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

2024-05-03

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解决人与环境共生问题的场所关系型学科,对整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生态责任,及深刻丰富的时代文化价值。社会与生态共生关系的新变化、高需求也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理论相比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环境设计基础教学在此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环境设计的基础教学模式为研究思路,意在重点分析当前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弊端,并从学科特色出发,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希望可以对环境设计教育教学进行一些新的可行性改革。

关键词:环境设计;本科教学;探索研究

一、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环境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特点

对于设计教育而言,基础教学的作用就如同实现建筑的地基、培育植物的土壤,是设计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设计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设计专业的共性特征与必备技能,直接影响未来设计创造的高度与广度,是艺术设计实现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要素。设计基础教学最早源于包豪斯的三大构成基础课以及传统美术教学,并沿用发展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丰富,传统的构成与造型基础已不能为知识体系庞大的设计分支提供完备的理论及技术支持了。只有创建符合设计专业市场规律的、与时俱进的基础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让设计教育能够保有时代性与科学性,具有实用意义。设计基础教学属于专业教学前期的一个预备与辅助阶段,在课程结构上必须能满足后续设计教学的发展。在这个阶段,教学知识点安排的连续性、合理性至关重要。基础与基础之间既要有机的紧扣关联,又要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投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基础应更有效的服务于专业设计,设置针对性强、拓展面宽的课程内容,让基础知识能真正的被学生吸收消化,并在之后的专业设计实践中学以致用。

(二)以室内设计为主要方向的专业模式

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源头,是环境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很多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几乎就是一个扩大化的室内设计专业。以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要方向开展教学是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多见于综合类大学。这种模式开展的课程多是为室内设计服务或为其延展,以家居室内空间设计和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为主,学习建筑基础、家具设计、照明设计、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装修工程、设计表达等主要相关课程,景观设计及公共设施相关的课程多以辅助课程或选修课形式出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室内设计专业课与相关的软件类课程、制图类课程占学科教学的主要比例,以实践型课程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操作能力。在这种专业模式中,看似完整的教学结构和课程安排将环境设计变成了一个很狭隘的定义,学科范围局限,专业课程的拓展度也不够,设计教学中更重视操作能力,之所以说是操作,是因为这样的教学中忽略了设计里重要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算是真正有价值的实践能力,与其说培养的是设计师,更准确的说其实是在培养制图工匠。同时,建筑基础并不被予以重视,多以鉴赏、理论课程形式出现,实践课程偏少。而建筑作为室内、景观等学科体系的始祖,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及结构和材料的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建筑基础的忽视会导致学生对室内空间设计的理解非常有限,不能构建更好的立体思维能力,并对空间的结构常识了解甚少,在实际设计中常会出现一些基本的设计错误,比如不能更有效的利用空间、不能恰当的处理空间关系、无法很好地理解楼梯的空间关系、不懂得承重结构等等,这些问题常常会局限设计能力的展开。

二、环境设计专业存在的教学困境

(一)课程体系没有特色,缺乏可持续优化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本身没有一个统-的课程参照标准,除了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核心课程,很多开设环境設计的普通高校都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结构开设课程,良莠不齐,甚至很多专业教师对于自己担任的课程只是略知一二。环境设计是与社会、时代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环境生态、市场需求总是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中,而教学内容陈旧、不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常导致专业知识的滞后,设计的教学脱离市场,教学与社会联系不紧密,设计的市场性、功能性、时代性缺失,使教学无法实现适应市场的可持续优化。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借鉴吸收各国先进有益的设计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各个国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也是不同的。我国的环境设计专业也应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环境市场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呈现各校专业竞争特点的办学模式。

(二)设计思维的培养欠缺,培养目的不清晰

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是衡量设计师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一直以来, 环境设计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整体的理论研究体系,在教学上往往为了迎合设计市场的职业化需求,而多强调电脑制图、工程操作等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对于拓展设计思维、运用设计方法等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投入及其有限,像设计方法学、市场调研、建筑思考等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思考的课程非常少,相关的设计研究与实践经验也非常缺乏,只有一些少数院校开设了这类课程,而且一些高校即使开设了思维培养的相关课程,关注度和教学投入度也非常低,教师不重视,学生就更加没有学习意识,致使设计作品缺乏思想和创意,丧失了环境艺术整体设计观念的表达。当下的毕业生普遍表现出设计创新能力弱,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作出艺术与技术价值双高的环境设计作品。因为其只关注形式训练、没有专业特色创新观念,学科教学中关于设计的创新型思维训练课程稀缺,缺乏逻辑思维培养,忽视了艺术概念的引导性对实践的重要意义。环境设计不光只有人文艺术内涵,其是由科学技术、逻辑推导技术、艺术形象技术共同融合的专业,因此设计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环境设计培养的是设计师还是制图工匠,是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难以回答的。

三、相关建议

(一)增强基础教学的专业针对性

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多是由绘画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三部分递进式组成,但各个阶段彼此断层割裂、基础难以支撑专业深化,浪费资源缺乏实效。要根据专业的发展需求来设置基础课程的安排,呈现课程的交叉性、复合性和串联性。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在基础教学上还应该加强专业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基础教学本来就是要为学生更高阶段的专业学习提供引导,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培养尤为重要。

尤其对于传统造型基础课程,应增强其专业针对性,与设计表达相结合,与设计基础有渐进型关联。比如素描可着重于对结构、空间的训练;色彩课与色彩构成、色彩心理等相辅相成,探讨色彩的空间实用价值;而常被许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忽视的速写训练应重新纳入关注点,与设计表达、空间透视原理等相结合,如建筑速写、场景速写等。在教学上可按照室内与室外空间来划分速写的练习内容,强调对空间线条表现和空间层次表达的练习;然后风景写生等课程可以与色彩构成等设计基础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提炼与概括能力。在专业基础课程上,在大专业方向下的次方向学科可以采取掌握基本设计原理为主的针对性课题训练。比如以景观方向为主的学生,可在有限的室内设计课程中做更多功能空间丰富的公共空间设计训练,比如办公空间设计和餐饮空间设计等等。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功能、技术、科学、空间是环境设计的共性需求,创造性则是其个性表达。设计的创造性是设计品质的体现,艺术素养是一个基础理性的设计是专业修养。因此,在基础课阶段就应开始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引导学生多进行创造性思考,解放设计思想,让学生学会用创意思维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基础阶段,课程上一定要有手脑结合的创意课程,如图解思考、设计方法论等。同时在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训练中也应强调创造力的展现,如采取一些主题创作,而不只是简单单调的形体再现和排列组合。当下,创新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教育要摒弃程式化、模块化的形式,不能成为一个封闭的堡垒,而应加强灵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专业空间。创造性思维的建立能讓学生更加善于研究思考,对客观设计物象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能让学生更有趣味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对专业知识的热情,并在基础学习中能有更多的创意表达与展现。

参考文献

[1]陈可倩.中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2009,04-17.

[2]袁熙旸.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4.

[3]吴家骅,朱淳.环境艺术设计[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12.

