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22

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管理的难度,辅导员要以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创新班级工作方法,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及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爱校的观念和动力,他律和自律的行为习惯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使班级管理良性循环,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关健词】民办高校;班级工作;情感教育;养成教育

一、亲近学生,获取信赖,把握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新生刚人学,思想上尚处于迷茫状态,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只有亲近学生,使之“亲其师,信其道”,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快速记住他们的名字,能够随时叫出他们的名字。学生就会很受鼓舞,认为辅导员很关心重视他们,师生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笔者在军训时,就与学生朝夕相处,看着他们训练,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告诉他们在大学应该怎样学习,要考取哪些证书等,解决他们的困惑,使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与希望,学生对我的信赖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和形成了。

二、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适当引导,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1.鼓励参加竞选,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的意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来到大学,学生们个个斗志昂扬,希望在新的环境里老师能重视自己,每个学生在学籍表里都填写自己曾任班干部。军训结束时,为了搞好班级工作,笔者决定进行正式的班干部选举。笔者告诉学生,老师从没有看过他们的高考成绩,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大学阶段只要学习刻苦、努力锻炼就能成为一个优秀、出色的人。担任班干部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适当的锻炼能促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加竞选。之后我发现学生也非常热衷于参加学校、系上的学生组织,积极参加比赛和锻炼。

2.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观念

军训结束后,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乏自理、独立能力,沉迷网络,谈恋爱等。而这些尴尬问题难以直接出面处理,虽不能当面去堵,但还是需要适当疏导。

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大学学习生活,也为了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我让学生独立与本系高年级学生举办新老生交流会,让高年级学生传授学习工作经验、讲述学习体会,使新生更有方向感,消除了学习的盲目性。

3.话校史,培养学生爱校情感,激发学习动力

很多新生到校后就充满抱怨,如不习惯气候、不习惯食堂排队打饭,管理太严格、电视不能一直有信号等。针对这种情况,在班会中我告诉学生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告诉学生,这是民办学校,国家对民办学校不投人资金。学校发展前景很大,四年里他们会与学校同发展、共命运。已经来到这所学校就是她的一分子,应该爱她而不是抱怨她。

西方发达国家著名的私立大学就是因为培养出众多的人才而出名的,作为本校的学生应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学业、能力回报母校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严慈并济,养成由他律到自律

1.严肃考勤制度

新生一开课,笔者便召开了班委会,公布了班干部工作细则,特别强调了考勤问题,规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每天对学生进行考勤。规定学生请假要有书面假条,只要请假的理由恰当、时间合理,老师就会批假,不允许先斩后奏。除此以外,笔者每天都会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个别旷课学生。笔者都是直接去寝室,找到学生本人了解情况,询问是否身体不适,给予关切和问候。如果学生因偷懒而逃课,则告知利害关系,要求马上回教室上课。

2.严肃考试纪律

考试前,笔者多次强调考试纪律,不让学生存侥幸心理。考试期间,笔者多次进入本班考场,以便严格要求,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对个别作弊学生进行可严肃处理。严肃考纪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形成即使考不及格也不能作弊的观念,摒弃大学里只要考试前抱佛脚就可以考好的不良观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平时才会用心去学,端正学习态度,而不存侥幸心理,这样旷课的学生少了、贪玩的学生也少了。

3.根据专业性质,督促学习,注重实践

每到期末,笔者都会对学生讲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动手实践能力的不足,希望他们注重实践锻炼,并给学生发了一张社会实践表,要求他们假期找地方参加实践,写实践报告。新学期开始,学生就把两项作业都交了上来,虽然他们都把实践报告写成了心得体会,但我还是都仔细地看了一遍,发现学生的实践情况比我想像的要好,学生们有的到超市收银,有的到小工厂做出纳,有的到公司做见习会计。通过实践,他们即将理论转化为能力,也有了节约意识。

4.及时反思,完成大学校园生活角色转变

新学期开学时,学生成绩出来了,学生们面对成绩感触颇深。针对学生成绩情况,笔者让所有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让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写本期学习计划。笔者针对每一个总结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对存在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当面进行教育,指出优点缺点,要求扬长避短并提出改进意见。

有句俗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说得很有道理。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一片茫然,不了解不适应,也不知道自身知识的匮乏,不知该如何去学,所以对他们的教育要倾向以良好习惯、观念的养成为主。大二学生开始了解大学,有自知之明了,在新生的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对大二的学生就可以逐渐适当的放放手,着重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大三学生较大一大二更成熟、面临就业压力与困惑,学习会更自觉。大四学生通过实习、找工作,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求知欲更浓,这时应当根据教育规律,让其自主性得到锻炼和提高。

当然,学生相处日久,有些不良习惯会崭露头角,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学风和班风建设:

(1)对少数一贯懒散的学生实行必要的惩罚(往往是家长只想让学生混大学文凭,不配合学校的教育);

(2)解决学生寝室舍友之间的矛盾,增强沟通,促进学习;

(3)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会计专业知识竞赛,珠算大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学习态度积极,集体具有凝聚力;

(4)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请专业课列出有关课外书目和杂志,引导学生学习等。

作为一名民办高校辅导员,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对待学生才就会赢得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以学业上的实际行动给予的回报。

参考文献

[1]罗英.以情育人注重养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09).

