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26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运行模型和不同领域的融合机制也在升級,整体运行结构在稳步提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不仅能有效优化环境管理的技术性,也能确保环境管理效果实现最优化,建构更加完整的运行模型。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内应用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战略,旨在为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应用;建设现状

近几年,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模型等新兴产业和运行模式不断发展起来,社会进入了计算机发展的加速期,利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内进行系统化应用和项目处理,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能在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和管控要求的同时,确保环境保护项目的有序进行。

一、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应用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城市环境信息化的重要价值,将其应用在环境保护领域内,能实现整体项目效果的进一步优化。由于城市环境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结构对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关系进行综合,能对信息系统结构进行集中的优化。

目前,各级城市的环保部门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管理结构对相关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环保部门也将城市环境保护项目和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落实程度和信息化技术结合在一起,但是,实际运行结构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集中解决,特别是环境信息源的有效性对于整个运行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建构更加完整的信息系统和运行模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更好的助力环境保护项目有序推进。

二、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应用发展战略

将城市环境保护项目和信息化运行结构融合在一起,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化的环境检测系统,确保整体环境生态结构能实现效果的最优化,真正为项目发展提供科学化合理化的运行机制,为环境保护系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保护机制和管控层级,促进环境部门执法力度的最优化。

另外在环境保护机制中应用信息化运行手段,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信息模型建构目标,确保进一步优化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项目的参与度,真正实现全民环保的发展预期。

(一)集中强化环境管理机构的信息规范化和信息制度化

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要想集中优化整体环境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管理结构和管理质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环境保护部门进行规划化和信息制度化建设。

第一,要从大局出发,建构更加完整的管理管控体系,确保管理模型和管理操作流程贴合社会实际发展诉求。集中强化国家环保部门和地方环境信息化建设单位之间的互动,提升环保部门的管理力度,集中部署和领导的同时,有效升级管理结构的实际价值,从而促进管理部门规范化管理的实际要求。

第二,要结合地方自身实际需求,提升项目管理结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管控层级和管理要求贴合实际发展框架,从根本管控目标出发,确保管理部门信息化管控能力和业务水平的综合升级,有效践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合理化的开展运行机制,实现信息建设项目的优化发展,从而真正促进环境管理机构的信息规范化和信息制度化,建构更加和谐化的发展模型[ 1 ]。

(二)集中优化环境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

要想集中升级网络化建设进程,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和实际运行模型,提升信息管理水平的同时,建构更加完整的信息处理机制,确保整体运行结构的最优化。

第一,要充分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建构有效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集中的审定和整合,确保信息模型和信息参数的玩重度,也要对环境保护机制中的管理条款进行集中分析。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是最直观的数据信息,能对环境信息的常规化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实现环境背景数据库和环法律等条款的优化运行,提高相关信息模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建构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要建构标准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环境信息代码库等,从而促进整体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的最优化。

第二,要建构完整的网络平台,确保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有序畅通。在实际信息结构建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地区的实际需求,优化环境保护内网和环境保护外网之间的联动关系,确保网络建设过程能贴合实际需求,真正优化相关结构的运行时效性。一方面,在建构环境保护内网时,要将卫星通信网络最为最实际的运行模型,确保内部信息的完整度和实效性价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内容网建设过程中,能借助有效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型实现环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步提升,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优化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在建构环境保护外网时,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建构以宽带虚拟专网为主要依托的与西宁平台和网络系统,提高整体数据信息的交流程度,保证环保系统之间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提升整体信息和环境保护项目的效率。

(三)集中优化环境保护信息化结构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人才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只有提高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信息集成能力,才能建构专业化的环境保护信息模型,更好的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基础。因此,相关环保部门要大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要充分结合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强化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并且利用相应的考核要求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国和分析和集中管控,确保管理模型贴合时代发展要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就要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建构更加完整的环保管理模型和管理机制,提升环保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理性分析后建构完整的发展平台,从而促进我国环境保护项目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为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席耀敏,郝葳.信息技术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25(09):261.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思想不管是在国内是在国外都早已有之, 从无意识的追求到有意识的研究,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 这一理论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合一”想,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首先是技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是教育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技术逐步的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将教育的规模、水平和效率大大的提高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将人们的教育理念和思路逐渐从传统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为人类展示了更为广阔和高效的教育发展前景。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最为普遍的信息技术环境是网络教学环境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其实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 信息技术只有在教师、学生和环境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对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所有想单纯依靠信息技术本身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信息传播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有效的信息传播。

