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为教育变革提供了转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的特点表现为文本“读解构”有深度、知识运用有维度、思维发展有高度、审美教育有温度。从深度理解能力、深度运用能力、深度思维能力、深度审美能力4个方面来实施深度学习策略,实现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信息社会对人才知识体系建构的要求有很大的改变。信息社会存在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知识大爆炸等特点,对人才的创新能力、知识体系建构能力等关键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能力正是深度学习所追求的,深度学习的出现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提供了一条改革思路。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薄弱,阅读能力不足,浅层学习特征明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深度学习的加持。本文基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内涵、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最后的结果指向,从深度理解能力、深度运用能力、深度思维能力、深度审美能力4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1.1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源自于早期散文阅读研究。1976 年美国学者在研究大学生进行大量散文阅读任务时,让学生用以下两种方法阅读文章并进行测验:(1)直接对文章进行记忆并测试,称之为浅层学习;(2)让被实验者先学习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测验,即深度学习。对比实验之后分析结果显示深度学习的这组被试普遍比浅层学习的记忆效果好[1],由此深度学习开始崭露头角,被研究者所重视。目前,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例如Marton等人认为深度学习是在氛围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通过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利用头脑中已有知识建构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佳学习结果。结果显示,学习者在面对同一学习任务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即表层处理方式或者深层处理方式),学习结果出现了显著差异[2]。(2)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如郭华教授从学科的本质入手,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学习的过程,具备批判性思维,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还有学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建构深度理解知识的途径,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习环境以及已有教育资源的掌握进行反思管理[3]。(3)直接认为深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黎加厚教授在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试图理解深度学习的含义,他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新知识能与原有知识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学习者能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学习[4]。(4)将深度学习定义为获得某些关键能力的路径。如Beattie V基金会在实施深度学习研究项目的过程中,认为深度学习是要让学习者掌握必备的“negligence”,主要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是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解决问题等6种基本能力[5]。

上述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深度学习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但相关文献中缺乏在具体学科中对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在通过分析深度学习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在氛围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全面整合信息,利用高阶思维掌握文本内容解决问题并且审美观得以提升的学习过程。

从上述概念中笔者把深度学习能力归纳为以下4种:(1)理解能力。深度学习强调理解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学习者能够将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辩证的联系,去粗取精,得到自己想获取的知识。(2)运用能力。深度学习强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学习者要掌握的是知识产生的过程,領会知识的本质,学会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复杂情景中的能力。(3)思维能力。深度学习作为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化的指标,本身追寻的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思考方式。(4)审美能力。也就是审美价值观的培养,深度学习要求学生积极投入情感,通过团队合作的过程来思考知识产生后面的情感、价值取向。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内涵

2005年深度学习引入我国后,已有学者将深度学习与语文具体学科联系起来,如有学者认为语文中的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在对文本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认知结构中,批判性地理解文本,建构语文学习的全面性[6]。有的直接对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进行研究,比如李广认为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学习语文中契合的单元主题,利用自身经验与学习的内容、情景进行对话,培养语文能力,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7]。还有的学者则进一步将深度学习放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认为深度学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者在对文本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面对问题时进行深度思考,多角度地理解建构,全方面地进行阅读教学活动,建构学生自己的阅读体系,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8]。由此可见,学者们对深度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大多离不开几个关键句的体现,离不开对阅读文本本质的理解、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文本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在发展思维的基础上语文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是指以确立高阶思维发展为目标,师生围绕小学语文阅读中适合的内容,积极投入高效的学习方式,创设建构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与语文知识发生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紧紧围绕“四个能力”进行阅读教学,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建构学习者自己的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探索文本的本质,学会在现实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创设开放的环境氛围,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步发展;师生共同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文本背后情感的诞生过程,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根据小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等特点,指导小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语文素养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核心,语文能力包含语文知识基础能力、建构能力、写作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结合深度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核心特点。

2.1 文本“读解构”有深度

师生对语文文本的“读解构”,就是通过阅读、理解、建构赋予没有生命的文字以生机,让作者的文章得到二次生命。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对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解读水平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深度解读文本,对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字词句篇章的理解、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多元思维的培养都有着难以替代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要让文本有深度,“解读”是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重视对文章中字词句的建构、写作背景及背后情感诞生过程的解析,要求尽量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深度解读文章。深度学习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度理解,从对文章的“读解构”来深度理解文章。学生需要从对文本浮于表面的理解变为挖掘文本背后的写作手法、写作缘由及写作特点;从文本的字面意思深入追寻文本背后蕴含的思想价值观;从对一篇文章的孤立理解变为立足于整个单元的评价、应用及反思[9]。

2.2 知识运用有维度

在对文本充分理解和建构之后,便开始涉及到知识的运用。“运用”在教学中是指教师在没有明确指出问题该如何解决的前提下,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会使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它是“迁移”意思的具体化[10]。维度是要用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角去评判事物。“运用有维度”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服务于新情境。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前提下,深度学习强调通过全新的理念、手段、方式来理解新知识,并能分析评价这些知识,追求知识的多层次化。于是,知识多角度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1]。因为学生身处的环境不再像以前一样信息来源单一,教师只需让学生学会知识应付考试即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的信息接收面迅速扩大,他们获得信息的媒介增多,单纯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他们面对的环境错综复杂,活学活用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的多角度运用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3 思维发展有高度

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者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将会得到同步发展,深度学习的隐性变化或关键所在也是思维的发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导学生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12]。高阶思维指高认知水平层次上出现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语文教学目标中具体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4个环节,鼓励学生“存疑”“存异”。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主旨,通过达到高级认知来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创造能力。在语文学科中,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语言的作用是将人们的思维表述出来,思维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字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渐了解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学会逻辑思辨[13]。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课上课下不间断的培养,所以高阶思维方式的形成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动学生思维,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听取学生的答案,促使学生思维得到碰撞,散发思考的火花,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2.4 审美教育有温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学习研究关注知识、能力形成背后的价值观问题,在“课标”中,小学语文的学科素养中有一条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审美价值观。何为审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指在主客体统一的审美价值关系中审美主体所形成的审美意识观念[14]。因此,小学审美教育不应再像从前那样,教师用寥寥数语总结课文背后的情感,這样的语言表述冰冷且毫无生机,学生不能切身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审美教育的“温度”就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知美,切实体会到文本背后所蕴含的“美”,并在学习者的心中留下了“美”的种子,并在适宜的情境中促使其生根发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情趣及发现“美”的能力。有“温度”的美育是学习者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背后的美,促使学生健康心灵的发展;有“温度”的美育也是真正实现语文两大特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重要手段,通过让学生在正确的审美观念中获寻到人文价值,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如在执教《山中访友》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扮演作者与“山中老友”对话,学生自创一问一答法把课文转化为诗歌,学生感受课文的音律美,然后教师让学生模仿作者把改编诗句运用于生活中,编一首小诗。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本文在充分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内涵、特点的理论基础上,深入研读“新课标”中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提出了由师生共同形成的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3.1 深度理解能力:理解与建构

