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范文

2023-10-16

以立德树人为范文第1篇

第一, 谈心谈话重交流。学校非常重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开展辅导员谈心谈话活动, 了解他们的帮扶重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高质量完成学业, 并树立远大理想。

第二, 树立资助典型。近三年, 学校鼓励受助生多多参与资助系列活动, 调动受助学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在2016年末推出以“感恩励志阳光奉献”为主题的受助学生优秀事迹典型报告会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各系纷纷邀请学校受助学生代表针对本系学生开展主题报告会, 真正将资助育人的模范作用发挥到极致。2017年和2018年先后四次以“国家资助、助我飞翔”系列报告会的形式, 引领学生励志成才, 实现梦想, 鼓励学生“学习身边人”, 树立学生典型, 吸引广大受助学生自发踊跃参与, 他们誓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 以正直的品格回报父母, 以卓越的贡献回报社会。

第三, 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2017年和2018年学校举办两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征文、视频、书法、音频及宣传画等大赛, 让受助学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资助政策的理解, 达到“以赛促策”的目的, 有力推动学校的学生资助宣传工作, 把资助宣传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资助工作的有效途径继续推进并长期坚持下去, 更上新台阶。

第四, 加强政策推广。学校在每年“全国扶贫日10.17”开展, 让全校同学了解扶贫日的起源和我校一些扶贫帮困政策, 以“聚焦精准扶贫, 共建和谐理工”为题的资助政策宣传版, 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资助政策, 与此同时, 以班会、微信推送等形式, 创造资助育人氛围。

第五, 人文关怀现帮扶。以“2018年国家和省、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政策”为题, 向大三大四学生宣传就业帮扶政策, 学校还组织受助学生参加“逢佳节, 会老乡”、感恩节的系列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实现了良好的资助育人效果。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相互结合, 充分尊重困难学生的心理, 培养被资助的学生能够勇于担当、懂得感恩、诚实守信。同时美德教育是人文资助最关键的载体, 也就是所说的美育之目的, 在陶冶活泼敏锐之灵性, 形成纯洁高尚的人格。

二、辽宁理工学院资助工作在立德树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 资助对象的自身成长意识欠缺。“立德树人”从词语语法分析就可以看出是动宾结构的用法, 佛洛依德作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把人的精神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 人不但是自我关系的主体, 更是自我关系的客体。人的发展并非是由外部因素的加强而形成的, 而是自身内在的成长需要。高校对学生的资助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 进而弥补学生的原生家庭在经济条件方面所造成的缺陷。但是在资助工作的现实情况中, 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 面对民办院校高额的学费, 很多贫困学生抱着等、靠、要的心理, 导致资助对象的诚信缺失和不懂得感恩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因为受资助学生的原生家庭存在缺位的现象, 且贫困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有限, 劳动能力不足, 进而造成了代际贫困, 更演变成了子女教育的缺失。很多贫困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不顺畅, 甚至有些父母对子女受资助并不知情, 导致资助的成效有限且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淡薄。第二, “立德树人”的资助工作尚未形成矩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资助工作, 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是资助工作尚未形成一体化的专业工作流程, 另一方面是在资助工作的队伍建设方面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水平有限、培训学习机会少。在资助工作的环节中, 单一的工作模式极大的限制了资助功能和效果, 在工作流程上, 学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认定一般是依靠学生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出具的贫困证明, 再结合同学和老师的意见进行评定的, 这种评定方式受主观影响较大, 造成了对这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竞争, 必定会造成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自身原因而难以获得资助资格, 这样也就违背了资助工作中的公正济困原则。另外, 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不到位, 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 缺乏相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进一步提升资助工作缺乏“立德树人”支撑;在对优秀受助学生的宣传方面还未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第三, 缺乏“立德树人”某方面的资助理念。行为由理念所主导, 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 难免会有教师将资助工作与其他行政工作划等号, 仅将资助当做工作任务来完成, 更有将资助工作和学生工作合为一体, 并未重视资助工作, 导致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不足, 导致有限的人员被日常工作缠身, 无精力再去深究资助行为的内核和理念。同时资助工作的规章制度都是以受资助的学生为对象设计和制定的, 但缺乏对资助者的职能和权利进行约束、也没有明确受资助者的义务,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更是选择性忽略了这些要素, 使得资助工作成为资助工作者发完钱即完成工作, 受资助者领完钱即可的现状。

