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

2023-09-19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1篇

2009年3月28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3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顾与前瞻暨纪念《社会科学研究》创刊30周年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协前副主席、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辛文,四川省政协前副主席章玉钧,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理论处处长王素,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段建玲,四川省社科联秘书长李泽敏,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社会科学研究》编委会主任贾松青,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四川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周友苏,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丁伟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志田,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李昌麒,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梅琼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光斌,《新华文摘》总编张耀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柯锦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政法室主任张安民,《学习与探索》常务副主编冯向辉,《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王卓,《东岳论丛》副主编李然忠,《江海学刊》总编韩璞庚,《江苏社会科学》总编金晓瑜、副总编李静,《浙江社会科学》主编俞伯灵,《广东社会科学》社长刘泽生,《人文杂志》总编杨明丽,《江汉论坛》副总编陈金清,《云南社会科学》主编黄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罗骥,《社会科学报》副总编段钢,以及来自省内的学者、期刊界同仁130多人参加了会议。周友苏副院长主持会议,贾松青书记以“构建时代深刻需要、富有时代意识的期刊平台”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立意深远的讲话,殷建中副部长宣读了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同志的贺信,周友苏副院长宣读了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同志的贺信,《社会科学研究》总编张小路汇报了办刊情况。

就“学术期刊与人文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贾松青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当前,有社会良知、有历史责任感的学术期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人文导向、价值导向、守护精神家园、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面,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把《社会科学研究》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党政机关决策服务的学术平台,办成传承文化、创造新知的智慧果园,办成学者的心灵家园,办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同时又具有巴蜀作风、巴蜀风格的学术创新阵地。学术期刊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重在编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感,重在有学术良知和学术境界。既要善于发现和推出重大研究成果,又要善于培育科研新人,推出学术大家。因此,从学术与编辑的内容方面来讲,应该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从学术与编辑的人才方面来讲,应该有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和人才意识。

张耀铭总编在向《社会科学研究》表示热烈的祝贺。称赞《社会科学研究》是当今研究和了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重镇和重要窗口之后,认为从中可以引发对优秀学术期刊应具备的品质的思考。他认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理论创新,思想性、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的标志;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善于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真问题,坚决拒绝无意义、无价值的伪问题;必须直面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科学地观察“挑战一应战”的社会状态,揭示时代发展中的瓶颈因素。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成果;必须肩负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在学术水准、学术课题、学术服务、学术争鸣、学术风气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必须推出新人、扶持新人,为他们提供平台,使他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必须关注学术的大众化,让一流的学术走进百姓的视野,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

西南财经大学杨继瑞教授结合自己所供职高校学术研究发展与学术期刊的关系,提出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至少具有的六个方面的社会功能:1.旗帜的功能。学术期刊在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建立、主旋律的弘扬中起到旗帜、阵地、窗口的作用。2.论坛的功能。学术期刊在坚持主流人文价值、精神导向的同时,应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理论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发散及发展空间。3.智库的功能。学术期刊能够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政策的参谋。学术期刊在密切关注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跟踪实践、凝炼实践的基础上,可以提出有价值、能够指导实践发展的见解和建议。4.平台的功能。学术期刊为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拓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5.摇篮的功能。各学科的大师们在这个摇篮中播撒下思想的火花;学术的新进们从这个摇篮里得到养分,茁壮成长,并获得学术成长的空间。6.纽带的功能。学术期刊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宽阔的桥梁,实现了学术和实践、企业和高校等多层面的互动。

柯锦华副主编回首自己20多年的编辑职业生涯,提炼出作为编者所经历的三种不同境界。第一种境界是仅仅认为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成果的窗口。处于这种境界中,就会认为编辑不过是以好的学术眼光,挑出好的稿子,并通过杂志展示出来而已,容易养成一种旁观者心态。第二种境界是认识到学术活动是一个过程,有不同的阶段,学术期刊的编辑可以介入学术研究的过程之中。这也就是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确立的过程,是主动加入到学术创造活动过程中的境界。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就要对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编者必须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要做学术研究,要读书思考,要关注学术发展。而最高境界应该是,编辑同时是学者,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虽然现在要做到这一点还不现实,但这种境界作为一个理想,应该成为我们坚守的目标。这对于规范我们现在的办刊行为、校正我们办刊的方向,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只要向此努力,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定会超越现有的水平,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

