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22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国际贸易专业文化知识、基本技能、技术技能和学生个人素质等构成,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因素、学生因素、政府因素和企业因素。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关于就业能力的内涵,各国的理解略有不同。在国外,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的Beverridge,其目的是用来判别雇佣劳动者的标准。国际劳工组织把就业能力界定为“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则把就业能力界定为获得工作的能力以及在企业中取得进步并发挥自我潜能,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做出贡献的能力。美国劳工部把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技能和工作性技能两大类。英国教育与就业部指出就业能力包括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技能、拥有市场价值的个人特性和掌握企业如何运营的知识。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

在国内,关于就业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构成要素和层次方面。郑晓明(2003)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谢志远(2005)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王霆(2006)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技能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化的核心能力群,可具体归纳为劳动者满足就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关于就业能力的内涵,本文赞同郑晓明的观点。

二、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地方高校是指省(直辖市、自治区)属高校和省直属市(地区、州)属高等院校。相比于部(委)属高校,地方高校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服务方向,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国地方高校数量大,专业丰富多彩,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就业能力要求。为了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每一专业的学生都应掌握该专业所要求的特定就业能力。那么,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应该需要具备哪些就业能力呢?根据地方高校服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本人认为,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就业能力: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文化知识

专业文化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国际贸易专业文化知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一般通识知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其二是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等方面的知识;其三为专业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外贸英语函电、报关报检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制作、国际商务谈判等方面的知识。

(二)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技能

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技能主要包含8个方面:(1)表达沟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较强的文字组织、书写、表达能力;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即口齿伶俐、表述问题明确、思路清晰,逻辑性强。(2)人际交往的能力,要求国际贸易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与相关部门的良好关系,处理好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当地政府、海关、商检等部门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3)开拓创新能力,要求国际贸易工作人员要头脑清醒、思维敏锐,时刻注意国际贸易信息,抓住商机,大胆创新,出奇制胜。(4)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并有效地协调起来,包括协调关系和善于用人等等。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大学毕业生中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5)决策能力,是指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在业务洽谈面临多项选择时能及时、果断地作出最佳选择的一种能力。(6)外语应用能力,要求国际贸易工作人员能熟练地直接运用外语与外商进行交谈、起草和阅读往来磋商函电、拟制合同等。(7)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对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和EDI系统的使用能力,比如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单据的起草、录入,对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微机化管理等。(8)团队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企业和其他各社会团体的重要体现。当一个人的个人能力与其团队合作能力发生冲突时,企业或公司更看重的会是后者。

(三)国际贸易专业的技术技能

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包含8个方面:(1)国际市场调研能力。国际贸易人员要掌握国际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具备国际市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和国际市场预测、决策的能力。(2)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能够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确定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然后制定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的认知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3)成本核算能力。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要能够计算出口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出口盈亏率、出口换汇成本等指标,合理对外报价。(4)商务谈判能力。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谈判技巧和谈判驾驭能力,能够很好地把握和处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等各磋商环节中的各种问题。(5)报关、报检能力,即通晓海关报关报检业务程序,熟悉海关法规和通关的规则制度,能准确地判断进出口商品所属税则类别,能独立填写进出口货物海关报关单、报检单,核算各种税收。(6)出口制单结汇、进口审单能力。国贸工作业务人员要熟练掌握进出口交易中应提交的信用证、装箱单、提单、保险单、汇票、产地证书等各种单据种类,每种单据的内容和具体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制单、填单、审单,办理议付。(7)跟单能力。即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和模式,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刻苦的工作精神;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相关单证审核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8)国际货款结算能力。即熟悉汇付、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等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的业务流程和运行程序,根据货物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支付方式来及时、安全地进行货款的结算。

(四)个人素质能力

个人素质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敬业。从事国际贸易就意味着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甚至节假日的时候也不能休息,而且经常出差在外,非常辛苦。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做不好国际贸易的。(2)耐心。外贸行业中开展一笔业务,从交易磋商开始,到签订合同直至合同履行完毕,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就要求业务人员要有耐心,认真负责,切实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3)自信。这一点最重要,在对外贸易中,很多潜在的客户,都是要在很长的时间里才转变为真正的客户。(4)身体素质。国际贸易专业人员经常进行户外工作,因而要有健康的体魄,有活力,能吃苦耐劳。

三、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从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来看,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比较多,但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学校因素、学生因素、政府因素和企业因素四个方面。

(一)学校因素

1.专业定位。专业定位就是准确把握专业特色,确定服务面向、培养目标及任务,它体现的是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管理理念和策略,对专业未来发展等具有引领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专业定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地方学校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生源、办学设施、办学经费等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其中主要包括专业服务方向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专业特色定位等。作为地方高校来说,国际贸易专业定位应以教学为主,研究与服务为辅,专业口径与人才培养规格适当,专业特色明显,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地方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主动协助地方解决涉外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就是专业所要开设的全部课程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是本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也就是学生学什么知识的问题。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题和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结构,也可以分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结构。课程结构在很大包括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因此,课程设置要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内容难度适中。课程太多、内容太难,就会出现泛而不专,学而不透等不良情况;反之,课程太少、内容太浅,就会出现偏而不全,用而不够等现象,其结果都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培养模式不科学。一方面,从讲课的内容来说,理论教学太多,实验、实践教学偏少,不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育,从而导致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从课程教学的方法看,目前大多数教师上课还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些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式、启发式及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很少采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核方式。为了检验学生对某一课程学习后的掌握情况,学校都会对该课程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封闭式的试卷考试、开放式的动手操作、实验设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但考核方式不同,对促使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差别会很大。对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考核,如国际贸易课程考试,采用试卷考试效果要好,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好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为国际贸易实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如果是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报检实务采用开放式的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因此,每门课程的考核,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分别采取针对性的考核方式。

