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信访难题范文

2024-07-25

破解信访难题范文第1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扎实推进九大交通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十大交通重点工作”为主题,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真正把学习实践的过程变成解放思想观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XX区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一、超常谋划项目,助推全区冲刺20强

当前,交通发展既面临国家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又面临引江济汉工程、沪蓉铁路建设及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的战略机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党委高度统一思想,把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紧迫、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前期就是投资、前期就是发展”的理念,围绕一批大车站、大码头、大物流做文章,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会等,对加快XX区交通发展特别是交通大项目前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及时调整力量,组织工作专班,迅速启动了XX至当阳一级公路项目、XX港李埠港区项目、XX郢城综合客运站项目、李埠港区综合物流园项目、XX至

三界国防公路、港区至火车站连结通道和“十二五”农村路网规划等七个交通大项目前期工作,并建立了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目标责任制、领导负责制、进展情况通报制和定期督办制,确保以前期赢主动,以前期促项目。目前,XX至当阳一级公路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入《XX市鄂西生态旅游公路项目规划》,并列入“十二五”建设计划。XX港区项目已由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正在对其做详细规划,预计10月底进行项目评审,港区综合物流园项目已被纳入《XX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XX郢城综合客运站项目已被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纳入《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及《国家公路主枢纽规划》,部级补助资金达1200万元。XX至三界国防公路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已召开项目评审会,并确定了补助标准。“十二五”农村规划即将落实全部辖区所有乡镇通二级公路,完善村与村断头路,提高国省干线及通乡公路等级,我区已被省、市列入“十二五”交通规划网示范区。

二、破解融资难点促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来,XX区在建8个交通项目,资金投入1.96亿元,而绝大多数建设资金缺口大,筹资压力大。为此,XX区交通局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努力寻求多方筹资、尽量控制成本开支等多种办法,攻克资金瓶颈,确保熊家冢二级公路改建工程、318国道小

北门至新生段刷黑工程、太晖观桥重建工程、九阳大道延伸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熊家冢二级公路改建项目按常规每公里只能补助50万元,我局依托区委、区政府,最大限度地争取市、省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最终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公里100万元,使上级补助总额达到了5108万元,创下了XX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自行担当业主上级投资的历史性突破,并于今年初正式开工建设。目前,熊家冢一期工程36.8公里(XX至张场段)四个标段正在紧张施工当中,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工。太晖观桥重建工程已完成全部下部构造,正在吊装上部构造预制梁,10月底即可建成通车。318国道小北门至新生段刷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70万元。今年元至八月,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建设里程已达114公里,年底可达225公里,是年初计划的三倍。这批交通重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XX古城形象,形成港口、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园区公路、通乡通村公路相互协调贯通的一体化交通网络,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修建民生工程,为百姓排优解难

今年6月,XX镇赵姓女士电话反映花新线宜黄高速公路通道处路面破损不堪,超高车道下挖段内长期积水,严重影响老百姓出行。区长吴祖云在八岭山镇调研时,责成交通局将该处路段的修复作为民生工程尽快落实。我局将该事宜作

为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整改的重要内容,迅速与楚天高速公路公司、江汉油田等相关单位联系。目前,修补工作已全面完成,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此外,针对太李线、荆李线、XX高店村等路段,因今年重点工程修建,大型车辆往返经过,导致路面损坏的问题,积极筹措资金对其进行修复。针对弥市镇政府反映的弥尹路路面较窄,易发安全事故,我局决定将该公路纳入“十二五”县乡公路建设规划,将该路段拓宽至4米,进行加宽改造。为保障XX首届桃花会顺利举行,我局克服困难,积极筹集资金近40万元,对桃花村主干道进行了刷黑,为桃花节的顺利举办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3月31日,XX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接到马山镇陈河村一村民来电咨询才浩线接207国道500米断头路何时修通?我局迅速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目前已纳入2009年县乡公路建设统筹,已开工建设,老百姓对交通局的迅速反映和民生之举非常满意。近年来,累计修建农村公路607公里,使得XX区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规划,达到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标。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建设,建成农村客运候车亭91个、招呼站170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100%,通班车率达到94.5%,老百姓行路难、乘车难得到根本解决。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进一步推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是实现全计划目标任务重、压力大。二是多元化融金任务

