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

2024-07-13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中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实施策略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学生能够不断成长的基础性方案。语文学科是最能提高中学生素质的,教学中增加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将教学的方式和思维模式得到全面的改善,另一方面也让教学的内容得到提升。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一、学生的生态伦理与审美水平要有效培养

教师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具备一些美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的欣赏美,感受语文知识所带来的美感。学生若能够拥有一定的审美情感,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就可以运用美育的模式,让语言情景更深入人心,让学生的感受合理的激发出,从而学生的个性品质就会得到培养,语文教学的目的就能够正确的凸显。在语文教师的职责中,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和环保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方面。语文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保的教育是有着很大作用的,其中的语文课本就是能够培养生态伦理道德的基本。语文教师应该将教育面扩宽,全面的让学生得到素质教育,为学生们要灌输一些人与自然方面的文章,让学生们能够对文章进行审美,同时,也会将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合理培养

语文的素质教育想要合理的实施,主要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培养的关键点在于教学的手段是怎样的形式。那么,正确的手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之前不断的灌输知识变为启发式教学,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将灵活性凸显,让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一些灵活式的教学方式是提倡选用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所具备的不同兴趣,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成学习的习惯,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和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成功的激发出来。并且,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中应该纳入一些社会生活,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让语文的教学可以形象化、直观化,这样学生会结合实际,踊跃的提出疑惑,在一定意义上创新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创新性的教育就会使其完善。

三、中学生参与素质教学的意识要加强

所谓教学,就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合理的统一,让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升华,才能够让教学流程顺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案的书写是非常传统的方式,应该有一些创新的备课方式,要将学生为备课的主体,将针对于学生的教学目标、生活实际以及知识水平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围绕着课堂,也让课堂围绕着学生,从而使教学目的得到一定的提升。提倡学生们将问题提出,并运用自己的思路分析问题,分析中教师要给予提示,最终将问题解决,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将自身的素质展现。学生们可以随意发表意见,那自身想要抒发的感想、意见、疑惑、感情以及思想就会得到凸显,学生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语文是一门成功并快乐的学科,那么素质教育就会得到合理完善。

四、要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优秀的学生是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来的,中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素质的教育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语文教学的相应素质水平是具备直接影响性的。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从性格角度来分析,有必要具备兴趣广泛、胸怀宽阔、情感积极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并且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功底、乐观向上以及丰富的知识面,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表达出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改善,教师的高端素质能够让学生们将对教师的崇拜,转为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教师应该合理的组织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对于优等生和差等生要平等的对待,要在语文课堂中始终保持着激情,在板书作业、课堂语言以及情景气氛都要进行细致的设计,教师所表现出的手势、语言以及表情也要有所创新,让学生们能够将学习积极性提升,让教学目标共同完成。最后,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语言的修养,美感度要具备幽默、风趣,而且要形象富有感染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更容易进入到语文学习的流程中。

五、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中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多角度的,所使用的实施措施也是多方面的。教学具备着一定的教学模式,可是也可以创新出较为适合的其他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因此,教师有必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将教学的理念得到升华,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会将学生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升,和新课改的要求就会统一进行。

参考文献:

[1]葛凤娟.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08)

[2]房占良.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2)

[3]李朝阳.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大学生人文精神面临着缺失的困境,以智能手机为工具的“微”时代具有信息空间移动性、主体泛在化和内容碎片化的特点,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提出了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强化人文精神培育队伍以及建设人文学科教育“微”平台的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对策,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大学生人文精神包括自主独立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加之高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面临着缺失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模糊乃至缺位、道德素养弱化、心理状况不佳、缺少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等。

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有助于其全面发展还对大学内涵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当代,以智能手机为工具,“微”媒体代替了传统媒体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形式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信息条件,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精神“微”培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手机“微”时代的特点