5.学校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尚未走向社会,就业观念不全面,对就业信息不了解,对就业能力缺乏自信,对求职就业感到茫然甚至恐惧。因此,在校期间,学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适度的就业指导。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总体情况看,低层次和一般化的基本服务进展较大,高层次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严重不足,认识也远远没有到位。为了迅速提高学校就业服务与指导水平,地方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对就业环节帮助、需求信息提供政策制度指导、求职技巧指导、职业心理辅导、择业决策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和综合素质塑造等各方面进行梳理和强化。

(二)学生因素

1.未来就业规划。未来就业规划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整合自我经历基础上形成的职业志向和愿望,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自我定义。大学生在就业规划形成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统筹思考,形成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构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或明确就业目标。明确这一规划的大学生就会在自己的职业理想基础上,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寻求工作的机会,通过成功就业来实现就业的目标和愿望。因此,从大学新生一进校就引导学生好设计好未来的就业规划。

2.专业背景。专业背景是指毕业学校品牌、知名度、声誉度及专业特色情况,如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985、211高校等。在当今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面对同等能力水平的求职学生,学生的专业背景对求职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地方高校既不是国家一流大学,也很少是985、211高校,从专业背景来说,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处于一种劣势。因此,为了弥补自己的专业背景不足,地方高校国家贸易专业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专业动手能力优势,在专业应用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3.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上文已分析过,在此不再阐述。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要找到和保持一个好的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专业技能更为重要。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大多只能被迫从事一些没有技能的简单劳动。

4.学生基本素质。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指学生在学校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一般社会资本能力和个性品质,比如,前者包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后者具有的诚实、热情、责任心自信心和适应性等。其中,社会资本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赢得资源以及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帮助。因此,良好的社会资本素质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和保持就业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是大学生实现就业动机的关键要素。

(三)政府因素

1.经济形势。国家的经济形势与大学生就业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形势向好,就业机会增多,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相反,经济形势趋淡,市场萧条,企业减产减员,就业机会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度变大。作为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来讲,目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萧条,国际市场疲软,出口减少,国家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措施,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各类涉外企业减少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

2.招生规模。经济形势因素从人才需求方面影响大学生就业,招生规模是从人才供给角度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在一定的人才需求情况下,人才供给越多,人才过剩现象就越严重,求职就业就越困难。随着我国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急剧扩大,远远超过了各类涉外单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再加上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就更使得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3.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现实中劳动者就业问题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方案及措施。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如鼓励大学生报考国家公务员,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等。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选择,二是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三是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四)企业因素

1.用人规模。用人规模是指企业用多少人的问题。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在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因此,企业的用人规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规模。衡量企业的用人规模,一是看企业个数的总数量,企业数量越大,员工需求就越多,大学生就业规模就越大,反之,就越少;二是看单个企业的用人数量,在企业总个数一定的前提下,单个企业的用人人数越多,企业总体用人数量也越大,大学生就业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就会相应减少。

2.用人制度。用人制度是指企业使用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利用人才的问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用人原则和用人标准。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不管有多高,如果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求职过程中都会被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地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了解企业的用人制度,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合格人才。只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3.学校实习基地的提供。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级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色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就要有相应的实验、实训场地和实习基地相配套。学生的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地方高校一般都能提供,但专业实习基地地方高校几乎没有,只能求助于校外企业和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因此,企业能否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充分的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产生决定性影响。

参与文献:

[1] 励骅,房利.英、美国家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高教

发展与评估,2011,(4).

[2] 孙俊华,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

[3] 甘瑁琴.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培养路径

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4] 李友俊,等.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表

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4).

[5] 张天意.浅析经管类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培养路径[J].

教育研究,2011,(11).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结合国际经贸专业实践特点, 今后国际经贸专业必须以培养教师综合实践能力为突破口, 建立以校内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为中心, 以课堂案例教学为基础,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为支撑, 以毕业论文撰写为检验手段, 以双语教学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1]因此,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围绕“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提高专业实践环节在其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以适应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是高校打造国际贸易专业品牌以及提升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国内众多高校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迎接贸易壁垒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 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驾驭市场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的国际经贸紧缺人才, 纷纷采用模拟实验教学法, 在理论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模拟实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模拟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法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 缺乏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需要改进和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这就需要继续加大教学法的改革力度, 为模拟实验教学法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二、基本模式:与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系统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科学与否, 直接关系到模拟实验教学质量。国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应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如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验目标为, 服务培养对象:主要为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 (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等等) 的理解和把握, 树立竞争观念, 并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一个综合认识;达到一定程序的实训效果, 让学生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各项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并能了解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技巧。[2]学院与南京商尔友联合开发了国际贸易实务和电子商务两门课的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国际贸易教学系统的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教学系统以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为主要内容, 仿真模拟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部过程。

1、交易前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进出口合同的顺畅履行, 必须认真做好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包括: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选择交易对象、申请进出口许可证等工作。

2、进出口合同的磋商。

交易磋商是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有关条件进行协商以期达到交易的过程。它是贸易合同订立的基础。交易磋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签订及双方的切身利益, 必须认真对待。磋商的内容涉及到合同中的品名、品质、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以及商检、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等条款。交易磋商的程序可概括成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我们在教学系统设计中考虑了业务流程:先是出口公司发盘→进口公司还盘磋商→双方接受→最终订立合同。

