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4

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基层公职人员作为我国公共服务最基础的细胞,虽然微小,但是却输送着血液,缺一不可。这一群体是政府最基础公职的具体执行者,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实施者,其伦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感,也影响着政府政务执行的情况。因此加强其行政伦理方面的研究,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队伍的人才梯队理念的深入贯彻和具体实施,更是在现阶段提高基层公职人员行政执政能力的道德要求。本文主要调研Y县在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初步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行政伦理 基层公职人员 个人 制度

1 Y縣加强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情况

Y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县域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辖14镇7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产业集中区。作为一个拥有1万多公职人员的县城,Y县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Y县“开放促发展,优势化强势,对接珠三角,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的总体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美丽Y县的构建。

在基层公职人员履行自身职责,进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多元化社会的冲突,多种利益的矛盾,多种价值观的考验,多种权力的诱惑,在多种角色身份的扮演和转化时往往会不自觉的陷入利益取舍和价值选择的两难。这种两难境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层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困境所在。此次调研通过多方访谈和对Y县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公职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发现目前Y县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业动机偏差

在问卷调查中第一项则是从事公务员的动机调查“您为什么选择成为公务员?”其中有12.90%的公职人员选“为人民服务”,73.12%的公职人员选“福利好、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13.98%的公职人员选其他。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选择成为一名公职人员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个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是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进入政府部门。

从业动机是人们参加工作的航向标。基层公职人员的从业目的应符合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反之,错误的目的则会使公职人员的行为方向产生偏差,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 Y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曹丽珠不能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于2007年至2012年,为亲属经营活动“提篮子”,谋取私利,2016年7月,曹丽珠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就是严重的个人从业动机偏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上。其实,基层公职人员的基本福利待遇并不是很高,如果公职人员是为了追求私利而从业,那不如一开始就改行。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过,“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公职人员如果本着想发财的从业动机,势必会与公务员清贫的收入现实产生冲突,必将影响个人行为违反行政伦理,甚至触犯法纪法规。

1.2 角色定位冲突

基层公职人员经常面临各种角色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一名公职人员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某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是家里的父母、儿女、配偶,还是社会人等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有时处理事务时不同的身份承担的责任可能会产生冲突,即为角色冲突。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Y县43.01%的公职人员在角色冲突时,不知道怎么选择。32.80%的公职人员在家庭和工作角色冲突时选择先顧及家庭;24.19%的公职人员在家庭和工作角色冲突时选择先顾及工作。事实上,将公职人员身份摆在首选的例子,在Y县基层公职人员身上并不少见。例如,2010年,Y县公安局破获的“9.22”涉黑案,在长达7个月的全封闭办案中,专案民警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80多位民警,牵扯着80多个家庭,有的民警因连续参与专案侦办,从结婚到小孩出生,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超过几天。有的民警长期不能回家,因保密工作的需要,又不能向家人透露任何工作信息,还要把自己工资垫付在办案中,家人对其产生有外遇的误解,导致家庭不和。角色的冲突由此凸显出来,作为父亲、丈夫,理应陪伴在孩子和妻子身边;而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又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公职人员还可能遇到这样的角色冲突:某公职人员发现他的爱人犯了法,但是别人并不知道此事。作为家人,需要守护好家庭成员;作为公职人员,则需要秉公执法或者检举揭发。公职人员和爱人的角色在这个案例中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事实上,角色冲突一直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比较关注的议题。

1.3 “责权相对”错位

责任与权力是并行的,国家赋予公职人员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公职人员应履行的责任。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统计后发现,部分公职人员不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工作责任。29.03%的基层公职人员存在主要以“喝茶看报”、“玩电脑游戏”、“炒股”打发工作时间的现象, 其中45岁以上的基层公职人员占83.33%,主要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再做些什么,也做不了什么工作,失去了对岗位的责任意识。还有19.35%的公职人员带有消极情绪,不愿意选择长期在基层工作,认为在基层工作“难有工作成就,个人兴趣和特长无法发挥”,“工作条件艰苦或其他”,另有17.2%的基层公职人员认为自己“在基层只是挂职锻炼,为以后升迁做准备”。由此可看出多数基层公职人员内心未对自己做出正确定位,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行使了相应的权利,担任公职主要出于自身的考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未深入广大基层公职人员心中。

2 Y县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影响因素

2.1 录用机制不完善

由于公职人员录用机制的漏洞导致基层公职人员缺乏行政认知也是现在政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Y县公职人员逢进必考,考试招录程序参照国家公职人员招录标准。笔试环节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行政能力测试,一是申论。行政能力测试主要包括了常识考察、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理解和资料分析等,全部属于客观性试题,申论部分则是通过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归纳概括加工,主要考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整体而言,除了要求应试者具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很少涉及自身道德或者行政伦理道德以及对行政职业道德的考察。即使在政审中有考察思想品德,但也只是初步座谈,很难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因此在考录筛选阶段,很难对新录入人员进行系统的行政伦理考量。

2.2 传统官本位行政文化的影响

中国旧儒学思想中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影响着中国几千的年封建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官本位”。官本位思想中蕴涵着“君臣父子”式的尊卑有序观念,一方面,拥有权力的行政领导者大多不易接受批评和反对意见,更多是统筹大局颁布命令,不够重视人民群众在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权。另一方面,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民群众对行政领导者的心理是矛盾的,既畏惧又依赖。这些传统思想严重影响着基层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观和行政行为。

