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范文

2023-09-21

广电网范文第1篇

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自诞生以来,就以动听的声音、鲜活的影像和丰富的节目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伴随着一代代临夏县广电人,一路经历风雨,共同感受喜忧,携手共建和谐,并肩促进发展。回首来时的路,临夏县人民也许没有留意,不知不觉间,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已经陪伴人们走过了30多个春秋,并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和辉煌的业绩。

广电发展的艰难历程

1983年临夏县市分立,临夏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在原韩集广播站成立,同时设立县广播站和临时县转播台。当时职工只有15名。那时的临夏县人主要通过高音喇叭和广播线拉到家家户户的有线广播(一个不起眼的红匣子)收听广播节目,了解国家大事和身边的新闻。在过去那艰苦的岁月里,广播已悄悄印刻进相当一部分人的成长记忆里。“广播走开我响开”是永久的诙谐和记忆。不久后的电视也仅仅是黑白电视,也不是家家都有,只在条件好一些的单位和个别家庭才能看上。

临近90年代,伴随着全省彩色电视信号的覆盖,县调频转播台在临夏县马集寨子山顶正式建成,临夏县调频转播台正式成立。以模拟信号模式主要转播中央一套、甘肃一套电视节目转播中央、省第一套广播和州、县广播自办节目。

1

1995年12月,临夏县先锋乡小调频广播开播,覆盖半径3公里,属全州乡级广播站之首。从此,人们不仅能在家里用“红梅”、“春雷”收听到广播,并且还在劳作的打碾场上,除草的田间地头收听广播,及时了解省情、州情、县情。有些地方还能坐在家里悠闲地收看图文并茂的电视节目,而且还是彩色的。

时间来到1996年,全国有线电视开始盛行,临夏县有线电视台应势建成,开始向县城及周边传送40余套彩色稳定,质量优良的电视节目。临夏县的广播电视由此翻身,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阶段,相应的也有了点微薄的收视收入,广播电视发展有了起色,广电人的奋斗有了收获。

2006年县电视台成立,开始为临夏县人民提供声像俱佳的本县电视新闻等自办节目。临夏县人民终于从电视上看到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县上领导是谁,知道了他们在干什么。2008年全县3座微波电视发射基站建成,包括县自办节目在内的40套数字电视节目开始向我县偏远山区覆盖。临夏县数字电视节目开始普及,临夏县的广播电视网初步建成,作为党的宣传主阵地的广播电视宣传阵地得到巩固。

到了2010年,随着国家西新工程的实施,临夏县广电局在中央、省、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到2011年分两期实施了全县25个乡镇共2.95万户“村村通”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安装工程。在2012年,又为全县25个乡镇

2

共4.1万户群众安装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卫星接收设施,三年共为全县6.51万户的群众安装了直播卫星接收设施,解决了全县78.4%的群众收听收看卫星广播电视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临夏县偏远农村群众收听收看不到广播电视的问题,有线广播电视在该县的覆盖率提升15.5%,中央台信号通过户户通、村村通提升到94%,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进一步巩固。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全国贫困县之一的临夏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并未由此获得新生,对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还留守的广电人来说是有点灾难性的。2012年5月19日,按照省局文件精神,县上举行了“甘肃广播电视网络有线责任公司临夏县分公司”的挂牌仪式,原广电局发展的有线电视和微波电视用户13000户,资产590万,直接划转到网络公司,并正式开始独立运营;同年年底,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州改革要求和全县广电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决定分设成立事业单位“临夏县电视台”。“最露脸的单位”又分了出去。局内主要领导换岗。临夏县广电局表现出四分五裂的现象,增收有望的业务全部分出,尽责贴钱的工作留了下来。人心浮动,部分人想调走,一派大厦欲倾的感觉。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面临新的考验,新的抉择。

广电事业发展的现状

3

还好,否极泰来。正当在这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县上又为广电部门派来一位新领导吴泽民。从此,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在人们的凝视观望中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

常言道,新的班子会有新的希望,新的希望要有新的目标。吴泽民像其他开拓型干部一样,一上任就组织领导班子果断确立了攻坚克难的三个目标。首要目标就是确立广电顶门立户的新抓手。作为新上任的他深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破解难题,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于是,他先是在广电局内部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职工的意见,共同寻找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开展工作的突破口,然后走出机关,深入乡镇,走村串户,倾听民声,查看线路,征询意见,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和领导成员踏冰雪、冒严寒,分别深入到25个乡镇搞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梳理分析,他们发现临夏县广播电视发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临夏县这样的贫困县,所谓的村村通,户户通,有线电视重叠覆盖,重复建设并不存在。存在的仍是投资不足,发展滞后的问题。据调查有线电视因投入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收费高,有“费钱费人,不解渴”的呼声,对大多数低收入群众不适用,也用不起。其实当时只有7个重点乡镇有有线信号覆盖,全县还有2万多户因没有线路和信号,

4

常年看不到电视。

二是虽有“微信,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已饱和覆盖”的说法,但这些新技术只在城市范围发展,成为富人经济的一部分,只限于“富人圈”,仅在城镇及周边打转转。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广大农村人口,特别是偏远乡村普通百姓急需想通过新的信息接收方式来获取国家、省、州县的最新政策,致富信息,很想了解自己身边的事,却一直没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是沿用多年的综合覆盖率统计广播电视工作,并不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就拿临夏县的中

