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

2024-05-06

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第1篇

1 基于PC BASED可编程控制系统

PC BASED PLC是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一种, PC BASED PLC的CPU控制器采用一般PC上使用的CPU, 其操作系统 (DOS) 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IOS) 采用与PC上相类似的系统。PC BASED PLC无特定的使用目的, 实现的功能完全取决于其上面执行的软件。工业PC-BASED控制器由于可以完全融入到网络时代的信息系统中, 具有网络系统的基本特性, 即具有高性能、低价格、系统开放、丰富的人才基础优势, 因此PC-BASED控制器一经出现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发展极为迅猛。

2 技术关键

2.1 数据的采集

在数据的采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必须停机才能测试, 影响钻井工作;二是安装和拆除测试装置劳动强度大;三是当受到天气、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时, 不能及时了解油井的井况。基于PC BASED可编程控制系统因采用80186CPU所以具有很强的运算和处理能力, 因此考虑用此系统来进行数据 (载荷、位移) 的采集, 并进行均值处理, 使数据更具真实度和可信度。

2.2 数据的本地存储和打包

基于PC BASED可编程控制器ADAM-5510M具备强大的本地存储功能, 除256kB的闪存之外, 它为用户设计文件和数据存储提供512kB的闪存空间, 还有为电池备份操作的256kB SRAM, 为用户应用提供更多的容量和可靠性。GPRS网络不通或GPRS发射终端出现故障时, 数据不能传送回企业的数据中心。考虑到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在现场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编制时, 专门编制了一段定时采集程序。在每天6:00, 程序会自动存储数据在可编程控制器的RAM内, 掉电不丢失。工程人员可以到现场用便携式电脑与可编程控制器的串口相连, 在电脑上运行专门开发的采集软件, 就可以把数据下载到电脑里。

由于现场从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ADAM-5510M转换后都是零散的值, 尤其是数据较多, GPRS网络带宽较小, 不能把所有数据一次性上传至GPRS网络。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数据采集的工作, 建立起软件平台与生产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通讯, 专门设计了一套简洁实用的通讯协议, 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3 模块化编程, 不断扩展功能

从下位机 (ADAM-5510M) 程序的可读性和便于维护的角度考虑, 在程序编制时引入了模块化编程的理念。其思路是将实现各功能模块的程序单独封装, 相互独立响应上位机的指令, 调用相应功能模块程序实现相应的功能, 如实时数据的上传、示功图数据的上传、对现场设备的控制等。

为了今后扩展的方便, 从程序编制的角度, 制定了以实现的功能来划分模块的思路来进行程序开发。比如新增了几路实时数据的采集, 在对程序修订时只需在实时数据采集的功能模块程序那修改即可工作量不大, 条理清晰。如果新增了数字量的采集, 如通过RS232串口发送的数据, 如果原来没有此项应用, 只需在原有程序里新增此功能模块即可, 同时在PC BASED可编程控制器插槽里新增采集数字量的模块即可, 操作起来相当简便。

3 解决方案[2]

根据油田现场实际特点, PC BASED可编程控制系统在油井现场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解决方案构架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由现场设备、传感器、现场控制柜、现场工控机、ADAM-5510M可编程控制器、GPRS通信终端、中国移动GPRS网络、数据接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管理及WEB服务器、企业用户几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实现一定的功能:现场设备提供需要采集的数据, 多数情况下是由安装在其上的传感器将数据转换成信号进行传送, 另外有时还有一些二次仪表等设备, 其可直接将数据通过串口输出;现场控制柜, 其内部布局一定数量的端子排, 负责连接从传感器引出的所有信号线, 并将它们汇总, 在端子排上引出1路信号:1路传给现场的工控机进行显示和监控, 另1路传给位于现场的ADAM-5510M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器的端子排上, 用户通过对其编程可以对欲发送的数据进行控制, 如设置发送的时间间隔和对数据进行打包等。GPRS通信终端的串口与可编程控制器串口相连, 把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中国移动GPRS网络上。数据接收服务器向采集终端以轮循方式送出指令, 并定时接收采集终端发出的数据包并存入数据库, 同时还显示通道设备状态和数据变化等信息。

4 结语

通过PC BASED可编程控制系统在油井现场数据采集中的实际推广和应用表明, 此系统具有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满足了油田野外作业环境下数据采集的需要。彻底改变了传统油气生产运行方式, 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真正实现无人职守化管理, 对于提升油井数据管理水平、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 势必会在石油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摘要:针对目前石油行业油井现场数据监控实际情况, 提出了由GPRS网络作为数据通讯渠道的、针对现场的各项工况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并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基于PC BASED可编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强大的软硬件功能解决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它不仅使油井管理数字化, 而且建立了一个有利于油田生产的最佳数据管理平台。