[2]李维民.民办教育的创新与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曾璞(1984—),男,湖南涟源人,西京学院助教,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有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劳动市场需求,毕业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入研究和改革会计专业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中等职业会计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偏深偏难,教材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简要归纳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学评价体系是站在学校的角度而不是用人单位的角度,往往以一张试卷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标准,对所有学生评价采取“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差异和实际情况。

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使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指导学生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案例,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指导学习方向,至于教科书,只围绕最艰深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其余部分要求学生自学完成,培养他们学习的习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同时,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加大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会计实验教学的比重,积极鼓励教师使用多种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直观化,便于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

(二)强化实训式教学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不再明确区分理论与实践。以模拟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具体方式可包括:

1.实训教学

实施校内、校外实训教学,会计专业老师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切实有效的实习实训教学计划。严格管理实训教学活动,做到实训教学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标准。实验实训设备管理制度健全,设备帐、卡齐全,有使用记录,教师、学生参加实训,均需提交实训总结。根据会计专业实习、实训大纲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分别进行会计基础、金融基础知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点钞技能训练、珠算技能训练、沙盘认知企业实训、税收实务、商品流通批发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实习模型、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模拟银行综合实训、台计技能训练、财贸英语实训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共13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2.校内实习实训

良好的实训效果,离不开优良的实训场地和先进的实训设备。应建设满足会计专业教学要求的一体化教学专业教室、功能实训室,实训室可以包括:模拟银行实训室,主要用于银行结算业务训练;模拟证券实训室,主要用于模拟证券交易的训练,同时也可用作财务软件实操训练等;会计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会计手工做账实训,还可进行岗位训练;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用于会计化的实操训练、会计电算化考证实训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企业经营(ERP)实训室,主要用于企业认知沙盘实训,企业经营综合实训;台计室,主要进行台式计算器的训练和点钞训练;多媒体电化教室,具有公关礼仪培训、职业技能指导等多功能用途等。在此基础上,校内实训教学可创设以下实践活动课程:

(1)每年举办“跳蚤市场”开展企业经营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经营市场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体验企业经营。学生们通过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撰写企业经营、市场营销计划书、经营摊位竞投,广告时段竞投、资金筹集等体验如何创办一个企业公司;通过组织商品销售、进行策划宣传、企业的出纳、会计、仓管、营销、经理等岗位角色进行分工和合作,体验如何经营一个企业和进行一个企业产品销售;通过进行会计、出纳、仓管等岗位核算实训,体验专业知识应用,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对企业进行贷款发放以及回收贷款等体验银行业务活动。

(2)开设ERP沙盘活动训练课程。ERP沙盘模拟训练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方法,主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各个岗位的职能与职责,模拟职业岗位角色,分别担当如市场分析、接受订单、原料入库、加工生产、产品完工入库、交货等不同的管理角色,亲身体验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通过流程体验,使学生了解企业运作各个岗位的前后工作流程,帮助学生熟悉自己未来的工作业务。

(3)模拟公司综合实践。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训课程,通过建立模拟公司,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模拟公司筹建、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市场营销、商品采购、商品交易等商品上架和公司网页信息的发布等一系列的工作任务,让学生通过仿真的企业工作场景让学生认知公司岗位,认识公司业务,熟悉虚拟商务实训平台的操作,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难的问题。

(4)开展“英语角”、“商务活动体验”课程。“英语角”、“商务活动体验”课程主要安排在每周选修课或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通过情景式教学和活动体验式教学,学生熟悉商务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掌握如何服务、销售产品,以及掌握与客户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懂得如何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突出对学生商务英语会话技能的培训, 以培养学生运用初中级英语从事各种商务活动中的能力。

3.校外实习实训

为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可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与各大银行、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加强紧密联系,建成相对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利用第五、六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践实习活动。学校可与顶岗实习企业签订实习责任保险、实习补贴等相关协议,使实习学生能获得合理的实习报酬。同时,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配备齐全、管理到位,及时掌握学生顶岗实习进展,并会同实习单位做好学生指导工作,完成实习目标。

(三)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

1.实现无纸化办公

建成校园教学管理网络,通过教学管理软件进行教师课程安排、各项通知和学生成绩管理等,实行无纸化校园管理。

2.成立教学监督机构

成立由行业专家、教学行家、教师组成的教学监督机构。教学检查常态化,加强对老师的课堂管理力度。要求老师制定授课计划并严格按授课计划进行授课,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期初主要检查授课计划的制订工作;期中主要检查实际教学与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计划是否吻合;期末侧重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分析教学效果是否与期初目标一致以及存在问题,并以此作为专业教师的实绩评价方式之一。

3.规范教研组教研制度

教研组切实执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教师备课规范化,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坚持每周年级集备制度,每学期开展2~3次不定期的教案检查并做好教学检查以及教学检查分析小结。教研组经常性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坚持公开课和听课制度,每学期推出一定数量的公开课进行研讨,同时要求教师每人听课10节以上。

