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

2024-07-22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也会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影响。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速度加快,会计工作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成为影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系统性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也就经常被大家忽略,所以,了解现阶段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找到应对策略非常必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失真原因;应对策略

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1 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非专业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还主要是将会计工作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环节上,这种浅层次的工作很难确保会计业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而大大影响了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1.2 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压力较大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强,融资工作相对困难,为了确保金融机构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了解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而如果遇到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不能满足融资需求的,势必会使得企业内部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而且尽管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受利益的诱惑,真正能够洞察事务本质的高素质工作人员还是相对较强的,也就使得企业内部那些虚假的报表很容易获得中介机构的肯定和评价。

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蜀都会计师事务)舞弊手段: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帐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骗取上市资格。公司上市后,1997年8月公布的中期报告中,将亏损6500万元虚报为净盈利1674万元,次年4月公布的1997年年度报告中,将实际亏损22952万元披露为亏损19800万元,欺骗投资者。而后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对其关键生产设备废品率上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实未作任何披露。

1.3 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不到位

中小企业内部部分领导由于对《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甚至部分企业内部领导为了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会做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出现逃避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督。特别是在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受企业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却很难坚守原则,最终出现会计报表弄假的状况。具体体现在账簿的基础上人为的进行报表信息和数字的调整,最终影响了报表使用者不能真正的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以及企业现有的经营成果。例如,震惊一时的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导致这次造假事件发生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监督力度不够,为了企业部分利益,铤而走险,制造出错误的报表数据和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1.4 政府职能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提升

当前我国民众自身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家对企业需求的国际化,我国政府的管理机构数量在逐步上升,尤其中小企业受工商、税务以及物价、城管、消防等特殊行业管理部门较多,例如,林业局、渔业局以及资源管理局等。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与这些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是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的关键,为了与这些管理部门维护关系,势必会出现大部分的管理开展,这些费用如果按照正常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势必会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制约,甚至受到法律的威胁,也就是造成部分企业出现会计信息作假的现象。

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

2.1 建立会计治理法律及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需要国家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时,提升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治理措施,并将这一项工作纳入到会计治理法律体系中去。此外,还需要我国健全《电子商务法》和制定《会计契约法》,这两种法律的出现能够对网上交易行为进行制约,同时制定和健全会计契约规定也能够帮助企业会计契约执行力提升。

此外,应尽快制定《会计证据法》,对于会计证据以及会计证据的责任以及取证范围等给予充分的说明。同时制定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会计信息管理工作,健全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法律责任制度,充分明确会计信息造假的概念、标准以及有效的处理方式。具体来讲也就是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有会计组织控制制度、开发和完善制度以及会计数据的备份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2.2 实行和健全企业会计监控机制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会计登记制度,在现如今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的财务信息审核都是需要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核算,并交由国家会计审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最后再颁发会计许可证书和签订会计信息监管约定等。其次就是要完善会计信息保密的监控制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会计单位进行信息的泄露,影响我国有关部门对会计信息的监控,以确保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2.3 强化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技术和素质培训

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强化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确保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主要做法就是要完善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升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此外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还需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全方位的提升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强化其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2.4 严把原始数据关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的数据也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完善,对于输入的数据源进行自动的加工和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但是,电脑中最原始的数据则是由人员进行审核并输入电脑中的,如果原始数据在录入过程中出现错误,则是计算机不能识别出现的,只会将错就错,最终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化这一特点,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就需要严格原始数据录入,对数据处理方式和过程都确保规范性、准确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司兴彬.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3(6):67-68.

[2]曹燕.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5(7):18-20.

[3]管雪莹,李宏伟.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8):224-225.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第2篇

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在人的操作下, 故意改动真实会计数据, 为了帮助自己获得较高利益而制作虚假的财务报表, 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无意义。其造成的危害贯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第一, 会计信息失真在法制方面的影响。会导致国家财经纪律引起人们的质疑。一旦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则会阻碍国家财经法纪的顺利执行, 还可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大量问题, 总之会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落实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再有, 发生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影响我国立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影响国家的立法初衷。

第二,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会导致人与人间的相互猜疑。会计信息失真会使经济利益分配出现不合理现象。一旦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会导致经济利益分配出现扭曲, 产生大量的社会不和谐因素, 甚至演变为激烈的社会冲突。

第三, 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建设稳定社会, 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产生上下浮动, 大员人员失业, 出现大量社会闲散人员, 社会安全受到极大影响。