关键词:油田,传输,GPRS,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崇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基于数据收集的小学科学探究课型是一种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的课型,这种课型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基础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实践操作能力。要保证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的顺利开展就必须用生活化的情景进行导入,以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最后做好总结和交流工作,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据收集;科学探究;课型;探讨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并且发布了新课程标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是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学科,是为了迎合素质教育理念而开设的新课程。但在小学科学实践教学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促使教师对小学科学的探究课型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的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成为小学科学课程新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在此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的理论基础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数据的过程。简单地说,数据收集就要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信息和数据的传统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得知识。

建构知识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并不是通过灌输和传授形成的,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是一种以实践教学活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是以建构知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二、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的优势

1.能有效地完成基础的教学内容

相比于传统的课型,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基础教学内容。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形成基本的常识,并以此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如上文所述,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是以建构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也就是改变了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摆脱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命运,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

从哲学观点来看,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标准。这就表明了这种新的课型能够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更加深刻,学生的理解也更深,更不容易被遗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也更加浓厚,自然而然就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2.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在更有效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个新的课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实施策略

1.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创设问题情境是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的第一个步骤。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说明了创设问题情境对于这种课型的重要性。

教师必须明确的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交代教学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景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

因此,从根本上看,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一定的艺术,要能够带有一定的趣味,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景,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消除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和影》这一章节为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大家在晴天站在操场上为什么能够在地上看到一个和自己动作一致的阴影?”

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立马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影子,而后会对影子的形成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带着一份好奇心和兴趣,学生更容易积极地配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2.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是保证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顺利开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創设了情境之后,教师就可以将设计好的实验计划告诉学生,例如,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分别在阳光照耀的地方和没有阳光照耀的地方进行记录有没有影子,在不同时间观察影子的不同点等。

此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的是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更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实验。教师必须明确的是,学生个体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作为知识和能力都较为欠缺的小学生,如果要求学生单独的进行实验是非常低效的。

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验任务。此时,教师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团队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日常的观察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作为分组的依据,要尽量保证学生小组之间没有矛盾和纠纷,保证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大致相当,才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在实验活动中锻炼能力并且获得知识。

3.有效的总结

进行了合理的分组后,学生就会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计划进行操作,并且收集到相应的数据。

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站在操场中会出现阴影?是如何得出的?

学生答:因为有太阳的照耀,通过在太阳照耀下和没有太阳照耀下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

教师:为什么不同时间中影子的形状会不同?

学生答:是因为不同时间中太阳照射的角度不一样,从而导致透射在地上的影子出现不同的形状。

教师: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答:最难点在于分析影响影子形状的原因,最后是通过查阅一定的资料后才知道不同时间下太阳的角度不同,而影子形成的原因正是因为太阳的照射产生的,角度不同就导致透射的影子出现不同的效果。

在这样的问答中,教师其实已经帮助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投入数据收集过程中,而从主观上忽视了对知识的总结和梳理,最终变成了无用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容易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达到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的目的。

总的来说,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是一种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的新课型,教师需要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使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引导以及有效的总结来保证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桂平.论小学科学探究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3).

[2]许华锋.小学生对比实验能力培养的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06(06).

·编辑 马燕萍

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社会经济、军事、民生等都随之发生了转变,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海量的数据信息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冲击,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安全的概念引入,分析其特点并描述发展现状,总结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相关问题,希望对计算机网络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特点;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而事物的两面性又警告我们在舒适便利的同时,关注其带来的漏洞,其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最为瞩目,由数据泄露带来的犯罪案例逐年递增,严重制约了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发展。

1 大数据时代与信息安全

大数据即海量的数据信息集合,具有多元化、更新快、成本低等特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大数据的概念被广为人知,也被运用于各个领域中,企业、高校、政府等都通过大数据便利自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迎来了高科技时代的加速发展。

信息安全是随之而来的重要概念,其涵盖了信息的保密、真实、完整、安全等内容[1],了解并采取一些手段保证信息安全,有助于减少网络犯罪,维护个人和企业利益,保障网络信息服务通畅运行、安全可靠。其安全体系包括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协议等,建立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维护公共利益和网络安全。

2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的特点

现代化社会使得人类面临的风险增多,且具有整体性、全球性和自反性,难以感知和明确,而这也会对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造成众多影响,使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从性质、时间、空间、内容、形态等方面总结如下:

第一,规模安全。大数据时代使得整个世界的关联性增加,其数据来源具有全方位和立体化的特点,携各个领域融入多样化载体平台,据预测,至2020年,500亿台设备通过互联网建立沟通联系[2],云端平台和数据中心所涵盖数据已无法计算,带来的风险和危害程度无法预测,个人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窃取信息的案例层出不穷,所造成的危害和涵盖的面积规模越来越大。

第二,泛在安全。安全信息在传播中具有即时性,网络空间的治理模式也将改变,由静态管理转为动态治理,需要无所不在的泛在安全以满足信息的多样化、灵活性和移动性的特征。

第三,跨域安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使得传统的信息壁垒被打破,临跨域网络和网络空间安全受到威胁,必须启动跨境数据流动监测才能维护国家信息安全[3]。

第四,综合安全。信息新环境使得数据在各个领域生根发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内外因素繁杂,应当建立综合的新信息安全观,结合国家实际,维护信息安全。