三、立德树人观念与高校资助工作相互融合的建议

第一, 开拓宣传渠道、强化思想教育。学校非常重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具体表现为:开展多样的资助宣传形式。通过宣传栏专题展板的形式, 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资助政策;通过班会、征文、微信推送等形式, 营造资助育人氛围;通过报告会的形式, 引领学生感恩奉献、立志报国的精神。开展资助工作者与受助学生之间谈心谈话活动, 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 真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帮助他们度过物质上和思想上的贫困。开展资助家访活动。学生家访工作是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高校带着一份关爱, 一份问候, 一份深情开展家访活动, 可以为高校开展活动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有利于促进家校携手, 共建和谐校园。通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活动, 有助于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 进一步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助于拓宽学校和经济困难家庭、资助工作者与受助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促进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 有助于更加深入透彻地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第二, 关注关爱学生、提升服务水平。学校在资助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原则, 在不断促进资助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 能够与家庭遭遇突发性天灾人祸的学生或突发重大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 始终密切关注学生、尤其是特殊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 及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第三, 资助学习常态化, 达成共识。高校院系负责资助工作者要经常及时沟通资助工作经验,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思想认识, 并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做人诚信、学会感恩、立志奋发,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更多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爱与指导他们, 以此提升整体资助水平。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虽然权利很小, 但责任很大, 全体资助工作者奉献自己的爱心, 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 深情资助, 用扎实认真的态度成就这份爱心事业, 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赢。辽宁理工学院的资助几个方面的工作, 尤其是资助宣传工作, 都将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 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 不仅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还让学生从思想上也得到解放, 快乐学习和生活。学校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拓宽资助渠道, 坚定信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 认真落实好每项资助政策, 加强和完善资助体系建设, 强化资助育人工程, 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注关心受助学生, 为其成长成才助力, 继续大力宣传资助政策, 不断开拓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为受助学生撑起一块希望的蓝天。

摘要:近些年, 辽宁理工学院认真落实辽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各项资助工作, 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思路, 探索建立“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助学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 制定资助宣传教育方案, 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良好校风学风, 创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切实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一些好事实事, 切实把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及学校的资助措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生资助,宣传

参考文献

[1] 王娜.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 (7) :143-144.

[2] 史建权, 罗俊.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资助工作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 9 (3) :164-165.

[3] 陈功.“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才智, 2018:199.

以立德树人为范文第2篇

一、校企合作模式简介

随着学校在校企合作领域中的不断尝试与探索,我们需要也非常有信心与企业进行更有深度、广度的校企合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东鹏饮料集团也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完即能上岗的高技能人才,在学校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学校与东鹏饮料集团签订了市场营销与机电两个专业的特色化“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化则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1234”。

二、“1234”特色化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一个核心

在东鹏企业和理工学校决定共同携手走上校企合作之路时,就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核心点进行了确定,那就是“一切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核心”。目前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数为“95后”甚至“00后”,大多数学生个性张扬,强调自我,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不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诉求,因而我们要探寻更加适合当代学生、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了解每个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程度,掌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生活习惯,明确每个学生对未来就业预期想法和态度,“因地制宜”犹如“裁缝制衣”一般对每位学生的职业生涯蓝图进行规划,再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企业各岗位的核心要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让每位学生在订单班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得到成长,让订单班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二)两个融合

1. 校企融合

在校企合作前期,学校和企业就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细节做了多次全方位的沟通,将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做了全面、均衡的方案设计;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要求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环节中,并与学校每学期的核心课程进度保持一致,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也得到实践能力的成长;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实习负责教师亲自带着学生下到生产第一线、销售第一线去体验实习生活,除了陪伴学生的实习成长,实习教师个人的企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订单班成长之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的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了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人才培育之路。

2. 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共同确定了另一融合:要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培养和提升,更要让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教师们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把价值观培育融入课堂,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各种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每个订单班除了校方班主任,还配备企业班主任,共同在日常生活中呵护学生的成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了人才培养中的各个环节,深入系统地推进立德树人工作。