(一)信息空间移动性。智能手机移动、便携的特点,重塑了“微”时代网络信息空间,使其具有移动性与即时性的特征。智能手机的可移动性,形成了一个具有移动性和即时性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其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信息得以最大范围的快速传播。以往人们需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进入“微”时代以后,获取信息都媒介在体积和功能上变得更加轻巧而丰富,小小的手机使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获取最新鲜的资讯。而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以及移动硬盘、U盘的广泛应用。也使得人们储存和携带信息的媒介变得更加多元,这些都是信息空间移动性的具象化体现,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样也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大学教师所制作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微课被教师上传到互联网上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打破了以往必须在实体化课堂上学习的局限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而多元。

(二)信息主体的泛在化。在“微”时代里,大学生同时拥有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信息交流、浏览网站等方面无关乎身份地位和文化程度,享有平等的权利,皆可以从自身立场对网络上的所有的信息和事件发表和交流观点,个体的参与热情被极大激发。大学生的思维往往都比较活跃,比较热衷于探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甚至在互联网和微时代的帮助下,已然成为了当前社会实践探讨和关注的主要人群。他们通过微博、头条、百度等搜索引擎了解事件的走向,并且结合自己所学的内容发表看法,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也通过各种APP传播事件,让原本不被重视的事件变得更具有影响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既是事件的讨论者,也是事件的传播者,他们就是信息主体泛在化最具象化的体现。除此之外,随着各大短视频APP的增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微博等途径发布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想要向社会传达的信息,同样也可以利用资深的实力成为网红博主,赢得更多的关注。

(三)信息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化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首先,由于“微”媒介的微容量,使得完整、大容量的信息必须进行片段和碎片处理,切割成许多个碎片以后才能被快速传播。我们以微博为例,如果想通过微博来发布一条信息,那么单条信息是有字数限制的,也就意味着信息发布者在发布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过精简信息内容或者凝练语言,来尽可能地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向世界传递更多的信息。除此之外,很多信息发布者为了能够将信息讲清楚往往需要将一条信息分成很多条琐碎化的信息分几次进行发布,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单条信息的容量往往不大,但是信息的传播速度却大大加快,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加。此外,海量信息时代,人们更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接收碎片化的信息,“微”媒体正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进而对信息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我们在前文中提到手机“微”时代的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空间的移动性,这不仅意味着信息的碎片化和微小化,同样也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信息资讯的时间上的碎片化,比如说有了手机之后,很多学生都会利用手机的便利性,在乘坐地铁或者上洗手间的时候来了解信息资讯,这样使得他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在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和手机,随时都能获取信息资讯。那同样也会给大学教师制作人文精神培育的网课提供一些借鉴,比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时长为5分钟到10分钟的微课,上传到班级群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极大的提升授課效率。

二、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正是由于手机“微”时代具有信息空间的移动性、信息主体的泛在性以及信息内容的碎片化的特点,给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工作提出了机遇与挑战。

(一)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工作的机遇

1.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更丰富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1]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思想政治课以及一些公共课,如大学语文这类课程上。事实上,这些课程是难以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目的,“微”时代出现和发展的例如微信、微博、微课以及微视频等让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例如 “学习强国”开设的“文化”频道,包含大量关于人文知识的内容;“国家人文历史”的官微,通过发布包含“人文地理”、“史家谈兵”和“晚清人与事”等一系列专题文章,向大众普及人文知识,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了知识基础。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也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图片和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料等信息,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人的精神,更加直观的感受一些涉及到人文领域的资料,很多博物馆还开设了虚拟游览博物馆的环节,通过将博物馆的文物以及内在的场景用视频记录下来之后制作成能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 AI影像,让参观者无需去博物馆的实地参观,只要进入互联网,通过博物馆的官方网站的虚拟板块就可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而这对于微时代的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说,也更加有趣味性,而且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