1) 透过文章的“读解构”挖掘文本的深度理解,获得知识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深度理解是深度学习的衍生品,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从阅读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内部逻辑的理解;从文字表面获取的信息深化到对文本背后的思考、情感等方面的理解,指向的是学生理解的全面性和丰富性[9]。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发生深度学习这个行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提炼重点,带着一颗充满质疑、批判的心去理解文本,才能促使深度学习的产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师生之间共同讨论新知识,共同理解新观念,在遇到困难时,学习者及时寻求教师帮助。教师及时反馈并与之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一种积极有趣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切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达到深度理解,获取知识的丰富性及完整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获得知识的完整性,首先应该打牢基础,基本的文学素养在点滴之间建立,换言之就是通过文章“读解构”来建構基本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是围绕文本中的阅读篇目进行全方位、多元的“读解构”。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文章的“读解构”:(1)借助多种资料阅读文本,教师的教学参考、学生的小学教材全解、多媒体的运用都能帮助学生多角度阅读文本。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专研文本,主动思考,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15];(2)深度理解文本,深化理解语文学科自身知识的丰富性,不断更新与丰富语文学科知识;(3)建构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每个单元都是由相同主题的不同文章构成,每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必然也是有相似之处的,找到文本之间的共通之处,建构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在《白鹅》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基于对全班学生充分的了解来设计学习卡片。首先布置了关于字词、阅读的预习检测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找出不认识的字。使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勾画文章的重点字词句,重点勾画出白鹅的“高傲”这个引领全文的词。其次是调动孩子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分析丰子恺先生的生平,讨论他的作品,实现学习者与作者的沟通,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然后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现学习结果,师生充分讨论前三段(重点教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自学后几段,教师以检测卡形式检测学习成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不断深化对文章的认识,对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到了这种描写动物的方式,同时对第四单元中表达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一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重构阅读知识体系,促进知识深度整合。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语文的整个知识体系有其内在逻辑性,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契合的单元中进行整合性的学习[16]。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断层的: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找不到单元、课文之间的关联,建构不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了能建构知识体系,首先,需要预先激活学生的先期知识,将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迁移到新学习的文章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容易和结构化。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深度加工阅读知识,整合知识,对文章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做条理化的梳理。然后是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学生自己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形成难以遗忘的印象。让学生学习的东西能够真的帮助他的人生道路,探索更有意义的生命历程。最后,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深度加工,加工的意义核心内容就是同化信息,学生新学习的知识与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发生了联系,这样的阅读加工方式才是有效的。例如讲解完人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时,教师带领大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回忆本单元的内容,强调本单元以说明性文章为主,画出思维导图(见图1),这样,本单元的所有内容很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够回顾本单元内容,整合知识体系。

3.2 深度运用能力:本质与迁移

1) 探寻文本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存在都有典型性和契合性,每篇文章都有要表达的中心,展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且这些价值取向都与当代主流价值观相符合[17]。也就是说透过文章应该看到后面所蕴含的本质,感知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抓住文章本质呢?

首先是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对所学的文章进行深度理解。方法如下:(1)要注意培养语感,语文归根到底就是说和写能力的培养,“说”就是一个锻炼语感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深一层。(2)教师要定期把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或是单元主题梳理清楚,梳理知识点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整合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经常出现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都能很好地运用,遇到相似的文本时,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时,开篇会给学生做一个单元导读课,告知本单元的学习方法(采用关键词/中心句归纳法),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头脑中有了清晰的预设,调动已有知识库,走进单元学习。(3)运用多媒体技术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者的视觉冲突会更深刻。然后整合头脑中的信息,深度挖掘文章的本质。每篇文章都有其重点,当所获取的知识变成学生生活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从学到会用,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完善。

2) 创设情境,体验阅读知识的诞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规律后,会产生成就感,就能轻易掌握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情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恰当情境。为了创设情境,首先,教师要提出问题,利用已有的语文资源,将问题融入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开始探寻问题当中自己熟悉的要素。其次,对问题进行分类,运用动态的、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主体性、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找出答案。最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密切注视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将生活和语文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与生活的联系,或者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的某些片段以图片或者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内容更立体,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伯牙绝弦》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景,教师播放了我国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将学生们从下课欢快的心情中迅速转入“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的情境中,带着知己般的情感进入课文的学习。

3.3 深度思考能力:批判与创造

1) 紧扣阅读文本,激发主动思考的兴趣。深度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破除学生在课堂上的“非参与”现象,让学生“有深度”地主动参与进课堂,走进阅读课堂,通过将阅读中有趣的、可以展现的情境镶嵌在课堂中,创设出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对课文中发生的故事产生好奇心,触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去了解文中发生的故事。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特别强烈的,教育者要给予他们足够刺激或新鲜的事物,让儿童产生追求真理的兴趣。主动思考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好好学习。

在《梅花魂》一课中,教师提出:“梅花魂除了代表外祖父对祖国的眷念外,象征着什么?”学生主动思考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回答后,第十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道:“我觉得梅花魂代表了外祖父眷念祖國的心。”这个答案是师生共同讨论的结果,比教师直接讲出答案让学生印象深刻得多。主动思考是学生主动和文本产生联系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地阅读、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反复论证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探寻满意的答复。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摆脱浅层学习中死记硬背、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的困境,让深度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开花结果。

2) 教师创设问题导向的课堂,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学生勇敢的质疑中,迸发出了批判的火花,也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埋下希望的种子。创造力的培养正是当前我国教育极度缺乏的,深度学习的出现给了创造力存在的土壤。深度学习对语文阅读来说,是一把可以解决低阶问题的利刃,深度学习所要求的高阶思维也与新课标中对教学中需要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一致。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因为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思维产生的过程[18]。所以,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考,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明白自己的意见是可以被采纳的,让学生放心大胆地提出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自己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大胆推理,小心求证,对文章中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尝试提出问题。教师引领大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创造性能力最好的培养。接着是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问题导向的课堂,利用现代发达的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和教师一起感受分析问题中动脑的过程。最后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多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多给启发,破除“标准答案”的陈旧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能够更深层次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如学习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说明文整个单元后,教师让学生细致地观察梨或香蕉的外形,找到特点,写一篇说明文。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学生在观察梨后发现:梨的切面、形状、味道映射在每个人心里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学生根据自己实践结果结合课上所学的说明方法完成了一篇说明文,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3.4 深度审美能力:合作与感悟

1)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互助能力、沟通能力。在深度学习中,十分推崇合作学习,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的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每个小组成员又承担各自不同的任务,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自己那部分而主动学习,同时也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促进合作学习的产生。与此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之间需要沟通,有深度的交谈也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更好的培养。如在讲解《白鹅》的过程中,自主学习阶段(20分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白鹅的高傲体现在那些地方?”学生先自己勾画书上有关白鹅高傲的句子,然后小组讨论自己勾画了哪些词句,并告知原因。在讨论过程中找出共同勾画的地方,讨论自己单独勾画的词句能不能体现白鹅的高傲,最后总结。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感悟美好生活。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基本素养的培养,希望建构的是核心能力都得到发展的教学课堂。在这些良好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审美教育被提出。审美教育需要一个人整体的素养作为基础,需要通过直接参与审美活动的实践来培养,通过课文的讲解联系生活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张诗雅认为深度学习中价值观的培养是通过价值嵌入和价值评判两种方式得到的,是将价值观转化为具有情境性和实践性的模式表征,为学生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正面价值化提供全面的框架结构[15]。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良好的性格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视审美价值观的形成,通过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感知课文的内容美、体验课文的思想美来形成对文本背后情感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者可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审美观:(1)深度分析文本背后蕴含的“美”。教师备课认真,思维活跃,带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还原当时的场景,可借助多媒体等信息设备给学生展现画面,体会作者写文时的心境感悟。(2)深度设计场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入,可设计场景,帮助学生矫正部分不太清晰的认知,对于难以理解的段落、句子也充分予以解释说明。(3)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深度实践。例如,在讲解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时,可以将作者对母亲的爱充分表现出来,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做一个角色扮演游戏或“角色互换”,让学生当一个星期的妈妈,感受母亲对家庭的奉献。有了生活中真实的感悟作铺垫,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4)要对学生的审美感悟做深度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美”做出解读,每个学生因为已有知识体系不同,答案不尽相同。然后,组织大家讨论理由,互相评价,对背后的情感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感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深度学习:本质与理念[J].新教师,2017( 12):11-14.

[2]Marton F,Saljo R.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i-outcome and proces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 1):4-11.

[3]温雪.深度学习研究述评:内涵、教学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7( 11):39-54.

[4]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 5):29-33.