[4]郑曙旸.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苏炜 1999年7月18日 ,男,辽宁省盘锦市,环境设计

第二作者:白金瑞 2000年1月6日 男 ,汉族 ,辽宁省葫芦岛市, 环境设计专业

第三作者:林澳 1999年12月20日 ,男, 汉族,浙江省台州市 ,环境设计

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包装设计课程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之一。包装设计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点课程,其涵盖面较大,包括标志设计、版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广告策划等众多内容。本文将“交互思维”三个理念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实用型学生,使学生成为市场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研究;交互思维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Packaging Design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ve Thinking

LI Yi-fei(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511300, China; University of Sarawak, Malaysia, Sarawak 943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大众对消费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市面上推出的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需要直接表达产品的内容和信息,同时还要追求对产品包装的美感设计。包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课程,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是培养优秀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包装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值得探讨和关注。

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会安排在第三学年,因其课程知识较多,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涵盖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构成基础等常规的设计理论范畴。此外还涉及到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广告策划、市场营销等多学科内容。包装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迈入社会前的必修课,承担着学习设计规范理论内容和实用实践内容的双重课程要求。但现阶段大部分的包装设计课程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吸收率下降,并且没有达到与时俱进,与社会上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要求不符。

1.1 传统教学模式专注于专业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仍停留在教师讲授理论性知识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大部分的课堂知识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缺少对实践的思考,缺少对学生想法的理解。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单方面的教学信息输出,学生互动性较低,得到的回应也较少,因此无法作出后续的课程内容调整和修改课堂教学模式。

1.2 教学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堂最终的课程成果基本均为设计作品,无论根据授课老师命题制作设计包装还是学生自定义设计包装作品,这些设计成果都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虽然其设计过程也严格依照标准的设计规范和准确的理论依据,但這些设计过于主观,没有合理考虑市场需求。在市场反馈部分也是缺失的,因此会造成学生没有按照市场调研的数据进行设计,也没有合理分析产品的信息,更没有考虑产品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等。例如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产品包装,成熟的设计师会为了迎合老年人的审美和视觉舒适度来进行版面上的调整,包括一些基本的用色搭配,字体调大等。如果在包装设计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那么当学生踏入社会工作,从事包装设计工作时,会容易造成和市场、用户脱节,设计的作品往往得不到市场认可。

1.3 教学内容不被学生认可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也同样不被学生认可,随着“大数据”时代和5G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是新媒体的拥护者。当教师的课件和教学内容有“陈旧”的趋势或者与“潮流”不符时,学生往往会敏感地察觉和表达出对教学内容的不满。这也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产生对教师、课堂和课程厌恶,造成消极影响。

1.4 教师队伍缺乏职业人才

大部分教师在取得学历学位之后便进入高校任职,缺少从事企业或者相关职位的经验,但对于包装设计这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这些学术型教师往往缺少实践的经验。因此无法站在市场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设计,他们只能告知学生一些通用的设计规范和画面调整,例如字体间距、颜色搭配、画面美感等。很多学生在实习环节或毕业入职设计公司的时候,才开始设身处地与市场联系,做“市场需求”的设计。

2 交互思维理念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

“交互思维”一词源于交互设计,交互思维是交互设计里的坚实思想基础。交互设计从人的认知角度来思考问题,让人能够快速理解人造物。交互设计简单来说,即“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是双向的,如果只有一方信息输出,但另一方没有进行互动和反馈,那么就不是交互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单方面信息传递”的问题,这一现象体现在基本的课堂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理论,而学生没有进行更多地互动和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另外在学生进行包装设计作品时也没有考虑市场情况、分析产品信息和理解用户需求等方面,即没有和将服务的产品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也是缺乏了“交互思维”的思考方式。因此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来说,教师应该思考将这种交互设计的“交互思想”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结合。

3 交互思维理念运用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以交互思维为思想基础,植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环节里。在“课前”的备课环节,教师应该了解时下关于包装设计的最新资讯和当下潮流趋势,而且分析学生的群体习惯和个人典型习惯。例如学生的年龄层次、性别占比、生活习惯、前期课程学习技能等。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备课,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课中”的授课环节,课堂的情况总有变化,在保证课程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教师也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因包装设计课程的授课时长约为六至八周,在此期间,会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教学,交互思维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境变化,及时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在“课后”的总结环节,教师应对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和所设计包装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的产出作品与市面上的案例是否有较大差异,差别在哪等。同时这也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自省”环节,分析教学设计缺点,促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3.2 学生应与包装设计产品搭建良好“沟通”桥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与包装设计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交互思维下的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的一大亮点,以市面上产品为主题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引发教学模式新的突破。这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学习,模拟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进行包装设计,锻炼学生除了版式设计以外的其他方面。交互思维下的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分析产品信息,例如产品的来源、产地、生产年份、有效期、传递的产品意义和企业形象等,进行市场分析,例如市场定位、产品定价、消费品定性等。学生还要寻找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竞品分析,过滤同类型的产品信息点,提取产品亮点,最后根据亮点进行包装设计。学生应学会思考如何通过包装来传递产品的正确信息,如名称、类型、型号、生产日期等。另外也要根据产品的特征来进行包装的版面设计,例如进行药品的包装设计时,需要将药品名称放大并且工整地排放在包装盒的中心位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有针对性购买。

3.3 培养学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交互思维下的交互式包装设计课堂中,交互思维中极其重要的一点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即学生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消费者感受,包括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视觉感受上,首先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品种认知度,即让消费者直观地得出这个包装是为什么产品而做的设计,思考这个包装设计到底能否把这个产品的基本信息传递出来。其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来做设计,例如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包装设计,那么在进行版面的字体设计上就应该把字体相对应的放大,甚至作加粗字体的效果,方便老年人阅读。在心理感受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产品理念和消费者心理进行创意设计,让大众看到该包装设计时可以感受到产品或者企业想传递何种情感。例如在进行某功能饮料的包装设计时,思考如何将产品的提神醒脑、振奋人心等特征与日常的生活、工作场景进行结合。

4 促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交互思维的理念强调了信息交流互动、注重产品分析、满足用户需求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对于包装设计课堂教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信息交流互动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教师在备课、授课、课后能与学生和时下信息进行交流互动,随时更新最新教学内容,调整教案。然后引导学生从“物”出发,进行竞品分析,给产品作思维导图,根据产品的信息来進行包装版面设计。最后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植入包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从包装设计的构思到成品诞生,围绕消费者做设计。

5 结语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大众对产品包装给予了新的期待,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交互思维植入包装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设计理论基础的同时与市场紧密结合,学会倾听消费者的需求,让产品的包装与消费者达成友好互动。交互思维理念下的交互式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有助其未来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张越.数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风景名胜,2019(1).

[2]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李天露.基于设计美学视角下的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参花,2019(05).

[4] 刘沙城.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绿色包装,2021(05).

[5] 黄玄.国潮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包装,2021(04).

