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27

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2、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3、《别让我走》 : 认知场景变化中的身份找寻

4、摄影:拍摄生命的力量

5、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哲学浅析

6、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7、《咏而归》的阐释与重建

8、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根据

9、《左传》、《国语》的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思想

10、江苏人民出版社等127种重点图书

11、西方文学经典中“医者”形象的嬗变

12、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

13、《邓小平同志在人民中间》等137则

14、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5、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伦理的结合

16、河南诗人刘禹锡的诗意栖居

17、论自我意识与生命美学的诞生

18、加强医古文教育,培养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

19、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X数据精选

20、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21、浅释国内医学人文学教育现状和一点思考

22、以文化自信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23、2020年山东长篇小说创作综述

24、安德里亚与17世纪的 “玫瑰十字会”传说

25、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26、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及其教育困境

27、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28、只想了解剧中意 不料成了剧中人

29、《论语》对医学生“仁心”培育的启示

30、英国近代早期医药出版的发展变迁浅析

31、《聊斋志异》中的疾病书写及其文化意蕴

32、论《故事新编》中的食物意象

33、提升大学语文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维度

34、台湾的认同问题与世代差异

35、心理与病理:《聊斋志异》别解

36、读书明深浅 中原知厚重

37、“成长小说”:成长、反成长与逆成长

38、美国科幻小说中的疫疾想象

39、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40、曾经风月:民国贵阳的爱情背影

41、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等

42、论中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4

44、叙事医学与医学生叙事素养培养

45、论喜剧性自由的特定内涵

46、试论文学作品对医学生的影响

47、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叙事的转型及其机制

48、《不正常的人》等137则

49、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

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献检索;医学;研究生;教学案例

摘要:文章基于研究生《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现状及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构建情景,激发兴趣,提出案例,引导讨论,突出资源特色,灵活考核”的教学案例实施措施。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案例设计对大数据时代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医学高校研究生检索文献和利用文献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激励教师群体增强自身知识储备。

信息素养教育是现代医学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医学文献检索正是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教育部、卫生部于2012年共同组织实施旨在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其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终身教育”,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这与医学文献检索课程通过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我知识更新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始终站在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前沿,善于利用已有成果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再学习、再创新的教学主旨不谋而合[1]。与此同时,全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给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海量数据的喷发也引发了信息检索模式的变革[2],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有效把握文献检索课程的应用教学环节及质量控制吸引了众多高校同行的关注[3]。

医科院校多重视研究生阶段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在着手科研或进入临床之前选修本课程,可见其“授人以渔”的价值。无论是在传统式教学、嵌入式教学、翻转课堂或是慕课过程中,合理的检索案例对于课程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案例的选取直接决定了学生从检索技能拓宽到阅读文献、管理文献、分析文献和利用文献的一系列学习体验[4]。

1课程现状及特点

1.1课程特色重在体现实用性

研究生阶段开设医学文献检索的意义不仅限于传授检索技能,更强调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技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到专业课程的知识获取、学科热点分析、科研设计甚至指导临床诊疗决策等方面。即课堂学习只是一个起点,而长期的自主解决学习、科研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1.2课程内容丰富,对学生要求高

目前,课程设置涵盖书目数据库、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特色网络资源、文献分析与管理软件等。其内容丰富而繁杂,并且很多资源的检索途径和界面不定期更新变化。相对于本科阶段而言,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对学生在专业资源的熟悉程度、检索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精准而灵活的定位目标文献等方面都有着更高要求,并且重视学生对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1.3检索案例的设计决定课程实施的效果

就检索原理、检索语言或是检索技巧本身而言,其内容枯燥、晦涩,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提起兴趣。因此,本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时时处处融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即医学文献检索属于图情专业和医学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图情方面检索技能的传授是置于医学专业背景的大环境之下的。譬如在资源介绍中着重演示医学专业数据库、学科相关APP、开放资源等界面,在逻辑算符和通配符讲解时选择具有多种表述方式并对查全率影响较大的医学术语,结合定题剖析如何调整检索策略和使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结合实验操作的瓶颈和难点介绍如何运用各类实验室指南等。时刻体现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会使得授课过程灵活生动许多,学生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教学案例的设计

