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23

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全球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使得能源资源产出和消耗这两者间的矛盾加剧。建筑总量的增加,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提高,使得建筑能源消耗也在日益剧增。所以研究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关注热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从简述建筑节能的定义入手,研究现阶段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的现状,阐述新技术,为促进建筑技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现状研究;

0.引言

建筑节能工程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新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资源,降低大气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此外,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舒适建筑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工程和节能新技术的研发运用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固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加大建筑节能工程的研究力度迫在眉睫。

1.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指的是生产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施工和投入使用的所有阶段,在达到相同需求或满足相同目的的基础上,对能源资源的合理运用,合理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节省能源资源。目前,建筑采暖、照明、空调、热水供应等都属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的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工作内容较多,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从施工流程方面而言,工程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所有阶段均和建筑节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建筑材料方面而言,节能型门窗、保温材料、节能型墙体材料以及节能玻璃等均属于建筑节能的范畴。从建筑节能技术方面而言,建筑和太阳能相结合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围护结構的隔热、保温技术以及供热、供冷新技术等均属于建筑节能的范畴。

2.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中国在建筑能源资源方面的消耗总量占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33.33%左右。早年中国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中煤炭等能源的消耗量巨大。而随着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在全社会能源资源消耗总量中占据更大的比重。现阶段整个中国有400亿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而节能类建筑房屋的总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在20亿平方米的房屋中,有97%左右的房屋属于高耗能类建筑,而只有3%左右的房屋属于节能类建筑。所以研究中国建筑节能迫在眉睫。下文从建筑节能的能源资源消耗方面、设计、有关标准以及法规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建筑节能现状进行研究探讨。

2.1能源资源的消耗

人们生活水准的显著提升,使得建筑能源资源消耗问题更加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已建成的该房屋建筑中,因为考虑到一次性建设成本,建筑门窗的气密性以及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均较低,夏季居室的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冬季则在16摄氏度以下,居住热环境差,急需改善,这就要加大了能源资源的消费。其二,建筑房屋的面积在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使得建筑能源资源消耗在不断增加。其三,因为空调的大量使用,空调高峰期的用电量在急剧增长,其中有部分城市已经达到了40%。这导致建筑能源资源的年平均消耗量在递增,并超过国家能源资源的年平均生产量。

中国境内,达到节能标准0.5倍的建筑,其采暖消耗能源资源量也是12.5㎏/m2。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严寒、夏热冬冷的地区,其房屋建筑面积为50亿平方米左右。这些房屋建筑多数采取传统方式以及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而成,外墙利用的是实心的粘土砖砌成,门窗多是利用木质门窗,居室内利用的是火炕或火炉供暖,屋顶设计较为简单。因为房屋建筑的采暖效果较差、保温性能不强,导致农村房屋建筑在冬季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来供暖,在浪费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为威胁。

2.2设计问题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设计标准还不够完善,差距较大。现阶段中国大部分采暖地区,其围护结构的热功能并不强。有关数据调查发现,中国建筑房屋围护结构中,外墙传热系数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倍左右,外窗只有1.5倍至2.2倍,屋顶只达2.5倍至5.5倍,门窗的透气度只达3倍至6倍。国外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住宅中,平均每平方米实际年采暖耗煤13.5千克,但是中国多数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数据。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中多数能源资源是在外墙、门窗、屋顶等消耗掉的,这些建筑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都较差。因此中国必须要对已有的建筑结构进行节能设计改造。

此外,虽然中国为了促进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出台了管理规定、节能条例以及设计标准等,但是因为行政监管体系的不够完善,使得建筑设计无法达到节能要求。

2.3相关法律、设计标准

在1986年出台了相关的设计标准,之前的中国并没有出台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1993年中国出台了旅游旅馆等建筑节能的相关设计标准。在1995年中国出台了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建筑节能率为50%。1998年中国出台了《节约能源法》,成为了全国节能指导法律,是我国建筑节能的立法准则,对于指导建筑节能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之后中国相继出台了各种有关建筑节能的规范标准等,对于强化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提高新节能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4法规政策制度的不健全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起,中国就开始了建筑节能工作,但起步比较晚,在通过了数十年的努力后,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建筑节能组织管理的加强,建筑节能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从法律法规制度方面而言,中国早年就已经出台了节能法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方针制度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筑节能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针对建筑节能和新能源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并不够完善,并未以法律形式明确建筑节能中的主体对象各自的法律地位,也并没有真正规范国家政府、市场、相关企业以及个人在整个建筑节能中的具体行为。针对建筑节能建设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了建筑节能工作出现各种漏洞。

因为建筑节能的设计内容较为广泛,并存在着交叉现象,要求建立完善的问责制与责任追究制度,根据“谁负责”、“谁监理”、“谁审批”等原则,针对未通过办理程序就开工或未完成竣工验收手续就投入使用的各种行为,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完善建筑节能的监管机制,确保所有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3.建筑节能新技术