2.3 基层政府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建设不健全

国家大环境发展处于转型期,全面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健全的法制体系保障,但是目前国家的法治体制机制建设正从入轨启动转入良性运行阶段,Y县的法规、制度、章程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都成为行政管理上的“漏洞”和行政伦理失范的隐患。主要归因:部分需清晰规范的制度条文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要求,因此不易界定行为,具体操作执行可左可右;有些制度制定缺乏必要的程序性规定,在执行中容易出现多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有些行政伦理规范较笼统抽象,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执行效力减弱。基层公职人员需要刚性的外部约束环境,如果制度体系“肌无力”,从而在客观上易导致一定程度的行政伦理失范。

2.4 基层政府缺乏相应的伦理监督机制

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虽然法治中国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随着时代步伐的“快进”,行政伦理规范中的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对权利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尤其是基层政府,因为基层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紧密,服务于各项民计民生。Y县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也源于Y县监督机制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没有形成健全灵活的监督机制。人大的监督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民众参与监督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当然,有些监督还是事后监督,失范行为出现后才进行责任倒追,未能发挥事前和事中监督意识,防患于未然。完善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看起来是公职人员的“紧箍咒”,实际上是公职人员的“防弹衣”。

3 完善基层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

行政伦理包含两方面的维度: 内在的自觉约束维度和外在的制度规范维度。因此,行政伦理建设包括个人伦理建设的制度伦理建设。

3.1 个人伦理建设

(1)加强基层公职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从伦理角度讲,道德自律就是公职人员将制度规范等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律”意识对基层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时代,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于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但是诱惑也越多,尤其是部分岗位的公职人員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他们在行为选择的过程中拥有着更大的空间。因此,公职人员尤其需要加强学习与自省,面对善与恶、正与邪等冲突时能理性选择,摆脱人性中恶的一面,抵制诱惑,做出与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裁决,保证公共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做服务于人民的带头人、践行者。

(2)提高基层公职人员的自身修养水平,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正确认识眼前的利益和使用手中权力是公职人员行政伦理观是否健全的评判标准。首先,要加强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Y县要把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观教育摆在干部培养的首位,加强党性教育及警示教育,促进基层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再次,要通过开展廉政主题读书会、理论征文,举办廉政书画展、公益广告等实践形式鼓励公职人员自觉参与到廉政宣传中来,形成自觉践行和宣传的先锋队。

3.2 制度伦理建设

(1)在基层公职人员的录用与选拔过程中把行政伦理观引入进来。Y县基层公职人员的录用过程要加入行政伦理考评,重点考察拟录用人员的道德素质,通过人格分析、心理测试、档案审查、政审座谈等形式多角度分析把关;再则,基层公职人员们在任职前必须宣誓履行行政伦理法律要求及规范准则。当然,录用的过程更应当公开透明,让真正的贤者、能者能加入政府部门,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具体操作原则必须符合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公开选拔的要求。

(2)在基层公职人员日常的绩效考核与评比中把行政伦理观纳入进来。行政伦理是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目前Y县的年终考核中“德绩勤能廉”德排在首位,但是考核公职人员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志还是绩效、能力、廉洁。因此,道德考评还需加强力度。单位领导者可通过组织成员制定的计划对其日常工作中体现出的行政伦理行为进行上下级评判,同级评判,并将结果制定出绩效等级公示出来。如果评价过低者,扣除绩效的同时还应进行单独谈话、教育引导,以便了解组织成员的行政伦理思想状况并及时进行纠偏。另外, Y县基层公职人员晋升职位时除了考评政绩,还要对拟提拔干部的忠诚度以及公众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为人民服务队伍。

(3)完善基层政府行政伦理监督机制。首先要健全伦理监督的约束机制,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内部监督,行政体制内的法律监督以及党内监督,还要合理利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系统的将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并且以事前监督为主,事后监督为辅,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引导作用。其次,在Y县基层政府中设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在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制度规范中,详细设立对道德模范的奖励与典型榜样的宣传,并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在公职人员系统中达到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良性氛围。再次,对触动伦理底线的基层公职人员加大处罚力度和宣传范围,不仅是受害者的补偿,更为其他公职人员敲响警钟,使其时刻谨记自身职责,恪尽职守,为民服务。最后,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评价咨询机构,负责对行政伦理制度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使公职人员时刻明白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充分发挥伦理制度的调控作用。完善公职人员录用机制,从源头开始始终保证公职人员伦理制度始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洪杏.行政问责的困境及其伦理超越[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2] 陈鑫峰,郗永勤.库珀行政伦理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J].中国集体经济,2009(1).

[3] 王云萍.公共行政伦理:普遍价值与中国特色[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4] 张治忠.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建构[J].伦理学研究,2009(2).

[5] 肖俊奇.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6] 余达淮,张永博.《尚书》伦理思想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2(1).

[7] 李春成.行政伦理两难的深度案例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

[8] 黄孟玉.试论我国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的法制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8).