破解信访难题范文第2篇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对于吸纳就业,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已成为瓶颈。如何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不仅是企业本身需要解决的课题,而且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我区企业融资工作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私营、个体经营者14250户,近年来,路北区工商局立足部门职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切入点,搭建多种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忧。大胆探索,超前谋划,结合企业年检,印发了融资需用求登记表,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及现行融资方式,对有融资需求及具备融资条件的企业进行了普遍摸底和重点调查。制作了“融资服务指南”和“融资服务手册”共计2万册,收集贷款品种44种,以宣传单、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累计发布宣传信息3.6 万条,召开银企对接会10场(次),相继在全市和全省率先推行了小额贷款推介和商标权质押贷款,深化了动产抵押,仅2010年就为企业融资近8亿,今年以来又融资2.5亿,先后为1000多户个私经 1

营者和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二、我区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为企业融资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受职能所限,这些服务仅是围绕提供融资信息服务、促进银企业合作方面,深深感觉企业融资难题非一家之力能够解决,受市场经济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运行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中小企业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整体素质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平均生存寿命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平均为2.9年,使银行借贷风险增高。二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可信度低,还贷意识不强,银行放贷意愿低。三是中小企业、尤其是个体经营者获取融资信息的渠道较窄,对新生的贷款品种和类型了解少,有的为图方便通过民间借贷反陷入高额的利息偿还中、以致企业无力经营。

2、银行方面。一是虽然银行相对民间借贷利息低,但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严格,可贷额度低。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杯水车薪,不足解渴。对小企业来说,却不符合银行的放款条件。二是国有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较少,如去年我局对商标权质押贷款首度进行尝试,在走访银行的过程中发现,全市几大国有银行均未设立此项目,仅有天津银行进行过此项目的运行。相对而言,合资或民营银行的品种较多,政策也更灵活,但手续

2依然繁琐。如唐山邮储银行的三家联保式贷款,是目前较为便利的贷款品种,虽然不需抵押物,但仍需联保方的每月财务明细报表等,中小企业财会制度不健全,往往不胜其烦。

三、破解我区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

1、从金融部门看,应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创新,尤其是国有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的企业特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研发手续简便、准入门槛低而又相对安全的贷款品种。

2、从企业自身看,应该增加自主创业的科技含量,走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经营之路,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社会信用度,建立透明、健全的财务制度,合理用贷,诚信还贷,营造良好的银企关系。

破解信访难题范文第3篇

二、“三农”问题必须拆分细化逐项解决“三农”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合称。农村是一个大概念,农业是一个产业,农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三农”问题急不得、慢不得。因其是历史造成,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积累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证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科学、理性,从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瓶颈入手,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解决农村问题要三管齐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台了农村三项政策,即土地二轮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减轻农民负担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当前解决农村问题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当前应该急速出台土地“永佃”,使用权继承、抵押、转让的土地政策,建立一个能使土地迅速流转的平台,如建立农村政策性银行,赋予其经营货币和经营土地的职能。 第二,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改革开放二十年,仅城市建设用地一项,城市就从农村拿走增值的2万亿。 1979--1994年的16年间实行农副产品剪刀差,农村就向城市贡献15000亿。目前,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金融资产不足30%,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现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4,这是建国以来差距最大的时期。因此,政府对农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建议每年全国人大的例会审议财政预决算报告时,专题审议财政支持农村预决算执行情况。各级人大例会也照此执行,使财政支持农业制度化、法制化,不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领导人的更迭而变化。力争在近年内将财政支持农业资金量由现在的占年度财政收入10%左右提高到16%左右,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上等水平。 第三,建立有效的农村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农村管理体制不仅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经济的需要。现有的农村管理体制特别是乡镇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乡镇政府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义务,官僚主义、机构膨胀、收费欲望强烈,因此必须重新构筑乡镇治理机制。现在有一种建议,撤销乡镇政府,从基层的实践来看,这种建议不现实。目前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城乡人口比例4:6,城乡收入比例4:1;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压力大。加之我国地理条件复杂,农村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脆弱,防灾抗灾任务繁重。需要有强有力的政权机器和政治动员能力,需要基层政府行使职能保护产权、维护法治、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乡镇治理机制如何设计?中央党校曾业松教授提出的“建立乡镇村一体的自治行政体系”的构想,很符合农村实际,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地方行政自治的思路和原则,使行政体制和自治体制结合起来,使乡镇政府具备更多的民意基础和责任意识。