再有, 会计信息失真还会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中小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主要依靠掌握的各种会计报表做出判断, 一旦会计报表出现虚假信息, 将会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对于影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 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行为两个方面来查找, 但两者不是单独的影响, 而是综合对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负责, 是相互关联的因素。

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的弱化和监管的不力两个主要方面。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存在的缺陷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会计法律法规执行力弱化、贯彻执行不到位会导致企业会计行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 一些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会计法律法规条文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 造成会计处理过度依赖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与估计, 使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提高, 而发现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后, 对当事的企业处罚不力也会使会计法律法规的崇高权威和尊严受到严重威胁, 造成更多的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钻空子”。

监管不力表现在政府监督方面和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方面。对于政府监督方面, 税务、工商等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以事后处罚为主, 对事前监督不够, 难以利用现有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日常的具体会计行为进行监督。而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目前可用“缺失”来进行概括, 目前没有哪个权威部门能够对所有企业的信用进行系统地监督、考核、测评、惩戒和对社会公布, 导致企业信用鱼龙混杂,

3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措施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防止出现虚假会计信息, 要自不同方面分别加强管理力度。及时解决财务管理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 严格监督与审核财务管理行为,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面这些方法。

3.1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会计人员同时承担着企业管理与制作会计信息的职责, 只有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人员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 为了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针对现有会计人员提高培训力度, 鼓励会计人员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专业教育与职称教育是会计人员必须接受的学习。其次, 会计工作与国家政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必须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国家政策法规, 帮助会计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使会计人员接受专业教育, 掌握当前最新会计操作技能, 与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不但要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而且还要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使会计人员做到勇于承担、敢于负责, 高度重视会计本职工作。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时, 要制订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以约束相关会计人员的行为,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有担当的会计团队。

3.2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1)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利用合理的监督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防止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利用监督使会计人员操作更加合理。同时还可以防止出现贪污受贿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鼓励全体干部员工参与会计监督, 才能保证监督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2) 实行责任制。会计工作要实行责任制, 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运行。要利用建立完善的制度进一步明确会计岗位设置、人员职责、工作标准等, 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3.3 实行会计报告审计制度

当前,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推行了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我国还达不到这一水平。大多企业只制订了一些内部标准, 而没有应用强制措施。笔者认为制订会计报表强制审计制度具有较高必要性, 对企业年度报表报送时间、报送项目做出明确规定, 提高年报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利用制订会计报告审核批复制度, 可以有效提高会计报告质量, 笔者认为应该在财政部门的主导下制订上述制度, 协同税务审计部门与工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实行, 在审批范围、审批意见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报表管理部门要及时公布掌握的会计信息, 防止其以各种原因为借口拖延公开时间。制订完善的责任制约制度得以实现提高报告的审核质量与监督质量, 制度的贯彻落实主要依靠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公开审核结果来完成, 一旦发现严重问题则需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总之, 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出现不可预料的经济行为, 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 阻碍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国家有关部门要及时制订合理措施, 防止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为信息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摘要:会计信息是如实、客观反映经济行为的依据, 其质量的高低对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导致决策的失误。文章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做出剖析, 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敬涛.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6) .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第3篇

1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并在大范围、多环节普遍存在, 从目前来看, 主要有以下情况。

(1) 成本费用核算失实, 人为调节成本费用。

(2) 瞒报、虚报业务收入。为了特定目的, 不遵守收入确认计量的标准, 提前确认或延迟确认某些收入, 多计量或少计量收入数额, 虚增或虚减利润。

(3) 投资收益失实。不真实反映对外投资收益, 根据企业的需要决定是否反映对外投资收益或亏损, 人为调节对外投资收益的水平, 达到增加或者减少利润的目的。

(4) 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 其常用方法有: (1) 虚构经济业务, 人为抬高公司业务和效益; (2) 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 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 (3) 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 抬高公司经营业绩; (4) 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 调节财务费用; (5) 通过集团公司内部往来调节利润。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会给相关信息使用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其危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破坏投资环境, 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市场上的投资者主要根据出资的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利性来决定其投资, 而其决策的主要依据便是企业出具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告。

(2) 导致利税和其他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其结果往往是将原来应归国家或集体的资产窃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在企业转换机制中, 一些企业通过不当估价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 从而改变了国有资产的真实比例和数额, 等于变相地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划为个人所有。国家依法征税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报表, 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直接导致税收的流失。