[5]Beattie V,collins B,mclnnes B.et al.Deep and surface learning:a simple or simplistic dichotomy?[J].Accounting Education,1997( 6):1-12.

[6]李锦辉.关于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 12):57-58.

[7]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 9):60-67.

[8]秦一铭,计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探索[J].现代教育学刊(语文教学研究),2018( 8):96-97.

[9]伍远岳,伍彪支.基于理解能力表现标准的深度理解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8):76-80.

[10]B.S.布鲁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 认知领域)[M].罗黎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何克抗.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8( 5):110-115.

[12]栾贻爱.促进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8( 2):41-44.

[13]张明.小学生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4-118.

[14]梁明.审美困境与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建构[J].教育探索,2015( 9):129-13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6]但媛.建国后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史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7]刘冬梅.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8]Eric J,LeAnn N.深度学习的7中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8.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父亲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参与度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现今父亲对幼儿早教重视程度虽有所提升,但在参与早教过程中的教育观念、方法、内容、能力以及环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进行家庭早期教育的质量和积极性。在对父亲角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父亲、家庭和社会角度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促进父亲参与家庭早期教育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庭早期教育  父亲  教育参与

幼儿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以幼儿时期也是奠定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故需有适当的环境与优良的养育,以促使民族的新生。[1]然而,父亲在对幼儿进行教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婴幼儿奠定良好的人生健全发展的基础,甚至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发挥父亲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庭早教参与度。

一、父亲在幼儿家庭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幼儿的心理、性格以及性别角色的发展上,父亲既能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形成活泼阳光、勇于面对困难的个性,并学习到父亲身上坚韧顽强、理性沉稳等品质,在未来以父亲为榜样或者作为择偶的标准。在道德培养上,父亲的在位更容易减少孩子的反社会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在智力以及社交发展中,父亲在与孩子亲密互动中更能促进孩子的理性思维发展,提高其智力水平;同时与父亲长期相处的婴幼儿更愿意与同伴玩耍,社交能力更强。

二、父亲在幼儿家庭早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父亲持有的教育观念

如今,仍有许多父亲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一方面,认为婴幼儿年纪小,各方面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无需对其进行早期教育。另一方面,过于夸大早期教育尤其是关键期的重要性,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及发展动态,甚至达到草木皆兵的状态,以确保避免错失婴幼儿各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研究表明,关键期并不完全受生物钟的统治,关键期也不只是意味着成熟结束灵活的学习周期。[2]这说明不能照搬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时间,不同幼儿关键期有所差异,也没有哪一段时间是接受某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需理性对待婴幼儿的关键期,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适时培养,这也避免造成其内心紧张,影响身心正常发展。不过部分父亲还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婴幼儿的智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以期比其他孩子获得更早的智力教育指导。这极易造成婴幼儿在之后的成长中丧失对学习的乐趣,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二)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

父亲教育幼儿时多采用效果显著且耗时短的教育方式,缺乏多种方法相结合。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父亲在对婴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为迅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采用效果明显且花费时间短的教育方式,忽略需要长期使用且效果不显著的方法。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家长最常采用的方法依次为表扬奖励(72.3%)、讲道理(68.7%)、榜样示范(44.6%)、批评惩罚(30.3%)、反复练习法(13.4%),而陶冶法、自然后果法这些具有“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在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来教育幼儿的特点的方式则被采用得最少。[3]从学者的调查中看出,可运用的幼儿教育方式如此丰富,但现实中能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父亲仍占少数。

(三)父亲选择的教育内容

父亲轻视对幼儿进行德育培养,采取不科学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应具备的健全人格须包含: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4]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使其逐渐建立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意志品质,对以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些父亲对于婴幼儿是否实施道德教育依旧持消极的观念。

一方面,重智轻德是目前家庭早期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受社会应试教育和激烈竞争环境的影响,使得父亲往往逼迫幼儿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班,即使清楚这容易导致幼儿品德低下,但因为攀比心理作祟,最终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了。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采用不科学的家庭德育内容。部分父亲在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中要求其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以牙还牙”,最终使幼儿形成冲动、自私自利的个性,给社会的稳定秩序带来一定的隐患。

(四)父亲具备的教育能力

父亲自身缺乏全面科学的早教知识和合理的衡量标准。首先,父亲缺乏全面科学的早教知识。具备系统、全面、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能灵活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游刃有余,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据调查显示,对于是否送孩子去专业早教机构进行教育,选择从来没有、偶尔体验过和较长时间上过课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6.47%、37.18%和16.35%。[5]这体现出目前家长因缺乏早教知识的储备量而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进行专门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衡量孩子的标准缺乏合理性。家长从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88.14%)、运动能力(71.15%)、事物种类及数量分辨(65.71%)、与同龄婴幼儿比较(56.73%)及其他维度(10.26%)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5]可以推测,父亲在评價婴幼儿时只以某一项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孩子发展水平的标准,并未结合多角度去认识孩子的能力,不利于对婴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五)父亲所处的教育环境

1.家庭环境中祖父母参与早期教育产生隔代亲问题,家庭精神氛围紧张

在我国,因父母忙于工作而无充裕时间照顾孩子,使得隔代抚养极为普遍。然而,隔代教养对于父亲参与家庭的早期教育容易产生一些弊端。

第一,隔代亲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忽视以行为习惯为主的早期教育内容。祖父母往往对待孙子女极其亲近,出现对孙子女溺爱的现象,忽视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婴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观念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形成符合其身心健康成长规律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给父亲参与孩子的早期教育造成一定的负担,被迫将时间花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上,而缺乏精力关注其他方面的教育。

第二,教育观念存在分歧,家庭精神氛围紧张。祖父母常在父亲批评教育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因溺爱孩子而包庇其过错,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维护孩子,甚至反过来批评父亲,出现教育立场不同的现象,不利于父亲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有时祖父母与父亲在共同教育孩子时产生不一致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难以判断应遵循谁的要求,使其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改正。

2.社会环境中社会舆论及传统观念对父亲参与早期教育

存在误解,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法律保障

随着父亲对家庭早期教育的逐渐重视,“全职爸爸”角色也能被父亲所接受,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然而,社会舆论以及提供的早期教育途径并未对父亲参与早期教育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持。

其一,传统的社会观念以及衡量标准起着阻碍作用。舆论普遍认为以工作能力、事业发展程度来衡量作为优秀父亲的标准,而不是以多陪伴孩子、参与孩子教育作为评价标准。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导致父亲参与家庭早期教育的进程发展缓慢。

其二,未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父亲在教育婴幼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超出自身知識领域的问题,而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父亲试图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方式寻找相关的教育知识来解决困惑,然而往往缺乏系统全面的早期教育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的相关书籍。

其三,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目前社会上针对早期教育的法律政策及规定略显贫瘠,早期教育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然而,法律的支持却能为父亲参与早期教育提供社会舆论认可,形成坚实的后盾。因此,为父亲教育婴幼儿提供相应的社会法律支持迫在眉睫。

三、促进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早期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全面提升父亲对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能力

第一,要建立科学教育观念,学习各种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父亲要建立科学理性的早期育儿观念,主动参与到婴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当中。期间还要合理运用教育方法,学会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指导与教育。卢梭曾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适当的完善程度,都有他特有的成熟期。”因此要理性对待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根据其自身的个性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早期教育。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及技能,例如可向亲朋好友、教师、专家请教,多阅读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书籍等等。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从而为婴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反思中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第二,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幼儿的道德观念。父亲要充分利用其与母亲的感性思维截然不同的理性思维,对婴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同时发挥自身的威信和榜样作用,提高孩子的道德是非观念。

(二)促进家庭成员形成统一的早期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方面家庭成员保持早期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父亲应多与祖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沟通交流,采取统一的教育观念,以同一“战线”共同对婴幼儿的教养负责。

另一方面要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父亲要利用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调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并引导各个成员通过彼此沟通交流来理解对方难处。父亲要认同婴幼儿在家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认真对待且听取采纳他们的发展需求,满足其精神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精神氛围。

(三)提升社会的舆论支持,完善相关教育指导和法律保障

第一,要提供积极的舆论支持。社会要正确看待全职父亲,以包容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肯定父亲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重视其在早期教育中对婴幼儿各方面发展起到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呼吁广大群众共同营造积极、理解的舆论氛围。

第二,给予科学的教育指导支持。例如可以建立各种早期教育机构,降低收费标准,满足广大父亲的幼儿早教需求,为父亲的早教参与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可以在社区、幼儿园开设各种有关家庭早期教育的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亦或是学前教育专家撰写高质量的家庭早期教育书籍,完善相关的系统理论体系,便于父亲选择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知识。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构建早教法律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早期教育的作用,加大力度制定并完善有关早期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为父亲参与家庭早教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总而言之,只有多方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能真正推动父亲积极参与婴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促进婴幼儿身心全方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12.

