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

2024-07-14

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而老师则是教育的灵魂,老师们的自身素养对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我国已经发展成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深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样,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也不例外,同样深深受到网络信息化的影响。然而,目前老师们的师德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因为,目前应该重新构建及加强初中老师们的师德建设,这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时代价值及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时代;初中;语文教师;师德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者们都十分重视师德建设。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网络媒体曝光了我国师德方面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类问题。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修养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的成长,他们可能会被教师们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所感染,也会无形之中模仿教师们的不良习惯,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因此需要完成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是重新构建及加强网络信息时代初中老师们的师德建设,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网络信息时代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教学的重要主力军之一是初中教师。因为初中学生们在思想、性格、爱好正好处于成长期,尤其是现如今的网络时期,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深深影响同学们的成长和生活,学生们可能会被教师们的魅力所感染着,但也会受教师们的不良习惯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网络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他们必须在思想观念、政治素养、工作作风、处世等方面给学生们做正面积极的榜样。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环境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初中语文教师们的师德建设正在接受各个方面的挑战,如:建设的内容、环境以及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师德建设的加强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该校同学们思想、政治等方面教育的效果,所以,在网络信息时代,有必要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

二、网络信息时代师德建设的价值

1.引导初中同学“成长”的价值

初中正是初中学生养成良好品格、道德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在以后长大成人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正面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责任感,取决于他们在初中时刻是否具有正面的成长环境,尤其是时刻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所以,初中教师们在对同学们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肩负引导同学们学习知识的责任,更应该承担起引导初中同学们在情感、道德、三观、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正面、积极成长的使命,从而使同学们在无形之中得到感化,让他们正面、积极“成长”。

2.促使初中语文教师自身成长的价值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现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中,即使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需要学习。初中老师们要树立一种自身成长及发展的观念(即每天多学习精华之处、每天增强自身美德),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师德师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核心。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的师德的现实状况大多还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中,许多媒体所曝光出教师们师德方面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给整个初中学校建设师资队伍造成了许多不积极的影响。如果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人格这个成分,注定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对于促进教师们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网络信息时代师德建设常态化

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着手可以加强网络信息时代初中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常态化。

1.师德宣传常态化

在网络信息时代,QQ群、微信群、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在不断发展。毫无疑问的是教师们及其享受这种有趣味而又灵活的交流方式,他们能更方便快捷的掌握各种信息,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受到舆论的自由散漫多元的影响。教师们的优良传统师德就会受到考验。所以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要加强引导舆论,牢牢坚持师德宣传的建设。

2师德教育常态化

教师具有三大特点,即正己、对教育事业特别忠心敬业以及关心学生。在网络信息新时代,教师们又多了三大特点,分别是思想在不断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借助不同的新媒体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难以向以前一样维护自己的身份。针对初中语文教师师德建设,要经常定期对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教育,尤其是网络方面的教育,使各个教师坚决在政治方面保持头脑清醒。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网络新时代中,国家及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初中教育,当然,也更加的关注初中老师。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重构初中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并始终把它当成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努力提高并完善初中教师们的道德修养,塑造他們的人格修养,更加有效的建设师德师风。与此同时,初中教师们应该增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信心,努力完成他们的使命,也应该意识到有必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阮文萍.网络信息时代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创新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34):58-58.

[2]吕小玲.互联网+时代初中语文阅读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三元素[J].华夏教师,2018(8).

[3]陈世斌.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师德修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2016(6):00057-00057.

[4]廖明.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师德修养途径与方法[J].软件:电子版,2016(9).

[5]陈小琼,CHEN Xiao-qiong.信息化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必要性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9-123.

