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

2024-08-17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第1篇

任意写一个数,例如35902,数出这个数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所有数字的个数,就可以得到2(2个偶数)、3(3个奇数)、5(总共5位数),用这3个数字组成下一个数字串235,对235重复上述程序,就会得到

1、

2、3,将数串123再重复进行,仍得123,于是便进入“黑洞”了。

自己随意写一个长一些的数试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宫格: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数学教学的追求目标,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拓展思维能力,是思维科学的应用尝试,也是素质教育的良好体现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素质教育下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数学思维发展障碍的原因和表现,并对此提出了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训练

G633.6

当前,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人把所有学到的知识忘了之后,仍留在大脑里的那部分精髓,那就是素质。而数学这门学科它讲究的就是数学思维的训练、发展,而不是死板硬套。人们形象地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这门学科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让他们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可以学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从本质上讲,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而数学教育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不能再用以前传统的教育方法,也要从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漸向素质教育靠拢。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必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行一些数学思維相关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一、素质教育下数学思维发展特点

新世纪初,教育成为国家综合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体现,国力的强弱愈来愈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现行的教育体制与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还有所差距,所以加强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方式,重视人的个性、能力、思想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思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能够通过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分析各种数学现象,还可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组织的思维过程。数学思维可同时运用左脑的思维功能和右脑的思维功能,将理性与感性相联系结合,激发大脑的潜能,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

数学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素质发展相结合,学生要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老师也要做到引导学生转变,数学的思维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以理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充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这既可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可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本质。

二、当前数学思维发展障碍的形成原因和具体表现

由于现在素质教育的推广还不算很好,所以数学思维的发展也遇到困难障碍。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认识的过程,学生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也需要一个不断认识、理解的过程,老师需要不断地去训练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认真地去解决。但在老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会去顾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的学习基础,或者是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疑难问题,老师不能及时地解答学生的疑问,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计划对同学们进行知识灌输,但是却很少让学生去进行独立地思考,所以,一旦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会发现学生却无从下手,那他之前的教学基本是无效的。如果长此以往继续下去,这样“填鸭式”教学会逐渐脱离学生的设计实际水平,也会促使学生形成思维障碍,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让他们不乐于思考,也使他们数学思维得不到提高。

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脱节。学生年轻、思维活跃,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很敏感,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但是由于老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等,他们很少有时间去接触新的事物、新的知识,而最大的问题是年龄的差异,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他们颇受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已经习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很难去接受新的教育方法,对高科技的教学模式不太感兴趣,所以师生之间就会有隔阂,有交流障碍,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2)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会出现一些偏差。他们认为推行数学思维发展,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味地使用多媒体。虽然多媒体能将知识灵活的表现出来,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妨碍师生之间交流。(3)学生的数学思维比较肤浅。学生对数学思维仅局限于表面,他们只是对一些定理、公式、结论等进行理解运用,但对这个结论、公式得来的过程却不会去深究,这样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只会增加记忆的负担,制约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教学中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

(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师生之间有良好的关系,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喜欢上这门学科,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索,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够不断地得到挖掘。

(二)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然后再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就会让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究知识、研究规律,灵活地运用知识。

(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思维培训,也要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思维得到提高。

四、结语

数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认识进行组织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自由的思维环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正确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这对实现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下数学思维训练策略》郑启根

[2]《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初探》周静

[3]《论数学的思维训练功能与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姚丽平

[4]《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李小敏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第3篇

巴南区鱼洞一校

徐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散思维的过程,掌握一些发散思维的方法,尝试应用发散思 维解决某些问题。

2、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应用发散思维解决较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

1、看过《三国演义》“空城计”的请举手,你喜欢诸葛亮还是司马懿?

2、师:《三国演义》“空城计”中,司马懿为什么会上当?就是他按照原有的经验,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必有伏兵。反过来说,诸葛亮为什么敢走这一着险棋?他用的就是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既然人们认为他从不冒险,这一次偏偏打破常规,设一个空城。疑心极重的司马懿不攻自退,诸葛亮靠他的创造性思维,出奇制胜。

二、合作探究、发散思维

1 、数学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类题: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的发散性思维)。

例1:小刚家购进大米30千克,这个月吃了12千克。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 最后形成如下问题:

(1)小刚家购进大米30千克,这个月吃了12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吃了多少千克?

(2)小刚家购进大米30千克,这个月吃了12千克,吃了几分之几? (3)小刚家购进大米30千克,这个月吃了12千克,还剩几分之几? (4)小刚家购进大米30千克,这个月吃了12千克,购进的比吃了的多几分之几?

