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导致学生从基础教育过渡到职业教育后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如何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做好这二者的有效衔接可以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促进学生思考人生道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衔接

How to Strengthen Cohesion between Bas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JIN Guangming

(Wuhan No.1 Commercial School, Wuhan, Hubei 430022)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hesion

1 我国基础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个性倾向比较明显,但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还都处于成长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国的传统应试基础教育缺乏职业素质的教育,这使得许多步入大学或社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往往会因为盲目而随波逐流。通过调查说明,10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96%的学生都没有制定一个实现理想的计划,他们只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热衷于探索实践的道路,很多中学生的目标就只是考个理想的大学。还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校大学生中,有73%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也没有做一个长久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中,普遍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规划方面明显缺乏指导。高三学生在“对高考志愿中所填报的专业的了解程度”方面,仅有3.6%的学生非常了解;22.7%的学生比较了解;57%的学生了解一部分,剩下的学生都是完全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熟悉各种职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职业,学会职业决策。

2 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以间接经验、系统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其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突兀的职业教育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缺陷。而职业教育弱化的职业特色,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观愈来愈远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不足与后天不良造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只能通过二者的有效衔接才能解决。

2.1 招生难

由于职业教育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没有很大的兴趣,而这也正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中阶段普职平衡分流的压力较大,很多的家长和学生不愿意去选择中职教育,他们更愿意去进入大学深造,这就导致中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进行的很困难;二是近年来,高中生源逐渐减少,高职院校招生压力日渐加大,与普通高校争抢生源时没有竞争优势。学生和家长选择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时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当然更倾向于普通高校。而职业教育是平民化教育,是那些读不起大学或者说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来就读的,他们认为接受职业教育难以向上层社会流动。不过,当今的社会就业趋势越来越严峻,在就业竞争中,学历文凭几乎成为了好就业的首要前提,所以学生和家长更加倾向于普通大学,而不会选择职业教育。

2.2 稳定难

现在的高职院校常常会出现有不少学生退学的现象,这些学生退学并不是因为读不起,因为现在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补贴日益加大,经济原因已经不再是辍学的主要因素。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选择退学呢?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对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都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对就业前景感到不满意。这就恰好反映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机构在学习、生活、行为各方面的突变使很多学生难以立即接受;还反映出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工作。由此造成了学生感到疲劳、心理压力大、学业失败率高、课堂违纪现象多、学习自信心差,随之而产生厌学、辍学的现象。

2.3 就业难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某项或某类职业作准备的教育。目的是要求接受职业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到一技之长,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显示出就业方面的强大优势。但是,由于众多职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性不高,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混完学业,其实在校期间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又用的知识,也就导致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职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有些不接轨,这也是导致其社会需求萎缩的重要原因。

3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路径选择

3.1 观念衔接——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克服重智轻德倾向

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升学率,渐渐忽视了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现象高度重视,发扬重德轻智。不能在想以前那样片面强调认知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对“技术理性”的推崇,职业教育也普遍存在忽视通识教育,忽视社会知识与技能、职业倾向与态度等职业人格领域的教育的倾向。职校学生知识视野狭隘、文化素质低下、职业人格教育缺位,相当多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是指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让个体形成适应一定职业活动要求一系列个性特征的总和。无论是职业人格还是人格在教育中是一脉相承的。

3.2 课程衔接——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职业预备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初中与普通高中阶段增加职业教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广泛认识科技世界和工作世界;二是职业学校教育应该从现代职业融合发展趋势和职业对人才标准不断变化实际出发,注重通用技能的培养。为了实现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中小学与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与评价方法要全面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引入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具体做法就是在传统的中学教育课程中纳入另外一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一边进行学术知识传授,一边提供职业技能指导。

3.3 教学衔接——搭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交流平台在教学内容上,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应注重向学生介绍有关基础教育后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使广大师生毕业分流前对职业教育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而职业院校应注重对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包括普及性的学术性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等,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普通中学到职业院校的过渡。

4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保障机制

4.1 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案

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但是在经过了17年后,社会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已经很难落实《职业教育法》了。无论是办学体制还是评价方法,或者教学内容等方面,这套法规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一部新的政策法规,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4.2 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与下移

教育是通过传授蕴含着人类的创造的精神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使受教育者通过系统学习,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可以立足于社会的谋生手段。将职业教育下移,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职业技能与意识的培养,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况且,初中阶段的教育分流效应要比高中阶段的教育分流效应弱,尤其在初职地位获得过程中,初中教育分流的效应需要通过高中教育分流才能呈现出来。职业教育下移至何种层次,只能说因人而异。

4.3 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面对职业学校招生难,有些学校采用的方式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问题是,在信息传播迅捷的今天,学生不会被骗来或哄来,而是靠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把他们吸引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即是要求学生在职业学校留得住、学得好、用得到、走得高。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吸引力。因此,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尤为关键。还要面向产业集群设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后的待遇及发展前景好的专业。

4.4 强化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指导,并不只是要求学生选择某一具体职业,或者单纯为将来从事的某一职业做准备,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体职业社会化。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学生将不再终身从事一个职业。普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立在个体在单一组织内终身从事单一工作的假设,没有考虑到职业类型、职业环境以及年龄等的变化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因此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阶段均适用。

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不是培养学生具体的职业技能,而是培养职业兴趣。它们的有效衔要求各级学校教育不仅有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而且全部的教育教学都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促进学生思考人生道路,探究自己的职业兴趣,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王璞,李玲玲.技术准备计划: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0(6).

[2] 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内容研究[J].外国教育究,2010(6).

[3] 王威海,顾源.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J].社会学研究,2012(4).