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首先不仅仅是解决了老师平时上课时所遇到的复杂问题,还让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有了这一方法课堂氛围由原来的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活泼,它既是教师的小学语文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助手。这一模式完全符合国家实行的新课程要求。既能处理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确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题观。正确处理了知识与能力的相互结合,并实现了把能力作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质量观。它还能确立实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小学语文发展观,做到了素质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实践相统

【關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问题式小学语文 高效率 新模式

1、问题式小学语文实施的前提条件

“问题式”小学语文法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的一些方法”他倡导只靠自己不靠别人。运用这种小学语文方法必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教师结合课本上所遇到的知识点,帮学生设计一个与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掘出一片新的知识海洋,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问,如何去思考,那就相当于教师给了学生一把属于他们自己的开拓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样做比教师带着学生去解决问题的效率高很多。2、把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们去讨论这些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此时,教师不要随意去否认学生的答案,要懂得去提倡学生多去探究和解答,这样他们也得到了展示个性的机会。3、分组并奖励式讨论。教师以每组的表现程度为依据给予奖励和认可,让每一小组都能做出自己最大努力。

2、实施问题式小学语文的具体过程

2.1 充分备课,设置问题

首先,集体备课要坚持“三备、四定、五统一”。要求老师上课之前就应该熟悉所讲课的内容然后列出提纲内容,让学生们交流探讨,最后教师要形成一种具备有新意有思考空间的小学语文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遇到的问题会有哪些?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困惑,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的空间,怎样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生动活泼的让学生解答出来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找出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省去。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堂课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所设计每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感兴趣,然而要在难度上保持适度。课堂的设计是这一小学语文模式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能做的完美,那么学生就能顺着梯子往上爬,他们会逐渐把难题解决掉,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感。

2.2 深入课堂,实行问题式小学语文

教师把自己所设计的问题用情景的模式告诉同学们,或用用讲义或多媒体展现出来。下一步就要唤起学生的参与性,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相互讨论,并把所遇到的问题提问出来。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也让他们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现在,教师应该巡视并督促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及时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而学生就要根据问题努力尝试自己解决。如果努力解答还是没能找的答案,那么老师和学生就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不主张老师直接把答案解出,而应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慢慢吸收并学会问题中的解答方法。这样的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可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去学习,也避免浪费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小学语文效率。

2.3 问题的探究

在老师没有把解答方法列出之前,学生应针对自己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讨论,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再思考、再探究。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果每一组的问题还不能被很好的解答,那么,教师就应对每一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进行再分配,进而根据问题拓展出新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小问题。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出来,以方便下一步解答问题时的顺利进程。这一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创造性。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探究、辩论的心态。

2.4 问题的解决与拓展

教师把学生所得出的问题答案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注重学生原来的解题方法,要考虑到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现在教师要把一些誤区给学生详细的讲解清楚,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并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最好还能够离开老师的指引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不断养成自我思考、自我提问和自我总结的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再次回到原来的那种单调无味的讲解,要利用好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问学生,细心倾听他们到底是在哪一方面走进了误区,另外,还要把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详细无误地分析给学生。

3、结语

现在许多小学语文过程中存在一种消极的教育方式,那就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能听明白,如果不明白,教师就会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虽然教师已经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对于小学语文这一主题来说,学生才是主力军,小学语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能不能完全吸收课堂内容,学习效率的高低是由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学语文的进程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小学语文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也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更加深刻。

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课外阅读。我在《创建书香班级,培养读书习惯》的课题研究活动中,虽然遇到了许多问题,但课外阅读活动中确实有序,扎实开展起来了,而且我本人也学到了不少.,提高了不少。现在谈谈自己在教研工作中的点滴做法和体会。

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内固,外固两个方面的力量

内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缘故,外用之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学年。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地转长期的反复实践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注意从外部入手,创造阅读条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读法于课内,读法益于课外

“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班级,享受书香人生”,这些理念,随着学校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中,及“创建书香班级”活动中的推进,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在我班已形成一种氛圍。现将三年来的有关工作进行简单总结。

(一)强化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年来,为了规范孩子的读书习惯,从他们入学一.二学期开始,我们约定每天回家读书至少读半个小时,并由家长做好记录,并利用午读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数20分钟~40分钟,就这样在老师的规范管理下,学生的阅读了大量读物,先是童话故事,又是杨红樱的校园小说,还有各种历史的书籍及名著。在读书时,学生在读书笔记本上随时记录感想和体会,并在书上圈画好词佳句。每学期会把学生写的读书心得装订成集,制作的读书手抄报展示在班级墙壁上。这样就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教师里洋溢着浓浓香气。