2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涵义很广, 它关注的既可以是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的支持下更好的进行教学的设计, 也可以是信息技术时代教学设计的发展变化, 还可以是具体到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设计。

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 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 是运用系统方法, 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 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并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 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 产生聚集效应。

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 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潜力, 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活动整合, 以促进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二是技术应该象其他有可能获得的工具一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观念, 又作为内容、技术方法和手段, 融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3]。在合理的整合下, 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教师仅对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更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3 信息技术环境下保证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层面, 努力构建“探究式”环境。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1) 利用视频、动画或模拟创设、呈现丰富的情境, 明确问题; (2)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 搜集数据整理资料, 提供可共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3) 用多媒体网络交流信息、发布信息的功能, 使学生之间可通过相互交谈, 发表各自的主张, 相互借鉴, 对各自得出的结论进行探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让专家、学者、研究人士介入讨论,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学习的思路; (4) 利用数据库、电子表格和问题解决的工具, 进行资料分析和处理; (5)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来撰写报告, 制作提纲, 利用邮件、BBS、网页工具发布传送电子作品; (6) 利用测试工具、成品展示对探究过程进行自评和他评。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由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得到教师的支持, 学生之间也可相互协作支持。学习环境的设计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揭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并将它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 即与“情境”相联系,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可以使学习者能够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的知识, 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或者顺应当前知识, 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 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4 注重“学习者特征”分析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尤其不能忽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和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分析学生的特征, 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发挥信息技术交互性、异地支持个别化学习的优势, 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和发展需求的学生创设学习环境, 提供学习工具和资源, 创设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尽量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体验, 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既要认识到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进行学习的重要性, 积极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学习的能力与策略,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关注个人看法和多种观点的解释与协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 要强调两者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保证有效性的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改革, 促进学科整合, 提高教学有效性, 以此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使高等院校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

摘要: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 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在明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重点研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对应策略, 希望能为高校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和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信息技术下开展的化学教学改革, 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 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化学学习, 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就要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前, 做到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 进而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化学教学中。 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提升学生理论理解能力的同时, 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发展。

2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课堂

课堂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和谐的、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下,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也就更愿意与老师进行互动, 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1]。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有趣味性的创新型课堂。 这样的课堂, 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性质活泼的氧气”时, 教师就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 其本身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这样的教学内容单一的通过文字的讲解不仅抽象而且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非常乏味, 很难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氧气的性质。 这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为学生播放关于氧气的性质的动画短片, 让学生真是的感受到这种物质的活泼形态。 通过视频播放, 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 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这样的创新型课堂,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通过兴趣的引导, 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兴趣, 有两个重要的途径, 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教师幽默风趣的授课形式,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 大部分学生都更喜欢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2]。 所以,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丰富授课内容, 并且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进而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 另一方面是通过为学生营造更具有趣味性的课堂,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例如, 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时,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的就是金属的性质与利用, 以及重要的金属———铁的冶炼与应用。 由于金属的冶炼实验, 不能够在实验室进行, 学生很难从课本的讲解上, 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的状态变化,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幻灯片的放映, 让学生直观的看到金属也练得过程, 然后, 让学生对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的变化以及涉及到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 这样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下, 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教学生学习, 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 更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所以, 在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技能检验。 通过综合学生的测试结果, 来检测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状况, 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例如, 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 建立阶段性测试平台。 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账号, 教师将每一阶段的重点内容, 以及重要知识进行整合, 发布在平台上。 每一阶段结束, 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自行进行检测。 教师最后进行测评,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通过进行阶段性的检测, 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以及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及化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充满趣味性和创新性的课堂。 这样的教学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 也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可谓是一举两得。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新型课堂所取代,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在课堂上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 可以使课堂与当前最新的教学技术结合, 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充满趣味性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成绩提升更快。根据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就结合当前初中化学的教学特点, 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信息技术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初中化学教学,课程改革研究,应用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传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方案[J].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2012年12期.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趋势日益突出,用户需求主导下的档案服务创新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档案服务利用与开发的主流。为提高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水平,推动高校档案服务持续、多元发展。笔者以全媒体为切入点,介绍了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的主要应用和重点难点,并从丰富档案服务内容、打造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档案服务;创新