[4] 唐智彬,石伟平.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

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新世纪会计教育环境以及会计教育技术的变化两方面,提出需要建立会计教育链,并对会计教育链的概念和要素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以期为会计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链 知识经济 会计教育链

一、会计教育链提出的背景

(一)21世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建立会计教育链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以及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环境。21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表现为全球经济—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建立会计教育链。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知识经济一方面表现为知识向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和知识密集服务业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方面:要有良好的体制,既包括高度发达和适度宏观调控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又包括完备的科技体制;要有发达的科技基础;要有超前的教育;要有较高的国民素质;要有全面的科学技术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首先突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即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一种适合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超越了原学校教育在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陛的“大教育”。而教育链便成为连接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的最好途径。我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为迎接知识经济奠定了基础。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离知识经济还比较远。差距主要反映在经济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低;人均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中物质产品消耗仍占很大比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水平低、竞争力弱。我国的会计教育总体原则是应立足于我国的现状和实际,即我国经济整体上属于工业经济时代,但知识经济已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21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从以下方面要求建立会计教育链:第一,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应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从战略的变化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和抓好这一问题,而建立会计教育链可以将学校教育与后续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第二,应转变会计教育的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仅把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事业,而现代的教育观念既把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事业,又将后续教育作为生产知识、物化知识的特殊的产业部门,把教育看作是“大教育”。会计教育链将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相联系,正迎合了这种教育观念。第三,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会计的学校教育属于学历教育,而后续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可见通过会计教育链的建立,更能够突显会计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第四,会计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具有灵潘陛。会计教育链作为“大教育”实现的一种的途径,能够更系统和全面的适应这种变化,作为整体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可以使之随时增加新内容。

(二)21世纪会计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会计教育链会计技术是指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会计程序是指会计处理所采取的步骤,它是依据会计原则制定的,包括记录、分类、汇总、分析等。如固定资产支出先是将其购置成本列为资产入账,再根据使用情况将其成本摊销为费用。这种帐务处理的不同步骤,就称为会计程序。会计方法是在对会计事项进行具体处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会汁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普遍采用的会计期间是年度报告,在中期报告中,分别采用季报和半年报。实践证明,在新技术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季报还是半年报都已经不能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即时需求,出现了在线系统、即时系统等新的报告形式和渠道。2l世纪会计技术的发展对建立会计教育链提出的要求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即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所取代。因此,我们应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建立会计教育链,结合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一并采取灵活的方式和方法,以更高的效率来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需求。第二,会计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如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的使用技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观教育等内容都要得以加强,而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渗透在后续教育中,通过建立会计教育链可以将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联系在一起,互通有无,提高教育效率,降低教育成本。

二、会计教育链概述

(一)教育链内涵方面进入21世纪“大教育”的环境下,教育是有必要作为系统来研究,而教育链的提出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教育这一庞大的系统,可以有多种链式结构,因此教育链的定义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多种定义本文所说的教育链是从选取教育对象开始,经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预期的教育产品,在市场中接受考验,发现不足,进一步再回到有关培训单位进行后续教育,以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贯彻始终的思想就是在教育链参与者之间协作或整和与教育产品相关的行为来提高运营效率、质量与服务,以使教育产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为了实现成功的教育链管理,各参与者之间必须通过信息共享开展合作,共享的信息包括人才需求预测、教育教学计划、教育产能的变化、新的市场战略,以及其他影响信息。在理论上,教育链应该是一个非同寻常、有粘性的竞争单元,它具有垂直整合的好处,它使所有参与教育成员受益。因此,有效的教育链管理应依靠高度的信赖、合作、协调、诚实和准确的交流。

(二)会计教育链的概念会计教育链是教育链按学科划分后的一种,它是一种纵向链条,是在“大教育”和统筹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对会计的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这两个阶段表现出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形象描述。它是从选取会计教育对象开始,经过会计学校教育,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预期的会计人才,在市场中经过业务实践,发现不足,再回到有关培训机构位接受会计的后续教育,以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3)会计教育链的内涵。会汁教育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教育课程的开发是会计教育链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会计人才教育的成败。应该说,教育设施的先进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否开发出适合会计^,员理论和业务需要的,能够改进和提高业务质量的一流课程。会计教育链是一种功能网链结构。通过对会计教育链功能链结构图的分析,可以发现会计教育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功能网链结构。它具有教育端和市场端两个功能端,而教育端有两个分支链,分别是学校教育链和后续教育链,其中学校教育链是不可逆的链,而后续教育链是环状的链,可以循环。教育端所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可以同时影响到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会计教育链要素链结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后续教育都要最终回归到市场中去加以检验,市场是最终的归宿。

(三)会计教育链流程任何一种流都包括三部分,即流体、流程与流力,教育流是流体,教育链是流程,是教育流的运行路径。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工程。会计教育机构部门通过教育流实现会汁教育,通过会计教育链与市场发生交换。为了实现会计教育流的顺畅循环,会计教

育链各节点必须协调一致,保持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和适应性。要实现会计教育流的运行目标,会计教育链是根本保证,这是因为教育流是沿着教育的自然方向构建的流体,如果由传统的职能部门来执行,则信息过程被认为分割,从而导致信息的分割和失真,所以,教育流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一种与市场需求相对应,与信鼠运动轨迹一致的流程式教育组织——教育链来执行。

(四)会计教育链特征会计教育链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选取教育对象,培养出的教育产品最终回归到市场中,一切的会计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市场需求展开的,正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得教育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能表现出更敏捷的快速响应能力,具有更强的竞争适应性。教育不可能偏离相关的教育政策,会计教育链也一样受到相关教育政策的制约,正是这种制约,保证了会计教育链健康有效的运行。会计教育链是一个有机系统,它要求链中的每一部分都必须采用系统思考方式,从学校教育到后续教育,从教育者到教育对象,都要抛开自身的局部利益,为共同解决教育问题,创造最大的教育效益,实现节点间的无间隙合作,满足市场需求。会计教育链是会计教育的一个基本平台。它就象电脑的主板一样,其他的各项教育活动均可视为该“主板”上的一个“插件”。教育活动的重点,是为“主板”和“插件”之间的接口,设计、提供能符合市场需求的活动标准与评价指标。由会计教育链的内涵可知,会汁教育链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需求推动系统运行达到有序状态,因而会计教育链呈现自组织形式,具有自适应功能,即借助会计教育链系统内充分的信息交换和反馈对市场变化快速响应,自我适应复杂环境。同时,这种自己修复自己的自适应功能,使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会计教育链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节点各要素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加以调整,这种运作模式使会计教育链更快的对市场作出反应,发挥系统效应,降低风险,更为灵活的参与竞争。