2.1针对不同授课内容,构建情景,戳中学生的知识盲区

教师设置的情景须紧贴学生当前学习或科研的切身体验,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效率和效果如何。例如: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多设置于研一阶段,那么首次授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现阶段最迫切的开题需求来构建情景。情景一,导师拟定研究方向:你是否了解该研究背景?如何完成开题中包括国内外现状、优劣势态评述等在内的Review?随着授课内容的深入,逐步展开。情景二,如何精准获取有价值的文献,在手头文献较少时如何扩充相关文献,在文献过多时如何缩小范围从而定位密切相关文献。情景三,在细胞培养时重复多次实验失败,到底是细胞培养的密度、温度、时间亦或是何环节导致?如何改进操作?恰当设计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需求意识,使学生带着求知解惑的动机来学习检索,其专注力和主动性均会成倍提升。

2.2结合具体数据库资源和检索途径,提出学科案例,引导讨论,解决问题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主干和难点在于各类数据库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因此,除了通过构建上述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有价值的检索案例。该案例一要能够通过检索操作体现出相应数据库的检索功能;二要能够结合学生学科背景[5],使学生在易于理解的专业范围内主动思索、积极讨论,结合教师的讲解和上机切实掌握检索技术。例如:在CBM和PubMed数据库基本检索中提出案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首先让学生结合专业尝试检索,对比不同学生检索结果的不一致,体现出查全率上具有差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冠状动脉造影有冠脉造影、冠状血管造影等不同表述,而冠心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不同表述,从而归纳出基本检索是基于自由词、文本词的检索,技巧在于检索词的全面。而在主题检索中可提出诸如“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等具有较大族性概念的案例,以突出主题检索的优势。在SCI数据库中可提出当前科研前沿作为案例以突出数据库分析功能的优势,例如:查找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ShinyaYamanaka所研究的iPS细胞的近三年发展趋势,进而通过文献精炼功能定位权威作者、权威机构、权威期刊。更重要的是通过引文分析追踪到iPS细胞研究的经典文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发现其研究趋势是由对重编基因导入方法的改进,发展到将各种组织和器官细胞诱导成iPS细胞,再到iPS细胞在阐述镰状细胞贫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唐氏综合征等疾病发生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前景,再到近年来关注iPS细胞的逆转机制。因此,提出合适的学科相关案例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到各类资源的检索技巧,同时对反思自身文献获取方法大有裨益。

2.3重点突出不同检索资源的特色功能

不同检索资源的界面和途径各异,在设计检索案例的同时还要凸显出某些资源独有的特色。诸如:运用ScienceDirect的Top25追踪某一学科的当季热点;运用EBSCO网页格式的全文朗读和翻译功能,提高外文文献阅读效率;运用SpringerProtocols视频指南真实再现体外电穿孔小鼠视网膜中顺式调控元件活力的定量检测的每步实验操作;运用JCR中的影响因子、分区、即年指标,并结合SCI数据库计算病理学领域各期刊刊载中国论文的比例,从而综合定位一本能够提高投稿命中率的合适期刊;运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网络版可方便地在课题组成员间共享文献等。总之,不同资源的检索技巧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各异的特色功能却具备独特的实用价值。

2.4在考试考核环节融合案例设计

在考核环节,既要能够反映学生检索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体现其利用检索解决医学专业问题的应变能力。因此,给予每位学生一个课题作为考核方式,互不重复,要求学生围绕该课题的主题在所学资源中分别检索出相应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考核的课题可源自教师的命题,也可参照当前学生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选题。

2.5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

通过授课发现,专业对口的案例讲解往往都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很自然地被教师所设计的案例所吸引,主动思考,跟着授课进程理清思路,从而较好地掌握了各类资源的检索技术。

3思考

基于案例设计对于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有效实施的巨大作用,要求教师群体必须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知识储备。目前,授课教师多来自于医学高校的图书馆或是综合性高校的信息管理学院。以往主要是图情专业的教师授课,而现在越来越多具有专业医药背景的教师承担了授课任务。因此,教师要想合理设计出医学文献检索中的教学案例,必须更多地旁听医学专业课程或者融入科研团队,并且注重从学科服务、科技查新等工作中搜集相关案例。

参考文献:

[1]公惠玲,李桂芳.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1):72-75.