第五,隐性安全。信息泛滥所带来的除了有益的信息,还有大量无用信息,而随着跨域全联接,一些碎片化的非价值信息也有可能聚合为有价值信息,相互之间的关联加深,需要进行管控和分析挖掘;而一些隐蔽的信息和新兴行业领域也会产生大量安全漏洞,难以发现,具有欺骗性和诱惑性,应当予以重视。

3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的现状

大数据时代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与设备随之不断升级,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更为舒适便捷,互联网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加深。但同意的,冗杂的信息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制约着网络和社会经济发展。

3.1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问题。

缺少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是产生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包括一些管理人员因意识缺乏而对此缺少重视,未对网络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造成相关信息泄露;还包括一些个人或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低,缺少警惕心,随意下载陌生文件或输入个人信息于公共网络,带来损失。应当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对非法信息保持警惕,对个人隐私采用一些技术予以防范,有效利用各种查杀软件,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抵御能力。

3.2网络安全漏洞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处在更新中,早期的软件、设备、网络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一些设计人员开设了后台访问程序,却又没有对访问权限等进行加固,常见不法分子利用此犯罪。计算机病毒也不断出现新的形式,早期的杀毒軟件、防火墙可能无法予以防范,以近年肆虐各国的勒索病毒为例,给用户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3.3网络管理制度问题。

随着人们使用网络的频率增加,我们在网上留下个人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大量私人信息充斥在网站中,传统的管理制度较为落后,使得信息处于不安全状态。缺少系统的管理制度,未能对网络信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不及时,人员的培养工作不重视,缺少责任心而增加了人为风险,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极为不利。

4 小结

大数据时代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信息安全的面临的威胁,造成了意识匮乏、网络漏洞频发、制度不全等安全问题,为安全发展之壁垒,也未能充分展现和利用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应当从社会、政府、企业、个人等多角度入手,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发挥防火墙、加密、入侵检测等计算机技术,利用杀毒软件等工具,做好个人的数据备份和网络安全维护工作,共同促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06):5-14.

[2] 刘志杰.浅谈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1):10-11.

[3] 孙红梅,贾瑞生.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9):210-213.

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一线教师对“教育大数据”颇为关注。为深入了解“教育大数据”,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深刻研读并结合自身认知形成此篇短文,旨在明确教育大数据的概念,直面一线教师在大数据背景下自身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探索结合教育大数据改进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育大数据 数据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当下,大数据已经发展为社会的新浪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并发展为教育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新型驱动力。可是,究竟什么是教育大数据呢?一线教师在此新浪潮中又该如何提升自身素养以适应专业发展呢?学校的日常教学将面临哪些全新的挑战呢?笔者通过文献研究,试图一一解开困惑。

一、教育大数据的概念

专业文献认为,教育大数据是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及按照教育需求搜集到的所有促进教育发展并有着重大隐含价值的数据集合。通俗一点来说,教育大数据是指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数据集合,即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数据。

教育大数据的类型比较丰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课程数据,一般存在于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統中,如课程数据资源、完成作业情况、测试成绩等;二是课堂数据,即使用智能监控设备来获得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从而生成课堂数据;三是网络学习行为数据,如学生在空中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长;四是影响个体学习但不直接相关的数据,如个人心理和身体状况相关数据等。

二、数据素养与教师数据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类教育大数据,如何根据这些数据去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反思自身,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数据素养。随着数据素养与教育的整合,学者提出了教师数据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

虽然目前对“教师数据素养”一词没有一致的定义,但是学者阐述,大体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意识层面,包含对数据意识、数据伦理等的要求;二是实践技能层面,包括数据获取、处理、交流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指教师能够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具备数据意识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从教育大数据环境中有效地获取、处理、交流与应用数据,以便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质量的专业素养。它是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专业素养。

三、高中教师应具备的数据素养

1.教育数据意识与数据伦理

教育数据意识是高中生物教师在大数据背景下具备数据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是教师利用数据优化教学的前提和动力。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在头脑中对教育数据的能动反映,体现在教师能够敏锐地感受、判断、洞察自己教学生活中接触到的相关教育数据,并认同教育大数据的价值。相比于传统教育环境下的教师仅依靠直观感受和学生个体以往的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决策,教育大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更具优势。

教师在收集、运用教育数据时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数据提供方的规定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教师对数据的取舍和应用需建立在保护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这是教育数据伦理的基本含义。

2.获取、分析、交流、应用教育数据

教育数据获取能力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筛选出需要的教育数据的能力。

教育数据分析能力是教师基本的教育数据处理能力。一般要求教师使用合适的统计工具,应用一系列分析方法处理获得的数据,从而将教育数据转化为对教学有帮助的可视化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的视角解读各种数据图表和报告,把教育数据和教学联系到一起。