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如何处理好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是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解决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导致行政权力寻租普遍化与政府信用缺失经常化的伦理失范,其原因是行政人员没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这相应地要求行政人员树立合理的行政伦理观、建立行政伦理法与行政伦理监督体系来规避这些行政伦理失范现象。

关键词:行政伦理:规范;原因;规避

如果说伦理道德的核心是集中反映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话,那么行政伦理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日常的生活下,普通百姓手中并无权力,行政人员则掌握着公共权力的行使。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开始分离,相应地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也出现了分化,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行政官员,同时兼备公民和公务员双重身份。作为公务员来说,要求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公民来说。又追逐私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双重的价值取向,实质上是如何解决好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这也是行政人员伦理道德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行政人员一且失去道德目标的规范和约束,其手中的权力往往会演变成自身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发生。

一、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规则下各利益主体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对利益的强烈追求,人的行为显示出明显的趋利化,这在行政伦理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寻租普遍化与政府信用缺失经常化。

1.行政权力寻租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交换原则侵入公共行政领域,寻租型腐败现象频繁发生。部分公务员利用制度漏洞和手中权力为自己牟取非法利益;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追求个人或地方、部门的“功名”和形象:不少公务员本位主义、分散主义意识滋长,不能正确地处理局部与全局、下级与上级、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对待同级单位和个人则以邻为壑、互相掣肘,对自己有利的争着干,对自己不利的则踢皮球。在我国,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国家机关一般都是法人单位,相对独立的法人利益往往使一些行政单位形成牢固的小团体主义思想,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公务员在社会比较中出现了较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失落感,于是,在本团体与其他刚体、国家利益的分界处,极力地维护本团体利益,有的甚至利用本单位的职能权力去谋取小团体利益,损害国家和其他团体利益,其极端表现是法人犯罪。

2.一些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政府信用是公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信用好是政府软实力强而有力的表现,而政府的行政规则与行政行为的失常往往导致其信用的缺失:第一,行政规则随意多变。立法和决策是行政行为的首要环节。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调研,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政策的长期适应性,仅满足于本届政府的任期,搞短期行为,出现“一届政府一套政策”、“新官不理旧事”等现象。第二,行政行为公信受疑。政府在重大社会管理活动中随意承诺,出尔反尔,“口头一套、行动一套”,不按协议、合同办事:行政机关由于顾及个体与单位的私利而不能及时有效公开行政规则以及其他理应公开的社会公共资信等。这些都会导致政府信用缺失。

二、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行政伦理失范并不是我国现阶段的“特产”,它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定程度的行政伦理失范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归结起来,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导致行政伦理失范。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官僚制行政模式中,行政官员的职责,只在于忠实地履行政治官员的决策,他们是不应该、也不能够承担任何主体性责任的。米歇尔·哈蒙揭示了这种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假设下的“责任困境”。按照这种二分法的逻辑,“如果行政人仅仅负责有效执行由政治(家)制定的目的,那么,作为他者权威的工具,他们就不应对其行为承担任何个人的道德主体责任。反之,如果行政人积极参与公共目的的决定,那么,他们的责任性又成问题,而且政治权力将受到削弱”。因为行政官员的责任只在于遵循工具理性去执行国家意志,只要他有效率和经济地完成了被指定的工作,那么就是道德的。由于效率本身成为唯一的伦理目标,当面临多元道德目标的冲突时,正义、公民权利等等对于公共利益至关重要的价值,就都有可能在效率的名义下被淹没。这一“道德困境”从更深的层次上说。还潜伏着另外一个冲突,即行政官员到底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公民负责之间的冲突③。行政官员总是属于特定组织的,他所属的组织的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效忠组织的公务员道德要求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伦理要求,就会构成对行政官员道德选择的严峻考验。由于前者的道德约束力和激励机制强大而具体,而后者却往往是模糊而缺乏硬性约束的,此时,行政官员就可能为了组织利益而牺牲公众利益。

2.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行政伦理失范。行政人员是追求个人利益(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在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失灵”的原因和对策中,把“经济人”的假定推广到政治领域,提出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的观点,认为他们都会按照成本一收益原则追求最大化效用或利益,他们在政治市场上追求自己最大的效用,即权力、地位、待遇、名誉等。而把公共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这样,行政伦理失范就可能发生。而行政权力一旦全面介入社会生活,行政人员可以藉自己的特殊身份地位合法占有各种稀缺资源。谁一旦获得行政权力,谁就有了进行权力“寻租”的大量机会,就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3.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导致行政伦理失范。孟德斯鸠说: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说也奇怪,就是品德本身也是需要界限的。”无论多么英明的领导人,当他掌握无限的权力,没有人能对他加以制约时,是非常危险的。邓小平也指出: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犯错误的原因不仅与缺少组织结构的合理安排有关,也与没有制定法律、制定组织规则与设立严格的监督机构相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政伦理失范的程度。特别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缺乏对公务员角色扮演的严格规范,在原有社

会分工体系中居于较高地位,而待遇相对较低的行政人员为了获得与此相适应的经济收入,便很容易想到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等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也就难以避免。

三、行政伦理失范的规避

防止和治理行政伦理失范行为是促进行政伦理建设、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健全行政监督体系的需要。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需要行政人员树立合理的行政伦理观:从形而下的层面来说,需要建立行政伦理法与行政伦理监督体系。

1.确立合理的行政伦理观,加强行政人员自律的内部控制。目前,不少西方国家都建立了系统的公共部门道德准则。这些道德准则对行政人员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时刻提醒行政人员对公众所负的责任,对行政人员规范自己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具体到我国而言,要对行政人员进行有效的道德约束。必须改变以往过高或过于空泛的道德标准,制定出一套符合行政部门实际工作的道德准则,以便行政人员遵循对照。要发挥行政良心对建设行政伦理的作用。行政良心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很好的伦理引导作用。由于法律和制度只可能对自由裁量权给出指导性的意见。而公众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由于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基本上保持“理性的无知”的状态,所以,只有内化为行政官员道德意识的行政良心,才可以在缺乏有效监督的环境中,激励行政官员自主做出符合公共利益取向的行政决策。