杨明丽总编则从学术期刊对学术生态的引领方面做了深刻的发言。她说,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张,纷纷争取各种行政资源,对于学科建构有了空前的需求。在这种状况下形成的高校学术体制造成了学术生态的种种隐忧:1.功利化。在目前功利化、行政化的学术体制下,大多数人从事科研工作更多是为了评职称、聘岗位、拿学位等,而不是建立在个人的兴趣之上。2.形式化。我国学界在引进西方学术范式时,主要从形式上加以模仿,结果丧失了宝贵的问题意识,导致对目前最重大的问题失语。3.碎片化。在没有理论思考、缺乏问题意识的状态下,学界研究呈现碎片化。学术期刊生存在学术生态之中,必然受其影响。不少期刊不幸地卷进了这种功利化的链条,并且沦为下线。学术期刊要避免成为功利化链条的下线,而且还要对学术风气具有引领作用,就要做到:第一,从风气上抗拒功利化,坚持质量为先,坚持编辑的主体意识。第二,坚持编辑导向。编辑学者化,在选题方面具有问题意识,期刊才能有鲜明的特点,才能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才能取得和西方学术界的对话权。

张安民主任具体谈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学术品质所采取的做法。1.调整期刊结构,尽量做到学科覆盖全面,不炒作强势学科,不遗漏弱势学科。2.规范编辑流程,对一整套以“编辑+顾问”为核心的编辑流程制定了具体、严格的规定。3.强化编辑素养,将编辑工作汇报会制度化,并随机抽查编辑所负责期刊的质量。4.严格质量管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建立了完整的质量考核制度,以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期刊质量进行监控,将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组稿标准、编校标准等四个方面分解为相关的系数,逐项打分,以评价期刊的情况。

《社会科学研究》早在1982年就率先开辟“《三国演义》研究”专栏,成为《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阵地。四川省社科院沈伯俊研究员正是研究《三国演义》的开风气之先者,他的许多重要成果都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因此,他深怀感激之情地结合自身学术研究成长经历谈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三点作用。第一,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是时代脉搏的感应者。第二,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是新思想、新学说、新观点的传播者。第三,一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该是学术人才的培育者。

韩璞庚总编对于成就学术理论期刊的中国立场与中国风格做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引领学术讨论、激励思想创新方面的重要功能,从而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活泼的心灵观照,真正承担起促进民族文化复兴和民族思想再造的历史重任,应该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文本关注与回到现实生活世界、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等三层关系。而随着全球金融体系出现巨大问题以及中国经济这30年的巨大成功,西方社会也不得不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思当代世界问题,思索中国的成功经验,学术研究与学术理论期刊应确立鲜明的立场与观念,为创造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为成就学术理论期刊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贡献智慧与力量。这需要:研究中国道路;秉持中国立场;形成中国范式;成就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

王卓副主编着重谈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个性,以及如何应对学术成果传播的网络化两个问题。她认为,由社科院及社科联系统主办的综合性期刊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各刊之间的区别度不大,且随着高校学报名刊工程的推动,将会造成更多千刊一面的现象。综合性期刊有必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优长性和特色的开拓,要具备个性风格与品牌价值,在品牌特点上作更多的探索。而纸质期刊的功能,尤其对于越来越熟悉并依赖网上信息的年轻学者而言,已不再是作为学术传播的载体,而渐渐向学术证明演化。但由于目前各家杂志社对应对此趋势的准备不足,导致各期刊网得以在对各期刊著作权剥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期刊的个性被过滤,利益被侵占。因此,各刊需要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并赢得平等的对话权利;应探索更为合理的数据化方式,避免成为期刊网纯粹的打工者;应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需要。将纸质期刊的办刊理念、学术追求、技术规范等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特点在网络化中加以继承和延续。

杨先农主编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办刊体会阐发了几点意见。1.要充分发挥重要学术期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发挥学术期刊引领学术研究的作用。2.要有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良好素养的编辑人才。3.要继续探索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传播效应的途径,以更广阔的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成果的大众化。

丁伟志研究员曾从事过《中国社会科学》的编辑工作。他的发言不时引《中国社会科学》之创办为例。他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办刊的一条基本指针,认为坚持以“探索真理”为指针,正是办好学术期刊的精魂所系。牢牢把握这条指针,学术期刊的质量便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游离了这条指针,学术期刊的质量必将滑坡。但他同时认为,坚持真理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若是出现问题,都要追究编辑或出版社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创刊时不是这样的。其稿约里明确表示:所有本刊发表的文章都是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作者文章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编辑部也不干涉作者的意见,文责自负,这样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才能保证学术创新的实现,才能保证学术期刊的生机勃勃和学术价值,才能保证作者有勇气在自己的文章里、学术领域里探索真理。