(三)三个体系

1. 理论教学体系

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全方位构建了适合学生的理论教学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素养课程,同时企业制定了与理论教学课程相匹配的企业课程授课计划,每两周由企业专家来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在企业课程中得到了升华。

2. 实践教学体系

为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同时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程度,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的课程有企业认识实践、营销节实训、教学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3. 全面保障体系

为了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合理而有效地开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校企共育中,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建立了全面的保障体系,包括生活条件保障、班级拓展基金、助学金、奖学金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又有竞争与挑战的学习生活氛围。

(四)四个保障

1. 管理体制保障

要做到为企业培养一线服务、基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要求学校方建立一系列的适应专业发展、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有利条件的新型管理体制。首先,学校方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整合对专业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真正做到开门办学。其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对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度的了解、研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了“订单班”管理机构,通过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定向培养三方协议书”等措施,保障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共同利益。

2. 资源配置保障

学校为订单班配置了既有理论教学能力,懂教育、善沟通,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顺利的讲解,又能顺利的示范,还能对学生提出的各种专业相关问题应对自如。企业参与到学生企业课程培训的讲师们都是在企业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他们将自己一线工作得到的经验与方法总结成企业课程,配合学校的教学实施进度给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得到更高的升华。在专业硬件设备设施方面,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化多媒体教室设施,以及功能齐全的实训室。

3. 文化氛围保障

学校方与企业方共同营造订单班校企融合共育人才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体环境中感受到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文化氛围。首先,通过对教室、学生活动室、实训室、办公室、走廊等地方进行专业化布置,营造专业环境氛围;第二,营造专业精神氛围,包括从教师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学习态度、交流方式等,通过一系列的专业学习、活动、竞赛等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营造了专业精神氛围;通过结合学校管理和企业行业要求,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贯彻执行的方式措施,从制度上规范学生行为,为以后走上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信息沟通保障

学校方与企业方在学生日常培养中的各个环节保持密切沟通,前期预想问题提出预设方案;有活动有困难及时沟通,共同努力解决;利用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手段及时将信息在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确保了人才培养方案顺畅、高效的实施和信息的及时与透明。

三、“订单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东鹏营销班和东鹏机电班在企业的支持、学校的培养、家长的共育之下,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成绩,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不可抗力影响双方沟通及时性

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相对不稳定,因人员的更换、工作的交接、对项目的了解、重视程度不同,使得校企双方偶尔在工作对接和问题沟通方面产生阻滞及延迟,但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及不可抗力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确保不因人员变动而影响工作的开展。

(二)专业融合存在不足

通过企业实践参与的几个月成果来看,营销专业融合度高,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碰撞,让学生对企业产品、销售策略、企业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实操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工作专业结合度不高,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差距较大,使得部分学生在教学实习刚开始阶段产生不适应现象,我们也需要重视这种差距,校企双方应共同研究对策和方法,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打破,才能让学生顺利实习和上岗。

(三)“双师型”队伍需加强

营销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相融合,企业教师到校兼课,把企业产品、营销策略、企业文化提前嵌入,促使实习工作顺利开展;而机电专业由于机器、设备、人员等客观原因,迟迟未能实现企业教师进校园,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技能结合度低,企业教师进校园能缓解我们实践教师的不足,我们专业教师也必须通过下企业实践,把自己培养成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第一期的企业实践结束后,企业与校方也对工作进行复盘、总结,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 架构稳定沟通桥梁

加强与企业总部人事部门的联系,建立起更加顺畅的沟通桥梁;同时,注重与学生开展企业实践教学产区加强对接,建立一套完整联系机制,不因人员的变动而影响。同时,要根据合作推进的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使“订单班”工作有序开展。

2.“走出去,请进来”

一方面,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岗位技能、职业标准以及新工艺、新知识,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实际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从而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从企业中聘请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实践课教学,作为兼职教师补充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来,使双师型教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提升,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今,特色化“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已顺利进行了两年,两年的时间里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共同完成了日常教学、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等诸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不再担心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充满信心;企业对学生即未来的员工也非常了解和熟悉,上岗即能直接创造效益;而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企业文化,学习了实践技能,实习即为就业,“订单班”校企合作模式可谓三方互赢。

摘要: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校企合作育人之路,与区域内大型民营企业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订单班”特色育人合作,本文主要从特色化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介绍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立德树人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班,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景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证研究:以酒店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

