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术范文

2023-09-20

乡土美术范文第1篇

1 自然风光

近年来, 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 从地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在上八年级课本中《美丽的西湖》水彩风景技能课时主要介绍的是“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的杭州西湖。水彩风景画讲究的是意境, 杭州西湖的美是尽人皆知的, 到杭州西湖亲临其境的也不现实。怎样才能上好这堂色彩风景课呢?我想到了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的共同之处, 她们都是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都以秀丽的湖水为中心, 沿湖地带绿荫环抱, 山色葱茏, 画桥烟柳, 云树笼纱, 林泉秀美, 溪涧幽深。在游玩之前我要求他们收集有关瘦西湖的神话传说以及历代文人贤士对瘦西湖赞誉的诗词等, 回来每人画一幅西湖美景这样学生们在游玩的时候就会特别用心地感受西湖之美, 回来后, 在上课时我再通过多媒体播放杭州西湖的历史, 并展示西湖十景的图片, 让他们就此展开讨论, 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从而更能体会到家乡的自然美。同时能把这种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入到作品中来, 当我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 简直就是在阅读一个个包含深情的故事。

2 园林文化

扬州是旅游城市, 众多的园林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扬州的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建造的, 属于私家园林如果说皇家园林是“大家闺秀”, 那用“小家碧玉”来形容扬州的私家园林再恰当不过了。借景抒情、小中见大是她的特色。扬州园林在占地面积上虽不大, 但个个都有各自的特色, 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园林艺术, 体会出其中的意境美呢?我想到了一些方法, 比如在欣赏个园时, 我先请学生们猜猜个园园名的由来, 学生们对此颇感兴趣, 这时我用多媒体给他们播放了一些带有竹子的图片,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组竹叶, 请他们辨认其象什么汉字。最后得出:因园主爱竹, 园内遍植竹子, 因竹叶的形状象“个”字, 故以“个园”名之, 所以竹林通幽自然是个园的特色。再结合四君子, 谈谈竹子的寓意, 通过欣赏其它私家园林的图片, 发现园林中几乎无园不种竹, 从而得出私家园林不求色但求雅的特点。何园是古典园林的代表, 也许你在电影《红楼梦》中见过她, 长廊、漏窗、假山、池水, 曲曲折折, 高高低低。你若仔细看你会发现, 何园其实是一座非常有趣的园林, 至于有趣在哪儿, 这就要学生自己去探寻了。我在教学欣赏《园林艺术》这一课时, 采用实地游玩和欣赏图片的方式, 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体验, 认识到园林建筑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 风格素雅精巧, 追求平中求趣, 拙间取华的意境, 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让学生把遇到的各种知识罗列出来, 如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词、植物、环保等, 先让学生通过自己调查、访问查阅, 然后进行课堂交流, 最后我进行总结。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的同时扩大了知识面, 了解史学资料、提高文学水平,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园林艺术, 热爱家乡悠久历史文化, 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 名人故事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 历代政治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云集, 在扬州留下了无数典籍、诗文、书画、音乐歌舞, 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 其人文性不言而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曾任扬州知州, 在任期间筑“平山堂”, 维修名胜古迹, 开展文化运动, 影响深远;汉初吴王刘濞, 在封国内开凿运河, “即山铸钱, 煮海为盐”, 促进了地方经济迅速发展;朱自清, 文学家、教育家、民主战士、爱国英雄;鉴真, 唐代律学高僧。曾应日本僧人延请赴日弘法, 其后经历了五次失败, 第六次东渡成功。鉴真除弘扬戒律外, 还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等介绍到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阮元, 清代中期文坛领袖, 一代名臣。主持编纂、校刊大量古籍, 并积极支持出版扬州学派学术成果。晚年在扬州优游林下, 关心文物古迹的修复。阮元是仪征人, 是扬州有史以来官阶最高的名臣, 一生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 仕途通达。阮元当官51年, 是清代当官时间最长的高官之一, 被后人誉为“三朝阁老, 九省疆臣”。阮元还是著名的学者, 被人称作“大儒”, 他博学多才, 提倡朴学, 是“扬州学派”的巨匠, 对扬州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在教学中, 经常从美术的角度, 将上述内容镶嵌在教学相关情景中, 激活了课堂气氛。