3.1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一)空调末端装置。目前的辐射式采暖方式主要有:垂直板辐射、天花板辐射以及地板辐射等,即能够防止吹风感,还能够充分利用低温热源与高温冷源,提高了热泵效率。在有地下水以及低温废水等低品位的可再生热源、冷源中,利用末端方式,能够节省常规冷热源,直接利用已有冷热源。

(二)采暖系统节能技术。我国城市的供暖采取的是城市集中供暖或区域集中供暖方式,能够提高热效率。将平衡阀安装在管网系统内,能够保障该系统水力的平衡,有效降低室内平均温度,节约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三)余热回收技术。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新风负荷占总负荷的35%左右。如果新风量能够由最小新风量转变成全新风,在春季、秋季能够节约60%左右的能源资源。利用全热型换热水器,把空调房中的新风和排风进行热、湿转换,降温除湿,空调系统内的余热能够回收利用。

(四)热电冷联产新技术。在热电冷联产的同时,利用制冷装置,构成完整的热电冷联产新系统。其中制冷装置是以吸收型制冷机为主,该机器在制冷过程中,利用通过热电联产系统内的热量进行制冷。这种技术和天然气制然系统制冷、天然气锅炉制热以及发电厂发电等技术相比,能源消耗量能够降低20%左右,还能够解决了输电阶段的线路损耗问题。

3.2新能源技术

(一)储能材料。利用建筑结构自身的热容特性,在保证建筑结构温度的基础上,储存能源。目前大部分储能材料被用于天花板以及地板的厚板内。但是储能材料对夜间附近温度的依赖度较高,因此还应加大研究力度。

(二)地源热泵。地热处在地下浅层,对于地热的利用既有制冷效果,也有制热效果。地源热泵利用少量电能等高品位的能源,将低温位热能转移到高温位上。地源热泵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市场应用前景较好。

(三)绿化建筑。在强调节能的基础上,注重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观念,将绿化引入到建筑中,在房屋建筑内重塑自然。例如:将爬山虎种在墙面上,既能够遮挡阳关,也起到散热作用。

(四)废弃物的再次利用。破损的红砖、陶瓷面砖以及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废弃物,通过粉碎、筛分等制成骨料再次利用。例如:植草砖、庭院造景砖、透水砖等,市场前景好。

(五)太阳能。将太阳光能利用各种系统设备与先进技术转化成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即为太阳能技术。现阶段,中国多数地区已经开始研究和在建筑节能中利用太阳能。在建筑房屋中,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发电、供暖、供热水三个方面。在建筑节能中运用太阳能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之一,太阳能的利用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暖气、冷气、生活热水等,还能够供电。

3.3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一)墙体节能技术。其主要有:隔热保温材料以及保温形式。其一,隔热保温材料。在建筑中,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轻、价格实惠的隔热保温材料。高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在0.5W/(m·K)。其二,墙体的隔热、保温形式。对于建筑物墙体保温技术有自保温、内保温以及外保温等技术。其中自保温技术的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便于维修改造,和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相同。内保温技术的操作较为简单,施工进度快,对建筑物的外墙垂直度要求较低。外保温技术能够更好的保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

(二)门窗节能技术。目前的门窗节能技术包括了:气凝胶技术;应用真空玻璃;应用遮阳设施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三)屋面节能技术。屋面系统可以分成两类。其一,倒置型屋面,将防水层安装在结构层和绝热保温层之间,同时还具有隔气作用,对防水层进行保护,避免屋面出现渗漏问题。其二,传统的正置屋面,在保温层的上方设置防水层。现阶段使用的屋面技术包括了:高效保温材料;屋面铺设PIB类预制板;隔热保温通风屋顶以及岩棉复合屋顶等。

4.结语

建筑节能工作较为复杂,涉及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建筑技术以及废弃物再次利用等。但是中国建筑节能工程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要想达到节能要求,就需要针对问题,利用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改进建筑节能技术,利用新技术,综合各方面的内容,为建筑节能发展开拓更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白光辉.刍议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0(10)

[2]徐东明.建筑节能的现状及措施[J].科技与管理. 2010(03)

[3]孙晓宇,胡海强. 关于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09)

[4]徐进波,张学庆,赵承伟.浅议建筑节能新技术[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05)

[5]李国,王佳薇.建筑节能新技术介绍[J].山西建筑.2008(02)

[6]周琳琳.创新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家园——住宅建筑节能新技术浅析[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7]窦焜,杨莉,栾文彬.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J].建筑施工.2006(07)

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和建筑节能的现状,然后从建筑节能政策和建筑技术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建筑节能的措施与对策。这些将对我国在建筑行业进一步推进、发展和完善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节能;现状;对策