以立德树人为范文第3篇

钟杏娟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蕴育着千万个华夏儿女。身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师德言行、敬业精神,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不仅要把教学看成一种职业,而且还要把它看成是为之奋斗、献身的一种高尚追求。

12教师生涯,虽然充满了酸甜苦辣,却丰富了我生命的底色,焕发了我人生的光彩,使我愈发的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甘心做一缕平凡的阳光,爱在孩子们成长的四季。

让孩子们在我的爱的氛围中成长,把我的爱撒播在他们成长的四季。

一、爱在春天

春天的爱似蒙蒙雨丝,润万物于无声之中。作为教师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把身上的爱源源不断的默默浇灌在孩子们的身上而不求回报。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而特殊学生更需要关爱。唯有爱,才能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唯有爱,才能修补他们心灵的困惑;唯有爱,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爱优秀学生容易,爱特殊学生难。惟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它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关爱特殊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欣赏。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帮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一名教师,将心比心,宽容、谅解,才能为特殊学生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学会欣赏,才能为特殊学生消除自卑,给他们带来希望。

二、爱在夏天

夏天的爱像花朵,热情而执着。作为教师,总会遇到一些活力四射,好动至极的孩子,他们一上课就手在挥舞,脚在乱揣,头在摇晃,脸在作怪,招惹同学,学小无赖。让你啼笑皆非,着急无奈,稍有妥协,就被干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给他热情而执着的爱,给他尊重,并抓住时机及时地鼓励他的优点,有时不妨夸张一点,诸如上课坐的多稳啊,这么长时间都没乱动了,哎哟,还知道尊重同学了,你瞧,老师讲的课他听的多认真啊,渐渐的把他引导到正路上来。对于他的缺点,悄悄的给他指出来,并分析利弊,犯错误时可以用眼睛严肃的直视他,让他明白,他在犯错误。这种教育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孩子的表现是有反复性的,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哪怕有点滴的变化,都在说明我们教育的力量不可阻挡。

三、爱在秋天

爱像秋天的果子,响脆而甜美。孩子的心,纯洁而美好,播撒下充满爱心的种子,他就会结出爱的果实。世界需要爱,所以道德的教育,是教育之本。作为教师,培养孩子有一颗爱心,又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当你品尝到爱的果实时,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我就感受过。

记得我的一比较“俏皮的学生”有一次拖地时告诉我,“老师,我刚把讲台拖完,一会你别滑倒了。”我当时听完既惊诧又感动,惊诧于这话出自于每天搅的我费神有时也很无奈的淘小子之嘴,感动于他那颗小小的爱心,当时我欣喜的和他贴了一下小脸。他也更美美的干活去了。真是爱心不分大小。

四、爱在冬季

爱像冬天里的热牛奶,温暖而舒适。真诚的爱,能够融化严冬的寒冰,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爱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是当好一个教师的奥秘所在。

"严格与爱"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严格"是建立在深沉的爱的基础上的,学校教育的师爱中必须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的关键是教育者以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真诚去爱他们。"老师的严格也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真诚地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老师,会更加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是一致的。师爱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师爱,名曰爱之,实则害之。要把握好"爱"与"严"的分寸。"严"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严"的最终目标。通过这样的严格要求,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的严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责任意识在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真知是在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严格要求既是对学生的学业负责,也是为社会未来负责。

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对犯点小错的后进生则严而又严。这样,就会使优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而后进生则因为老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而产生反感、对抗情绪,从而对学习及各种活动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有加。

以立德树人为范文第4篇

一、抓好“德”的基点教育

树人是教育的终极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 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德育工作的目标指南, 成为了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最响亮的口号。“立德树人”的提出, 回答了教育怎样树人的问题, 也肯定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德育为先”的工作地位。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要求, 我们日常教育的这个“德”抓什么呢?我想, 只要我们找准了“德”的基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查阅资料, 我们不难发现, 德是公民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换句话说, “德”的基点就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例如, 学会劳动, 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 爱国家, 能遵守一个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 其行为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有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思想等等。“德”的基点如同高楼大厦的奠基石, 只有夯实了地基, 才会有高楼万丈平地起。我想, 作为德育工作者, 要实现立德树人, 就必须抓好这些“德”的基点教育, 在我们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真真切切地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如何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懂得感恩与回报, 善于合作和奉献……只有做好“德”的基点教育, 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德育工作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利于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