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调研;网络调研;调查问卷;非语言符号;多媒体技术

1 序言

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因素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并影响到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存在形式。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跨国企业希望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这些跨国企业又不得不针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让它们的产品或服务更能应对这些因文化差异(或生活方式差异)所造成的需求方面的质的差异。只有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才能分析出针对差异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调研相对变得效率低而且花费大,由此在线网络调研方式产生了,以满足快速、准确以及高精度市场调研的需求。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先进的在线网络调研已经在全球市场调研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不论行业、区域经济或者地缘政治的界限,世界上的各大组织通过在线网络调研收集数据了解市场趋势。在欧美国家,2008网络调研的收入接近40亿美元,网络调研已经占据30%的市场占有率。78%的市场研究公司已经开始网络调研的项目。其中81%的市场研究公司已经使用第三方技术平台支持调研业务的运作。GMI在华地区总经理潘争先生表示:“网络调研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趋势。”[1]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网络调研可以实现高交互性的用户体验。2002年,以提高用户体验为目的,Macromedia公司(现为Adobe)提出“富网络应用程序(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的概念,这种基于Web形式并以C/S为架构的应用程序,同时结合了传统应用程序的反应快、交互性强的优点以及Web应用程序的传播广泛的特性,简化并改进了传统应用程序的用户交互性。近期Adobe公司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Adobe AIRTM这种跨平台的桌面式富网络应用程序。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将非语言符号的跨越交流障碍的优势与新兴信息技术的跨越时空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探讨一套为设计而进行的用户研究方法。这是对现有的用户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2 网络用户调研的概念及发展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购物、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而且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影响了企业与企业(B2B)、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交易方式。它们几乎影响了全世界的各种商业,营销调研也不例外。在“Online Marketing Research”一书中,Grossnickel &Raskin写道:“网络的到来导致了调研的革命。网络技术大大降低了开展多种调研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进行较复杂的、严格的调研设计的难度。”[2]

2.1 在线网络用户调研定义

在线网络调研,泛指利用互联网手段所进行的各种以市场调研为目的的活动,如收集市场信息、了解竞争的情报、调查顾客对产品/服务的意见等。对于在线网络调研的定义,总得来说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调研方式。在Alvin C. Burns与Ronald F. Bush写的“Marketing Research: Online Research Applications”一书中将网络用户调研定义为:

使用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帮助实现营销调研的任一阶段,包括发现问题、调研设计、资料收集、分析以及报告写作和分发。[3]

2.2 网络用户调研的优势

与传统的市场调研相比,网络用户调研具有以下的优势:

(1)高真实性,高质量。

调研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如何鉴别出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无论调研问卷以及分析方法如何得完善,如果脱离了高质量的数据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说确定真实样本库(Panel)是最根本的。[4]通过问卷的隐含问题设计是对调研者状态的确定,通过ip、cookie、MACaddress等技术手段保证参与调研的单一性。在线调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避免了人为造假、人为错误等非抽样误差。

(2)快速。

在线调查系统省掉了传统调查中很多必不可少的环节,如问卷的印刷与运输、访员的招募与培训、问卷的回收、录入等等,可以大大缩短调研周期。一个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传统调查,换成采用在线调查,往往只需要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

(3)高效率

利用在线调查系统,省却了问卷的印刷与运输、访员的招募与培训、问卷的回收、录入等等众多人为环节,全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调查完成后,在线调研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饼图、柱状图等分析图形,为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了准备,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相对较低的成本。

(5)在线调查范围广,借助于网络的跨地域性,可以方便的进行多城市、甚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调查。

(6)能否接触到合适的被访问者的问题。

传统的入户调查、街头拦截访问、电话调查等由于接触形式的问题,合适的被访问者拒答率很高,尤其是高端人群,用传统方式往往难以接触到。而网络调查由于能够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等,往往能够比传统调查的方式更轻松地接触到高端的人群,比如高收入人群、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

2.3 用户调研的流程

用户调研的流程包含以下11个步骤:确定调研的必要性,定义问题,确立调研的目标,确定调研设计方案,确定信息的类型和来源,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设计资料收集表格,确定抽样方案和样本容量,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最终调研报告并演示。[3]网络调研基于上述的基本步骤,并结合网络的特点简单的来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在线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得出结果。

3 在线网络用户调研的发展创新

3.1 用户调研界面设计创新——基于非语言符号跨文化用户调研

3.1.1 跨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符号运用

非语言符号是相对语言符号而言的。即除相关语言、文字等符号之外的一切信息符号综合。每一个物质对象,但它在交际传达过程中,“达到了传达关于客观世界或交际传达过程的任何一方的感情的、美感的、意志的等等内在体验这个目的”是,它就成为一个符号。符号是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记号代码。其意义在于自身承载了抽象的内容,是一种信息传达的媒介。

非语言符号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如下图所示,包括视、听、触、味、嗅五个方面(如图3.1所示):

图3.1非语言符号的内容以及形式

随着世界市场的全球化,文化给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化差异实质上表现出来的是用户群体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的差异,优秀的设计要能够满足这些差异。在跨文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开始注意到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产生的特定需求。近年来,很多跨国企业在推出面向新产品(Globalize)的时候,都会针对各地做出细节上的调整(Localize),如各大汽车公司推出新车型都会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非语言符号具有直观性、超越语言障碍、超越时空、接受范围广以及具有更强的表达力等优势,通过非语言符号,我们可以跨越语言障碍进行调查研究,直观地理解用户的偏好、生活环境、社会阶层等,从而定义用户需求。

3.1.2 网络用户调研中非语言符号设计

这一部分将是非语言符号网络调研工具设计的重点,因为如果调研工具的使用对象是使用不用语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那么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调查软件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来传达的,那么非语言符号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调查的成功与否。

1.可识别性

非语言符号是界面设计中最重要、最生动的部分。非语言符号不同于一般的图形,它必须具备强烈的视觉识别功能。在非语言符号网络调研软件的设计中,符号的形式美将不是最关键的,能不能轻易而又准确的被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的使用者识别才是第一目标。

在使用一些已有形象时,应当注意在界面设计中图标一旦变成范例,就不可动摇。所以在设计中不要轻易改变,因为这样会冒着部分用户无法理解的风险。

过分简洁的非语言符号也会导致无法理解。即使用户曾经有接触过,但时间一长,也留不下多少印象。如果非语言符号中不具备唤起记忆的要素,要想通过表面形象去猜测符号本身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

2.隐喻性

有隐喻内容的非语言符号比语言在跨文化交流及克服语言障碍上的表现更好。在界面设计中成功构建隐喻关系的第一步是准确了解用户的需要,由此建立相应的功能模块。接下来就是针对这些模块来寻找现实世界中的隐喻对象。

隐喻设计的首要原则是选择合适的隐喻对象。[5]如文件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使用文件夹存储纸片,在界面设计中我们仍然使用文件夹这一非语言符号作为系统文件的代号。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就会在外形上产生认同感,在具体的使用中也会觉得顺利成章。

其次在跨文化的背景下,需要考虑隐喻对象的通用识别性。如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隐喻产生不同的理解,那将造成调查结果的错误。一个E-mail的符号,最好不过的隐喻对象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邮箱,尽管各国的邮箱在外形上不尽相同,但邮箱的功能都是一样的,丝毫不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对它的理解。

最后就是要避免完全隐喻,所谓完全隐喻就是指过于强调隐喻对象与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过分追求隐喻只会打乱整个界面设计的隐喻体系。

3.一致性

一致性包括同一软件中的图标形式与设计感觉的一致性和同一图标在软件的不同页面的具体变化的一致性。[6]风格一致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减少用户的记忆量,并且能迅速积累操作经验。

首先是同一软件中的图标应该风格统一,让人能一眼将他们从其他不同软件的图标中区别出来,这种统一不光表现在形式上,更表现在色彩、质感等视觉语言上。

同一图标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设计出不同的尺寸以及色深度的图标家族成员,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3.2 用户调研交互设计创新——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RIA)的用户调研