2.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法更多样

手机“微”媒体创新摸索了很多信息传播方法,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多样的方法。信息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传播,满足大学生群体对人文精神培育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得以使人文精神教育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渗透式展开。除此之外,微时代的到来也让大学生成为了人文精神培育的主体和参与者。在既往的传统的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教师会收集资料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进入“微”时代之后,老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制作人文精神培训的课件,成为人文精神培育的参与者。(二)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挑战

1.手机“微”时代的高校工作者应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等。[2]高的信息敏感度和信息道德是高校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有灵敏信息意识的教育工作者能将手机媒体中最新的信息与人文精神培育无缝对接,有崇高的信息道德的教育工作者能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精华的部分,与当下社会热点结合。

2.手机“微”时代海量信息给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增加了新的困难

智能手机是学生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基本实现全覆盖,甚至5G时代的到来,学生可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交流观点,“微”时代碎片化的“快餐”文化,大学生主动或被动的接收片段的信息,加之本身又缺乏相关的人文素养和批判精神,使其难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明辨是非,认清善恶,这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建设工作增加了新的困难。怎样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驱逐那些错误的、歪曲事实的、搬弄是非的思想垃圾是摆在全社会的难题。[3]

3.传统的人文精神培育模式受到挑战

手机“微”时代信息传播开放即时性动摇了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工作的话语权。由于“微”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传统培育模式的灌输式教育和教育过程的可控性特点,呈现出主动学习和不可控性的趋势。处在“微”时代中,人人都能够在“微”媒体平台中隐瞒自己真实身份信息,正是因为信息传播的大众性和开放性,传统的培育方式已无法全面掌控大学生的真实和实时的思想动态。

三、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策研究

(一)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

要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使其能在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中尽可能的明辨是非,认清善恶。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手机“微”时代的特征,认清现实状况, 加深其理性认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社会阅历往往比较少,但是又容易对一个点时间投入特别多的热情,所以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手机“微”时代的认知存在一些偏差,看到了手机“微”时代所带来的便利性,却没有意识到手机“微”时代的负面影响。所以如果不进行仔细的引导和正确的宣传,就可能发生学生对于手机“微”时代认知上的偏差。其次,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自律意识,做到理性过滤负面信息, 不信谣、传谣更不造谣。因为互联网的信息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影响力也很大,而互联网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一旦出现谣言或者错误的信息,很难第一时间对信息发布者情况以及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而大学生由于三观还未彻底定型,而且本身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他们在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的时候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会因为一些谣言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所以这也需要学校能够针对这一特点,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网络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习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学着用更加客观公正冷静的态度来分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不被谣言所影响。

(二)强化人文精神培育队伍

一方面,高校要设立专门的人文精神培育工作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培育责任,建立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者准入机制,从全校广大师生中广泛吸纳,精心遴选,壮大队伍规模。另一方面,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者也要继续加强自己的“微”信力,扮演人文精神建设先行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微”媒体,例如开通微信个人公众号等,采用适合大学生的“微”话语内容和方式,在话语生成中融合人文情怀,开展人文精神“微”培育。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在人文精神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将学生引入人文精神培育的队伍之中,通过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中来切实的感受到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比如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也可以成为人文素养培训课件的制造者,比如说很多教师都会邀请学生参与到人文素养培训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参与制作过程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念。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和人文素养有关的社团,通过自发组织制作相关的视频资料互联网上进行推广,自觉地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职责。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培育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在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的参与度,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理解。