二、抓好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者是“立德树人”的实施者。在实践中, 我发现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能够征服学生、让学生信服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渊博的知识;二是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伟大的人格乃人性之永恒魅力。

首先, 德育工作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古人曰: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这是由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其需求的多元化决定的。同时, 也是做好德育工作本身的需要。没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德育工作基础, 德育工作将是干瘪的, 其教育也是荒漠的, 无法令人信服的。其次, 德育工作者是人格的传递者。“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身垂范”, 就是这方面的意思。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 是德育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 其人格会潜移默化给学生, 并可能成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和一生。有怎样的德育工作者, 就会有怎样的学生, 是有一定道理的。德育工作者的工作, 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 更是传递精神、品质给学生。若比较二者轻重, 我们发现, 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显得更为深远。我的学生曾对我说, 十多年过去了, 他已经无法记得老师某年某月某日上的某课内容了, 但他总记得老师的上课风格, 育人风范、励志言语等等。确实, 好的老师, 就是学生人生好的导师。知识让学生佩服, 人格让学生感动!当所有的德育工作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伟大的人格”时, 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实现完美。“立德树人”的梦想才会真正实现。

三、抓好“向上”“至善”教育

人应该有向上和至善的品质。教人向上, 让人至善, 符合“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应该成为德育工作必然使命。向上教育, 就是教育学生为目标、为理想、为信念积极进取, 自立自强, 坚持追求, 奋斗不息, 其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至善, 就是教育学生应该成为一个“善”人, 即有善心, 有善举, 有善的品质。大爱无边, 从善无价。做到善心为人, 善心待人, 善心做事, 善心成事, 一切从善出发, 一切以善为准;同时, 至善, 还有另一层意思, 就是善于做什么的意思。教育学生至善, 就是教育学生至少学会一项专业技能, 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 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更多的是如何考分, 过分着力于智力的培养和拔高, 忽略了学生人格精神的培养, 忽略了至善求美的德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提出, 正是看到了当前教育的不足而发出的时代指引。人必须向上, 以求“善”的完美!

四、抓好“四心”“四勤”教育

德育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只要是关于人的工作, 就是繁杂而艰巨的工作。对一个德育工作者要成为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必须做到“四心”和“四勤”。这是自己从事德育工作多年的总结。我想也应该是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也应该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化要求。在这里, 我简单解读一下这“四心”和“四勤”。

“四心”, 即信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是前提。对德育工作没有信心, 肯定做不好工作。爱心是基础。没有爱心的德育, 我们无法想象, 可以说, 除了荒漠, 就是痛苦。耐心是保证。德育工作具有反复性和持久性, 需要忍受和等待。细心是品质。德育工作是关系人的工作, 需要呵护, 需要观察, 关注细节, 关注点点滴滴, 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品质保证。

“四勤”是指勤到岗、勤交流、勤学习、勤反思。勤到岗, 就是勤到学生活动的地方检查, 如教室、食堂、寝室等场所;勤交流就是与学生多沟通、多谈心;勤学习, 是德育工作者要多学习,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勤反思, 是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多反思总结自己的工作, 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管理及教育方法。

以立德树人为范文第5篇

立德树人

仁,仁者爱人,立己达人。

德,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为适应教育发展大势,自2009年建校以来,廉江一中通过学习孔子、弘扬国学、浸润育德,逐渐找到了一条仁以立德、立德树人的“仁德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仅中考、高考成绩显著,还被评为湛江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湛江市绿色学校、湛江市德育示范学校、湛江市文明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校园写作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名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仁德之始

走进廉江一中,仿佛徜徉于国学殿堂:宽广美丽的“论语广场”正中矗立着孔子雕像,中央两侧的石柱,刻着体现“仁、义、礼、智、信”核心思想和“温、良、恭、俭、让”处世品格的论语名句……从“论语广场”的创设,到“仁”“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课程的融入,廉江一中仁德教育特色的创建之路,无不凝聚着廉江一中校长张旭的智慧与心血。