一、中七覆盖来说,临夏县全县总户数有83615户,至2012年底,其中通过卫星收看的用户7.2万户,通过有线及数字微波收看的用户0.45万户,再加上其他渠道收看省、州、县台的用户,信号理论覆盖率已达99%,但实际收看却为94.3%。也就是说临夏县现在只有94.3%的用户才能收看到中

一、中七电视节目,地方台收视率只达到当时的29.5%。所以,我们广电行业原用的以媒体信号辐射面为统计对象计算综合覆盖率的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放,不适合现情,应该用直接明了的信号覆盖率和用户收视率分开计算的方法比较好,也反映实际。

四是全县90%的农户只能看到中央一台和省一台的卫视节目,而看不到州县台的地方节目。地方台的节目信号仅覆盖了市、县周边乡镇。地方节目覆盖率的提高是国家信息战

5

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地方信息网建设的主要任务。地方台收视率搞不上去,就会使地方信息闭塞,也就谈不到国家的政令畅通和方针、政策全国一盘棋的目标。在国土面积1212.4平方公里,东西宽53.1公里,南北长59.85公里,山大沟深,县域地形复杂,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的农业贫困大县,抓好广播电视工作是何等的迫切,更是何等的艰难啊。

五是由于户户通设备使用操作程序性强,操作步骤要求严,群众使用中故障率高,而当时维护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村村通、户户通维护运行的长效机制。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是一项事关国家稳定的伟大工程。我国只有通过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才能有效地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是振兴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伟大工程;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伟大工程;是广电部门贯彻实践“三个代表 ”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地方党委、政府在农村实现“三农工作”目标的一项基本内容。

为此,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攻克的第二个目标就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重整旗鼓,攻克瓶颈难关。根据全县广电现状,他们兵分两路,重点抓好以下两项攻关工作。首先,抓好线路技术

6

维护服务工作,提高收视质量,让更多的电视用户不仅能看上电视,而且能看好电视。2012年下半年,全县已有41000户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但是由于后期维护服务工作做的不到位,加上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收视信号不好,时断时续,影响电视收视效果。有线电视用户也严重滑坡,到2013年底,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从原来的15.5%下滑到4.5%。为了巩固“户户通”这项惠民工程成果,确保山区广大农民能够长期看上电视,看好电视,局领导首先强调抓好现有户户通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建立村村通、户户通工作维护运行长效机制,特地成立户户通办公室,整合人员17人。在县城和土桥镇组建两个片区维护工作大站,对前来维护设备的用户热情接待,耐心讲解,精心维护,发放E04故障操作指南等资料和维护咨询电话,手把手教给用户拨打卫星管理中心热线电话和维管信号发送方法,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同时,配备了2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维护人员,并分头承担起了各乡镇户户通维修任务和指导用户做好服务工作,使这些老用户机顶盒始终保持正常收视状态。

2014年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在局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广电人员把通过学习思想觉悟的提高,转化为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极大地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经过3个月的努力,又完成了25个乡镇的“户户通”用户实名制核实工作,建立健全了41000

7

户的网上用户信息档案和规范化的纸质版档案。截至2014年底,共计为群众免费更换机顶盒7883台,完成各类测试、检修、维护132383机次,两年来共计免除各类维护费53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不仅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省州业务部门的一致好评。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措施通过广电人具体操作又一次落地了实处。

其次是抓好攻关任务,也是最关键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如何解决州县台的新闻“上天落地”,“出城入户”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日夜期盼的问题。所谓上天,就是每天将州县台的地方新闻信号能及时送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塔上发射出去;所谓落地,就是用户通过接收天线把发射到空中的数字电视信号及时接到家里的电视上。针对4.1万户“户户通”用户没有应用好“双模”功能,只能收看卫星信号,而无地方台数字节目信号的实际,为了让广大用户既能看卫星节目,又能看到地方节目,充分利用好户户通设备的“双模”功能,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临夏县广电局领导班子和技术专业人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广泛搜集技术信息,在技术上很快有了关键性突破,即在全县范围内架设两个1000瓦主发射机的地面无线数字信号发射机,让“户户通”用户安装简易天线即可接收到州、县地方电视台的信号,以实现县域内地方电视台节目的信号全覆

8

盖。方案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省州广电局的支持。2014年年初,他们正式实施了“省、州、县电视节目信号覆盖户户通延伸工程”。工程建设中,一是扎实开展了宣传动员工作,在电视台制播了工程的宣传片,印制了户户通天线安装指南和户户通延伸工程简介8万份,为工程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3月份实施了马集寨子县调频转播台和重台塬发射基站建设和设备的安装工作。当时正值春节刚过,春寒料峭,局领导带领全体广电人员,在省州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和局业务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战严寒,顶酷暑,攻坚克难成功安装前段各类发射装置。又不辞辛苦,以发射基站为中心,对两座发射基站方圆30公里内的州县电视台信号发射质量,在位置不同的几十个点进行了测试,各测试点信号质量都较高,接收信号稳定,设备运行状态正常;三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由县上统一安排,给各乡镇下达了天线安装任务,县局具体的负责协调工程的技术培训、开展及各乡镇工程进展的督导检查,落实了工作责任;四是针对因受高山阻挡的红台、漫路、路盘等9个乡和马集镇、尹集镇的部分村社仍然接收不到信号的问题,实施了三期的补点建设。当时又逢2014年寒冬季节,局领导带领大职工顶风冒雪奔跑在高山之巅。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不下山,饿了啃几口干饼子,渴了喝几口冰冷的矿泉水,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下山。以“白加