[2]王晓艳,李慧颖.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检索的变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4):117-119.

[3]吴进琼.大数据环境下文献检索实践与应用教学环节及质量把握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8):123-127.

[4]常娥.信息检索课案例教学法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8):54-58.

[5]黄燕华.专业理论知识镶入《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途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7):61-63.

(编校:马怀云)

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总结外科护理服务中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方法: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基于外科诊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100例外科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常见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外科护理服务期间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需要基于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普及。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人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间接提高了临床中医护服务的质量要求[1-2]。外科属于临床中诊治人数非常多的科室,涉及到的疾病种类也相当丰富,其中也不乏存在许多难治性疾病[3]。因为外科疾病类型较多再加上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所以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存在较高的诊疗风险,属于护理工作高风险科室[4-5]。近些年有许多统计数据中也发现,外科护理工作发生护理问题与矛盾問题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明显较高。对此,为了规避护理问题,本文探讨基于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及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基于外科诊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100例外科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女患者28/22例,年龄(53.15±3.51)岁;常规组50例,男女患者28/22例,年龄(53.15±3.5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外科住院治疗患者;年龄18~70岁;对研究认可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肿瘤疾病;凝血障碍;恶心肿瘤。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为患者提供病情观测、体位调整等护理。

实验组采取基于常见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2.1 护理质量影响因素

(1)队伍年轻化。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的持续性发展,外科临床工作压力以及工作量不断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依赖性也在随之提升。近些年外科的一线补充护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护士,这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在护理工作过于繁忙时手忙脚乱可能会出现差错性护理行为,在特殊护理事件方面的应对能力较弱。护理队伍的年轻化发展必然会衍生许多的隐患问题。

(2)责任心较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外科任务繁多,其中涉及到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变、管道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在护理工作中如果责任心不强,便会导致病情观察不细致、病情记录不详细,异常状态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症状无法被及时控制,从而形成护患矛盾纠纷风险。

(3)技术不熟练。临床中外科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的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会直接导致患者安全遭受影响,外科工作本身的专业性相对较强,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在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临床中技术不熟练时会直接导致患者安全遭受影响。

(4)缺乏沟通。在临床护理期间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懒得回答或者是以生硬的方式回答,此时便会导致反感情绪的形成。对于患者而言,在临床中接受一些检查或治疗,例如接受纤支镜、胃镜检查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此时如果不及时做好沟通交流,会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形成严重的抵触、反感情绪,此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便会显著提高。

1.2.2 控制措施

(1)强化细节教育。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心理护理主要是借助看电视、看报、下棋等多种途径实现注意力转移,而家属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让家属了解患者真实情况,并保持治疗积极性,降低排斥心态,规避不必要的矛盾。在临床护理期间需要提高对护理人员的针对性管理。对于外科护理工作而言,需要做好责任心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实现对护理差错事件的防范以及安全护理的落实。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头脑风暴的方式了解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及时从管理的角度上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可以及时意识到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并在护理工作中保持细致态度与意识。因为外科本身属于高风险科室,所以在护理中需要保持“警钟长鸣”的护理意识,从细节层面上强化对护理风险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并记住规范护理方式,从思想、意识等层面上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2)强化技术培训。在外科护理期间,需要有意识地培训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借助专业教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按照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提供专科知识的教育、急救技术的培训以及急救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方式。在培训之后及时进行考核,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具备较强的护理专业性能力,有意识地锻炼并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护理水平,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3)强化护理沟通能力。在外科护理期间护理沟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属于消除与杜绝护理纠纷风险的有效途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如果患者对于临床医护工作的认知不正确或者是积极性较差,此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患者的康复需求,促使患者可以及时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改善护患关系,患者可以与护理人员构建朋友关系,消除纠纷风险问题。另外,在护理期间需要注重对患者的宣教,及时让患者了解临床科室情况,并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认知以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规避风险问题的发生。