1.当前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建筑耗能已逐渐增长为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现有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2~3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无论既有建筑面积或新建建筑面积都名列世界之首。这些建筑通过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能源。

2.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了先新建后改造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耗能建筑比例大,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中,仅4%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2)建筑节能状况落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未予以重视,造成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的3~5倍,外窗传热系数为2~3倍,屋面传热系数为3~6倍。

从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筑节能建设成本高,初期投资较大;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意识淡薄;建筑节能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发展缓慢;国家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配套不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国家及地方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支持不够等。

3.实施建筑节能的主要对策研究

3.1制定完备的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措施

3.1.1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使建筑节能工作有法可依

我国地域广阔,应根据我国各个建筑气候区(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南方夏热冬暖地区)以及建筑物的不同类别、功能,逐步完善有关设计、施工方面的建筑节能规范与标准,并列入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格加强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节能标准设计工程图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对不按节能标准设计施工的,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不得通过,不得交付使用。严格审查从工程项目的立项、可研、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中各个环节的建筑节能情况,确保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规范与标准的实施。

3.1.2加强政府引导和采取必要的经济刺激措施,大力推广节能建筑

比如: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等;对生产节能建材的厂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3.1.3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提高参与建设活动各方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

3.2加强建筑技术方面的建筑节能研究

3.2.1认真做好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提高节能效果

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从建筑物选址、分区、建筑物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物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夏冬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建筑节能研究,以提高节能效果。

3.2.2重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

(1)墙体

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建筑物采暖能耗的大小。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①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力度,优先采用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施工效率高、改善建筑功能、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优点的绿色墙体新材料。②合理选择外墙保温隔热方式,优先选用外墙外保温技术。③推广使用新型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如保温材料可采用聚苯板或聚苯颗粒等。

(2)门窗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室内与室外能量阻隔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合理控制窗墙比。②采用新型节能玻璃,增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如,采用低辐射Low-E中空玻璃。③注重门窗的细部施工质量,确保门窗结构的气密性。④优选新型门、窗框型材,比如:选择断热铝合金型材,对窗框进行隔热断桥处理等。

(3)屋面

屋面节能主要是通过改善屋面层的热工性能阻止热量的传递。其节能措施要点有:①注重选材。屋面保温隔热层宜选用密度及吸水率较小、导热系数较低的保温材料。②大力推廣使用新型节能保温隔热材料。比如将膨胀型泡沫聚苯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应用于屋面。

3.2.3制定科学的照明节能措施

近年来,全国用电量及电负荷增长较快,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甚至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照明节电已成为节能的重要方面。实行照明节能的办法主要有:①选择节能光源。②选择节能的照明电器配件。③科学的节能照明设计,包括合理的选择照明线路;合理的选择控制开关和充分利用天然光;合理的选择照明方式;合理的选择照度值等。

3.2.4加强采暖系统的节能

对位于建筑气候区为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做好建筑物室内采暖保温工作尤为重要,同时采暖耗能也是建筑物使用能耗的“大户”,是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①合理规划采暖管网,尽量缩短室外管道的长度,加强管道的保温,提高室外管道的输送效率。②优选采暖设备,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③优化采暖供热方式,优先考虑集中供热,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料消耗。④改革现有采暖供热收费制度,逐步实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

3.2.5合理使用空调系统

对位于建筑气候区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物,空调能耗是建筑物使用能耗的“大户”,是当前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因此,建议空调系统节能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合理选择温度参数。在进行空调设计和使用时,合理选择室内温度参数,避免夏季过低或冬季过高。(2)优选空调制冷设备,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对空调制冷设备优先采用变频控制节能技术,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使空调设备或系统以合理的方式运行,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行能耗。(3)推广采用空调新技术,如采用冰蓄冷技术或地热能空调技术等。

3.2.6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新型能源。

对位于建筑气候区为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可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比如:城市的公共照明使用太阳能路灯,包括街道、公园和住宅小区等;居民生活热水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4.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只要加快建筑节能政策的制订和落实,推广和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城市市民的节能意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定能结出丰硕之果,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节能水平。

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经济繁荣多样,建筑经济市场活跃异常,为了促进建筑经济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对建筑经济的全面深刻的认识,转变观念,意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方面的作用,同时看到国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严厉打击国有建筑企业中不正当的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经济;经济效益;对策