2.推动行政伦理监督立法,加强行政人员他律的外部控制。我国在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公务员法》、《国务院工作人员守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关于国家行政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定和贯彻,在规范政府和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从现实情况看,仍有大量的行政法规,尤其是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法规急需制定。例如,我国还没有《行政伦理法》或《公务人员伦理法》以及实施的具体法令。因此,除了上述行为规范、宪法、行政法和刑法典中的有关行政道德规范规定之外。还应加紧制定专门的行政道德法典以及法律实施细则,以加强行政伦理监督。如何将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的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将法制建设的精神与立法的实施运用到公共行政的道德建设中去,如何将研究方法多样化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行政管理学科中,应是行政伦理道德立法研究的重要任务。

3.建立健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与利益保障机制,增强行政人员外部控制的实效性。行政伦理监督的形式有多种,如政党监督、行政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它们相互结合,构成行政道德监督机制的基本内容。就当前来看,首先应将政府机构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问题作为上下层级监督、行政监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这些道德规范纳入政绩考核、素质考评范围;其次要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政府行政道德的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政治实体监督、社会团体监督、社会经济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以及社会成员监督)是不容忽视的体制外的监督形式,对政府的道德行为的监督作用非常明显:此外要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强化社会赏罚制度建设。加大赏善罚恶的力度,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核心。一是建构行政伦理道德代价补偿机制。这种利益补偿,既包括精神的褒奖、工作的变动、职务的升迁,也包括物质利益补偿。二是对违反行政伦理道德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公务员违反行政伦理道德的行为的惩罚量,必须远远高于违反行政伦理道德所得的收益,必须使他们在政治上、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不偿失。

四、结语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和治理公共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失范行为,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 胡静)

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分析营销伦理失范表现及危害,从经济学视角探讨营销伦理失范的根源,提出从人性利他动机的规范、消费者用脚投票优胜劣汰商家、规范市场环境以及政府发挥行政杠杆作用降低企业外部负效应和增加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能性等方面规范营销主体行为,使之遵从营销伦理,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 营销伦理失范 表现 危害 规避

一、营销伦理失范表现及危害

(一)营销伦理概述

营销伦理是营销主体在营销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营销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议题,地沟油、毒奶粉、饮料菌超标等负面新闻铺天盖地,加上最近央视曝光肯德基鸡肉事件等,无不暴露出诸多食品安全隐患。此外,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横行,营销主体的诚信和道德底线着实让消费者堪忧。

(二)营销伦理失范的表现

营销主体在营销过程中出现违背道德伦理我们可以用表1来归类,主要分为市场调查、定位、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和公关等几大类,具体如下表。

(三)营销伦理失范的危害性

营销伦理失范的危害性表现为:第一,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营销伦理的违背造成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农药超标、非法工业添加剂、过期产品、产品质量问题等都是老百姓生命健康的不定时炸弹。第二,降低消费者福利。垄断定价使得消费者要承担过高的费用,消费者剩余减少,降低其福利水平。第三,帕累托改进受阻。倘若某个人在实现自身福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又不伤害其他人的福利,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提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但若存在营销伦理违背的现象,营销主体在提高自身福利的同时,却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社会资源和福利得不到优化。第四,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营销主体通过垄断定价或假冒伪劣产品等获得高额利润,财富向营销主体聚集,消费者剩余损失,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

二、营销伦理失范根源的经济学分析

(一)经济人假设——唯利是图的本质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人的行为始终遵循利益最大化,在此,人被认为唯利是图的。在商业环境中,营销主体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经济人”假设。在营销活动中,营销主体考虑的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利益与道德面前,经过博弈,当利益带来的效用大于道德惩罚的后果时,商人会铤而走险,违背营销伦理,危害消费者。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各行业是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有竞争,也有寡头垄断,甚至独家垄断。众多竞争对手条件下,有些人为了谋生存,使出卑鄙手段迫使竞争对手退出行业,如实行倾销,人为压低价格,打价格战。带有寡头垄断性质的行业,容易出现寡头之间的共谋,共同制定一个较高的价格,或实行供给限量,人为控制资源。独家垄断的行业拥有垄断定价权,消费者要承受较高的价格。此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家为了获得某一资源的垄断权,往往采取寻租等途径获得,滋生腐败土壤。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还比较容易出现价格歧视的不公平待遇。商家针对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有些对不同层次消费者尤其是弱势群体采取不公平的歧视,如有些商品必须持本市户口才能更优惠,或者某些奢侈品只对VIP人士开放,资源的垄断控制造成更多消费者享受不到这些物质产品。

(三)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遵循效用最大化为原则。不同的消费者对效用大小的衡量程度不一样,有的名牌至上,于是出现很多假名牌的追捧者,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有的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价格越低越好,使得商家在价格上做文章的同时,产品的质量也偷工减料。另外,有些消费者为了节省消费的时间成本和搜寻成本,轻信电视广告和推销人员的“三寸不烂之舌”,没有过多地对产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造成盲目消费,容易上当受骗。也正是这些过于追求快餐式消费的节奏和纷繁复杂的产品核实程序,让很多消费者陷入骗局。

(四)有限理性

人是有限理性的,并不能掌握商业消费的所有信息,尤其是单个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认识与了解是很片面的,对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加无法分辨技术含量高低。比如普通老百姓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医疗产品的消费等,很难做出正确的性价比。信息不完全导致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营销主体在违背道德底线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行为的。