教育数据交流能力是教师数据素养的价值体现,教师运用与主题相关的数据与教育相关共同体进行沟通的能力,主要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以及自身的数据交流等五个方面:第一,教师应使用数据来告知学生学习进展,让学生客观、全面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开展下一步学习计划;第二,教师应使用数据语言来描述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并给予家长合理化的家庭教育建议,实现家校教育合力;第三,教师要能够用数据形成自己的教学日志或报告,这些数据或报告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教师教学的过程、效果和经验并同事共享,以数据的方式交流教学现状、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从而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经验、优化教学模式;第四,基于数据向领导汇报,使领导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教师的工作现状;第五,用数据的形式写出教学日记,客观地总结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能力,避免教学反思中的主观性和模板化。

应用数据的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使用教育数据优化自身的教学。依托大数据技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学习困难、学习心理等数据进行诊断分析,客观把握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备课。在大数据时代,应用数据优化的教学组织应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不再局限于实体课堂,而要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效衔接,以开放的心态和丰富的视角组织教学,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

四、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文献研究表明,提升一线教师的数据素养,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方面,教师主观上缺乏教育数据意识,对教育数据内涵的理解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生动鲜活的教育数据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从而导致难以获取精确、科学、真实的教育数据。例如,在当下的师范教育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但对各种教育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手段的教学比较薄弱。另外,教师之间缺乏应用数据教学的交流合作。

五、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数据素养的提高需要外力支持。数据系统是教师得以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操作平台,因而校园数据管理环境对提高教师的数据素养极为重要,可以说是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学校层面,可以创建教师数据团队,把所有教师的数据资源聚集在一起,建成校本化的数据资源库,完善学校的数据管理环境,继而培养教师的数据素养。当然,整合数据资源、建设数据资源库,工程浩大,需要有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数字化建设、文化资源等各方面的数据建设,这依赖于学校管理者、所有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已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也因大数据的应用而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正处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数据素养,是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现民,王榴卉,唐斯斯.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与政策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9):54-61+69.

[2]刘艳华,徐鹏.大数据教育应用研究综述及其典型案例解析——以美国普渡大学课程信号项目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2):47-51.

[3]王硕烁.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Z3):124-127.

[4]苏云凤.大数据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第5篇

年度“电子商务最佳实践”奖

IBMWebSphereCommerce

IBM将智慧商务定义为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驱动商业的价值链,并在企业营销管理层面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精准营销。这里提到的客户包括消费者、企业、渠道和门店;“需求”指的是订单,包括客户订单、采购单、运输订单等;“商业”的含义是买、卖、营销、退、换,包括商品种类规格、所有与客户接触点;价值链则是指从消费者到供应商,也就是消费者到加盟代理商、公司、工厂、供应商、原物料商的关系。融合了IBM深厚的行业知识、领先的软件产品和服务,IBM智慧商务解决方案不仅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帮助企业提高为客户、合作伙伴创造的价值,还将帮助企业优化采购、营销、销售和服务流程,以客户作为其决策和行动的中心,实现智慧的成长。融入智慧商务的营销理念与最佳实践经验,IBMWebSphereCommerce可在一个单一的客户交互平台上支持包括B2C、B2B和B2B2C的销售业务模型,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功能、增强的用户体验、无缝的跨渠道沟通支持、灵活、高性能、易于扩展和集成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电子商务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需求,还能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赋予其最大的灵活性。

年度“电子商务最佳实践”奖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

作为国内钢铁行业首家电子商务实践者,宝钢目前已建成并运营支撑钢铁主业的电子销售、电子采购、电子交易、基础服务和数据服务等五大平台,涵盖钢材B2B交易的主要业务领域,并形成规模化应用,为钢铁、循环物资、化工等行业营造系列商务环境,不断完善物流、融资等交易后续服务,并提供在线营销、市场信息等支撑服务,形成了极具价值的交易增值服务体系。2012年,宝钢再次在国内钢铁电子商务领域首家开发成功的“宝钢移动在线”,通过“宝钢移动在线”,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充分享受宝钢高效、便捷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随时进行合同的自助跟踪,了解生产进度、库存等状态信息。同时,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宝钢的现货资源,完成资源选购、网上议价直至合同生成等所有网上交易操作,实现移动在线现货交易业务。

年度“云计算最佳实践”奖

微软WindowsAzure公有云平台

作为世界级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先驱,WindowsAzure于2013年5月22日宣布正式落地中国,并于6月6日开放公测,这让微软成了首个将全球公有云平台与服务带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由本地合作伙伴世纪互联运营的微软WindowsAzure公有云平台及服务,已拥有超过2000家客户,世界级的云服务真正走进了中国。

2000家客户落户WindowsAzure,确立了国内公有云服务更高标准。近300人的专业团队,同步兑现世界顶级云服务承诺。根据本地化服务协议,微软将向合作伙伴世纪互联授权技术,由其在中国运营WindowsAzure平台和Office365业务,提供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整合及网络化服务在内的服务。微软承诺,其在全球的云计算平台推出的任何功能,都能通过世纪互联让中国用户享受到同样的先进性。微软的WindowsAzure及Office365技术团队通过与世纪互联的实时联动,确保提供更出色的运营效果,让客户感受最佳使用体验。而世纪互联在微软云服务上的高额投入,与微软在全球范围内的投入规模一样可观。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潜力巨大的WindowsAzure和WindowsAzure来说,微软及世纪互联在全球和本地的大规模资源投入,铸就了世界级云服务的牢固基石。