1. 一个校长的德性之思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灵魂所在,生命不息。”在张旭看来,德育就是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无限接近天空时,又勿忘脚下的大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文化智慧就像一条长长的根脉,扎根在我们生长的土壤里。由此,张旭认为,德育是扎实人生的根本,德育是树人成事的保障。

2008年7月,按照廉江市委组织部指示,张旭负责筹建廉江一中。学校建成后,摆在张旭面前的难题是,如何确定办学宗旨、奠定办学基调、构建办学特色?张旭选择往回看,开辟了一条教育“寻根”之路――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根。基于此,经过与教师讨论,张旭敲定了办学思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2. 一所学校的树人之举

理清办学思路,接下来就是搭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平台。基于此,张旭提出了建设论语广场的设想。在廉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论语广场于2010年1月建成。张旭说:“建设论语广场,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学经典’,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明白‘颂经、尊孔、学做人,知书、识礼、成大业’的道理。”依托论语广场这一载体,廉江一中从校园生态、文化建构、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学校通过传统文化导向立德树人搭建了一个标志性的平台。

立德树人,要树人,教师必须先立德。为此,廉江一中每年都开展一次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立师德,树师表,正师风,铸师魂,用精神和事业点亮教师成长的心灯。同时,张旭重视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成长:对青年教师,张旭提出三年循环教学制,通过循环教学助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对中年教师,张旭指导制定了《廉江一中名师培养方案》,每学年推选10位名师培养对象,助其早日成为名师。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成长,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之路上有心有法,有为有位。

既有文化育人之平台,更有立德树人之良师,廉江一中逐渐形成了仁德立人的学校育人特色雏形。

仁德之式

“以德立校,以智强校,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培养有中华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当代人才”的办学宗旨,“争一流、创特色、办名校、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孝亲、尊师、赞美、鼓励”的校风,“勤学、善思、互助、奋进”的学风……现都已篆刻在廉江一中的各式建筑之上,处处彰显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底蕴,凸显出仁德教育样式之美。

1. 成式

这里所谓“成式”,是指已经形成的特色教育样式。从传统文化入手,办学以来,廉江一中逐渐形成了文化育人、活动怡人的育人之路,彰显了知行合一的教育路径。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文化育人。以论语广场为平台,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廉江一中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日书声琅琅的晨读、晚读,每周一节的《弟子规》或《读,学做人》校本特色课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例行儒学传统教育,每年9月28日的敬师节活动……如今,廉江一中已基本形成了“读?看?听?说?行”融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一“读”,利用晨读午读、文化周等读《论语》《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精华;二“看”,由班主任组织,每月安排一节班会课,利用教学平台播放《感恩》《母亲》《天下父母》《母慈子孝》《让生命充满爱》等视频,引导启发学生珍惜生命、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三“听”,利用“校园之声”广播让校园处处散发传统文化书香,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学生聆听专家解读经典;四 “说”,打造“说”的平台,如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由学生代表作《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专题演讲等,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反思和吸收;五“行”,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组织新生集体礼拜孔子,通过书画、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传统文化名言名句选读”“读《论语》、写心得”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活动怡人。廉江一中把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新课堂、学校特色活平台,对各社团制订了科学的学年活动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开展活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统一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各社团定期开展书法、美术、文学和科技等知识讲座和比赛,举办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科技文化艺术节。“在我们学校,每人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每人参加一个社团,每人学习一门艺术技能。”张旭自豪地说。课外时间的廉江一中,琴声曼妙,歌声飞扬,艺术楼里传来朝气蓬勃的大合唱、古筝曲,运动场上已拉开了足球比赛的序幕,论语广场空地上闪过各种高难度动作的轮滑舞者……论语朗诵队、美术社、书法协会、合唱团、古筝队、女子足球队、科技协会、摄影协会等34个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校超过50%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结出了喜人的硕果:学校合唱团参加第四届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比赛夺得小组合唱金奖、混声合唱银奖,参加广东省第5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参加第13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荣获重唱小组唱银奖、青少年组铜奖;学校足球俱乐部 9名女足球员被选拔到湛江市女子足球代表队,参加第14届广东省运动会(学校体育组)足球比赛,获得冠军;科技协会在全国航模比赛、青少年创造力大赛等活动中斩金夺银,多人多次获国家级奖励――学校科技小组参加第3届“晶草杯”钟南山创新奖公益活动、第11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和第67届德国纽伦堡发明展中国地区选拔赛,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学生叶德瑜的 “便携式高效发电装置――重力势能太阳能风能互补蓄电演示仪” 发明作品勇夺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及第9届国际发明创意大赛金奖。