尝试练习:

1、一个工程队要修2200米的路,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余下的7天修完。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①后7天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②后7天平均每天比原来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

③后7天平均每天比原来的工效提高了百分之几?④全程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从乙与甲的比是4:5,你想到些什么?【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比乙多多少?( 几?(55454154454);甲-1=),总数是乙的几分之几?(1+);甲是总数的几分之

454),乙是总数的几分之几?()等。】

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根据所给条件,克服固有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定势,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一题多解。

例2:甲乙两筐共装有橘子48个,乙筐橘子的个数与甲筐的比是3:5,甲乙两筐各有多少个橘子?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

经过思考,学生找出了多种解法。

法一:比例分配法

5+3=8

48×=30(个)„甲筐

48×=18(个)„乙筐

88

53 法二:分数法

先求出乙筐是甲筐的几分之几:

3÷5=

48÷(1+)=30(个)„甲筐

30×=18(个)„乙筐

555333法三:倍比法

48÷(1+123)=18(个)„乙筐

18×

123=30(人)„甲筐

法四:归一法

5+3=8

48÷8=6

6×5=30(个)„甲筐

6×3=18(个)„乙筐

试一试:一个面粉厂,用吨小麦能磨吨面粉,照这样计算,5吨小麦可以磨

8251得面粉多少吨?

【解法一:先求每吨面粉需多少小麦,再求出5吨里有几份,从而求出问题答案。

5÷(÷8512)

解法二:先求每吨小麦能磨多少吨面粉,再求5吨小麦能磨多少吨。

(12÷)×5 8125

解法三:÷(÷5)

885125

解法四: (5÷)×】

小结:通过类似发散训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第4篇

一、在初一阶级实施“思维的启蒙训练”策略, 是顺利实现中小学过渡的关键

这一阶段是启动思维阶段, 必须遵循启发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不能操之过急。特别应注意中小学教学衔接和加强小学生思维特点的研究, 逐步实现思维过渡。

思维训练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必须转变小学学习知识就是被动模仿和机械记忆的习惯, 也不能简单采用“题型+方法”去授知, 学生在题海中去寻求应付考试的方法, 无疑学生只能囿于固定的框框内思索问题, 必然防碍思维的发展, 走向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又一误区。

数学知识有其密切的内在联系,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联系, 在学生已掌握了的知识基础上, 精心设疑, 巧妙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启发、指导学生大胆地联想创新, 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 引起学生渴求解决问题的欲望, 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为达此目的常采用引趣、设疑、联想来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 模拟实际问题、比方、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采用设疑创造思维情景, 让学生处于“欲攀不能, 欲罢不舍”, “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音而不能”的思维状态, 这就达到活跃思维的目的。

二、在初二阶段实施“发展性思维训练”策略, 这是思维训练的重点

这一阶段采用导思、导问、导议发展思维训练。要求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的推进器。学生应紧扣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问题发展的方向, 调控好问题探究的节奏, 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揭示问题的本质, 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 同时引导学生问出重点、问出关键, 并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去巡视, 借以获取反馈信息。这样, 既能了解学情, 又能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普遍犯疑的问题。

议论是弄清问题缘由的重要手段, 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深入交流、互相启发、开阔思路的有效途径, 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议论过程中,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议疑难、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议规律和关键、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议创见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议论, 还要让学生明确目的性, 即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议论, 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 同时要让学生对“议”感兴趣, 感到有问题要讨论、有见解要发表。

议论, 决不能“有形无实”地做表面文章, 要充分调动学生围绕重难点、方法技巧、思维策略等进行深度挖掘、点拨, 真正使“数学问题”成为探究数学、培养思维能力的载体, 回归数学学习的“有趣性、探究性、策略性”等内在核心数学价值功能的开发上, 摒弃当前数学学习更多的“功利”性色彩。

用导思、导问、导议来组织思维教学, 效果明显,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能力得到了培养, 思考问题时思路清晰, 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基本达到了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三、在初三阶段实施“巩固、深化思维训练”策略

这是突破当前“数学怪圈”的关键。在启动思维阶段和训练思维阶段的基础上, 这一阶段就是要广开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多思勤思的习惯, 对每个问题不满足会做, 要敢于探索、发挥创造, 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发散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应采用多思、多变、多解来巩固、深化思维训练。

一题多解既能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迪活跃思维;又能开拓解题思路, 开发智力, 培养解题能力, 这是进行发散思维教学的重要手段。囿于初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多解问题应指导学生从下面三方面去思考:一是根据基础知识思考;二是根据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方法纵向思考;三是根据平行学科横向思考。

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思维训练实践, 学生初步掌握了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 但还有待熟练和深化。为此, 我常采用变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探索并归纳出了变式的基本形式:一是变更概念中的非本质特征;二是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三是转换问题的条件或内容;四是配置实际问题应用的各种环境, 使概念或问题的本质不变。通过变式训练, 学生不会再盲目游曳于题海之中, 既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 又能更好、更轻松地驾驶知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组织数学问题变式, 极大地开阔了师生视野, 实现了教学相长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采取多法变式的新颖性, 问题的层次性、挑战性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只有这样, 才会对数学问题的实质有真正的理解, 通过问题探究及其不断反思,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及应用的探索,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及建构, 促使广大师生从重“数量”型向重“质量”型转变, 从重“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变, 从重“短期分数”向更重“长远发展”、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基转变;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第5篇

所以, 正确引导学生分析综合, 通过类比联想, 最后拓广引申, 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有重要的意义。下文就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1 分析综合培养创新意识