年度“云计算最佳实践”奖

联想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围绕客户云计算平台建设中的全过程,联想汇聚百余项创新科技和专利技术,打造了IaaS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

联想云计算解决方案采用自主IaaS云计算平台——ThinkCloud和高可靠、高性价比的ThinkServer服务器及Lenovo|EMC存储设备,集成业界领先的商业云计算系统、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管理软件,提供快速部署、弹性扩展、自动管理、随需而变的开放式云计算平台,减轻维护管理工作,提升服务质量,降低用户总拥有成本(TCO)。该方案具有以下优势:快速部署,根据用户需求自动部署和快速交付资源;高扩展性,无需停机动态扩容和调整资源;高可用性,多层次故障切换,透明的虚拟机动态转移,数据/应用级异地容灾;高安全性,完善的账户管理和访问控制,快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高开放性,全面支持vSphere、Hyper-V、KVM、VMwarevCloudSuite、OpenStack、OpenNebula等软硬件虚拟化设备。

年度“云计算最佳实践”奖

IBM云计算

IBM一直致力于提供高价值企业级云计算,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进行战略收购,从2007年至今,IBM已经投入60亿美金用于云计算相关收购,其中40亿用于SaaS的收购,20亿用于SoftLayer的收购。同时,在社交、移动、分析和云计算四大技术应用趋势中,IBM拥有全面的、独一无二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作为唯一一家同时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两方面拥有相同的突出技术的公司,IBM利用“三管齐下”的云方法,为客户提供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解决方案的全面的高价值云计算。

今年通过收购SoftLayer,IBM全面完善了自身云计算服务能力。同时,基于对开放标准的全面支持,IBM云计算正在基于OpenStack和其他云标准提供新的私有云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扩大至公有云领域。除此之外,IBM将Watson开发平台技术应用于云环境中,推出了IBMWatson开发者云,帮助各行业中不同规模的应用提供商挖掘资源,开发出得到Watson强大支持的Apps,通过建立Watson驱动的云端Apps,与IBM合作伙伴们共同帮助客户利用云获得洞察力。

IBM在智慧城市、电信、零售、金融等行业中帮助全球众多客户实践高价值的云计算。在中国,IBM正在帮助新奥集团、杭州世导、甘肃移动公司、襄阳市政府、辽源市政府、南方报业集团等构建企业、行业及区域云计算平台,助力客户实现创新与发展。此外,IBM与首都在线、软通动力等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入的长期合作,通过IBM领先的基础架构、软件及服务助力合作伙伴实现创新与转型,共同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年度“云计算最佳实践”奖

北京市海淀区公安消防支队智慧云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公安消防支队紧密结合火灾防控形势和社会化消防工作的需要,依托海淀区科技优势,搭建志愿者自愿注册、分级管理、隐患上报、登记、查改、销除的智能云端管理平台,开发全国第一款公益消防手机移动应用,形成了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群众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移动应用分发渠道下载安卓系统的手机移动应用“公益消防行动”,注册成为公益消防志愿者,通过定位、语音、文字、拍照、视频等方式随时随地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海淀区公益消防协理志愿协会审核后,隐患自动推送至网格内最小防火单元内的实名制消防协理员,协理员根据职责及时查找、整改并消除隐患,并将整改后的情况拍照上传云端平台备查。同时,云端管理平台可以自动分析火灾隐患地点、类型,实时显示全区协理志愿人员和火灾隐患的时空分布,为领导科学决策,部门联合执法,重点区域整治,隐患精确打击提供依据。

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涵盖了网络、云软件、计算、存储四大类产品。在以太网和云计算相关技术基础上,帮助用户实现数据中心资源的高效利用、虚拟化环境下的云网融合、自助式云服务和基于混合云理念的资源动态扩展等功能,此外,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还为不同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行业应用选择。结合H3C本地强大的研发、实施能力和贴心周到的服务,带给用户“一站式”的“交钥匙”交付体验。

H3Cloud五大特点分别是融合基础架构、高可用虚拟化平台、自助式云服务、混合云彩虹、易交付的行业应用。

年度“大数据最佳实践”奖

联想大数据处理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联想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集业界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开源软件,提供稳定、可靠和安全的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平台,帮助用户在数量众多的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中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增强用户洞察发现能力和决策能力。该方案拥有以下优势:海量数据存储,VNX、VMAX、Isilon、Atmos、HDFS、LoFS等全线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海量存储;多种数据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高速分析/处理,HANA、Greenplum、Hadoop;高可扩展性,无需停机动态扩容;高可用性,自我修复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数据自动检测和复制;高开放性,支持QL2003、HiveQL、OLAP、JDBC/ODBC等应用。

