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

2024-07-27

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世界性的整体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长足进步,既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给教学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理性梳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分析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策略建议和理论指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管理;反思

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的经验。过去数十年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和贸易商品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攻坚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要保持在中高速的同时,要在水平上向中高端迈进。关于中国国情的发展趋势研究显示,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数量型优势向“人力资源红利”质量型优势阶段过渡,结束了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能否继续释放活力,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要求下,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增值,推进社会创新驱动发展势必会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蓝图势在必行。

现代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一项公共事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作为整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和引领国家发展的巨大引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实际,面对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挑战,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责任。

二、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全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府的建设需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因此必须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校而言,面对学生不断丰富的学习需求和高质量教育的落实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有利于引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来看,经历了从以统一教学为主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的过程,但贯穿过程始终的就是高校要以培养人才来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当今时代,无论高校的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服务都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展开,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倡导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生源素质、水平更加参差不齐,高校教学任务如果仍然立足于统一化、同质化、精英化的教育观,难免对人才培养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让高校教学和实践难以突破发展的瓶颈。因此现代化的高校教学系统必须在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趋势相符合的教育观和人才培养理念。现代化社会中丰富的市场需求和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期待,给予了高校更多发挥的余地,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更加倡导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管理制度角度来说,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类型和层次等方面要建立足够灵活的机制,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从实践角度来说,高校要对自身优势专业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科研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利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实践系统。

(三)鼓励创新、合作式的管理模式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尝试新型的管理模式,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在办学机制、管理体系、教学形式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索创新之路。合作开放式的高等教育是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各国高校互惠共赢的优选之路。政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应积极倡导开展跨国、跨领域的高等教育合作,推进高等教育共建共享、共同繁荣。

(四)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促进管理公平

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的底线,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成熟的高等教育系统应当以教育质量的公平和平衡为重要标志。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老百姓上“大学难”的矛盾解决之后,“上好大学难、进好专业难”的矛盾随之显现,因此“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绝大多数高校推动教学发展的追求。要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需要通过教学制度设计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实现对社会教育价值取向的前瞻性引导,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多元化的优质教育。必须努力消除体制机制和思想上的障碍,激发社会、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共识,共同努力在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双重目标中达到平衡。

三、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嬗变过程

(一)工业化时代发展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经典型教学管理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一段时间内,刚刚从传统农业文明阶段步入现代工业文明阶段,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制度和教育管理也更加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最初来源于工业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以在工业大发展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工业化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追求教学效率最大化、管理制度统一化为特征的理念,这种模式被称为经典型教学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适应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避免了依照经验和行政管理制度的弊端,开启了依法管理、依规管理、完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时代。

(二)信息化时代发展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人本主义教学管理模式

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时代迎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观念和管理方法也亟待改进。教学管理需要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而不再是经典型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制度化刚性管理,抹杀人作为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意志。因此人本主义的理论开始逐渐进入高等教育管理的视野。人本主义最初来源于现代企业中的人本理念,其核心是重视参与活动的独立个体,尊重其人格,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发其个体优势和张扬个性等。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范畴中,人本主义要重视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要不断挖掘其作为教学主体的潜能,发现其价值,形成尊重师生主体性作用的教育观。

(三)风险性社会发展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生态型教学管理模式

人本主义教学管理模式之下的个体得到了充分发展,但由于这种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个体过分强调了个体性发展,而忽略了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模式,在具有生态风险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容易造成生态危机和社会动荡。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现实给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以人为本”的正确概念,重新审视人与环境之间的正常关系图式,更加注重在教学管理中向教学主体输送生态服务意识,倡导环境正义,以培养具有强烈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为目标,实现教学管理的生态化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化。

四、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嬗变的反思

(一)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世界教学现代化发展需要

教育的价值一方面在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生产力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劳动人才,另一方面则在于教育应当主动引领社会发展,在一个时代中要具有前瞻性,看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做法,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因此高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教育观引领教学管理改革,成为教学管理变革和创新的推动力。实际上,教学管理的改革是以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基础和先导的,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做出关于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和更新,才能逐渐演变为可预期的实际行动,实现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良好适应。

(二)坚持整体创新,实现高校、人才、社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人才的培養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不仅要注重智能和技能的发展,还要平衡体能、人格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还处于一个以培养学生的智能为主的框架内,在智能的教学管理范畴内具有完备的目标体系、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但是相比而言,在德育方面的管理结构不够完整,重视程度体现在具体实践方面也比较欠缺。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全球化的文化和经济浪潮袭来,许多外来的消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会对思想上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在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后,也会对他们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认识产生偏差。因此高校教育工作管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要注意整体协调,统筹管理,对智育和德育同样要求,同样抓好,坚持整体创新原则,向社会输送品质优秀、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教育、人才、社会的平衡发展。

(三)坚持科学管理,建立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教学管理队伍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动态更新中的管理工作,涉及高校自身发展、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等,这一系列的工作看似制度化且互相独立,但是在其内部有整体性和规律性的联系。从上文中对教学管理模式嬗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就必须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的基础之上,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脉搏深刻把握,能够深入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根据高校自身的教学管理发展实际,进一步做好高校的教学管理,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

总之,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既要促进大众化、普遍化的高等教育发展,又要提升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效率,可以说高等教育正处在各种力量相互碰撞、各种社会需求急需满足的时期,高校的现代化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当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深刻思考教学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5).