(4)强化细节监控。在外科护理期间,首先需要注重细节性的护理管理,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尤其是对于高龄、多并发症患者,需要在护理开始之前先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从而保障患者的预后水平。其次,需要做好重点时间的护理,尤其是在节假日、夜班、双休班、交接班等关键时刻,因为存在人员少、工作忙、护理响应时间长等特征,要及时做好人员援助,尽可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实施。再次,需要注重关键人员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新上岗护士和进修实习护士,需要尽可能让其规避多干扰、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或以高资历护士陪同进行,从而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另外,还需要注重应急状态的管理,对于急救物品需要采取专人专职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综合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完成处理,计算资料用(x±s)表示,以t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并用Fisher χ2檢验,当P<0.05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因为患者的疾病存在发病快、病情重等特征,导致临床中患者在接受医护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风险问题[6]。护理中稍有不慎便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护理矛盾纠纷问题。对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各种比较容易发生的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在外科护理服务期间,积极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之余,还应注重临床护理工作,尽可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有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借助有效的护理服务优化患者的临床体验,提高临床医护工作效益[7-8]。对护理模式进行改进并结合患者在临床的各种实际需求,以及身心不同方面表现出的具体情况等,从心理干预方面出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细致的心理疏导等,进而使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9]。针对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患者的角度上提高护理服务本身的人性化、个性化特征,从而提高临床服务综合效益。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外科护理期间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在护理中需要基于护理工作特征以及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改进策略,优化与改善护理方案,为患者的身心多方面提供护理帮助,从而提高外科护理综合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服务期间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需要基于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陈岩,翟方.显微外科护士素质培养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分析——评《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J].电子显微学报,2019,31(3):344-345.

[2] 戴艺,金丽芬,Wipada K.基于JD-R模式的护士工作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107-1111.

[3] 谭俊华,白晓霞.手术室护士工作投入程度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54-156.

[4] 丁滢,宋艳,夏春香,等.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普外科术后管道护理床旁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2):21-23.

[5] 刘丽,林征,戎明梅,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3):36-40.

[6] 温小晓.护理质量控制在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64.

[7] 丁相瑜,杨光,刘畅,等.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在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管理质量中的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20,188(4):134-138.

[8] 袁美娟,黄丽萍,翟路路,等.护理管理中负性领导行为对护士职业使命感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2727-2730.

[9] 刘彩芳,燕朋波,韩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口漏液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3):965-969.

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化时代期刊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医学期刊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编辑队伍,培养一批既熟悉出版专业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化出版技术以及市场营销技术的人才,才能在数字化大环境中站稳脚步,加快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步伐。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医学期刊;编辑;知识结构

一、引 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医学期刊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虽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外数字化出版还存在很大的距离[1]。而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实际上是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期刊编辑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成为一个集文字、技术、信息处理、网络传播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2]。因此,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有关医学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知识结构体系的报道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如何构建并提高编辑知识和能力的研究更少。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编辑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为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医学期刊编辑知识体系构建

1.积累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

医学专业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且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知识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在多种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从事医学信息原始加工的期刊编辑应具备广博的医学专业知识,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医学期刊大多由医学院校或其附属医院承办,这就为期刊编辑积累医学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医学期刊编辑可深入临床或参与相关的医学科研活动及学术活动,不仅能巩固过往的医学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3]。研读专家审稿单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专家在审稿时,往往对稿件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评价,指出了文章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期刊编辑应善于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多思考,多总结。

此外,期刊编辑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医学专业书籍,增加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在工作中以自我进修的方式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编辑掌握前沿的医学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平台。医学编辑可通过文献检索、文献标引或网络搜索等方式,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充分发挥学术平台学习、借鉴及把关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强化编辑在审稿和加工中的审查力度,对该专业的发展趋势、热点研究、学术前沿等随时把握和关注,确保在组稿和选稿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除医学专业知识外,医学期刊编辑还应熟悉并掌握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专业英语等,只有不斷充实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论文的编辑加工中对文章的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把好关,以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医学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2.深化编辑业务功底