(四)有效开发教学资源

积极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新技术等。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编写公关礼仪、就业指导培训等校本课程,制作创新型教具,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与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二是改进和优化课堂和实训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会计专业教师自制的练习题库、试题库、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专业学习的信息化资源,应以资源库形式共享在校内网络平台上供师生使用。三是根据专业特点与社会调查相结合,重新编写校本教材,如商品流通批发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实习模型、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实训、台计等。此外,还应对应用性强的课程不断更新。四是在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下,课程逐步由“学科中心”转为“多元整合”,实施项目式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如会计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此外,探索以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情景练习、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在专业课应用,使学生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堂直接对接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五)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估

在中职会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而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应该兼顾公平和效率,即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促进老师吃透教材、钻研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积极性。

1.改革传统课程评价方法

建立以能力核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模式,行业企业可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及用人单位调查等方式参与导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根据专业课和实训课程不同的教学要求,注重专业课和实训课程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分析和考核,尤其注重课堂教学、实训全过程各主要环节的监控与考核,确保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注重学生知识向技能型的转化,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职业专门技能的培养。在实训课程过程考核主要从参与课程实训工作的态度、实训纪律、任务完成情况及实训报告、实训能力、实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

2.改进学生评价模式

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活动项目评价法、活动作品评价法、评语报告法等等评价方法。评价手段注重学生的参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一些不可量化的非智力因素。同时,为了使评价标准更全面、科学、合理,可利用“沙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评价,沙盘数据的客观性弥补“模拟公司”评价体系的不足,更直观反映学生对经营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经营结果数据使评价更直观、更具说服力。

3.实行多样化考试方式

注重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实行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多注重平时的测试。在具体操作中把评价体系加以规范化和细化,以避免评价时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如为了防止学生通过抄作业答案来取得较高的平时分,老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多下点工夫,多布置一些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具体关联的题目,使学生需要联系自己实际情况才能完成作业。例如,根据自己一个时期内的个人支出情况来填写会计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和相关的报表等,这样使得学生不能通过完全照抄别人答案来完成作业。将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将终结性考试与形成性考试结合起来,采用分层考试的方法,采用“等级+评语”的学业成绩评定等等相互结合的评价方法。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总评(100%)”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通过提高了日常考核和测验的比重取得了较好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志.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7, 2.

[2]谢丽英.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给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5.

[3]刘涛.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江西省商务学校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1.

[4]刘克政.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5]吴幼环.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J].教师,2012,3.

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智能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保证其实践能力与智能化工作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情,重视在校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基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探讨关于智能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智能时代;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探讨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智能财务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智能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师应重视学情分析和市场调研,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发展,准确把握不同会计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内容、教学情况、社会需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一)传统会计课程仍占主流,谈教学目标的确立

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实践”构成,其中理论内容主要有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等三大类构成,实践内容以电算化会计技能训练与手工会计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笔者调研发现,各个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非常相似,虽然部分中职院校已通过划分专业方向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体现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并逐渐增加了大数据会计、管理会计专业,但是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方向,因此很多中职院校在教学目标中着重体现传统会计知识教学,而对学生智能化会计能力培养较为忽视。此外,智能化时代的会计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数据整合能力、IT能力,大部分中职院校并未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对绩效管理、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预算管理等教学内容基本无所涉猎。

(二)教学模式有待创新,谈学生的参与度

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并未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将课堂重心放在教师的“教”上,学生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以“教”为中心的会计课堂上,教师持续输出,而学生被动输入,信息在师生之间的单向流通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学习自主性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比如,部分教师在教授税法知识时,将PPT教学作为信息化课堂,通过图文并茂课件与教师语言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税种内容。在实际的税务操作中,纳税申报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并不局限在税法本身,还包括了一些纳税规定、税务软件操作,并且税务软件操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逐渐增多。传统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对接,未能有效发挥信息化课堂对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作用。此外,部分中职院校会计教学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参与式课堂构建需求,也加剧了会计实践教学与智能化办公环境之间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与产业标准脱节,谈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的落差

“技能知识讲授+经典课本案例讲解”是中职会计教学的常用教学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建设比较偏向于知识传授。中职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税务核算、会计记账、财务核算、出纳收付等传统会计技能训练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数中职会计教师会主动推动校企合作,力图通过与企业签订实践协议的方式,为学生创造顶岗实习的机会,但是会计工作细致、复杂且内容繁多,经常会涉及企业内部各报销单位和外部工商税务财政部门,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全面掌握目标内容。会计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业务熟练水平要求较高,学生即便进入企业实习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操作实践的机会,大多只能旁观操作流程,或者做一些数据整理和粘贴凭证工作。校内教学内容未能与实际工作流程对接,学生在实习中亲身操作会计技能的机会较少,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之间逐渐形成一定落差。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工作项目法