4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犹如人类的“基因”, 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原始崇拜、哲学思想、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通史式的扬州城, 数度繁华的历史积淀, 为我们留下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玉器、漆器、剪纸等工艺美术一直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为了把民族文化传输给学生我带领学生畅游了东关街, 参观了扬州双博馆、扬州工艺美术馆、中国剪纸博物馆、扬州玉器厂、扬州漆器厂、扬州玉石料市场等场所, 学生们非常的兴奋, 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少民俗文化知识, 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成就与特点, 让学生真切的感知到勤劳的人民有着聪明的才智, 在日常的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为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乡本土文化艺术教育, 扩大影响范围, 促进学生感受本土文化, 领略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 体会劳动人民淳朴的审美理念及其高度的智慧, 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 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 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从而关注自己的家乡, 关注民族民间艺术的命运, 关注本民族之根本, 培养其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从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入手, 利用扬州地区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元素,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以欣赏、认识为平台, 以美育为核心, 以创造表现为灵魂, 利用乡土元素, 激活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自主探究能力, 还达到了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的目的。

摘要:乡土美术包含着广泛而独特的地理知识、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 因而学生通过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 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情。教师可结合本地特色组织教学。

乡土美术范文第2篇

文革结束后, 国内的政治环境一定程度上开始了从毛泽东时代向改革开放时代的转换, 艺术上开始从追求理想化转向了平民化的探索, 对真善美的表达开始出现了。从美术上来讲, 随着这一历史变化, 美术创作开始进入对文革及中国文化和历史进行全面反思的时期。

伤痕美术唤醒了画家内心深处久违的现实主义情结, 使画家发自内心的关注和表现刚刚经历过剧烈社会运动的中国现实和大时代里普通人的命运。紧随其后的是真正回归现实主义的乡土写实主义美术, 而连接起伤痕美术和乡土写实主义美术的则是画家对人性的积极探索和表达。

二、对伤痕美术的分析

伤痕美术的题材一类是关于知识分子和老干部受迫害的题材, 另一类则与知识青年在文革中的特殊人生经历密切相关。[[[]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159-175.]]文革中的作品多以假大空的想象去构架英雄伟人领袖, 多以理想化见长, 而到了八十年代, 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 画家开始从自我出发, 着眼于对人本身的追求和精神的探索。伤痕的代表作是发表在1979年第8期《连环画报》上的《枫》,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这一点也印证了文学创作的发端和美术创作之间的联系。这件作品运用了写实的语言, 再现了文革期间造反派之间的残酷斗争, 以一种客观观察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写实自然, 没有血性和斗争的场面, 画家对人物反而进行了一些细致的刻画。正面描绘也多是为了反映真实的历史, 通过艺术的真实反映历史的历史的真实, 用正面方式描绘了反面人物, 这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创举, 完全改变了之前一直流行的描写反面人物的程式和戒律, 从而使人们站在一个新的立足点上重新审视看待历史和现实的眼光。纵观伤痕美术的作品, 画家的立场发生了改变, 从绘画中抽离出来, 开始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观看画面和塑造人物, 也是换了角度对画面所反映内容的深刻反思。题材选取上还是侧重于政治性, 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想要挣脱之前带来的影响, 并试图寻求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趋势。这类作品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政治态度, 并不能说是完全的真实, 因为“真实性”之于艺术不仅仅是“事实”和对“事实”的强调。

伤痕美术未完全脱离文革带来的影响, 但包括画家在内的文艺人士, 已经开始从不同方面考虑和反思绘画中的问题, 并敢于冲破禁锢, 开始探索新的绘画表达方式, 这是那个时代画家们的觉醒, 更是一个时代人文精神觉醒的开端。

三、乡土写实主义美术的分析

高名潞对《枫》有一段评价说:“新的再现手法中昭示着自然主义的观念和形式即将出现。”[[[]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64-67.]]高名潞在这里所指的“自然主义”也就是后来出场的“乡土写实主义”。