四、解决农业问题要充分考虑产业规律 正确认识农业是一项产业。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的确是不少地方的实践,但目前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微观层面,还没有从宏观上将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从产业政策上来研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更应该把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这个产业不管是弱势产业还是强势产业,还是传统农业状态下的小农产业,它毕竟是一个产业。大部分国家,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从农业起步的。我们应在认识上树立农业是一个产业的概念,从产业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角度来研究农业。 正确认识国家农业直补政策。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对农业的直补政策,是对农民“多予”的一个直接体现,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但这只能是暂时性的措施,从长远考虑,应该研究直补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问题。目前国家从总量上拿出了一大笔钱,但具体到每个农民头上,补助效益如何,值得深思。农民一亩地国家补上十几元,农民也很高兴,一家三四亩地得几十元补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许多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反而没有能力和资金来解决,比如灌溉用的塘湖堰渠的修缮,农资市场的假冒伪劣整顿与治理等等,若政府在这方面对农业产业扶持就大有作为。 发展农业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支持与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基本农田的治理和保护、旱涝保收田的建设、蓄水和灌溉工程、防洪除涝工程、机耕道路的修建、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再如建立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评估体系和品牌保护体系,在注册、保护和申报农业产品等方面出台一些政策。这些资金补助和政策性支持并不是对哪一种产品进行的,而是对整个产业进行补助。 发展农业应走产业化的道路。只有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够解决全国2.3亿户农民分散经营的问题。通过产业化把农民组织起来,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才能使我国农产品“优的多起来,多的优起来”,产业的“蜂窝型”才能“板块化”。在过去我们对于产业化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和干涉的形式来发展产业化;二是把产业化限定为农特产品的经营,忽视了对大宗农业产品的发展。所以,必须走出这两个误区。 首先应考虑传统的优质农产品,比如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性特产,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都是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适合当地农民种植习惯的,也是后来推广发展成本最低的产品。所以,应从传统优良产品入手,走产业化的道路。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具有比较经济优势的优良产品,迅速整合成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比如说山东的蔬菜、沿海的渔业,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等优特质产品。 其三,农业产业化不能忽视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比如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的产业化,应迅速用政策催生一部分龙头产业。同时,农业产业化要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现在很多人认为工业化只存在于城镇,而且普遍认为乡镇企业已经垮掉了,工业化道路没法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新时期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怎么走呢?有三条路径:做大做强现有的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项目;从提升传统农业入手,走劳动密集型、资源转化型的工商业。如果在农村也搞高科技,这是一个指导性的误区。应着力发展一头在田间,一头在工厂,产品进商场的产业,特别是千家万户都能上的工业产业。