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着手,完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职会计专业建设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一方面来说,教师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性、现实性、前瞻性以及针对性,使其能够在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中有效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来说,中职院校要以产教融合理论为指导,推进会计课程模块化构建,为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教学实践载体。中职会计课程体系构建要体现本专业所设置的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职能分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具体而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反映实践课与理论课、专业课与基础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原则上来说,实践性课程教学应保持50%以上课时占比,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要在6个月以上。故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素质学习模块、通用基础模块以及专业基础能力模块等5个部分。在通用模块中要加入计算机应用、社交礼仪、语数英等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通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其次,要通过工作项目法,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方法、内容、目标的基础,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利用工作项目法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课程目标细化课堂目标,然后据其设置实践项目。与此同时,中职会计教师还要推进专业化项目课程开发团队的构建,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创造组织基础。课程开发主体可覆盖行业专家、企业带教老师、中职院校领导以及专业课程教师,从而保证项目教学内容与流程的合理性。将典型岗位事例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应用到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中,以提升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致性。

(二)打造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它打破了社会、企业、中职院校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各类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院校可通过创新学徒制,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争取更多支持,促使专业人才培养贴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这种跨界的会计教育思维模式,赋予“师带徒”更多内涵,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中各个主体的共赢,有效加强了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比如,中职院校可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走现代学徒制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为创新学徒制教学模式创造便利条件。首先,中职院校以课题研究为牵引推进校企合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物质、时间、人员、技术等保障的同时,促使学徒制教学中所获得的相关人才培养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具体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院校要督促合作企业明确学徒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引领学生实践学习活动,以保障学生实践活动期间的相关权益,加强学生纪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学习期间,教师和企业师傅要保持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协商学生实习岗位安排,以确保实习岗位安排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企业实践学习环境与中职院校差距较大,学生学习环境更为开放,中职院校可采用弹性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线教学系统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期间的常用教学管理工具,中职教师可通过它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保证学生实训期间所产生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阶段性实训任务完成之后,中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设计教学考评指标,对学生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加强双方对学生实训情况的了解。

(三)创新教学思维,线上线下,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

在智能化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要重视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使教学评价结果在创新教学思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首先,中职会计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自己在智能化时代的新角色。为了提升学生会计技能发展与智能化会计办公环境的适应性,中职会计教师要教学实施中扮演好教练、主持人、参与者角色,从而辅助学生扮演好运动员、演员角色。比如,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教师积极学习新教学技术,开发关于智能化会计技术的线上教学资源,促进会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实现教学内容、技术、方法以及策略的高度融合,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资源。再次,教师要将线上教学设备所产生的教学数据和面授中产生的教学数据收集起来,借助丰富的教学数据采集实现多维度综合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职会计教育所面临的是新技术本身与教学模式的双重挑战,教师要重视教育改革措施的研究,从而实现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的相辅相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随着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对新型教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中职教师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线上教学技术扩充教学资源,进而为教育改革提供相应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孙会静.智能云时代下中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J].计算机与网络,2021,47(18):40-41.

[2]邹家林,舒敏.智能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2021(17):183-185.

[3]陈欣瑜.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营销界,2021(35):157-158.

[4]刘锦嫦.人工智能时代下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探究[J].财会学习,2021(16):174-175.

[5]袁雪松.浅议人工智能时代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乡镇企業会计,2020(05):224-225.

[6]赵燕.人工智能与云财务背景下财务人员培养路径研究——以中职会计教育创新实践为例[J].财会学习,2020(07):202-203.

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国家“职教20条”中所提出的“1+X”证书试点制度,现已成为未来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和培育方向。中职院校在推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1+X”证书试点制度实施所带来的新机遇,增强对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力争培育出高素质综合型的会计人才。基于“1+X”试点制度的实施方案及具体要求,深入探析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并结合探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使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1+X”制度;会计专业;中职教学;改革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更需要能力平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1+X”证书制度中,要求职业院校将职业教育改革和地方产业创新紧密结合到一起,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综合技能。笔者以所执教的中职会计专业为例,就如何依托“1+X”证书制度推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展开探究。

一、“1+X”证书制度下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

基于“1+X”证书制度推进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对于促进校企双方开展深度合作、提高中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十分有利。但除弊革新绝非一件易事,从现阶段的具体实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会计教学内容与“1+X”证书考核内容不相适应

在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所开展的往往是独立的、单一的专业技能培训,在培育过程中没有社会经济组织的参与和关注,培养出的会计人才理论性质过重,实践经验单薄,缺乏对多岗位综合专业能力的掌握,无法有效适应会计岗位需求。故在新时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育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履行工作职责的专业化会计人才。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提高

随着“1+X”证书试点制度的全面推广和落实,中职院校也要结合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打造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年长的教师要了解信息化教学手段,明确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必要性,在课堂中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理论和举措;年轻的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实训,积累从业经验,将岗位实践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结合“1+X”证书试点制度对师资队伍进行全面培育,中职院校所培养的会计人员才能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满足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1]。

(三)会计课堂教学由注重理论转向强调实操训练

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缺乏良好的训练。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必须改变授课方式,将自身的课程设置和学术型院校做明显区分,在理论教学环节,多增加实践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就读期间能得到更多的实操训练机会。

二、“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教学改革的策略

基于“1+X”证书制度推进会计教学改革,针对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中职院校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点策略,更有效地助推会计教学改革。