(三)建设人文学科教育“微”平台

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高校要把握“微”时代特征,顺势而为搭建人文学科教育“微”平台,积极调整现有的人文类课程体系,补充现有的课程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第一,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微\"阅读,拓宽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途径,拓展课程内容。现在很多学生都比较善于而且乐于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最新鲜的资讯,并且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比如微博、豆瓣、百度贴吧等,所以这也就要求学校在开展人文教育“微”平台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在信息获取方面的这一关键点和兴趣点。将一些人文类的知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文章或者富有趣味性的漫画,通过学校自己的微博号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和宣传,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内容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善于结合一些在学生中间讨论的比较高的热点实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自觉的成为人文知识的扩散者和传播者。第二,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中,通过制作人文学科的“微”课程,并投放在“微”平台上,为学生自主学习人文知识提供学习资源,有效地提高人文学科教学的灵活性。“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时长较短,内容凝练的互联网课程。它和传统的网络授课以及现实中的授课不同,在授课时间上更加短小,在空间的利用上更加灵活。比如以往现实中的线下授课,一节课在45分钟左右,时间比较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难免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影响,而不会全程全身心的投入到授课过程中,所以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效果。而“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讲解的内容也大多以某一个专题或者重点为主,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比较浓缩,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这段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精华知识,简短的时间也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不必收到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个联网的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学习。

四、结语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一直是一个不变的话题,各高校应紧跟时代潮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的普及,也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法,这样的背景下只有抓住手机“微”时代的特征,优化创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善待自己与他人,担负起社会责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剑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再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8-61.

[2]杨伟康.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赵飛,卢蓉.“微时代”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62-65+88.

课题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手机微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建培育研究 2019-ZDJH-363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第3篇

1 挖掘语文学科的思想性,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极强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广泛, 它不仅反映了社会、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而且文辞优美, 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如: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 桂林山水的秀丽风景等;反映领袖人物的《八角楼》、《一夜的工作》等;颂扬战斗英雄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启迪怎样做人的《落花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这些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或隐于文章的词句之中, 或潜于人物的形象塑造里, 或融于景物描写间, 或贯穿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思想具有隐含的特点, 坚持从语言训练入手, 引导学生理解所表达的内容。强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紧密结合。使学生听出“道”, 说出“德”、读出“情”, 写出“理”, 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思想教育, 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2 挖掘语文学科的科学性, 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小学是开户学生智能的开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型综合型的新观念。小学语文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教材入选了不少这类的课文。如《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具有的军事奇才, 能统率千军, 知已知彼, 料事如神, 决战千里;《一夜的工作》歌颂周恩来总理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干, 善于管理国家日理万机, 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教学时, 教师要遵循“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智能”的儿童智能发展过程,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发展学生智能因素, 逐步把课文中伟大的人物情感, 意志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 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3 运用语文学科的情感性,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情感性强的特点, 着力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要造就学生无限丰富多彩的个性, 形成完整的人格。如教学《詹天佑》一课, 通过剖析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和怎样战胜困难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社会忧患意识;《西门豹》一课, 通过对西门豹惩治官绅、巫婆, 救姑娘, 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的典型事例的分析, 帮助学生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树立起人能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 运用自然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

4 把握语文学科的劳动教育性,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劳动素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劳动教育性极强的好篇章, 有待教师在教学中发掘, 去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如《蜜蜂》、《大理石》体现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与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对体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培养吃苦耐劳, 激发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江上鱼者》、《锄禾》等。教学中, 要运用语言训练, 充分发掘这些教育因素, 突出劳动素质的培养。要让学生动情明理, 继而导之以行, 行之见效。

5 挖掘语文学科的艺术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美育对人的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它能净化人的心志, 陶冶人的情操。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许多文质优美、脍炙人口的文章,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艺术宝库。《刘胡兰》一文, 体现了刘胡兰的理想美、信念美、情操美和悲壮美;《鹅》表现鹅的声音美、颜色美、形态美;《桂林山水》中表现出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等。教师应善于发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或对美好、纯洁的向往和追求;或对祖国山川美丽、人物的崇高品质、坚贞精神的赞叹和崇拜;或对腐朽、邪恶怒不可遏……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和启迪。从而提高分辨是非, 辨别美丑的能力, 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6 深究语文学科的健康性,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学生投入学习, 服务未来社会的本钱。小学语文教材有导入养成良好习惯, 催人增强体质的好文章。如《养花》一文,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养花的乐趣“有益身心, 胜于吃药”, 即养花强身健体;《课间十分钟》正面描写了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侧面反映同学们在课间积极锻炼, 恢复疲劳, 以便振作精神, 更好地投入下课时的学习等。在教学时, 教师应结合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健康体质的熏陶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不占用课外时间, 给学生较多的时间, 更多的机会, 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