[2]刘建华.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及其问题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21-23.

编辑 马燕萍

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接受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也存在投资风险。文章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育不再是一项完美无缺的投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也不会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类型,它直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那么,对于个人而言,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形成机制是什么?是否可以规避或积极有效地进行抵御?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兼具收益和风险的双重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提高风险意识,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

接受高等教育是人力

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

(一)人力资本理论概要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主要探讨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及投资的成本与效益。其主要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完整的资本概念包括了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品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等。(2)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将会产生高于对物力资本投入的回报。(3)教育具有改善人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人才的生产功能,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与个人工作效率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二)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人的投资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化教育,在个人全部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在未来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是最为重要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参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量,即成本支出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学费、书本费。(2)机会成本,即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获得的劳动收入。(3)时间成本,即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使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相对减少的成本。(4)利息成本,因为投资高等教育而放弃的利息收入。(5)心理成本,主要包括社会压力和生活影响,也包括由于学习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压抑和不愉快等。

个人投资高职教育的风险表现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未能在毕业后顺利就业;第二,就业的岗位或职位不如意;第三,实际收入与预期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概括起来就是专业风险、就业风险和收益风险。

(一)专业风险

专业风险即指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就专业的市场满足性而言,正是因为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各类职业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一时期是不确定的,所以,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存在风险,而这种风险是投资者自己索赔不能清除和消散的。再从专业的市场适应性来看,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会使某些专业的投资者陷入就业风险中,特别是对于那些新兴的后起专业,如计算机、生物工程等。从专业的专业化程度来看,高等教育投资者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保持适度的专业化。如果专业化程度过高,那么就会限制学生的就业面;如果专业化程度不足,那么毕业生就不能胜任工作。高职专业一般都是针对社会上的热门工种而设置的,是为了培养专用性人力资源以易于进入就业市场,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形成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极强的专用性和不可转移性,正是这种专用性和不可转移性,使得高职教育的投资主体,尤其是个人,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二)就业风险

由于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感到找工作难。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接受了三年的职业教育后进入就业市场,面临着来自自身、单位和竞争者的压力。由于高职院校在录取时的分数线低于本科院校,再加上我国高等院校录取志愿填报自身的一些原因,从总体上来看,其生源质量不如本科院校,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上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根据筛选理论,雇主会根据文凭挑选满意的雇员,教育程度实际上扮演着一种识别工具的角色。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致使市场上大量充斥着寻求就业的毕业生,再加上前几年累积的未实现就业的人,雇主在挑选时有着很大的余地,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本科毕业生。

更进一步地,即便是高职毕业生通过努力顺利实现了就业,也未必就能与心目中的职位相匹配。在就业市场中,雇主往往占据着较大的主动权,虽然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在双方的博弈中,雇员常常是失败者,尤其对于那些刚走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更是如此。

(三)收益风险

一般地,投资收益可以从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货币收益角度来看,尽管近几年来“技工行情看涨”,有些单位高薪聘请高级技工,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整个技能行市相对低落的状态。我国技术工人的年平均收入大约为一万元左右,低于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本科生。再从非货币收入来看,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首先是社会地位的差距,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更强,因此,一般毕业生都会进入企业,成为“蓝领”或“灰领”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而本科毕业生的选择面相对要广一些,可以进入事业单位或企业做管理等所谓的“白领”工作。两者在工资、福利、升迁前景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区别很大。因此,高职毕业生一般都面临着较大的收益风险。

人们投资高职教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不完全

所谓信息不完全,是指主体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主体之间的分布上不均匀、在需要获取的总量上不充分或者在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准确这三种情形。

个体的教育投资风险主要存在于教育选择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首先必须面临的是专业选择。从小到大,学生学习的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考试科目、统一的评价标准,很少自主选择的余地。因此,在高考选择志愿时,面对着突然而至的各种选择,他们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可分割、投资风险无法分散等特点,因此,人力资本一旦形成,就具有不可逆性。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想要调换专业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此外,教育投入资金、物力和时间,这些都是连续和不可分割的巨大成本,尤其是时间,对于个体来说是最为稀缺、不可重复的资源,投入后就无法原样收回。

在职业选择时,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容量、市场接受的时间等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盲区,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职业、劳动力的获得等信息的掌握是非常有限的,这往往导致对风险的预期不足,影响学生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的有效性。在信息不对称和人力资本风险不可分散的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致使教育收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人岗配置上,可以说求职者无信息优势,依靠卖出自己的人力资本来获取工作岗位和经济利益。而雇主处于代理人地位,他对本行业、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情况了然于心,处于明显强势。因此,对于委托人而言,代理人的行为是不可测的,进入行业的风险客观存在。这些风险主要有:职业发展定位风险、职业岗位风险、跳槽风险和结构性失业风险等。

(二)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

劳动市场分割理论主要流派有工作竞争理论、二元劳动制市场分割理论和激进的分割理论,其中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最有影响力。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市场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

有学者分析了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认为我国存在着工作特征不尽相同的主次劳动力市场。无论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地区经济越发达,教育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地区经济越不发达,工作年限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就越强,劳动者的收入与其知识、能力和教育情况就会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越不发达,收入的决定机制则更强调论资排辈,其工作年限对收入就会有更大的影响。

对于高职的毕业生来说,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局限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如果无法在上述地区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将花费更大的成本来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职业搜寻,大大增加了风险系数。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还造成有一定家庭经济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学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而无背景、无关系的学生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甚至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人才浪费。