(一)打造专业“课证通融”新模式

当前的企业组织相对于财务会计更偏重于招收管理型会计人才,“职教20条”中也着重强调对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职院校在改革中应保持足够的政策灵敏度,配合“1+X”证书制度引导学生学习新型技术和会计工作新内容。建议在对会计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时,融入X证书的内容,建构“课证融通”新模式。以我校会计专业为例,在2019年我校会计专业申报“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取得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原有课程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将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教学中,比如财税共享模块,这个内容中包括初期建账、票据录入、财税审核、纳税申报、档案管理,教师可以在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税收实务课程中渗透以上内容,在考试前一个月时间,针对X证书的内容,进行综合实训,以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符合“1+X”证书制度要求,力求实现“课证融通”的目的。

(二)加强“1+X”证书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中最活跃、最有潜能的因素。中职院校应依据“1+X”证书的职业等级标准和具体要求,对教师团队的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定制,如年轻教师缺乏从业经验,那么培训内容就主要聚焦在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培训增长教师的实践经验,弥补其不足。年长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接触不多,那么培训内容就应重点关注教师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過培训帮助年长教师熟悉信息化教学模式,帮助年长教师掌握融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技巧。总而言之,在“1+X”证书制度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结合教师的不足,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完善的培训机制,使会计专业教师投身于企业实践或者信息化教学环境,从中吸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度。

(三)优化专业实训条件

基于“1+X”证书试点制度,中职院校需增强学生对财务共享、财务云智能技术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度。中职院校要及时补充实训硬件,增加学生对新型技术的接触机会,让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类信息技术,熟悉技术手段的应用方法,提高实训工作的先进性。同时,中职院校可以根据“X”证书的职业等级标准,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根据院校所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现状,推动产教的深度融合,构建围绕“1”和“X”而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2]。

三、“1+X”证书制度下会计教学改革预期成效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在历史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为了更好地應对世界各国之间愈加激烈的人才和技术竞争,努力满足时代发展、行业创新、企业求存的具体现实和人才需求,培养更多优质的会计技术人才,中职院校必须积极投身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实现新跨越。依托“1+X”证书制度,全力推进中职会计教学改革进程,将有效提高中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一)教学内容更富于针对性

随着“1+X”证书制度的贯彻落实,中职院校的教学任务也在随之加重。通过“1+X”证书制度展开会计改革措施,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针对性地落实“1+X”证书制度对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教师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随着会计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团队可以获得更充分的锻炼和培训,在新型教学技术应用以及会计实践能力的增长中获得突破。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会计教学改革的推进下显著提高,在教学创新能力上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为学生带去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专业实训条件渐趋完善

通过会计教学改革,中职院校可以加深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深度,为学生的专业实训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完备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能得到更充分的实训锻炼,并在参与实训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当前人才市场和社会经济组织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和期许,从而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规划,实现中职院校人才资源的有效输出。

(四)培养目标契合社会需求

职校向社会输送人才,除了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外,还有一层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其教学模式要和市场需求实现对接。当前中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行教师团队年轻化建设,通过招收更多的年轻教育工作者,补充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保证教学团队的活力。而年轻的教职工通常缺少丰富的企业经验,对市场现状、企业需求不甚了解,这些都影响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性。通过基于“1+X”证书制度展开会计教学改革,就可以推动学校和市场之间的对接,依靠和企业互相合作的方式,让企业参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及课程评价标准制定,让教学模式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市场输送更优质的会计人才,实现市场经济的平衡化发展[3]。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的提出不仅是中职会计专业改革转型和挑战的重大标志,更是实现中职院校向社会输送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关键所在。中职院校在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时应该积极把握国家政策的内涵和要求,依托“1+X”证书制度,通过与企业积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加强课程体系搭建、建设新型教师队伍等方式,为加速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打造中职会计教学良好局面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唐以志.健全1+X证书制度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109-113.

[2]唐秋妹.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广西教育,2020(18):79-80.

[3]程小兵.“1+X”证书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之人才培养方案[J].现代职业教育,2021(19):58-59.

编辑 薛直艳

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重要的科目之一,而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先对当前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旨在不断提高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会计专业;税法课程;角色扮演;教学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80

0 引言

税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兼具法律与经济两个专业的知识,不但有对法条的理解,还有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未能重视学生的思维、技能与个性发展,教学方法枯燥、课堂乏味,学生兴趣不浓,或者由于缺乏实践,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强,影响了教学效果。近年来,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由于极富特色与成效,逐渐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那么,如何在会计专业的税法课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活动呢?