0引言;在建筑经济效益提高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当前建筑经济效益的现状及其成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明确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经济提高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还应优化建筑节能,加强成本控制,并致力于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最大化的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在建国初期时,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公私合营所有制以及工商业主个体所有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到十五大时期,我国经济所有制可以分为公有制及非公有制两大类。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行业也逐渐可以划分为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两种类型。建筑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完成建筑指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及有效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公有制建筑经济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2 同时,私营建筑经济也是深化我国建筑经济改革的结果,它对我国深化公有制建筑经济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公有制建筑经济相辅相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公有制建筑经济在我国建筑经济总量中还是处于主体地位,仍然对我国建筑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我国公有制建筑经济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建筑企业内部记住不够灵活,权责不明确,经济效益低下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有制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影响与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目前我国公有制建筑市场还出现了出售营业执照与企业资质,提供挂户、压级压价以及拖欠工程款项和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那些不正当行为,对建筑经济起到规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使我国建筑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几点看法

2.1明确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建筑物的建筑经济效益。因而在建筑物建设之前,就必须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并确保设计过程的可靠性、适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以及经济性,而这就离不开相应的标准,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才能更好地將建筑的使用价值体现出来,进而更好地将其经济效益体现出来。因此,各种建筑标准都会对建筑的经济效益带来相应的影响,但也是确保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因而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切实掌握建筑标准制定的原则以确保建筑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确保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发挥其作用,首先就必须科学的制定建筑标准。具体来说,在建筑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的原则,尤其是应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这一原则,方能确保所制定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下,建筑标准在形式上的区别较大,因而建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在制定建筑标准时,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确保所制定的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符,方能在促进建筑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将其提高。

2.3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是促进建筑标准应用成效提升之根本。为了更好的应用建筑标准促进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必须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因而在完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尽可能地预防和避免出现建筑质量时候检查的尴尬局面,否则就会难以确保建筑质量,进而降低建筑的经济效益,因而必须从建筑物的规划到设计再到施工和维修的全程贯彻和完善建筑质量标准体系,以确保建筑物有效的进行质量的监督;其次,应将建 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作为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加强建筑质量的工作必须在整个生产全程进行,实现全面地管控建筑工程质量,并从科学性、全面性、预防性和推进性等多方面开展,方能促进建筑业稳健的发展。再次是始终将促进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作为建筑改革的根本性目标,并始终坚持建筑标准化,以实现其对提升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做好修订建筑标准的工作,并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从而在促进建筑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建筑使用价值的提升;最后,将完善的建筑质量标准体系应用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最大化的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3.1积极发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我国国内建筑经济行业要想调整企业的战略结构,拓宽建筑企业的经营渠道,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参与建筑经济行业的全球化.我国建筑经济行业可以通过工程、贸易、劳务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结合,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实力。国内建筑工程企业不但可以与自己国内其他行业企业强强联合,增加自身实力,走出国门,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经济能力,并且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有效利用国内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通过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可以有效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利用当今先进的互联网优势,广泛搜集有利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国际建筑经济市场的变化及趋势,并根据这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结构。

3.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我国在发展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同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强大我国国民经济的力量:促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积极发展国有、集体、个人的多种方式相互渗透的混合制经济。不断解决国有经济涉及面过宽的问题,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逐渐转变员工由单纯的劳动者到劳动者与投资者结合的角色。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国有中小型建筑企业逐渐改组为国有建筑经济参股的新型公有制经济。明晰产权,实现集体建筑企业的改组。

3.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正确处理好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的关系,转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要认识到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有效改革,让我国建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适当控制国有建筑经济在我国建筑经济中的总量,协调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数量的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国有建筑经济淡出建筑经济,促进我国建筑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当前我国经济效益的现状及其成因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是促进建筑标准应用成效提升之根本,致力于建筑节能的优化,致力于建筑成本的控制,致力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最大化的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在促进建筑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完美转型升级。

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瓦”字本是陶器总称,后来成为覆屋之瓦的专名。考古发现证实,瓦早见于西周早期的建筑遗址中,春秋战国以后逐渐得以广泛应用。瓦的出现改变了先民土筑草覆的原始建筑形态,开启了中国传统木构瓦屋建筑新的形制,是古代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古代匠师们运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形制有别、功能有异的多种瓦件,并形成一套成熟的瓦作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

材质上不同

出现在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瓦,除了陶土制成的青瓦、琉璃瓦以外,还有金瓦、明瓦、竹瓦、石板瓦等其他材质的瓦。

青瓦是用黏土烧制的瓦,外表呈深灰色,因此得名青瓦,也称小青瓦;又因制作泥坯时模具上附衬有布料,也称布瓦。青瓦既可以做成弧形的板瓦,也可以做成半圆形的筒瓦。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有古人制瓦的详细过程:选取无沙的黏土为原料,把黏土调和好后,用脚踩成熟泥,再用铁线切割成片,围在圆桶形的骨模上,待瓦坯干燥后入窑烧造。烧制时间视物料多少而定,或一昼夜,或两昼夜,熄火之后即成。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另外一种青瓦泥坯的做法:将调和好的熟泥放入瓦坯内压实,然后用瓦弓顺瓦坯的弧度切割,去掉多余的泥土,留在瓦坯内的就是瓦片,晾干后再烧制即可。