(三)学校教育的质量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各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基础建设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属于后发性教育,历史积淀不长,很多学校是从职高晋升为高职院校的,因此,从观念到体制,从数量到质量,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建设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等。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是一个宏观层面上的问题,还表现为各个学校之间的微观质量差异。由于每个学校获得的物质、货币和其他资源的参差不一,并且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定位的不尽相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质量差异客观存在。大学教育属于无形的体验型服务产品,在未经体验之前,学生及家长很难了解某一特定院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与其所需是否相符,因此,个体在填报志愿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专业选择这种重要的决策在人生经历中只可能有一两次,不允许人们通过不断重复取得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纠正错误的成本非常高,一旦进入教育质量差的学校,个体有可能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造成经费和机会成本的巨大浪费。

高职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

接受教育不是为了能一劳永逸地享用知识成果,而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结,而应是更高层次教育的开始。教育证书并不能保证投资者一生的进程,文凭不过是一种重要的保险形式,它降低了失业和向下一层社会流动的可能性。理性认识和高屋建瓴的洞察力是必须要有的。

客观认识自己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受教育水平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态度的差别。最初的专业选择很有可能决定了今后一生的职业范畴,因此要冷静而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尽量避免盲从,追求所谓的“热门”。教育投资的周期长,收期也长,一时的热门不代表长久的热门,要从自身能力适应的角度来选择专业。客观认识自己,就要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个人的价值观、职业目标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发挥出来。

必要的远见卓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有些风险一时不容易为人所察觉,待到风险显现时,可能损失已经造成了。这种风险和损失的不同步性要求教育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预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来推断出风险的存在和程度的大小。根据辩证法,偶然性中总是隐藏着某种必然性。风险的产生、扩大和损失的造成总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要认识这些规律,就要具备一些综合能力,比如观察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对市场运行的整体把握能力等等。

体验消费的效用教育是一项消费品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两种角色,他既是一个投资者,又是一个消费者。投资是为了消费,消费的程度如何是投资效益的最终体现。教育史上一直有形式性教育和实质性教育的争论。教育的效用其实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习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形成思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人真正成为摆脱了蒙昧和无知状态的“幸福”人。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批量生产技术人员,而是通过开发自身的潜能,用手和心灵去改造不完善的世界,为其他人服务所作的准备。因此,高职学生要时刻树立这样一种思想:“有用”不是评判知识的唯一标准,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积累尽可能多的知识就有更多的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受教育者选择机会和提高选择的层次,降低收益风险或不确定性。从理论上来讲,教育的层次越高,教育投资的风险就越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只要投资高等教育就没有风险了。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基于正确的教育决策。如果教育选择出现了偏差,带来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教育投资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有高额回报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人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有限的条件下,将风险尽可能降低到最低是个体的最终目标。对于高职教育的投资者来说,在承认风险的前提下,应该主要从自身内部入手,寻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对于决策者来说,就是要加强决策的实施力度和监管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2]陈国维.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理性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3).

[3]郭丛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8).

[4]赵宏斌.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过度的关系[J].江苏高教,2003,(6).

作者简介:

谢发忠(1970—),男,硕士,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教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检测装置、高等教育管理。

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学生贷款政策,迎合了高校扩招与收费后贫困生数量急剧增长的需要,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广为实施、极受欢迎的重要政策。在理论层面,学生贷款因何而产生,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价值拓展、主体间关系以及政策归宿有何表现,这些都是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对此,通过论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源起、人力资本理论与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社会资本理论与学生贷款育人的价值拓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主体间博弈、教育公平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政策归宿,可以较为有效地阐释高校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生贷款的政策实践。

关键词:学生贷款;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教育公平

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推动学生贷款成为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财政领域的重要政策选项。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实施了学生贷款项目,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推行该项政策。学生贷款究竟何以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热点政策,需要我们回归到理论层面,重新思考学生贷款的成因、收益外溢、价值拓展、主体间关系以及政策归宿等重要问题以找到答案。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发轫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持续上涨、全球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政府公共经费的激烈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在此背景下,寻求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财政面临的关键问题。1986年,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Bruce Johnstone)在其《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政府或纳税人负担全部或绝大部分转向至少部分由家长和学生负担,以支付学费的方式补偿部分教育成本。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广泛实施,学费标准随之不断上涨,以至超出了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而致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因应这一挑战,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以资助高校贫困生入学为目标导向的助学贷款政策并不断在实践中予以完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用助学贷款支付学费给了年轻人投资于高等教育的机会。尽管大部分学生希望由父母或最好是纳税人提供所有费用,但是高等教育带给学生的个人收益显而易见,包括经济方面(例如更高的收入)和非经济方面(例如较高的社会地位,满意的工作,在职业、配偶、住所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这点来看,这种投资是非常值得的。事实上,政府、高校和企业所能提供的兼职机会均有限,因而对于那些父母根本無法提供费用或只能提供部分费用的学生来说,是否贷款意味着能否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在其他情况下,贷款并不意味着能否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可以少兼职工作几个小时(或者根本就不用工作),或者在校期间过较高水平的生活而非“贫困学生”的一般生活[1]。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最早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是指依附于人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总和。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投资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在总体上表现出超越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人力资本的生成主要靠教育投资,亦即接受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学生贷款政策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使得来自低收入阶层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得以完成学业,客观上使得国家的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提升,进而有力推动了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然而,在省域范围内,由于人才流动存在富集效应,优秀人才会倾向于向东部发达省份汇聚,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失去人力资本存量。这也意味着,在学生贷款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尽管对学生贷款进行了财政贴息并支付了风险补偿金,但获取资助的学生毕业后却可能外流到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由此中西部省份尽管对学生贷款进行了较大额度的投入,但却并未带来区域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如此下去,欠发达地区省份对于学生贷款的投入或将失去热情,唯有中央政府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中西部省份承担学生贷款的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以补偿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带来的损失,才能有效保证学生贷款促进区域人力资本提升的功能。