3.2.1 富网络应用程序(RIA)简介

富网络应用程序是一种基于Web形式并以C/S为架构的应用程序,同时结合了传统应用程序的反应快、交互性强的优点以及Web应用程序的传播广泛的特性。 [7]可以说RIA简化并改进了传统应用程序的用户交互性。图3.2显示了富网络应用程序的产生。

图3.2富网络应用程序的产生

3.2.2 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调研系统设计

富网络应用程序给我们设计者带来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它使得设计师可以放开设计思路,侧重于交互设计与信息的表达,关注于用户体验。而富网络应用程序产生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调研系统如图3.3所示,设计师可以配合程序员使用Flash或者Flex开发。生成的 swf文件上传至网上后,通过网络这种媒介传播。[8]在客户端,用户使用Flash Player运行应用程序,使用鼠标、键盘、麦克风等输入设备与应用程序发生交互。

图3.3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调研系统

3.2.3 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交互与反馈设计

传统的网络应用程序和桌面式应用程序的一大用户体验区别是拖拽以及相应时间。由于受到网络的限制,网络应用程序往往需要和服务器端交换数据,并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响应,正是这个原因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而富网络用程序由于把交互程序设计做在了客户端,不仅可以实现“拖拽”操作,更可以极大地缩小响应时间。如图3.4所示,是GMI公司的调研实例,其中用户可以使用拖拽操作,对于汽车适宜人群进行调研。图3.5是Mind Canvas公司的调研实例,用户使用贴便条纸的方法对于网页设计的布局等方面进行抽象的调研。这种调研方式对于过去的网络调研是很难实现的。

图3.4 GMI公司调研实例

图3.5 Mind Canvas公司调研实例

1.交互

设计师对于用户的想法和对系统的期待有自己的理解,当然这些理解是基于对用户任务需求、用户的背景、经验和能力,以及对人脑信息处理机构的特点和限制等考察的基础之上的。

设计师将设计目标,结合自己的技术与经验,将构思转化为界面形式,给用户一种诱导,用户通过自己的经验与需求,以联想的方式与设计师的界面进行交互。[9]当这种交互达到一致或者某种程度上的吻合时,那么这种形式的界面就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是好的设计,当这种交互不一致时,就达不到用户的满意,甚至是误导用户的行为。

2.反馈

正确及时的反馈信息是用户进行顺利操作的基础。好的反馈能使用户对于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做得怎样等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做出判断。

一般来说如果反馈的信息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话,就不要打断用户的操作。反馈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用户易于接受的语言。反馈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而不是漠视和斥责。如果用户无法理解或对反馈信息产生反感,那么反馈是无用的、对用户没有帮助的。

3.2.4 针对调研系统的软件设计

一个设计完善的在线调研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下面是设计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通过限制一个特定IP地址可以参与特定网络调研的次数,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参与调研的情况。

2.要求用户输入e-mail地址也可以防止重复调研的情况。

3.通过对调研时间的纪录可以对调研者的参与质量做一定的评价,越是快的速度质量越是低,从限定一定的范围保证数据质量。

4.通过设计某些冲突问题插入在调研过程中,考察调研者回答时是否有经过考虑。 [10]

5.一段时间后,重新对10%的被调研者进行再次调研,比对回答的结果。

具体的设计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则,毕竟每个调研设计需要更具特定的情况,但是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结果。

4 总结

当前社会,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消费者生活习惯不断变化,生活快节奏。传统的调研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调查样本取得和调查数据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获得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媒体和渠道,上网人群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采集数据,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市场调研公司不断涌现。从国际性公司和本土公司的标准划分比较来看,国际性公司实力雄厚但是对于跨文化的理解还是有所欠缺,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失败。从这点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对于界面、非语言符号设计改善调研。而本土的公司对本土文化理解较深,则可以考虑应用较先进的RIA技术开发自己的调研工具,增强交互设计,改善用户体验,得到高质量的数据,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从而和国际接轨。

(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TOM科技, GMI发布最新网络调研全球趋势[OB/AB].http://tech.tom.com/ , 2006-7-19 .

[2]Grossnickle, J.& Raskin, O. (2001). Online Marketing Research; Knowing Your Customer Using the Net[M].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 p.xix.

[3]营销调:网络调研的应用, Alvin C. Burns/ Ronald Bush[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Frost & Sullivan, Panel Integrity, A White Paper by Frost & Sullivan, November,2007。

[5]鲁晓波.数字图形界面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Ben Shneiderman/ Catherine Plaisant.用户界面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7]What is an RIA (Home/Developer Connection) [OB/AB].http://www.adobe.com/devnet /projects/ria/.

[8]颜金沙.Flash ActionScript 2.0与RIA应用程序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9]Marketing Research Within a Changing Information Environment,Joseph F. Hair Jr/ Robert P. Bush/ David J. Ortinau[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0]Pamela L. Alreck & Robert G. Settle, The Survey Research Handbook: Guidelines & Strategies for Conducting a Survey, 1994.

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基于对不同版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之解读,文章对当前我国面向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之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针对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问题; 对策

1.引言

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英语学习者的反应、翻译水平和能力测试的反馈信息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而逐渐浮现。罗选民(2002)按照学习者的专业属性把翻译的教学对象分为大学翻译教学和专业翻译教学两大类别。为了避免概念混淆,笔者把前者称之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后者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目前,英语翻译教学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后者,即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而前者却处于翻译教学与研究之边缘地带。本文拟就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处于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之边缘地带。此现状从我国翻译界学者们关于德利尔(Jean Delisle)所提出的“翻译教学”(Pedagogy of Translation)与“教学翻译”(Pedagogical Translation)之辩论即可窥其一斑。关于上述争议,普遍的观点是:翻译教学的重心为翻译技巧与知识之传授,旨在培养翻译之专才;而教学翻译被视为外语教学手段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语言点,从而提高其外语水平。诚然,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在关注的重点方面的确存在差异。然而,在我国翻译教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是:“教学翻译指语言教学中的中外互译,它对译文的要求较低,比较适合与翻译专业课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外语教学;而作为教学目的的翻译教学则是专业的,它对译文的要求较高”(罗选民,2002)。众所周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翻译主要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而很少应用于英语专业教学。笔者以为,译界学者之重翻译教学而轻教学翻译的态度有将教学翻译边缘化之嫌。事实上,教学翻译的确被边缘化,甚至有研究者有失偏颇地将翻译教学之不良影响归咎于教学翻译(裴剑波,2003)。

教学翻译边缘化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翻译教学领域的边缘化。不仅如此,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翻译教学也被边缘化了。首先,作为指导及检查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于翻译教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有四部教学大纲:即《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本科用)(1985年版,后简称《理工科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1986年版,后简称《文理科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1999年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年版)。在上述四部教学大纲中,《理工科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基础阶段和专业阅读两个阶段的差异,对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1986年版的《文理科大纲》则只是强调语言基础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的能力,而对学生在翻译方面的能力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1999年版的《新大纲》在其教学目的中重新提及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其重点仍然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尽管在翻译能力方面它要求兼顾到学生英译汉和汉译英两方面的能力。《新大纲》的一个亮点是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的要求。2004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方面。它与《新大纲》在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个层次的不同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从上述教学大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边缘化地位。

3.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边缘化,使得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现。