(五)微观市场失灵

由于信息不对称,营销主体有机会利用优势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欺瞒或坑害,存在商业道德风险,违背营销伦理。唯利是图的商业目的排斥公益行为,公共物品的供给私人化难以实现。垄断定价对消费者剩余的掠夺使消费者福利损失。此外,商人在营销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外部的负效应,例如河流污染,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噪音,占用住宅用地,商业营销的拜金主义对市民的精神污染等。这些在没有外力干预或产权界定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规避营销伦理失范的几点思考

针对营销伦理失范的经济学根源,要对之加以规避,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对人性利他动机加以引导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让人看到一个极为自私自利的人,尤其在商业活动中,更多地把营销主体与唯利是图对号入座,但这是人性中需求的一个层面而已。人性是复杂的,为了谋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在行为上表现为逐利,但人是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根据马斯洛等心理学家研究的结论表明,人除满足生存需要外,还有社交、情感、被人尊重和获得好名声以及自我实现个人理想追求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要与人打交道的。如果营销主体在追求商业目的的过程中,破坏营销伦理,损害他人利益,势必受到相关人群的谴责甚至法律的严惩,从而影响营销主体对人与人之间交往及名誉地位的追求,这是惨痛的代价。因此,我们利用更多的舆论和道义谴责的杠杆,对营销主体的营销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使之合法营销,获利得当,同时把营销主体在营销活动中对外部性正效应的付出进行衡量和肯定,使之更多地在公益性事业投入精力,给更多的国民享受福利。大家对于这些营销主体也予以充分认可和赞誉,这就是一种人性的无形导向,营销主体可以实现利他动机,增强他们社会责任意思,营销活动可以实现共赢。

(二)用脚投票——消费者充当营销活动的民间裁判

“用脚投票”(Voting by foot)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指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用脚投票反映老百姓对政府或外部活动提供福利的一个相对优势选择性。在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对违法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质量较次、信誉差、榨取较高消费者剩余、营销过程带有欺诈性质的营销主体给予信誉差评,投诉至相关部门,通过舆论曝光等,将其踢出市场,或者给予较严厉的惩罚。而把为消费者提供较好质量的产品和营销服务、诚信度高的商家留在市场中,给予正面赞誉和通过舆论扩大其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让更多人进行选择消费。无形中也形成马太效应,让好的更好,让坏的无处藏身。由此,消费者通过用脚投票担当营销活动的民间裁判。

(三)引入竞争,合理定价,规范市场法制环境

针对市场中存在的垄断性,在某些领域,应该对更多的私人开放,降低进入行业的门槛,在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行业,政府要加强价格的管制,而不是成为垄断行业的代言人。在竞争性行业中,加强价格的透明度,消费者要主动掌握更多信息,以及鉴别产品真伪,从而真正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政府要加强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安全法》、《广告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依法查处。对造成严重社会负面影响的营销伦理违背主体进行曝光和舆论谴责,让更多的消费者认清商家本质。

(四)外部正效应、公共物品的行政杠杆调节

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有可能对外部造成负效应,使相关群体为此付出沉重的社会成本,例如河流居民需承担对污水排放河流的治理费用等。在外部性上,根据科斯定理,需要靠行政手段界定企业与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产权,明确双方的责任。这样才能极大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协议达成才能成为可能。在公共物品提供问题上,科斯等人研究18世纪的英国灯塔问题得出私人可以提供公共物品的结论,并且分析私人为何愿意提供公共物品。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管理效率。但私人提供公共物品需要进行投入与产出分析,如果完全无偿,私人将无法实现收益回报。因此,政府需要对私人进行额外补偿,这个补偿可以通过相关税收来实现。当年英国灯塔的提供方也无权对过往的船只进行收费,但可以通过英国港口管理局的税收进行部分补偿,使私人实现收益。因此,我国在公共物品问题的提供上,可以尝试类似的做法。让更多营销主体介入到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吕荣胜,高蕾蕾.营销伦理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08(1)

[4]苏勇.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十年回顾与思考[J].经济管理,2011(3)

[5]陈师静.食品行业营销伦理失范与治理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6)

[6]陈健.营销道德维度下的消费安全测评及对策分析[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09

[7]李慧.我国企业营销伦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07

(责编 何田田)

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 网络诈骗的类型和特点

1.1 网络诈骗的类型

第一,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 (phishing) 的犯罪形式就是诱骗和伪造网站, 向用户发送假的链接和仿冒站点, 诱其登录。

第二, 虚假网上注册购物交易。在网上购物活动中, 诈骗者用假身份证在拍卖网站注册账号, 并在开始时进行几次低额交易以换取高安全等级的评价, 然后在网上推出极其低廉的商品吸引购买者, 在获取众多的汇款后诈骗者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三, 网络传销。用电子邮件发出“幸运信”发展老鼠会员, 或者以高额奖金为诱饵, 骗取他人租用个人网页空问, 利用注册会员发展下线, 赚取大量的注册费和传销费。

当然, 除以上三种类型外还有其他多种类型, 诈骗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其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让人难以防范。

1.2 网络诈骗的基本特点

第一, 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在网络上实施诈骗不需要高超的技术, 也就是说只要你会上网冲浪, 会使用E-mail等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实施诈骗。[2]由于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傻瓜”命令引导的操作, 使得网络诈骗的方法更加简单, 这就给那些道德伦理败坏的人以可乘之机, 其目的也就容易得逞。

对于网络诈骗来说, 犯罪行为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形式精美的电子信息, 诈骗他人财物, 最简单的诈骗工具就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其成本极其低廉。