三、社会资本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育人的价值拓展

1980年,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与群体成员相联系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总和,他们可以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集体共有资本支持。简而言之,社会资本是指透过人际(朋友、同事、一般的接触)间网络关系的运用,达致个人社会资本与财富之创造。就高校学生资助而言,受助学生通过获取资助,实质是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本。获取资助之后,大学生短期内所能支配的经济资本大为增加,无需在求学期间为经济压力而分心,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上,必然使得自身的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资助过程中,譬如借助贫困生的社会关系网,发挥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功能,有助于实现行为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弥补资助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为获贷贫困学生提供可靠的信用担保,贫困生获取资助后,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物质基础投入人际交往中,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将不断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为贫困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支持。[2]社会资本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够有效改善贫困生群体的资助和生活状况。通过扩展贫困生外部关系网络,建立多方参与、紧密协作的社会支持网络;创新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和方法,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健康疏导、能力培训、培育社区组织等各种有助于提升贫困生社会资本的服务,从而提升贫困生社会资本的存量以及促进贫困生现有社会资本功能的发挥。最终,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得贫困生在经济受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心理受助,进而提升自己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人力资本存量。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主体间博弈

对于利益相关者,弗里曼(Freeman)1984年在其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有明确阐述,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3]就高校学生贷款事业而言,政府、银行、高校與学生是主要的参与主体,也是贷款业务的利益相关者,各方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博弈。譬如,高校、政府、银行和学生这四大利益主体,在学生贷款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高校自身缺乏对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因而难以准确地认定资助对象;政府无从得知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和所需的资助金额,因而难以准确地向高校提供具体的资助;银行不了解借贷学生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因而放贷动力不足;政府向银行提供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然而并不清楚银行是否积极回收贷款。[4]这就需要对四大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界定,明确各方的职责。在国家助学政策中,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责任主体,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其一,财政责任,为借贷学生提供在读期间的贷款贴息,并向银行提供风险补偿金;其二,行政责任,政府应为贫困生的贷款提供隐性担保。当然,助学贷款的提供方、接受方和参与方的协调还需要政府的行政权威来保证。银行应担负起金融助学责任,根据协议规定,银行有责任提供充足的贷款本金与工作人员,按规定办理展期,有条件办理延迟还款;科学地计算违约率和拖欠率,贷款到期之后,银行应积极负责追收贷款,认真负责地处理学生贷款的违约及拖欠问题。高校应担负起经费提供责任,依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规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风险补偿金;教育帮助责任,将诚信课程纳入伦理道德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中,贷前做好申请和管理工作,贷后做好还款确认、条款提醒、违约警告工作,并协助银行的贷款发放和回收。学生应承担迅速成长责任,获取资助后更应珍惜宝贵的求学机会,通过学业上的努力弥补之前教育环境不平等所带来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以期在将来的求职市场中得以成功;主动还款责任,借贷学生应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及时将自己的信息变动情况告知银行,积极主动地归还到期贷款。

五、教育公平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政策归宿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其原因在于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功能,没有教育的公平,社会公平将失去基本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指的是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人人皆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由于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成长环境等的差异,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核心价值指向在于改变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使之在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现实方面的不平等,都尽可能从高等教育中得到补偿。因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应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政策改革的基本出发点。[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政府投入的不足,收取学费成为各国政府弥补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共同选择,从而导致贫困家庭学生的入学成为难题。从全球视野看,已经实施高等教育收费的国家大都采取了相应的学生资助举措,其中学生贷款成为大多数国家实施学生资助的主体方式。学生贷款就其本质而言,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学生贷款的实施目的,一方面在于帮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在读期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是为了支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深入推进,保障人才供给,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6]因此,学生贷款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有利于学生安心于学业,顺利将经济资本转化为人力资本,增强自身在人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通过就业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

综合以上,以“谁受益,谁付费”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受益主体和付费主体,为以学生贷款为主体方式的学生资助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准备;贫困地区的省级政府为学生贷款提供了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金,却因为人才外流而失去了人力资本存量,因而需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以弥补其损失;贫困生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得贫困生在经济受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心理受助,进而提升学生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学生贷款育人的价值拓展;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受到学生、银行、政府和高校等利益主体的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学生贷款中的主体间博弈提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是学生贷款实施的最终目标,也意味着教育公平是学生贷款实施的政策归宿。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教育公平理论的结合共同构成了高校学生贷款的理论之维,进而对于学生贷款政策的具体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布鲁斯·约翰斯通,帕玛拉·马库齐.高等教育财政:国际视野中的成本分担[M]. 沈红,李红桃,孙涛,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6-117.

[2][4]孙涛,梁长锁.社会资本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7):19-20.

[3][美]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58.

[5]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1(6):28-29.