乡土写实主义在题材的选择上较伤痕美术更靠近现实一步了。不再只刻画领袖光辉形象, 也不再把眼光只停留在光辉明亮的那一面, 开始慢慢尝试去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并将此应用于绘画作品中。反观伤痕美术的发端, 起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小说情节唤醒读者对人的悲剧性经历和情感挫折的关注, 对苦难的关注, 经历过伤痕美术的探索, 到了乡土写实主义美术, 绘画题材纯化, 转到了对劳动人民及劳苦大众的人性化探索, 这是美术短期发展的一个进步。何多苓的作品《我们曾唱过这支歌》中, 肯定了忧伤情绪, 对青春做了一个回顾, 艺术家开始关心属于自己的生活史中的真实性, 人道情感出现在画面中, 但是不清晰的, 不明确的。到《春风已经苏醒》时人道情感表现更为明确。将人文主义的关怀渗透到每一幅作品中。在“伤痕”艺术浪潮之中, 艺术家将目光转向了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差甚远的偏远山村, 转向一种原始淳朴的生活, 似乎正在悄悄形成一股新的潮流。这是“伤痕艺术”所具有的那种人道主义情感的延续和发挥。作为一种对政治即艺术的教条的批判, 中国艺术家更愿意热切的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 更愿意去挖掘和表现平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如果说“伤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去的虚伪粉饰艺术构成了批判, 如果说这种批判是以一种本能的人道情感和思想为基础, 那么, 在“伤痕”艺术之后, 艺术家所追求的对非戏剧性、非强烈斗争性主题的表达, 对普通人的状态的挖掘和表现, 就是那种人道精神的继续和深化, 是朴素的人道情感的进一步发挥。[[[]吕澎.20世纪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663.]]中国的艺术发展往往与政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回望文革期间的红色作品, 会觉得被狂热的气息充斥, 而这正是那个特殊时代赋予作品的标签, 在文中谈及的伤痕美术到之后的乡土写实主义美术的转化, 我们可以归成两点原因, 其一, 通过分析作品可以得知, 艺术家的主观性改变了作品的风格和题材, 使美术界的面貌不同于之前而焕然一新, 而我们说艺术家进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相对轻松的政治环境, 条件允许你做这样的事情, 这件事才能够被实践, 所以说国家的政治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是画家艺术风格转变的第二个原因。

从“伤痕美术”的发端, 到乡土写实主义以人为本体的这个过程, 在绘画的手法风格上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一变化更加透析出被文革十年所蒙蔽的所谓真实。我们开始关注人,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社会环境。80年代绘画领域的人文发展变化, 也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 从乡土出发, 用人文主义精神的关怀, 将理想化的人物拉回现实, 回归到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并存的现实社会。这是艺术工作者的进步, 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新征程。

摘要:文革十年社会动荡不安, 大批量创作生产歌颂领袖的艺术作品泛滥。文革结束后, 社会政治环境相对轻松, 一批艺术家开始把眼光投向自身经历, 继而着眼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 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潮。

关键词:伤痕,乡土写实主义,人文精神,绘画思想

参考文献

[1]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159-175.

[2] 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64-67.

乡土美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内涵价值;乡村软实力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实现乡风文明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现代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浸润,移风易俗;二是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根基,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方法之一是,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成立发展、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和谐文化的创建等都有赖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乡土性的文化,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应该从梳理农村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努力寻找现代工业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与当代生活对接,使其既从乡土的土壤中萌发,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素质,构建起广大农民从内心深处的认同的、适应新形势的新农村文化。

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内涵层次丰富,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本文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物态文化层面包括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包括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

(一)物态文化乡村的物态文化层面是农村有别于城市的显在表现之一,其文化的异质性强烈吸引着城市人。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民族服饰都凝聚着一方乡土上人们的文化追求。

以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为例,在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盲目追求小洋楼、建筑模式化城市化、千篇一律的现象。著名的作家、学者、民间民俗文化专家冯骥才在调研中发现,浙江杭州附近一些富裕的小县城,小村庄,村落里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在广州的一些小村落,农民们修建起了小型的卢浮宫;在海南岛,黎族传统的船形茅草民居在统一的钢筋水泥改造中岌岌可危……

(二)行为文化层面

农村传统文化的行为文化层面大致包括了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

1.民族民间传统文艺表演

近年来,在农村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各级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农村的文化工作,农村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有所改观。民营剧团是其中活跃的分子,据统计,浙江农村民营剧团的数量大约有4、500家,这些剧团不光在本地演出还外出巡演。部分剧团如嘉善县陶庄镇的等民间表演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浙江还出现了一支“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农村各类经营性演出中60%的演出场次是由农村文化经纪人安排的。云南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21个行政村拥有农村文化团体28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花腰彝歌舞团除在本地长期演出外,还积极探索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路子。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家家都有学习花鼓灯舞蹈的传统。2003年,88名村民自发成立了“花鼓灯农民艺术团”。2005年,该艺术团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海南的艺术院团送琼剧下乡、河北承德剪纸、热河二人转都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农村演艺市场。

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在农村是富有生长性的,表演的内容素材取自当地,表演形式喜闻乐见,表演人才后继有人,应当比任何外来的艺术形式都有生命力。

2.传统节日

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是繁荣和丰富农村文化的有效平台中国的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