年度“大数据最佳实践”奖

微软大数据解决方案

微软大数据解决方案可以无缝地从任意地点(包括本地服务器或云端)管理任意大小(GB、TB、PB)所有类型(结构化、非结构化以及实时数据)的数据,通过将全世界的数据连接到一起,丰富现有的数据集合,再帮助用户通过熟悉、易于使用的工具,获得数据洞察力。

具体地说,客户可以通过采用SQLServer2012、SQLServerParallelDataWarehouse应用系统、AzureMarketplace数据集市等方案来管理数据及用户。同时,还可以使用熟悉的商业智能工具,如PowerPivotforExcel和PowerViewforSharePoint等来管理它们。此外,如通过SQLServerStreamInsight提供的流数据支持的新功能,微软将包含基于Hadoop分布式平台的全新WindowsAzureHDInsight服务和WindowsServer来处理PB级的非结构化数据,帮助企业实现基于SQLServer的数据库管理以及在Hadoop当中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的快速移动。

年度“大数据最佳实践”奖

IBM大数据解决方案

IBM为企业提供了覆盖数据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平台”和应对业务需求的“大数据分析”两大核心解决方案。

IBM大数据平台由Hadoop系统(BigInsights)、流计算(Streams)、数据仓库/一体机(PureData)和信息整合与治理(Guardium&Optim)四大核心技术能力构成,该架构突破了传统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理念,能够为企业组织提供实时分析信息流和因特网范围信息源的能力,实现更为经济高效的大数据管理和整合治理,并为在此之上的大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IBM利用绩效管理、风险分析、决策管理和内容分析构成完整“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决策制定者提供全面、统一且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在激增的数据中获取洞察,发掘商业机遇和价值,制定更为有效的决策最终提高业绩。其卓越的大数据能力集中体现在一系列领先分析技术和工具上:包括全球领先的商业智能和绩效管理软件Cognos、预测分析软件SPSS、风险管理软件OpenPages、企业风险分析软件Algorithmics以及薪酬和销售绩效管理软件Varicent等。

年度“最佳产品”奖

联想ThinkServerTS540服务器

联想ThinkServerTS540单路塔式服务器产品聚合众多业界创新技术,性价比高且噪音极低,易于管理并拥有强大的性能和扩展性,为成长型企业和分支机构提供最为安全、专业的数据计算和存储平台,打造主流应用价值典范。

在单路塔式服务器市场,联想ThinkServer是毋庸置疑的王者,长期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ThinkServerTS540搭载了最新的IntelXeonE5-1200v3系列处理器,在性能方面较前代产品有15%的提升。TS540在业内首次采用板载RAID0/1/10/5,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了最高级别的保护。

ThinkServerTS540是业内唯一配置冗余电源的单路塔式服务器,辅以领先的4000V防雷击设计和Smokeless安全设计,以最为专业化的设计满足24x7x365全天候应用需求,为成长型企业提供了真正服务器级的运行可靠性。

年度“最佳产品”奖

华为S12700系列敏捷交换机

S12700系列交换机是华为公司面向下一代园区网核心而专门设计开发的敏捷交换机。该产品采用全可编程架构,灵活快速满足客户定制需求,助力客户平滑演进至SDN网络。该产品基于华为公司首款以太网络处理器ENP,内置随板WLANAC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实现有线无线真正融合;支持iPCA网络包守恒算法,可对任意业务流随时随地逐点检测,助力客户对业务的精准管理。该产品基于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路由平台VRP,在提供高性能的L2/L3层交换服务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MPLSVPN、硬件IPv6、桌面云、视频会议等多种网络业务,提供不间断升级、不间断转发、CSS2交换网硬件集群主控1+N备份、硬件Eth-OAM/BFD、环网保护等多种高可靠技术,在提高用户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最大正常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总拥有成本(TCO)。

油井下数据采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当下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教育督导”意味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督导的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的教育督导方式和手段,使得教育督导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智慧督导。已有数据资源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管理机制保障以及督导队伍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给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挑战。该文基于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建设目标、实现教育督导手段现代化以及建立管理机制和加强督导队伍建设等给出“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教育督导;互联网;信息化;机遇;挑战;对策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思维、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把信息化作为“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信息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新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信息化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强调:“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学术领域还没有专门关于教育督导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研究,本研究认为,教育督导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督导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充分、高效、科学地履行教育督导职能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强化国家教育督导”的要求,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管办评”中“评”的重要地位则对督导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全面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有效弥补当前教育督导工作的不足,对于提升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和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从当前我国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看,基于教育督导工作的特殊性,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充分利用机遇,克服困难,探索出一条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相关政策和文献研究以及现状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一)加快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是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有效履行教育督导职能的迫切需要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关于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2016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创新督学方式,健全评估监测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教育督导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教育督导的职能在以往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检查、即督政为主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建立从无到有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不仅督导职能更加广泛,而且对教育督导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督导的效率和时效性、科学性和公信力。因此,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督导改革已成为教育督导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督导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国家相关政策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以及2015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提出“以创新教育督导理念为先导,以建设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以加强教育督导实践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核心,强化督学队伍信息化人才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督导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督导质量,推动教育督导事业改革发展”。等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建设依据。