[2]艾利森·戈波尼克,等.摇篮里的科学家:心智、大脑与儿童学习[M].袁爱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

[3]蔡迎旗,谢娜.武汉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现状及改进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7(12):37-48.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238.

[5]岳素萍.我国中部地区家庭早期教育现状及其改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9(3):85-88.

作者简介:

梁瑞宝(1999年-),女,广东阳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生。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幼儿;教学理念

幼儿园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陌生事物充满了好奇,生活中喜欢活蹦乱跳。幼儿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还要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化知识教育,为以后的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 幼儿园管理创新模式创建

幼儿园要有所发展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自身发展是该发展模式中的核心理论。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一方面应该要具备完备的配套设施。如游戏设施,教学设施,饮食设施、启蒙设施、休息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从外部着手,首先就要把幼儿园的硬件环境提高,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轻松、安全、快乐的保教环境:另一方面应该要具备高素质的教管队伍,从管理者到施教者,如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识,施教者的文化意识,后勤部的服务意识等。把幼儿园的软件实力更新,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活跃、开心、积极的学乐环境,如:定期对保教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他们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内外矛盾相结合的发展观点。

在教育发展中,我们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则是顺应政策发展的具体反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不断的快速发展,幼教事业也异军突起,国家对幼教事业的政策援助也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这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既是历史机遇,也是实际挑战。幼儿园如何打造自身建设使其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事业单位是幼儿园的重要课题。顺应政策发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关系到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去与何从、机遇与挑战,是现今幼儿园面临的严峻形势。因此,适时合理的运用政策的发展,必须坚持机遇与挑战相统一的原则。

二、 培养良好的幼儿学习习惯

幼儿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有时候会模仿家长或教师的一些行为。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一味的认为学生年龄小,不会对他们的行为造成什么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行为状态,重视幼儿生活习惯行为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经过积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对幼儿的未来成长发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育必须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游戏和玩乐时培养他们对认知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故意在垃圾桶附近放置一块废纸,在学生们玩耍时,引导他们往废纸的方向看,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要在脑海里想象,最主要的是付出行动。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良好习惯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要求教师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幼儿时期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让家长和学校省心、省时、省力,幼儿的发展也会蒸蒸日上。

三、 充分的拓展幼儿教育空间

幼儿阶段的学生生性爱玩,幼儿园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比如创建一定的体育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促进健康成长发育,还能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例如让幼儿们在沙地的固定石头上或者花坛的小台阶上练习平衡能力,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在实践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中,在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设置一个闯关游戏,合理利用幼儿园中的环境资源,比如第一关“树林迷宫”,利用幼儿园的绿化环境,引导学生将树林想象成一个大迷宫,从树林的一端穿行到树林的另一端;第二关为“突破重围”,让多名学生手拉手创造出一个人墙障碍,学生在人墙的缝隙中来回穿梭。

综上所述,创新作为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新的世纪。在未来的知识化社会,它将有着深远的意义。创新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中,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成为一名创造型的幼儿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张秋英.探索我国幼儿教育的新思路[J].中國新通信,2016,18(14)141.

[2]田玉燕.探析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5(20)266.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儿童教育观 教育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其宗旨在启迪儿童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净化儿童的灵魂。当下儿童文学危机重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

1 儿童文学异化的表征

文化受经济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儿童文学受市场经济、电子媒介、传统价值观等多方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儿童文学快餐化、功利化、成人化三大表征。

1.1 电子媒介的快餐化带来了浮躁的儿童文学

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造就了网络儿童文学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儿童文学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纸质儿童文学出版要经过多重审核,一系列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网络儿童文学是在第一时间公布于网络以接收读者反馈,并及时修改以满足大众口味的新式文学。现今风靡的网络文学作品是诸如穿越、武侠、情爱类的小说,夸张的情节描述,荒诞的图画视觉,简单直白的叙事手法,因其追求视觉的感官享受、对现实的反叛和反教育性的特点而深受少年儿童读者喜爱。

这些良莠不齐的浮躁化、快餐化的作品让儿童应接不暇,会使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儿童深受其害,钝化儿童的精神世界,诱导儿童把错误当正确,不良当美好,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1.2 社会功利化加剧了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市面上充斥的各种畅销热书,从向作者约稿、出版到宣传,各渠道最大目的是创造更大化的经济利益。不少小说的主人公人设大多相似,不用努力的高富帅,无所事事,却一路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围绕和关注。而努力向上的“丑小鸭”辛苦一辈子也过不上挥金如土的生活。少年儿童处于物欲横流的包围中,很容易羡慕、滋长追求物质生活的心理,精神走向滑坡,内心世界浮躁,粗粝。[1]这样的内容易誤导儿童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此外由于社会功利取向的引导,学校以升学为重。据学者调查,教师群体中能了解并指导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阅读的不到20%。[2]儿童从幼儿园开始便接受“小学化”的教育,学生从小沉浸在书本、成绩的重压下,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被繁重的课业剥夺,更不用说看课外文学作品。

1.3 成人世界的文化走进了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成人化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语言的成人化和儿童文学价值观的成人化。一方面,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大致分两类:成人作家和呈低龄化的少年创作者。当成人作家在写儿童文学时,无论是表现自我或是描写世界,都表现的过于成熟老道,没有儿童应有的单纯与好奇,有些作品中儿童和成年人的审美、价值观出现趋同化。曹文轩曾说过韩寒的三重门就其语言的老练讲,不像出自一位年轻人之手。他们的作品语言、内容背景多为成人化的世界,黑暗、色情、暴力是其特点,如在《悲伤逆流成河》中同居、堕胎、黑色交易等本属于成人文学的复杂,却过早呈现给青少年读者。

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的成人化表现在作品传达出的价值观成人化。一部分儿童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是无可挑剔的完美形象,这和儿童时期应有的活泼好动特征完全不符,也使读者过早趋近成人世界的标准。并且因为电子媒介的普及化,儿童不加控制地接受了成年人的“秘密”,导致儿童全盘接收了成人世界的文化,早恋不足为奇,网恋已成趋势,暴力成为榜样,物欲胜过高雅,圆滑当作深刻。少年儿童性格正在形成期,很容易对书中的角色不加选择地效仿。

2 儿童文学异化的探源

儿童文学的异化表征的背后是经济、科技等与文学场域的冲突与矛盾,探源儿童文学畸形的病理,需要去除遮蔽,深入其中,发现本质。

2.1 电子媒介普及导致儿童文学快餐化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网络儿童文学已逐渐成为当代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场域。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的消失。[3]

以电子媒介为依托的儿童文学不受法律、道德的约束,创作者以大众享受的心理为主,而不是作品本身的价值、美感以及永恒的精神诉求。其文化符号趋于图像叙事,直观简单遮蔽沉思深刻,浮躁快感冲击美感宁静的特质,不仅限制儿童的想象力,也使读者产生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的心理。电子媒介消解了儿童文学的深度和厚重感,破坏了童年的读写文化,影响了儿童成长自我同一性的不完整。