第二, 网络诈骗以青少年为主体。网络诈骗的被诈骗主体以青少年居多, 但实施诈骗的主体也大多是青少年。因为他们处于渴望新鲜事物的年龄, 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而且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 但他们正处于不完全懂法的年龄, 因此很多青少年只是一味地寻求刺激和新鲜却不知道网络诈骗的严重后果。

2 网络诈骗给伦理带来的挑战

2.1 骗取网民钱财, 诚信受到冲击

网络诈骗涉及全国各地, 受骗者既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也有国家机关干部;既有城市居民, 也有乡村群众。犯罪分子诈骗金额越来越大, 给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受骗者因此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扭曲而出现轻生的现象。

诚信原则, 是商业活动的基础。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必然会涉及到信用问题。但是, 网络钓鱼等诈骗活动, 为一些道德伦理相对缺失的人提供了犯罪的温床, 会造成网络信用障碍, 严重地影响了网络生态环境的建设。

2.2 挤占正常信道, 影响社会和谐

来自中国新闻网的最新统计:在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将达七点四亿。[3]如果每人每天仅发一条短信那么平均每天发送的短信数量将会是7.4亿。在数量庞大的短信背后, 垃圾短信、骚扰短信以及利用短信诈骗的问题也愈加严重。

在此类犯罪严重的地方, 大量的群发短信占用了通信网络, 导致一些地方短信中心信道严重阻塞, 移动通信基站经常发生信道被挤占, 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手机的正常使用, 干扰了群众的日常交往和联系, 也阻碍了正常的经济往来。

网络诈骗犯罪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与当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背道而驰, 这显然对我们当前的伦理权威构成了极大威胁。

2.3 破坏网络交易环境, 危及现实社会交易环境

在当前这种存在信用危机的市场环境中, 网络交易者的信用缺失, 恶化了网络市场交易环境, 以致出现了守信者步履维艰、消费者提心吊胆的不良局面。而且网络诈骗不仅危害了网络市场交易环境, 更重要的是危及到了现实中的社会交易环境, 使现实中的交往和交易存在很多的不安定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和谐、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

3 积极应对网络诈骗, 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3.1 普及网络法制观念,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相比, 网络法制观念的普及工作却极其滞后。我们应将计算机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国家的全民普法计划中, 尤其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 避免青少年仅仅因为无知而走向犯罪的深渊。另外,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原本在现实世界就相当脆弱的“诚信”, 在网络世界更是难见踪影。

我们应该普及网络法制观念,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对这方面的认知及防范意识。同时学校、家庭、社会要结合起来, 多管齐下, 从思想上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3.2 加强网络技术防范, 健全网络诈骗立法

古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网络诈骗之所以能够得逞, 其重要原因就是程序存在漏洞, 网络安全技术还不过硬。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必须用高科技手段来预防。如果计算机网络程序的安全性提高了, 那么这些网络诈骗的“苍蝇”也就无从下“嘴”了。因此, 我们要加强技术安全的防范, 还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的“第二道防火墙”——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另外, 网络诈骗犯罪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高智能犯罪, 制裁传统犯罪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合它。因此, 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对此类犯罪行为的认定加以明确。

3.3 合理吸收中西方伦理资源, 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环境

无论是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还是社会主义道德, 都是我国网络伦理构建的重要伦理根源。但是网络毕竟诞生于美国, 西方的道德资源赋予网络伦理以丰富的内容, 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要切实将二者结合起来。因此, 规范网络道德、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也是预防网络诈骗极其重要的一环。

摘要:在当代社会, 网络诈骗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我们应该对网络诈骗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其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 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这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和平安定的维护。

关键词:网络诈骗,伦理问题,网络道德,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巍, 网络诈骗及侦破对策研究,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2] 防骗联盟, BLOG, http://blog.sina.com.cn/fangpian, 2009.10.

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档案信息伦理指的是档案信息在流动过程或档案信息行为所涉及到的道德伦理关系[1]。这不仅涉及到了档案信息本人的道德修养, 还牵涉到了与处理档案信息相关人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下面就对档案信息所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所存在的伦理问题

1、档案信息的隐私性

档案信息的隐私性指的是档案信息所有人不允许别人查看或利用其档案信息[2]。在档案利用工作中, 档案信息的流动比较频繁, 查询相关人员档案信息也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部分。档案利用者如果需要进行信息查询时, 必须先取得档案信息所有人的同意, 并在此基础上, 应对所查询到的信息进行保密, 不得外泄给他人。但由于现在大部分档案部门都会建立相关的档案网站或者是档案平台来进行档案的处理, 而网络技术的不稳定性, 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 对公民的隐私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指的是档案中的内容应该要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活动的客观事实相一致[3]。其真实性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真伪性鉴定、准确性鉴定、完整性鉴定。真伪性鉴定主要是对所登记内容的真假性进行辨别, 防止一些虚假信息被记载到档案, 对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准确性指的是档案表达的准确性, 防止发生歧义。完整性是指档案的信息记录是否齐全, 防止信息的丢失。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规定, 一旦档案的原始性出现损伤时, 档案的本质性质也就受到了改变, 档案的意义也就完全不在。

3、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在目前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如今的生活中, 网络已经成为连接每个人之间的桥梁。网络环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在目前网络管理还不够到位的情况下, 一些缺乏责任感的公民往往会利用网络所存在的漏洞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窃取, 黑客攻击就是其中的一种。黑客一般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漏洞破解语言, 就能在档案数据库轻易偷取信息, 对于档案工作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4、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档案的利用与管理的工作中, 也会设计到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一些档案在原本缺乏的情况下, 档案工作者通过其不懈的努力, 填充了档案原来的空洞。这一过程不仅仅凝练了档案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还在无形中构成了他们的知识产权财富。不过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法律法规也并不完善, 所以也会时不时出现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 对档案利用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解决档案利用工作中信息伦理问题的方法

