计与财务相关的信息数据,销售人员负责统计销售数据等,这种人员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但由于兼职统计人员并非专业的统计出身,统计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许多民营企业也没有建立起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制度。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受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统计方法停留在原始的记录、填表上,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统计工作。

(二)统计资料不健全

由于民营企业中统计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从事统计工作时间相对不固定,有时主要岗位的调动,便不再需要兼管统计,造成统计工作衔接性较差,许多统计资料在时间上都不能衔接,统计口径上也不能统一。规范的统计台账也基本没有建立,在填报统计报表的过程中严重依赖估计,而缺乏应有的原始数据作为依据,统计信息的处理更是依赖人工来进行控制,漏报、少报、瞒报现象层出不穷,技术性和逻辑性错误随处可见,难以真正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现状。

(三)统计手段方法落后

目前在很多民营企业中,统计工作的开展仍然以手工统计为主,通过手工记录,再录入计算机中,制成需要的统计表格,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仅仅用来完成汇总和生成报表,而不能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处理,更谈不上信息的及时传递。民营企业的统计工作绝大部分尚停留在数据报表阶段,缺乏对统计信息必要的挖掘和分析,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监督等功能都没有真正应用,无法揭示统计信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能直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所采用。

二、民营企业经济进行统计创新的必要性

(一)解决统计工作中问题的现实需求

我国民营企业经济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就民营企业个体来看,许多民营企业达到一定程度后,便陷入发展瓶颈,而这其中也离不开落后统计工作的影响。民营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无法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作出贡献,真实性不高,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的决策失误。为解决民营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有必要进行统计创新,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经济统计上存在的问题,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发挥统计效益。

(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同样也是信息的竞争,而信息的收集就离不开统计工作。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需要与经济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需要以企业的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同样也需要充分借鉴行业内的其他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开发新产品时,市场中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等人群,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都会影响企业的相关决策。因此,民营企业经济要作出正确决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进行统计创新,充分应用新时代的先进技术,快速准确的搜集到需要的信息。

三、民营企业经济进行统计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统计理念创新

民营企业经济与计划经济虽然在管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在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上,却极为相似,普遍不重视统计,因此进行统计创新,首先应创新统计理念,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中重视统计工作,将统计工作提高到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来对待。而统计人员作为民营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主体,要解放思想,创新统计理念。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经济统计要树立市场观念,在统计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还要重视企业外部如宏观经济、行业信息、科技信息等。另一方面,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受到挑战,因此民营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要树立风险意识,防范统计风险。

(二)配备专业化人才

进行统计创新,做好统计工作,关键在人才。民营企业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统计人员,专门从事统计工作,同时在生产等环节配备兼职记录员,及时传递统计数据,这不仅是做好统计工作的需要,同样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在新时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统计影响甚广,统计信息的快速传递离不开快捷的网络,信息的更广应用离不开大数据平台,这些都对统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民营企业在配备专职统计人员时,要注意挑选具有复合背景的人才,既懂互联网技术,又懂统计知识,满足时代的需求。此外,民营企业要有计划地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让统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的统计方法和手段,了解新的统计指标的含义与意义,清楚统计口径,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统计质量和统计效率,更好的服务于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

(三)统计制度创新

原有的统计报表制度,指标单一,统计速度缓慢,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统计工作的需要,应根据适时创新统计制度。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按照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围绕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统计指标,并据此完善统计内容,重新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反映民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报表制度,如将科研能力、产品结构、行业动态、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等指标纳入其中,而逐渐取消不必要的原始凭证。同时,将统计深入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统计信息,准确反映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内容,便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控制民营企业生存经营中的不良行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四)统计方法和手段创新

在统计调查方面,要丰富调查手段,日常统计要运用自动化采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统计信息网络,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实现统计信息的实时更新,不断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在统计方法的改进上,要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统计规则,摒弃原有的新假设,后分析的思路,充分运用数据库,直接在海量数据中使用先进的挖掘技术,寻找需要的数据,并建立模型,探讨相互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全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要用算法将一些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让统计结论更加科学。统计分析方法要根据实际的统计数据来选择,不能简单套用时间序列分析、指标分析等,也要随时应用现代数学理论方法,如使用大数定律对经济技术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又一焦点。民营企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管理体系的灵活性,能够更快的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要求,同时其规模相对较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迫切需要进行统计创新,发挥统计工作应有的效用。(作者单位: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污染防治环境法论文范文下一篇:高分子化学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