9

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苦战在全县的崇山峻岭之间。但是作为广电人,为了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文化惠民”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特别是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居民长期、稳定收看高质量电视节目的需求,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同志们没有一句怨言,从设计施工、购置、安装到联机调试、信号正常发射、接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工作中既有精益求精的标准化配置,更有机智灵活地“诸葛亮”计谋。因为大家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口被凌冽的寒风吹裂了,手套磨破了再换一双,体现出了新时代广电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优良传统。经过30多天奋战,完成了红台张家山,尹集古城山,漫路瓦集山,路盘联丰山4个300瓦补点发射基站21米三角铁塔和发射机的安装任务,全县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2.8%,用心血和汗水为这些大山深处的群众早日收看到省州县电视节目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辛。这充分展现了临夏县广电人不畏艰苦,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和责任。截至2014年年底,该工程已完成投资250万元,其中县上投资180万元,群众自筹70万元。完成了3.2千瓦发射覆盖任务和1.8万户的天线安装任务。至此,中央一台、七台信号覆盖率为96%,用户各7.85万户,用户收视率为94.3%;甘肃卫视信号覆盖率为92.1%,用户7.65万户,用

10

户收视率均为92.1%;临夏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信号覆盖率92%,用户2.45万户,用户收视率29.5%;临夏县电视台信号覆盖率为92%,用户2.45万户,用户收视率29.5%。其中州、县电视台用户收视率分别提升24.1个百分点,免收收视费180万元。胜利的喜讯传到县委县政府领导那里,县上的领导非常高兴,并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多次表扬吴泽民局长有干劲、有开拓精神,表扬县广电局新领导班子干得好。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主动拨款180万元,以示支持。消息传到省广电局,省局领导也很高兴,支持相应款项计65万元,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扩大新的成果。

通过省广电局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宣传阵地建设,载体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县广电局内炼素质,外树形象,强化服务,为各类用户转发、制播的信号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提升。

临夏县广电局在抓好技术攻关的同时,也没忘抓好宣传工作,按县里安排迅速落实电视台分设,独立开展宣传节目制作等业务的要求。分配高技术能力的采编播专业人才,使电视台独立财务,独立运作。制播、编导能力得到空前发挥。采取措施,抓好新闻宣传工作,这也是吴泽民局长上任后的第三个主抓目标。这项奋斗目标虽然没有像技术设备那么难克服,但要做好做精也绝非易事。为此,他们提出了“新闻立台,人才兴台”的要求,新闻宣传要紧紧围绕着县委县政

11

府的中心工作,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主要宗旨,有效增大新闻报道的密度。专题报道的深度,重点报道的强度,形成了广播电视宣传的合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宣传。每年县委县政府在安排全县总体工作的同时,对广电局的宣传工作单独提出了要求和任务。近几年,围绕县上的中心工作,先后开展了“摆好三个主战场,打好三个硬仗”的系列宣传;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系列宣传;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宣传中,重点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准扶贫的宣传,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是办好特色栏目,提高宣传质量。两年来,临夏县电视台按照“深”、“准”、“实”、“精”、“好”的要求,通过办好栏目来提高宣传质量。先后推出了《临夏县新闻》、《小康路上》、《一把手上电视》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了大量的来自一线鲜活的新闻稿件,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小康路上》等专题节目播出后,在听众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对推进全县构建和谐社会、治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劳务输出、移民搬迁等工作起到了推波助力作用。

当然,在搞好事业建设和宣传这两个广电主要职责的同

12

时,临夏县广电局也从未放松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人员舒心工作。一是由于韩集至调频转播台之间的道路通行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台上的各项工作。也为了帮助解决该路段广大群众的行路难问题,积极衔接相关部门,多方面筹资资金18万元对该路段全长3.3公里的道路以拓宽、整修、铺砂方式进行通达建设,并与交通部门配合成功通过验收。二是2013年7月22日,定西岷县发生6.6级地震,临夏县震感明显,马集寨子差转台各项设施损毁严重,为了保障台上无线发射工作正常运转。积极向省州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上报灾情,多方面筹措资金50万元,先后修建围墙120米、维修房屋12间、硬化院外道路400平方米,铺设院内渗水砖150平方米。

时至今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临夏县的广播电视科技与事业发展又重新起步,迈出了新的步伐,临夏县广电人也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新抓手,临夏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必将呈现出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可喜局面。

广电事业面临的使命

广播电影电视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普及、最便捷、最直接、最生动的大众传媒和信息工具,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13

学文化素养,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基层,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广电部门力争做到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不仅要覆盖城镇,还要覆盖广大乡村,直至偏僻的穷乡僻壤。要抓好村村通、户户通维护运行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村村响工作,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巩固好我国文化发展的主阵地。

2、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真正要把“群众要求看电视”和“我们要让群众看电视”结合起来,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对视听节目的期盼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扩大中央、省、州、县级电视节目覆盖率和入户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构

14

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新体系,推进全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延伸工程,通过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促进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但随着我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已关停部分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信号;一部分用户因无力交纳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自行停止收看有线电视,导致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收视率明显降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趋于弱化。目前,接收数字电视信号有三种方式,一是卫星数字电视,二是有线数字电视,三是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相对于前两种方式,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有国家投资小,用户接收成本底,主要面向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免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特性。因此,加快推进无线地面数字广播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县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广播电视服务均等化,既切实可行,又意义重大。