①翻译课程的设置处于尴尬的境地。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面向[HT][HJ*2/5]李忠华(197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课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甚至有些院校根本就没有设置面向全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翻译课程之公共选修课的性质使得翻译教学处境日益艰难,主要表现为:其一,修课时限短,授课课时严重不足,很难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院校对于选修课的修课期限给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通常为一学期,每周2课时。这对于完成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授课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授课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二,鉴于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之认识,选修翻译课程的学生数量众多,往往一个班的修课人数高达200到300人,因而翻译教学实践无法展开,授课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其三,由于选课学生数量多,学生的英语和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部分修课的学生只是抱着修学分之目的,使得教学互动难以进行。

②正如上文所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只是在翻译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没有制定整体性的教学计划。目前面向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甚至在同一院校内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教师之间也缺少沟通,更不用说高等院校之间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尽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个层次的不同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是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因而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之间难免会产生教学内容衔接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

③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注重翻译的终端效果,即学生的译文。因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由于修课学生多,教师不可能一一提供反馈信息,学生亦无从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而不利于其翻译能力的提高。此外,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片面强调语言知识和翻译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翻译技能的培养,极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

④尽管大学英语有多部全国性的统编教材,然而几乎没有一部全国统编的专门面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据李德凤等(2006)统计,“近五年来,各地出版的翻译教材、翻译指南、翻译手册之类的书籍达三百余种”,然而大多数教材大同小异,框架和内容基本相同,而且“内容比较陈旧”,“大多质量不高,谬误多多”。笔者调查发现,多部由教育部推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几乎都对翻译理论和技巧避而不谈,更不用说对其进行系统性介绍和讲解。这一点更加凸现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边缘化之现实。

⑤测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检测手段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鲜有针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试题型。从1985年到199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实施的十年当中,均未出现翻译测试的题型。故黄忠廉等(1997)、陈恪清(2002)等学者力陈将翻译作为四六级测试的一个题型固定下来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翻译题型在四六级考试中仍然时有时无,且测试题型单一。大学英语四、六级一直被视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和评价高等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硬指标。因而,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对翻译教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⑥近些年英语专业研究生扩招以及各种高校翻译师资培训给高校翻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与从事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师资队伍相比,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而且正如穆雷(2004)所述,“虽然目前翻译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等较之十年前以及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已经逐渐趋于合理,但是多数翻译教师还是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李德凤等(2006)认为,“在不少院校,不少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翻译理论素养和翻译实践经验……”。上述观点基本上反应了我国翻译教学师资的现状。

除了上述关于翻译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材及师资建设等问题之外,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主体——学生方面,也存在着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基本功以及翻译技巧欠缺等诸多问题(张美平,2005)。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社会对各种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翻译人才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我国“目前已有40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翻译课程,其中部分院校还设有翻译院系以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李德凤,2006),但“翻译教学与学习者和社会需求的矛盾日趋加大”。仅仅依赖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来培养翻译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各种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而且,经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并不能立即为各种专门行业和专业技术领域翻译需求服务。因此,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范畴内的翻译教学问题显得日趋紧迫。

4.对策

面对我国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译界研究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尽管其中相当部分是针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而言的,但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而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肖红(2005)提出了“翻译作坊式”教学法,即设置类似商业翻译中心的翻译作坊,由两名或多名译者集中进行翻译活动,译者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该教学模式之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从翻译实践过程中来领会翻译技能与策略,强调学生的参与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学生既是参与者和学习者,又是合作者。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起着向导、组织、顾问、监督者及机会创造者的作用。

基于David Nunan(2001)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理念,李德凤等(2006)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李德凤等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指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学习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与学习者本人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以一个适合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该课程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互动性,也充分协调了学习者、翻译教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旨在培养出学活、用活知识结构并能顺应、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上述两种翻译教学模式在提法上有所不同,然而其指导精神如出一辙:即为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的一种摒弃;强调翻译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协商与互动;强调学习者的参与和合作;强调学习者对翻译技能和策略的领悟。

综合考虑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改变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边缘化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在理念上摒弃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之区别对待,摒弃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模式。诚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个领域的翻译教学有着高、低两个层次不同的要求,因为即便是英语专业学生也存在着英语水平、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笔者认为,之所以有些学者会产生上述想法是由于其思维仍囿于传统之翻译教学方法。李德凤等(2006)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学习目标“从理论上讲,在中国大陆地区应该是可行的,尽管在翻译课程设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这可能是一种高难度目标,尤其是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而言,人力物力都是不济的,但关键在于老师、学生和学校以及社会能否改变传统的教育哲学”。笔者以为,在教育和教学理念百花齐放的今天,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研究者应当持鲁迅先生之“拿来主义”精神,兼收并蓄地从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吸取养分,以促进翻译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

第二,中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各地区院校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缺少全国性的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各地区或各高校应根据本地区或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以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笔者认为,各地区或院校可以根据2004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有关三种不同要求下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求的相关内容,制定出更具体和更切实可行的翻译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所需、市场所求的情况下,统一编写适合当前经济文化发展形势和翻译教学新理念的翻译教材。

第三,翻译教学大纲制定之后,还必须有能够完成大纲所规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合格的翻译教学师资。正如前文所述,目前从事翻译教学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因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从眼前着手,着力培养英语、汉语能力强,对翻译教学和研究感兴趣的年轻教师,以满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发展之需求。

第四,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过去重知识轻技能的授课形式。翻译教学应该集中在学生翻译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技巧,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英汉双语表达能力。

此外,正如译界学者黄忠廉等(1997)所倡导的那样,翻译测试必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检测的常设项目,使之成为促使学生重视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外在动机。

最后,要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还必须充分利用翻译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工具。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研究和教学领域一种重要的工具。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语料库的检索软件能够实现动态语境的共现,为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真实自然的语料有效的依据;(2)语料库的统计功能能够实现翻译文本等值概率分析,从而使某个特定的词的在相应的文本中的对应情况和特征数据化、直观化,对翻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3)语料库的统计功能还能够实现译文和译者风格的量化分析,从而以科学数据直观地呈现译文和译者的风格。尽管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具有上述优点,然而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几乎为一片空白。在当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强调教学互动性和合作性的翻译教学模式下引进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无疑将会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

5.结语

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对教学和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突出了教学的作用和地位,他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麻彦坤,2005)。运用到翻译教学领域,该理论可以解读为:翻译教学促进了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发展,因为正是翻译教学赋予学习者运用翻译技能与技巧的能力,构建了学习者翻译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翻译教学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塑造一大批既懂外语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 Nunan,David.The Learner_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 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3] 黄忠廉 刘丽芬.翻译:CET_4不可或缺的题型[J].外语界,1996(1).

[4] 李德凤 胡 牧.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J].外国语,2006(2).

[5]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6] 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60-61.

[7] 穆 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2004(5).

[8] 裴剑波.论教学翻译对翻译教学的十种不良影响[J].高教论坛,2003(1).

[9] 肖 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 .