3、签订合同。

在国际贸易中, 达成交易要通过交易磋商来实现, 而达成交易的法律形式则是合同。交易磋商是过程, 订立合同是结果。

4、贸易双方履行合同。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 就要按合同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出口方的主要义务有:交付货物、移交一切有关货物的单据、把货物的所有权转移给进口方;进口方的主要义务是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二) 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与管理。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将整个国际贸易业务分进口流程操作和出口流程操作, 对从定单生成到签订合同以及合同处理结束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都进行了完整的仿真操作。

1、进口业务操作。

对于进口业务操作, 根据业务状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 进口业务定单。贸易定单中的操作包括从下进口定单开始到签订售货合同之间的所有操作。具体流程是:进口方下定单→进口方申请银行信用证→第三方审批→出口方发盘→进口方还盘→出口方接盘→进口方签订购买合同→出口方签订销售合同。 (2) 进口贸易合同。进口贸易合同中的操作从签订销售合同到进口方提货结束之间的过程的所有操作。具体流程是:合同生效→进口方申请银行信用证→第三方审批并开立信用证→出口方依次备制进口方信用证上所要求的所有单据→出口方到议付银行进行议付货款→议付银行审单后垫付货款给出口方并转交单据到开证银行索取货款→开证银行审单后偿还货款给议付银行并向进口方转交单据、索取货款→进口方审单后支付货款给开证银行→进口报关并纳税→进口商品检验→提货离岸→进口业务结束。

2、出口业务操作。

出口业务也可分为出口贸易定单与出口贸易合同两个部分。 (1) 出口贸易定单。包括从下出口定单开始到签订销售合同之间的所有操作。其操作流程与进口贸易定单中的操作流程相同, 这里不再复述。 (2) 出口贸易合同。出口贸易合同的操作主要着重在出口方对进口方信用证上所要求的单据一一备制。系统会根据进口方信用证上要求的单据对出口方进行自动操作提示。学生只要根据系统中的“操作指示”就能将系统流程走完。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单据的备制:发票、汇票、产地证明书、商检证书、装箱单、托运单、海关单、装船通知等等。

(三) 教学测评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考评测试系统分为“作业系统”和“考试系统”两个部分。

1、在“作业系统”中, 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规定了十多种网

上操作技能“作业”, 学生作业后, 系统自动按“完成通过”或“发生错误、重新操作”给出评语, 并对“完成通过”自动记录归档, 指导老师和学生均可查询。

2、在“考试系统”中设计了考试出题平台, 考试方式采取当场考试, 由老师在系统中出题, 学生每人一机在终端上答题。

做完答卷后, 点击“提交试卷”老师即可从系统中调出每个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打分, 批改完成后, 点击“批改完成”。考试结果在系统中记录在案, 老师和学生均可查阅考试成绩。

三、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及考核效果的评价

为了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效果, 为提高模拟实验教学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2008年9月上旬, 我们对2006级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2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截止到9月底回收问卷共200份, 其中有效问卷196份, 有效回收率为93.33%。

(一) 对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的总体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 75.6%的男生76.2%和女生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效果显著”;22.5%的男生22.1%女生认为“效果很好”;对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的比例男生为98.1%、女生为98.3% (如表1所示) 。

“与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总体比较”有81.3%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或“较好”, 12.7%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84.6%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或较好, 10.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有91.3%的学生效果“很好”或“较好”, 6.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有利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有95.7%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或“较好”, 3.5%的学生认为果“一般”;“有利于培养协作团队精神”有70.5%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或“较好”, 15.5%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96.5%的学生效果“很好”或“较好”, 1.5%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 (如表2所示)

哈工大曾向500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95%的学生认为开放实验室对动脑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封闭式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对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地位大有裨益, 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的。[4]我院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哈工大相同。值得注意的是, “有利于培养协作团队精神”只有70.5%给予肯定的回答, 明显低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的选项, 这说明, 通过模拟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是今后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改进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二)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1、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联系起来进行互动研究, 建成“教、培、研”三位一体的实验室模式, 以提高模拟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 不仅可以使教学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 而且可以通过培训创收以增加系、教研室的收入, 还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平台。

2、软件的应用与教学计划衔接不够。

应注重软件的应用与教学计划的融合,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实验的普遍开展和制度化, 在最大程度突出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通过模拟实习训练, 真正实现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综合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良好的业务操作和商务交往能力, 素质一流的涉外商务人员创造条件。

3、实验室功能比较单一。

实验室功能比较单一是高校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共同性的问题, 因此, 提升实验室功能是关系到模拟实验能否发展的大问题。模拟实验室应从面向校内学生开设单一的实验项目的传统型实验室, 向拥有多层次、全程互动式实验项目、特色教材和教学软件以及阶梯式技能证书考试等的企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多功能文科实习基地发展。以形成一个拥有文科独特的教学训练理念、实习项目和网络环境、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成熟的教材和教学软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师资、集教学训练、网上实习、证书考试和专业软件开发研制转让为一体的全新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

4、理论教学与模拟实验的协调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教学重理论教学、轻模拟实验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在实践中不注重理论教学与模拟实验的协调, 从而导致模拟实验教学的基础条件缺少强有力的人、财、物支持。如何加强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验教学的协调, 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如何科学地分配教学资源。这是发展模拟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文科模拟实验教学。一般来说, 高校比较重视理工科的实验教学, 而对文科包括经管类则把实验教学放在次要的地位。由于, 经管类的学生是介入文科与理科之间的学科, 随着经管实务的发展, 迫切要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 要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 应该把国际贸易模拟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 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必要的课时工作量和学分安排。