近年来,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是档案服务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因为高校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促进了全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大大拓宽了服务渠道,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服务方式。此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媒体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这也给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渠道和内容上的支持。
一、全媒体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中的主要应用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目前,高校档案社会服务全媒体的应用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基于平台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目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中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的覆盖面最高,大多数高校档案馆都开通了相关账号进行公共服务,主要提供信息咨询、信息发布等基础性信息服务。国外高校也较早地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进行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一般来说在内容服务方面,我国高校的档案服务模式大多选择的还是建设周期短、成本较低的新媒体,而通过电视、广播、H5页面、VR等新兴媒体进行内容服务大多由省级档案馆和国家级档案馆进行。从2004年起,随着Web2.0、Email、RSS、社会书签、实时通信等虚拟空间服务方式的快速渗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国家档案馆就十分注重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档案信息,陆续进入了档案馆全媒体服务的新阶段。

二是基于内容的档案服务社会研究。全媒体背景下高校信息服务包含层次化服务内容、立体化服务平台、双性向信息传递方式,进而促进高校档案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全媒體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国外高校较为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分类。除了藏有本校历史档案资料之外,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社会档案资源,这些珍贵的社会档案资源为档案馆做好社会化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其更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用户需求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就将档案馆分为四部分:诺艾尔布特林档案馆、本校资源档案馆、太平洋研究中心档案馆、国家艾滋病资源档案馆。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只有探索更多层次的内容资源,才能在服务社会化创新中更好把握受众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服务。
二、当前全媒体应用于高校档案社会服务创新中的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现有档案服务模式主要以内容服务为主,属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服务阶段。发起者可通过电话、邮箱、Web端等媒体进行咨询并发起个性化的需求服务,但实际的内容获取仍需到线下即档案馆或者图书馆获取并且以人工服务为主。

1.档案利用主体多元,限制较多

档案具有真实性和保密性的特点,因此在其面向社会服务时无法做到完全的开放,同时也要对使用者的身份和目的进行一定的限制。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分档案馆在档案内容的服务时都会对服务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一般包括登记人姓名或账号、使用人或单位的信息、利用目的、利用时间、利用内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使用人的积极性,而从利用主体的身份上来看,主要包括学校、学生、教职工、校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面向社会的利用主体则是已毕业的学生、校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可以看出,档案服务社会的利用主体年龄跨度、知识层次和从事行业跨度都较大,对档案利用的知识和相关政策了解不足,信息检索和获取的能力相差较大,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因此,对于高校档案馆来说,应扭转馆藏中心服务模式,注重提高社会档案利用意识,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创新档案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2.信息传递形式单一

高校档案种类较为丰富,从高校日常管理的角度来看有财务档案、行政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等,从教学科研等工作上来看包括科研档案、教学档案、学生成绩档案等,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还包括学籍档案,等等。每个不同种类的档案面向的社会用户及利用的目的都是不相同的,都被用于解决与用户切身利益关系较为密切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成绩档案、学籍档案、科研档案和教学档案专业性较强,注重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在现代社会,用户对于信息内容的服务标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给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高校档案馆的服务模式上来看,大多还以馆藏中心模式为主,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高校内的很多档案如学生成绩档案和科研档案都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不能随意供社会查阅;二是很多档案如学生学籍档案包含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出于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高校也无法直接将此类信息供社会利用。这也导致了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信息传递形式较为单一。当前高校档案信息传递模式主要是单向的,即档案馆——直接用户——第三方用户。一方面,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限制了档案利用的主体,同时也降低了档案利用的效率。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同时也不利于保证档案的安全、准确和利用便捷。另一方面,单向的面对面沟通方式也限制了档案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对于社会利用主体来说,更是降低了其档案利用的积极性。对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研究全媒体去中心化、碎片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创新信息传递形式,适应社会公众的档案利用需求。

3.信息服务手段单一

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构建了新型的信息环境,在此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创新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出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就是信息载体及其表现形式得以丰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突破了纸质的载体,在高校传统的纸质档案和图文档案基础上,又催生了音频、视频档案。当前,电子档案已成为高校档案中最主要的存储形式之一。此外,电子档案还具有体量大、传递和利用便捷的特点,而在全媒体的背景下,这一优势被进一步放大,多种形式的档案通过融合和交互,除了展现新的传播价值,也给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全媒体拓展了档案信息服务的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传递模式。全媒体是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它是多媒体、多终端和多平台的融合。因此,全媒体在高校面对面的档案服务模式下进一步拓宽了档案服务的平台,从基础的邮件服务、即时通讯交流、门户网站,再到当下的自主传播平台、微信微博公众号、移动终端,全媒体下的档案服务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发起服务,享受服务。此外,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的高效、便捷和直接,这对于社会用户来说尤为重要,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渠道,获取个性化和高效率的档案服务。