[10] 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政府采取了和专业组织共同协调的二元协作模式;制定了三维质量保障机制;立足高校,重视推动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化和精细化;施压与奖励并用,激发高校和教师的参与动机。这些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更加重視教学能力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所提升。英国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可为我国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建设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英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政府策略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并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能力。其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理解和掌握教学和学科知识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的价值观[1]。英国政府在1997-2016年间,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策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一、政府策略形成的背景

(一)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迫切需要

20世纪80-90年代,高等教育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给高等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得以更新和发展。

1.外部环境的变化

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首先是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远距离通信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并逐渐普及。这给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高校教师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国际竞争越来越与知识、技术及创新密切相关。为此,需要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让更多的劳动力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及终身学习等重要能力。最后,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视。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并由其设立质量保障委员会(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1997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建立。这时期的质量保障受商业、服务业理念的影响[2],将重点聚焦在高等教育学生的教育体验上[3]。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体验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政府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作为有效保障质量的突破口之一。

2.高等教育自身的变化

高等教育自身的变化首先是学生群体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原本在精英教育时期没机会入学的学生都进入了高校。学生群体的年龄跨度加大,兼职学生增加,学生更关注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特别是与未来就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更为多元化,独立学习的时间延长[4]。学生群体的变化要求教师建立多样化的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引导和规划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其学会学习,并科学评估其学习效果。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有关学习、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者们明确证实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问题的学习[5]、主动学习法[6]等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对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和过程研究也较为成熟。学术研究成果在学理上确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科学角度证明教师应该从“满堂灌”的主讲者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并发展能力的协助者。

然而,面对高等教育外界环境及其内部的种种变化和需求,教师群体仍沿用着精英教育时期的教学模式。据调查,当时高校的教师仍大都采用死板的讲授法,注重的还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较少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也较少关注学生各种重要能力的发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相对较少[7]。这并不是教师群体主观固守,而是教师们的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都较为陈旧落伍,迫切需要专门机制对其进行更新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内外需求都期待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发展之际,20世纪80-90年代的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却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第一,全国的教学能力发展处于无序状态。英国当时有部分高校建立了教学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咨询和短期指导;还有些专业组织,如1989年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委员会成立的大学和学院教师发展机构(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taff Development Agency)、1993年建立的教师与教育发展协会(Staff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也在通过一些培训项目来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整体来看,当时的教学能力发展缺少全国层面的规范协调机制,各机构各行其是,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在内容设计上较为随意,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反映教学中的新成果和社会对高校教学的新需求。这种无序的发展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效果。

第二,政府投入使用效益不高。英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了对教学能力发展的投入,但各部门与机构投入的项目存在着目标重叠、重复投入的现象。例如,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就业与学习部(Department for Employment and Learning)资助的“教与学发展基金会项目”,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拨款机构资助的“教与学技术项目”(Teaching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Program)和“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倡议”(Computers in Teaching Initiative)等[8],都包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目标。政府这种分散的投入机制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这对践行新管理主义的英国政府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为此,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高校和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由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总体氛围决定的,该氛围的形成与拨款机制密切相关。当时拨款机构虽然也对教学进行质量评价,但却不涉及拨款。而当时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的结果是划分等级的,并与拨款挂钩。1992年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高校科研评价的确降低了教学的地位[9]。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在入职和晋职时,注重的是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则较少获得认可和奖励。据调查,当时只有3%的教师认为学校会奖励教学优秀的教师[10]。因此,教师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20世纪90代末,英国高校教学能力发展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这与外界环境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越来越紧迫的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反差推动政府采取一定的策略改革相关机制,解决现存问题,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政府的应对策略

从1997年起,为大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策略。

(一)规范协调,采取二元协作模式

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无序问题,政府的策略是建立全国性的规范协调机制,采取政府和专业组织二元协作的模式。1997年,英国政府倡导建立新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全国性协调专业组织——高等教育学与教研究会(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3年后,该组织合并改组为高等教育学会(Higher Education Academy)[11]。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制定宏观方向性政策,确定全国教学能力发展的整体思路,如指出高校的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应寻求认证[12],需要建立统一的教学专业标准等[13];专业组织则根据政府的思路,负责将宏观政策具体化并付诸实施,如设计认证的标准和程序并实施认证过程,制定教学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同时,政府还在特殊时期给专业组织拨款支持,如2003年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初期,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但拨款是以其完成应尽职责为条件的,且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正式约定。待其发展成熟后,政府则让其自主发展,拨款逐年减少,直至2017年完全停止了对高等教育学会的拨款[14]。二元协作模式是政府尊重高校的自治传统、对高等教育进行有限干预的政策逻辑的体现,也是在专业组织协调与政府协调之间的折中选择。其优势是政府在宏观上把控全国教学能力大方向,增强教学能力发展机制的有序性、系统性,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更不会涉入具体的培训事务。专业组织则具体保证全国协调的专业性,让高校和教师更容易接受,以提升实施效果。

(二)横贯全局,制定三维质量保障机制

为了提升全国教学能力发展的质量,政府制定了三个层面的质量保障机制。1997年,政府提出建立高校的教学能力发展项目需取得认证,并建立高等教育教师认证体系[15]。2003年,政府建议制定包括“全体教师必备能力的教学专业标准框架”[16],教学能力发展项目的认证要以此标准框架为准。2006年,由政府倡导、高等教育学会制定的《英国高等教育教师教学及帮助学生学习的专业标准框架》(The U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Supporting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标准框架》)出台。随后,高等教育学会按照这一标准,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并用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首席会员四类形式来标识,制定了具体的会员评定标准和程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认可。至此,三维质量保障机制正式形成。它标志着英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进入了正规化、标准化的轨道。这一策略不但从专业标准、发展项目、教师个人三方面保障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质量,避免其流于形式,还推动了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发展,激发了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同时对提高教师教学地位、加强对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的重视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立足高校,推动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化和精细化

高校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层主体。为了加强高校在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作用,政府一直致力于推進高校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化和精细化。在推进制度化方面,政府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策略:第一,推动所有高校建立专门的教学能力发展机构;第二,推动高校建立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及寻求质量评估和认证;第三,制定教学能力发展政策并建立政策评估和更新机制,以确保教学能力发展与时俱进 [17];第四,对高校新入职的全职教师提出要求——自2006年起,应至少获得高等教育学会的初级会员资格,并将此制度化[18]。对广大现任教师,政府没有强制性规定。2011年,政府将策略精细化,将教学能力发展延伸至院系层面,建议高校中的各学院也建立教学发展中心,推广优秀教学经验,使其在招聘和培训新教师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19]。策略的制度化保证教学能力发展的长期性和正规性;策略的精细化则有利于保证教学能力发展的学科性和针对性。

(四)施压与奖励并用,激发高校和教师的参与动机

为了改变高校和教师重科研能力、轻教学能力的状况,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视,政府对高校和教师采用施加压力和给予奖励(经费和声誉)并用的策略。施加压力的方式有以下两种。其一,对学生的教育体验进行常规性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来增加高校和教师的压力[20]。2005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委托独立的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每年进行一次“全国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NSS)。其调查对象主要是接受公共拨款高校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学、课程、学生个人发展等。调查结果每年都会把全国高等教育作为整体,以高校和专业的形式在政府网站上公开,让学生和公众可查阅各高校和各专业的具体数据。其二,通过与教师利益相关的教学评估对高校施加压力。2016年,政府推出了“卓越教学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对所有高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21]