优质期刊的出版离不开编辑深厚的业务功底。由于医学期刊的作者并不是专业从事文学工作的人群,他们的文字表达以及组织能力往往相对比较薄弱。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由于缺乏撰稿经验,对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信息、医疗技术以及一些具有一定新颖性和研究价值的论点等不能很好地运用文字表达出来,使得文章显得论点不明确﹑层次不清楚﹑论据不充分﹑语言表达紊乱等,这时期刊编辑精湛的编辑业务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针对医学期刊的特点,期刊编辑可以有目的地邀请一些专家举行相关专题讲座,或通过信息网络与其他兄弟期刊定期进行业务交流,讨论编校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对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总结。同时期刊编辑还可通过参加每年定期召开的编辑业务培训班,学习最新的编辑规范和标准,提高编辑业务能力。此外,编辑自身的工作经验很重要,对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

3.加强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观念的培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众多期刊开始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编辑、出版自动化及网络化,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期刊编辑,必须加强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观念的培养,将数字化贯穿于期刊出版的过程中。

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观念培养的基础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技术,并将该技术很好地应用到编辑实践中,与编辑工作紧密结合,这是数字化时代对编辑的基本要求。在医学期刊出版前,期刊编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有目的地收集和学习各种相关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创造出新的信息,将其应用到选题、组稿和审稿中。同时,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建设集成化的医学期刊出版平台,对稿件进行远程管理,加强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的信息交互,加快审稿流程以及编辑加工环节的进度,及时出版,以适应科研信息快速发展的要求,真正地实现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目的,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4.提高个性化服务意识

根据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特点,期刊编辑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网络页面设计的知识,提高个性化服务意识,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医学期刊编辑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技术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审稿结果及时反馈给作者,商讨论文的具体修改细节,或定期向作者发送期刊出版信息及最新医学科研动态等,也可通过与读者开展互动,收集读者对具体文章的看法以及对期刊、责任编辑的意见与建议,了解当前的学术需求。同时期刊编辑还可通过建立医学科技期刊资讯、读者论坛、专家点评等信息窗口,为作者/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4]。

目前,我国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在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没有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编辑应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的能力建设以及个性化服务意识。

5.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期刊编辑的活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辑的理念意识,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必须与时俱进,开拓期刊新的发展模式,创新编辑理念。信息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要求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理念必须贯穿整个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策划、选稿、组稿、出版管理等。医学期刊编辑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时刻关注医学研究发展的动态,捕捉到科研成果的前沿信息,获得研究热点的新动向,进而体现数字期刊高时效的特点,取得高质量文献的首发权[5]。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编辑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期刊编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储备丰富的知识,积攒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编辑理念的创新提供原动力;其次,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要求编辑树立勇于开拓的观念,即勇于探索、敢于尝试,能够以发散思维的方式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6.提高法律意识

在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出版一方面有利于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另一方面其网络开放性和共享性又与文章著作权的专有性产生了矛盾,常表现在文章的复制、传播及报酬等方面。这就涉及到了版权保护的问题。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正确使用编辑的权利,履行编辑的义务,了解并熟悉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署名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既要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合法权益,又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6]。在期刊出版过程中,编辑可以通过和作者签定协议或以授权书等方式,将文章交由出版商以数字化的形式提供给读者,并向其支付一定的稿酬;此外,也可以通过成立一些民间反侵权、反盗版联盟或借用高科技等手段,共同保护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7]。

7.掌握市场经营知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出版亦应遵循市场规则,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8]。因此,期刊编辑掌握适当的市场经营知识,了解市场营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期刊编辑可利用多种媒介平台,通过自习的形式,学习和储备适应市场出版活动的理论知识,了解和熟悉医学期刊出版相关的政策、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现狀和趋势;其次还可以借鉴成功期刊的办刊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积累市场经营知识,自觉调整编辑思维模式,不断探索和总结期刊的市场活动规律,将编辑行为和市场行为紧密的结合,并应用于出版实践中,以提高期刊编辑的市场知识结构体系。

三、结 语

数字化出版时代,有针对性地培养既熟悉传统期刊出版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编辑,对加快和全面实现我国数字化出版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期刊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编辑队伍,培养一批既熟悉出版专业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化出版技术以及市场营销技术的人才,才能在数字化大环境中站稳脚步,促进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壮大。

对于具有特定专业领域的医学期刊而言,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时间的限制,资料收集不太全面,对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教育学基础,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一步细化知识结构,以期制定出可在短期内培养并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知识和能力的专业课程,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此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出版专业人才,加快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晓.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研究[J].广东科技, 2014(20).