1、提升档案信息管理者的道德伦理教育

针对一些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道德修养的行为, 档案部门应通过信息伦理教育, 培养档案信息利用者的自律性。档案信息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 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要有一定的评估, 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才能渐渐管控自己的行为, 减少档案利用过程中伦理问题的出现。

2、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档案信息利用工作的伦理建设中, 职业道德的建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 档案信息工作者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 耐心给一些不懂档案信息利用者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和相关的操作步骤[4]。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档案利用者, 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3、在档案专业的教育与职称的评价中加入信息伦理的相关内容

在目前的一些高校中, 档案专业的教育一般都是把重点放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上, 而忽视了档案工作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转变, 在强化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渗透相对应的信息伦理知识, 不仅仅能帮助档案管理者能够更好的处理好档案信息工作, 还能培养他们的善恶观, 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减少档案工作过程中的所出现的伦理问题。

4、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档案的利用工作中, 为了保证档案信息利用的公平公正性, 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5]。对此应该加强档案信息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档案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明白档案对于个人而言的意义, 从而才能更好的增强他们对于档案信息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建立好信息反馈系统, 对于一些信息的更新要及时反馈, 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5、完善档案工作中的信息伦理管理体系

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的主导者, 对档案利用工作中伦理问题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此, 档案部门应该完善相应的信息伦理监督体制。就目前而言, 我们国家虽然在档案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但由于这些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所以为了防止信息伦理问题的发生, 应该把完善档案利用的信息伦理监督体制放在工作的重心, 为我国的档案的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总之, 面对档案利用工作中所出现的信息伦理问题, 我们需要在硬性和软性这两个方面对这个信息伦理问题进行改善[6]。通过提升档案工作管理者的道德伦理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档案专业的信息伦理教育、消除档案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以及完善档案工作的信息伦理体系这几大方面来降低处理档案信息过程中所出现的伦理问题, 保障信息的安全。

摘要: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 档案利用工作中的信息伦理问题已经渐渐成为档案工作的主要问题。由于档案一般都包含着每个人的一些隐私信息, 所以信息一旦泄漏或者是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处理不当的话, 往往会对人们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档案利用工作中所产生的信息伦理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保护每个在案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档案利用,信息,伦理问题,研究,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 沙勇忠.信息伦理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84.

[2] 丁先存, 马仁杰.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J].档案学通讯, 2004.

[3] 黄世喆.关于档案信息内容的真实性[J].档案管理, 2008 (6) .

[4] 黄霄羽.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特点[J].档案学通讯, 2010 (11) .

[5] 王旭东.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云南大学, 2013 (6) .

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1.仁爱孝悌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说“仁者爱人”。既然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现的是一种家族宗法关系,这“爱人”主要就体现在“孝”和“悌”两个方面,所以孔子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是人子对父母、晚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中国古代有“二十四孝图”,为元代郭巨敬辑录古代所传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又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注:舜1,孝得天下;陈侃2,五世同堂;子路8,百里负米;王祥10,卧冰得鱼;董永12,卖身葬父;潘岳14,弃官事母;缇萦22,上书救父;沈云英24,忠孝双全。(郭巨埋子,老莱子娱亲)

悌,敬爱兄长。宗法制有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兄长的地位。“融四岁,能让梨”。

古代家国一体,孝悌则必能忠君爱国,在人际交往中,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孝经》(儒家经典之一)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2.谦和好礼

礼有两个意思,一,礼是对人身份地位行为的规范,即所谓“礼制”,它是和西方的“法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礼记·礼运》认为,上古天下为公,是为大同,这时候是不需要“礼”的;后世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为了确定君君臣臣的关系,这才需要“礼”。制定了礼并且能够执行,天下恢复秩序,这就是小康。

所以制定“礼制”和制定“法制”目的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法制”采用强制的手段,而“礼制”则更强调自觉,由此引申出“礼”的第二层意思,即立身之“礼”。《礼记·冠义》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今天我们所说的“礼貌”“礼节”“礼让”等都属于这层意思。

教材又用“谦和”来解释“礼”。“谦”即谦虚,古人讲谦虚,有在礼制规定的身份地位上再稍稍屈尊一点的意思,比如“将相和”的故事中,蔺相如因完壁归赵以及保护赵王,避免使赵国受辱等功劳,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然而当廉颇寻衅时,却能再三忍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为拥有一支军队的将军,又有汉家帝胄的身份,但他对于一介书生诸葛亮故意表露出来的无礼行为却能再三忍让。这样的谦虚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也即所谓“仁者无敌”,最终能够成大事。所以老子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比喻(成语有“虚怀若谷”),为欲成帝王之业者出谋划策。周易“谦卦”云:“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小心谨慎,谦之又谦,君子用这种态度跋涉险川,最终才能无恙。)系辞上释“谦卦”云:“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谦卦”是让君子恭敬谨慎,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落脚点也在“受益”二字。

这些听起来都有点象今天的“厚黑学”。所以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还需要批判继承。今天我们讲谦虚,不是为了互相利用,而是为了建立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就是“和”。需要强调的是,“和”并不等于不要原则,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同”便是指没有原则的庸俗关系。

3.诚信知报

《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做人要真诚,不要自欺欺人,反复无常;对人要坦诚,不应互相利用,尔虞我诈;对国家对事业要忠诚,不能朝三暮四,心怀二意。