张康之教授从一个读者、作者的角度思考了如何办刊的问题。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学术期刊承担着伟大的使命,就是要把一大批作者送入到历史中去,当学术期刊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把自己写入了历史的某一页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国外将开始全面关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这也将是办好学术期刊的新的起点。学术期刊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章可分为三类:学术研究类,实证研究类,思想、理论叙述类。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稿时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学术研究类文章注重其规范性;实证研究类文章选稿时可以先看其结论,再看论证过程,再审读它所使用的各种模型;思想、理论叙述类文章则要看其创新性和现实性。从学术期刊的思想导向来看,改革开放后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要回到中国古代去,一种是要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学术期刊应当对于矫正这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发挥作用。承担起思想启蒙的责任,是学术期刊在今天具有的更大的历史使命。

下午,会议进入对“3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主题的讨论。罗志田教授发言论述了“近3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变与不变”的某些面相。他认为,“三十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变化不少,但必须指出,变的一面不能太夸大,有相当地方可见“传统不死”的一面。近30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又在冲击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恐怕用不了多久还会出现一次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李昌麒教授回顾了“经济法研究30年”,认为经济法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当短促,但是却非常令人瞩目。之所以如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法学人在对经济法的研究中比较重视理论创新和对法治的贡献。对于今后的经济法理论及制度研究,李昌麒提出了可以完善的几个方面。

王富仁教授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作了发人深省的发言。他说道,目前中国的学术和文化很可能孕育着一个转换,且这个转换很可能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换。但是,这个转换不是从我们以前所取得成就的基点上而来,而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点上,将来自于知识分子对社会危机的强烈感受中。

杨光斌教授就“制度变迁与社会科学”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科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体系,都是把特定的历史经验变成了普世化的价值,因而出现了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以及由政党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三种脉络。但无论由哪种主体主导现代化进程,都要注意社会与国家的平衡问题。

四川省社科院盛毅研究员谈了对“中国企业改革研究30年”的看法。我国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各个改革阶段的突破口,盛毅研究员将国有企业的改革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探索的问题。

梅琼林教授就“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趋势”做了精彩发言。他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趋势在目前是比较明显的,这是知识整体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对总体性反思的需要。在学科整合中。可能会出现学科的交叉与传统学科界限的消失,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以及学术共享方式的创生等变化。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人文方法与实证方法的争议,方法论的多元主义视野可能是弥合这个分歧的一个途径。

这次会议在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形成了观念的互动,提出了一些深刻见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对整个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张小路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2篇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

(一) 思维相对比较活跃但缺少政治观念

目前我国大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的概念, 也就缺少明确的政治态度。在新时代的发展下, 大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时, 一般都会拥有比较积极向上的思想, 其求知欲也很强, 并渴望跟随党组织进行学习, 但是却由于没有充分了解党组织以及学习相关的知识, 所以其思想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随着大学生的年龄增大, 其对政治的关注程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尽管有一部分大学生积极且热情地参加了政治活动, 但是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从而导致其政治立场不坚定, 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 注重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思想的解放, 当代的大学生在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下生活, 因此其价值观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多元性。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 强调自主意识, 并不断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知道独立和自主, 且自觉的去完成学习, 不需要在外界的逼迫下进行奋斗。但随着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不断发展, 有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开始出现了偏差, 他们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 个人的意识逐渐超过了整体和社会的意识, 人生奋斗的目标开始逐渐变得膨胀。

(三) 拥有较强的务实主义

有很多的大学生拥有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 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参加着各种社会活动, 为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少部分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 认为有钱和有权才能得到幸福, 不注重社会的利益, 更有一些人为了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而去侵害别人的利益, 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十分重要。目前能够进行自我发展、实现和成功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对事情进行判断以及对价值进行取舍的重要标准, 因为社会上存在的竞争压力和利益的关系, 让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务实, 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逐渐转变为更关注具体的事物和事情, 也能充分明白在社会发展下, 务实的人才能成功。因此在社会的不断转型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目标将会变得更加务实。

(四) 意识到财富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生的个体需求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他们认为, 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 以此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也知道人成功的道路并不局限于一种, 所以他们在选择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愿望相对较为强烈, 从而降低了对社会的关注度, 也意识到财富的重要性, 从而忽视了政治方面的问题。