2.2 市场经济盛行致使儿童文学功利化

功利主义的盛行导致儿童文学创作者的价值观发生异化,稿费的吸引力大于艺术的吸引力。创作者力求用荒诞无奇的情节,传奇庸俗的内容吸引读者,作品自然无文学性、教育性。

受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作者、商家把文学作品看做是用货币衡量的商品,无论从包装、销售渠道、受众人群都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满足当下读者猎奇、消遣等心理,作品往往具有重复性、同质性,失缺了儿童文学应有的理智与情感。

2.3 群体意识诱使儿童文学成人化

大众媒体塑造的“儿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儿童”的群体意识是儿童文学成人化的一大原因。儿童的思维方式、语态言行受其影响而出现成人化趋势,叙事内容和故事主题弱化了儿童的情感体验。社会群体意识诱导儿童以掌握成年人的一套文化为标准,谨慎细密的思维深受成年人的赞赏,这种普泛性认识无一例外地渗透到了当代儿童文学中,作品充斥着社会化的话语、思维,遮蔽了本属儿童单纯、稚趣的一面。

儿童文学成人化的另一原因与创作者有关,成年人笔下的儿童,是由成年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论构想出的儿童,对儿童的解读或多或少有所偏颇。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不是把儿童臆想成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伪成人”,就是走极端捏造儿童的口吻,把儿童只当儿童看,儿童成一无所知的“低能儿”,也难怪蒋方舟说 “虽然不少人称赞我风格老练,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小孩的生活,把我们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了,我们的生活,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的”。[4]

3 当代儿童文学教育观的价值诉求

儿童文学不应是功利化、快餐化、成人化的体现,应该是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回归儿童本真的天性。

3.1 对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追求——真

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儿童文学的语境要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否则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不切实际的肥皂泡。朱自强教授曾说“儿童文学作家应是儿童的同案犯,要和儿童共同面对人生和人性的重大问题,一起在困境中成长,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中的挫折困难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辩证思维,化压力、苦难为动力。而规避儿童应体验的困苦与磨砺,为儿童创造出虚幻的乌托邦,会使儿童心灵缺失,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面对接踵而至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大大降低而产生负面影响。其小说主人公多与苦难相连,人物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升华。《草房子》以主人公桑桑为主线,讲述了他经历死亡和病痛的折磨,在亲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和可怕时,原本以自我为中心的桑桑开始发生情感的蜕变,学会理解、关心他人。这样的例子在《草房子》均有体现:细马一家因大水而一无所有、杜小康经历了从富裕到欠债的家庭变故,其笔下的形象在品尝到人世间的生死、苦难而体验到彼此陪伴、共度难关的真情,最终实现自我身心成长。

3.2 对儿童文学人文价值的追求——善

曹文轩在《追随永恒》代跋记中写到“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5]

儿童文学应包含人文情怀,传达人性的至善至美。感动人的往往是最真挚的情感,《艾地》中的秦大奶奶为救落水孩子险些没命,最后因为一个南瓜,再没醒来。她对土地的情,对孩子的爱,让油麻地的人自发举行了一个“有史以来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历史上也不可能有的盛大葬礼”,给读者触动心灵的震撼,秦奶奶的墓地开满了奶奶最爱的艾,每天都有人清理看守。这些朴实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人世间的善和真情,甚至中青年读者都为之动容。

3.3 对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美

“文学的作用首先是审美作用,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只有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这种心理变化才有可能转化为其他”。[6]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渗透这种美感,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高雅气质。

曹文轩笔下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美、浪漫的美、动态的美、意境的美。荷塘、草房、红瓦、纸月、红菱、这些唯美的意向都传达出美的精神。在《草房子》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无痛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微风卷着荷叶,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枝硕大的毛笔,黑黑地竖着。”[5]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感情,一幅幅柔美秀丽的江南水乡图在读者眼前呈现。

儿童健康心态的形成有赖于儿童文学作品中文字语言传达出的教育价值的熏陶与浸染。通过阅读儿童文学,让儿童找到天性的回归,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关注他人的健康和幸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承担,学会同情。在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培养成为一名真诚尊重他人和真理,健康積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马力.在大众传媒时代坚守文学——评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46-150.

[2] 王倩.传媒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三大障碍及破解之策[J].河北学刊,2012(3):88-91.

[3] 侯颖.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6.

[5] 张悦.当儿童文学出版邂逅成人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0(5):46-50.

[6] 曹云轩.草房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

[7] 刘绪源.对一种传统儿童文学观的批评[J].儿童文学研究,1988(12).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西北有色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早期; 影像学诊断

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现时已多为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时机,因而早期诊断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报道指出,在今后30年,肺癌将成为我国居民疾病类别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日常工作常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影像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其影像学特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31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35岁~74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大多无症状,体检发现28例,12例以胸部不适、咳嗽、胸痛、偶有血痰或发热就诊。其中26例为周围型小肺癌,5例肺结核。病灶直径1 cm 6例,1 cm~2 cm 8例,2 cm~3 cm 17例;病变部位右肺25例,其中上叶前段8例,尖后段6例,中叶3例,下叶背段3例,下叶基底段5例;左肺6例,其中上叶4例,下叶背段1例,下叶前基底段1例。病理诊断:腺癌17例,鳞癌8例,未分化癌3例,混合型3例。26例因咳嗽痰中带血丝等症状临床就诊,5例为体检时发现。31例全部胸部正侧位片及部分病灶断层,31例胸部CT扫描层厚10 mm,病变部位为3 mm薄层扫描。

1.2影像学特点

本组均行X线胸片、普通CT和(或)螺旋CT检查,均见肺周围孤立块状影。块状影直径<2 cm 2例,2 cm~6 cm20例,>6 cm 9例;伴液化空洞9例,有明显分叶8例。点状及结节状钙化16例,其中单发14例,多发4例,大多位于瘤体外周部,钙化灶CT值较高(260 Hu~700 Hu),并在X线胸片上可显示钙化;斑点状钙化11例,钙化部分比点状或结节状钙化大,CT值相对较低(100 Hu~150 Hu),钙化灶多位于瘤体内部,大部分X线胸片不能显现。

2、结果

2.1X线胸片表现呈密度较高、轮廓模糊的结节状或球形病灶者26例、呈肺炎样小片状浸润者5例。

2.2CT、螺旋CT表现以分叶征、细短毛刺与锯齿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诊断肺癌的有价值的基本征象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具有上述4 种征象者17例,具有3种以上征象者25例。有23例显示分叶征;18例显示细短毛刺和锯齿征;26例有血管集束征;22例显示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20例显示胸膜凹陷征。

2.3CT动态增强扫描31例中有6例作此扫描,以CT增强值在20 Hu~60 Hu之间作为诊断肺癌的一个指标[5]。6例中有4例CT 增强值在此范围,<20 Hu 1例,>60 Hu 1例。

3、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4 cm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历来是影像学的难题之一,而周围型支气管肺癌(peripherallung cancer, PLC)的定性诊断仍是影像诊断的研究热点。目前对SPN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形态、内部结构、密度特征及CT 增强值的变化及血管分布改变等方面。Swensen,Yamashita等研究认为SPN的CT增强值在20 Hu~60 Hu之间时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CT增强值≤15 Hu,可强烈提示为良性结节。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胸部X线检查的敏感性大约是直径1 cm以上的结节性病变,对肺癌诊断存在漏诊率高的问题,但每年1次的胸部X线检查使1期肺癌的检出率增加26%~32%[1]。而且CR、DR等数字影像技术也已经开始用于肺癌的检出和初步评价,其图像质量越来越好,并可消除胸廓骨骼的影响,调节灰阶,进行放大等后处理,有助于降低肺部小病变的漏诊率。