2、改革教学体系, 单独设课。传统的实验课是分别与理论课设置相对应, 一门课一个实验室, 每个实验室都是“小而全”。在一些实验课中往往是注意了一门课程的完善和改革, 而缺少整体的匹配。由于缺少配合, 教学内容既交错重叠又有空隙。要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必须对实验教学进行总体设计, 把四年的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考虑, 打破单纯的为验证理论而开设实验课的实验教学模式, 按学科类别, 独立设置各种实验课, 把实验课当作一门独立课程来对待和安排, 注意课程前后之间的联系, 循序渐进, 构成一个由浅入深, 螺旋上升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可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时间, 只要取得规定的实验教学学分, 就可确认他已修满实验教学的任务。

3、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现在的许多实验室, 除对学生开的实验课以外, 其它时间都是关闭的, 学生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容进行实验。在对实验课进行改革、独立设课的基础上, 要实现学生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 那么实验室的使用与管理, 也必然要改革, 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开放, 有利于发挥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

4、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改革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改革应适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开设具有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教学实验项目, 削减以验证理论为主的、内容单一的实验。针对实验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 可把实验分为必做的基本实验, 选做的验证性实验, 教师指点进行的综合研究性实验和学生自行设计的开放型实验。这样, 层次多样、合理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适应21世纪和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讲述知识技术创新的过程, 让学生破除对权威的迷信, 树立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5、更新实验室设备,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实验设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硬件设施, 而良好的实验条件则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基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大批实验设备需要更新, 从而使得一些新知识、新技术能及时引入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首先, 高校要提高实验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权重, 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足够重视。根据实验教学要求, 与理论课教学一样, 实行实验单独考核, 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1) 基本操作与技能的考核, 着重检查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结果; (2) 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以及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即基本实验考核; (3) 综合实验的考核, 重点检查学生实验方案的确定及材料、仪器等的合理选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4) 平时成绩与实验作业成绩相结合。

7、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外引与内部挖潜相结合。⑴外引, 将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引进或聘用为实验室工作人员。⑵内部挖潜, 将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引入实验室工作, 稳定现有的实验师资。另外, 还可以实施本科学士后制度, [6]把优秀本科毕业生作为实验师资后备力量;⑶引入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形成实验教师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制定要定期考核, 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五、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贸易学科要求培养出大批的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国贸教学模式陈旧, 教材缺乏与实际联系, 教学手段单调。鉴于这些问题, 有必要推广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 建议高校国贸教学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运用, 以完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5]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法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法,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自身也有局限性, 如理论性较强的课, 则无法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因此, 模拟实验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要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基础上, 注重模拟实验教学。需要强调的是,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重在制度规范与制度建设。为了确保模拟实验教学能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还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相应实验管理制度, 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制度、实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实验设备管理制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实验效果的评估与鉴定;强化制度的刚性, 坚持制度管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通过制度安排夯实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的基础, 以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证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仅仅通过学习教材、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借助模拟实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以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是教学法的重大改革, 同时,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求各高校加大配套改革以推进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模拟实验教学法,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法改革

参考文献

[1] 柴利.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析——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07, (25) :85-87

[2] 李健.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实践[J].科学咨询, 2004, (24) :8-9

[3] 祝卫、程洁.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 (01) :21-23, 30

[4] 周丽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2 (3) :94-96.

[5] 王波.论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4, (01) :91-95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在探讨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及其定位依据的基础上 ,构建了该专业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三大融合”为特色,使受教育 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经贸专业;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市场跌宕起伏和贸易理论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专 业培养方案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科学定位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 标、规格与模式,优化其培养方案,是该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

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一是以学科体 系为中心来定位,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二是过分强调现行岗位操作技能的实际需 要,把学生培养成“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两种倾向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忽略了 实践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选择与迁移能力的培养。

根据多年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正确定位国际经 贸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1 400多名国际经 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 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 位 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 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经常更换职业 岗 位。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的知识技能要求, 而且要关注将来择业、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当前就业必 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学习、边创业,或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 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就业竞争力,又具有可持续发展 能力的专业人才。

第二,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所谓外贸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 要,实际上就是国际经贸人才市场的需要。我们考察了327家进出口企业(其中,跨国公司9 3家)的外贸岗位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 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的实际应用对接,培养出专业实践能力较强,外语水平较高 ,熟悉外贸政策法规、能独立胜任外贸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 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摆在了首要位置。这说明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 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应教给学生外贸岗位群所需要的 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加强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复合知识、关联知识和职业道德的 教育,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应用型国际经贸专业人才。

第三,必须考虑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 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 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 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 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例如,计算机网络 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 使得外贸岗位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需要。与此同时,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 业社会。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 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 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 迅速变化。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跨国人才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外语能力培养成为国 际经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组成部分。因此,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强调基础理论、复合知识与实践 能力并重。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 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 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其中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 ,首次超过美国,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在外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行 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 。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各类企业的综合性与专门化等多重需要。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将国际经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 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 的驾驭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复合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当说,这一培养目标, 既 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共性(高等性、基础性、延展性),又体现了国际经贸专业教育的个性(国 际性、行业性、专门性),同时还体现了本培养方案的主要特色(复合性、创新性、应用性 )。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设置与优化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我们把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为:一德、二素质、三基 、四能、五证。

“一德”,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德育是教育的核心。职业 道 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贸专业来看,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从事 国际商务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具有国际商务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操、道德修 养与道德品质,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很好地遵守国际经贸行业的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 ,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与职业责任,守信重诺践约。