琉璃瓦是施以彩釉的陶瓦。琉璃制品早见于西周时,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作为贵重装饰品存在的。作为建筑材料,琉璃瓦在汉代自西域传入中国,北魏时开始大量出现在宫殿上,唐宋时使用渐广,到明清时琉璃瓦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瓦件,其色彩也變得十分丰富。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中说:“琉璃于汉代自罽宾(汉代西域诸国之一)传入中国,用于屋顶始于北魏,明清两代,应用尤广,这个由外国传来的宝贵的建筑材料,更使中国建筑放一异彩。”

琉璃瓦是经过二次烧造的瓦。《天工开物》中录有明代琉璃瓦的制作过程:以安徽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当地产的黏土称太平土)的黏土制作瓦坯,装入琉璃窑中,每窑用柴5000斤,烧成瓦片100片;然后取出挂色,以无名异(一种含有二氧化锰、氧化钴的矿土,常作瓷器釉料)、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色,再以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色;之后装入另外的窑中,减少薪火缓烧至呈现琉璃光泽而成。

削割瓦是不施彩釉的琉璃瓦胎。削割瓦色彩上虽然接近青瓦,但其烧造工艺比青瓦精细得多。

金瓦并非是纯金的瓦,而是铜胎上鎏金的瓦。清代常将它用在喇嘛庙和皇家园林建筑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普陀宗乘庙、须弥富寿庙,故宫内的雨花阁等建筑屋顶上都用金瓦。

明瓦是用蛎、蚌之类的壳磨制成的薄片,嵌在窗户和天棚上,以利采光。南方传统民居在光照不足的瓦顶上嵌上一两块专门加工成板瓦形的玻璃片,也称明瓦。

铁瓦用铁铸成,形如筒、板瓦,有的用木做瓦,外涂铁色油漆,也称铁瓦。四川峨眉山的庙宇多用铁瓦,江西也有古代铁瓦的发现。

石板瓦虽然也称瓦,但它并非是瓦,而是铺在屋面上的石片。民间以石板代替瓦片,铺有石板的房子称石板房,主要见于贵州的一些地区。

竹瓦是用竹子制成的瓦件。制作竹瓦一般选用直径大、杆身挺直的毛竹,把锯好的竹节对劈,除掉竹节、竹膜即可。竹瓦自重轻、造价低,但耐久性差。

形制上相异

瓦件是指瓦的不同构件。为了有效地封护住屋顶,防止雨水的渗入,传统建筑屋顶上的瓦件式样繁多,试择几种做简要的介绍。

板瓦是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的瓦件,也即瓦的弧度是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瓦的一端比另一端稍窄,瓦面看起来比较平整。传统剖瓦的过程也是“瓦解”一词的本义。板瓦除了用作底瓦(凹面朝上),在合瓦屋面上也作盖瓦(凹面朝下)使用。

筒瓦是横切面呈半圆形的瓦件,覆盖在两垄板瓦的交接处,以防雨水从接缝处渗入。筒瓦的后端设有凸出的榫头,称为雄头,以与上面的另一块筒瓦相搭连。

瓦当是元代以前的称呼,明清时称勾头,俗称猫头,是覆盖在屋顶筒瓦前端的一块特制的瓦,有保护椽头免受侵蚀的作用。瓦当的式样和纹饰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式样上,秦汉之前盛行半圆形瓦当,秦汉之后多为圆形瓦当。纹饰上,秦汉之前的瓦当有动物纹,也有植物纹;秦汉时期的瓦当除了各式云纹外,文字瓦当更为常见,多为吉祥语句,如“长生无极”“千秋万岁”等;自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时期,流行莲花纹瓦当,文字瓦当渐少;明清时,瓦当的纹饰更为丰富,皇家建筑上多使用龙纹瓦当。

滴水也称垂头、花边、华头板瓦,俗称滴子,是铺设在屋顶仰瓦最下面的檐头瓦,外形上比普通板瓦多一个如意形的“滴唇”,用以防止雨水回流,与瓦当合称檐头用件。汉魏时的滴水多呈带形或齿形,唐代出现重唇滴水,宋代出现垂尖滴水,这些式样一直沿用至后世。

脊瓦是屋脊上用来防水止漏、御风固顶的各类瓦件。脊瓦有青瓦材质,也有琉璃瓦材质。由于传统建筑屋脊式样不一,脊瓦的类型多种多样。《释名》曰:“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蒙瓦也。”脊瓦的使用早见于先秦时期,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都专门列有垒屋脊的规制。

在歇山、悬山的博风板上,排列有一排勾头(瓦当)和滴水,用以保护博风板和山墙,这就是排山勾滴。勾头和滴水交错排列在博风板上,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功能。