1 角色扮演教学法内涵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注重教学互动,重视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教学方法。在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纳税范围,找到自己属于什么税种的纳税人,然后根据基本理论知识,然后计算出什应纳税额,再查找可抵、可免、可减的项目,你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包括税率、计税依据等,寻找最佳的途径,为税务筹划提供服务。通过角色扮演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抽象、枯燥、纯理论的税法教学,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价值与成就感,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当前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会计专业的税法课主要以讲解基础知识结构为主,很少和实际生活中的税收相结合,故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同时,由于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对税法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进入到理性认知及实践应用方面。此外,因为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少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也没有办法提出学生的看法,疑问总是被搁置,缺乏对办税流程的全面展示,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能力,填鸭式的税法学习,容易让学生对知识左耳进右耳出,“水过鸭背”,学了就忘,对办税流程的实际情况更是不了解。实际上,当前企业需要的是对税务知识有充足了解,并具有一定经验的实用性会计人才。在处理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变通,不仅要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而且不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税务处理,给企业带来企业的风险,现在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用刚毕业的没有实践经验的税法相关专业的学生去报公司的税,大部分是需要有经验的又有理论基础的会计。

3 角色扮演法在会计专业税法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3.1 合理选取教学案例

在税法课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法,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合理选取教学案例。税法课程理论知识点多,税法内容繁多,故案例应与理论知识点相关,且涉及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选取的案例应具有真实性与吸引性,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工作,最好是广受关注,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案例,这样既能聚焦学生影响力,还能提高对税法知识的认识。

3.2 注重对情景环境的合理设计

真实的情景环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氛围,而且能真实反映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与反应。所以,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真实、合理的情景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扮演会计角色。同时,保证实训材料的充足。会计日常工作中的专业用品主要有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等,还有剪刀、装订机、封皮及账绳等。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形成良好工作习惯,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3.3 合理设置角色

在会计专业的税法课程中,涉及大量的税务与法律知识,对每种会计角色的要求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在税法课程的角色扮演教学中,对角色的合理设置也非常重要。教师可让学生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如会计主管、出纳、成本会计等,让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时,更好地掌握相关税法知识与实操技巧,不但锻炼了自身综合能力,还增加了自身阅历与自信。

3.4 角色分配和任务的执行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后,教师还应根据班级及角色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个人左右。分组后,为每个角色分配工作,由学生自主或讨论完成角色人物。完成角色分工任务后,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保障学生用积极心态去完成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3.5 合理设计与安排课堂程序

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離不开教师在税法课程中对课堂程序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具体来说,教师应从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环节做好相应工作。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先向学生布置下节课需扮演的案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思考与查阅。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所讲知识进行相关计算,并简要阐述计算中使用的知识点,然后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归纳总结出最合适的答案。完成了每次角色扮演后,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对角色扮演案例作出的總结与归纳,然后就存在的疑问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学生的谨慎、周全思维给予肯定与鼓励。通过对角色的扮演,学生对税法知识的了解更进一步,逐渐由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层面,对更好地开展实践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4 角色扮演法在税法教学中应用价值

传统的理论税法教学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对人才需求,学生尽管能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税法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未必能够胜任,所以在税法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将学生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的企业实践运用中。

第一,锻炼了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入角色扮演法,学生可在真实的情境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采用自己的处理方式分析与解决问题,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及团结协作意识。在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角色,而多个学生在参与这一过程时,需要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有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且有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对日后进行团体活动具有积极意义。第三,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物质与能力。角色扮演法的实施,全程需要教师的参与,如选择案例、设置角色、分配任务、总结应用成果及问题等。若想保证这些环节的顺利与有效进行,离不开教师的全过程参与和掌控,如事前搜集资料、加工材料、形成案例及改进不足等。为例实施角色扮演法,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才能保证角色扮演法的高效进行,达到理想的效果。

5 完善角色扮演法在税法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当前角色扮演法在税法课程中的应用仍不够成熟,若想进一步发挥该方法的作用,要求教师应对现阶段角色扮演法的相关情况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以提升税法教学的效率。

5.1 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至少会包含2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在税法课程中的应用,也应辅以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比如,在學习“消费税”“增值税”相关知识时,先采用讲授法,再采用角色扮演法,必要时辅以其他方法,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5.2 合理处理师生的关系

在角色扮演法的应用中,毫无疑问,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也发挥着主导地位,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两者协调、契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作为主导的作用,负责对整个教学进行观察与调控,密切注意学生的角色扮演情况,学生发表了观点并作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5.3 积极完善税法角色扮演案例

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对案例及课上时间把握要求均较高。在选择案例时,往往需要经过深入思考与多次修改。但是,当前的税法课程法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时,可用的案例仍然比较匮乏,大多是匆忙或临时编写,严谨性与科学性均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对税法角色扮演案例进行不断完善,以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

6 结语

由上述可知,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基于当前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上课氛围枯燥乏味等,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紧密结合课程实际,并积极完善应用中仍不足的地方,以不断提升税法教学的效果,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应用型人才。

參考文献

[1]颜艳,房桃峻.基于角色扮演法的会计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13,(09):12-14.

[2]盘洋华.角色扮演法的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企业导报,2016,(04):50-51.