“二素质”,即具有国际商务活动所必需的良好的从业素质与创业素质。无论是从业, 还是创业,都要求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国际经贸专业 素质。所不同的是,创业素质对学生风险承受心理、抗击风险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市场驾 驭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应当兼顾上述两个方面的 要求,以便该专业培养方案既能适应学生从业于国际商务领域的需要,又能适应学生创业于 国际商务领域的需要。

“三基”,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务知识与基本政策 法 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经济学、贸易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基础性理论及 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与外国语等知识与工具;基本实务知识主要包括国际商务谈判、订约 、报检、通关、托运、保险、结汇和国际市场营销等贸易实务知识与技能;基本政策法规包 括主要国别政策法规、WTO规则、国际公约与惯例等。

“四能”,即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驾驭能力。实践能力是指适应 外 贸业务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语言(尤其是外语)表达、 计算机应用、人际交往、信息处理等基础技能,经济、金融、管理、财务等关联技能和国际 商贸实务各环节、各方面的专门技能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 能,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整合性的 特点,它不是某种技能或知识的单独运用,而是该专业各种技能、知识的整合运用。这种能 力是国际贸易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为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种综 合性经营活动。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的创新,主要包括国 际商务的运作方式、操作方法、谈判技巧、营销方案、经营策略和拓展外贸业务等方面的创 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次的实践能力。贸易实践技能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贸易理论研 究的创新,从一定角度讲,贸易实践的创新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甚至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和 更直接的利益关系。国际市场驾驭能力是指收集、处理、利用各种有效信息,独立观察、预 测国际市场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出奇制胜、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 是对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合运用。作为外贸人员如果缺失这一能力,就会像 一个人只有四肢而无大脑一样,他在职业岗位上虽然也能够做事,但是,他却无法把事情做 好,确切地说,他将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无法驾驭国际商务的运作,无法对 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处理和科学的决策,难以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应变自如,稳操胜券。这种能力与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都无法通过某门或几门具体课程 的教学而直接获得,而只能通过全程素质教育中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 成,且需要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提高。如果说各种实践技能的教学使受教 育者能够基本适应外贸业务岗位群实际工作的需要,那么,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驾驭 能力的培养则决定了受教育者在国际商务职业中的成就与发展。因此,这四种能力既相互区 别,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国际经贸专业的能力体系 。

“五证”,即指国家英语水平等级(6级)证、国家计算机水平等级(2级)证、国际 商务职业资格证、本科学历证和学士学位证。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创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程度取决于其培养模式的选择。所谓培养模式就是根据专业培 养目标和规格妥善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或者说其侧重 与结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案是否优化,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知识、 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以便实现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从我国高校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学科中心型”的 专业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强调专业知识传授,注重专业素 质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教育,从国际经贸专业的情况来看,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 处理中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强调该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偏重对学科知识体系做系统完 整的讲解与分析,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的方向发展;二是忽视专业应用知 识技能和贸易实践发展动态的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 职业道德和态度的培养。另一种模式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 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 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强调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 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方案进行教育,从国际经贸专业的情况来看,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 关系处理中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国际贸易基础理 论知识对业务处理的支撑和潜在的作用,由此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分析国际市场环境和 驾驭国际商务运作的能力一般较差,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受到局限;二是过分强调专门 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关联知识技能的培养,从而易于导致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 ,职业升迁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等能力欠缺;三是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综 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由于上述两种培养模式的偏颇不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人为地把本应联系在一起的知 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实践 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分割了。这虽然给教学过程带来了 某种便利,但却使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造成了严重缺陷。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我们构想 了适应国际经贸专业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基本特点和要求可概括为:以培 养合格的国际经贸专业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三大融合”为特色,促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

所谓“三大融合”,其内容可以简要归纳如下:一是把国际经贸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实务 、关联理论与实务和专门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将国际经贸专业的知识传授与技 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寓技能训练、态度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又在技能训 练中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强化职业态度的培养,使彼此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从而 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该专业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加强自身职业态度的锤炼;二是 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驾驭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实践能力是诸 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础,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驾驭能力则是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积 累的结果和能力升华的体现。只有把四种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成 为国际经贸专业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并使四种能力相互作用,协同提高;三是把素质教育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使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可通过横向融合,渗透 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通过纵向融合,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程培养之中,使学生不仅学会 做事,而且学会做人,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促使该专业 培养的人才由“仓库型”向“智能型”转化,由“工具型”向“创新型”转化。

同以往的模式比较,新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突破了“学科中心型”重 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局限,提出了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市场驾驭能 力协同发展的能力体系观。其次,突破了 “岗位技能型” 重实践轻理论的局限,提出了“ 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协调教育观,强调基础知识与能力、关联知识与能力和专门知 识与能力的协同培养。再次,新模式突破了以往模式把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实践能力与综 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截然隔离开来的传统教育观,精心构建 了“三大融合” 的教育观,把被分割或被忽略的内容通过相关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并 以此作为培养国际经贸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复合创新型国际经 贸应用人才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3).

[2]龚新.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6).

[3]Finch, C. R. & Crunkiltion,J.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 ti 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M]. Boston : Allyn and Bacon,1999.