铺设上有别

瓦作,按宋代《营造法式》的记载,包括苫背、铺瓦、瓦饰及瓦的规格和选用原则等。在中国传统社会,屋瓦的铺设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定,民居建筑上多用青瓦,衙署建筑上多用筒瓦,只有皇家建筑和大型寺观上才能使用琉璃瓦。传统称琉璃瓦铺设的屋顶为“琉璃作”,青瓦铺设的屋顶为“黑活”。

另外,传统建筑有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之分。大式建筑主要是指坛庙、宫殿、陵寝、府第和寺庙等组群建筑的主要、次要殿堂,属于高等级的建筑;小式建筑主要是指上述组群建筑中的辅助用房以及民居建筑、商业店肆等一般性建筑,属于较低等级的建筑。大式、小式在建筑间架、构件、用材、做工、彩绘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限定,涉及到瓦作的内容,也有大式瓦作和小式瓦作之分。

大式瓦作是指大式建筑上的瓦作,其特点是用筒瓦骑缝,屋脊上有脊瓦、吻兽等装饰性构件,除青瓦外还能使用琉璃瓦。歇山、庑殿等有翼角的建筑无论有无脊兽,其瓦作也称大式瓦作。小式瓦作是指小式建筑上的瓦作,其特点是用板瓦骑缝,极少使用筒瓦作为合瓦,屋脊上不设吻兽等装饰性构件。受等级制度的限制,小式瓦作只能使用青瓦,大式建筑中可以有小式作法,但小式建筑中绝不能有大式作法。

在琉璃瓦的铺作中,一种是檐头和屋脊用琉璃瓦,而屋面用削割瓦或青瓦;或以一种颜色的琉璃瓦作檐头和屋脊,而以另一种颜色的琉璃瓦作屋面,凸显屋顶的轮廓,这种瓦作方式称为剪边,也称镶边。按清制规定,亲王、世子、郡王只能用绿色琉璃瓦剪边,离宫别馆和皇家园林建筑可以用黑、蓝、紫、翡翠等颜色剪边。

聚锦作法是以两色琉璃或多色琉璃瓦拼成吉祥图案的屋面瓦作,常见的图案有方胜(菱形)、叠落方胜(双菱形)、喜字等,多用于皇家园林建筑或地方建筑上。

筒瓦作法是用板瓦作底瓦,用筒瓦作盖瓦的瓦作方式。筒瓦屋面常用于宫殿、庙宇、王府等大式建筑上,民居等小式建筑中很少使用筒瓦。

合瓦作法是底瓦、盖瓦都使用板瓦,按一阴一阳(一凹一凸)的形式排列,北方称阴阳瓦,南方称蝴蝶瓦。合瓦屋面主要见于小式建筑中,我国南北传统民居建筑屋面多用合瓦,南方地区的庙宇也用合瓦。

干槎瓦作法是一种只用板瓦的瓦作方式,其特点是不用盖瓦,而是把瓦垄与瓦垄巧妙地编搭在一起的瓦作方式。干槎瓦屋面多见于河南、河北一些地区的民居建筑上。

游览中国传统建筑,不管是青砖黛瓦的普通民居,还是碧瓦朱甍的皇家宫阙,瓦都是传统建筑审美的重要内容。在历史的延续中,因为融入了权力、信仰、审美等诸多的人文因素,屋瓦与整个建筑一起历经朝代的更迭,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也往往成为后人抒发思古情怀的重要凭藉。

【责任编辑】王 凯

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施工机械是建筑企业生产的必要工具,做好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提高机械使用率,使建筑机械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文章分析了机械的维修工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相应解决措施,总结建筑机械维修要点和管理重点,希望这些观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机械;维修;管理

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施工运用的建筑机械的类型和数量逐渐增多。建筑企业要想减少建筑机械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正常运行的使用效率,改进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防止建筑机械出现安全事故,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一、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艺不断完善,建筑机械在建筑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所改进。建筑行业主要是承包制,建筑机械需要长时间工作,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重点是对改进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效率、排除机械故障,并使其工作寿命得到延长。最关键的是维修保养环节,但是建筑机械维修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1]。

(一)缺乏建筑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体制

建筑工程中整套的工程设备的价格很高,技术复杂,且在应用中的更换速度过快,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资金上无法承受,所以,许多企业运用的仍然是口头管理的模式,若是在规范设备维修流程不完善、采集配件管理不规范、维修技术指标不合理,那么建筑企业的维修工作会呈现无序的状态。另外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维修管理部门,维修工作技术人员团队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缺少监督考核机制,致使很多设备得不到应用的情况出现[2]。

(二)机械工人维修工作意识不足

施工进度快、工期紧是建筑行业的特点,所以,建筑企业站在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安排工期和设置进度中,对于设备的态度过于随意,出现设备故障时,才临时指派人员检查维修,这种做法会导致工期延误。而且若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会使设备增加机械故障率[3],提高了工程成本,减少企业经济利益。