传统的节庆习俗,如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少数民族的三月街、泼水节、火把节、花山节等,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要大力倡导。广东省番禺化龙镇南狮艺术、龙舟、飘色(抬阁)艺术展演;杭州萧山党山雷公庙会;浙江绍兴市红江村的龙舟竞渡、开渔、丰收、祭祀(祭祖、祭各种神)等等,都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活动的生动例子。

一些新开发出来的节日也为繁荣乡土文化增色不少。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四川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搭建文化平台,宣传当地传统文化,增加了地方知名度,扩大了地方影响。

3.民间艺术之乡

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评选活动。该活动旨在弘扬中国民间艺术,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的工作。目前,我国已有400多个地方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这些民间艺术之乡是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既保护了地方传统民间文化品牌,又在传承的基础上向经济市场渗透和延伸。浙江的江山、临安、桐庐;广东的东莞樟木头镇、湛江遂溪;甘肃的临夏、岷县、庆阳;湖北的宜昌青林寺;河南的桐柏县;河北的峰峰矿区、邯郸、永年等,有一批极富民间特色的民间艺术项目,很多地方都能推出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

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

4.民间独特文化形态

民间独特的文化形态也是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以云南为例,纳西族东巴文化给丽江带来了无数好奇的游客;云南著名的旅游地宁蒗县永宁乡的落水村,其旅游发展所赖以安身立命的就是摩梭人(纳人)的母系制文化和“阿夏”走访婚民俗文化。

(三)制度文化

这个层面的文化也是非物态文化,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社会约定等。当前农村大量兴起的非正式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非正式制度)也属于这个层面。

1.乡约

乡约是乡民基于—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传统的乡约在中国社会的秩序构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化乡里、促进乡治、劝善惩恶、御敌防匪、应付差徭、保护耕牛山林等方面有一定实效。传统乡约整体上呈现出不断消解的趋势。

云南的很多乡村有非常好的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传统,民风真诚淳厚,各地乡村都有非常规范的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的机制,大量卓有成效的乡规民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当地的环境资源保护、公共财产安全、社区和谐和尊老敬幼的风气。

2.非正式组织、非政府组织、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组织是把双刃剑,当它与正式组织兼容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产生负面影响,约束正式组织的绩效。成功的非正式组织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强力剂”,推动组织创新;失效的非正式组织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绊脚石”,阻碍组织创新。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非正式制度有政治性组织、经济性组织、社区服务性组织、文化组织、娱乐组织等等。当然,各地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文化传统和习俗的不同以及受到城市文明冲击的程度不同,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情况并不相同。在各种非正式组织中,最具代表的是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农民自发维权组织以及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这几种类型。

(四)精神文化(观念文化)

精神文化层面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树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会产生持续影响的精神层面文化包括了宗族文化、宗教文化、孝文化等。

1.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曾在中国乡村发挥着悠久而重大的作用。近些年来,家族文化宗族文化有“复兴”之势,表现为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恢复或重定族规族约等。在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宗族组织的发展最为突出。

必须辩证地看待宗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前者是血缘的、封闭的;后者是法治的、开放的,前者势必给后者带来负面影响;但也有学者指出,家族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宗教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曾被压抑的宗教活动从地下转入正常,各种宗教的入教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各种宗教都以农村为复兴的基地,使农村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广大的农村,修寺庙、传统节日求神拜佛的现象非常常见。这些活动聚集了族人、强化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显示了村庄的团结与强大。这种组织化,如果能善加引导就能对提高农村宗族组织的内聚力、强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组织意识、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不无裨益。如果放任发展,就会令崇佛信鬼思想肆意泛滥、集体事件增多,影响乡村的安定。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定要加强对农村居民宗教信仰的引导,决不能放任自流。