(责任编辑 李震声)

The research and reform of training scheme for specialty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WANG Tao-she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5,China)

of which the guidelines are quality education, and of which the emp hasis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Key words:specialty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traini ng objectives; training standards; training models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努力改革的方向。對如何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优化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作了相关探讨。

[关 键 词] 应用能力;国际结算;案例实践

一、《国际结算》课程开展案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国际商务理论基础,但又能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较强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国际结算》课程作为一门国际经贸专业的核心课程,关于如何掌握国际金融与结算的规则并安全便捷地进行货款的收付,并能运用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与知识解决贸易实务中涉及资金的现实问题,是教学重点。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实务性特点非常突出,主要的教学内容中与实际的结算工作内容高度吻合。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只是在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注重学科的系统和完整性,但是这种模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在传统课堂上无法进行业务操作,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有关的工作。

二、《国际结算》课程案例实践教学应掌握的原则

(一)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差异化

由于课程教学课时有限而授课内容丰富,应注意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而有所侧重。比如,我院国际商务、应用英语专业开设的《国际结算》课程,针对外贸公司就业的学生应多讲授如何合理选择结算方式的案例,如何申请信用证,如何根据信用证制单结汇等。而针对欲通过银行等金融部门考核的学生则需重点讲授银行的结算业务案例,包括单据的审核、融资业务的开展和风险防范等。

(二)注意案例实践教学的多元化

案例教学实践也是一种内涵丰富、多元化的教学结合体。因此,在组织案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结合学生的反馈,可以将课堂案例讨论、实践案例演示、学生分组辩论、系列案例研究以及包括双语的国际银行案例实务培训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地组合起来,以获得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三、《国际结算》课程案例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

(一)合理规划案例教学课时

由于《国际结算》课程内容所涵盖的专业知识面非常广,其涉及国际结算发展的历史演变、国际结算支付系统、国际结算惯例与规则、结算工具、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单据及国际结算融资等内容。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国际结算的工具、方式和单据及贸易融资,应多分配一些教学课时。这样可以控制好教学节奏,突出重点进行案例教学,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二)部分教学案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及微课、翻转课堂、MOOC、混合式培训等新概念日渐成为高校课堂教学领域探索的热点。对奋斗在教学一线岗位的授课教师而言,不断学习和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也是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国际结算》课程实践性非常强,针对此特点,老师课前可向学生提前布置相关《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内容的预习作业或案例,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预先做好案例的预习和练习,学生可以结成讨论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后还可通过互联网取得现代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获取知识。这样,使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交流和互动,老师更多的责任则趋向于能进一步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应用能力。

(三)将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结合

《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也是由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由于外贸业务的开展和国际结算的业务环境基本都是英语为主,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并且还要具备能审核和缮制各种英文单据和票据的能力。为使学生能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处理相关结算和融资业务,并提高使用英语理解和掌握相关结算的技能包括相关单据的处理能力,融入双语教学模式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但由于结合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授课老师的要求都比较高,那么,对于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部分,中英授课的比例、课时分配、教材或讲义的撰写、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等还有待不断探索、完善。

四、利用实验室模拟商务环境,加强学生的案例操作实践能力

目前,我院国际商务教研室正积极申报实验室实训项目,希望能积极利用实验室模拟仿真环境,引入国际结算理实一体化教学软件。在实训平台上,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结算案例的具体操作,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熟悉物流与资金流的运作方式。由于是将案例模拟实战演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立华,徐艳,郭艳,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5(17).

[2]周锦.对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及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人文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与发展,提升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阿拉伯语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外语语种之一,据史料记载显示,阿拉伯语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经学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高等教育模式,而高等教育教育模式在中国已经有70多年的教育阅历,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性人才。本文将论述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阿拉伯专业;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2020年11月4日,新文科建设宣言大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办,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简称宣言)宣言提及:“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新文科、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新文科、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新文科。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应该为国际建设服务培养人才,与国家的新时代建设同步,为满足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培养新时期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中国阿拉伯语教育的历史与贡献

1.阿拉伯语教育的历史

阿拉伯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民办教育以及国立教育。民办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传统的经学教育模式,以及民办初、中级私立院校的开办。

2.经学教育模式

阿拉伯语7世纪中叶随大食商人传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明时,胡登洲(1522-1597) 秉承蕃学精神,结合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特点,创建了民间教育体系——经学教育,这是由中国本土学者创建,使用中文和外文(即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共同构成的语言教学模式,主讲中国传统的儒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此为方向培养人才。明末清初,已有中国学者使用阿拉伯语翻译或著述。这就说明,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已经产生了效果。

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使用阿拉伯语的领域逐渐扩大,各领域所需要阿拉伯语知识不能局限于语言层面,此时经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

3. 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进入20世纪,我国社会在政治体制结构以及教育的制度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维系了数百年的经学教育虽然在推动阿拉伯语在我国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学教育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全国上下兴办新式教育的背景之下,各地的学者也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潮流,倡导革新传统的经堂教育,借鉴其他学科,兴学育才,陆续兴办了不少新型的阿拉伯语学校,其中北京的成达师范(1925年)、上海伊斯兰师范(1928年)、云南明德中学(1929年)等,都在阿拉伯语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传统的经堂教育走向民办初、中级私立院校,阿拉伯语教育经历了从清真寺转入学校,从教育门类单一向多元的一个转变。这是阿拉伯语教育史上的第一次的历史性的转变。

4. 高校阿拉伯语教育的贡献

纳忠先生于1943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开设阿拉伯语课程,1946年马坚先生在北京大学创办阿拉伯语专业,标志着阿拉伯教育作为外语教育之一正式进入高等学府。

万隆会议后,周恩来总理鼓励支持新中国与亚非拉国家之间发展友好,为此先后批准对外贸易学院(1954年,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1958年)、上海外國语学院(1960年,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1961年,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4年)、北京语言学院(1964年,现北京语言大学)及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院校都相继开设阿拉伯语专业。至1966年,全国上下已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改革开放之际开办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增加到四十多所。发展至今,全国已有70余所高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其中包括综合类大学、师范院校、外国语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高职中专等各个层次。

随后我国的阿拉伯语教育逐渐完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完备的高等院校三种教学层次,教学与科研同步运行,讲授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知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家情怀的教育体系。