(二)人人参与读书,创设书香班级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固把我们班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把读书和活动累密结合起来,活动的兴味这么强,读书就更富有吸引力。三年来多次开展读书心的交流会,读书手抄报比赛,作文笔会等活动,学生以《与书共成长》《我读书我快乐》为题开展活动。同时读写结合,从读促写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学生的习作水平突飞猛进,有很大的提高,这与读书密不可分,读书使孩子越来越聪明名,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书香和全班的读书静谧慢慢赶走了打闹的喧闹。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学生到了中年级,我要从各方面进行指导阅读。

1.充实资源,确保阅读量

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为班级级提供各类书籍达400多本,由两个图书管理负责图书借阅工作,使学生手里的图书进行合理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为了保证图书阅读时间,每天中午12:30~12:55为午读时间,还提倡学生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读课外书,上课期间,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每天想一想:“今天,我读书了吗?”“今天我有多少收获?”阅读课外书的时候把阅读的篇目.精彩句子,读书笔记,老师定期检查,评比,展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老师的努力,及充实的资源,确保了学生的阅读量。

2.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有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有了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方法从哪里?无疑,方法来自课内来自平时课堂之中。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学法,总结学法,以法导学,让学生在课内掌推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例如: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自觉使用工具书,寻找答案;阅读时要勤于动笔,做好记录.写批注,摘抄精彩片段,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方法。读书时不要只满足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有自己的批判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

读经典,品书香,点亮了同学们渴望的眼睛,绘成了班级里色彩斑斓的梦,看着同学们在行云流水的语句中,在春日融融的校园中快乐成长,我们语文教师就觉得应该要做“能够将自己最喜爱的书介绍给其他读者,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引导孩子们多读书,打造书香班级,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书香童年。

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发表言论,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位置,从而造成事倍功半。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做学生的贴心伙伴

由于年龄和身份的差异,许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总是威严清高,让人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往往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利于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我们是教师,更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平凡的人,要微笑着走向学生。魏书生老师名气很大,但是没有架子,所以学生喜欢他,同事尊重他,周围的人敬重他。我们要像魏老师那样去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学生的贴心伙伴。

二、做学生的榜样

科学和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传授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写作、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教师自己首先要加强修养,培养科学和人文精神,培育良好的人文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

教师要做学生的典范。第一,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二,在言行上要有风度。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第三,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感受、创造这些美。第四,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洞察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去观察,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做学生的引路人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处于学生之上,这不利于学生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教师就必须超越自我,敢于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从我做起,勇于自我批评,为学生作出示范。其次,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谈他们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也要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应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学生才能敢想敢做。

总之,在教改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明确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观念,革新理念,克服应试教育的束缚,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海 宇)

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公开课作为开放型的课程教研形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在公开课的听、评、上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教师在公开课中扮演旁听者或参与者的角色不同,公开课的类型不同,使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公开课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公开课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具有独特的学段特点,面对向学生传授初级的语文学科知识,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任务,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除了具备专业知识水平,更需要在师德师风和专业理念素养上有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四类层面的知识素养: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通识知识。

传统大众观点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只需要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和学科知识便能胜任工作,这一观点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显得十分鄙陋。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常常担任班主任,需要面对教学和课堂班级管理的任务。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胜任本学科的专业教学,也要面对小学生丰富的好奇心和层出不穷的个性化问题。而在个人的教育工作中,单单凭借个人的独自理论学习显得进步速度较慢,亟待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中汲取名师和身边突出教师的经验。

(二)公开课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听、评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丰富精彩的课例进行集中学习。开设一堂公开课,常常是一校一地教研部门精心组织与打磨出来的,呈现出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设计理念具有示范性和独特性,浓缩出来的公开课对课标、教材、学生的分析把控是平时的家常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听评课的教师可以在旁听和评议的过程中积累授课、观课和评课的经验,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课堂,提升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模式,借鉴其他学校单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风格,在实践性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2.备、上公开课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当小学语文教师接受一项公开课任务时,也意味着需要强大的外部压力,而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无定法,教学设计的安排布局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设计方向,重基础还是重形式的新巧,重教学环节的创新还是重结合新的学科教学风尚,都对一堂好课的备课与授课有理念层面的影响。