“信”者信用,“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人生“五常”。“信”也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从构字法看为人言,《春秋谷梁传》曰:“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所以又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样的格言。中学语文选《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方正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市场经济活动中尤其需要诚信的品质,一个企业是否诚信,甚至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中国入世,最大的问题的是商业信用,中国入世,“狼来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像那个撒谎的牧羊人。 4.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大德,大节。杭州就有岳飞,岳母刺字曰“精忠报国”,真所谓“人有慈母而后家有孝子,家有孝子而后国有忠臣”。于谦,杭州人,明英宗时,瓦剌族统一蒙古,进攻明朝,英宗率领50万军亲征,在土木堡遭袭击,全军覆没,英宗被瓦剌所擒。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在危急关头,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请英宗的弟弟出来主持朝政,是为景泰帝。于谦率全城军民保卫北京,打退瓦剌。瓦剌不得已送回英宗,与明朝议和。后英宗复辟,反以“大逆不道”罪加害于谦。于谦诗有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张苍水……

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民族矛盾,民族英雄,中国和中华民族都是逐渐融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爱国英雄和民族英雄;二是忠君与爱国,古代家国一体,不能要求古人超越自己的时代。对“愚忠”要分析。 5.克己奉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家天下”文化,家族是这种文化的基本元素,而家族利益又是和整个“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比较:西方的个性中心社会,写信封、署名的顺序。)

这种文化必然要求克己奉公,把天下利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背私之谓公”(韩非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 私,背私之谓公,公私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极端时(如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毛泽东号召“大公无私”,邓小平认为不能作为普遍性号召。但是应该也可以做到大公小私、先公后私。

(范仲淹“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先公后私的最好诠释。)

今天进入现代化社会,“克己奉公”仍然必要,人是文化动物,社会原来就是因为单个个体无法生存,才有原始群、有氏族、有部落、有部落联盟、有国家的。今天西方社会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也重视国家利益,甚至提出“地球村”概念,这是有人类以来最大的“公”。

今天中国虽然还在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不能丢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6.修己慎独

如何才能达到“克己”的境界?途径就是“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第一章);《中庸》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第二十二章)。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的方法有: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

慎独

就是在自我独处时严于律己。说到"慎独",很自然地要联想到《后汉书·杨震传》中的一个故事。东汉期间人称"关西孔子"的杨震向朝廷举荐过才华出众的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王密于深夜献金百两为报答,杨震拒收说:"怎么能这样?"王密说:"这深更半夜的没有人知道。"杨震更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这亦是人们所常说的"慎独"。

注:学术界有争议,认为“慎独”不是说没有人时仍然谨慎自律,而是说要慎于内心修养。内心别人是看不见的,故谓之“独”,心虽然看不见,但是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所以不可不谨慎。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类文革时的“狠斗私心一闪念”。)

内省

最有代表性的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讼

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

资料

启功先生在十年前的《学林漫录》第十三集(中华书局,1991)上发表《自讼二则》一文,谈到自己在同刊第十一期上的《坚净居随笔》(1985)中,误将清人汪容甫墨迹小立轴上所抄录的柳宗元的两段文字当成书者自己的了。他在这篇文章中向发现这个问题的黄永年先生深致谢意,又向读者深致歉意,并且十分诚恳地分析了自己所以致误的原因。

将书者所书当成书者所作,这其实是极容易发生的事情,古代后人所编前人诗文集中常混入他人之作,往往也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这毕竟又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一般人难以发现,能发现的人又未必会注意。黄永年先生也是私下告知的,启功先生完全可以不写这篇文字来自曝其误。但他不仅原原本本地写了,最后还不无幽默但又是绝对真诚地说,他的这段文字,“是自1957年、1966年以来,真有错、最诚心的一次自讼"。 7.见利思义

“义”和“利”(概称为“义利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孔子说“见利思义”,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的论述最为人们所熟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然,舍生取义的极端情况不是总会发生的,大多数情况下,要做到的是“见利思义”和“先义后利”。孔子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也不是说君子不需要利,而是说对君子而言,谈论“义”更能明白,因为君子是在“义”的前提下谋取“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讨论:商品经济社会要理直气壮地讲“利”。资料:“杭州人形象讨论”中,有人主张用“义”来藐视上海人的“利”。关键是“理直气壮”,亦即取之有道。 8.勤俭廉正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略)。传统美德讲“俭”,不是简单的经济考虑,而是从人格修养着眼。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后人总结说:治生之道,只须守一“俭”字。一切动用,朴素些,简淡些,安静快活,有什么不好?须知世间罪恶,都从多欲中来。不俭则奢,奢则多欲,做官的必贪,居乡的必盗,非至胡为速祸、败家丧身不止!奢用惯了,在物诱势迫之下,即使心想廉洁,也难自主。因此古人说:“俭是养廉之法”。 9.笃实宽厚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农业经济的社会,笃实宽厚是农民的本色,我们不能因为已进入现代社会就抛弃这种传统美德,现代人追求的“反朴归真”就是要回归这种本色,因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最接近人的本性的。

“笃实”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老老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干工作。上升到治国平天下也是如此,空谈丧国,实干兴邦。

“笃实”是对己,“宽厚”是对人,古人概括为一个“恕”字。"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现代人常感觉人际关系复杂,彼此缺少理解,正是丢失了这种恕道。(注:武侠中的“冤冤相报何时了”,鲁迅“一个都不宽恕”的社会背景,伦理的范畴与法的范畴。) 10.勇毅力行

上一篇:行政听证程序原则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