(五) 重视科技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一方面, 互联网存在着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的特点, 让大学生能够迅速对网络信息和知识技能进行掌握, 让其接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 因为互联网的快捷和便利的特点, 反而让大学生逐渐出现对知识进行浅阅读的现象, 使大学生的心理开始出现空虚感。信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展现, 符合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个性自由的发展, 而通过纸质媒体对文字进行阅读的生活方式开始逐渐被大学生所忽略, 从而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在国家建设的发展下, 新时代的大学生会明显了解到科技的重要性和含金量。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规律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质存在的联系以及趋势就是规律。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行为规律存在着变化, 其实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基本联系, 以及其进行运动时发生矛盾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 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具有针对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中, 他们追求着时尚并且拥有着较强的务实主义, 他们在思想上不断超越自我, 所以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将理想进行等同, 从而使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由于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以及利益关系等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所以各种社会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观念都有可能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并且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冲击大学生的心理, 让他们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一定的偏差, 所以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疏导, 从而让其真正认识自我, 缩小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差异, 从而让其在实现理想上变得更加有信心。

(二)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道德与心理的互动性

因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所以他们的心灵也在不断地成长。在如今世界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还被个体道德以及心理因素所作用, 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道德与心理的互动性, 从而让其有效结合, 取长补短, 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主客体的适应性

在大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的主客体关系的适应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 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则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将有效地信息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存在着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对正确地思想政治进行学习, 其思想发展可能会偏离轨道。所以要对主客体之间的适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三、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 有效结合大学生多样性的价值观和主导的价值观教育

随着社会思想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就必须要让大学生对美好进行深入感知, 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正确地价值观, 也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向上, 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体系, 从而拥有更多的创造能力。在对大学生的个性进行发展的同时, 还要注重其在理想信念等方向的宣传教育, 让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从而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牢固, 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将第二课堂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要想落实素质教育, 首先就要重视第二课堂的教育, 对第二课堂的教育进行完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对社会进行充分的认识, 从而不断提高其社会实践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第二课堂的教育中包括的内容有对形势政策的教育、社会实践的教育、社团活动的教育等, 所以相关教师应该对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教育内容进行完善, 让其能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并且还要将第二课堂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 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让其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对其的要求, 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等越来越频繁, 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而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体, 他们的思想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未来我国社会的思想特点, 所以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并有效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行为规律, 制定出更符合大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让我国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使其能够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而让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不断的强化, 进一步让我国的发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逐渐出现了新的变化, 比如思想意识变得独立, 关注自我存在的价值等, 所以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行为规律进行研究, 希望能够在新时代的发展下, 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地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行为规律,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湘顺, 李梅.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22) :66-68.

[2] 朱亚楠.“95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教育规律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7 (10) :83-85.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3篇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就是一种人们所渴望追求的社会状态和形态,也是一种社会 协 调机制,是处于转型期中国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政治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政治发展的变动关系。此外,和 谐的公民社会为新时期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治发展;公民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 断促进社会和谐”〔1〕。社会和谐是社会各阶层及社会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 化生活中 的协调有序状态。政治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核心和中枢,以强大的国家权力运作发挥至关重 要的导向驱动作用,其和谐运转才能带动经济、文化各系统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构建作 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稳步推进离不开和谐政治的有力保障和支撑。那么,在中国现代化建设 过程中,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不断推进政治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新的重大课题。

一、和谐社会内蕴政治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拓展,理论界对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研究不断深化。从理论和现 实上讲,和谐社会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立 足于全人类的进步,绝大多数人所追求和希望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形态。广义的和谐社会 是社会经过多次量变、质变以及质量互变之后可能达到的一种社会状态和形态。狭义的和谐 社会是从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状态或形态出发,着眼于解决现存各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社 会问题,从而达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之后所处的更加完善、稳定的一种社会状态;应该说, 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则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无论是狭义的“和谐社会”,还是广义的“和谐 社会”,都包含着政治和谐的内涵,也蕴涵着政治发展之义。

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显然,和谐社会这些特征的实现,与政治发展有着 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和政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二者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影 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中。社会是政治存在和运行的基础,政治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制度 支持和治理手段。没有政治提供的制度支持和管理手段,所谓的发展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 义、倡行诚信友爱、提升创造活力、维护安定有序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纸上 谈兵。民主法治居于和谐社会六大特征的首要位置,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 当是一个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社会,民主化和法治化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也是 现代政治发展的两大目标。我国民主和法治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和谐社会其 他特征的实现,足以看出,政治发展不仅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和谐与政治发展的变动关系

1.社会不稳定影响政治发展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法制还不是很健全,依法行政也需 要改进,政府在利益分配与协调方面的机制还不是很合理,社会公平程度不高,社会犯罪和 矛盾也很多,腐败现象严重,社会秩序不是很稳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国进一步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政治发展,加快政治制度化建设。显然,社会稳定是政治体制改革 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政治发展的追求和目标。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谐社会思想摈弃 了以往的革命范式,并提供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全新思路,即协调与发展的方式。“和谐 社会”思想正视并承认社会中存在的紧张现象,同时强调社会信任,积极协调阶层和社会群 体的利益。一方面想办法尽快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尽好、尽快、尽 量公平地缩小收人差距,保障公民应享有的社会政治权益;另一方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与动力,力图以舒缓的方式、以发展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并最终实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