广电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临夏县的广电事业发展经过一波三折,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近8年来,只有人员的分出和流出,没有补充,特别是广电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没进来,老人员的新业务专门培训欠缺,致使人才队伍匮乏,已出现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出现青老不接的局面;二是广电局的部分技术设备和基础设置已老化陈旧,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三是地面数

15

字电视覆盖率还比较低,目前只占全县农户的29.50%,还有5.7%的山区农户看不到卫星节目,71.5%山区农户看不到州县地方台的节目,需要继续努力加快覆盖率和收视率的提高;四是设备运营维护经费缺乏,事业建设经费严重不足,捉襟见肘的县财政支持乏力,还要靠中央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

当然,在存在发展困难的同时也有新机遇,新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国家实施自主创新AVS++标准的推广应用。201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广播电视先进视频编解码(AVS+)技术应用实施指南》。《指南》按照“快速推进、平稳过渡、增量优先、兼顾存量”的原则,明确了分类、分步骤推进AVS+(最新AVS++)在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及互联网电视和IPTV等领域应用的时间表。通过充分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AVS++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制播收视途径符合我们的实际。通过运用现有的6座发射基站,临夏县的地面数字电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热潮。广大广播电视用户也将从中受益。

二是数字电影院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目前临夏县共有流动数字电影放映队12个,放映范围覆盖全县219个行政村,过去每

16

年放映电影2628场次,观看群众达10万人次以上,给广大群众送去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今后,临夏县广电局在抓好流动放映的同时,将继续争取资金,逐步完成黄泥湾等乡镇固定放映点的建设和县城新区及土桥片区数字影院建设工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临夏县的主流媒体,广播电视对临夏县的社会发展,经济振兴以及人文进步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宣传重任。

在过去30载岁月里,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伴随着我们国家铿锵前进的脚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栉风沐雨,励精图治。30年来,为临夏县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成绩是“广电精神”在临夏县广电人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在习总书记文艺复兴座谈会上讲话精神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是“让党的声音与国家和人民的声音同频共振,迸发时代最强音;不等、不靠、敢于担当,办法总比困难多;转好,播好,服务好,进取、创新不止步”的最好解读。正是在这种广电精神和理念的激励下,临夏县广电人团结一心、敢于奉献、不断拼搏,事业建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要把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不断弘扬和培育“广电精神”,使“广电精神”在职工中形成群体心理定势,进而内化为每个

17

人的潜意识,外化为全局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转化为推动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广播电视的发展离不开广电精神,这也是广电事业又一次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践行广电精神,充满激情地努力开创着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今后的广电事业,虽任重道远,但临夏县广电人将豪情满怀,共同为临夏县广电更精彩、更辉煌而奋斗;共同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而奋斗。祝愿临夏县广电事业逢勃发展,蒸蒸日上!

(通讯员:吴泽民 赵增玉)

广电网范文第2篇

一个秋雨淅沥、天色朦胧的傍晚,我独自在一个路面很滑的小巷里走着,不远处一个老人蹒跚儿行。突然一个小黑影很快靠上去,高举着伞,挽着老人的膀子。看得出来,那小孩是踮着脚走路的。我猜想,这一定是老人的孙子了。我想,此时,老人的心里甜透了。这样的好孩子谁不喜欢呢?隐约间,我看见那小孩斜举着伞的,半边身子留在雨中。老人的手臂抬起来,好像搂着小孩的肩膀。借着路边的光灯,我还看见伞上跳动闪烁着小小的雨花。

雨越下越大。这时,老人和孩子闪进了一幢宿舍楼。一会儿,那小孩跑出来,后面还跟着老人的话音:“孩子,你是哪家的?”

我怔住了,原来……我顾不得抹去脸上的水,目送着那孩子在雨中飞跑的身影。暮色的雨帘使他的背影逐渐模糊,最后像雨花在水中消失了。可是,伞上跳动着晶莹的雨花,却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中。

广电网范文第3篇

一、前言

网损率是电力系统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网损主要由输电线路线损、降压变压器的变损等部分组成,受到电网电压水平、电网结构、主变功率因数以及运行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影响,合理调整系统的电压水平、对无功补偿设备合理投切以及根据电网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输变电设备损耗,从而降低网损,按照凯里供电局2012全年供电量为91.3亿kw.h计算,网损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电能损耗将减少913万千瓦时,形成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012年,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确立“工业强州”的第二年,部分工业园区已初见雏形,一些可以看得见的负荷即将投运,春节后网内高耗能相继开炉,电力需求旺盛,在对电力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前提下,省公司下达我局今年售电指标为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突破历史最高。 而我局目前存在基建新建工程滞后于强劲的电力需求,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在当前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电网调度员在综合考虑电网运行工况、安全约束的基础上,保障电网线路功率和电流的安全限额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前提下,提高电网经济运行,减少电网的耗损率,搞好经济调度工作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经济调度的角度对电网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及措施,通过科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注重电压无功优化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降低电网损耗,不断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二、减少电网调度中电网耗损的举措分析

2.1 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

电网的功率损耗由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两部分组成, 变压器铁芯的功率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而线路的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则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提高电压质量,提供合格的电能,同时也是做好降损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变化对母线电压适时调整,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