五、解决农民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乡统筹 当前城乡统筹亟待解决的是农民绝对贫困问题,农民的市民待遇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的入手处,出路就是要加大农民市民化的福利建设,这也是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农民贫困的体制性障碍也就清除了。 第二,建立农村养老体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民占总人口的74%,其中,60岁以上的有7285万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农村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比如计划生育问题,农村家庭的规模虽然逐渐变小,完全核心户不断增多,理论上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由于养老仍以家庭为主,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迁徙。农村若建立像城市一样的养老体系,可以参照城市筹措资金的方式来进行。有个人部分,有集体部分,以及中央政府的补助。从操作层面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解决资金的问题。一是可以将7285万60岁以上老人承包的责任田的使用权的若干年抵押给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既经营货币又经营土地),获取社保资金。如果使用权按15年抵押,每年使用费按300元计算,可以一次筹集近4000亿;二是将粮食直补资金和各级承担的粮食风险基金打入个人养老帐户;三是个人缴纳。四是集体收益和社会筹集部分。 第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的有声有色,国家应该把它制度化、规范化。在解决了低保和养老问题后,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考虑自筹资金,国家适当补助的方式。

六、成立政策性银行为农村金融输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金

《[推荐]抓住最好时机破解“三农”难题

破解信访难题范文第4篇

近年来,安阳市殷都区始终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党委政府责任制,尤其是去年以来,针对全区信访总量居高不下,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时有发生,赴京非正常上访突出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来把握和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夯实基础,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发挥群众主体地位,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争当十大员、为民促发展”活动,“大员”就是民间大事的管理员,而“十”则代表了群众利益和诉求的方方面面。赋予群众社会问题调研员、社会问题信息员、民间问题调解员、法律政策宣传员、社会治安巡逻员等“大员”名分,让群众能够名正言顺地、积极地去排查、化解矛盾,还原了群众主体地位。目前,全区已有“十大员”43800余名,已覆盖到了全区各个村组、楼院,其中社会问题信息员、民间问题调解员和法律政策宣传员等“大员”共计2400余名,自我消除不稳定因素200余起,参与调处各类纠纷900余起。

二、推进“诚信殷都”建设,打造和谐人际环境。第一步,广泛宣传。首先建立企业、门店、老师、学生、居民等各方面的诚信标准,然后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大家树立诚信意识,营造诚信的氛围。第二步,建立诚信档案。根据诚信标准,建立五小门店、企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各个领域的诚信档案,并统一备案。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织就一张覆盖全社会的网,构建一个可控的社会,为从根本上消除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扭转社会不稳定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开展“十佳标兵”评选,树立群众标杆。去年以来,大力开展了“十佳标兵”评选活动,从以前的单个部门、单个行业评选扩展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使评选出的标兵更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目前,我们评选了23个方面的标兵,包括十佳环卫工人、十佳农民、十佳婆婆、十佳儿媳、十佳少年、十佳老师等共220人,覆盖社会各个层面。这样,通过在方方面面树立标兵,发挥其影响力、感召力,使各类人群都有自己的榜样和英雄可学,让好人越来越多,榜样越来越多,从而达到引导民风、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破解信访难题范文第5篇

听到这里,赵立群和王成长不约而同想到了网络销售,这是当前最快捷也最火爆的一种销售方式。于是,立即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田志耕牵头,开始建立水蜜桃网络销售渠道。

网上销售,首先要有电商。很快,新沂市政府就牵头水蜜桃桃农协会,找到了有着丰富网络销售经验的无锡太湖云电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迅速在京东、淘宝等网站建起“新沂水蜜桃”销售店铺。

独特包装

解决快递“瓶颈”

水蜜桃皮薄汁多,容易碰伤,网上销售如何保鲜呢?新沂桃农和专家经过反复实验,设计出系列独特包装,解决了水蜜桃的快递“瓶颈”。

破解信访难题范文第6篇

1 为什么请专家来培训也解决不了员工在工作中的难题

我们普遍认为想学点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好是请教这一方面的专家。所以企业通常会找来在某一方面或某项工作中的专家来培训员工。但是很多时候这些专家也解决不了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所谓的专家真的是培训的最佳人选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先介绍两个名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使我们有能力为事物命名、阐述道理、谈论问题的知识, 比如我们知道的地球是圆的, 苹果会从树上掉下了而不是向天上飞去。程序性知识是赋予我们做事情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知识【1】, 比如我们会骑自行车, 会用筷子吃饭。