(三)互聯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手段

现代教育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信息的全面性、可靠性、有效性是做出科学的评价结论所必备的条件。

目前我国教育督导评估主要以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开展。收集信息的方法除查阅被评估对象事先准备的资料外,就是通过现场座谈会、访谈、调查问卷、听课等方式进行。为迎接评估,被评估者要按照督导检查的内容要点,提前至少半年时间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纸质档案,给督导对象造成很大的负担。评估组进校接触到教职工和学生、社区人士、家长等样本数量少,信息收集不全面,而且收集来的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失真,影响督导评估结果的科学公正。在这种完全依赖人工的督导模式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很难获得全面准确的结果,导致督导效率低下。此外,通常督导专家在准备阶段不能大量接触到评估对象的信息,只有在实地督导检查时才能接触到督导对象,因而在督导实施阶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同时,由于督导专家入校时间有限,加上处理信息手段落后,无法当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只能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打分,最后的督导结论往往是根据督学自身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判断给出,形成的督导报告主要还是以宏观定性描述为主,缺乏数据和科学方法的支撑而影响说服力和公信力,因而影响了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因此,如何便捷地收集信息,如何提高收集的评价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如何保证督导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关键。

为此,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及移动服务端的便捷性、高效性、即时性,可以随时随地为教育督导提供实时监控,即时采集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挖掘和结果可视化呈现,极大地提升教育督导工作实效和依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因此,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教育督导领域的应用,能够使教育督导主体多元化、教育督导过程即时化、结果分析智能化、教育决策科学化成为可能,为促进我国教育督导水平提升提供了契机。
二、“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一)已有数据资源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不够全面

数据已经成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教育督导各项业务的决策基础。数据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是教育督导工作科学性和公信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从2009年开始,陆续建立了一批督导专项数据库。通过对已有相关数据库调研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这些数据库建设之初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由不同业务处室甚至专项工作分散建设,互相之间缺乏关联,各数据库的数据标准不统一,有些指标分别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录入,出现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导致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孤岛和数据质量等问题比较突出,难以满足后续综合分析应用的需求。

第二,已有的数据资源仅仅停留在资源类数据范畴,如人、财、物配置情况,缺乏反映区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影响评估监测职能的发挥;缺乏反映社会舆情的数据,社会舆情能让政府部门了解到公众对教育政策、措施的评价,及时获取并分析社会舆情是教育督导和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尤其在包括义务教育入学、中高考、学生课业负担、非京籍子女就学等在内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上,来自家长等社会公众的舆情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

第三,数据分析方法单一,结果查询不方便,智能化、可视化功能欠缺,无法满足教育督导决策的需要。

已有数据资源存在的上述问题对于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督导评估系统,提高“用数据说话”能力是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管理机制保障

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既包括国家、区域宏观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相关机构建立、以及行动措施的部署、实施与监督、评价的管理,也包括中观层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管理和领导,还包括微观层面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协调和管理。教育督导信息化的管理是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从全国来看,地方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往往由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代替,或仅作为其中一小部分,没有明确的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目标;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和支持;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和规范标准。以上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是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挑战。

(三)督导人员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教育督导信息化的推进、应用及优势发挥的主体最重要的是督导人员。当前,对于教育督导人员一方面还没有严格的遴选及培训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督学和督导专家主要是由经验丰富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兼职人员构成,而且年龄较大。以北京市为例,2017年全市中小学校845名责任督学平均年龄51.7岁,专门从事挂牌督导工作人员占50.4%(含退休人员26.2%、在职人员24.2%),兼职人员占49.6%。因此,督导人员对于督导信息化的理念和重要性认识上不到位;同时,由于兼职做督学,本职工作就很繁忙,很难抽出精力再去熟练掌握信息化知识与运用,习惯于传统的文书处理手段,对网络信息文件的处理等需要适应与掌握,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育督导的能力还不够高,影响和限制了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广。这对于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以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为例

为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挑战,《北京市关于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提升教育督导的信息化水平。以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基础,形成包括基础性数据、条件性数据、过程性数据、结果性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在数据深度挖掘、系统分析基础上实施教育督导综合估和专项评估,構建高水平的“北京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强化教育督导的数据支持、信息支撑、管理保障与服务决策能力,提升北京教育督导的现代化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对教育督导任务的总体部署,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及《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为指导,以满足北京市教育督导的实际需求为目的,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北京市督导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为有效履行教育督导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的现代化水平。具体目标如下。

1.督导指标标准化

通过评估指标和数据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实现数据口径统一,提升督导数据采集质量。

2.督导管理网格化

以责任区形式对各区域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为有效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提供支持。

3.督导工作移动化

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督导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评估、实时沟通。

4.督导结果智能化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关联、整合、挖掘,实现同比、环比、结构、趋势、预测等多种分析,智能发现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动推送整改通知、发布预警信息,提高教育督导的精准度和智能化。