3.1胸部平片及体层摄影在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中胸片是基本检查方法,SPN往往在常规胸部X线平片检查时发现。普通X线检查可以对病变准确定位,但因其分辨率差,无法观察细微结构,对肺尖、心、肋膈角等较隐蔽部位的小SPN有时难以发现,更无从观察其密度和结构。因此,定性诊断有一定限度。体层摄影是胸片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可观察肺内球形或肿块阴影的边缘和内部结构,观察气管是否通畅,结节与气管的关系,确定病变区有无空洞等。其表现为:癌肿为球形和不规则形。不规则形为肿瘤各部分生长速度不一或结节内部纤维化、机化所致。早期直径≤2 cm时,结节呈轮廓模糊的球形或小片状阴影;肿块边缘多有分叶或脐样切迹,也可呈边缘平滑的阴影;肿块边缘模糊或有毛刺,也可光整。常规X线胸片不易显示细小毛刺;肿块的密度多数比较均匀,部分瘤体坏死引流形成偏心、厚壁空洞,鳞癌常见,病灶内可见小低密度或透光区,称小泡征,多见肺泡癌和腺癌,极少见肿瘤内钙化;邻近胸膜受侵,局部胸膜增厚、凹陷,即胸膜尾征、“兔耳征”、胸膜凹陷征等。气道体层摄片仅能显示肺段支气管,无法显示段以下支气管与肿瘤的界面关系。

3.2CT、HRCT(包括增强)检查及表现目前多采用CT检查。该法简便,密度分辨率0.5%较普通X线的2%高,且CT扫描可以显示胸片不能显示的小病变及结节内部的细小结构。HRCT对细小病变的显示较普通CT更为清楚,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螺旋CT扫描时,检查床连续匀速运动前移,可获得胸部连续图像,发现肺内小结节优于普通CT,由于扫描时间短,增强效果好,又可减少50%对比剂量,CT检查价格较低廉,易被患者接受。CT除能更清晰显示肿块在胸部平片及体层摄影片的表现外,还能较好显示肺内血管纹理朝向肿瘤弯曲或聚拢之征。肿瘤一般为单支血管供血,有时因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将附近血管牵拉靠向病变形成血管纠集征。CT增强及HRCT表现:Yamashita等[2]认为,病变强化主要与对比剂进入病变血管外间隙以及病变的血管数量增加等因素有关,血管越丰富,强化越明显。其增强的形态特点:不强化:主要见于良性;均匀强化:多见于腺癌,偶见于结核瘤;不均匀强化:病灶内见点条或片状不强化或强化显著区,良恶性结节均可有此改变;周围强化:由于病灶中心液化、坏死或干酪形成,中心不强化,周边强化。可为鳞癌或结核病变;包膜样强化:多见于结核瘤。炎性假瘤可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周围强化,且强化的周边部分比恶性结节更不规则。即炎性假瘤的强化形态没有明确特征可寻。而增强值的变化特点:Swensen等对550例SPN进行了增强前后CT值变化的研究,结论是增强后CT值增加≤15 Hu时,强烈提示良性结节。Yamashita等[2]报告结果是所有肺癌增强值均>25 Hu。增强值>25 Hu的结节高度怀疑为肺癌。也有报告恶性结节增强值>42 Hu,炎症良性结节增强值<44 Hu,即SPN 的增强值在20 Hu~60 Hu之间时,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3]。>60 Hu时,炎症性结节的可能性大。

3.3鉴别诊断本病可与多种病变鉴别:结核球,病变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密度较高且常钙化,包膜下环形钙化、空洞及卫星灶等可与本病鉴别。球形肺炎:病灶边缘模糊,好发于肺野外围,形态呈楔形或长方形且边缘较宽,无强化或强化较轻。纤维瘤:病灶密度高,界线清,无分叶、无空洞、无毛刺,可与肺癌鉴别。另外,转移瘤因有原发病史及多个病灶更容易鉴别。当然,在诊断过程中,还应密切结合临床及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后做出最后诊断。我们认为<1.5 cm 的病灶增大缓慢,恶性征象少,本组有2例观察1 a才增大0.2 cm,另1例经抗结核治疗2 a 无明显变化。当直径>1.5 cm 时病变增大较迅速,一般1个月~3个月会有大的变化,恶性征象也逐渐增多,甚至发生转移,尤其小细胞癌早期即可转移。总之进行性增大,不论抗炎抗结核都不会缩小是肿瘤的特征。恶性征象明确后不能因钙化或空洞的存在而动摇诊断,在动态观察中,钙化与空洞随时间变化,其大小、位置、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本组有5例病灶内钙化表现为斑点状、偏心性,随时间变化改变位置,有3例小空洞表现为偏心性,随时间变化呈圆形、新月形或裂隙状,也可扩大或缩小。应用薄层CT对显示病灶不光滑,浅分叶甚至毛刺及结节内钙化、空泡征及空洞较常规CT 为佳[4,5],尤其<1.5 cm的结节,诊断价值较大。本组5例采取2 mm~5 mm的薄层扫描其中4例能显示出恶性征象。应用增强CT:CT值增强量15 Hu~60 Hu多为恶性病变,<15 Hu 多为良性,>60 Hu 多为炎症[6,7],本组4例增强CT扫描完全相符,所以在鉴别诊断中多利用CT 增强扫描,会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Soda H,Tomita H,Kohno S,et al.Limitation of annual screen2ing radiolography for t 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J].A ret ro2spective study,Cancer,1993,72:2 3412 346.

[2] Yamashita K,Mat sunobe S,Tsuda T,et al.Solitary pulmona2ry nodual:preliminary study of evaluation wit h incre mentaldynamic CT[J].Radiology,1995,194(2):399405.

[3] 陈为军,陈书林,张辉等.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附36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8):673674.

[4] 秦乃姗,将学祥,唐光健.动态增强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肺癌得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4):265267.

[5] 孙红,白友贤,蔡祖龙等.X线胸片与CT诊断1 cm左右周围型小肺癌[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6(1):10212.

[6] 邓克学,曹东兴,李世青等.增强后薄层动态CT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评价(附45例病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3):144146.

[7] 秦乃姗,蒋学祥,唐光健等.动态增强CT 扫描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

作者简介:张国栋,男.出生年月:1967年10月.职务:西北有色医院党委书记;职称:主治医师(1997年晋升);毕业院校: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

早期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2017年以来,接连曝光的托育机构和幼儿园虐童案件,一次又一次把学前教育推到公共视域的风口。其中,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上海携程亲子园等大城市虐童事件引起公众广泛谴责。

学前教育(包括儿童早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此前中共十九大报告和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要着力办好学前教育和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足见党和政府对百姓身边事的关怀和重视。

中国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体系?《中国经济报告》围绕此话题,邀请教育界、法学界专家进行探讨,并提出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建议,以期推动这一关系民生与社会导向的重要领域能够良性发展。

托育服务面临四大困境

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幼儿园里出现虐童事件,一时引起舆论哗然。大城市如此,其他城市和农村孩子们的学前教育质量就更令人忧心。这暴露出当前中国儿童早期教育领域存在哪些问题?