(3) 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如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成本;又如赊销政策应依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以往的交易记录来确定。了解这些情况主要通过各种会计记录, 如果会计资料不实, 企业管理当局势必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存在, 已经给我国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有必要对会计信息失真成因进行深入剖析。

3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3.1 加强会计立法, 完善会计准则, 建立健全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1) 加强会计立法。国家应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立法,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经营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责任, 尤其要加大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中的刑事责任, 使违反法规而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者得不偿失, 其私人成本接近或等于社会成本, 从而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等外部不经济现象。

(2) 完善会计准则。一方面, 及时出台具体会计准则, 确保准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切实防范会计舞弊,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 准则制定机构必须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改进既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使产生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济全貌或经济现实。

(3) 建立健全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即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这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证。

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 依据《会计法》等会计规范, 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会计制度及相关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明确会计期间和记账原则收入的确认原则、成本的计算原则;存货的核算方法及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坏账的确认及计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方法;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利润分配程序及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合并方法等。

(2) 制定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主要包括: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的设置及使用方法;凭证资料的签署、传递、记录和汇总程序;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程序。

(3) 制定会计稽核制度。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 会计账簿的审核;会计报表的审核;账表之间的核对。

(4) 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及其审批权限及职责;财务收支审批程序。

3.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会计职业或会计信息中的具体体现, 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目前, 我们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只停留在一般号召和舆论教育上, 尚未形成一套可行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惩戒体系。因此, 可以把职业道德体系作为节约制度运作成本的一种有效机制加以建立和完善, 建立、健全职业道德体系的关键在于落实。如可以通过政府及其他有关组织机构的“他律”和本行业的“自律”相结合, 从而切实发挥职业道德的效用。必须注意在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同时, 应建立相应的单位领导人的职业道德体系。

(1) 完善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严格规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持证上岗, 保证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都具备从业资格, 从而确保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都具备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使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确保会计从业人员以新知识、新技能、新手段规范会计资料, 杜绝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问题。

总之, 会计信息失真有其复杂的会计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发展, 而且还将随着会计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和复杂化。因此我们从政策、法律监督机制及人的责任几个方面入手, 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约束机制, 逐步地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子是可行的、有效的。

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信息资源, 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失真危害巨大。本文在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及危害基础上,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并就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出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比较严重。本文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对策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失真

所谓的会计信息是会计通过对特定经济活动的确认、对其涉及财务状况的计量、全面系统的记录以及根据经营效果编制出的报告,来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表现出多样性、復杂性、隐蔽性及其更大危害性,因而引起政府、投资者、企业、经营者以及其他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制定有效遏制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

一、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是重点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本文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对策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在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凭证审核、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全是会计人员的直接职责。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上,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外,管理体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二者必须双管齐下。加强会计管理体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策。

另一种办法是,实行会计委派制,即由政府部门或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通过任命的方式,直接向所属单位派遣会计人员。委派会计人员隶属上级委派单位,不受企业经营者的制约,可专心地为所有者服务,更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控制。委派会计制从九十年代初在我国试点,但对用于企业尚属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这是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尝试,需要建立相应的其他配套机制。目前要解决(1)如何防止企业经营者与委派会计人员之间的矛盾,保证企业的组织效能(2)委派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是一套班子还是两套班子,企业既有自主权,对此应如何协调(3)在尚未完全解决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又要研究如何解决好对委派会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否则,对委派会计管理不好,同样有可能作弊,甚至与经营者合谋,更为严重。

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是核心

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看,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国家对国有企业拥有产权;国家是宏观经济调控者,代表全民的利益,有责任使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一致;国家又是社会管理者,代表全社会的利益,有权力监督管理企业的会计信息。这种责任和权力与企业法人的权力、正当的经营权并不矛盾。

从企业与职工的关系看,企业职工与企业利害相关企业职工的专业化技能也是一种人力资本,理应是构成企业产权制度的一部分,因此强调群众监督的重要性是很正常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绝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工会、职代会在监督会计信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是保证

近年来,我国会计法规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不断走向完善。现实地说,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加强对会计法的贯彻执行,切实建立健全严格的执法检查制度,切实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机制,我们就完全有条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监控制度是整个监管机制的基础。它能有效而及时地纠正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在这项基础工作中,要强调制定好日常监督、临时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跟踪监督的具体内容、要求、衔接,要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其次,在完善国家监督体系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实施机制的重点应放在统一与效能上。财政、审计、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在各自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内容上应有统筹、合理的分工,搞好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处理好检查的交叉,避免执法上的重复、疏漏与撞车,加强统一领导和界定。