(三)建筑设备维修工作档案系统不完善

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涉及到各个型号、各个批次的机械设备,另外设备的采购、维护以及配件的购买,都需要复杂、详细的技术参考资料,但是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建筑机械维修工作技术档案,日常维修还处于整体外包和经验型阶段,缺乏对设备技术属性的了解,增加了维修保养的难度。

二、建筑机械的管理方法

(一)建立机械维修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建立配套的机械维修管理体制。拥有专门的维修管理部门,设置专项的职能岗位,在挑选管理职位的员工时,要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合适的维修人员,同时建筑企业还要重视技术培训和实际检查,应设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进行规划和验收工作并负责到人,奖罚机制分明[4]。

(二)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建筑机械维修保养的实际操作人员是维修管理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会受到管理人员的技术手段的影响,要想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就要配备一个技术过硬的维修管理团队,从人员招聘开始,选取具有丰富机械维护经验的专业维修人员,并根据建筑机械的相关特点,开展有针对的岗位培训,对维修技术水平进行强化,监督考核维修操作,保证维修质量[5]。

(三)建立建筑机械维修档案管理系统

机械维修管理档案的建立,能够将很多种类的建筑机械的技术参数录入档案。整理采购设备、出入配件等技术环节的技术特性,并进行分析和归档,建立专门的专职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记录并整理维修多次的设备类型和具体情况,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记录,为接下来的设备维护大修,以及设备的更换提供参考资料。对信息化技术平台充分运用,建筑机械维护管理档案系统的建立,使档案流程得以规范,维修技术查询的时间减少,大幅提升了维修管理的实际效率[6]。

(四)对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进程进行规范

技术水平高、操作复杂是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的特点,针对这个特征,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技术操作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在维修过程中,对于保养流程、维修程序和配件的使用情况等相关方面的量化指标进行规范操作,工作人员还要掌握即将更新换代的老旧设备的技术参数,并知道更换时间和更换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同时对大型成套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升级配件操作,需要坚持的保修方针是预防为本,另外还要严格限制保修程序,分配保修责任人员,严格控制验收环节,将维修工作细致到件,量化考核明细,确保维修效率[7]。

三、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工作改善措施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根本上改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

(一)建筑企业应设立一些工地维修组,并负责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还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机械设备故障和难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维修保养方法,制定维修计划,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建筑机械设备能够利用率最大化,排除设备使用中的不利影响[8]。

(二)专业的机械施工机构的出现,将原有的分散式设备管理变成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加强了建筑机械的专业化程度。这些机构将设备的技术人员、维修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和设备当作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规划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和调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化处理,建立符合自身企业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系统,减少维修信息查询程序,降低机械维修管理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三)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能源政策,对于已淘汰的、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造和报废处理。如果机械设备是因为机械性能较差、效率不高,进行保费处理又显得可惜,那么可以进行相关技术改造。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要以可靠的技术理论和技术力量为基础,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在保证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条件下,进行机械设备的改造工作要求十分复杂,所以如果设备没有修理机制,应该进行报废处理。

(四)运用新型的适合实际情况的维修技术,并建立符合设备特点的维修管理制度,针对重点设备,应推行预知维修,其主要依据是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并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维修体制,并根据设备的实际运作情况,选取相应的维修工作,工作人員要随时学习,并对最新技术进行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保证维修的质量和其实际工作周期。通过以上几点方式,可以逐步的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进而保证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中,需要很多专业人员,在机械维修管理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应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利益与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直接相关。所以,相关部门重视建筑机械维护管理,并在保证其合理发展的同时,分析机械设备的管理方式,积极讨论及应用,使机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立军.筑路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3):145-146.

[2]马广强.公路养护机械维修与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125-126.

[3]杨毅.基于故障率特性的数控机床预防维修决策技术研究[J].重庆大学.2013(5):178-179.

[4]罗银光.探讨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J].四川建材,2013(12):158-159.

我国乡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厂房建筑作为服务于医药工业生产的工业建筑,是医药工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它是基于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原则,并结合医药生产的特殊技术要求的一类建筑类型。医药厂房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设计,一个理想的药厂厂房的设计,不仅选址和总体布置很重要,选用先进合理的建筑材料,车间布置的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规范的要求得到贯彻。在车间布置时必须综合工艺、空调、水、暖、电、安装等各专业的要求。本文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现代医药厂房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现代;医药厂房;建筑设计;设计研究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制药厂的建设、改造已颁布了有关指令性的规范。GMP对药厂的厂区环境和布局、厂房要求和设施等都作了明确的原则规定,提出了必需做到的要求。在药厂的建设、改造、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规范的规定。按GMP的要求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软件是指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严格的管理制度;硬件是指环境、厂房、设备等。由于产品、规模、剂型、设备选型及基地气候、地质、地形等条件不同,医药厂房形成各种不同体形的布置。为此,就难以提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布置模型。