三、会计教育链要素

(一)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教育理念具有对实践反思、规范和指导的特性。教育理念具有历时性。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有着对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设定,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状态的一种期待。前瞻陛的教育理念,将会成为学校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为教育实践活动指引方向。中国入世后,我们应该在及会计国际化的大环境下,重新审视会计教育理念,要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和要求融入到会计教育中去。不能单纯的把教育看成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才,而要将教育看成一种参与国际竞争的实体,要用国际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成就一所名牌大学,不但要在科学文化传播上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应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些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密不可分,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要彻底地摒弃传统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记忆,轻实验应用;重专业单一型人才,轻开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刘培东,薛惠芝,2002)。

(二)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概念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教育环境是指与教育这个中心有关的周围事物。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中心是“人”,所以,宏观教育环境即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兼容的小环境——社区环境。微观教育环境是指为培育人而有意识地创设的环境。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狭义社会教育环境。因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不同于宏观教育环境中的自然教育环境,也不同于社会教育环境中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等。教育环境是教育与环境的结合体,具有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的统一、隐性与显性的统一、可控性与非可控性的统一等特点。通常研究的是宏观教育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在我国加入WTO后,既会遇到新的发展机遇,更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方面的教育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加入WTO以后,政府行为将进一步得到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同时,也会给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将使我们面临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环境。因此,如何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是我们会计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入WTO以后,西方的社会文化观念将进一步渗入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来,会计行业的职业环境将有很大的变化。跨国公司的中方雇员将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及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员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如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培养新型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将是我们会计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在新经济环境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信息的加工和传递不像过去那样费事费力,编制和传递财务会计报表已成为会汁工作的次要部分。各管理部门利用互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分析,将财会工作之重心由数字加工转向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竞争已打破国界。如何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转变会计教育的工作思路,培养出新型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

(三)教育及受教育者(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涵义。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育者是构成教育链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教育者是在社会的专门的委托下,以社会要求的体现者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他以其有目的的活动来调整、控制教育对象、教育影响以至整个教育过程。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是他们的身心,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链的要素之一。因为:首先是由认为社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由人的身心的本身特性决定的,人的身心具有“受教性”的基本特征;社会的需要和人所固有的“受教性”都是使人成为教育实践对象的必要基础和条件。(2)会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计教育链中的会计教育者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高校教师,也包括其他会计培训机构中进行会计职业教育的教育者。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会计教育链正常运行的保证。走入21世纪,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教育者除需要具备的素质一般教育者的基本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完备的自身修养;宽广的知识领域;过硬的专业能力;开明的思想和豁达的心胸;好学进取的精神)外,还需要审时度势,保持职业敏感,自如驾驭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计教育链中的受教育者既包括在校接受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会计专业学生,也包括社会上从事会计工作的广大会计^员。他们的需求是会计教育链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会计教育链中,会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对矛盾,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教育链的根本点在于受教育者的学,而教育者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由此,教育者的角色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由管理受教育者转化为引导受教育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四)教育影响 (1)教育影响的涵义。教育影响是教育过程中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它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其主体是教育内容。教育链中的教育影响要求符合下列三个条件:首先是符合教育目的的,即培养成熟的和完善的社会人所要求的;第二是具有发展价值、政治—伦理价值、科学—理论价值、生产—劳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第三是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即一定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影响是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每一代人发展的起点,是人类文明得以加速发展的基础,是把人类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连结点,是文明锁链中的环节。教育影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的认识对象、内化对象和发展的外驱力。(2)会计教育影响。在会计教育链中,会计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而会计教育影响就是教育主体变革教育对象身心状态的手段,同时也是把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联系起来的中介和锁链。会计影响这一要素细化为会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三要素。会计教育内容是解决会计教育链中“学什么”的问题,它是构成会计教育流的核心内容。综合考察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结合当前我国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会计教育内容大体包括以下方面: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知识;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应根据会计教育环境变化对会计教育产生的影响,随时增加新内容。为了保证会计教育链的正常运转,教育流通畅的流通,实现会计教育链的教育目标,需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要先进、灵活。经常采用的会计教育方法有: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讨论、大会演讲、情景教学、室内外娱乐式教学等。会计教育手段包括传统的教育手段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会计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五)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它是构建教育链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整个教育链的核心。它要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目标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它对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整个教育链实施的组织,都具有导向、控制和评价的功能。教育目标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标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同时教育目标也对整个教育链具有支配、指导和导向作用。诸如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取,都必须按照教育目标来进行。如果整个教育链的建立偏离了教育目标,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结果。教育目标的调控功能,它对教育链实施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即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运用,具有支配、控制和调节作用;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控制作用,它可以克服受教育者盲目发展的倾向,抵制各种不符合教育目标要求的活动,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定教育目标发展。教育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检查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优劣,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程度,评价学生优劣等,都必须以教育目标为根据。总之,为了保证教育链健康高效的运转,离不开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合理定位我国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我们可以根据会计教育各层次的特点,定位相应的会计教育链目标。新世纪我国会计教育目标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定位为一个有差异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1)中专科(高职)教育目标。会计专科(高职)教育处于我国会计教育链的第一个层次,根据其教育对象的特点,其会计教育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的初、中级会计人才。具体包括以下三种基本能力:一是基本能力,指学生在手工和计算机各种条件下加工、报告会计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语言表达及交际能力,获取会计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的能力;二是基本知识,指初、中级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的一般知识;三是从业品质,指会计职业道德及进取精神。鉴于上述教育目标,专科会计毕业生的质量特征应是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更新会计知识的能力,具有敬业精神。(2)本科教育目标。本科教育处于专科与研究生教育中间和一个层次,本科教育自身又可以分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层次。在大学期间,大学本科生都对自己人生有了初步的设想,他们往往能够确定是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还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选择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划分成两类。对于前者可以作为精英(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精英并不是说这些学生是人才,而其它的学生不是人才,只是说这部分人的教育应该区分其余的学生)来教育,为他们继续深造创造一定的条件;而对于后者,就可以培养成应用型人才。(3)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区分应用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两个层次,对于应用型人才应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各高校中仍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但这种趋势将不得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而改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拥有会计学硕士点的各高校每年招收的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共计近3000名(这还不包括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相关专业招生人数),有的高校会计学专业生一年的招生人数甚至超过前几年整个学校全部专业研究生的人数。这么大的招生规模,如果都要培养成研究型人才,那让他们从事什么研究呢?显然不现实。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应分层次进行。如果有潜力继续深造的可以作为研究人才培养,让他们考取博士研究生或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否则,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也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4)博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目前,尽管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呈上升趋势,但毕竟还是占较低小比例,对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问题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借鉴国外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来看,我觉得,培养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会计教育工作,也许是其最好的目标。因此,我们在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要注重他们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还要注重他们研究方法多样性的培养。综上所述,确立会计教育链各学历阶段的教育目标为:专科教育以培养“专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本科教育分两个层次,其中,精英教育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而大众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型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研究型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会计教育的最高层次,其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人才。(5)后续教育目标。作为会计教育链上重要一个阶段的后续教育,有着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会计后续教育的目标,总的看就是要维持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其执业水平和执业质量。为此,必须从会计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和技能、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以及社会、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等的新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等两大方面,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任能力作出科学界定。它是会计教育链后续教育阶段的出发点,是一个方向性问题。