3.孝文化

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直生活在一个以儒教为主导的伦理社会中,孝意识可谓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农村现实问题不断增多;加上封建家长制的社会经济基础消失,家庭意识弱化、生活节奏快,父母的年龄不再是知识与经验的象征,不是年轻人学习的主要来源、社会流动增大、青年农民的自我意识膨胀,孝文化受到很大挑战,经常有农村父母状告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报道见诸报端。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挖掘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乡村传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重振乡村精神,增强农民的自豪感,重树农民的文化信仰,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乡村传统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区域内人们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其包含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地方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它既是教育后人、了解历史、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载体,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既是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从上述乡村优秀文化各层面内涵来看,它们对于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在保护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方面,近年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所评选出来的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就比较完整地保持乡村乡镇朴素风貌。以云南为例,云南的乡村魅力首屈一指,保山市腾冲县和顺镇2005年被评为全国第一魅力名镇,主要得益于和顺独特而深厚的村落文化及其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浙江兰溪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很有特色:在硕范村,村民门把村庄整治和村子里300多棵古樟树的布局相结合,既节约了经费,又保留了硕范村的历史文化;长乐村利用当地山里一种叫‘乌石”的石块,代替钢筋水泥来铺路,既节省了一大笔的钱,又保存了古村落的整体风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再比如,“现代”的乡约在规范农村社会秩序方面有良好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内地乡村出现了与宗族活动复活相联系的村落家族法,还有更多的地区在乡镇政府要求和指导下订立了村民守则或乡约。如王沪宁等所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介绍的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楼村村规民约》、广西贵港市《桥圩镇永梧村村规民约》等。

还有,非正式组织、非正式制度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也有良好推动作用。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农地制度为例,中国现行的农地制度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制及其次生的农地制度(非正式农地制度),其中次生制度主要包括北京顺义为代表的集体农场规模经营,江苏苏南和广东南海等地为代表的家庭农场和村农场经营模式、“区域种植、统种分管”形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反租倒包”形式,广东南海为代表的股份合作制等,这些次生制度如同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一样带来了巨大的制度绩效。

再看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也有积极的作用,当然必须要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是人类种系繁衍的要求。优秀的孝文化也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渐成风气之后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就会呈现良陛发展状态,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稳定与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孝道以及以孝为起点和核心内容的家庭美德,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关系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的时代需要。最后,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是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体而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有如下价值:

(一)凝聚认同价值

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是—定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共同的精神认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容易产生共鸣,保护和传承、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使人们形成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产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乡音乡情乡风乡俗乡品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不仅对本土本乡人有吸引力,也是游走他乡、远赴异国的游子魂牵梦萦的牵挂。

个体不断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社会化过程,不断与群体产生千丝万缕联系的过程。这种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非常重要:从浅层次来看,是个人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从深层次来看,则是产生更为高尚的情感,如集体主义情感、民族主义情感的基础。群体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和目标,而文化认同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某些情况下,这种文化认同还能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2005年10月四川省成都市洛带镇成功举办的第20届“全球客家恳亲会”,就是利用扩大的家族、宗族认同来促进地方发展的好例子。与会者有多达3500多名的客属代表,大会组织了“龙种客家,龙行天下”祭龙仪式等一系列联谊活动、举办了“世界华商峰会”等经贸洽谈活动,签订正式合同项目近20爪’引资总额达45亿元人民币。真正达到了“团结全球所有客家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的办会目的,进一步增强了客家人的宗族认同感,紧密团结了海内外勤劳奋进的客家人。贵州团省委发起的“春晖行动”也是利用文化认同促进建设的典型。

(二)保持文化多样性、原生态的特点

在全球一体化、信息比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其中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有目共睹。在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居民成为城市居民,他们丢掉了土地、放弃了传统谋生方式、忘记了来自乡间的传统文化,迅速地融入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而即使身处乡间的人,由于信息沟通的日渐通畅,也在内心过起了城市化的生活(余秋雨语)。乡村传统文化的不断式微湮灭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

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是健全文化生态的保证。在文化的发展中,既需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需要文化的独立和自我完善,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民族或地域的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没有多样、多元的民间、乡村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很难获取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文化产业开发的依托

千姿百态的乡村传统文化为开展丰富的文化事业活动、进行文化产业项目开发起到良好的支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村文化,挖掘它们,开发它们,将它们打造成一个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深受农民喜爱的区域形象、活动和品牌,使每个新农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了自己的“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理念,如果没有乡村传统文化的给养,这种开发就会落空,就会进入虚假的“人造”,失去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乡村传统文化当中的物质载体、生活风俗,很多都可以作为商品开发、旅游开发。文化产品的开发,旅游业的兴起,又在—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四川绵竹的农民画、成都三圣乡乡村旅游的“五朵金花”、古镇黄龙溪的舞火龙表演、洛带古镇的会馆文化展示都是擅长开发其传统文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好例子。

(四)塑造新农民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在农村,三听四难四无(“三听”即“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四难”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四无”状况,即无场地、无设备、无活动、无人管)的老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基本没有演艺市场;一些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空空荡荡一间房,密密麻麻蜘蛛网,破旧不堪几本书,冷冷清清不见人”。农民缺乏娱乐消遣方式,导致一些地方黄赌毒、封建思想、攀比之风、致富返贫等新问题层出不穷。