2. 创式

这里所谓“创式”,是指正在以及将要探索的特色教育样式。立足于论语广场平台,通过传统文化育人与特色活动育人这两大成式,廉江一中以仁爱之德载育人之道,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与极高的社会声誉。在此基础上,廉江一中立足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于2016年下半年起明确提出仁德教育理念,创建仁德教育特色学校,让学校的教育特色在聚焦中更加鲜明。

为什么要在这时提出现代化视域下的仁德教育理念?“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适应于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到了一个需要主题性聚焦、体系化梳理的阶段。”张旭接着说,“将‘仁’‘德’思想与现代化视域结合起来思考,有利于学校在仁德教育理念引导下整合学校特色发展样式与路径,构建起更多样、更系统的学校特色发展生态。”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与思考,廉江一中不仅明确了仁德教育发展理念,而且通过申报《仁德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省级重点课题立项深入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方向,以现代化视域为基点,以“慈、和、爱”为核心,积极探索以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教育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仁德教育实施策略,构建“崇德尚礼”的仁德课程体系,全面开展“仁师、仁生、仁教、仁学”的仁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创建系统化的仁德教育特色样式。

仁德之旨

仁德,既是传统文化之精华,又寓现代教育之精髓。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爱育人,强调真、善、美。这些,都可以从仁之德性找到精神源头。廉江一中的仁以立德、立德树人的仁德教育理念与实践,以现代化视域传承传统文化智慧,推进教育特色优质发展,可谓找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相生的教育发展路径。

仁德教育,立足于文化“寻根”,但这种“寻根”,不是一味遵循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教条,而是要寻回被遗忘了的或被边缘化了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教育价值导向,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教育内涵。所以,廉江一中虽然倡导一拜孔子学礼仪、二拜孔子学做人、三拜孔子学读书的“三拜”活动文化,但这种“三拜”活动文化不是为了复古,不是崇尚迷信,而是以一种现代敬拜礼来营造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育人氛围,展现学校以孝为先的孝道、以生为本的生道、以师为主的师道三位一体的“三道”思想理念,并由此促进学生在日常行?橹凶跃跣纬啥辔⑿Α⒍辔屎谩⒍嘈欣竦摹叭?多”习惯,自觉实现内务无杂乱、餐桌无剩饭、地面无垃圾的“三无”目标。学校还通过成立“清华园”助学基金,以“借”而不是“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学生可在将来有能力和意愿的情况下“归还”,实现仁德品行的自觉传递。如今的廉江一中,处处展现了举止文明、知书达理、热心服务的师生风貌。

在廉江一中,通过对以孔子为典型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学习,促成学生日常优良品行的生成、培养与传递,极好地彰显了仁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与旨趣――仁以立德,立德树人。

(本文图片由廉江市第一中学提供)

以立德树人为范文第6篇

老台乡小学

2015年8月26日-30日,我校40名教师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安排,由以县一小为盟主捆绑联动的三所学校参加的为期五天的‚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教师‛专题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感到:好的教育需要好的老师。新疆处于民族复杂、政治形势严峻的时期,更需要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需要这些好老师带动新疆的教育事业,最终带动新疆各方面事业的大发展。

张春贤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首先是国家公职人员,要自觉用好干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教师是知识分子,肩负着引领社会风尚、传播现代文化、启蒙基层群众的特殊使命;教师的本职身份是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新疆各族教师都要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首先,做新疆特色好老师,就要像天山雪莲般的高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就要像天山雪莲坚定守护生命和美丽一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做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就要像天山雪莲不畏严寒秉持高洁一样,用好课堂讲坛,守好校园阵地,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当热爱我们的职业,对教育饱含热情,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爱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用爱去感染身边的人和事。