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提出高职人文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高职人文教育的内涵,探索了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培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高职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服务社会的谋生手段,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教育模式

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人才培养模式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要素、学习形态、学校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人性因素在上升,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机构、社会乃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根据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当代教育应该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同样不能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构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的目的。人文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等三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教育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事。

二、人文教育体系的建构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和层次性

准确把握人文教育的全部内涵,对人文科学的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造成了个性上与现实的种种差异。人文教育如果忽视了这种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分对象的简单的泛人文教育,那只会流于形式,难以内化为人文素质并进一步提升为人文精神。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二)独立性和渗透性

人文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通的,人文教育和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从深层来讲是可以相互渗透的。增加人文教育类选修课和讲座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注重科学知识传授、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三)多样性和灵活性

人文教育的实施方式和途径必须要适合教育主体(高职学生)的接受特点,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整合人文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形成人文教育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人文教育资源,营造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持续性和长期性

教育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人文教育尤其如此。高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其心理、思想的各方面仍处于变化时期,更加显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教育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教育,它应贯穿到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强化,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

三、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模块: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人文教育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有两层涵义:一是既通又识。通即通晓、明白、高尚;识即见识深邃,目光远大。二是通识教育观念,即通过通识教育使一个人有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的知识;有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有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对其发展、方法、精神的了解;对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审辨能力。人文教育通过课内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个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形象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来提高自己的做人水平。

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外国语言、体育、数学、政治理论和大学语文等通识必修课,经济与管理、人文与社科、科学与艺术等必选课程和人文、社会与科技等任选课程。通过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使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充,视野得以开阔,能看到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的联系,从而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生活体验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达到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感、树立品牌意识和法律观念的目的。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高职院校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熏陶着师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

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注重实用性、突出实践性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

(一)构建人文教育模式、人文课程教学体系

1.建立起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开设人文课程,大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以通识性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与时代的职业活动相结合,使政治理论始终与生动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以谋求特色为目标,开发集地方性、现代性、职业性和个性化优势为一体的人文课程,以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实现个性化职业素质的发展。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同样要发挥人文教育独特的功能,一方面要开发人文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如语言与交际、文化与营销、生活与音乐制作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应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出发,在技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合精神文化的内容,如计算机文化基础改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从主题上突出大学的精神力量,突出时代的先进性,从目标和内容的改革上,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目标为核心,融合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信息审美等目标的完整体系,把人文教育融合在技术应用之中。

拓宽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面,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就必须开设一定的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比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论语》解读、《艺术鉴赏》、《大学语文》、《普通话语音教程》、《文学欣赏》、《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重新审视并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教学要求都不适合人文类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2.要在各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不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研究自然科学的任务是求“真”,但自然科学也内在地存在着“善”和“美”。如近来人们愈来愈关注的科学美、技术美,就是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发掘出来的美学分支(属人文科学),这说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人们对科学的追求,即使报酬很少,也会乐在其中,那种美的享受是难以言喻的。因为科学技术除了具有实用功能、经济价值外,更有艺术价值、美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各学科中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欣赏美、体验美和追求美。

3.在教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营造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的氛围。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在教学中要克服只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主体性的倾向,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来看待,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去熏陶、感化学生。要懂得欣赏和鼓励学生,营造一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价值的氛围。要走进学生心里,营造平等、信任的氛围,引导和督促他们;培养学生在工作中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教给他们对待困难的方式方法。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它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人文素质的内化,而进行直接的艺术创作则是内化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外在表现。

(三)构建教师人文素质提升体系

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教给学生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言传身教,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如果要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首先必须善于关心,关心学生,关心同事,以心换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自己首先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治学严谨。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然渗透着对学生思想、灵魂的影响。其次要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常言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做知识的巨人,努力拓展知识面,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来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这些均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前提。

(四)构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体系

从高等职业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提高人文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第一,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人文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时代倾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大人文教育力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杨叔子.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大学教育,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4]林苏.“学做合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5]杨柳.高职院校就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6]米靖.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作者简介:刘向红(1967-),女,山东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文艺学硕士。

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基于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需承担起教书育人的教学重任,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优质人才。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而言,需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之余,尝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思政教育,旨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之余,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个人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学生。鉴于此,本文需以教师教学经验为切入点,立足于“大思政”视域下,探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契机与路径,以期对教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一、树立思政教学理念