[2] 谭贝加,雷燕,邹洲,张明明,宋睿璞.医学期刊的数字出版[J].中国科技信息,2014(8).

[3] 林加西.医学院校学报编辑参与医学科研活动管窥[J].韶关学院学报,2014(4).

[4] 胡春雨,吴俊玲.网络时代中医药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与服务意识[J].出版科学,2014(6).

[5] 卢全,宁田海,游苏宁.新时期医学期刊编辑应强化的主体意识[J].编辑学报,2010(4).

[6] 吴鹏,汤礼军.数字化时代版权保护问题刍论[J].中国出版,2014(7).

[7]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8] 曹娟.面向市场的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的转型[J].编辑学报,2012(6).

[责任编辑:传馨]

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整形外科 医学生 人文教育 四德

随着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然而医患纠纷却日益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这其中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不可忽视。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是今后医疗活动的主体,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1]。整形外科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外科的医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值得我们思考。

1、人文教育

翻开国内外的文献,似乎一谈到人文教育都是在讲如何做人,强调道德至上、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等,从这些文章中,似乎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人文教育=道德修养。在笔者看来,人文教育应该属于一种精神教育,它培养并完善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它所带给人的,应该是对善念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主要指人文知识和精神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括社会、美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的教育[2]。

医学是一门科学,在强调客观规律的同时,讲的是理性,是一门根据生物的普遍性来处理生物特殊性的严肃科学。听着似乎与“人文”并无关联,但事实恰恰相反,医学只是一門科学理论,能将医学发扬广大的是人,是被称之为“医生”的人。而做为一个医生,尤其是做为一个想要成为“医生”的“医学生”来说,不仅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上的进步与追求。而这,就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整形外科(又名整复外科)是一门以修复和重建人体外形和功能为目的,治疗各类先天性及后天性畸形和缺损的外科医学专业[3]。通过治疗,使患者恢复功能或者改善外貌。直白的说,就是让患者变得比之前“美”,使患者摆脱心理阴影和自卑,给予患者重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与自信。由此可见,整形外科医生在承担了普通医生医疗任务的同时,更增加了一层责任——即对患者进行艺术升华的责任!所以对于一个整形医生来说,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上过关,也要在精神层面上过关——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美”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每一次治疗,加强自己对“美”的感悟,不断钻研并强化自己的实力与能力,从而完成一个从精神到实际的良性循环,通过这个循环,不断去追求治病救人的善。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整形外科医生独有的“人文”。

落实在整形外科导师身上,就不仅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术层面上教导他们,更需要开启和引导他们这种精神层次的成熟和进步。教育,就是既要教,也要育。教的是知识,育的是人。而这种精神层次上的开启和引导,就是对整形外科医学生最好的人文教育。当然这种人文教育不是嘴上的泛泛空谈,想要落到实处,必须得有好的着手点才行。以下,就是笔者对如何开展整形外科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1.以“四德”教育为切入点。

何谓“四德”·即医德、仁德、功德、美德。

1.1医德,即培养整形外科医学生的从医职业道德。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把医务人员及在校医学生培养成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学人才的系统工程[4]。从医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医乃仁术”,就是说作为行医人员,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更加强调对生命的关怀。医德教育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水平的基础,以德治医才能保证医疗行为的正确方向[5]。