农民是农村生产的主体,是传承创造新型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发展水平,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现代转型后,应该为培养有适应新形势的文化知识结构、新技能、创新精神和能力,相应的政治素养、审美能力的新农村新农民作出贡献。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无论外来制度、文化多么完美先进,它的功能发挥都有赖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正如美国著名现代问题专家英格尔斯谈到制度在国家间移植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正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我们今天进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应该从梳理农村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努力寻找现代工业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构建起适应新形势的新农村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对接,使其既从乡土的土壤中萌发,又能在—定程度上指导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3]马贤磊冻西部农村非正式制度与农地制度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2]何兰萍,陈通.农村社会控制弱化与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兴起[J].中国农学通报,2007,(6).

[4]夏单坤.新农村建设应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中国实际[J].中国改革论坛,2007,(9).春晖行动网;刘义.春晖行动在贵州[J].半月谈,2005,(18).

[5][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等.文化的重要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1.

乡土美术范文第4篇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写的一本并不长但非常经典的著作,时至今天它对我们研究认识解决农村问题仍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在乡土本色部分,作者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粘在,附着在土地上的,以土地为生的,半身插在土里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流动率小,变动性差,生于斯死于斯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世代定于一地,终老其乡的相对稳定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群。聚乡而居是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在其里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孤独与隔膜的,因为小农经济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不强。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办法就是遵循传统延续习下来的礼俗的规矩,只求相互心安,没有必要用法律来维持。但我有一个问题,熟人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孤独和隔膜很矛盾,为什么现实会选择这种格局?

在文字下乡部分,作者认为语言和文字作为情感表达的方式,对于有固定地域,靠声音就能辨别对方的很熟悉的里村落的农民来说,有其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乡下人并不愚,通过文字下乡我们不一定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我的问题是知识的普及对农民们的作用却很明显啊?

在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部分,作者认为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周围划出一层层圈子,范围的大小也依着中心(自己)的势力厚薄而定。越有势力的人范围越大,势力较小的范围就小。就像一个石子激起的层层波纹一样。这种差序格局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可大可小。最小可微缩到自己。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靠攀关系、讲交情来发展。而不像西洋社会,犹如一捆一捆扎起来的柴一样的团体格局,地位平等,靠权力来维护。而维护交情必须靠的以仁为核心的孝悌忠信等传统道德,其核心在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同于西洋社会的至上的民族国家意识。这是这本书中精彩的部分。

在家族,男女有别部分,作者认为由于乡村聚乡而居,中国的乡土社会基本社群可概括为小家族。这种家族不仅包括生育功能,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功能,是一个单系亲属所组成的差序格局社群,是一种绵延性事业组织。其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它求效率,于是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这种格局导致变态的性取向,导致了夫妻之间感情的相对淡漠。两性之间相对矜持和保留。不像西洋那样开放。而感情是内脏的变化。这变化形成了动作的趋势,造成紧张状态,发动行为的力量。感情的变化容易破坏固有的关系,不容易维持社会稳定。这种感情的淡漠恰巧符合了维持稳定的需要。稳定社会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而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甚至达到自动的程度。而这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好恶相投,连臭味都一般。而夫妻之间由于生理上的分化而结合,结合基于异,而要去增进了解,趋同是困难的,阻碍重重的,需要在不断创造中求统一。而这求统一永远不会完成,只是一个过程。缺乏两性间的求同的努力,也减少了一个不在实利上打算的刺激。中国乡土社会中那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

在礼治秩序、无讼一部分,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不想法治人治那样靠国家权力指定的法律来维持。他是靠传统文化来维护,所以言必称三代,好古。无论礼治还是法治,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礼治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为前提。而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无法保证。这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色。所以在乡村社会可以出现"无讼"的局面,靠传统规则延续下来的礼治使人们服膺。靠调解这样一个教育过程使人们心服口服。而法治的出现并不像礼治一样以教化为目的,只是一种权力的规范。而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强烈的副作用。例如有人由于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奸夫无证据,而汉子有罪。这严重危害了正直的伦理道德。

在无为而治,长老政治一部分,作者认为权力分趋向解决冲突的横向暴力权力和趋向促进合作的契约同意权力。而权力是具有引诱力的,因为其有经济利益,无论是直接利益还是荣誉高薪等间接利益。而乡土社会这种利益时很少很小的,微乎其微。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完全可以无为而治。有人说中国没有政治民主但有社会民主,它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又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长幼有序是中国亲属制度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时代相袭延续,人们的生活主要靠传统经验,而长者却赋予经验,所以他自然附着着教化的权力。但是由于文化的不稳定,教化的作用逐渐在萎缩。能依赖的只是个别情境的原则,而其并不一定为长者所独占。长有也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