5.档案管理电子化

对督导过程产生的各种文档和多媒体资料电子化管理,高效检索,永久存储,实现无纸化办公。

(二)实现教育督导手段的现代化

互联网为在时间上分散、空间上分离而督导工作又相互依赖的督导专家、被督导对象、督导机构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环境,将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督导机构之间、督导与被督导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督导工作无时空限制地进行。北京市基于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之优势,建设“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提高了教育督导的及时性和便利性,从而提升教育督导的时效性。

1.系统功能

“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具备五项主要功能。

(1)督導数据采集功能。问卷调查数据采集实现问卷发放和回收、数据统计分析的自动化;一般数据采集能够自动生成采集数据表,在线进行数据填报,并具备数据校验、汇总和统计功能。

(2)教育督导评估功能。平台从督导评估工作布置、自评报告和信息上传、网上评估、数据自动汇总统计等对督导评估的全过程提供信息化支持,让督导的视角从局部走向全方位,让督导专家能够事先方便地查阅所有的评估资料电子文档,对督导对象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实地督导评估时,可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深入考察,专家判断的依据更充分,提高了教育督导的效率和督导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督学责任区网格化管理功能。对全市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包括每所学校定位、基本信息查询、责任区及责任督学挂牌管理、挂牌督导工作实施等全过程管理。不仅便于开展学校督导工作,更便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定位事件地点,提高应急事件处理效率;责任督学能够基于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开展督导工作,具有操作过程便捷、督导情况实时传达、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督学考评科学有据等特点,使督学工作更高效、专业。

(4)教育舆情监测功能。通过建设教育舆情监测子系统,能够准确、及时了解公众对新出台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的看法及其教育需求,特别是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以周报、月报、年报、专报、快报等形式反馈,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和突发性事件应急督导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提高督导决策的科学性。

(5)教育决策支持功能。根据各项督导工作需求,研发数据分析模型,为教育督导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支持。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状况测算模型、教育满意度指数模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分析模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分析模型、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分析模型等。将各类数据挖掘模型内嵌到系统中,实现结果的自动分析和结果自动生成统计图、表,让结果一目了然,提高了“用数据说话”能力,并自动生成多种格式的报告文件,且可方便地导出。

2.系统特点

经过两年的全面建设,该系统逐渐形成了“北京特色”。

(1)督导全业务纳入。统筹规划,从OA办公到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各项督导业务开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实现了电脑和移动客户端的双平台,使得督导各项业务工作更便捷和即时,而不是以单项业务建设系统,如深圳市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管理平台”、大连市的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系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和责任督学管理系统。

(2)一级建设,四级应用。由市督导室组织建设,面向市级督导室、区级督导室、各类督学、各类学校提供应用服务。各层级用户包含共性的应用模块,同时各区还可根据区教育督导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插入个性化的应用模块。

(3)学校管理网格化。基于网格化管理理念,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索了学校督导责任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模式。

(4)大数据支持督导与决策。在整合北京市已有的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库、北京市教育经费数据库、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检数据库、北京市中高考成绩、北京市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以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专门数据库基础上,建设教育督导基础数据库。教育督导基础数据库涵盖了较为全面的市、区、校教育督导信息资源,反映了各区及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定期的跟踪性监控数据;同时,还包括督导评估工作的过程性数据,如各类问卷调查、座谈、访谈、自评材料等定量及定性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各级政府对于国家、上级部门的教育法规、政策、文件要求等教育职责履行和学校规范办学的基本情况,为教育督导和教育决策提供了科学、全面的依据。

(5)督导结果可视化。基于数据分析模型,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三)成立专门机构保障教育督导信息化顺利推进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教育督导改革,北京市教育督导内设机构增加了信息化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部门成立两年来,按照国家和教育部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要求与规范,制定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化标准规范,组织开发“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北京市教育督导基础数据库,指导并推动区县教育督导部门信息化建设和督学人员、学校教育督导信息系统应用,为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在体制机制上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升督学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督导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是实施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关键。高信息素养的督学不仅仅要会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理念与思维,改变以往以经验判断为主的习惯,加强“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化部门分批对各级各类督学进行全员培训,理念上,通过对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让督学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督导中的应用价值,明确信息技术是教育督导的有效手段;技术上,通过示范和操作练习加强督学对电脑、移动客户端等设备和蓝信的使用和掌握能力;应用上,通过实践使用,加强督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经过系统的培训,“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在日常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中、应急事件处理(如雾霾天临时停课)中、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北京市的全过程监控中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责任督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规范、高效的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四、结语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教育督导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督导现代化水平、走向“互联网+教育督导”是未来教育督导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督导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的有效应对选择。“互联网+教育督导”使得教育督导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智慧督导”。“智慧督导”不仅体现在督导方式的智能化,更体现在大数据支持下决策的科学化。可以相信,在信息技术助力下,“互联网+教育督导”必将会给教育督导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全面提升教育督导的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中医院中医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反洗钱法律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