在外部任务驱动压力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参与一场公开课,从授课前的备课、磨课工作中,都得到学校教研组的团队力量支持,在一遍又一遍的精心磨课雕琢后的授课环节,才能展现出最终的课堂结构模式,经过备课、磨课、授课和课后的深度反思,很容易集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假以时日,也容易锻炼出个人稳健的教学风格、教学智慧和教育理念。

(三)公开课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现

1.从新的研读角度走近教材。公开课的备课由团队精心打磨而成,教材的分析解读也往往上了一个台阶,对比平时语文课堂主要注重教学参考书,小学教师对文本的日常研析往往泛泛而谈,在公开课中,最能体现一个学校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教材的研读理解也更精准和出彩。

2.从新思路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公开课要拿出来给同行观看和学习,在创新上要下功夫,因此公开课中往往吸取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或课程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设计,这就为参与公开课的教师提供了新的课程模式安排灵感。

3.名师公开课中蕴含的典型教学环节对普通教师启发很大。名师的公开课蕴含着大师的教学智慧和布局理念,公开课的环境下,能使更多普通教师参与旁听和学习,尤其是学习名师对于课堂中临时生成的教学插曲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普通教师的反思与提升。

二、小学语文公开课的不同类型与教师角色

(一)公开课的内涵与分类

公开课是一种观摩教学,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对公开课按照开设目的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示范型公开课。一般由学科骨干教师或名师执教,用于推广较为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对普通教师起示范引领作用。

2.研究型公开课。往往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讨论和研究,常常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来进行,也常常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查工作,以期在课后的研讨中分析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3.竞赛型公开课。这一类型的公开课是以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带有诊断和选拔性质的,同时在上级部门授意下,也具有研讨和示范性质,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据组织机关的行政级别和参加公开课教师的不同,往往分为不同级别,如全国范围内和各省市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或教师研讨示范课。

(二)小学语文教師在公开课中的角色

根据公开课的开展阶段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在公开课中的角色也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开课的参与者,如执教者、组织者、备课组成员或专家评议组成员等;另一类则是公开课的旁观者,如听课者、非正式评课小组讨论人员等。

三、小学语文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瓶颈

(一)听课中的“无心人”

很多教师接受学校安排的公开课听课任务后,仅仅将其作为完成每学期听课课时的硬性任务,在听课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成为听课中的“无心人”,没有听课的目标,也缺乏积极主动有意识学习的动力。

(二)评课时的“老好人”

公开课后的评课环节是评析一节公开课得失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很多教师顾忌评课时发言的影响,或考虑到礼貌客气,在评课时往往选择夸奖肯定多,批评建议少,在课后的教研讨论环节使得教研气氛不浓烈。评课时愿做“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也不愿意深入剖析一堂课中实际存在的不足,使青年教师不易领悟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也使得公开课的实际教研作用大打折扣。

(三)备課与上课时的“工具人”

公开课的执教考验的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团队的教研水平和教学水准,因此在参与公开课的过程中,执教教师往往会得到学校或地区团队的帮助,进行细致周到的教材解读和分析,多角度的教学环节设计,包括多次反复的磨课与试上。在分管领导的组织备课下,也导致了很多教师在公开课的备课与上课过程中成为“工具人”,放弃自我的主见意识,听凭安排,正式上课时也如同一幕排练完备的舞台剧。

四、对小学语文教师公开课的启示与建议

(一)在公开课的准备阶段——走向自主、专业、合作的备课

1.备课团队的组织协调。作为参与者开展公开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会经历的,也是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不经历公开课的打磨和集中训练,就难以快速成长。在团队集体的帮助下,公开课常常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融入并信赖备课团队非常重要。

但是,信赖备课团队并不意味着全盘被动接受备课团队领导的设计,而是要在自身研读教材,提出初步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再结合团队的智慧进行安排取舍。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作为团队理念的最终执行者,授课教师并不是被动的“工具人”,在备课环节就要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在专业知识方面广泛听取团队建议,勇于提出自己的教学想法,及时反映教学中的疑难困惑,通力合作,协调各方,做好公开课准备阶段的团队部署与运营,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团队备课的优势。