杨菊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对家庭福祉的关注让位于经济发展,托儿所体系已经难觅其踪,社会托育服务供给严重缺位。当前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主要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全面崩溃。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福利性的社会托儿所服务体系全面崩溃。1991年至2000年间,孩子在公立托育机构入托比例持续下降;2004年至2011年,几乎没有孩子在公立机构入托了。很重要的原因是,除极少数由政府举办、服务于高层次少部分人的托育机构之外,公立托育机构基本消失了。

二是总量不足。在社会托育服务体系全面崩溃的背景下,其总量供给远远不足。国家卫计委2016年对十个城市的调查和2017年对四个城市的调查均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对社会托育服务有需求。而实际上,有多少孩子在托育机构里呢?可能全部加起来也就占适龄幼儿的4%左右,其中0-1岁的仅占1.8%,1-2岁的仅占1.5%,2-3岁的仅占7%。可以想见,供需之间有多大缺口。

三是结构失衡。中国现有的托育服务供给,在结构上是严重失衡的。市面上大部分提供3岁以下学前教育的机构只教不保,不仅不能满足家庭或者女性的需求,反而有可能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四是质量无保。把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送进托育机构后,家长能不能放心?孩子过得开不开心?社会整体能不能放心?这都要画问号。

3岁以下幼儿的社会托育服务,总结起来就是“三有三无”:有需无供、有教无保、有心无门。“有需无供”是指中国托育服务总体缺乏目标、缺乏方向、缺乏管理、缺乏资源;“有教无保”是指前面所言的早教盛行、只教不保;“有心无门”是说有些人有很好的意愿、有这种能力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服务、照顾和教育,但是因为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的标准缺失或是门槛太高,社会办托育服务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遏制,很多以“黑园”“黑托”的身份存在。

童小军:北京、南京和上海早教机构虐童事件,大多到最后都会聚焦于探讨早教领域存在的问题。说得最多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合格的人员来源,早教机构常常招聘没有教师资格证或者教育经验不足的人员做老师,因此,带来儿童被虐的风险或者导致虐童事故发生。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根本原因,因为此类事件中的虐童者并非都是没有教师资格的工作人员。在我看来,这些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上不是早教的问题,而是儿童保护方面的问题:早教机构工作人员没有保护儿童的行为底线,家长缺乏儿童保护方面的防范意识和行为能力,行政管理系统缺乏儿童保护方面的监管机制。

所谓儿童保护,也被称为未成年人保护,是指保护0-17周岁儿童免遭虐待(肢体虐待、精神/情感虐待和性虐待/性侵)、忽视(生活照料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儿童遗弃)、剥削(童工、性剥削)和暴力(信息暴力、文化暴力和环境暴力)等人为伤害,因为这些人为的伤害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带给儿童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将伴随其整个生命过程。

然而,要预防或者杜绝这样的伤害儿童的行为,是非常难的。原因之一就是伤害儿童行为常常具有隐蔽性,或难以察觉。比如儿童遭遇性侵,施害人多为熟人且多数受害儿童的年龄都在12岁以下,年龄越小,心智越不成熟,往往不具备判断受害行为的能力;再如情感虐待,在受害儿童身上不会留下任何看得见的痕迹,直到其因为心理问题表现出行为异常;还有对儿童的忽视,同样难以让人察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受害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弱。因为心智不成熟,受害儿童缺乏辨别侵害行为的认知能力,没有求助行为。更因为施害的成人对儿童心智不成熟状态的利用,儿童很容易被诱骗、威胁,不会或者不敢说出事实。早教机构里的孩子都处于人生刚刚开启的阶段,完全没有自护能力,若只能等到伤害已经致使孩子的身心不正常了,才被发现,就会为时晚矣。

张效羽: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主要背景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学前教育事业欠账较多、发展思路存在问题,从而导致诸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幼儿园学前教育供不应求、供需紧张。

肖广兰: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引起家长们的愤怒与恐惧,也让社会大众十分痛心、忧心。专家与大众就监管制度、人员筛选准入、政府投入等问题有很多有益的思考与呼吁。我想从文化与心理角度做一点分析,谈一些看法。

学龄前的孩子,其心理和认知的发展并没有成熟到可以理解秩序的意义并自觉遵守,他们更多地按照本能需要、兴趣和冲动行事。让一屋子小朋友都乖乖排排坐,配合老师上课、做活动或者中午统一睡觉,可能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各种无序与混乱其实是更正常的。但我们的文化中,特别强调孩子要听话,有规矩、有秩序。如果看护者初步的管束无效,就会引发更大的挫敗感和焦虑,并逐渐演化到气愤与暴怒,这时他们就会做出攻击性与虐待性的行为。那种时候,我想大多数虐待孩子的看护人是因为没有办法,才会出此下策,做出无德的行为。

我这样分析,并非要为施虐者推责、减罪。他们的行为肯定是犯罪,也应该被谴责、制止和严惩。但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所看到的更触目惊心的现象,或者也许没有扎针这么极端,却更无处不在的虐待儿童身心的行为,是发生在家庭当中,发生在很多很爱孩子的家长身上。当家长为了作业而对孩子大打出手时,其内心经历的无能感、挫败感,并因此恼羞成怒的过程,其实很可能与大多数虐童的看护人是非常类似的。

虐童案件使“隐性”的社会病态显性化

中国经济报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虐童事件频繁发生?

童小军:我认为,许多成人缺乏保护儿童意识是目前中国早教机构虐童事件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成人缺乏儿童保护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了解伤害儿童现象的特点;二是对儿童伤害界定的高标准;三是没有零容忍的态度。

每当像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南京爱德美幼儿园和上海携程亲子园里面发生的这种事件被媒体曝光时,公众尤其是孩子们的父母对此会表现出异常震惊和愤怒的情绪。因为,在父母的心里,在公众的思想上,幼儿园这样的地方是给予孩子们快乐和教育的地方,那里的老师都应该像天使一样,爱护孩子,守护孩子,怎么可能虐待孩子呢?实际上,儿童受虐待现象发生的场所往往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施害人往往是有机会接触到孩子的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师,这往往超出了人们对老师或者父母的常规认知。换句话说,像虐待儿童这样的事件一般都具有“违背常伦”的特点,因此也形成了“隐性”的特点。这是一种社会疾病,需要预防和治疗。

预防虐待儿童现象出现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公众界定伤害儿童行为的低标准。之所以将此列为首要任务,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有类似“不打不成才”的儿童教育“传统”。很多家长都认为“打孩子”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法,“骂孩子”就更常见了,人们并不认为在管教孩子时对孩子的“打骂”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伤害。人们认为的儿童伤害往往是非父母的“别人”做的,并且往往是造成了后果的伤害行为。这种“高标准”往往就给伤害儿童行为的存在营造了环境,提供了基础。

预防虐待儿童现象出现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公众对此种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低标准基础上的零容忍,即不给任何伤害儿童的行为留任何空间!因为任何空间,哪怕是小小的空间,都意味着置儿童于受到伤害的风险之中。在家庭习惯了父母“打骂”的孩子,不会对父母的打骂向父母以外的人求助;孩子们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场合,若也遭遇到大人的打骂时,便一定不会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更不会向家长求助。这就给了伤害儿童行为存在的空间,这种行为就会延续,就会变本加厉,直到超出孩子的承受力,表现出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

当然,亲子互动中是有相当复杂的动因的,不是一两个原因可以完全解释这些行为。但我发现,很多成人不太能理解和接受孩子成长中无序、混乱和无法掌控的一面,总是过于强调孩子的乖巧和听话,一直幻想孩子可以按照成人期望的方式成长。当孩子的行为出现所谓的“偏差”时,成人不会先沉下心来,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孩子这样是正常的吗?他内在外在发生了什么,让他会这样?而是在挫败感和焦虑感的驱使下,着急找对策,着急去纠正。结果,除了威逼利诱,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当这些都无效时,便会采取更暴力的办法。

政府角色:需“四破四立”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从制度上有效降低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被虐待的风险?