第三,全媒体不仅拓宽了档案服务的线上渠道,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线下的服务场景。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网络空间、物力空间和社会空间得以整合,给用户以更为丰富的档案服务。

可以看出,全媒体环境下档案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和多元,但从当前我国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现状来看,服务手段仍较为单一,多以简单的内容服务为主。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媒体的优势,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创新服务手段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

1.打造多层次、系统化的档案服务内容

全媒体下档案信息载体更加多元,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挖掘全媒体环境下社会用户的特点,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为社会用户提供符合全媒体、符合档案事业发展趋势的多层次、系统化的档案服务内容,将传统的纸质档案服务内容转化为多媒体形式,通过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集合传统媒体,向社会用户以及潜在用户提供服务。

(1)加强档案基础知识和政策宣传

传统高校档案服务面向的对象通常为政府机关,同时由于档案管理一直以来的封闭性,也造成很多社会公众对档案服务不够了解,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的缺失,很少主动寻求档案服务。因此,从档案服务内容的角度创新档案社会服务,首先应加强档案基础知识和政策的宣传,以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在此方面,高校应借助全媒体多渠道的特点,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频道设置档案知识政策的专栏,尤其是在新媒体平台建设上,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关键词自动回复,让用户主动地去了解档案的政策法规,同时还可以通过分类说明和知识问答等方式,增强宣传的趣味性。

(2)加强档案服务利用培训

檔案基础知识和政策宣传是面向社会用户的信息内容服务,为实现服务端和用户端的高效沟通,高校还应加强对内部的档案内容服务,包括档案信息收集培训和档案服务利用培训。

在档案信息收集培训上,应让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全媒体环境对于档案信息收集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地了解全媒体的特性,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2.基于全媒体建立立体化的服务平台

全媒体环境下,档案服务平台是档案服务社会创新的重中之重。基于全媒体打造立体化的档案服务平台应包括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和立体化的服务空间。首先,从表现形式来看,服务平台的建立要满足全媒体环境下档案载体丰富的特征,考虑到文本、图像、影音、动画等多种格式的载体。同时,将数字电视、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的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对用户进行传播。在线下应积极引入智能终端,实现档案服务的自助办理。在互联网上要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着力解决浏览器兼容、内容陈旧等重点问题。在移动终端上要大力开发微信和微博服务平台,重点进行信息查询、在线咨询、疑难解答等档案服务,突破档案服务的时空局限。最终实现档案服务社会的动静结合、交互联动,大大提高档案服务社会的效率。

在进行平台建设时,还要考虑到档案服务内容与平台建设的适应性。鉴于高校档案涉及大量学生个人信息和保密信息,在进行平台建设时应注重信息内容的特殊性和差异化,对档案进行深度的内容分析,形成差异化的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其中,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档案应注重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而纸质档案则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应同时对社会公众进行开放,但利用流程要进一步优化。通常来说,电子档案应更多地服务于社会大众,纸质档案则应进一步严格授权管理,更多地发挥档案的凭证价值。

3.建立双向反馈机制

建立双向反馈机制是促进档案服务社会创新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对象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知识水平和行业的用户给档案服务创新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实现针对性的服务创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高校应着手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着力构建反馈体系、响应质量、交互效果三大模块构成的反馈机制。

为保障双向反馈机制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应借助全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用户数据的采集工作。首先,在新服务的开发前应全渠道发布问卷调查,获取社会公众最新的档案需求,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和财务、技术、人力等客观情况制定阶段性的服务开发表,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档案需求。第二,借助大数据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分析,包括年龄、学历、职业、受教育情况等,进而对用户进行分级,开发出差异化的服务方式;二是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高校在进行档案服务社会创新时,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用户的使用历史,对其使用习惯、使用偏好进行数据分析,进而优化用户体验。第三,注重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在全媒体各个服务平台中要置入用户反馈系统,尤其是在线上服务中,在服务完结时要随机对用户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对档案服务创新的方式、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

总之,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工作,要以社会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高校档案信息的特殊性,借助全媒体“三网融合”的信息传播优势,建立起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平台多渠道、服务方式多元化的档案服务体系,实现高校档案馆与社会公众的高效沟通,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档案馆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效率。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刘玉兰,韩海涛,田伟.全媒体时代高校学籍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山西档案, 2016(4):59-62.