2.篇目和教学侧重点的选择。公开课中授课课题有时是指定篇目,有时是随机篇目或自选篇目。通常情况下,面对自选篇目,往往教师的选择对公开课的结果有不小的影响。教师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往往避开过于新奇的篇目和过于简单的文本,比如上“语文园地”不如上课文,上讲评课不如上习作,上应用类文本不如上散文小说,这是由于公开课中要向听评课的专家同行展示最典范的教学流程,教师在选择篇目时稳中求新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另外,中规中矩的经典篇目名师课例较多,便于参考,课型设计也容易把握。

结合公开课的时长与形式,建议选择教学重点突出,选文结构清晰的篇目,尤其是对于教学时长规定有限的微型课,教师如果选择诗歌或名家名作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教学,教学时长和重难点的布列更容易收缩和把控,公开课在呈现上也更清晰稳妥。

3.教学媒体工具的取舍。公开课中利用的多媒体工具与课程相关教具也应该合理精简,参照优秀的公开课课例,多媒体工具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具的选择也应该避免花里胡哨,过于依赖工具则限制教师基本功的发挥。当然,如果合理利用教具,也可以遮盖一部分的教学瑕疵,比如不善于板书字体的小学教师,则可以采用提前准备好的贴条方法进行关键板书的布置,为公开课的顺利施行提供保障。

(二)在公开课的执教阶段

1.在试讲中反复打磨。在正式授课前,反复的试讲和借班上课是磨课的必经之路,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教师不仅可以对于课型设计与教学环节更加了然于胸,还能在实践中发现更好的优化之处。授课教师应邀请同行与分管领导多听课,多提出指导建议,如此在正式上公开课的时候才能更上层楼。

2.在现场营造课堂氛围。由于很多大型公开课都在其他学校,授课班级的学情往往并不能提前深入了解,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在课前与学生沟通谈话,设置小游戏或其他能够活跃气氛、拉近距离的活动,从窦桂梅、薛法根等小语界名师的公开课实录来看,教师课前轻松愉悦积极氛围的营造,对课堂后续的展开非常有帮助。

3.合理运用教育机制。课堂中教学环节的推进并非静态的,也并非一成不变,小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在课堂中的教学对话是处于不断生成的,有时候并不会按照教师提前预设的教学设计运行,或许会产生一些教学的“插曲”或“事故”,教师就需要运用教育机制巧妙处理,把学生偶然迸发的提问和想法编入教学目标的“主旋律”中,完成教学问题艺术化的处理。

(三)在公开课的听课阶段——树立听课过程中的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是解决公开课听课环节“无心人”的最重要方式,带着目标和主动意识去听课,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1.找准听课的关注点。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学习执教者的教学优点,关注公开课中的典型教育场景,是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的,是如何安排学习方法和教学步骤的,关注执教者的课堂设计能够为自身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关注执教者的教学风格也同样重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色,窦桂梅的情绪饱满的感发式诵读教学风格让人动容,于永正课堂中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风格也颇具特色,因此听课时要把握好教师与教学风格之间的联系,学习最吸引自己的名师风格。

2.观察学生的“学”是听课的侧重点。教师“教”得好,并不意味着一堂课学生“学”得好,观察课堂有效性的最根本尺度在于观察学生的“学”,听课时除了听教师,更要关注课堂中知识的生成与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结果和积极性,可以使用跟踪记录个别学生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也便于课后进行教学专题研究与反思。

3.进行同步的教学对比与思考。带着目的听课的同时也应该在听课时树立对比意识,思考同一教材篇目的同一知识点自己常規课堂是如何处理和进行教学设计的,在与眼前公开课的比较中进行教学实效和方法的反思,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听课的有效性。

(四)在公开课的评课阶段

1.坚持评课过程中的客观原则。评课使授课者和听课者都受到启发和专业性点拨,目前的评课往往由专家或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点评为主,普通教师个体在小组中也可以发表个人看法建议。由于领导的身份权威影响,很多时候出于传统的人情面子考虑,评课总是褒扬多,批评建议少,有碍客观评价公开课的得失。因此,评课应该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实事求是。引入不同的参与评价的主体,专家评委之外,学生发表自己上完课学习后的看法与感受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教师群体反思教学的有效性;普通的听课者也应该畅所欲言,在民主的氛围下进行研讨,破除面子本位思想的束缚,对课不对人,以达到群体的进步。