2.社会和谐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发展特别是政治现代化,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环境作为基础和条件。通过各种 制度和政府权威的树立,通过各种宣传与控制,尽量减少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加快 政治发展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加快政治民主和法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政治发展和改革, 政治体制的向前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支撑,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将阻碍政治发展 的进程。所以,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和稳定、发展的关系。改革和 发展不能给社会带来太大的震动,要渐进完成;社会稳定环境的维持,将促进改革和发展的 推进。

在和谐社会中,利益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是基于制度化的途径。就现代社会而言,法治则 是最好的手段。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类生活中,“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2〕 洛克认 为,法治是防止政府侵犯社会自由与和平的最好手段。“谁握有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 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应该 由公正无私的法官根据这些法律来裁判纠纷;并且只是对内为了执行这些法律,对外为了防 止或索偿外国所造成的损害,以及为了保障社会不受入侵和侵略,才得使用社会的力量” 〔 3〕。因此,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为政治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 只有 稳定,才能有发展;没有稳定的前提,政治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托,其正常进程就很难继续进 行,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程序就会因为动荡而搁置,或因动荡而偏离,使政治发展失去原 有的意义和目的。

3.政治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现代政治的发展,既要求民主化,也要求法制化,要求民主化与法制化的有机结合。 〔4〕 民主解决的是谁当家做主、谁管理国家的问题,而法治解决的是如何做主、如何管理的问题 。政治只有民主内涵而没有法治保障,最终会走向无政府状态。政治既有民主的内涵又有法 治的保障,才是健全的、和谐的,因为法治是社会由传统彻底走向现代的根本标志。一个不 实行法治的社会不可能是现代社会,更不可能是和谐社会。政治发展从狭义上来说就是实现 政治现代化,推动民主法治的更加健全,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利益表达的渠道, 发展先进的政治文化,实现和谐的政治秩序,进而达到社会的全面和谐。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发展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倡行诚信友爱、提升创造活力、维护安定 有序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国家政治上的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初是出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提出来的,那一时期的政治发 展主要是围绕经济工作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而今,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 生活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同质化”社会结构有了深层次 的变动。这些都为促成我国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人们独立性更 强、自由度更大、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更加透明、更加民主、 更加科学和更有效率。因此,政治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和谐社会中政治发展的新选择

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社会和谐首先表现为公民社会内部的和谐。理论上 ,在 公民社会内部,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得到确切保障,并且彼此尊重和宽容。个人可以自 由地创造财富,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公平竞争,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得到应有的 社会回报。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自由流动、平等进人。社会流动为较低社会阶层的成 员改善境遇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和谐公民社会中以 契约规范公民行为、协调利益关系,并通过法律确保社会成员对其义务的履行和承诺的兑现 ,从而保证经济活动理性化和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现实中,公民社会能够动员和集中大量 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国家的建设,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特别是它能 够帮助政府解决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边缘问题,推动社会广泛关注和帮助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 程中资金与人力薄弱的某些部门,以及遭遇困难的弱势群体,如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老年人 、残疾人、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儿童、妇女等。公民社会还对发展滞后的地区与弱势企业的 发展尤为关注,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发展产生的贫富悬殊,推动社会改革的顺 利进行。

由此可见,和谐公民社会作为社会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领域,它对推动当代中国转型 时期的政治发展将发挥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功能,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新选择。首先,公民社会 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化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当诸多分化的利益在公民社 会内部难以实现时,便会寻求政治上的表达。利益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暴动、游行 、信访、游说等等,成熟和健康的公民社会会发展出非暴力的有序结构来进行利益表达,使 各种利益要求有条不紊地进入政治系统。这有助于减少政治动荡和政治分裂,增进政治和社 会整合,最终有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其次,发展公民社会,有利于实现公民有序的 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对政治生 活的积极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不断扩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政府确立的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既定目标。第三,和谐的公民社会有利于实 现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现代化所引起的政治参与水平和政治 制度化程度之间的比例失调,以及现代化进程的速度等。和谐公民社会的构建恰好可以调节 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张力,起到缓冲社会动荡的中介作用,从而有利于维持社会政 治稳定。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N〕.人民日报 ,2007 -10-15.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