在奖励方面,政府的策略分以下三个层面[22]。第一,在高校层面,改变升格为大学的要求,由过去必须具备颁发研究型学位的能力变为必须具备颁发教学型学位的能力。第二,在院系层面,设立奖励卓越教学中心的项目。政府会连续五年给获批的卓越教学中心拨款50万英镑,用来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三,在教师层面,扩大“全国优秀教学个人奖励计划”(National Teaching Fellowships Scheme),奖励人数增加两倍,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始正式认可。总之,政府施压和奖励的方式都非常多样化,能够从多层面作用于高校和教师,激发其动机,为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

在近20年的时间里,针对教学能力发展策略,英国政府制定了一个涉及政府、教学行业、专业组织、高校、院系、教师等多个层面的教学能力发展机制。这一机制是解决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题的完整方案,也是对来自社会和高等教育挑战的正面回应。

三、政府策略的成效

(一)高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有所提高

政府策略实施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就,要求晋职的教师必须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都表现优秀[23]。同时,为了在各种评估中占得优势,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将教学能力认证主体由新任教师拓展到有教学经验的教师。2011年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24]。一些高校要求所有从事教学和教学辅助性工作的教师都要获得相应的会员资格。同时,为了使本校的教学能力发展项目有资格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会员资格评定,越来越多的高校申请高等教育学会的项目认证。为此,高等教育学会的会员人数及通过认证的高校教学能力发展项目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到2016年7月,共有7.8万名教学人员获得了会员资格,比高等教育教与学研究会时期的会员人数增加了15.7%[25],通过教学能力发展项目认证的高校有132所;到2017年7月,会员人数又增长了17%,达到9.2万人,发展项目通过认证的高校,达到157所,比2016年增加近19%[26]。可见,政府在促进高校和教师重视教学能力发展及提升参与度方面的策略是比较成功的。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高等教育学会制定的《标准框架》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据。有实证研究表明:参加教学能力发展项目、获得会员资格的教师普遍认为他们赢得了同事的尊重,而且在《标准框架》规定的教学活动、核心知识和职业价值观三方面都有所提升。他们更多地阅读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加强对教学知识的了解和积累;同事间经常互相进行教学评价和指导,增加了与同事的教学合作;较多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更加关注教学质量保障;主动分享自己在教学上的创新;增加了对教学的责任感和时间投入;改变了许多陈旧的价值观,更加注重包容性,关注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并及时给予帮助[27];从学术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等。[28]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是否真正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重要标准是教学实践,即检验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令其满意的教学。“全国学生调查”的样本量达到230万[29],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由專业市场调查公司进行发放,学生自愿填报,不受高校影响,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图1显示的是 2007-2016年的调查中,在 13个指标上,表示满意的大学生所占百分比的情况。此处选取的13个指标都是与《标准框架》或学生个人发展直接相关的。可以看出,在10年间,对教学以及个人在教学中发展感到满意的学生比例是稳步提升的。这也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

由此看出,在一系列政府策略的推动下,英国高校及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无论是从教师主观自我判断,还是教学实际效果来看,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政府策略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四、启示

近年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广泛重视。它在促进一流教学的形成,建设高水平的高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校目前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正是“双一流”高校关注的核心之一。对英国政府策略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借鉴。

(一)建立政府与专业组织共同参与的规范协调机制

在规范协调机制上,英国采取了政府和专业组织共同合作的模式。该模式的优势之一是可以使政府专注于宏观方向引导,对整体制度和机制进行周密设计,避免繁琐的具体政策制定和实践活动,也可以保证这些具体政策和实践的专业性。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形与英国20世纪90年代末期十分相似,都处于大众化后期,也面临着学生群体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挑战。同时,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也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高校、专业组织等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政府除了要制定宏观政策之外,也制定具体政策,同时参与教师培训。政府有必要让专业组织承担起部分协调责任,集中精力扮演好总设计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政府应重视专业组织的发展,并适度予以资金支持,促进其深入参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规范协调机制及具体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统一的教学专业标准及教学能力认证机制

英国政府制定了统一的专业标准框架及教学能力认可机制,这对明确教师教学知识—能力结构,提升教学地位,唤起高校和教师对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视有着特殊的意义。2016年,我国政府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要求确立教学学术理念,高校每 5年要对全员进行一次培训[31],但没有确立统一的教学能力专业标准,也没有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正式的认证。缺少专业标准,难以确定教师能力发展要达到什么水准,不利于规范化发展;缺少正式认可难以保障教学能力发展的质量,也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我国有必要建立教学专业标准和教师教学能力认可机制。当然,建立统一的专业化标准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整齐划一地进行教学,而是建立有实证研究和科学理论支撑的规范性框架,让教师在教学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让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能借此纳入教师的能力结构和教学实践。这与保持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并不矛盾。相反,专业标准框架应该强调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意、创新。此外,在建设教学能力认可机制时,应避免形式主义,侧重认可的申请和评定环节的设计,重视教师教学实际案例的提供。

(三)多方面引导高校的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建设

英国政府推动高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建设,主要从制度化、精细化和质量保障三方面入手。制度化确保专门机构、教学能力发展体系、参与人员、学校相关政策及其政策评估的常规化。精细化加强了教学能力发展与院系、学科的联系,增强了针对性。质量保障通过正式评估,保障高校的项目符合《标准框架》的要求。这是确保项目内容名副其实和过程公正规范最有效的方式。我国目前也在推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化,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教学发展中心,但在推动高校建立相关政策及政策评估常规化方面,尚未采取有效策略。精细化进程也尚未正式展开,对教学能力发展项目也没有设立正式的质量保障机制。即便是接受政府大量拨款的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我国也只是注重前期的筛选评审。入选后,則是“适时对各中心的运行状况及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评比”[32],而没有形成更为专业化的质量评估。缺少制度化、精细化及质量评估机制的建设会使高校的教学能力发展有其名而无其实,使政府策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国应尽快完善高校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化建设,逐步推进精细化进程,并重点建立高校教学能力发展项目的正式评估机制。

(四)逐步完善激发高校和教师参与动机的方式

在激发高校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动机方面,英国政府采取了多样化的施压和奖励并用的方式。这包括与学费挂钩的教学质量评估,全国性学生调查,改变大学升格要求,奖励优秀教师,对教学能力进行正式认可,奖励突出学科特色的卓越教学中心等。我国当前也非常重视促进高校和教师发展教学能力,要求全员教师参加培训并将教学能力发展纳入绩效考核。一些教师被迫应付,不足以唤起其主观意愿,难以让教师主动为其投入时间和精力。为此,仍需要激发高校和教师的参与动机。在学生满意度调查方面,我国自2016年开始,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全国性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33]。该调查较为全面,但有关教学的问题设计上不够细致,也缺少对学生个人发展效果的调查;在公开形式上,只在一般媒体上公开,而没有固定网站;只公开总体结果,而缺少完整的数据,尤其是各校的数据。这种公开模式难以对高校和教师形成压力。在奖励方面,政府在高校和个人层面都有激励举措,但在院系层面则缺少具有竞争性的奖励措施。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在策略上应加强拨款和学费与教学质量评估的关系,增加竞争性的教学拨款,设计专门针对教学效果的深入调查,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公开各校、各学科的完整数据,增强其施压效果。同时,还应增加对院系的奖励,鼓励其在学科教学能力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英国政府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尝试和修订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政府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目前尚处于建立、调适和改进中。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策略,实质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使我国高校的教学尽快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准。

参考文献:

[1]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UKPSF Terms of Use[EB/OL].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downloads/ukpsf_terms_of_use_policy_april_2016_0.pdf,2017-07-20.