教师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理念之前应转变教学思维,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理念的驱动下设计教学方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这一课程是会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设立目的在于教授学生财经法律法规,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职业道德规范内开展工作。鉴于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深入研究国家总书记在思政教学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思政内涵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思政育人的重要性,最终能够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党的方针和路线,从而能够在其指导下向学生讲述思政理论知识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渗透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了解课程内容、把握课程大纲,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挖掘思政元素,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引进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引进知识结构进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到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可知,教学内容主要分为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两部分。其中法律法规部分中包含有会计、支付结算、税务以及财政等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依法处理业务。鉴于此,教师需对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和分割,进而能够探知到所含的思政元素。比如会计法律制度这一子模块中包含有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条款,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引进典型案例或结合社会热点来引入教学主题,通过开展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致,启发学生思维,帮助他们认知具体的法律知识,能够做到知法、懂法以及守法,对法律法规产生敬畏之心,从而依据法律规定开展工作。此外,会计职业道德部分则主要包含有会计工作中需要坚守的道德底线和践行的工作标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学生所学的思政知识内化为个人品质,外化为职业素养,比如形成一丝不苟、诚实守信等品质。在讲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聘请校外专业研究人员或一线从业人员开展讲座,通过分享他们的从业经验和客观意见来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岗位,深化他们思政思想,能够在工作中坚守会计职业道德。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基于本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理论性、抽象性,容易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和乏味,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为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繁杂的课程知识,掌握专业、深刻的思政知识,教师需采取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强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颖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師在讲解法律条文时,可以借助项目教学法或是案例教学法来辅助教学,使得抽象、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和风趣,最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爱好来选择启发式教学法法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步步启发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最终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大胆引进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向学生播放视频动画和ppt课件来让学生获得视听双重享受,增强师生间情感距离,最终完成思政教育任务。或者,中职学校还应为学生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有丰富且优秀的学习资料,比如课程内容、微课视频、课后习题以及最新案例等等,鼓励学生能够在线完成课程预习和课后巩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整理和分析后台教学数据,结合具体的反馈情况来调整思政教育方案,开展针对性教学互动,从而能够有效拓展学生认知思维、丰富学生思政知识体系,增强思政教育渗透力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满足行业创新需求,输送所需人才,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需积极探寻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通过树立思政教学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来深化思政教育深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熟练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为他们后续顺利择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陈礼茂.高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9):2.

[2]张静,滕跃民.高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8):3.

[3]邱海萍,QIU,Hai-ping,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构建改革——从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相融合的角度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04(No.925):122-126.

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和活动两种逻辑,职业教育课程逻辑体现学科逻辑解构和活动逻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合乎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应遵循课程目标强调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逻辑;活动;合理性;思路

作者简介:肖凤翔(1955-),男,重庆市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等;肖艳婷(1988-),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

课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目标、价值需要通过课程来体现,职业院校的教师要通过传授课程体系,并使受教育者能够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从而造就优秀的职业人才。探讨职业教育课程以活动为中心组织学习经验的合理性,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的思路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课程逻辑:学科逻辑解构与活动逻辑重构

(一)学科和活动:课程的两种逻辑

学科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对科学的需要决定了学科的产生及发展。泰勒认为,学科的逻辑是学科自身的知识、概念系统的顺序,如果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学科的逻辑是必须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在教育中,学科的逻辑主要体现在课程上,不同的学科遵循不同的知识系统的顺序来组织和实施课程。课程的学科逻辑是指课程要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与学时、分科进行教学[1]。它要求课程要根据社会对学科的需要来设置,看重学科知识的建构,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组织,注重知识的严密性和连贯性。

活动逻辑课程的活动逻辑不同于传统的学科逻辑,它是按照活动的程序和顺序来组织和实施课程,重视活动分析,强调直接经验获取的一种课程逻辑,即先通过活动分析选择课程内容,再以活动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使之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博比特认为,课程是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分析而被逐渐发现的东西,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2]。胡塞尔的“三个世界”课程要体现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通过学习者的直接体验来获得知识及技能,而不仅仅是懂得“科学世界”的生存法则,强调对真实的“生活世界”的理解。

按照博比特的说法,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是活动的“集合”。课程的开发要通过活动分析的方法,即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2]。那么,课程的目标就可以简单归结为,学习者通过这些具体活动的直接体验来获得相应的经验,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特定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因此,可以说,课程的活动逻辑是根植于活动的一种逻辑结构,课程的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达成,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必须考虑活动的要素及环境。由于按照活动逻辑组织的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高效,随着课程改革的兴起,在课程逻辑的选择上,课程的活动逻辑逐渐占据有利地位。

(二)学科解构和活动建构的统一: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逻辑

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学科知识组织成为一个内容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有利于知识自身的结构完整。

科学是人类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以概念为基本逻辑,体现于学科之中,规定学科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活动反映人的实践理性,体现于实践中,实现了人的观念世界向行动领域的还原。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培养的是某一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人才,而社会各行各业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对人才的素质需要也各有不同,因此其课程设置也就必须考虑社会对科学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来设置专业和课程,这是职业教育自身具有的职业导向性对其的要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必须体现其自身的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遵循一般的学科知识发展逻辑顺序。每一门学科都是根据本学科知识的特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的,具有顺序性和连贯性。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其课程设置也要按照职业教育的学科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使其课程遵循活动逻辑成为必然。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熟悉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知识,能够较好地适应复杂的现场状况,较灵活地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点。职业教育的目标要通过课程来体现,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明确一个专业学习者能够完成的职业活动,以及任何一个职业活动的完成所包含的完整的工作过程。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使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不断提升,传统的职业教育按照学科固有的逻辑来组织课程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高应用性的要求使其课程逐渐由学科逻辑向活动逻辑转化,遵循活动逻辑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是按照职业活动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形成的,课程的实施是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每一个工作过程中都由许多具体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逻辑地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需要强调的是,职业教育课程在遵循活动逻辑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摒弃课程的学科逻辑,而是在保证学科固有的连贯性和顺序性的同时,再按照活动的步骤及要求来组织和实施课程,职业教育采用的项目活动课程是以行动和行为为导向,以实际生产的工作任务为主线,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与技能的一种课程形式[3]。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模式而言,是对学科课程的一种解构和活动逻辑的重构。