2.坚持深度反思的评课意识。听课者和授课者在评课过程中应该举一反三,通过公开课中反映的问题主动思考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缺漏,对于教学精彩巧妙的环节,也应该进行教法迁移,从学科教学的深度进行反思,而不只是着眼于一课一篇的得失。

3.坚持兼收并蓄的虚心态度。面对评课过程中广泛的意见与看法,客观上存在不同教师的不同理念与设计差异,比如对待一篇文章的处理,不同专家的教学流程设计观点很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教师应该坚持兼收并蓄的虚心学习态度,合理甄辨,吸收正确的教学思路和意识,思考不同教学设计的优劣得失,在日后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进行不同的试验与比较,切不可只着重一家之言,将该篇目的教学设计当成一个完美样本直接照搬照抄,应该在批判性吸收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方法技巧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相融合,促进日后的教学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王超.基于新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开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董梦焱,1993年生,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教师语文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根据人本主义的取向来建立课堂管理模式。关爱学生,具有亲和力;科学地对待学生不守纪律等行为问题,彰显执行力、向心力;在45分钟课堂里,引导学生,使其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制定授课与阅读计划,满足当代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并科学地实现,具有感染力;做出科学承诺,付诸行动,且能兑现,体现凝聚力。

【关键词】教师 课堂管理 风格

在教育学中,把课堂管理定义为教师根据一定的具体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状态,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而进行的管制和说理。

笔者认为,课堂管理应该是各级各类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根据具体的环境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友好合作而有艺术性地进行柔和说理的、有技巧的行为,使学生心悦诚服地适应课堂氛围,且产生一定的效应。所以,课堂管理是管制的说法显然不太科学,这种传统式的管制已不适应21世纪的教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呢?本人认为应该根据人本主义的取向来建立自己的一套课堂管理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自己的辨别鉴赏决策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行为负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根据语文的情趣性、生动性、感染性,语文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而是应该关注学生们在思想、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语文教师应事先把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有技巧地提供,利用最好的机会去发掘学生的道德归属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的潜能,以此来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当出现一些问题时,语文教师要利用自己独特的技能技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格拉塞提出的课堂管理模式,即现实疗法(控制疗法),我认为语文教师应采取如下的管理形式,形成自己的语文课堂管理风格。

一 关爱学生,语文教师具有亲和力

爱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太阳。爱是一个情感正常的人应该具有的心理特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人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爱与被爱的需要,另一种是期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认可的需要。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懂得如何去关爱学生,尤其是在45分钟课堂里,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尊重与关心,尤其要乐于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遇到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出现焦虑、自责、惶恐、戏谑等情绪,避免他们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做小动作;避免学生逃避学习和对学习的问题不负责任的行为出现。

二 科学地对待学生不守纪律等行为问题,彰显执行力、向心力

吉诺特认为,纪律是一点点地逐步形成的,在纪律形成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师所发出的信息要与学生对情境和对自己的感受相互一致,鼓励学生自我控制。

根据吉诺特的理论,我认为纪律是一种道德习惯,是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自己的行为模式。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对待学生不守纪律等行为问题,彰显执行力、向心力。

1.理智而文明的语言

语文教师用理智而文明的语言告诉学生:“你们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但是这些语言的流露是不责备、不训斥、不说教、不控诉、不命令、不威胁、不羞辱。理智而文明的语言描述哪些必须做,而不是责备谩骂学生曾经做了什么——“陈×,我们都应该懂得规矩,在每天的8点前我们就该坐在座位上”,而不是说“你总是迟到。没有上进心。你是不守纪律的学生。”前者谦和的责备,能让学生愉悦地去接受。后者则是生硬、不合乎人性化的管理。

2.语文教师要能接受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渲泄而不是一概否决

语文教师应接受学生个体环境的感觉。如果一位学生在座位上一直抱怨:“我没有明天。”“我不想活了,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懂得接受学生个体环

境的孤独感,同时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要利用语文的视觉艺术去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让个体学生懂得活着的美丽与温馨。比如用《假如给我三天视力》这篇课文对个体学生讲解,向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活在世间是幸福的、美好的,并要活好每一天!