总之, 提高民族素质是新时期对教育的重托, 打好民族素质基础, 是小学语文教学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因此,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 应树立“打好基础, 培养素质”的观念, 深钻教材, 充分利用小学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大胆创新, 坚持不懈地、循序渐进、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素质, 努力完成新时期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使命。

摘要:挖掘语文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第4篇

1 重视诵读

在语文教学中, 诵读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言的真正的美, 是由于言辞的准确、明朗和响亮动听出来的。”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诵读, 让学生在诵读中, 在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的过程中, 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 深刻体会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进而品味领会文字所传达出来的人情美、风物美和文化内涵美, 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诵读中自我感染, 自我陶冶, 从而产生微妙的或喜或悲、或忧或愤、或嗔或怨的心理感受, 达到与作品相融、与作者共鸣的境界, 也就达到了语文阅读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可是,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有时往往因为赶课程而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诵读时间, 致使这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读课文时, 错音、漏字、添字、断句、回读等现象严重, 读不出恰当的停顿和恰切的语气, 更不用说是感知句意文旨, 体会作者感情了。因此语文教师千万不要以自己所谓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层层深入的挖掘, 侵占了学生宝贵的诵读时间, 而应当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熟练运用普通话高声朗读, 以增强学生辨字音、品字韵的能力和对句子的正误感、对句意文旨的领悟感。而且, 教给学生诵读要领, 做到目光敏锐, 口到心到耳到, 不掉字、不回读、不破句, 并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轻重、缓急、语调和感情, 这样反复诵读, 学生会自然感知语意和文旨, 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教师一旦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心习, 就会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学生就会亲近语文, 持之以恒, 坚持诵读, 语感能力自然增强。

2 揣摩训练

课堂上不要只讲内容, 理思路, 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词汇感、语意感、语法感、形象感和情味感, 必须着力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各样的写法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

2.1 对某些重点词句作透彻的分析, 增强语意感、情味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段落里的某些独具情味的、含义隽永的、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的、作用非同寻常的关键词句, 结合语境作语意和情味上的揣摩, 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如:《雨霖铃》中有一过渡句:“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词在上下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要结合语境在“去去”、“沈沈”等字眼上下工夫, 才能领悟作者构思的严谨, 深入体会作者那份痛彻心肺的惜别之情, 从而激发读者心底的共鸣。

2.2 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妙处, 增强形象感、情境感

文学作品借助于各种修辞手法, 表现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适当抓住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感、情境感以及联想力、想象力。如:鲁迅《故乡》中有一段话:“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隐晦了, 冷风吹进仓中, 呜呜作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这段文字体现了农村破败荒凉的景象, 正面衬托出作者内心“悲凉”的乡愁, 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衬托手法的好处, 使学生能够借助想象, 由文生景由景溢情, 禁不住也会产生出对作者在萧条境况里悲凉情感的认同, 随作者“悲凉”起来。这样训练, 学生就能够明朗地感知映衬这种修辞格的魅力了。