凯里电网内高耗能负荷比重较大,加之受铁路机车冲击性负荷影响、径流式小水电无计划性上网等因素影响,电压随着负荷波动大, 负荷峰谷差大,110kV电网电压整体偏高。高耗能负荷所占比重较重110kV站母线电压数值在102kV-122kV范围,问题较突出站点为漫坡变、白午变、洪州变、七里冲变、思州变等;市政负荷所占比例较重110kV站母线电压数值在98kV-123kV范围,如丁字口变、德凤变等。

作为调度,承担着电网电压调整任务,在电压控制和调整方面,一般采用顺调压的原则进行调整,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从而减少输送电流, 提高设备传输效率,降低电网损耗。因此在确保电压合格情况下,高峰负荷时段,应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在低谷负荷时段因加强电压监视,针对电压较低的供电区域,通过投入电容器和调整主变分接头来提高电压水平。

2.2 加强无功管理,提高功率因数

(1)加强高耗能用户无功补偿管理,保证功率因数满足规定要求电网内用户大量的无功负载造成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电源至用户之间各级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和电流,从而降低电网的无功损耗和电能损耗。

凯里地区电网高耗能负荷较重,消耗无功较多,由于历史原因,部分高能耗企业在建设时并未考虑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指导和宣传,但因为电力供需矛盾和高能耗产品市场不稳定等因素,部分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长久规划,仍没有按照需求安装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不足,在负荷高峰时从网上吸收无功较多,其生产开停对无功潮流的影响也很大,一定程度增加了网络损耗。

应按照“无功补偿就地平衡”原则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根据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网损来优化运行方式,应当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将功率因数由cosφ1,提高到cosφ2,线路中的功率损耗降低率可按下式计算:δP%=[1-(cosφ1/cosφ2)2]×100%,当功率因数由0.9提高到0.95时,线路中的功率损耗可减少10.25%。

(2)健全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技术手段。凯里电网内高耗能负荷比重较大,加之受铁路机车冲击性负荷影响、径流式小水电无计划性上网等因素影响,电压稳定性相对较差。而当前电网调压依靠人工调节变压器档位及投且电容器组的方式进行,且难以实现实时、科学的电压调控,并且分组投切的电容器组,由于工作中产生涌流和过电压对电容器的冲击,危害设备的安全运行,导致电容器组运行中可投率较低,截止2012年1月底,凯里地区电网电容器可投率仅为79%,电网电压调节能力受限,电压质量受到一定影响,电网运行经济性较差。

建议进一步加强无功电压统计与分析、加强地方小水火电厂无功出力管理、在重载无功欠缺的35kV、10kV线路上安装补偿电容器、变电站技改补偿电容和投入VQC等手段改进措施提高电网电能质量,电压质量及降低电网损率。

2.3 完善电能量采集系统,确保关口数据准确

加强电能量采集系统维护与管理 电能量采集系统承担着下网侧计量关口的电量数据采集、处理等重要任务,并各变电站供电量、网损电量等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实时监控10kV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的波动,电能量采集系统有效避免了因抄表时间不同等因素而造成的供电量偏差,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表计计量方面存在问题,在经济运行和降损节能方面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2007年初由于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凯里地区电网的管理线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网损电量;但目前电能量采集系统功能不尽完善,部分功能无法实现;系统部分报表统计、计算功能在程序上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应重点加强电能量采集系统维护,对各站供电量、售电量等所有关口进行参数及数据核对,将系统运行存在问题以及数据采集计算所需功能逐步加以实现。

2.4 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加强潮流分析,实现电网降损节能

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使电网的潮流分布接近经济分布运行,对网损降低起着重要作用。

(1) 加强对电网潮流分析,合理平衡潮流 夏、冬季迎峰期间,电网负荷较重,部分设备过载,损耗增大,应重视对运行方式及负荷潮流的研究分析,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准确掌握负荷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经济的电力运行方案。

(2)对有二台主变的变电站,加强主变并列、解列、单台等运行方式管理,根据负荷变化,做好主变投切工作。

(3)加快技改及基建项目实施,合理改善电网结构 受电网结构限制,运行方式可能不按照经济方式安排,造成损耗增大。

当前,凯里地区主网呈现 “北强、南弱、中空”的运行特点, 未形成220kV线路“手拉手”式环网构架,主要通过110kV网络互为备用,主网网架比较薄弱。根据部分检修工作及电网负荷波动情况,需实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导致部分末端110kV变电站与电源点(220kV变电站)电气距离增加,电压水平下降,甚至低于标准值的下限,需采取限电手段,电压水平才能恢复值正常范围内。例如当110kV三穗变通过穗寨线由青溪变转移至开怀变方向供电时,110kV公统变通过雷统线由开怀变转移至车江变方向供电时,通过车江变至鼓黎变110kV联络通道对德凤变供电时,高峰时段,110kV车平线输送容量接近极限值,且三穗变、公统变、德凤变作为末端变电站,并且电气距离较远,导致大方式下三穗变、公统变及德凤变电压低于标准下限。针对此电网方式,应加快电网技改及基建项目实施,通过增加导线截面来降低损耗,同时应加快鼓黎变2号主变等220kV输变电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优化电网供电方式,降低电网损耗。