〔3〕〔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朱光磊.政治学概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张振华〕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4篇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消费理念,有着浪费性、奢侈性的特质。数年来,有不少中外学者对炫耀性消费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西方国家最早的是在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Veblen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引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概念,并做出整体性的分析和概括,从而让炫耀性消费现象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广为人知。国内的炫耀性消费理论思想虽传入较晚,却也有不同切入点的研究。中国幸福学认为炫耀就是我或者我们的事物比别人好而产生的满足感通过张扬的,甚至是挑衅的方式向外宣示的行为。

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炫耀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运而生。炫耀性消费更多的是表现在个人为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显摆自己拥有的较高价值的物品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的消费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对于某样产品品牌的执着感,更是有研究表明,中国在校大学生被认为是最具有炫耀性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社会群体。

二、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分析

谈及消费心理,任职于北京工商大学的罗子明教授这样做出解释:消费心理是一个过程,表现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所展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顾名思义,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进行某项消费行为时心里面所萌发的一些想法,继而可能会对其购买行为造成误导,包括消费者在查阅商品信息,选择商品品牌,挑选商品样式,最后做出购买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大学生被公认为最具有炫耀性消费潜力的社会群体,在日常消费中,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完全的经济独立,在消费水平上应当不会存在很大差距,但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距不仅存在且不容小觑。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不同的炫耀性消费心理,这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一)攀比心理的影响

“攀比”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向高水平比较”,指大学生们在消费时往往不顾及自身实际收入情况,一味地想要同高端消费比较的行为。攀比心理是一种典型的消费心理,多指消费者在日常购买行为中将自身的实际经济水平抛之脑后,盲从地追求高消费的心理。现时的社会消费水平日渐增高,大学生又容易受到面子消费心理的影响,无形之中想要同他人比较,达到与他人同等的消费高度,故而产生互相攀比的消费行为,被不自觉的带入炫耀性消费误区。

(二)从众心理的影响

单纯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可理解为跟从大众,通俗讲是一种“随大流”的消费心理,意为每个人在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后,不由自主地想要跟大家保持步伐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具体表现为个体缺乏独立思考,没有主见,在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下盲目跟从的行为方式。曾有从事消费心理研究的专家对从众心理展开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只有少部分人保持着良好的独立性,没有随波逐流,由此可见从众的消费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身处在一只脚刚迈入半个社会的校园环境中,容易受到同寝室友和社团朋友的影响,急于寻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往往在发生购买行为和消费冲动时倾向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这种盲目从众心理,成为诱发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之一。

(三)自尊需求的满足

自尊,也可称为“自尊心”,是一个人在进行自我评价后所产生的对自身有着高度认同感,并且要求他人也对自己表达同样的赞许和认同的一种强烈情感需求。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研究中了解到,自尊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的自尊需求不仅是想要有自身的价值认同,还想要获得身边其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在步入大学阶段后,大家的日常消费通常来源于父母或是其他监护人,因此受到一定的约束,该时期正是大学生群体刚获得自我认同感、体验自尊感满足的重要阶段。虽然在家庭经济水平、年龄与性别、院系与年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追求自我实现方面有着一致性,大多都体现在通过炫耀性消费行为来实现对自尊需求的满足。

三、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描述

(一)日常消费求品位

现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饭、购物、通讯、交通出行等几个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吃饭方面不再只是简单地追求果腹,而是更倾向于各式各样的聚餐。在穿衣买鞋、个人打扮方面想要得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意在彰显个人独特性和追求时尚潮流。对于苹果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的高消费展现出自身高品位、高层次的追求。

(二)人际交往讲大气

大学校园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成为一种日常,不论是社团组织活动,抑或是班级联谊聚会,都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往往这样普遍而正常的社交礼仪最能催生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一如每逢传统佳节或是纪念日时,会看到同学们之间会互送礼物、请客聚餐等来表达自己的重视,同时在这样追求物质的人际交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本是有益于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正常社交,但在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中却逐渐演变为讲大气、讲排场的不理性消费。

(三)符号消费成共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热度渐升,商品符号消费逐步进入广大民众的视野。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当商品被贴上符号化的标签,便拥有了符号价值,其用以表示消费者的个人地位、个性需求和经济能力,符号消费遍及当下商品世界,成为一种普遍景象。使得更多大学生踏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它成了维系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在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中更多地表现为对名牌的热衷和执着,希望通过消费名牌来满足自己对商品价值的独特追求。

结束语:

通过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发现,炫耀性消费在大学校园里并不是个别现象,且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愈演愈烈。由此,亟待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消费教育,及时纠正其不明智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促使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强有力的支柱,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继承者,作为一名在高等教育熏陶下逐渐成长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更应该明辨是非,认识到炫耀性消费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大学生应当规范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在日常消费活动中,不盲目跟风、不随意攀比,保持理性乐观的消费心理,进行合理明智的消费行为。而且大学生当下的重中之重是在校园内汲取知识,获取技能,谋求将来为祖国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为社会主义美好建设架桥铺路。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状态,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作为21世纪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日常消费中的购买力渐趋提升,且逐渐带有炫耀性的消费特点。在校期间,大学生极容易产生攀比、从众、自尊需求的炫耀性消费心理,进而产生不合理的炫耀性消费行为。本文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引导当代大学生产生理性的消费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 Veblen T.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New York:Mentor Book,1899:84-85.

[2] 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

[3] 安娜.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与消费观的研究[J].山东青年,2018(01):68,70.

[4] 刘丹,李玲.炫耀性消费的现状与展望[J].现代商贸工业,2018(11):97-99.

[5] 孙真真.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现象思考[J].各界,2018(10):184.

[6] 夏云.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08):145-146.

[7] 耿连娜.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9):153-154.

[8] 丛飞.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心理原因分析[J].山东青年,2019(07):10,12.

[9] 安娜.浅析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J].活力,2019(08):222.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5篇

[摘要]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基于此,我们党又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深化、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虽然它们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对民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处闪耀着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本质;民生思想

[作者简介]吴波,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陕西西安710061

优秀的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其所属时代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此后,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具体化,并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并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并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处闪耀着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

一、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民生目标

1992年春,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处处体现着关怀民生的思想。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手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邓小平就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面对国家生产力落后,物质产品贫乏,人民生活困难的局面,邓小平忧心忡忡: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经过反复思考,他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即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从生产力的方面出发去关怀民生的生动体现。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的终结,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级分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离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它的初衷。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为人民享有。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包括民生的发展进步扫除制度障碍。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民生目标

共同富裕与发展民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民生目标。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裕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实质上就是逐步解决民生问题的进程。

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他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把握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对这一发展观作了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在科学发展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发展是民生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一要务是发展”,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民生问题,本身即是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推动力量。胡锦涛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因而发展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创造各种条件。

(二)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法和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认识和解决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法治保障、思想条件、社会基础;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减少民忧,化解民争,促进民富,实现和谐;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条件下源源不息,永续发展。

(三)以人为本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贯穿、体现在科学发展的所有方略和措施中。正如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任务的社会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按照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中共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由此可见,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二)大力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开学典礼发表讲话时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他又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把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关注与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报告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治安和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份寄予深情的民生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至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不断推进和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亿万人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更加富裕的前景,看到了民生更加富足的新画卷,我们的人民行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安康。

[责任编辑:荷叶]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6篇

近年来, 民办高校迅速发展, 网络新时代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上述背景, 课题组以上海5所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开展学生网络行为问卷调查, 围绕上网动机、网络生活基本情况及对目前网络思政教育的感受等方面, 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2份, 有效率为96.4%, 另外抽取10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

一、民办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分析

(一) 上网时间长, 网络依赖性较强

民办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多, 便捷的上网条件给他们提供了物质基础。调查显示, 被访者中每天上网的同学达100%, 40.7%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3-5小时, 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的受访者为19.3%, 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较多。在被问到“如果一天不上网是否会出现不适感”时, 高达79.8%的同学都表示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 足见其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

以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较多, 学生的特殊性也有一定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自律性差, 自我控制能力低, 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学生的网络行为上。访谈中, 多数同学谈到很多上网行为都不是必需的, 但无法控制自己。网络上新鲜事物多, 民办高校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网络对他们有无限吸引力, 导致他们沉溺于网络。

(二) 上网动机中娱乐性明显

逦逦逦逦逦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动机呈多样化, 上网动机调查中, 前三位分别是“人际交往” (87.8%) 、“游戏娱乐” (79.2%) 以及“网络购物” (74.3%) , 而“学习研究” (73.4%) 居于第四位。微信、QQ等新社交媒体取代了传统的交流方式, 大学生借助其拓展人际圈, 与新朋旧友联络感情。学生们在网络上普遍喜欢浏览如抖音、快手等高度娱乐化、个性化媒体平台, 各类网络游戏及网络购物现象也屡见不鲜。调查显示, 民办高校月支出在2000-4000元的学生比例高达87.5%, 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满足了他们的网络购物需求。上网动机调查显示, 大学生们会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料, 但对于网络功能的定位和使用有所偏差, 娱乐性明显。访谈中有同学提到, 学习上他们习惯被动接受, 网络学习也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借助网络寻找资料, 而主动的学习行为较少。