[2]王楠.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档案馆服务工作路径探析[J].黑龙江档案, 2017(2).

[3]佚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与利用[J].潍坊学院学报, 2019(1): 110-112.

[4]张红心.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科学, 2012(2):92-95.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信息化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概述

在中职院校,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己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大力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实验教学的体系构建,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 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将会使实验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思路和空间, 在当前的实践工作中, 我们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对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以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实验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出符合各类实验主题的学习情境, 创设出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而学生现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 创设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情境, 创设概念情境、问题情境、过程情境、公式规律情境等等。实验是获取知识、掌握概念、理解原理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2 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构想

2.1 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原则

2.1.1 以信息技术促进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验教学设计不同于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 必须有机组合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发挥信息技术在变革实验教学方式中的优势, 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 积极探索和创造适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实验教学方式, 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实验教学方式变革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促进。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验教学改变着学生在传统实验学习中被动观察、记忆模仿的状况, 扩大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也将促使信息技术在实验中更为广泛的运用。

2.1.2 交流协作, 资源共享

交流协作是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方式, 资源是自主学习必备的材料。有效的交流与协作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验教学设计中应当注重交流与协作, 建立良好的交流与协作的环境, 实现资源的共享, 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使实验课堂的情感交流变得稀缺。

2.1.3 注重对综合能力培养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尽量多的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 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并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帮助, 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的构建策略

2.2.1 感性资源的运用

信息技术能够创建虚拟的真实情境, 对于中职院校各类学科来讲, 能够模拟出在课堂中所不能做或不能看到的情境来。相当一部分的实验是不可能演示的, 有的演示效果并不如意, 不明显, 这时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和再现实验场景和现象的作用, 再次演示给学生看, 从而使他们能加深对各类现象的认识, 掌握学科规律。

2.2.2 自主学习的引导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他们带来无比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可以对自主学习模式进行积极地引导。在学习资源上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材料, 而信息技术手段就能为学生提供无穷尽的资源, 而且这些资源是交互性以及超文本形式的。网络上还有很多的题库, 学生在学习某节内容之前, 可以先从题库中抽取一些预习性质的简单习题来进行练习。

2.2.3 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和探寻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环境下, 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

2.2.4 虚拟情境的演示

信息技术能够创建虚拟的真实情境, 对于中职院校很多学科来讲, 这种虚拟情境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 通过它我们能够模拟出我们在课堂中所不能做或不能看到的实验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规律和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2.2.5 学生主体的突出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与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被动接受外部刺激的学习机器, 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需要积极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强调对实验过程的自主探索。信息技术的加入, 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而且包括在平常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上, 学生很显然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必须要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如果学生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 将会给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带来更多的方便, 让学生的学习彻底突破传统的课堂。

2.2.6 信息素养的提升

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 为实验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呈现方式和手段。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可以体现在实验之前的引导, 而且还可以体现在实验过程的讲解,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快速重现实验过程以便概括总结。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或几种感观刺激, 它提供的是一个多感观、多角度、虚拟现实的一种强烈的刺激。在这样的感观情境下带给学生的愉悦舒畅的感受是非常容易的, 他们的学习兴趣显然会得到提高, 学习动机也会大大加强。信息技术是处理、分析信息的一门技术, 信息素养的培养就离不开信息能力的训练, 信息技术的引入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将会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在中职院校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体系, 指出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职院校实验教学的意义, 探讨了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中职院校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Z].2008, 3.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并发挥重要作用, 它给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方面也产生了影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强调: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 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 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成为主体, 主动思考与探索, 同时结合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善于学习、精于应用和应变的管理人才。

二、现状与问题

(一) 观念上的问题。

高校从事《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并非来自师范院校, 教学方法的运用通常来源于自我摸索或者对周边教师教学方式的模仿, 结合PPT课件以及板书满堂灌的方式十分普遍, 对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十分不熟悉, 即便学校进行相关培训, 对是否有必要采取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都缺乏积极主动性, 并且部分教师对此报以排斥的态度。