(三)要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管理,使之与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机结合,发挥其应有作用。

(四)加强监管另一重要方面是处罚力度。显而易见,造假被查处的机率越大,会计信息主体选择造假的也越少;同样,被查处后处罚力度越大,选择造假的越少;会计法规对处罚力度考虑越周密,越会使有造假动机者悬崖勒马。

四、建立健全教育机制是关键

宣传和教育历来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问题的关键:会计法明确规定,企业法人代表和会计人员“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党和政府从来都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恪尽职责,绝不玩忽职守;实事求是,绝不弄虚作假;遵循准则,绝不违法乱纪。如果每个单位的领导人员,都能做到这些起码的要求,虚假会计信息就不会产生。如果每个会计人员都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恪守执业理念和职业精神,自觉维护自己的客观性、公正性,做到不屈从、不迎合来自各方的压力,不以职业之便谋取私利,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不会发生。

对会计人员教育以及后续培训,始终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原理”,是会计行业的生命底线。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活动。过分强调业务水平而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就会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的危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陶冶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要经常不断地提供正反典型案例、正反典型人物进行生动的宣传教育,使其能自觉抵制和消除负面影响、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腐防变的能力;使个人的正确行为不仅是出于外在的强制,而是出于自我的选择,出于对规范的理解、认同和出自内心的接受。这应成为会计人员的职业精神、首要品质及其存在价值的所在。这是建立健全会计教育机制的唯一正确的方针。

作者单位: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处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了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以会计造假为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面对我国目前的这一状况,作者试图应用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对会计人员造假行为动机进行深刻的分析,以寻求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动机分析;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999年我国新《会计法》的颁布及国家会计学院的成立代表着党和政府对会计造假问题治理的决心。对于这一问题,众多的会计学者、专家、会计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各种角度的分析和探究。归纳起来,既有制度层面的,如:企业产权不明晰、会计制度不完善、会计准则存在漏洞等;也有执行层面的,如:会计监督不力、违规惩处力度小等,以及人员素质方面等等。其中吴联生(2003)提出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认为其治理有显著差异:规则性失真的治理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要准确把握会计域秩序,违规性失真的治理关键在于设计一个合理的责任合约安排,行为性失真的治理措施则主要在于加强会计教育。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于“人”。会计人员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心理和行为特征等在会计信息失真中具有重要的能动的决定作用。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是否由主观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和有意造假;根据会计人员造假的动机,有意造假可分为会计人员主动造假和被动造假。下面,将分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会计人员主动造假、会计人员被动造假这三种形式,对会计信息失真中会计人员影响因素予以分析。

一、 会计信息无意失真

在会计信息失真中,有一种情况是会计信息无意失真,它包括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和不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可避免会计信息无意失真主要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引起的失真,即会计人员在遵守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由于个人业务素质不高、会计方法使用不当、对会计事项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等,使会计信息未能如实或准确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不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又叫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因为客观因素以及一些合理的主观因素而引起的不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会计信息失真。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信息失真也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关。尽管这种信息失真是合法的、允许存在的,但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判断能力、认识能力等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和精确性。具体说来,影响会计信息无意失真的因素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实践经验和能力、对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法规制度的熟练程度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二、 会计人员主动造假

会计人员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会铤而走险、违规、违法操作,有意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主动造假就是指会计人员为了个人私利,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

“行为之后必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行为的动机。分析会计造假动机常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法”。究其造假行为动机,主要是他们以身试法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谋利越高,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会计法规、法律确定的处罚成本过低,查处力度较弱,就会导致会计行为主体较为普遍的非法律安排。同时,我国产权改革未完成,没有大量的合格的交易主体,就不可能形成正常交易秩序,国有企业产权模糊,国有资本所有者虚拟或缺位引起了交易行为的扭曲,表现为个人的效用的最大化,其可能导致集体、国家的非效用最大化行为。由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时间较短,反舞弊的立法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立法的滞后性、法律法规的非系统性;同样,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也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因此,法律法规与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不协调成为一种必然。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打假力度,尽快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使得造假成本升高,从而遏制造假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舞弊行为泛滥,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驱动。会计人员为了私利进行的会计舞弊包括:贪污公款、贪污公物,私自挪用等。导致会计人员有意造假的直接原因在于会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淡漠,不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因此,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是预防会计人员有意造假的关键所在。