在血缘地缘一部分,作者认为血缘靠生物的新陈代谢,生育,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血缘关系,拖欠的人情避免了冲突和竞争,而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而法律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是冷静的考虑,是理智,不是感情,而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这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乡土社会需要解决这一难题。

在名实的分离一部分,作者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而乡土社会社会结构稳定。而只有领导阶层(长老)能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才能避免大的波动。如果加速的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而这种领导阶层,恰是一种时势权力,而他要实现从欲望到需要的转变,必须自觉,必须性善,必须有计划去实现功能。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这是理性靠已知道的目的手段的关系去实现计划的时代。是科学性的。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而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他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后几部分对于解决农村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名句摘录: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中国:从己推人——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 [差序格局] ; 西方:群体的概念清晰,在相应团体内应承担相应责任;“兼善” “等同”[团体格局]

乡土美术范文第5篇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写的一本并不长但非常经典的著作,时至今天它对我们研究认识解决农村问题仍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在乡土本色部分,作者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粘在,附着在土地上的,以土地为生的,半身插在土里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流动率小,变动性差,生于斯死于斯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世代定于一地,终老其乡的相对稳定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群。聚乡而居是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在其里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孤独与隔膜的,因为小农经济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不强。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办法就是遵循传统延续习下来的礼俗的规矩,只求相互心安,没有必要用法律来维持。但我有一个问题,熟人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孤独和隔膜很矛盾,为什么现实会选择这种格局?

在文字下乡部分,作者认为语言和文字作为情感表达的方式,对于有固定地域,靠声音就能辨别对方的很熟悉的里村落的农民来说,有其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乡下人并不愚,通过文字下乡我们不一定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我的问题是知识的普及对农民们的作用却很明显啊?

在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部分,作者认为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周围划出一层层圈子,范围的大小也依着中心(自己)的势力厚薄而定。越有势力的人范围越大,势力较小的范围就小。就像一个石子激起的层层波纹一样。这种差序格局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可大可小。最小可微缩到自己。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靠攀关系、讲交情来发展。而不像西洋社会,犹如一捆一捆扎起来的柴一样的团体格局,地位平等,靠权力来维护。而维护交情必须靠的以仁为核心的孝悌忠信等传统道德,其核心在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同于西洋社会的至上的民族国家意识。这是这本书中精彩的部分。

在家族,男女有别部分,作者认为由于乡村聚乡而居,中国的乡土社会基本社群可概括为小家族。这种家族不仅包括生育功能,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功能,是一个单系亲属所组成的差序格局社群,是一种绵延性事业组织。其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它求效率,于是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这种格局导致变态的性取向,导致了夫妻之间感情的相对淡漠。两性之间相对矜持和保留。不像西洋那样开放。而感情是内脏的变化。这变化形成了动作的趋势,造成紧张状态,发动行为的力量。感情的变化容易破坏固有的关系,不容易维持社会稳定。这种感情的淡漠恰巧符合了维持稳定的需要。稳定社会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而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甚至达到自动的程度。而这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好恶相投,连臭味都一般。而夫妻之间由于生理上的分化而结合,结合基于异,而要去增进了解,趋同是困难的,阻碍重重的,需要在不断创造中求统一。而这求统一永远不会完成,只是一个过程。缺乏两性间的求同的努力,也减少了一个不在实利上打算的刺激。中国乡土社会中那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

在礼治秩序、无讼一部分,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不想法治人治那样靠国家权力指定的法律来维持。他是靠传统文化来维护,所以言必称三代,好古。无论礼治还是法治,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礼治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为前提。而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无法保证。这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色。所以在乡村社会可以出现"无讼"的局面,靠传统规则延续下来的礼治使人们服膺。靠调解这样一个教育过程使人们心服口服。而法治的出现并不像礼治一样以教化为目的,只是一种权力的规范。而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强烈的副作用。例如有人由于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奸夫无证据,而汉子有罪。这严重危害了正直的伦理道德。

在无为而治,长老政治一部分,作者认为权力分趋向解决冲突的横向暴力权力和趋向促进合作的契约同意权力。而权力是具有引诱力的,因为其有经济利益,无论是直接利益还是荣誉高薪等间接利益。而乡土社会这种利益时很少很小的,微乎其微。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完全可以无为而治。有人说中国没有政治民主但有社会民主,它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又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长幼有序是中国亲属制度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时代相袭延续,人们的生活主要靠传统经验,而长者却赋予经验,所以他自然附着着教化的权力。但是由于文化的不稳定,教化的作用逐渐在萎缩。能依赖的只是个别情境的原则,而其并不一定为长者所独占。长有也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