如上所述,阿拉伯语教育由传统的经学教育转入新式学校,由民办性质的初、中级私立学校提升到国立高等教育的层次,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历程。这是我国阿拉伯语教育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也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换,在我国阿拉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5.阿拉伯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都是以《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为指导,主要围绕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技能来进行人才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交、新闻、经贸方面的高水平阿拉伯语专业人才,也为其他院校输送了不少优秀的阿拉伯语教师,有力的推动了全国的阿拉伯语教育。 在一定历史时期满足了社会对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家间的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我国开始频繁参与国际事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由原先教育所培养的单纯对接外交领域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层面的阿拉伯专业人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及以后的发展需求。这一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精通阿拉伯语语言,掌握阿拉伯国家文化知识,熟悉国家之间思想文化差异的“复合型”阿拉伯语专业人才。

因此,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阿拉伯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学习技能,而且要求学生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具有跨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思辨能力,从而使其真正发挥对外的交际作用。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做出贡献。学生具备良好的阿拉伯语语言技能,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

在新的形式下,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经历从本土化使用到国际化应用,从单纯的语言技能培养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外语人才,由原先单一的听说读写译外语技能的培养到现在听说思辨创的技能型创新。都表明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国家新文科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方向保持一致,积极进行学科融合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高校阿拉伯语教育创新路径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新文科背景下的阿拉伯语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明确了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积极投身到对接国家新文科发展建设中去的新时代使命。教育部发表的文件中所提到的学科交叉或学科融合,就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层面来说,即要为高校阿拉伯语教育注入有关其他专业的新活力和新生命,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就是培养类似于“互联网+其他专业领域”的培养模式,即“阿拉伯语+其他专业领域”。因此,高校应该在加强阿拉伯语专业人文学科素养的基础上,融入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除了掌握阿拉伯语本专业之外,再掌握一门其他相关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基于此我国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阿拉伯语是二十多个国家的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包括西亚、北非、东非,其中东非的一些国家以阿拉伯语作为他们日常交流的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这就为阿拉伯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条件。

再者,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发展所具备使命就是在突出阿拉伯语本专业的特色下,要协同其他学科解决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具备复合型优势的国际化人才,这是进行学科创新的社会能条件。要求阿拉伯语专业要以创新的形式发展,才能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各大院校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采取“阿拉伯语+文化旅游”或“阿拉伯语+社会民俗”的教育模式,将我国的地方民风民俗以及各地具有特色的手工业资源推广出去,在阿拉伯语言专业提升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必然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基于此,在我国建设相对先进、外贸往来活动活跃,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活动频繁的城市,需要大量的阿拉伯语专业的贸易翻译人才。因此,部分高校可以开设关于“阿拉伯语+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可以将“引进来”和“引出去”能够有效结合阿拉伯语专业相关的人才。可以将我国的本土产品推广到海外,将海外的各个产业引进中国,加强与海外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例如将我国的茶叶推销的阿拉伯各个国家,将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农产品引进我国。其次,大批的阿拉伯語专业的贸易人才可以带动我国的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拓宽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服务领域,提高我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国际贸易往来的频繁,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摩擦,严重时甚至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多是不了解对象国的思维方式、不熟悉当地的文化习惯,这也就为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大院校可以开设“阿拉伯语+国情咨询”或者“阿拉伯语+地域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可以悉知对象国的饮食、消费习惯及各种喜好特点,了解该国的人际交往规则。这样就会避免贸易往来中各种小的摩擦的出现。若情况已经十分严重时,就需要懂国际法的人才先解决这一问题。此时,“阿拉伯语+国际法”方向的人才就有了发展的空间。这一人才模式的培养,不仅可以投身于华人在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活动中的官司,还可以在海关、税务、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有可能参与到对象国的城市建设中。

同样,目前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建设及叙利亚战后国家的重建都需要大批技术性工程建设人员以及医疗护理相关专业人员来提供服务。这样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可向此需求方向进行倾斜。“阿拉伯语+工程学”或者“阿拉伯语+护理学”等相关专业都可以为此提供新的思路。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变迁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此时,我们更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肩负起弘扬时代进步的社会主流价值、传播我国的先进文化。 培养一批能有力的传递中国声音的工作者,因此,“阿拉伯语+新闻学”就变得十分迫切,这对宣扬我国新时代的思想以及文化会大有可为。

三、总结

总之,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落地,为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各高校应该以坚持语言自身的发展为基础,突出学科特色,协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将阿拉伯语专业的创新转型落到实处,更好的服务“新文科”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繁荣及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2]戴炜栋,胡壮麟,王初明,李宇明,文秋芳,黄国文,王文斌.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J].外语界,2020(04):2-9+27.

[3] [1]马和斌.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校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新思考[C]//2018:626-632.

[4]强月新,孔钰钦.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2020(10):58-64.

[5]赵爱国.俄语学科建设对标“新文科”的几点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20,39(03):24-29.

[6] 王兴伟.新文科背景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转型发展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7):167-168.