3.语文教师要避免为学生贴标签

语文教师的名片就是文明有礼,不说脏话、不粗野,更不会瞧不起学生。

语文教师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为他们任何人贴标签,不能说:“你这一生就这样了。”更不能说:“你这一生完蛋了。”

4.正确、恰当地评价学生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需要语文教师的激励与表扬,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谨慎使用表扬,表扬太多也会起相反的作用。在45分钟的课堂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问题,教师的谆谆教诲能促使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应与学生合作,欣赏学生、理解学生,用双赢的观点解决课堂问题。

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言语与行为方式,但不能给学生冷脸,因为“一生气你就输了!”所以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用一种超常的语言,引领其走出误区,使他们从心中感到愧悔,进而改过。语文教师不能咆哮愤怒、横加指责,若如此,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后果可想而知。作为教师都要深深地懂得:21世纪培养的学生绝对不是天生的奴隶。

5.引导学生养成合作精神

团结合作是一种精神力量,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合作精神。语文教师在与学生合作自主地进行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时,把知识的种子水到渠成地撒在每个学生心灵的田野,教师的言行如和煦的春风,抚慰学生的灵魂,在与学生真诚友好的关系中把智慧嫁接在学生的头脑意识里,使学生心灵的种子开花、结果,学生增长的才干最终变成未来的生产力。

如果学生出现了行为问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像敌人一样正面批评学生,甚至辱骂学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友好的方式,如“你为什么这样做?”“你这样做对你来说有什么帮助吗?”“你觉得这样做对你有益吗?”“你这样做是否影响了他人?”“你心里感到快乐吗?”“你欣赏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一定感到吃惊!”语文教师如果能采取如此的问话,则能迂回地解决学生的行为问题,使学生在教师采用的特殊执行力的教态中深感自责,且能反省自己。

三 在45分钟课堂里,引导学生,使其具有正确的判断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其问题做出道德价值的判断,从而形成自己学习的风采。比如我在讲周国平《人最高贵的是灵魂》时,向学生们提出“你觉得灵魂对你来说重要吗?”“你觉得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道理对自己的道德修养有提高吗?”“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你觉得有道德感染的力量吗?”等问题。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做出道德判断,比如直截了当地说学生“你是一名坏学生。”“你是让我不喜欢的学生。”“你的灵魂坏透了。”等判断话语,会挫伤学生的尊严,让他们感到羞辱与难受。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用正确的判断力来维持和推进课堂进程,学生的判断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 制订授课与阅读计划,满足当代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并科学地实现,具有感染力

语文教师要制定课堂管理计划,同时渗透人文关怀、道德管理、艺术境界、伦理哲学等,具有感染力、想象力。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满足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享受知识的愉悦与快感,语文教师的课堂价值方得到实现。

五 做出科学承诺,付诸行动,且能兑现,体现凝聚力

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要用实际行动心甘情愿地在现实课堂中把语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予以实施和完成,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他们就能自觉自愿地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

六 语文教师不接受学生的借口,具有辨别力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做出一定的表白后,语文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未兑现表白的借口,如果学生实施了自己的个人表白,如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文,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积极强化。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在何种情境下,他们都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促使自己的行为上升到道德情境。

七 承受自然后果,显现厚重的承受力,示范极强的生命力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允许学生承受问题行为的自然后果,但根据当今的发展,教师不能施以惩罚。同时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帮助学生重新制定好上课学习计划和制订更好的承诺书。在此过程中,要表明语文教师只是处理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人,即对事不对人。语文教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应该这样说:“老师很喜欢你这个学生,但是不喜欢你的行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欣然接受教师语重心长的“评说”,他们会检点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还要表明行为改变的责任应该由学生自己承担,而不是由教师承担,因为任何一名受教育的学生都应该有理性,他们在语文课堂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产生问题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语文教师不要接受学生不良行为的后果,教师要谆谆教导学生:“好的行为来自好的选择!”“好的行为说明你是未来的好公民。”“好的行为能让你未来的人生风景里结满香脆欲滴的瓜果!”“好的行为会使你的人生处处是欢歌!”“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教师的一言一行为学生示范极强的生命力!

本人认为语文课堂管理风格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核心理念,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灵活机动地做好调解工作。

综上所述,在课堂管理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使语文课堂生动怡人富有迷人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主编.语文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庞远燕〕

上一篇:资产管理系统论文范文下一篇:种子经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