医生是一份职业,职业有职业的操守,在当今社会环境体制下,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像“医圣”一样的伟大,但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学会遵守自己职业的操守。只要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不违法乱纪,认认真真做事,本本份份做人,仔仔细细救人,那就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1.2仁德,即仁爱之心。温和有礼的态度,耐心细致的问询,认认真真的态度,深思熟虑的方案,贴心温暖的叮嘱。这些足以让患者感到欣慰和温暖。做为医学生,尤其是整形外科的医学生,一定要学会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因为对于心急如焚满心期待的患者来说,因为有着切身的厉害关系,所以医生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他们眼里被无限放大,也正因为这样,任何善意的微小行动,都会让患者感到温暖和欣慰。

1.3功德,即救人之德。医生的功德在于治病救人,这是一种善念也是一种成就。对于那些有志成为医生的医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明确的感知到,想做好一个医生,就要从头开始培养自己的这种善念和成就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生本身的自信,也有助于这些医学生在精神上累积属于自己的正能量。正是这种不断积累起来的成就和正能量,才会成为进一步激发他们上进和挑战自我的动力。

1.4美德,即一个人对事业、生活的习惯与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品格。整形医生带给人“美”的希望,但只有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整形医生才能给病人带来真正的医疗信心和信念。美的是人,美的也是心。在当今的社会中,形形色色事物,各式各样的诱惑不断在每个人的身边出现。这些事物和诱惑在侵袭腐蚀着每个人。做为一个立志成为整形外科医生的医学生来说,良好的美德可以让他们在这些侵袭腐蚀下坚强的把握自己,学会并拥有自制心与克己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医者之路。

在理解了“四德”之后,我们不难看出,正确的“四德”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尽快树立起自己的从医信念,避免他们出现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思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让这些医学生自己从精神上认可了自己,他们才有可能在不就的将来真正在整形外科医学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长。

2、以实践为主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理解,促进领悟。

人文行医。“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古人孙思邈早就告诫过学医之人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在今天人本主义、关注民生的重要社会,医学生更应该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患者的内心精神需求。一个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务人员是把治病救人作为从医根本,把仁爱精神作为行医的最根本准则。是被社会赞扬、病人高度认可的。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下,更应该注重病人的权利,弘扬高尚的医德[6]。

一味的理论教育只会让人烦闷。所以,整形外科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应该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来展开。嘴上说一百遍成就感,也绝对没有一次真正的实践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大。所以,能在导师的带领下,适当的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从思想上的转变。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来的更有效。只要从一开始就培养起正确的学习教导氛围,那么学生们的學习积极性和热情将被极大的激发,学习取得的效果也将更大。

3、以总结做积累,不断深化研究,建立并完善独有的“人文”教育环境。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人的教育,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二是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素质[7]。

具体来说,我们要加强领导管理,建设人文设施,构建人文课程,融人人文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性[8]。

整形外科有着属于自己学科独有的特殊性。所以,建立并完善独出一套自己独有的“人文”教育环境无疑更有利于科室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医师水平的提高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但一套好的、独有的人文教育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多沟通,多交流,多听听大家的想法,多总结大家的心得,多分析具体的原因,多思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得医学与人文实现科学融合,从而发挥现代医学人文教育的导向作用和价值作用,为社会培养出完整的、和谐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杰平.关于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132-1133.

[2]葛黎明.人文教育与医学职业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J].创新科技,2013,02:48-49.

[3]张涤生.整形外科回眸百年及新世纪展望[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7):485-486.

[4] 赵政,杨增茹,剧静宜.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7):17-19.

[5] 鲁瑾,徐晓璐. 浅谈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404-406.

[6] 汪泉玉.高专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3,10:60-61.

[7] 沈寒蕾.适应医学发展趋势,强化医学生人文教育[J].高教论坛,2013,1:90.

[8] 王华山. 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教改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4-215.