(三) 对网络上的思政教育内容缺乏兴趣

民办高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网动机调查中, 浏览“时事资讯”比例为38.4%, 浏览的网页中, 娱乐新闻占比最高, 其次是论坛贴吧、网络小说等, 思政教育内容及时政新闻紧跟其后。调查学生们对目前思政教育现状的看法发现, 只有12.2%的学生对目前的思政教育网站表示满意, 30%的同学表示完全没有兴趣, 57.7%的学生表示“有兴趣, 但有待提高”, 可见民办高校的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质量有所期待。

(四) 网络失范行为依旧存在

大学生们在对待网络行为的态度及约束自身的网络道德行为上基本保持理性、成熟的态度, 对于网络热点新闻事件的态度上, 73.7%的受访者表示“会客观、理性看待或不做评论、等待后续报道”, 21.1%选择“会主动求证其真实性”, 但也仍有5.2%的同学选择“会完全相信网络报道并迅速做出评价”。在网络不良行为上, 1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有过等行为。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与思政教育工作背道而驰, 要做到完全杜绝较困难, 但也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关注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

二、对高校尤其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一) 紧跟时代, 掌握网络工具和技术

目前民办高校部分辅导员工作方式仍以传统的说教为主, 面对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学生, 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和技术, 树立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风格, 才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目前有民办高校辅导员开通个人思政教育工作微博、微信公众号, 如“欣姐碎碎念”等, 与学生平等对话, 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 “线上线下”沟通, 利用网络手段了解学生动态

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利用网络手段了解学生动态, 线上通过使用学生们认可的网络工具, 线下通过日常谈心交流等相结合开展互动, 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扎实打好基础。

三、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一)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

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丰富和充实思政教育的内容,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思维活跃, 如果没有能足够吸引他们的活动, 除正常学习外, 学生们会选择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上。学校应积极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增加校园活动的社交性和趣味性, 启发和感染学生离开网络, 走出寝室, 同时增加自信, 健康生活。也可以多开展结合新时代主题和学生成长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借建国70周年契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 不仅走出寝室, 更是走出校园, 丰富体验的同时更是将思政教育的根基打牢, 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

(二) 网络元素融入教学

民办高校教师要提高应用多媒体的能力, 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 线上线下双向引导, 丰富教学形式, 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鉴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 教师可将线下作业转换为网络形式或是需要通过网络途径完成的形式, 增加学生网络学习时间。

(三) 各民办高校互通有无, 共享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

民办高校重视思政教育工作, 虽然在师资数量、结构和质量上, 与公办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也还是会有一些教学能力突出的思政教师, 可以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2018年7月,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上海市教委设立上海民办高校思政类课程协同中心, 上海几所民办学校尝试线上资源共享, 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精彩的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网络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高, 如何保持课堂魅力也是教师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四) 立榜样树典型, 增强朋辈正能量作用

民办高校大学生乐于凸显个性, 对于长辈的说教会有抵触心理, 对于朋辈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们乐于和朋辈分享交流, 易于接受朋辈的合理建议。民办高校可以积极挖掘先进典型, 通过线上线下宣传, 展示和弘扬学生榜样的先进事迹, 引导同学们向朋辈榜样学习, 增强朋辈正能量作用。

(五) 家校联合, 督促学生网络行为

民办高校学生独立性欠缺, 自我约束能力不足, 学校在管理上较严格, 辅导员和家长的联系密切, 很多家长会主动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鉴于此, 在学生的网络行为问题上, 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督促,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 正确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

四、小结

民办高校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活跃群体, 上网时间长, 网络依赖性强;上网动机多样化, 娱乐性明显;对网络上的思政教育内容缺乏兴趣, 且网络失范行为依旧存在。互联网时代对学校尤其是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要求, 需要我们努力掌握网络工具和技能, 利用网络手段线上线下了解学生。学校需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融入网络元素, 增加教学趣味性。各民办高校可互通有无, 共享思政教育优质资源, 利用家庭和朋辈力量影响学生的网络行为, 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可以有更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大学生活。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活跃群体, 通过对上海市5所民办高校48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总结其网络行为的几个特点, 对学校尤其是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要求, 同时本文也提出相应策略, 以期提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1] 郭岚, 刘行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办高校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 2007 (4) :613.

[2] 杨梅, 周正柱.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36 (12) :114-117.

[3] 高辉辉.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和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 2018 (43) :155-156.

上一篇:旅游地产策划范文下一篇:农业科技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