2.5 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加强流程管理与考核

(1)输变电设备无序停电检修、未按时停送电,也影响着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我们要强化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合理评估检修工期,加强综合停电管理等措施,减少停电次数,增加供电时间,多供少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合理安排计划检修和电源负荷分配,当线路或开关检修时,其线路负荷倒由其他线路供电,就造成另一条线路负荷增大,线损增大;在线路检修或迂回供电时,都会造成线损增加。因此,加强检修工作的计划性、综合性,减少线路的重复停电,可以降低线路的损耗。

(2) 做好多项检修配合工作,保证线路(设备)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停电。集中力量,将检修、预试、消缺等工作一次安排完成;应避免事先可预见的工作重复安排停电。在检修运行方式下,网络的功率损耗,要比正常运行时大,我们在安排检修计划时,应尽可能把一个电气回路的一、二次设备检修安排在一起、综合停电检修,减少停电次数,降低损耗,增加供电量。

(3) 加强检修申请停电时间审批。检修计划编排前,要综合考虑各类可预见因素,科学合理评估检修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工期开展工作,减少检修时间。

(4) 对停电计划的执行要严肃认真,不得随意延长线路或变电设备的停电时间。调度部门应及时关注检修进展情况,主动与检修部门联系,做好流程管理,在停役设备检修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送电,以减少电网非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时间,以降低检修方式下的网损。

(5) 将检修计划和相关变电站主变经济运行区域结合起来,尽力做到使线路停电检修后,变电站主变所带的负荷在主变经济运行区域内。

三、结束语

电网经济调度,要始终以电网安全运行为基础,以降低电网损耗能为目标。要针对电网运行方式和本地区负荷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分析与研究,做好负荷平衡工作;不断完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及电能量采集系统,提高电压水平、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流动、降低变压器损耗,不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在考虑电网经济运行的同时,要考虑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约束,确保在安全运行下的最大经济性;同时要加强对地(县)调度网损的管理,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合理平衡潮流,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电网范文第4篇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系统有了长足发展,很多先进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整个系统的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电力企业的业务数量和种类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在电力营销环节,一般都需要对规模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这些数据涉及到整个电力系统的销售和生产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国家电网;电力营销;应用

引言:

在对用户的日常用电量加以监测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重大。在有效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不仅能够使管理用电的工作质量、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将有效的技术支撑提供给电力营销工作,进而在第一时间解决收取电费、异常用电等状况,最终确保国家电网健康、稳定地运行。

1电力企业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背景分析

为了保证国家电网全面实现智能化的发展目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其提供了基础保障。作为国家电网的“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现有效地、全面地解决了过去在用电信息采集工作中存在的片面性、滞后性问题。用电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是保证电力企业迅速调整经营管理方式的基本依据,更是电力企业开展决策工作的重要事实保证,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的实现更是以此为基础。我国电网公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我国电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全面推进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精益化发展、服务高质化发展的技术基础,更是实现我国电力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实践表明,用電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为电力企业的抄表计费、对出现故障的线路的维修与判断。同时,为用户的有序用电、用户和企业之间双方互动行为的增强等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可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大大提升了用电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水平,为促进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用电需求提供了可能,为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化、安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技术问题

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处于一个不成熟阶段。此阶段需要相关的人员进行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技术上有许多问题,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互换上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系统的终端技术没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就不能达到技术上的互通性。这种互换技术上的不足导致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效用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样就导致了用电信息系统的效率比较低下。

2.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监管方面的问题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方面也需要提起一定的重视,目前的系统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大,建设人员没有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工作。这导致了施工时的用具不符合安全标准,还会造成因手续不全引起用电过程中的违章事故。除此之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工艺不合格也是一大问题,例如布线,接线的方式不对或者不规范时有发生,这种不规范会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不合理,实用性差。最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也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这造成了用户对信息的及时性不满意,服务质量较差易得到投诉等。

2.3传统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以人工抄表为主,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电力企业首先将供电范围进行划分,安排相应的人员去不同的区域进行抄表,最后进行汇总,集中通知用户用电情况并通知缴费。这样的工作流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浪费,此外因为是人工进行,工作量较大,出现失误的概率较高,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的要求也较高。用户改装、偷电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信息回收的时间较差,缺乏准确性,也都是传统电力营销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缺少对用电量较大用户的有效管理,这类用户的信息变化较快,无法掌握,加重电费回收的难度,对电力企业经济利润的提高造成阻碍,加重了企业发展的潜藏威胁。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3.1业务描述

在时代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很多企业、工厂以及居民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急速增大。如果还采用以往人工抄表的方法来对用户用电量进行统计,不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还会给相关抄表工作人员造成庞大的工作压力,在大量的工作负荷下工作人员更易出现各种差错,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质量较差等现象出现。此外,这种抄表方式还会给之后用电收费环节造成很多不便。而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借助网络技术以及用户终端设备实现远程自动抄表,不但有效提升了用电终端抄表效率,还确保了其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3.2在分析电能损耗中的应用

电能的损耗问题是信息采集环节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整个电力营销的关键之处,不必要的损耗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直接的损失,电容量、变压器和线路等的损耗都可能导致重大损失。通常而言,在进行供电时,电容量、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是比较难发现的,且这些损耗在出现后也很难弥补,会使电力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所以,在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时,要借助现代化科技力量对电能的损耗开展信息化、自动化的分析和管理,进而使企业损失降至最低。具体过程如下:维护计算机的运算系统,自动提取数据,确定运算耗时,设置运算的具体方法,分析电能消耗,收集和汇总电表的数据等;把收集的数据汇总,与制订的减损计划相结合,分析过程不仅需要对整个供电服务的质量有帮助,还需要减少电能的消耗,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高效、科学的技术性支持。