现代外科学医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当前,微创外科手术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术领域获得了革命性的成功,成为全球外科发展的主流。本文就培养外科学研究生微创技能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与思索。

关键词:外科学研究生 微创外科手术 微创技能培养

外科学研究生本质是临床应用型(有别于实验型)人才,因此突出应用及培养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能力是对外科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改变,外科手术和器械、设备不断改进及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减少创伤、外科微创化的观念已逐步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方面,以腔镜技术为代表的手术技术应运而生,微创化外科观念得以迅速建立、传播和发展。当前,微创外科手术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术领域获得了革命性的成功,成为全球外科发展的主流。现行的针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硕士阶段)的外科教学中,没有正式将微创外科技术纳入教材及实践教育当中,这与日益增长的对微创外科技术人才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如何在研究生阶段的外科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微创意识,培养学生的微创技能,值得我们研究生教育者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1 外科学研究生微创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1.1微创技术自身的特点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微创意识

手术是外科医生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但同时意味着造成创伤。创伤对生命是一种恶性刺激,它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存。微创是指在外科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体创伤,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外科操作技术的灵魂,伴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而存在于外科领域的每一环节。1987年法国的普通外科及妇产科医生PhillipMouret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切除术,奠定了腹腔镜外科学的基础,推动了微创外科学的发展。微创观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科界出现的整体治疗观念,又推动了腔镜外科学浪潮的兴起。微创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外科操作可能被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所代替,其趋势是从“巨创”到“微创”的发展。所以,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必须树立或强化微创观念,培养其外科手术操作向规范化、标准化、微创化目标的实现。

1.2病患者的需求是促进外科学研究生掌握微创技能的原动力

强烈的创伤之后,患者虽然可以暂时生存,但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成为限制重大手术实施的“瓶颈”。从患者的需求来看,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和传统手术相同的效果,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对内脏功能干扰轻、病人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也成为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提供理想的检查手段,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微创手术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期药物的应用,从而降低了患者总的医疗费用,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病床周转率,这正符合目前全面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要求。因此随着病患者对微创技术认识的加深,对微创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成为推动临床医学研究生掌握微创技能的原动力。

1.3对现代化先进医院的衡量标准使培养微创技术人才成为必需

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一所医院要跻身先进行列并参与竞争的必备条件是:①能否连续成功地完成复杂的器官移植手术;②能否开展多种微创手术并具备多种微创诊治技能。因此,培养合格的微创外科医师成为必需。

2 对外科学研究生微创技能培养的思考

2.1确定外科学研究生微创技能的培养标准。

21世纪的外科医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以病人为中心,循证为依据,微创为方向,强化微创整体观和微创技术的培养。那么,在外科学实践教学中对微创技能培养可确定如下标准:

(1)良好的传统手术基本功;

(2)具有分析決策适应症的能力;

(3)熟悉各种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医师应当熟悉电子显像和传送系统,各种腹腔镜、内镜、超声刀、安全性气腹针、穿刺器、单发及一次性连发施夹器、腔内直线形切割吻合器、腔内圆形吻合器、修补缝合器、组织牵开器、圈套器及各种造影器械等的使用。

2.2建立规范化的微创外科手术教学理论。

当前,有关外科学研究生的培养教材偏于科研能力培养,为提高其临床技能及微创技能,必须选择和编写合适的培养教材。笔者所在学院近年来为培养现代化的外科人才,已编写出有关微创技能教育的教材及实习指导书,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2.3灵活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微创意识培养,具体有:(1)基础理论与教学录相相结合;(2)手术观摩与示教教学相结合;(3)组织讨论,加深巩固理解;(4)临床病例讨论会、研讨会、专题讲座和读书报告会等。

实践教学体系传统与现代结合,既要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又要使其了解熟悉现代科学技术。

(1)强化传统外科学训练

微创外科不是独立于其他专业之外的单一学科,它以传统外科为基础,因此,外科学研究生必须在严格系统的传统外科技术之上,进一步学习微创技术,不过分强调和依赖器械、仪器的作用。

(2)完善微创基本技术培训体系

微创外科是新理念指导下的外科新技术,微创外科技术必将成为传统外科的一部分。目前,微创外科手术教学还未在基础教学中开展,仅限于通过临床熟练医师在实际操作中手把手地教,学习者通过观看和参与担当助手等逐步摸索和体会。因学习均通过实际手术中进行,故存在许多问题,如风险性较大、学习耗时较长、技术操作和理论指导欠统一规范等。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微创手术基本技术训练可由动物模拟手术、计算机模拟手术、练习微创手术基本操作等环节组成,使其熟悉微创手术技术,为将来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上一篇:语文比较法教学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化高等教育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