[6]廖茂忠.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责任[J]. 教育评论,2008(2):10-13.

(责任编辑 钟嘉仪)

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属于一种个体的投资行为,所以必然存在风险成本以及收益因素。在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加以研究期间,按照人力资源、教育供求以及财务投资这些理论需对投资成本、风险以及收益加以系统分析,这样才可合理制定投资决策。本文,在对高等教育方面的个人投资具体动因加以分析之上,对理性投资高等教育的具体建议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家庭以及个人投资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

前言:现阶段,伴随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与高校当前扩招力度持续增大,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早已变成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可以产生一定收益,然而和其他类别的物力资本进行投资相同,个人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所以,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方面投资之时,必须要加以认真分析,这样才可作出一个正确决策。

一、关于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这一理论的概述

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是由成本以及收益构成的,其中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以及间接成本。在这之中,直接成本指的就是受到高等教育产生的所有直接费用。而间接成本还被称作机会成本,指的就是因为上学放弃的那些可能产生的工资收入。而收益则包含货币收益以及非货币的收益,其中货币收益是指上学期间未来收益当中超出未上大学收益的部分。

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动因分析

(一)注重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性

一直以来,国内的传统文化都非常崇尚读书,人们认为唯有通过读书才可不断提升个人在社会当中的地位。所以,注重读书具有的文化价值这一观念以及行为取向一直贯穿在中华文明当中,通过千年传承以及积累已经变成一种深厚民族文化。而这是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受到知识经济这一时代不断召唤

伴随信息技术这一科技革命的到来,知识经济这一时代已经引发社会整体发展模式实现重大变革。如今,人才已经变成社会当中最为稀缺以及重要的一种资源。而在教育领域当中,高等教育处于高端位置,可以直接向社会输出一些优质人才。所以,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本质上就是对优质人才加以购买,对人才具有的持续发展这一能力进行购买,这促使人们不断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

(三)国内经济飞速增长具体需求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主动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对高技术以及高知识人才的整体需求,各国在实施国家战略之时,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但现阶段国内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总量不足,巨大的优质人才需求为高等教育方面的个人投资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致使很多人都将目光聚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之上。

(四)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具有的示范效应

近些年来,很多率先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毕业生在市场当中占据着重要的领导岗位以及技术岗位,在收益获得较大满足,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借助高等教育对自身所在社会阶层加以改变,对家庭命运之行改变。这对高等教育方面的个人投资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让很多人都看到了高等教育方面投资可以产生的客观收益,进而热衷于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

三、理性投资高等教育的建议

(一)构建和大众化相符的高等教育的投资理念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朝着大众教育进行急速转变,当前高等教育当中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从培养少数精英教育转向为培养众多高素质、高质量的劳动者。然而,很多家庭以及个人观念依然停留于精英教育这一时期,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于此,投资者需要对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加以充分理解,对自身投资心态加以及时调整,构建和大众化相符的高等教育这一投资理念,并且采用有效投资手段来获取较高投资回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推动社会人资整体发展,同时还能造福于个人以及家庭[1-3]。

(二)增强高等教育的投资期间的风险意识

个人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期间,风险通常表现为预期收益、就业、教育服务以及教育过度这四方面的风险。对高等教育或者其他教育进行投资会产生一些积极收益,尽管进行错位竞争或者投机可能会产生较高风险,然而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期间,除了要对收益加以考虑之外,同时还要对收益具有的不确定性加以充分了解,以防进行盲目投资为自身以及家庭造成较大损失。对于此,个人以及家庭必须增强高等教育方面投资期间的风险意识,对高等教育方面投资可能造成的具体风险加以全面了解,之后再对投资决策加以制定。这样才可对自身以及家庭财产加以保证。

(三)对职业教育方面投资加以关注以及重视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着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扶持政策。而且,社会对于职业技术方面人才整体需求十分旺盛,职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形势,这使得职业教育给广大人民提供很多不同的投资教育的机会。对于此,个人以及家庭必须要对具体投资对象,也就是子女接受教育的具体基础以及能力加以全面系统以及充分评估,进而在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间做出一个合适选择。

结论:综上可知,伴随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与高校当前扩招力度持续增大,如今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早已变成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受到个人以及家庭注重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性,受到知识经济这一时代不断召唤,经济增长的具体需求以及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具有的示范效应的综合影响。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之时,需构建和大众化相符的高等教育的投资理念,增强高等教育的投资期间的风险意识,对职业教育方面投资加以关注以及重视,这样才可进行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张芬昀.知识失业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及规避[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1):100-104.

[2]韩留杰.金融危机下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现状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03):137-139.

[3]赵恒平,闵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确认与计量[J].理论月刊,2006(04):149-151.