3.3在我国异常用电分析中的应用

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用户盗电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该系统对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用电。异常用电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包括用户使用电量急剧变化、用户长期用电量相对较低、用户电表长期显示为9等。对以上这些异常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实现科学监控盗电行为。如果某用户出现异常用电,经过该系统对其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判断为盗电性质后,能够自动对该用户进行断电处理,由源头对其进行控制;还能够利用该系统对异常点进行定期检查,科学解决相关问题。

3.4在反窃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电力企业的电力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变化因素、机器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线损,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能够准确地对线损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检查与监督,在监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窃电用户的监管。对于每一个用电客户的用电可以使用计算表,并根据使用台区的情况进行对应关系的分析和考察,通过对信息与数据的搜集管理与对比,保证用电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对于出现的由于私人随意链接线路而出现的窃电现象必须及时进行审查和处罚,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提供了保证。

结束语:

在我国整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电力系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民众的用电需求也与日俱增,且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和相应企业应对自身工作能力进行合理强化,并对营销方式进行改善,进而确保民众的用电质量得到提升,使其用电安全性、稳定性得到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大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2):26.

[2]陈丽.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8(03):30.

[3]仝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07):158.

广电网范文第5篇

【摘要】电网安全不仅是电力改革能否顺利的重要条件,还事关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而电网的安全调度是关键。因此,调度系统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注重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使 “严守规程”成为全体职工的基本素养,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电网 安全文化 措施

1 安全文化使安全调度产生长久效应

目前,在职工队伍中存在对安全教育和管理漠视,对安全缺乏深度认同。对调度而言,容易发现调度事故的有以下几种错误表现:方式错误:编制检修计划时运行考虑不周引起的倒闸操作误停电;两票错误:受理工作票把关不严,调度操作指令票编制失误;调度下令错误: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时发生错误;判断错误:电网设备临检时有关安措考虑不周等。这些说明要实现安全目标,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技术的措施是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也只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需要安全文化来弥补。

安全文化所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员因素,具有教育、规范、协调、积累功能,它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通过文化建设,唱响“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引起广大职工的深度认同,实现在安全工作从被动向主动,它律向自律的转变,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能保证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财产安全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2 全员齐动,营造“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入情入理入心的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和熏陶,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造就人的目的,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杜绝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只有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1)领导必须身先士卒,做安全生产的垂范。领导干部首先应自觉带头学习安全,讲安全,在切实抓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安全文化,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对安全生产承诺的使命,确保安全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播撒到每一名职工的心田。同时要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作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进行培育,从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2)大力开展“爱心活动”,积极实施“平安工程”。目前,从公司到基层把全面开展“爱心活动”,积极实施“平安工程”,当着头等大事来抓,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全面落实“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以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为目标,在调度运行中树立“平安理念”,建立“平安机制”,建设“平安文化”,推动调度运行长治久安,实现单位与员工共同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3)加强教育,提高调度人员安全素质。目前,构成调度事故的主要原因为:

①调度员安全责任心不强,未严格遵守调度规程,交接班不清或未认真了解系统运行方式,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主观判断造成误下令。

②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工作联系和业务传递手续不全或不完善,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依据。

③当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拟写调度操作指令票时出现错误,工作联系过程中,由于现场汇报不清或交接班时没有对工作交接清楚就匆忙操作。

④未严格执行调度操作管理制度,工作许可及工作终结手续不清,造成误下令、误送电。

⑤没有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对电网运行状况不清,事故预想不足,对于电网突发事故和异常采取措施不力,造成处理不及时或人为扩大事故。

⑥电网检修计划性不强,电网设备重复无序性停电检修,从客观上增加了调度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构成危险点机率。因此,必须把安全思想教育贯穿于调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坚持定期安全活动,使调度员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责任心,为安全运行夯实思想基础。

3 以人为本,不断丰富安全文化载体

(1)不断丰富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内容。安全文化教育活动是建设安全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初期,由于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仅仅靠一年一次的安全月或一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采用一些职工和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职工认识到天天都是安全日,人人都是安全员,以促进安全文化和建设。要借助群体效应和大众心理,引导职工自律。形成全体职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构筑一道保障电网安全的坚固防线。

(2)规范安全培训。要结合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员工为契机,加强加大职业安全规范及培训工作。供电企业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使职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自觉规范个人的安全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种宣传媒体应时刻把握安全主题,及时报道安全生产的典型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公认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

(4)建立健全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由于安全文化是从观念、总结、态度、情感等更深的层次影响员工,因此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安措计划那样立竿见影,需要不断的熏陶、渗透。安全文化评价就是持续不断、常抓不懈的一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安全文化评价,其目的就是持续影响职工的品行,激发员工内在活力,使安全措施的落实处于主动之中,从而改进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5)认真抓好安全文化教育。塑形必先育人,育人重在教育。要全面发挥网页、展板宣传媒体作用,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开展“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教育,使“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成为企业风尚,使“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观念深入人心。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弘扬“追求卓越,和谐发展”企业精神,努力把“安全文化建设”、“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建设成为能够长期稳定发挥作用的“文化工程”。要着眼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企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基础,整合企业的服务文化、学习文化、廉政文化等,不断丰富和拓展内涵,不断构筑和创新载体,致力形成企业“平安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体系、理念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操作体系等,为建设“数字化油田”现代公司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为确保电网安全、人身安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广电网范文第6篇