2.3 比较不同语体, 训练不同语感

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遵循适合性的原则, 文体不同, 语体不同。学习不同文体, 应培养不同语感:学记叙文重在培养文艺语感, 学议论文重在培养逻辑语感, 学应用文重在培养平实明确庄重语感等。当然, 同一文体不同文种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 语体和语感也不同。像应用文中的读后感, 不仅要以理服人, 还要以情动人, 讲究语言的情意性 (这种情意性不同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 一般无直接抒情, 主要通过叙述表现感情倾向性, 通过议论表现感情的鲜明性) 。比较下面两段话, 体会不同语体的不同语感。 (1) 各地野蛮砍伐木, 导致水土流失风沙逼近的恶果, 使人惊心动魄。 (A《一篇惊心动魄的报告》) (2) 当前, 许多地方再次出现了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 并且这股歪风还在继续蔓延扩大。 (B《关于制止乱砍伐森林的紧急指示》) 两句话都是叙事, 内容相近但语言不同。 (1) 句两个贬义词“野蛮”、“恶果”表明作者对人类破坏生态的反感和谴责, 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性; (2) 句却是注重准确客观地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频次性质现状, 这是因为A是读后感, 用议论语体, 可含主观情意性;B是公文, 用公文事务语体, 必须有客观明确性。这样比较着训练语感, 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语言适合性的原则, 感知各类语体的共性和独特性, 还能在各种文体的写作中, 恰当选用词语择取句式, 做到词准意达, 语体和文体统一。

当然训练语感的方法和角度很多, 并不只局限在遣词造句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上, 还要从篇章结构入手,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比如说首尾如何照应, 上下文如何过渡, 怎样深化主题等, 引导学生多归纳体会, 学生就会凭直觉判断句段在篇幅中的作用, 布局谋篇在表现内容、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 这样才能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真正提高理解能力和读写水平, 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行文至此, 还想强调一点: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语感的培养, 应在学生把握了文章大意之后, 把孤立的语言文字统一在文章思想内容之下, 才能真正品味出语言的个中情味来。所以在训练语感受的过程中, 不可以舍本逐末, 应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双向作用, 理解“两者统一才是为文的最高境界”。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的基础。学生的涵养、气质、文化内蕴甚至交际能力、工作风貌, 大多得益于良好的语文素质。广大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一生负责, 务必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入手,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摘要:培养语感, 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会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第5篇

一、突出四个重点, 强化教育管理

在教育管理上突出四个重点,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构建评价体系。

每学期不定期组织一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随机测评, 将测评成绩作为学校评选先进的参考依据, 并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

2、打造高效课堂。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 积极打造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打造卓越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 自主完成实验过程, 撰写实验报告, 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3、开设实践课程。

将各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起来, 做到实践课程化。实践课堂中, 学生在学科教师指导下确定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以个人、小组、社团等灵活形式,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观察现象, 探究规律, 开阔视野。

4、拓宽教育渠道。

充分挖掘当地教育资源, 编写乡土教材、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特色团体活动材料, 丰富实践课堂,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注重三大特性, 提升学生素养

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从语文的“工具性”出发,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着力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 缺一不可, 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配合, 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核。

⑴口语交际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传统上我们所说的听说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都重要”, “接受和发表, 表现在口头是听 (听人说) 和说 (自己说) , 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 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 说和写同样重要。”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 人们接受信息的频率明显高于读;输出信息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写。中外的有关调查和观察不约而同的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语言应用情况, 听占了45%、说占了30%、读占了16%、写只占了9%, 可见听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听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训练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具体来说, 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科学的听说方法, 加强农村学生普通话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 多形式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例如, 在课堂上我们可采取听朗读材料、说“听后感”, 课前两分钟说话, 全班性的演讲比赛, 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争论的农村热点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论辩等形式开展听说训练。这样我们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听说进行评价。在课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 采访当地的“劳模”、“致富带头人”一些农村名人, 或不定期的调查某一个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精神面貌及物质生活提高状况等一些形式, 加强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

⑵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精读能力。古人云:“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读, 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 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教材中的篇章是经过科学筛选的范文, 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 对范文布局谋篇、风格特色、深远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析、点拨, 使学生想读、爱读, 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为我所用的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是终生受益的事, 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科学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等步骤,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 读书重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是理解, 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能快速掌握所阅读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等。其三, 领悟重在读后有所启发、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创新, 写出体会、感想。其四, 应用旨在将读的知识和体会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