(二) 资金上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要想得到具有成效的应用, 必须要给予教师和学生既方便又快捷的信息技术使用条件, 这就需要学校进行一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信息化, 不仅对学校的网络设施建设方面有要求, 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 同时, 例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移动教学平台也必不可少, 资源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培训的开展等等, 没有一定资金的支持, 应有的效益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 政策上的问题。

现如今, 大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仍旧以论文、课题、著作等科研成果为主, 也是教师职称系列考核的主要方面, “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 日常工作中教师大多愿意把时间花在科研上面, 而对于教学, 特别是新的教学思想、方式等方面的思考以及研究较少下功夫。政府、学校甚至学院等不同层面制定的政策是引导信息技术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政策因素。

(四) 方法上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处在起步阶段, 大部分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时, 缺乏系统地理论依据以及足够的经验借鉴, 大多停留在表面, 比如说, 使用了计算机、云盘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设备, 或者运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视频等资源, 又或者采用了点到、投票等课堂教学手段, 而这些工作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只是教案电子化、课堂教学电子化、教材电子化等一种体现, 有必要从思想、资源、内容、方法以及技术等方面更深的有机融合, 进行更深层次基于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 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

开放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摒弃将课堂当成唯一的施教场所的观念, 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 不仅包括学校课堂, 也包括社会大课堂;同时要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 打破专业界限, 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开放;不仅包括线下课堂, 也包括线上课堂, 既是空间的延伸, 也是时间的延伸, 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 使学生更多地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等渠道接受语言输入, 并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 《管理学原理》课程可以以此为背景构建一个融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开放系统, 从而改变原有封闭的教学模式和思想观念, 以开放的教学理念, 满足社会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 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过程中要求人们所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是利用大量的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确保问题得到解答的主要技能。信息素养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体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师和学生能够准确的判断哪些是管理问题, 并且确定哪些具体信息与管理问题相关;其次, 在掌握的所有信息范畴内, 能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第三, 使用信息获取的相关工具, 计划并组织安排信息材料以及《管理学原理》教材内容的各个部分, 以此决定搜索网上资源的策略;第四, 在搜索并获取信息之后, 能够通过听、看、读等等行为与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以决定哪些信息有助于管理问题的解决, 并能够摘录所需要的记录、拷贝和引用信息;第五, 要把信息重新组合, 同时打包成不同形式以此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第六, 通过回答问题等形式, 来确定管理问题解决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在这样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生由被动变成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教师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课程的设计者, 学生由此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 构建了反思性的、信息丰富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和工具, 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 极大地促进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三) 建立有效的应用机制

《管理学原理》信息化教学如果要想在学校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 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到组织层面的政策制度, 都要统筹规划并制定长效机制。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产生效用的根本保障。如何建立与教学模式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人事配套制度, 整合相关制度, 使之衔接配套, 如何将学生数字化学习指标纳入学生综合测评等, 形成教学信息化制度创新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 学校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明确分工, 使之成为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 要搭建起一套既具有长远性、整体性又有一定指导性的制度体系, 从运行机制、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机制等入手, 使学校的信息化战略不至于流于形式;最后, 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比如智慧教室、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等, 以及超星学习通、蓝墨云、雨课堂等移动教学应用的建设。

(四)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主体仍然是课程, 而不是信息技术, 不能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 甚至牺牲课程目标为代价。而要想信息技术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深度、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并且产生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不是将信息技术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停留在签到、共享资源等浅层次的应用阶段上面, 而是要内化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与行为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深度融合, 真正满足社会管理类人才培养。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延伸教学时空、改变师生的工作学习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 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分析, 厘清信息技术与《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揭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等院校教学的基本特征, 目的在于提高认识, 系统改革《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 提高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不同专业教学特点, 翻转课堂、微课以及不同移动教学平台的运用等, 都会为本研究提出一些新的任务, 需要进一步解决。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以及普及, 信息技术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 《管理学原理》课程也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符合时代需要。文章通过研究当前《管理学原理》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丽丽.应用本科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 2018 (18) :158-160.

[2] 肖乐.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017.

[3] 王忠政.信息技术与地方财政类院校本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 崔百宁, 植旭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状况的调查分析——以肇庆学院为个案[J].肇庆学院学报, 2011, 32 (2) :23-27.

[5] 张养力, 吴琼.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36) :152-153.

[6] 闫华.新建本科院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内部结构整合[J].教育信息化, 2006 (19) :66-67.

上一篇:生活情境口语交际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