(一)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信息管理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学科,信息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人类食管 管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的学科,他以数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基础,涉及多学科(理、工、农、医等)及多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是综合运用信息专门知识和计算机的技术和方法,把人力、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装备组成更有效和更富于生产力的综合系统,所以从事的是信息采集、分析研究、加工整理,提供服务和创新活动。

(二)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管理的主要特点

(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

在信息经济时代,社会的能力限制取决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技能,技术创新是不可预见的,社会需要通过最大限度调动人的创造性来控制这种创新的不可预见性,在信息经济时代,有知识、有创造力、有技术的人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智力资源的缺乏是社会和经济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知识型人员的比例增大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科技含量的增加,计算机的普及,社会中知识型人员的比例将逐步增大,对蓝领工人和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减少,以美国为例,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蓝领工人将会从1995年占美国劳动力的20%缩减到10%,甚至更少,由于办公室工作自动化,非专业白领工人比例很可能从现在的大约40%减少到20%-30%,其余的60%-70%左右的劳动大军可能由知识型人员组成。

(3)不会创新其生存将更为艰难

从总体看,当前的国内外市场是买方市场,市场饱和,人们为争夺市场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在当前的买方市场中,过剩的是一般性产品和一般性的制造能力。而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特、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旺盛,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管理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可以大量节省能耗和物耗,提高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质量,提高人们的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人的市场竞争力;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5)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正在对信息管理过程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如果说对20世纪信息管理影响最大的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那么从目前已知的技术来看,对21世纪影响最大的技术将是网络技术。

(三)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包括信息的上、中、下三游。作为一个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员要了解信息的上游,掌握信息的中游和提供下游的服务。

二、电力信息系统构成及面临的挑战

当前电力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需求侧管理、Seada/EMS(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其中EMS/SCADA是电田和高度系统最核心的必备业务,主要用于实现电网的安全监视与控制,涉及到的功能以SCADA为基础,进而实现ACC/EDC/PAS/DTS。同时又是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安全约束环节。其他系统,如电量计量,保护故障录波、雷电定位等都属于高度辅助系统。

三、电网运行中的信息管理核心技术

(一)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电网运行产生的海量信息呈指数级增长。这些实时数据以及沉淀的历史数据是电网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针对海量、实时高频采集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存储速度、查询检素效率以及数据压缩比的特点,实时数据库是专门设计用来处理海量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时数据库技术的优势:通过实时数据库技术可以高效提高事务处理能力,全面提升电网运行的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海量信息处理能力为百万级乃至千万级数据采集规模的系统提供存储处理解决方案。

(二)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

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可对高度自动化、继电保护、运行方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空间基础数据支持,提高电网管理水平,为保证电网高度实时系统安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GIS提供电网基础参数和地理信息,可直接应用于省网潮流计算、经济调度管理、运行方式安排、保护定值计算、雷电定位、DTS高度员培训系统和调度运行高层应用软件等方面,为电网高度运行的经济、可靠、安全服务。可以为电力公司各部门、各层次人员提供一个具有空间和地理方位的数字化电网、为电网的调度、查询、分析、统计、规划、设计、检修、运行管理、高压输电线路管理、客户服务及经营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系统。

四、电力信息管理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信息管理业务包括满足电力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的必备和必要的所有关联信息系统。用于承载这些业务的电力数据网络主要包括电力调度系统数据网络和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络。

(一)电网信息管理安全的总体措施

电网信息管理安全防护的总体原则是“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安全防护策略。具体的安全策略如下:

(1)安全分区:根据系统业务的重要性和影响,在主系统上进行分区。所有系统必须被放置在适当的安全区,如认证、加密技术、实时控制系统等关键业务。(2)网络专用:调度专用数据网络和其他数据网络进行物理隔离。采用特有技术在专用网上建立相互隔离的子网,以避免安全区上下级的纵向连接。(3)横向隔离:不同强度设备业务系统的安全隔离可以有效地保护安全区,最关键的最可以对实时监控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施有效的安全隔离。(4)纵向认证:采用身份验证、加密、访问控制和其他手段来安全传输数据。

(二)安全防护技术内容

(1)电力调度数字证书、电力调度数字证书系统是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基础安全设施。基于公钥技术的分布式数字证书系统为生产控制大区的关键应用、关键用户和关键设备提供数字证书服务。电力专用密码与认证技术保证上下级调度中心与厂站纵向数据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安全拔号认证技术。安全拔号技术是电力干净人系统安全远程接入访问的重要防护手段。在各级调度中心(网省、地县与厂站)的拔号应用场合应部署安全拔号认证装置对来自用电话网的接入用户进行安全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

结束语

文章介绍了网络时代的信息管理与电网运行中的信息管理技术,针对电力信息管理提出了安全保护对策,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具体现实运行和普遍定义。

参考文献

[1]向岩,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现代情报,2006年4月。

[2]赵虎等人,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广告计算机信息化》办公自动化,2004年第20期。

(作者单位:国网伊春供电公司)

上一篇:小学业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外联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