[7] 刘欣路,吴旻雁 《当代阿拉伯研究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8]韩博.以多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再思考.见刘欣路,吴旻雁 《当代阿拉伯研究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9]丁杨.阿拉伯语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体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见刘欣路,吴旻雁 《当代阿拉伯研究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作者简介:张慧,女(1997.10.27—),汉族,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阿拉伯语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系西北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110130137)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 问卷调查内容与形式

此次的问卷调查共设计了七道题, 主要涉及问卷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选择对外汉语专业的原因、是否从事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的工作、从事了与专业有关的工作的地点、如果从事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是什么工作、对现在的收入满意度、以及选择当前工作的原因。本问卷通过网络问卷形式进行发放与回收, 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01份。

(二) 问卷分析

回收的101份问卷中, 其中男性回答的问卷13份, 女性回答的问卷88份。分析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分析, 毕业生择业因素分析, 收入满意度调查分析, 分别见表1, 表2, 表3。

表1数据显示, 有大约不到五分之一被调查者在本科毕业以后从事过或正在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 他们主要是在大学四年级时通过孔子学院层层选拔公派出国任教的。他们在海外任教期间, 享受优厚的薪金同时还能扩大眼界, 这成为不少毕业生选择出国任教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超过八成的毕业生最后从事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这说明毕业生并没有把从四年的专业学习获得的能力与素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其原因有多种, 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可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也可能还是没找准学科定位。

表2数据显示, 约有三成学生在择业时考虑家庭因素, 而家庭因素往往决定了地域因素,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择业时充分考虑离家近的工作机会。这种局面和毕业生的性别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该专业约有九成的毕业生是女生, 而她们的家长大多愿意孩子留在身边就业。但同时可以看到17.8%的毕业生就业时更看重专业积累, 这一数据可以印证14.9%的海外任教人数。

表3为收入满意度调查, 数据显示19.8%的调查者对现在收入很满意, 这些调查者多为汉语教师 (8人) , 国内大型语言培训机构 (5人) , 国企 (金融、地产) 员工 (3) , 公务员 (2人) 和其他海外就业人员 (2人) 。收入比较满意者占到总数的近六成, 他们大多为中小学语文教师, 企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不满意者从事行业也主要在教育培训领域。

二、陕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存在问题

(一) 专业定位不明确

根据调查, 发现陕西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设计其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不少高校专业定位主要是考虑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而设计的, 这就具有很大随意性。例如, 陕西某师范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在文学院下, 师资基本也是中文专业教师, 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加上几门教育教学类课程。某文科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在外语学院, 他们的课程体系中外语类课程占主导;有的则是设在留学生教育学院下, 则教学类课程唱主角。以上种种“乱象”, 显然是没有找准学科定位及培养方向, 那么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 专业认可度不高

刘珣 (2004) 认为:动机是指一种内在的动力, 在一件事情的处理中常表现为一种实现目的的强烈愿望[1]。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帮助分析专业选择与就业的关系, 当学生出于兴趣爱好来选择某个专业时, 在专业学习中更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 就业优势也会更明显。根据调查发现, 学生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 一是家庭原因, 主要是在填写志愿时受家长影响。二是填写志愿时学生对该专业做了充分的了解, 出于自身喜爱。剩下则是由于种种因素迫不得已的选择。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使得学生对专业缺乏最基本认知, 不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热情不高, 专业能力不强, 势必在就业时处于劣势。最终也会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整体发展。

(三) 学生就业渠道狭窄

在调查的101位毕业生中, 他们的职业选择主要包括这几类:汉办志愿者 (14.9%) 、中小学教师 (20.8%) 、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教师 (11.9%) 、公务员 (6.8%) 、企业工作人员 (29.7%) 。除去公务员与企业单位人员外, 学生们选择的职业, 都基本围绕教师这一职业, 据统计全国近300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如果毕业生都选择上述几种职业, 他们面对的将是无比残酷的竞争。此外, 该专业学生的职业升迁机会较少, 也就是说他们的职业前景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 汉语志愿者与孔子学院签订的合同中对教师的升迁, 晋升, 职称评定都没有明确规定, 也就是说这些志愿者在海外任教没有职业升迁上的保障和可能性。在海外任教期限一到, 他们还得考虑未来的职业选择, 是继续通过考核留任海外还是回国重新择业实际上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该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是女生, 很多女生在开始择业时就把这个现实问题作为海外就业的一个障碍。而从事其他职业, 如企事业单位员工, 这些人因为在本科学习中没有相关的职业积累, 往往在职业未来发展中优势不大。

三、关于陕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就业前景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前景与该专业提供的职位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 这个专业就业市场看似很大, 但实际上就业渠道很狭窄。现实的情况是:当前的确需要大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先行者, 但是似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没有感受到该专业的优势[2]。以上问题既不能忽视, 也不能全盘否定。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准解决办法, 具体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 明确专业标准, 规范专业建设

在2018年之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并不明确。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明确指出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为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 下设专业。该标准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几大方面明确了专业标准。其中课程设置中对该专业的专业基础 (必修) 课程做了明确规定。专业 (选修) 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层次、教育目标及学科条件自主设置。对该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范围和依据。在实践教学环节, 《标准》指出要安排学生进行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活动, 参与教学的所有环节并撰写实习报告。这一方面一直是本科教学的短板, 由于各种原因, 该专业学生很少有参加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机会。

(二) 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在专业选择上, 应加大专业各方面宣传力度, 包括专业性质, 专业定位, 人才培养方向, 课程设置, 师资, 实习实践, 就业渠道和方向等内容。让家长和学生对以上基本信息明确于心, 避免学生在迷茫的状态下选择该专业。同时, 也建议学生在申报志愿时依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 职业愿景慎重选择专业[3]。如果在不了解该专业的情况下轻率地选择了该专业, 进校以后发现该专业和想象相距甚远或学习兴趣不大, 则很难在该专业上有所成就。近年来, 也出现了转专业的情况, 实际上都是很大问题。

摘要:当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就业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 准确收集陕西高校该专业第一手就业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就业现状和问题, 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期待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从业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 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 (2) .

上一篇:道德理性文化法律思考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文化建设传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