事实上, 专家掌握的知识都是程序性的知识, 而初学者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的时候能够直接接受的是陈述性知识。在培训其他人时, 专家必须将自己掌握的程序性知识转化为陈述性的语言, 然后初学者将陈述性的语言吸收为陈述性知识, 经过一定的练习后, 将陈述性知识再次转化为自己的程序性知识, 最终达到会“做”某事的目标。这就如同我们初学自行车, 尽管大人们一再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骑车, 但我们绝不是仅仅是听了大人的说法就学会了骑车, 而是经过自己重复的练习再练习, 摔跤再摔跤才学会的。

即便专家能够把自己拥有的程序性知识以陈述性知识表现出来, 可是通过陈述学到的知识, 不能立刻转化为程序性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转化为程序性知识【1】。这就是专家培训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也是培训无用的原因之一。

2 为什么员工在培训中的出色表现, 不能转化为工作中的出色表现

如果人们在培训中表现很好, 那么在工作中也会有同样的表现, 否则为何要培训?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观点很有说服力, 逻辑性也很强。可大量事实证明, 员工在培训中的出色表现确实不能确保其在工作中一定也能有出色的表现。

员工在培训中表现不错, 是因为培训中培训师会提供足够的支持来支撑员工的现场表现, 所以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通常会比较理想。但是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中, 员工经常会缺乏足够的支持来支撑其表现。也就是说, 不是员工不想用学到的东西, 而是企业没有形成支持员工学以致用的环境。这应该是培训无用论盛行的根本原因。

培训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培训前的需求调查、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师的课堂呈现以及培训后的落实推进缺一不可。可是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培训后的落实推进, 人们很容易认为培训后的成果落实理应是员工自己的事情, 从而导致不能为员工落实培训成果提供必要的支持, 最终致使培训无用。

3 如何补齐培训后期落实推进不足这个短板呢

首先要纠正人们“课程结束就是培训终结”的错误认识。培训后期的成果落实推进才是整个培训活动的重头戏, 就好像一部影片, 只有经过了后期制作才能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样, 培训课程讲授的内容, 只有通过对培训成果的落实推进, 才能最终转化成参训员工自己的岗位知识和技能, 促进他们自身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进而实现培训工作的预定目标。

其次是强化培训成果的落实推进。培训课程结束并不是培训工作的终结, 达到预期的效果才是培训的目的所在, 而培训后期的成果落实推进是确保培训实效的一项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2】。培训成果的落实推进应从三方面着手, 即培训跟进、培训辅导、培训转化。

培训跟进主要是通过对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培训信息的交流、培训效果的跟踪、培训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培训管理人员的选派、培训跟进管理制度的制定来确保预期培训目标的实现。

培训辅导是培训支持性工作, 一般在工作岗位上由培训对象的上级、同事用告诫或者示范的方式鼓励被辅导者按照培训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工作, 被辅导者通过被鼓励、激励、刺激达到强化在培训中所学知识的目的, 促进被辅导者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程序、掌握操作方法、融入工作团队进而改进其工作表现。

培训转化是使受训员工能够有效且持续的将培训中所学知识、技能、能力等运用到工作中的一项推进性工作。通过营造员工持续学习的支持环境、促进工学一致、明确培训业绩指标、提供培训后继辅导支持等方法, 使受训人员实现其认知转化、自我管理、推广交流的培训目标, 最终促进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和培训成果的共享化。

摘要:“专家培训不能解决员工实际工作难题”, “员工在培训期间和工作岗位中的表现迥异”, 这些问题是“培训无用论”的主要表现, 也是一直困扰企业培训管理者的难题。本文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培训后期的成果落实推进两方面分析了导致“培训无用”的成因, 并提出了通过培训跟踪、培训辅导、培训转化等措施来强化培训成果的落实推进, 以求探索出一些破解“培训无用”难题的方法。

关键词:培训无用论,成因分析,破解措施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上一篇:评议推荐意见范文下一篇:培训流程步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