从思维途径上讲, 分析法即“执果索因”, 综合法为“由因导果”;但分析中有综合, 综合中有分析, 分析与综合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促进的思维活动。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广泛地、深刻地进行思维, 从而发现和解决自己或别人未发现或未解决的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1:设直线nx+ (n+1) y= (n为≠0的自然数)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n (n=1, 2, …, 2005) ;求S1+S2+…+S2005的值。

分析:若从n=1开始求三角形面积, 则不但计算量大, 而且还不易找到规律;这时可引导学生先求第n个三角形面积;然后研究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的特点。

正向思维易被学生接受, 运用起来也较得心应手;而学生对逆向思维则不那么钟情,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和科学训练。

例2:自圆外一点M引圆的两条割线MAB和MCD, 如图1所示, 过M作ME∥AD交BC的延长线于E, 求证:ME2=BE·CE。

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 由结论入手, 用三点定形法“执果索因”。

思维有法而无定法。分析法就是逆向思维, 即由结论入手,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也就是“执果索因”。

2 类比联想着意创新思维

联想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桥梁;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由已知条件达到结论是一个从大量已知信息中, 选择说明结论的有用信息并加以重新组合的复杂的联想过程。

例3:若a2=3a+1, b2=3b+1, 且a≠b, 求3a2-ab+3b2的值。

分析:由已知条件特征联想到二次方程x2=3x+1;自然得出a、b是二次方程x2=3x+1的两个不等实根, 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值。

解:∵a2=3a+1, b2=3b+1, 且a≠b

∴a、b是方程x2=3x+1的两个不等实根

∴a+b=-3, ab=-1

∴3a2-ab+3b2=3 (a+b) 2-7ab=9+7=16

例4:分母有理化:

分析:此题学生若直接用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 则思维受阻;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特征:分子有公因式, 分母有公因式, 然后用提公因式法试一试。

可见:提公因式后, 再通过约分化简, 问题得到解决;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分母有理化方法:一提二公三十字, 有理化因式最后试。

所以, 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实际, 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的灵感, 以引起学生的发现动机, 使学生通过综合众多的相关信息, 进行联想, 形成转化新问题的方法, 从而作出解题途径的最佳选择。

3 拓广引申注重创新能力

创新的活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创新思维以创造性为基础, 是运用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所以, 教学过程中, 就注重学生思维纵深发展的同时, 而更须着意学生思维的横向联系;只有大胆质疑,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才能有效地发展创新思维, 不断优化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5:已知A (-3, 1) 、B (3, 5) 两点, 在x轴上求一点M, 使M点到A、B两点的距离的和最小 (如图2所示) 。

分析:这是在已知直线上求一点, 从使之到已知两点的距离的和最小的问题;用找对称点的方法就可解决。

解:取A (-3, 1) 关于x轴的对称点A′ (-3, -1) , 连A′B交x轴于点M, 则M点到A、B两点的距离的和最小。

下面求M点的坐标, 由于直线A′B的方程为y=x+2, 所以直线A′B与x轴交于 (-2, 0) 点

故所求的M点的坐标为 (-2, 0)

教学时, 本例结论若作下列变化, 则效果更佳。

(1) 在x轴上求一点P, 使︱AP-BP︱最大。

(2) 设M点在线段A1B上移动, 分别过A′、B作直线OM的垂线, 求这两条垂线段的和的最大值。

(3) 已知点A (-1, -1) , B (2, 3) , 若M为x轴上一点, 且使︱MA-MB︱最大, 求M点的坐标, 并说明理由。

总之, 就例题而言, 决不能题完而思维止, 要充分发挥例题中的丰富的内涵和潜在功能,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向纵深探索, 横向联系;从而追求独创, 推陈出新。

摘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综合, 通过类比联想, 最后拓广引申, 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就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文第6篇

二、 写出五个带毛字的生物学名词。——、——、——、——、——。

三、 想出与平衡有关的三个生物学问题。——,——,——。

四、 写出与动物呼吸有关的五个生物结构。——、——、——、——、——。

五、 写出几个常用的与实验有关的的常用试剂。———、——、——、——。

1、 一只白猫生的孩子有黑的,也有白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_________,猫的体色、大小叫_________,体色中的黑色和白色叫_________。

2、 蚯蚓对种子萌发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蚯蚓对植物生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仙人掌叶片变成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过度干旱仙人掌也会死亡说明____________,仙人掌多也能保持水土说明______________。

4、 写出四个与平衡有关的生物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 写出四个相反与相对的和生物学概念______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

6、 写出六个与运动有关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今天一个中国人放了个屁,明天跑到奥巴马嘴里去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里打了某种农药,附近的池塘中发现了这种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8.(5分)(2013•娄底)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或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或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

(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A的名称是_____,血管C中_____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2)若B为组织细胞,血管C比血管A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 (3)若A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高,营养物质含量低,C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低,营养物质含量高,则B能代表的最有可能的器官是_____ .

(4)若A可以是静脉血也可以是动脉血,C也是,则B是 ____. 9.(6分)(2013•株洲)如图所示X表示人体的某个器官或部位,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血管a比血管b中的二氧化碳多,则X是_____.

上一篇: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服务范文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培训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