二、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合乎理性

现实中的职业教育课程往往存在两种状况:一是采用传统的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课堂式教学方式,实践性课程往往流于形式,课程内容和结构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模式;另一种是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但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使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难以实现。这种现状不仅不利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职业教育活动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是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其一,职业规定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必须依据实践体系和实践理性。职业作为制度性的专业活动,其主体是专业化的职业角色[4]。一方面,职业分工种类的繁多以及工作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岗位对职业人才素质要求存在差异,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会职业或岗位的教育类型,具有职业定向性的特点,职业教育要体现其职业性,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都必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课程计划、课程内容的选择都必须以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工作过程知识为主。另一方面,职业角色在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化,职业角色规范要靠胜任职业活动必须的专业素质支撑,学习者通过工学结合的教育过程生成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4]。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熟练掌握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成的,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实践训练使学习者具备职业活动所要求的专业素质,胜任职业角色,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对职业教育课程具有规定性的体现。职业的类型及性质规定着职业教育的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必须依据实践理性,通过实践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其二,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是职业教育课程突出以“做”为中心和主线的职业教育实践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帮助学习者学会做事,使学习者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独立地完成工作任务。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征是指职业教育劳动者都是深入现场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精湛的技术,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处理较复杂的现场状况,能够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实践必须突出以“做”为中心和主线,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应体现特定职业活动及其过程的原理,在具体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让学习者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的体会中学习融于实践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职业活动所要求的特定工作任务的行为标准,在反复的活动练习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另外,职教学生中的大多数具有形象思维倾向,学习者的形象思维认知倾向决定了学习者需要在具体的时间情境中去认知和学习[5]。工作过程知识是与情境相关的知识,通过参与实际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更有利于学习者习得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强调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和专业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和专业理论教学,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方式影响学习者的职业活动方式。职业教育机构的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它受职业活动方法及其组织形式的制约,工作或职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了教育活动方式[4]。受专业训练的影响,学习者在工作任务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逐渐内化为其专业学习经验的重要内容,在以后的职业活动中继续发挥作用,演化为学习者的职业活动方式。通过对职业中关于实际的工作活动的内容及手段的分析,能够了解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及素质,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和专业理论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者进行训练,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职业活动所要求的职业行为方式及能力。其二,按照职业活动程序组织教学有助于学习者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职业态度与职业角色有关,反映职业态度的职业人格、职业文化认同和职业精神等通过职业角色规范并在职业角色的职业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中体现出来。按照职业活动程序组织教学,使学习者在与真实的职业环境相类似的情境中体验其职业角色,并通过具体的职业活动来认识某一职业的性质、作用及价值,强化学习者的职业文化认同感。同时,一系列职业活动的展开为学习者了解某一行业或岗位的职业规范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使其能够自觉按照理想的职业角色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或改善自己的职业行为,有助于其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

(三)基于活动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基于活动的情境式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实用的经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主体生成性,也就是说,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起来的。由于每个学习者以往经验的不同,对环境的理解存在着差别,所以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起来的知识也是不同的。但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知识的形成与情境具有实在的关系,由于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的情感体验不同,所以生成的知识会有差别。工作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是个人对工作情境解读后的产物。每一个工作场所都是职业实践活动的一个具体实例,不仅是历史和变化的文化需求的产物,更是动态的具体情境因素缔造的结果[6]。基于活动的情境式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生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提升职业实践能力,获得更加实用的工作经验。情境式的学习中,学习者在活动中通过主动建构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的联系,并通过积极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与合作来完成活动任务,达成活动目标。学习者需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的不同,利用现有条件,凭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获得了使用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伴随着工作任务的完成,学习者潜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另外,围绕活动组织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因此,职业教育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7]。经验表明,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是关心学习者兴趣及需要的课程,它是把知识转化成学习者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里,学习者是活动的主要实践者,是活动的中心。这样就将由活动传递的知识与学习者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而不是传统灌输式课堂里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两两分离的对立状态。这种关系的建立会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抵制情绪,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其次,围绕活动组织的课程是以一种动态的过程呈现的,学习者在动态的学习中更易通过直接感知习得经验,产生学习成就感。再次,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拓宽了学习者的知识视野,对于增进学习者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认知水平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会驱使其积极参与活动。

三、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的思路

(一)课程目标强调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开发的最重要环节,课程内容的选定和课程结构的编制都要依据目标进行。它最集中和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及任务规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方向。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类型,要培养的是面向职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使学习者具有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成为职业教育当仁不让的课程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是职业导向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强调的是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习得过程以及态度变化的过程, 也就是职业能力获取的过程[8]。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决定了职业能力的养成不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必然结果,而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的,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目标需要强调的是通过活动使学习者具备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使学习者能够进行独立地作业,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够根据现场复杂的工作状况进行计划、采取行动。为此,学习者职业能力的提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在心理学上,从知识是否容易来分,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在职业教育中,能够通过教学来传递的知识可以称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由工作现场所获得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场经验丰富是职业教育学习者职业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活动来组织职业教育课程,需要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组织教学,这样学习者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对提高其职业能力有所帮助。“职业能力基于个体的生理素质,但需要经过教育与培养奠定其基本的结构,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他人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职业能力可以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高”[9]。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职业态度。博比特认为,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是由知识、技能、习惯、态度等多种成份构成[8]。态度作为能力的一种组成部分,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活动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者完成活动的风格和方式带有明显的主体特征,体现为完成一定的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反映在职业活动中为个体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合格职业人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中应该包含关于职业态度的内容。在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堂中,应注重学习者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其一,职业教育课程活动在一定的职业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教育者对职业活动开展的程序或步骤的切实体会是职业认同感产生的重要源泉,这种直观体验为学习者职业认同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其二,在职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引入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习者明晰职业操守,学会辨别职业行为的好与坏,这是形成良好职业态度的前提。教育者对反映良好职业精神的行为的肯定对学习者会产生一种导向作用,指引其按照某一职业所认同的方式来履行自己的职业行为。其三,在活动中加入职业规范教育的内容,以养成学习者较好的职业习惯,为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其四,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加强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其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二)建立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以既定的课程目标和各类课程固有的价值为依据[7]。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功能发挥、关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如何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按照合理顺序来组合这些课程,以使其达到整体优化的最佳效果,是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需要考虑的问题。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应注意两方面:

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应重点突出专业课程。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特点,所以无论哪一种课程模式,专业课程都是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中最重要的部分。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其中,专业课是针对某一专业或职业的要求重点培养学习者的专门职业技能的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高要求使专业技术和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专业课程作为以培养学习者专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在课程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职业教育要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实践其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大方向,其课程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课程组织应突出专业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实训模块,拓展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加强学习者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职业能力是在学习者完成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作任务是课程实施的具体形式,大量事实证明,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极大提高职业教育效率的课程结构,杜威曾从哲学的角度提出, 我们的知识是以职业中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职业给我们一个轴心, 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 它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10]。工作过程知识是构成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主体,是学习者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实践中,与工作过程有关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学习者在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就是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课程组织形式。它通过在工作任务与知识之间建立关系,将工作所需的知识与工作过程本身联系起来,使学习者切切实实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操作中领会和掌握知识。

(三)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

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使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着重实现使学习者获得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由于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各产业生产技术为主的教育,职业教育教学传授的是生产产品或技术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以符合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因而,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特点,职业技能的获得成为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熟练的操作技能或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是课程内容的重心所在[11]。学习者职业技能的形成和训练关乎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技能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其区别于其他种类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1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熟练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动作系列,而不是随机的、任意的动作组合,它首先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职业技能表现为一种职业活动方式,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依赖学习者动作与心智的有效配合,由此,职业技能的训练也就可以转化为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训练,通过二者有效的配合来完成职业活动。因此,课程内容应包含对学习者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训练的项目,使学习者通过对具体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来迅速提高职业技能。其次,参与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学习者习得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职业技能的提高还要依赖于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职业教育应用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课程内容中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重视个体直观材料的收集,所以其课程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收集这些材料的条件,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要为实践活动的展开留足空间。“做学合一”,学习者在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知识材料,再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组合和加工,从而得出解决具体工作问题的方法,做到“在做中学”。随着工作任务的不同,学习者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做学合一”的方法。再者,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多层次、多渠道的角度来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比如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培训,顶岗实习,模拟演练等等更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同的活动设计和环境能令学习充满新鲜感和挑战性,避免实践活动中的倦怠。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设施,通过营造不同的活动情境,来提高学习者的应变能力,从而达到积累经验,提高学习者综合职业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宁波,齐冰.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及其处理原则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杨洁.对高职院校项目活动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052a25010115c7.html.

[4]肖凤翔.职业及其对教育的规定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5]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05).

[6]张鹤萍,徐国庆.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的新鲜血液[J].职教通讯,2010(03).

[7]陈庆合,施燕丹,王树斌.论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及其组织[J].职教论坛,2010(12).

[8]姜大源.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与课程观课程[J].教材·教法,1997(08).

[9]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0]徐国庆.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1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殷新红

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了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运行困境,如校企沟通机制亟待完善、工学结合顶层设计亟待加强、师资培养机制亟待优化,进而从完善校企沟通机制、加强工学结合顶层设计、优化师资培养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视角下职业教育运行出路,以期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困境与出路

[作者简介]范国辉(1980- ),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南 南阳  47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高职‘空间信息军民融合’专业群服务河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KGHYB-0451)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精准就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要深化现代学徒制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融合,借助现代学徒制提升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从而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的运行困境,探索突破困境的运行出路,对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1.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反映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仍需进一步改革,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应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企业综合性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仅要使院校的多种资源服务于企业生产,还应鼓励企业为院校教育的发展投入人才与资金。同时,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满足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并制定符合企业产品生产工艺、文化价值的课程内容。因此,坚持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要求。

2.实现“精准就业”的必然要求。現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根据人才需求向院校下订单,院校接单后在企业的主导和协作下,按照订单要求培养人才,人才经考评合格后直接被企业录用。对职业院校来说,这种模式有助于加强招生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培养出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毕业生的精准就业;对于学徒来说,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其学习与就业的紧密相连,学习内容具有极强的岗位针对性,学徒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减少人才招聘和培训方面的经费支出,学徒毕业后直接定岗参与生产活动,与企业的发展有较高的契合性。从整体角度来看,现代学徒制实现了企业、院校、学徒的互利共赢,是实现“精准就业”的必然要求。

3.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方式层次较浅,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单一。职业院校应引入现代学徒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使行业前沿技术、企业精英走进学生课堂,并在入学阶段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多提供进入企业动手实践的机会。职业院校还应深度研究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对院校、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梳理,促进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融合,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学徒制视角下职业教育的困境

职业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提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满足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沟通机制、工学结合顶层设计以及师资培养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和优化。

1.校企沟通机制亟待完善。第一,院校缺乏专门的学徒制改革监督部门。第二,学徒制相关负责部门权限不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也不够明晰。第三,校企负责人多由院校管理者或企业负责人兼任,学徒制管理人员分工模糊,没有专职联络员负责校企双方的联系。第四,校企合作缺乏健全的沟通机制。第五,校企双方教师沟通渠道单一,交流与合作力度不足。

2.工学结合顶层设计亟待加强。第一,企业、院校、学徒三方未能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建,学徒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难以满足三方的利益与需求。第二,校外实训基地大部分是没有经过教学化处理的企业工作现场,由于学徒专业技能不强,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无疑给企业带来了负担。第三,学徒制工学结合紧密、工学交替频繁,院企双方难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实践和地点,直接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效果。

3.师资培养机制亟待优化。第一,企业培训师数量不足,导致企业在选拔培训师时不得不降低标准,直接影响了企业培训师的质量。第二,政府没有对企业培训师进行有效规划与统筹,没有制订完善的企业培训师培养方案和培训计划,以致企业师资团队整体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企业培训师的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学生心理学和教师行为规范等培训内容,这也是导致企业培训师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第三,院校缺乏相应的活动或比赛制度,教师难以通过活动或比赛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水平。第四,校企双方教师缺乏沟通与合作,无法做到相辅相成,从而导致学徒制师资团队进步缓慢。第五,薪资待遇不高导致院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较低,且院校不关心教师的进步幅度,导致部分教师缺乏个人发展信心和积极性。第六,校企联合师资团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也是团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职业教育的出路