作者简介:范玉红,女,汉,山西平定县人,大学本科,山西金融職业学院副教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现改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个人投资。

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九月一日快到了。今年的九月一日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是个不同于寻常的日子。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在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由于争议较大,曾经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前两次未能通过,终于在第三次讨论后落槌。

该法与修改前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删除了对民办教育可取得“合理回报”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民办教育可登记为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不能分配利润,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只能登记为非营利性的。

面对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机构将何去何从,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又将如何引导民办教育安全着陆,朝着既定的方向健康良性发展?为此中国商界分别独家专访了参与民办教育修法进程的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吴霓,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二十世纪国际学校董事长张杰庭,天立国际学校小学校长俸耀旭。

土崩瓦解还是浴火重生

“对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总体上我是表示赞同和欢迎的。”张杰庭告诉记者,该法颁布之前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颁布后对业界震动是非常大的,他个人认为该法对民办教育界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不考虑到实际情况,将会出现登记为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的不堪重负很快关闭,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缺乏动力,最终也是走上关门之路,这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是不利的。

张杰庭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基本上都登记为非营利性的(可享受用地和税收优惠),但实质上都是营利性的,因为按以前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即使登记为非营利性的同样“可取得合理回报”,而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把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可取得合理回报”删除了。该法规定:民办教育机构可登记为营利性的或非营利性的,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不得分配利润,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机构禁止登记为营利性的。

这一规定意味着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的投资人将不能再取得回报和分红了,否则就是违法,将会遭到查处。

“我的观点是一致的,是支持修改的《民办教育新促进法》的,但如果实施细则不顾实际情况简单矫正,对我国民办教育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张杰庭表示。我国经济没有发达国家发达,纯粹不图回报捐资办学的千分之一都不到,虽然99.9%都是登记为非营利性的,但他们几乎都是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投资机构主观上虽然获利了,但客观上对我国教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他们创立的民办教育是社会笔巨大的教育资源财富,如果实施细则不照顾的这

历史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将会向登记为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征收高额的土地使用费和相关税收,一些民办机构将不堪重负很快破产;而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投资者不能分红,这会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特别是集资办学甚至于贷款办学者,集资款和贷款如何归还,这样的情况是难以持久的,最终还是要走向消亡。民办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处理不当,这支重要力量将会很快土崩瓦解,这对我国教育界将是重大的损失。

吴霓也认为,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肯定会产生很大的触动,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审慎、科学地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保障和促进民办教育在新的法律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发展。修改的《民办教育促進法》从长远来看,将会使得我国民办教育脱胎换骨,对整个教育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我们一直长期从事民办教育研究,为国家民办教育决策服务,同时,以我为秘书长的全国民办教育协作创新联盟,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也直为民办教育界提供经验交流、政策支持并反映民办教育界呼声,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的良性发展。”吴霓说。对于民办教育界如何看待新法方面,吴霓认为,尽管在制定过程中有一定的争议,但是现在法律修订案正式通过并颁布了,就应该认真遵守,并及时反馈实施中的实际情况,最终实现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民办教育机构99.9%都登记为非营利性的,享受着税收和用地优惠,但实质上99.9%都为营利性的,这多少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这种现象在民办教育比较弱小的时期法律所允许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合理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办教育力量的壮大,这种现象就应该得到矫正了,民办教育新法正是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而诞生的。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民办教育发展上,像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捐资不取得合理回报的办学条件还不成熟,我国民办教育实质绝大多数是投资或出资办学,是要取得合理回报的。但是出于对国家政策的忌惮,大多数的民办学校在法人登记时都选择不取得合理回报。此次民办教育法修订案的颁布,实际上是把表面不取得合理回报而暗中仍需营利的行为,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俗称把话说到明面上了,这肯定对民办教育有所震动。但我相信国家层面和政府层面会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实事求是关注到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在细则制订时让民办教育实现平稳过渡。”吴霓说。

俸耀旭则向记者表示,他对宏观政策没有研究,但作为一位民办教育学校的校长,他是支持和欢迎民办教育新法的,国家既然要出台这个法律肯定对民办教育长远发展有利。

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我国教育业来说,总体上来说是福音而不是些民办教育投资者所担心的那样是噩梦。

教育福音还是民教噩梦

投资是趋利性的,按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投资者肯定是不愿意投资民办义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环境下,仍需要鼓励和扩大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如果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导致民办教育资金投入减少,从而影响民办教育的发展壮大。对于此,吴霓认为,政府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并做好相应的政策调适准备。

“此次民办教育法修订稿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营利性学校,我认为释放出来的政策信息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需要的是捐资办学,而不是投资办学。这样的话,理想化的发展路径是: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发起人就可以不是投资者,而是社会团体或个人,他们可以通过以新颖的办学理念来发起成立学校,向社会募集办学资金,从而实现捐资办学的目标。这样的格局就会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将会以另一种崭新面貌出现,这也可以说是我国民办学校在浴火中得到重生吧!但是,现有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政府应该妥善进行相应的安置,使之实现稳妥过渡。”吴霓告诉记者。一些发达国家民办教育中捐资举办的是主体,投资性的民办学校极少。这与国情和政策的引导有很大关系。

对于捐资办学,张杰庭则持不同观点。

“目前靠捐资办学是难以撑起我国民办教育这片天地的。”张杰庭表示。不排除有大企业家不图回报捐资办学的,比如李嘉诚。但中国有几个李嘉诚?可以说现阶段,在中国不图回报捐资办学的企业家微乎其微,大多数民办学校将因得不到资金支持而没落、瘫痪。

吴霓则认为,政府下一阶段应该综合调整民办教育的外部政策环境,例如税收、捐赠等政策,使得社会愿意向教育捐款。如果政策引导得当,捐资办学的能量不会亚于投资办学,比如向教育的捐资,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比例和周期进行合理的调整,企业捐资越多,其扣税的比例相应也得到合理的扣除,使得企业所得税税额大大下降,这样名利双收的事,许多企业是愿意做的。