1、现代医药厂房设计理念

随着建筑观念的改变,医药厂房设计除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还应以科技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特性,使医药厂房不仅要满足其使用功能,也能体现工业建筑的艺术美,赋予了它新的设计理念:

1)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中医业厂房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

2)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

3)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和使用工程中做到尽量坚守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这是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间的资源再生利用,因此要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医药工业厂址选择和总图布置除要考虑一般工厂建设所应考虑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形、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给排水、动力供应及生产协作等因素外,还须按医药厂房的特殊性,着重在厂址的环境污染程度方面进行调查,所选厂址四周环境应考虑以下几方面:a无不愉快的气味,空气、土地或水都无污染。b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不会使厂址环境发生上述不卫生变化。c水、电、燃料、排污等在目前和今后发展时容易妥善解决。d医药洁净厂房与市政干道之间距离不宜小于50米。按厂区内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对洁净等级的要求划分不同的区,如行政区、洁净区、一般区和污染区:洁净建筑之间必要时可用密封采光走廊连接;在车间周围加强绿化设计,如种植草皮、设置喷水池等,但不能种植产生花粉和花絮的植物。

3、车间布局

工程设计是为了药品生产能达到保障质量要求而创造合理的布局、合理的生产场所。“规范”中对制药车间的设计要求中重点要解决药品生产中的交叉污染问题和混杂问题。所谓交叉污染是指通过人流、工具传送、物料传送、空气流动等途径使不同品种药品互相干扰,污染;或是因人、工器具、物料、空气等不恰当的流向使洁净级别低的区域的污染物传入洁净级别高的生产岗位,造成污染。所谓混杂是指因车间平面布局不当及管理不严,造成不合格的原料、中间体及半成品,误作合格继续加工包装或出厂。根据工艺的要求布置好一般生产区,控制区和洁净区。工程设计中除解决上述重点问题外尚不可忽视各专业间的协调问题,如安排好管线走向和暗藏问题,安排好技术夹层、管道井安装口,这些问题处理好将有利于安装及检修。“规范”要求洁净区的主体结构不宜采用内墙承重;在洁净区应设置技术夹层或技术夹道,用以布置送、回风管和其他管线。在车间体型上,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等要求来讲建造一单层大面积厂房最为合适。单层厂房具有以下几点优点:①可以设计成大跨度厂房,柱子减少后分隔房间灵活、緊凑、面积节约。②外墙面积最少,能耗少,受外界污染也少。③车间布局可按工艺流程布置得最合理、最紧凑,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的机会也最少。④投资合理,尤其对地质条件差的地区,可使基础投资少。⑤设备安装方便。⑥物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输送,有条件采用机械化输送。在有窗厂房设计中宜设置周圈封闭外走廊,这种安排的优点是在洁净生产区外有一个起环境缓冲作用的外走廊,它不仅对洁净区的温、湿度为一缓冲地带,而且对防止外界污染也是非常有利的。

4、内部装修及建筑立面

医业厂房由于有洁净度的要求,故装修材料要求便于清洗、无孔隙裂缝、表面平整光滑、不起尘、无颗粒性物质脱落。洁净室内墙壁和顶棚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起尘、避免眩光、耐腐蚀,阴阳角均宜作成圆角。地面应整体性好、平整耐磨、耐撞击,不易积聚静电,易除尘清洗。洁净室内的色彩宜淡雅柔和。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系数,顶棚和墙面宜为0.6~0.8,地面宜为0.15~0.35。制药厂房建筑立面应简洁、大方。细小的突出及凹曲装饰尽量不用。以减少积灰点,保证整体洁净度。为了使厂房立面美观,从而树立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环境。应在济实用的原则下,力求设计有特点,灵活丰富,具有现代风格的立面造型。厂房的外窗,目前常用塑钢窗,无论用什么材料皆要求严密性好。技术夹层中通风采光窗应考虑窗上皮与天棚间应留一定距离,用以走各种管线。总之,建筑设计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药厂厂房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与条件,仔细推敲,让建筑设计要求理念与制药行业标准及特点完美结合。

5、医药厂房的发展方向

(1)自然环境的引入与渗透

在医药厂房的内部空间环境中,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2)医药厂房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医药厂房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医药厂房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6、结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发展,对工艺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医药厂房业不单单是工业厂房那么简单。建筑师只有将上述发展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医药厂房来。

参考文献:

[1]宋德萱.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颜剑雄,米晓勇.医药厂房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14)

[3]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徐大桢,男,1985—,本科,建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建设、生产等方面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

上一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下一篇:古汉语异读字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