扩大课外阅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多读多练, 是语文公认的成功之道。吕叔湘先生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们的经验, 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因此, 无论如何, 课外阅读都是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农村“缺书少店”的现实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1) 组建班级图书室。教师开出书目清单, 鼓励家长每学期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本课外读物, 那么一个班级便形成了一个小型图书室, 实行资源共享, 一学期下来, 每位同学都可以读到四五十本书, 初中三年便可读到二三百本书。

(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应极力争取学校要及时购买图书或电子图书, 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 扩大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素质。

(3) 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 检查读书效果。为了督促学生认真读书, 每读完一本书, 老师都要学生做读书笔记, 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或作简要的评价。

⑶写作训练。传统意义上的写, 往往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训练。素质教育有意义上的写, 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因此,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应要求学生深入观察农村生活中的景、物、人、事, 思考其中的情与理, 作文中要凸现农村特色。在写作训练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可能以描写熟悉的生活对象为主, 引导学生能写自己所想的内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各方面素材, 通过实际体验,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从语文的“人文性”着眼,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中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点明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和实践性特点。“工具性”是形, “人文性”是核, 核为形所系, 形为核所生。一直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偏重工具性, 忽视人文性;重视知识理性价值, 忽视情感的体验价值;偏重技能训练, 忽视情感的熏陶和人文底蕴的积淀, 导致语文课堂人文性的缺失, 这是语文教育的误区。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必须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新课标的理念下,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字,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 情趣和情操, 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语文素养。

3、从教学的主体性来看,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教学的主体性, 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并努力给学生以独立学习、思考和操作的时间, 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条件, 给学生以积极主动地发展个性特长的权利。所以课堂教学, 务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到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 “疑难能自决, 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 高精能自探, 终生受益。”学习素质的培养, 这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 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施一个工程, 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提高”工程,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培养力度, 培养优秀教师团队, 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

1、优化培训模式。

开展“送培送教到校”活动, 积极探索网络培训管理, 加大学校教研工作指导力度, 派专任教师到学校进行教学教研指导。

2、创新培训内容。

精心设计教师培训课程, 实行“订单式培训”。对中学教师, 突出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提高教学内容、课程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 强化教学技能和教学方式的培训。

3、改革评价制度。

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将教师职称评聘同教师学历、能力、业绩、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等严格挂钩, 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4、加大培训保障。

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提高教师培训基地的服务能力。设立培训基金, 建立激励机制, 对优秀学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开展教师培训研究, 强化培训者培训。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必须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只要我们齐心合力, 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就一定能提升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水平。

摘要:本文从改变一种观念, 树立大语文观;突出四个重点, 强化教育管理;注重三大特性, 提升学生素养;实施一个工程, 提高教师素质等几方面, 分别从教育管理、教学实践以及教师培训几方面, 探讨了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策略, 全面提高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素质,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闯:《和谐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 《光明日报》, 2005年10月9日.

[2] 过传忠:《说话技巧》,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掌握扎实的语文素质,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适当发挥和拓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和思路,着重探讨语文素质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忽视语文素质培养的现象,并针对这一实际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和整改意见,以期能够为教学单位、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等多方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语文素质 核心竞争力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逐年攀升、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语文素质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与之前一段时间持续的“英语热”不同,笔者认为各方大力追捧人才的语文素质,体现了用人单位、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以来,我们一直把语文教育当成是一种通识性教育,而语文素养也被看作是一项基本的交际、交流工具,没有将其摆在一个宏观、全局的角度来把握。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国民素质也随着提升,语文素养的高低对一个人整体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来看,重视学生的语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了。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就业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提升语文素质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语文素质,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它不像专业技能或是某一方面的学识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能长久地、持续地、根本地影响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毫不客气地说,语文素养在我们的各项基本素质中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第一,语文素质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对大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社会实际相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以理论性为主,走向社会面对实际工作岗位时却需要专业的技能,而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们的学生要想顺利跨过这道坎,实现由理论知识学习向专业技能运用的完美过渡,就需要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为稳定的抗压能力,而语文素质的高低则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能力水平高下的重要标杆。①语文素质较为全面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够较为迅速地适应角色转变,顺利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融合;而语文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在面对角色转变和工作性质转换时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结合具体实际工作来发挥自身所学,会在一段时间内“水土不服”,从而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自信。由此可见,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第二,语文素质是一种宽泛的人文素养,能够体现学生自身的人文气息。我们当前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工作也是“人”的工作,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语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只有时时刻刻体现学生利益,切实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真正教育一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而教育人才所需的各项素质中,语文素质是一项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技能。