提高工作的热情,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的问题。一是自身需要做出改变。如今的教师生涯面临两大方向:一是力求创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是墨守成规,直至走下讲台。然而事实上有很多教师对变革和新思想表现出恐惧,他们甘心平庸,封闭在狭小的教室里,早已忘记了社会的变迁。而优秀的教师则不停的探索新思想,尝试新变革,寻找有助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新方法。只有这样不断学习实践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信条,保持一个职业责任感和热情,教学才能不断进步。其次,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在如今复杂的社会,仅仅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教师还必须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负责,提升教师的这一地位。真切的感受‚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所带来的自豪感和兴奋感。而‚优秀‛是要通过许许多多艰苦的奋斗换来的形容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如今,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和要求也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而提高。总结一下可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八个字为重点,树立一名优秀的教师形象。教师应内有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外有昂扬的精神面貌!

其次、做新疆特色好老师,就要像大漠胡杨般的顽强,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 教师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崇高事业,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在碰到各种困难、挫折、考验的时候,就要像大漠胡杨一样,保持一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们最崇尚有知识的人,最尊敬有德行的人。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自己,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给学生以正确引导;更应主动审视自身不足,干干净净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像大漠胡杨一样,吃苦耐劳,越是清贫越不放弃追求,执着于教书育人,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把根扎在三尺讲台。

做立德树人的新疆特色好老师,更要秉持大漠胡杨那种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的顽强品质,在面临特殊困难时,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努力开拓出适合新疆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关于教师生命的两个态度:

第一个态度,就是有‚韧‛劲儿地学习。做教师一个普遍问题是文化素养缺失:视野不宽、底蕴不厚、修养不足、情趣不多。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读书。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读书、读经典,才能获得生命的气象。‚读书是最高级的化妆品,是老师最长远的备课。如果说有字书是光合作用,无字书就是化学反应。读书,让教师从容、淡定、祥和,从而驻颜有术。‛

第二个态度,则是靠‚恒‛劲儿积累。‚日本有句谚语‘滚石不生苔’,这告诉我们要有定力,定下来才能生出智慧,获得机遇和回报。‛窦桂梅说,‚演讲、笔耕,把自己的人生当故事,不断积淀,在现实中找到成长点,发现自我追求的动力,为自己立一座人生的丰碑。‛ 人生是一本书,自己写出来大家读。‚教师的十条修炼‛是她自己对这本‚大书‛的独到诠释: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伸展个性、爱在细节、海纳百川、合作学习、海星角色。

每个教师都要思考怎么样生活才能达到生命的高度。而让教师的生命得以润泽,需要教师以一个个教室为基地,以自我发展为目的,遵循专业历程的基本规律,让课堂改变职场、实现价值,站在学生面前,用思想的力量、学科的魅力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第三、做新疆特色好老师,就要有绿洲白杨的进取拼搏,做‚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表率。 做新疆特色的好老师,就要像绿洲白杨般的努力奋进,不讲究生存条件,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积极生长的倩影;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就会生根、抽芽、玉立成一道风景。只要有一间教室,有一张课桌,就应该有新疆特色好老师辛勤授课的尽职身影,只要有一个学生,有一本作业,就应该有新疆特色好老师努力耕耘的执着付出。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深耕,在非专业领域广泛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提高自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我们知道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递本学科的知识,但是更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科知识不能过分强调,因为它不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重点。

我们学校是民汉合校,所以我们更加要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树立一个有新疆特色的教师形象,作为各族学生的引路人,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他们做人,为他们指引人生方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业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牢固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学校是典型的农村民汉双语寄宿制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但是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塑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以及点点滴滴的事务,努力抓好养成教育,大力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等点滴平常事做起,养成重修养、明礼仪、讲文明、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民汉教师在工作中能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引领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相欣赏。这次学习之后,我相信我校更加会把去极端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更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防控体系,凝聚共识,切实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总之,我们觉得要做一名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不仅需要热爱教育、对教育有热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你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对新疆的历史知识、民族文化有更深的涉猎,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树立标杆,以一个个‚微行动‛教育感染学生、带动影响身边的人;作为一名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更需要你能自觉承担起民族团结的责任,与少数民族师生、家长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牢记自己的身份和神圣职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为新疆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捆绑联动‚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教师‛集中教育学校总结

努力争做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上一篇:英汉谚语翻译范文下一篇:邮轮之旅感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