随着现代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职业院校需要加快落实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升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应从完善校企沟通机制、加强工学结合顶层设计、优化师资培养机制三方面,努力探索突破自身运行困境的有效路径。

1.完善校企沟通机制。第一,组建企业、职业院校、学生三方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管理部门。部门人员由三方派出代表共同组成,部门任务要综合考虑三方的意见。职业院校可以带头成立学徒制改革办公室,由企业管理者和院校教师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由院校其他教学人员和学徒代表组成。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院校了解企业的生产、用人等情况,促进企业与院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提升沟通效率。现代学徒制管理部门要平衡院校与学生的利益,教师的参与可以保证院校相关机制和决策符合教学规律,学徒的参与可以保障其权利。这些代表要从多角度考虑院校的机制与决策,共同为现代学徒制改革贡献力量。

第二,职业院校要明确各部门的管理权限。现代学徒制改革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从国家相关教育政策中选取促进学徒制发展的部分,并通过多种媒介向企业和学徒进行宣传;二是加强校企双方的协作与沟通,为学徒上岗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职业院校的学徒制改革应采取多元化手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协议机制;四是院校与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会议。

第三,校企要选定专门人员负责合作的相关事宜。职业院校要对学徒制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根据各企业涉及不同专业的特点,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员;企业也要选出代表,专门负责与学校的联络工作,从而保证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顺畅进行。

第四,职业院校要定期召集校企双方会议,共同决定有关事项。校企双方要规范组织联络会,会前要针对会议内容听取双方意见和建议,并将会议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整理成册提前发给参会人员;会中要结合会议内容,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双方的合作问题;会后校企双方要认真整理会议结果,并发放给相关负责人员。

第五,拓宽非正式的沟通渠道。院企双方要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校企导师互相结成对子,加强校企双方的信息沟通;规范教师进入企业一线的实践、学习等活动,确保其学有所成;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校企双方教师合作授课;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毕业生以讲座的方式解答学生疑惑,并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文化。此外,教师要定期走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了解学徒校企转换中的各种问题;企业要定期组织教师召开实践总结会,为教师交流技术心得提供平台,吸纳教师在企业工作场所和培训计划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2.加强工学结合顶层设计。第一,校企生三方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学徒制办公室牵头,院校、企业、学徒分别派出代表共同组成。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起草学徒制协议,制订人才方案,商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考评标准,并从整体角度确定院校、企业的教学重点内容和职责。

第二,企业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在生产现场建设学习岛实训基地。学习岛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能满足学生轮岗实践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成为企业研发和培训的场地,更可以使学生体会真实的生产感受。

第三,校企雙方要加强教学场所的管理工作。现代学徒制具有工学交替频繁的特点,如何统筹和规划课堂教学与企业教学,是提高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一是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不能仅满足一家企业的需要,要符合行业的社会公共人才需求;二是职业院校要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全面传授,企业要偏重于实践操作的指导和技术培训;三是企业要明确教学目的,杜绝把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四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防止授课、培训、评价都由一人完成的情况;五是校企双方要完善沟通机制,相关负责人要根据规划及时组织人员召开会议。

3.优化师资培养机制。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职业教育无论如何改革,都应把教师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视为提升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第一,完善企业培训师选拔制度。我国职业教育应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规范的选拔流程,确保企业培训师的质量。一是学校与企业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完善企业培训师的准入制度,明确其工作范围、培养计划和薪资福利等标准。这样不仅能为员工的选择提供充分依据,为企业职工的发展另辟蹊径,也可以提高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人才的流失概率。二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从员工中物色合适的人选,通过会议使他们了解相关文件精神。三是企业要鼓励员工自愿报名,并通过综合测评最终确定企业培训师的人选。

第二,健全企业培训师的培养制度。企业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和完善的培养方案,确保师资培训的专业化。企业培训师是从企业员工中选拔的,他们拥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但欠缺理论知识,难以满足学徒的教育需求。因此,企业应将理论知识传授作为培训重点,并将相关教育模式、授课方法、学徒心理等内容融入培训工作。此外,企业应将培训场地设置在院校,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校内宣传作用,加深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也可以增强企业培训师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教学动力。

第三,健全院校师资的培训制度。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多元化手段,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继续教育,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通过技术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此外,职业院校还要制定相关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规章制度,明确教师的培训目标,增强教师入企培训的使命感,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第四,促进院校教师与企业培训师的共同进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师和培训师结对子的政策,促成二者共同组建学徒培养师资团队。校企双方要鼓励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团结协作、共同科研,有效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一是校企双方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在校内课堂教学期间,院校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教学;在生产一线实践学习期间,企业培训师主要负责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实践技能的讲解。这种结对子的方式不仅能增强校企双方教师的沟通与信任,使合作教学更为顺畅,也能拉近教师之间的个人情感,实现学徒培训师资团队的快速成长。二是企业要定期组织入企教师召开经验总结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培训后,在提升技能的同时,还要对企业具体岗位的设定、职工培训等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此外,企业可以安排院校教师在学徒入企培训的时间段到企业进行锻炼,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技术水平,也能使教师了解学徒校企转换时存在的问题。

第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职业院校要通过薪酬和待遇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并制定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职业院校不仅要对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还要重视教师的进步幅度。同时,职业院校和企业还要兼顾教师个人与师资队伍的发展,促使职业教育在学徒制改革背景下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天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教育转换的视角[J].教育科学,2018(2):67-73.

[2]贺雪萍.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溯源、实践迷思与战略抉择[J].教育与职业,2016(1):12-16.

[3]唐高华.战略管理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J].教育与职业,2016(17):6-9.

[4]田佳琦,丁哲学.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主导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24):5-9.

[5]张培,南旭光.“互联网+”职业教育立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基于C-TRPS模型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0):34-38.

[6]高健,周志刚,潘海生.新时代背景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路径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的分析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8(7):1-6.

上一篇:学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