会计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企业越来越青睐“快上手”“多面手”型会计人才。文章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囿于客观经济及地域条件的限制,难以通过开展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等方式为在校生提供“真账实做”的机会等问题,构建了“教学做一体”的强化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突破性地在该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由任课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分期分批带领学生进入相同企业共同完成实时真账现做的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多次进入企业完成真实工作任务,解决了学校教与企业做相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真账实做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创新创业利好政策的牵引下,大量的中小企业纷纷涌现。在财务人员的选聘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青睐于“快上手”“多面手”型会计人才。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做模拟账)+校外实践(做真账)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实现。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难点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囿于客观经济条件及地域条件的限制,会计专业难以开展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更难以效仿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通过引进“校中厂”、开办代理记账公司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到企业真账实做的机会,学校教与企业做相脱节,影响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质量。

(一) 欠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少、实力弱,会计工作保密性的特点限制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欠发达地区客观经济条件及地域条件相对较差,中小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实力较弱,且多为商贸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财务岗位的数量设置往往仅满足于不违反规定。有限的市场条件及会计工作本身的保密性约束了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走出校门,局限于校内的“纸上谈兵”,学生在上岗前少有接触真账的机会,大量的校内实训仿佛“空中楼阁”,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受到极大限制。

(二)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难以实施“校中厂”模式

受区域市场环境和办学条件的限制,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难以复制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企业进校园”或开办代理记账公司等“校中厂”模式,且此类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学生的实践业务内容不是实时真账现做,操练的仍旧是“过时账”,未能与最新的政策法规完全同步。(2)学生的实践业务内容以制造业为主,无法契合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方向为中小型商贸企业这一现实。(3)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无法体现主体地位,“校中厂”模式下的教学主体以校外企业专家为主。

(三) 高职会计专业人数多,批量到企业实习的难度大

由于会计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等原因,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普遍较多。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2016级开设10个班共432人,2017级开设10个班共467人,2018级开设12个班共586人。如此庞大的招生规模,加之会计岗位本身的特殊性,要想采用传统的实习方式批量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难度很大。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到企业操练真账成为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大难点。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难点突破与实践

为突破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一) 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专业核心技能强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

为满足培养“快上手”“多面手”型会计人才的需求,精准培养学生“会做账”这一核心竞争力,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构建了“教学做一体”的强化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设计将单项技能训练与岗位综合训练相融合,80%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了校内仿真实训与企业真账实做相融合,采用灵活的考核方法,全程“教学做一体”。课程体系设计如下页表1所示。

1.丰富B类(理论+实践类)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融入企业“真账现做”环节。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中,中小企业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属于B类(理论+实践类)课程,两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同步,均为两个学期(第二、三学期,约8个月),侧重于个人单项技能训练,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包括平时考核(占10%)+课内实训考核(占20%)+校外实践考核(占20%)+期末闭卷考试(占50%)。

该类课程的課内实践教学设计如下:课内实训+校外实践,课内实训的内容以制造业的模拟账为主,校外实践的内容以中小型商贸企业的真账为主。一方面,制造业的会计业务最具代表性,会计专业学生必须熟悉制造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才能为培养“多面手”型会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统计分析茂名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以来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类型后发现,约60%的学生在中小型商贸企业完成财务岗位的顶岗实习,因此有必要提前通过校外实践环节增进学生对中小型商贸企业财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该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校外实践部分由任课教师联系本人实践锻炼的企业,灵活安排,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分批带领学生进企业完成实时真账现做。学生进入校外实践的岗位根据教师联系的企业的财务岗位设置而定,如表2所示。

中小企业会计实务课程以出纳岗位和会计岗位为主,会计电算化课程以销售岗位、采购岗位、仓管岗位、会计岗位为主。教师根据本人参加实践锻炼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前期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胜任能力,预先梳理出学生进入校外实践的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制定对应岗位实践教学内容的记录评价表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操要求、评价标准。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当天,学生根据不同岗位实时的工作任务进行真账现做,涉及需要到银行、税务等外单位办理的业务,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前往完成,教师全程指导讲解并现场考核学生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B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现场教—学生马上学—学生现场做”。

2.优化C类(纯实践类)课程的纯校内实训模式,手工与电算化平行做账。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中,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属于C类(纯实践类)课程,是会计专业单独设置的主干实践性课程,侧重于个人综合技能训练,实训时长为3周,全程在校内集中完成,目标是打好学生认知企业全盘账的基础。学生需根据实训任务的要求同时使用手工+电算化两种手段完成一家制造业公司某年12月份的完整业务处理。根据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按照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总分类账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完成。教师根据课程实训要点分别设计手工账实训考核指标及电算化账实训考核指标。通过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手段平行做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会计全盘账的认知。手工账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理解,加入电算化账的平行处理可以训练学生掌握从手工账到电算化账的过渡方法,有效契合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状况——大量中小企业的财务处理手段正在逐步将手工账与电算化账相融合。

3.创新C类(纯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分小组、分岗位、分地点、分权重。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中,会计核算岗位模拟实训课程是会计专业单独设置的主干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小组岗位技能综合训练,实训时长为3周,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部分。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创新了分小组、分岗位、分地点、分权重的“四分”考核方式。通过以考促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有效性。

(1)分小组:学生4人一组。

(2)分岗位:小组4人轮流完成会计主管、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四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3)分地点:在校内,小组完成一套模拟账的四轮分岗位轮岗实训,教师按校内实训小组分岗位考核表对校内实训环节进行详细考核;在企业,由校内指导教师分批带领每组学生进入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企业,根据企业的实时业务,指导学生按当前轮次自己负责的岗位,现场配合完成业务处理及岗位之间的凭证传递等,教师以个人答辩的方式现场考核学生,根据学生的表现填写考核表。若进企业实践当天未发生具体经济业务,则由现场学生审核企业的历史业务处理。