在血缘地缘一部分,作者认为血缘靠生物的新陈代谢,生育,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血缘关系,拖欠的人情避免了冲突和竞争,而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而法律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是冷静的考虑,是理智,不是感情,而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这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乡土社会需要解决这一难题。

在名实的分离一部分,作者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而乡土社会社会结构稳定。而只有领导阶层(长老)能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才能避免大的波动。如果加速的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而这种领导阶层,恰是一种时势权力,而他要实现从欲望到需要的转变,必须自觉,必须性善,必须有计划去实现功能。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这是理性靠已知道的目的手段的关系去实现计划的时代。是科学性的。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而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他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后几部分对于解决农村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名句摘录: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中国:从己推人——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 [差序格局] ; 西方:群体的概念清晰,在相应团体内应承担相应责任;“兼善” “等同”[团体格局]

乡土美术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我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潜力。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乡土案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而打动学生,激活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课教学 乡土案例 运用

从2008年秋季开始,江西实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以此推动高中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效。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如何去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潜力,是我们必须去关注和实践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乡土案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而打动学生,激活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土案例是指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且与某一地方有密切联系的材料。政治教学中引用乡土案例,既可充实教材内容,也是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同时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巧用乡土案例的即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乡土案例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是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因此巧妙地把乡土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往往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为教师在引用乡土案例时,应把当地重要的时政如地方党政的重大决策、当地出现的重大事件与教材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在时间上,要注重新近发生的事情,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扩大学生知识面,给政治课堂注入新鲜的内容。

每年的一月或二月是市、区两会召开的时间,因此我们在上高一的《政治生活》课程时,第三单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市、区两会的召开提前完成教学。在讲解这一框题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组织部分学生分别采访我校的区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要求学生了解:人大代表拥有哪些权利?以及作为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的权利?并要求学生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一份小报告在课堂中向其他学生讲解。同时教师适时地引用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由此导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采取了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探讨性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并且来自身边的具体现象,以及相关的“实践”和“研究”的学习过程,从“感知生活”入手,逐步抽象出理论观点“感悟生活”,最后升华到理性的认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巧用乡土案例的思想性,感动学生的心灵。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的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躁、单调,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则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它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更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的学习和确立,则是本课程教学活动要实现的重要目的。因此,引用乡土案例,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掘材料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材料的德育功能,以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上述目标。

为了更好地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观点时,课堂上我运用了为新界埠中学学生捐款中我班困难学生捐出自己一个星期的伙食费进行教学。

因为奉献就在同学们的身边,奉献事迹是如此的直观和真实,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很多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感触,“润物细无声”,教师再多的话都已显得苍白。

三、巧用乡土案例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讲授《多彩的消费》这一框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一组负责调查校园里学生的消费行为;另一组则负责调查当地人的消费观念,并要求学生整理成书面材料,得出结论。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调查材料,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消费的类型及消费结构。同时教师进一步运用学生的调查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案例一:“很多人奉行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的消费观念,并称之为渔民的消费性格,对此你是如何看待?”

案例二:“许多人喜好打麻将,一到晚上或节假日,总能在大街小巷听到“哗啦啦”的麻将声,这你又是怎么看的?”

这节课,教师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处理好文本与课外材料的关系,做到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常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讨论,又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消费观念对同一消费现象的认识,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多年的实践证实,乡土案例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教材,它能有效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更重要是它能以小见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运用乡土案例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切忌牵强附会。在乡土案例应用过程中,应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没有较密切关系的;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能典型地说明问题的;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本身内容过多、理解较难、学生较不熟悉的乡土教材,牵强附会地应用到教学中。

二是避免喧宾夺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案例在时间的分配上有矛盾,在解释一个知识点时,学生的精力有限,过多的例子容易造成学生识记时的混乱。因此,乡土案例作为一种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本自带实例的掌握的基础上,切忌花过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三是注意与时俱进。教师在运用乡土案例时要注意材料的实效性。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恰当、准确地使用典型地本地案例进行教学,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能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从而达到提高道德品质、增长社科知识的“双赢”成果,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虞新富.积极运用乡土案例,活化高中政治教学.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2]《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年第02期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上一篇:大年三十作文范文下一篇:矿区消防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