第三,提升语文素质也对日益密切的国际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贸易等各项交流日益密切。如何能够以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将我们的历史、文化输到国外,让外国人也认同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是摆在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面前的一个问题。而语文素质则恰恰是最合适的工具和媒介。近些年来,“汉语热”势头如火如荼、日新月异。“汉语热”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属于中国的崭新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提升专业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和文化繁荣。

二、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不利现状

一方面,高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创新性不足。一些高校虽然将大学语文作为了学生的必修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实施落后以及教学课时欠缺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课程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不仅浪费了师生的精力和时间,还难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为了教而教”,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进度,没有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因而造成了教育质量下降,更谈不上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良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语文素养对自身综合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将来就业的实际意义,仅仅把语文当作一种交际工具和媒介,把语文素质的提升当作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这种轻视思想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难以调动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了。因此,最终导致了学生语文素质低下,从而影响了其他各项技能的提升和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增强学生就业动力:提升大学生语文素质的措施和建议

(一)扎实提升各项基本语文技能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作为一门媒介和工具,交际性是其最基本的应用。而语文这一基本技能的实施,则是以扎实掌握字、词、句、段、修辞等各项基本技能为基础的。我们只有能够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才能顺利驾驭自己的母语,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二)重视语文学习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面对语文与外语,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和而不同”,既看到二者作为交际性工具具有的一致性,更应看到二者的区别和不同,并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一方面,要看到二者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借鉴一些对语文学习、教学有帮助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二者的差异性,语文是母语,其不仅仅起到交际的作用,更承载着博大精深、浩瀚无边的中华文明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而外语的学习则突出其实用性和工具性。

(三) 语文学要体现针对性,要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样学”

与传统的语言学习不同,我们的语文学习最终目的是指向就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就有必要因地制宜地针对自身实际和就业前景来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具体来看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要知道“为什么学习语文”,要深切领悟语文素质提升对自身素质提升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端正学习态度、采纳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才能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创造性地开创新式学习方式、方法,并取得一系列实效。第二,学生要明白“学习什么样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学生要想学好“听、说、读、写”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内容,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努力,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不能能确定自己具体的学习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事无成、徒劳无功的尴尬境遇,最终不仅不利于学生就业,还会损害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学生要明白“怎样学好语文”。这是一个涉及到具体方法论的问题,不同学科具有自身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应注重总结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更应该注重区别对待,选取适合自身学科的学习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性开拓,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为顺利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注重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语文素质提升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着重激发学生内在的深层活力和潜能,这一点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如口语交际的能力关系到人与人沟通,人与社会交往,与人合作的问题。博览群书、高效阅读能促使我们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进而有所发现和前进。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不仅如此,当今社会中,书面语言已是常用形式,手机短信、因特网上的博客、聊天,都是以语文的形式呈现的。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将来从事工作的继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2]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素质能够有效地提升人内在的深层活力,并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对于激发学生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语

参考文献

[1]陈芳.也谈对高校“大学语文”的思考——重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势在必行[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9).

[2]雷志成.试论当前高校学生的语文素质与就业持续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3).

上一篇:小学化幼儿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感比较法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