杨菊华:我认为,应该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服务提供。托育服务体系重建之路很艰难,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体系和模式,其中,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定位至关重要。政府的角色定位需“四破四立”:在理念层面破无目标,在组织制度层面破无规章管理制度,在实操层面破无资源(包括人财物),在舆论层面破无信任。通过“四破四立”,形成一种供需平衡的理想状况。

具体而言,破无目标,需要廓清主体定位,明确总体发展规划。

首先,需要有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或者职能部门中的一个分支机构来管理托育服务。眼下,幼儿园是由教育部门在管,但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机构没有人管。同时,应该把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制定实施促进托育服务发展的专项规划。在体系发展初期,可以以之作为社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重点项目,比如作为“十三五”或者“十四五”重大发展项目;一旦整个体系成熟以后,可以作为常规化的项目来进行管理。那么,政府具体的角色是什么?在0-3岁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中,政府既是运动员,也是教练员,还是裁判员。作为运动员,政府应该承办一部分公立托育服务机构,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做好教练员、裁判员,引导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机构协同发展。

破无规章,需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首先,托育服务要让人进来,门槛可以适当放松。守住安全底线以后,硬件方面的要求是可以灵活的。其次是制定管理办法。目前,托儿所是参照幼儿园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但幼儿园的孩子和托儿所的孩子是不同的,需要有一个专门针对托儿所的管理办法。除此以外,工作规程也需要考虑,还应有内部保育教育指南。

破无资源,要做好人财物的制度设计与规划。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培养人才,政府在托育专业正规教育方面,在托育学科建设方面,需要有发展;还要有社会机构的培训,有志愿者的参与,特别包括家长的参与。家长的参与对于保障幼儿园和托儿所的管理质量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留住人才,要给从业者以资格和待遇。同时,要加强园所规划,在老旧城区以改造为主,在新城区加强建设。

破无信任,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托育服务氛围。特别是最近多起虐童事件发生以后,怎样让社会托育机构得到家长的信任,非常重要。这些恶性事件本身确实值得谴责,对肇事者也需要严惩,但不能因为这些事件而否定整个社会托育发展的大方向。在整个社会发生大变迁的情况下,想再完全回到由单位办托儿所的时代,已经做不到。那时能做到,是因为单位就在家旁边;现在,上班族通常住得离单位非常远,不可能每天把孩子带到单位去。因此,便捷、就近、以社區为基础的社会托育服务,应该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政府应该更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何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通过监管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托育服务氛围,是政府应该努力的。

当然,实现托育服务有效供给,还需目标明确、总量适度、结构合理、保障服务。供给托育服务,一定要有明确的需求目标、有适度的总量。我特别反对一哄而上,建大量的托儿所。再就是要有合理的结构。主体应该多样化,不完全是公办的,也可以公助民办。

我认为,在这个领域,政府是主导,市场是主体,社会可以起补充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最终应该形成以居民社区为依托的托育服务体系。

童小军:要有效降低乃至杜绝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被虐待的风险,除了上面提到的培养全民对伤害儿童行为的低标准界定和零容忍态度,还需要建立一个儿童保护体系。针对学前教育机构,这个保护体系应该包含以下要素。

一是针对源头,升级早教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制度。首先是更新师资培养课程,增加与儿童保护相关内容。从职业培养的角度,将掌握儿童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早教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源头改变早教领域的人力资源环境,为杜绝虐待儿童行为奠定基础。其次是更新早教师资认证过程,增加儿童保护内容,让每一名早教人员具有“红线”意识和保护儿童的职业素养,为早教领域人力资源环境的改善提供第二重保障。

二是针对服务过程,改革早教机构的运营管理制度。首先是在早教机构认证程序中,增加对雇主无儿童保护犯罪记录的核查环节;其次是在早教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增加对雇主聘用人员的程序要求,即雇主必须对潜在的应聘人员进行有无儿童保护犯罪记录的背景调查;再次,规定雇主必须在机构内儿童活动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并定期检查保养,保障其运转正常。

上述要求或者建议必须采用法规形式,成为早教机构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国家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对儿童保护领域犯罪人员的量刑标准,对潜在的此类犯罪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同时,依法建立此类犯罪人员信息库,在早教机构和其他青少年及儿童服务机构招聘人员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

张效羽:解决幼儿园学前教育供不应求的问题,需要三管齐下:第一要务是从供给上想办法;其次是加强监管、惩治虐童行为;再次是利用技术手段,通过视频监控来防患于未然。

具体来讲,第一,现在很多幼儿园的收费不少,但依然出现虐童事件,主要是因为家长的选择余地很少,或者没有选择。中国设立幼儿园的标准,长期以来是按照公立幼儿园的标准来设计,标准和门槛都很高。但是,应当看到,大城市的土地空间等各方面都很紧缺,很难按照这个标准来审批通过和修建大量的幼儿园。公立幼儿园严重不足,而私立幼儿园门槛又很高,导致能够通过审批的幼儿园相对较少,公立、私立都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保障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就很困难。因此,虐童事件只是幼儿园这个行业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集中表现而已。

今后,有必要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因地制宜设立幼儿园。应降低一些不必要的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其实,只要满足基本的消防、卫生条件,看护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就可以开办幼儿园。只有市场供给上去了,家长选择的余地大了,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幼儿园的服务质量才能真正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服务质量的第一要素。

第二,监管幼儿园缺乏必要的手段和经验。如前所述,大量的儿童在私立幼儿园,甚至是在没有证照的学前教育辅导班、培训机构等,因为教育监管部门力不从心,这个领域的政府监管几乎是空白。当然,中国刑法有虐待被监护人的罪名,但是幼儿园也不能靠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曝出来之后用刑事侦查手段来监管,刑事监管实际上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第三,要加强相关技术保障,譬如视频监控。

肖广兰: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尤其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很多事情。首先,我们要反思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那句“孩子乖,要听话”。正常的孩子一定会有不乖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家长,以及我们整体的文化氛围,都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容纳孩子成长中不时会出现的无序和混乱,孩子的人生才能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保持正常和规律性。其次,我们在评估和选择幼儿园时,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老师是否也有这样的认识,是否能够容纳孩子的不乖,容忍一定的混乱,而不是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如果家長和社会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那么教育场所和家庭里面的愤怒和焦虑情绪就可能会减少一些,从而,成人对孩子施虐的行为也有可能减少。

在制度层面,希望国家可以加大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并把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框架。这样,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防止虐童事件的发生:一是加大投入,帮助幼儿园增加师生比,减少教师的管理压力;二是加强监管,提高人员准入标准,吸引和筛选更有能力和爱心的看护人员;三是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也包括对家长和整个公众的教育宣传,让大家都能更多理解孩子心理成长的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们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定要按照成人的要求和希望去成长。

“好教育”意味着“安全的教育”

中国经济报告: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中,把办好学前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强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童小军:“办好教育”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论证。从儿童保护的视角,“好教育”就意味着是安全的教育。这里的安全不仅指身体安全,要避免因火灾、地震或者交通等事故带来伤害,更指心理安全。

对所有的早教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或者其他兴趣班、偏差行为矫正机构等而言,未成年人在这些机构中要拥有心理安全,就意味着这些机构是没有任何暴力的机构——没有老师针对学生的暴力,也没有学生之间的暴力,更没有学生针对老师的暴力。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在良好的知识传授体系之外,还应该有预防暴力和应对暴力的制度性安排。这个制度包含预防机制和应对机制。

预防机制中应该包含定期对学校师生进行儿童保护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包括对校园内外常见的伤害儿童/未成年人的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宣传,让人们了解各种伤害儿童的行为及其后果,帮助师生形成自我约束、不主动伤害他人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学会自我保护的实用方法。

应对机制包含校园匿名报告制度和报告回应制度。之所以匿名,是因为儿童/未成年人受伤害案件一般具有成年人诱骗或者控制被害儿童/未成年人的特点,而校园同伴之间的欺凌现象也存在受害人被施害人恐吓威胁而不敢求助的特点,匿名求助会给受害儿童带来一些安全感,增加他们主动求助的机会。报告回应制度是指对任何学生的求助报告或者揭发报告,校方都应该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不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原则,为其提供评估和支持,妥善解决问题。

要推动上述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育决策者要树立强烈的儿童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教育政策,让儿童保护知识走进课堂,为学校配备有儿童保护服务技能的老师,提供“大安全”概念下的安全教育与服务。

上一篇:证券投资基金论文范文下一篇:电话销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