[2]Bitner M. J., Booms B.H., Mohr L.A. Critical Service Encounters: The Employee’s Viewpoint[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 (10):95–106.

[3]Douglas J. A, Douglas A, McClelland R. J., et al. Understand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An Interpretive Study in the UK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5,40(2):329-349.

[4][7][8][9][10][11][12][15][17]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Report[EB/OL]. http://www.educationengland.org.uk/documents/dearing1997/dearing1997.html#08, 2018-08-17.

[5][6]Gijselaers W., Schmidt H. Towards a Causal Model of Student Learni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Problem-based Curriculum[C]. // Nooman Z., Schmidt H. and Ezzat E. (eds.).Innov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An Evaluation of Its Present Status. New York: Springer,1990,95-114.

[13][16][18][20][22]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in Britain.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www.educationengland.org.uk/documents/index.html#off, 2018-08-20.

[14]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Statutory Report and Accounts Year Ended 31 July 2016[EB/OL].https://www.heacademy.ac.uk/about-us/,2017-07-18.

[19]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Higher Education: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EB/OL]. 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nsultations/higher-education-white-paper-Students-at-the-heart-of-the-system,2018-11-23.

[21]State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Success as a Knowledge Economy: Teaching Excellence, Social Mobility & Student Choice[EB/OL].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23546/bis-16-265-success-as-a-knowledge-economy-web.pdf,2018-12-07.

[23]Macfarlane B. Whisper it Softly, Professor Are Really Academic Developers To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2012, 17(2):181-183.

[24]Rob S. Professionalising Teaching in HE: The Impact of an Institutional Fellowship Scheme in the UK[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18, 37(1):146-157.

[25][26]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Statutory Report and Accounts Year ended 31 July 2016.p1. [EB/OL].https://www.heacademy.ac.uk/system/files/downloads/8biiii_HEA_Statutory_2016-17_Financial_ Statement_v8_17_October_2017pdf,2017-05-04.

[27]Sluis H. van der Penny B., Isabel H. Re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Practice in a UK University[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17,54(2):126-134.

[28]Denise C.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to the Recognition and Reward of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11, 30(1):25-38.

[29]Burgess A., Senior C., Moores E. A 10-year Case Study on the Changing Determinants of University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the UK[J]. PloS ONE,2018,13(2):1.

[30]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National Student Survey Results[EB/OL]. https://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80319125658/http://www.Hefce.ac.uk/lt/nss/results/2007,2019-01-10.

[31]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edu.cn/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zong_he/201609/t20160920_1450518.shtml,2017-07-20.

[32]教育部.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gggs/A08_sjhj/201207/t20120716_ 139396.html,2018-12-07.

[33]中国教育科学院.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EB/OL].http://news.e21.cn/yw_66/201705/t20170517_69474.shtml,2019-01-12.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教学设计市场调研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适应国际化趋势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困境,应从加强双语师资力量的培养、积极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和创新双语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适应全球化趋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双语教学;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进一步融合,无论从企业的人才需求角度还是从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角度,对于既具有市场营销知识、同时又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家教育部也不断地加大对高校双语教学的要求和引导,目前采用双语教学的高校越来越多。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

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大多原创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市场营销学教材,大多是通过翻译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改编成的中文教材。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发展非常迅速,而国内从引进到出版西方先进理论的周期相对较长,致使有些中文营销教材内容陈旧。[1]因此,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时,可以选用优秀的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直接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把握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动向。

2.有利于顺应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趋势

现在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就业市场对既拥有营销技能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外的许多大型企业对英语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有四、六级英语证书,在面试过程中还需要具备流利的英语会话沟通能力,这就对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满足了社会对具备“营销+英语”职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

3.有利于强化英语语言能力

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不仅学习了课程专业知识,而且掌握了市场营销英文专业术语,扩充了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通过教师英文授课,提高了听力水平;通过课堂的提问和互动,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双语教学拓展了学生学习外语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有利于强化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实际运用水平。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国外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潜智,不但能解决外语学习过程中“费时低效”的问题,而且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在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也被逐渐培养起来。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分享世界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借鉴西方先进的营销思想,研究有代表性的国际营销案例,逐步具备同国际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沟通和抗衡的能力,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具备国际经营头脑”的国际商务参与者和管理者。[2]

二、高校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困境分析

1.双语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实施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懂学科专业知识又懂英语,必须具备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还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兴趣,用英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来。目前,在各高校担任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单科型教师。营销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外语欠佳;英语专业的教师英文水平较高,但无法胜任学科专业的教学。即使有个别教师可以兼顾这两方面,双语教学的团队也难以形成,阻碍了课程的发展。

2.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适合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的资源相对缺乏。无论是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是国内的双语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依托于西方经济环境背景编写的国外原版教材,在语言规范、理论体系完善、案例新颖、习题丰富方面优点突出,然而,其中的一些内容我国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却很困难,这是出于不同国情和文化环境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被采用。国内市场营销双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在语言的准确性、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科内容的新颖性、技能的训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离双语教学的目标存在差距。

3.缺乏完善的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语言翻译,而在现行的营销双语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纯语言教学的层次,以译代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对双语学习目标认知上的模糊,无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双语的营销世界中,更不用说以英语为工具解决实际的营销问题,无法实现双语教学的初衷。另外,部分教师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资源,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3]

三、改进高校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策略

1.加强双语师资力量的培养,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各高校应立足于本校的实际,制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培养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可以通过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或聘请外教集中培训的方法,培养教师掌握双语教学的原理和技能、技巧,提高用正确的英语口语组织教学的能力。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和制度,稳定师资队伍,从而保证双语教学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多组织本校教师到双语教学较为成功的院校进行学习和借鉴。

2.积极开发双语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无论是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是国内编写的双语教材,尽量选用作者权威性高、知识体系完整且内容充实、观点新颖的教材,最好能有相应的高质量的中译本。另外,在使用教材时还应该合理取舍,优化教材内容,适应实际需要。如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有助于更新专业知识,但必须考虑到中西方社会背景的差异,考虑到内容的繁简度,考虑到这些知识在运用到中国的实际问题方面的适用性。除了化繁就简,选用一部分经典的国外案例外,对于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补充国内案例。如采用国内双语教材,一方面可以补充一些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实际操作训练的习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同时,双语教师可以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包括从国外主要财经、管理类期刊和杂志以及国外的营销网站中查找关于市场营销学科知识的文章,,形成对课程内容有效的补充。

3.不断创新双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中,由于英文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双语教学方式上,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授课可以尽量采用简单的词汇,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词语和句型,适当地放慢语速并加以重复,同时辅助形象的肢体语言,这些都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外,重难点也可适当采用中文进行解释补充。然后,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步增加英语授课的比重,使用专业的术语,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的习惯。同时,灵活采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和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手段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直观、形象的课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播放英文VCD,如跨国公司的CEO的对话节目,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兼顾吸收专业知识。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并调整考核的形式,突出考核的激励导向,注重能力考核。还要灵活运用口试、笔试相结合、中文、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努力和积累,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市场营销双语教学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步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随着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趋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林.《市场营销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5).

[2]郭英.高等院校《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

[3]易文燕.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现状及思考[J].当代经济,2009,(10).

上一篇:开胸术后患者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职工教育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