(4)分权重:本门课程的总评成绩构成包括平时考核(占20%)+小组成绩(占30%)+学生岗位实训成绩(占50%),其中,学生岗位实训成绩部分,根据四个岗位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分权重设计其在成绩构成中的比例:会计主管占30%、制单会计占30%、记账占30%、出纳占10%,针对四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制定细化的评分标准,确保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训练学生成为“多面手”。

4.激发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主动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实际问题。毕业设计课程是单独设置的专业实践性课程,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训时长为8周,由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按照会计准则、会计规范的要求,以顶岗实习单位为原型,为目标企业设计仿真账套,并设计配套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体系、适合的账务处理程序,运用指定的财务软件完成模拟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成并输出打印目标企业的模拟电算化账套资料。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会计电算化手段,分析和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设计方法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锻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为将来能够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 课堂搬进企业,师生现场齐做账,专业技能水平双提高

为了实施“教学做一体”的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确保学生进企业“实时真账现做”这一关键环节落到实处,结合会计行业的特点,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采用了将课堂搬进企业、师生现场齐做账、专业技能双提高的方式。

按照高职院校对专任教师的评聘要求,教师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每五年不得少于6个月。在专业教学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对于这一要求,绝大多数教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赴企业实践锻炼。借助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这一契机,由教师与实践锻炼的企业充分沟通后签订财务人员保密协议,灵活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定期进入企业开展“课堂搬进企业”的实时真账现做教学,师生齐做账。任课教师提前结合实践教学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实践锻炼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在实践锻炼期间调查、了解、设计该企业适合开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岗位、工作任务及考核标准,然后根据不同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分期分批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共同完成实时真账现做,并组织现场考核,学生在校期间能多次进入企业完成真实工作任务,解决了学校教与企业做相脱节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分课程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精细化考核标准,编制完成一套《中小型商贸企业通用财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标准》。

上述实践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及优势体现在:第一,教师对实践锻炼的企业的情况及业务内容比较熟悉,能独立完成企业的财务岗位工作,为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第二,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进企业完成实时的业务处理,全程手把手指导并监督学生完成真账实做,为业务处理的正确性提供了保障。第三,教师及学生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均为无偿行为,在有教师全程保驾护航、确保工作完成质量的前提下,企业乐于接受。第四,学生可以零距离接触企业真账,并直接完成企业真实财务岗位工作的业务处理,可大大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及职业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具体实施路径:在会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主干课程——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岗位模拟实训等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均设计并安排了学生进企业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实践教学需要分批分期带领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到企业操练真账实做。企业实踐教学环节教师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教师在前期需根据赴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及向企业、行业专家咨询的结果,对企业财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日常经济业务进行细化,制定带学生进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教学的内容记录评价表。为确保教学内容具体化、学生真账实做的考核内容明细化,最终实现实践成效的最大化,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制定了一套中小型商贸企业通用财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教学考核表,共包括15张具体表格,如下页表3所示。

企业实践教学具体组织实施安排如表4所示。

三、达到的效果

开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难点突破的探索与实践以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麦可思报告体现专业优势

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的数据显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7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中的多个主要指标趋势: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离职率、校友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均优于本系及本校各专业的平均水平,且呈现出逐渐向好的态势,充分体现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数据还显示,本成果的“教学做一体”课程体系中的中小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成果主要完成人是学生认为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教师。

(二) 技能大赛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自2013年开始每年参加全省范围内的各种专业技能大赛,主要包括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会计赛项及由用友公司主办的会计信息化大赛,学生在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4项。2016年,在本成果组织实施并初见成效的第四年,取得了全省二等奖的突破。2018年,最好成绩进入全省前10名,超过了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雄居粤东西北各高职院校之首。事实证明,本成果的组织实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 毕业生成功案例

根据追踪调查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成长较快,在工作中充分展现了“快上手”“多面手”的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在三年以后逐步晋升为企业骨干。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实操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同类院校的学生,甚至高于部分本科院校毕业生。因学生在校期间已直接参与企业的真账实做,了解了会计主要岗位的真实工作内容,能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而且学生勤奋刻苦,成为企业觉得“好用”的人才。

四、结束语

欠发达地区企业需要留得住的会计人才,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希望具有胜任职业要求的专业能力。为欠发达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探索实践教学难题的破解思路,不仅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有益、对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有益,而且对其他专业破解实践教学难题有启发意义。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共同研究这一领域,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和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微平.基于执业能力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9,(30):30-35.

[2] 蒋武.国内“会计实训”研究知识图谱(2001—2019)——基于CiteSpace的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69-73.

[3] 薛春燕.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108-112.

[4] 洪祝军.高职会计专业“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0):86-88.

[5] 孙玉芹,冯洪涛.高职会计专业“1234”交融并進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4):94-98.

[6] 刘飞.高职会计专业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8,(23):113-115.

上一篇:企业资产安全财务风险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管理创新交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