而张杰庭则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公益捐赠可抵扣税点的政策,他也经常捐款,但没有捐资办学可以抵扣税点的说法或政策。并认为,即使国家出台这个政策,凡是捐资办学企业,其捐资款可顶所得税,或享受低税点,这样财政收入又要减少多少,国家财政承受得了嗎?这个办法是否可行暂且不说,即使可行,也是把大量的社会办学资源资金排斥在外,变相用财政搞民办教育,民办教育资本已经成为支撑我国民办教育的基石,把他们排斥在外,无疑这是对教育资源资金的巨大闲置和浪费。

而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捐资办学,不是变相用财政的钱排斥民办教育力量,更不是造成教育资金资源的浪费,这是对我国民办教育畸形发展的矫正。”

该业内人士表示,教育投资者追求高回报,家长追求高质量的教育,这不可厚非,但国家要考虑的是教育公平,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平等的义务教育。但我国畸形的民办教育,特别是义务阶段的民办教育已经对教育公平形成冲击。大家知道近几年,义务阶段的民办教育是最赚钱的行业,义务阶段的民办教育发展得也最快,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基本已经成燎原之势。民办学校的运作基本模式是高薪聘请公办学校的优秀教师,以优秀教师作招牌,招揽学生,再向学生收取高额的学费给教师发工资维持其运转并获得高额利润。特有钱的家长自然是哪所民办学校好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哪所学校,稍微有钱的,咬紧牙关拼爹也要把孩子送到好的民办学校,实在没钱的只能是到划片的公办学校上学。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设想一下,假如不对义务阶段的民办学校进行矫正任其发展,一个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都将流向民办学校,这个地区的公办学校教学力量将会受到很大削弱和冲击,就形成了公办都是低质量的教育,有钱的上价格昂贵的民办学校,没钱的上公办的差学校,这会造成义务教育新的不平等,会影响社会和谐,甚至于动摇国本。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主要提供者是政府,其次是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学校是极少数。

“从局部看,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似乎不近情理,但如果放在国家层面和我国教育长远发展来看,就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良法,其目的是让每位适龄孩子能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避免教育差距过大,维护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该业内人士说。

张杰庭则表示,民办教育并未对公办教育造成冲击,一个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仅仅是靠特色教育吸引学生,有的公办学校教职工的待遇是民办学校两倍,退休后民办学校只能走社保(养老保险),而公办学校是退休工资,医疗保障也是不一样的。

“无论怎样,国家为了教育公平而修改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初衷和目的是好的,我作为一位民营教育的投资者是完全拥护和赞同的。”张杰庭告诉记者。他只是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方面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让民办教育平稳过渡,实现软着陆,不要人为地造成大量的民办教育资源的白白浪费,这也同样关系教育资源的能量发挥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样也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平稳过渡须实施细则护航

记者: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已经尘埃落定不可改,但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还未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应如何制定,才能让民办教育实现平稳软着陆呢?

张杰庭:我认为教育部应该首先制定一个全国性指导性的实施细则方案,不能简单地把权力下放给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了事,如果全国没有个统

的指导性的实施细则,各地对民办教育新法的理解不样,将会出台不同的配套措施,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应允许民办教育机构分离。许多民办投资机构投资的学校都是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既包括义务阶段教育也包括非义务阶段教育。如果要重新登记,细则应允许民办教育投资机构把高中登记为营利性教育,把初中和小学登记成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

第三,建立民办教育投资机构退出补偿机制,保证平稳过度。比如某个民办教育投资机构不愿意再经营民办学校了,应出台措施让政府接管该学校,并尊重历史事实,给予投资人合理补偿。如果这个机制不畅通,实施后,投资者认为无利可图,而又不能退出,必然无心经营,导致教职工人心涣散,教育质量降低,生源流失,难以招到学生,从而造成教育资源废弃。目前我国民办教育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当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27万所,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达4570.42万人。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教育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吴霓:我认为实施细则应兼顾多方利益,要尊重历史问题,维护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利益,不能让投资者寒心,这涉及教育、国土、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从对民办学校的登记注册、办学行为的监管评估,都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在具体规范办学过程中各司其职,但需要由教育部门牵头来做。

记者:未来民办教育将会是一个什么格局?

吴霓: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早就说明,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未来的民办教育,国家应该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使之应该而且必须发展壮大,成为与公办教育一道的人民群众可以选择和接受的重要教育类型。

同时,在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案颁布后,应及时出台实施细则,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一方面保障捐资办学完全享受公办教育的一切待遇,另一方面也要对投资办学或出资办学等营利性办学行为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还有对现有的民办学校进行细致、稳妥的甄别安排。最终使得民办教育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

记者民办学校如何求得生存?