三、 会计人员被动造假

会计人员被动造假就是指会计人员在其同事、下属、上司、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单位个人进行会计违规行为时不抵制、不检举,甚至在各种内外部压力下被迫协同造假,导致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事实。从客观上看,会计人员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资料的直接制造者,假账必然出于他们之手。应该说,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情况下会计人员并不具备会计造假的直接动机,而是出于种种顾虑和现实压力不得己而为之。

分析会计人员被动造假中其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担心抵制造假会遭致日后的打击报复;和主动造假的同事、上司、下属或其他部门、个人关系良好,不愿伤害他们;担心抵制行为失败后被单位或周围人孤立或蔑视等等。这些心理因素会严重制约会计人员抵制或检举会计造假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会计人员被动造假。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惧怕报复的心理。会计人员抵制或检举会计造假行为,一般只给他们带来成本,不能带来收益。因为很少有人为会计人员抵制或检举造假行为后遇到的麻烦支付报酬、进行补偿或获得职业水平的承认,而且会计人员可能会付出极高的成本或代价。即使会计人员非常小心地、用较巧妙的方式抵制或揭发会计造假行为,也可能使融洽的人际关系紧张起来,特别是造假者处于高层或拥有很高的威望或权力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第二,从众的心理。从众心理也是造成会计人员被动造假的重要原因。由于在很多单位都存在会计造假行为,会计人员在面对造假行为时可能会感到很正常,没必要小题大做去抵制、去揭发;或者周围的其他同事、上级对造假行为是认可或默认的,由此产生从众心理,认为自己不参与造假就吃亏了或落后了。如果感觉到具有高道德品质的其他人违反了法律,那么一个人的行为标准将会改变。这是因为他人的行为可能影响自己的内在道德标准。IRS委员会成员Charles Rossotti最近声明“如果会计人员开始相信别人正在舞弊,会计造假的诱惑可能变得不可抵抗。”(Weisman 2001,AL)。会计造假行为的普遍性和“法不责众”心理的存在使会计人员没有动力和勇气去抵制或检举会计造假行为,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第三,侥幸的心理。会计人员知道参与造假是要冒险的,是有可能要付出代价的。但这种冒险心理很可能会被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所抚平。会计法规的空白区和会计行为的自身特点使得会计造假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为会计人员对会计造假行为的解释、判断或辩解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和余地,从而更加助长会计人员的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

四、 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

如前面所述,会计人员的各方面因素对于会计信息失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预防或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关注会计人员这一能动的主观因素。因此,研究会计人员本身,是进行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对于造假现象,我们只能通过考察个人的行为、愿望、信仰来解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行为科学”。但同时,个人并不等于把每个人视为独立的、抽象的个人。个人的偏好要受到其他人或他所属集体或阶级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此有关的制度环境的约束。会计人员自身在会计人员塑造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而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则是会计人员塑造的重要保障和外部条件,这些也是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以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时,为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提供保障,此外还应加强对会计法贯彻执行的检查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对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委派制,同时要加强对则会人员的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严于克己自律,坚定会计意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伦理及职业道德体系。(3)适当加大对实施会计舞弊者的处罚,并以法规的形式指定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监管者的积极性,促使监管者积极实施严监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舞弊机会,控制会计舞弊现象蔓延。我国许多重大经济犯罪案件都是由举报人举报并得以查处的。因此,应在建立重奖举报人制度的同时,严惩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并使该项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子以规定,使举报人应有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总之,会计舞弊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在道德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行法制制度,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会计研究,2003,(1).

2.叶陈刚.会计伦理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62-83.

3.Weisman,J.IRS audits at record low:Officials cite decade——long staff decrease,old computers,law defending taxpayers.USA Today(February 16):A1.,2001.

4.秦江萍.企业会计舞弊及其控制: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财经论丛,2005,(4).