吴霓:特色化办学。

张杰庭:差异化办学。

俸耀旭:民办学校无论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特色化和差异化办学,提高教育质量,民办学校要成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融合体和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否则民办学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第6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村教育作为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依托,承载着阻隔贫困代际传递、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十三五”以来,国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现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全面达到改薄底线要求,“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全覆盖,90%的生活补助用于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办学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农村教育还存在明显短板,留守儿童学生多、部分校舍条件差、教师队伍建设薄弱、职业教育滞后等问题,还需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接续努力加以解决,不断提升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针对农村教育领域亟待补上的突出短板,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快补上城镇教育资源和制度短板,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就业地入学

解决农村的问题,有时要从城市角度入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还在推进,农民进城还是大趋势。2019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到75%左右城乡人口流动才会趋于稳定。在这一进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有力支撑了城镇现代化建设,但由于城镇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制度障碍,也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共有697万留守儿童,其中96%由隔辈亲属代为监护,40%的儿童一年见父母不超过2次,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严重缺失家庭支持。

顺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趋势,下一步应当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工作地随迁入学,大规模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其他城市落户限制,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居。建立完善居住证制度,建立城镇教育等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融会工农的独特优势,推动产业逆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多在县一级实现市民化。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既方便照顾子女,又有利于乡村人才振兴。三是着力增加城镇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城镇教育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认真落实小区配建规划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保障充足的学位供给。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设立“绿色通道”,缩短审批立项流程,加快城镇中小学学校建设,缓解大班额压力。

二、加快补上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短板,为弱势学生群体提供公平优质教育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比重此升彼降是客观规律;城乡长期共生并存,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5%,农村仍将有超过3.5亿人口、几千万学生,2016年末全国98%的乡镇建有小学,约1/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条件显著改观,现在乡村里建得最好的房子多数是学校。但同时,还有两类学生面临现实困难、处于弱势地位,亟需重点关注。一类是家校分离的住校生,一些乡镇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简陋,校园文化生活贫乏,学生上下学交通不便。2017年底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一类是偏远村庄的学生,就读于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仍需改善。据第三次全國农业普查,还有15%的农村学校体育场所等办学条件不达标,10%的农村学校未接入互联网。

小规模学校多、在校学生少、成班率低是乡村学校的基本样态,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将持续存在。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供给,重点补上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偏远村庄小规模学校建设短板,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好学校”。一是科学规划农村学校布局。指导各地根据县域村庄布局,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引导教育资源优先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配置,重点建设完全小学和高年级寄宿制学校,同时稳妥推进撤点并校,适当保留偏远村庄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方便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二是改善寄宿制学校就读条件。建议实施新一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点提高对西部地区的补助标准,全面改善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和文体活动的场地设施条件。探索农村公交开通校车专线,严厉整治违规违法运营车辆,降低住校生通勤成本,保障出行安全。三是提高小规模学校办学保障水平。落实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单列要求,保障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在偏远村庄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配建教师周转宿舍,方便教师走教。

三、加快补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从形式上的普惠转向实质上的公平

近年来,我国累计改善了2600多个县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92.7%的县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在硬件上、形式上做到了县域内城乡教育普惠均等。但是,软件的、实质性的教育公平远未达到,集中表现在教师资源的城乡差距还很大。《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7年乡村小学、初中生师比分别为15.66:1、11.19:1,均低于国家标准、低于城镇水平。全国农村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为93.8%、81.1%,比城镇低4.6个、10.3个百分点。乡村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所花费年限明显长于城镇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也相对艰苦,优秀教师“招不来、留不住”问题依然突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后,仍有近17%的乡村教师不愿意继续留任。

教师承担着讲授科学知识、传播先进理念、培育学生健康身心的重要职责,是立教之本、兴教之魂。促进城乡教育实现实质上的公平,必须更加注重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大幅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一是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加快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统筹调配城乡教师资源,防止“有编不补”和挤占挪用乡村教职工编制,及时为乡村学校配备合格教师,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长期聘用编外教师问题。坚持对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落实好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须有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等制度要求。二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公费师范生专项计划、特岗教师政策,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建议出台城镇教师轮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约束性规定。推行退休教师讲学计划,用好东西对口协作机制,支持更多城市人才帮扶农村教育。三是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增加乡村教师到发达地区进修学习的计划安排,实施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提高专业任教能力。组织省级优质校对口帮扶乡村薄弱校,通过优质校骨干教师挂职任教、示范课下乡、远程共享网课、合作课题研究等方式,发挥对乡村教师的帮带作用。四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县域内城乡学校中、高级岗位教师比例大体相当。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切实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扩大实施范围,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四、加快补上农业职业教育短板,畅通农村“两后生”转为高素质现代农民的成长路径

受思想观念、家庭条件、学业水平等因素影响,一批农村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但又不愿再复读(统称“两后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如果加以必要的教育培训,也能够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有生力量。2018年,全国农业和涉农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共有3459所,当年招收新生297.1万人,有效弥补了部分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断档。但是,农业职业教育还普遍存在涉农专业开设不够、学产研结合不紧、教师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宽、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削弱了对农村“两后生”的吸引力。

未来十到十五年,当前五六十岁的農村主要劳动力将逐渐退出,80后、90后、00后还在大量离乡进城,将来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定依靠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现代农民。农村“两后生”大多在本地度过青少年时期,保留着原始的乡土情结,如果农村规模经营收益达到与进城务工基本相当的水平,将很可能成为率先返乡务农的力量。为此,应当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提高教育质量,把更多的农村“两后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现代农民。一是坚持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育人导向。研究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及专业设置,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国际贸易等的教学比重。深化与企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增加实践性教学安排,做到教育与生产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培养效果。二是构建现代农民扶持政策体系。将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经历作为农业职业鉴定、农民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有专业教育背景的优先考虑。继续加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支持政策,引导农业职业教育毕业生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建立教育培训、资格认定、发展扶持等一体化培养机制,提高现代农民的含金量。三是强化政府支持引导。建立各级财政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资待遇。广泛宣传农业职业教育积极作用和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范例,深入宣讲国家优惠政策,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农村“两后生”家庭的认可度。

上一篇: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小学教育科研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