5.谢雯.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作者简介:陈玉清,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肖峰、王琳,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硕士生。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行业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会计信息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其中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要完全根除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在部分中小企业当中,由于其会计管理质量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繁出现,给企业运营及市场秩序均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保证企业财务工作顺利实施,并创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必然要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采取一定手段进行控制。基于此,本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治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信息输入与输出不一致而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状况与原始凭证存在出入。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是会计信息失真典型的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主要是以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作为载体。然而,在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编制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主观或客观上的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2)会计核算失真。企业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当中的重中之中。会计核算是会计结合企业实际经济业务情况进行相应的确认、记录、剂量及报告等一系列的经济性管理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虚假或错误会计信息,均会造成会计核算失真,也就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经济状况。(3)账外设账。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在行业或市场当中体现出自身优势,或为了应付管理部门检查,会采取分别建账的行为。通过编制虚假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这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客观性产生严重影响,对企业及市场公平竞争均是不利的。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会对企业健康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对整个市场乃至国家经济造成危害,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投资者决策产生误导。从投资者的立场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其做出错误判断或决策。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引诱投资者将资源投入到效益低、风险高的项目当中,一旦出现风险事件,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频繁出现,也会让投资环境持续恶化,会造成投资资金收缩或资源浪费,对市场发展产生严重阻碍。(2)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极为重要。政府往往会结合市场整体发展态势采取一定政策性的策略来稳定市场发展。但会计信息失真会让政府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对于市场经济协调会产生负面引导,导致经济资源使用率下降。(3)对审计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冲击。现今审计行业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性的企业类型,在经济市场当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管理作用。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愈来愈严重,会让大众对企业市场作业抱有疑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审计行业的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主观因素,又包括客观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准不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当中,一些会计人员并不是专业出生,业务能力及基础知识积累较为薄弱。再加上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会计行为约束力不够,导致一些会计人员工作不够细致,容易出现会计信息错误。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法律意识不强,职业素养不高,甚至出现主动做假账、编制虚假信息的情况,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严重影响。(2)非法谋取不正当利益。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会计部门,并配备一定的会计人员完成日常会计工作。会计信息生产全过程几乎置于企业内部,并由企业全权控制。部分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利用上述条件进行违规操作,以不正当的方式制造各类虚假会计信息或财务信息,以谋取不正当利益。(3)会计监督有待完善。目前,受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建全。财务管理部门人才缺口加大,无法对各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充分监督。工商、银行等部门主要从自身角度进行会计监督,彼此之间合作程度不够,导致会计监督管理形式单一,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四、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策略

1.提升法律监督效力。通过加强相关法律建设,以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来规范会计行为,尽可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涉及法律主体较多,涵盖了企业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从业人员等。若出现主体之间的合谋,会让会计信息管理陷入困境。因此,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促进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目前,我国会计法律体系涵盖了三个层次,依次为《会计法》、《会计职称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行为具有明确规定,但配套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除了法律法规支持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法律监督执行力,做到严格执法。对于部分政府机构,可引导社会舆论力量来约束其行为,促进规范执法。企业内部也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持,鼓励员工举报会计违规、违法行为,这样不仅能够提早发现会计管理漏洞,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发现违规行为的成本。另外,对于会计违规、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违规企业民事责任,完善民事补偿制度,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管效力。

2.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董事会作用。在企业治理当中,董事会是十分活跃的主体,它能够与执行层与经理人形成制衡。企业内部可设立外部独立董事,并合理规定外部独立董事数量,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以此来提升董事会专业水准,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要强化监事会职能。监事会成员设置应避免“内部人监督内部人、下级监督上级、同级监督同级”,并适当增加外部监事,保证监事的独立性,防止监事会成员的利益由管理层控制。部分监事受限于自身知识积累及专业水平,可适当聘请外部机构对经营人进行监督约束,以提升监督效力,避免经营人“以权谋私”。

3.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制造者,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一定责任。会计人员要从自我出发,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操守水平。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思想教育,督促其抵制会计信息虚假行为。

当然,财会人员也要懂得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对于非自身因素导致的信息失真要懂得如何规避相关责任。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要不断加强会计行业法律、法规学习,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日常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做到细致认真,并做好备份,以作为凭据。同时,要不断增强专业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即便出现问题时,财会人员也有能力协调、解决好,保证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为了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部门要加快会计法律建设步伐,提升法律监督效力。企业自身也要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內部监督环境。会计从业人员则要不断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及业务技能,将会计工作落实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晓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对策[J].商业经济,2017(02):134-136.

[2]朱亭璇.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防范——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环境[J].新会计,2014(08):26-28.

[3]童昊镜,彭凌.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4):73-74.

[4]曹燕.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5(07):18-20.

[5]王翠霞.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0):41.

上一篇:液压传动系统工程机械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数控机床课程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