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现状;管理方法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1.1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越来越完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时间相对要晚一些,尤其是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方面,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施工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视,部分施工技术人员的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理论,对技能的掌握也不够熟练。甚至还有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设计图纸进行随之的更改或者不认真按照图纸进行施工,这都将会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1.2管道渗漏问题

在给排水施工工程中,渗漏情况的出现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提前的查验工作。例如,金属管道可能存在沙眼的现象,肉眼较难进行检测,就需要使用专业的技术工具对金属管道进行查验。而塑料管道虽然不会出现沙眼等问题,但是塑料管道受环境因素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过冷或过热都会使塑料管道承受不可逆转的伤害,最终影响使用效果。而排除建材的原因,另一个比较容易造成给排水管道渗漏现象产生的原因便是工作人员在给排水施工工程中没有完全遵照施工標准进行工作,存在一定的疏忽性,最终使接口密闭不严,最终出现管道渗漏。

1.3缺乏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在监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时,往往对给排水工程建筑的外观和主体结构的质量更加的关注,比较缺乏对给排水施工全过程中的监管[1]。除此之外,我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比较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最终致使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不够到位,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将对给排水工程的后期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2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

2.1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是给排水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于提高工程效益、改进施工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应全面分析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环境,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改善施工图纸中的不足之处,合理的划分施工任务,确保工程的施工效力。切实落实系统的施工安全,仔细审核校验施工材料的规格、质量、类型,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施工工序的监督和管理,全面把握工程的施工质量,尽可能的避免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为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环节奠定扎实的基础。

2.2加强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步伐一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相互配合,为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奠定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打洞工作,从而协调好工作中的统一性。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对地漏的设计、水管阀门、水表的安装等工作,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实际图纸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对施工管道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以此来保障排水管洞的正常运行。高层建筑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划分科学合理的分区法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2.3管道防堵防渗漏技术优化

一般来说排水管道所采用的主要是硬聚氯乙烯管,其主要特征是内外壁表面光洁度较高,但是在与其他材料进行结合时表现出粘结性较差的现象,甚至很容易产生漏水等问题。所以一般会在需要粘结的部位进行标记并在表面刷上型料粘结剂,等待其形成溶结层后对其表面涂抹砂料,进而使得管道表面形成较为粗糙的接触面,然后利用混凝土进行吊模处理,在其表面安装止水环,进而达到密封的效果。要防止管道出现堵塞等现象,一般在管道安装之前会对整体管道进行清洁工作,确保管道内部无任何杂物。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确保整体管道的坡度,另外因为建筑结构自身的原因,应按照相关规定在乙字管的上部设检查口以便后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为了确保屋面地漏及屋面管口等不会被杂质所污染,因此会提前用泥浆对其进行封存处理。在排水管道安装过程中还会对各区段进行灌水试验,如果在放水时发现排水流速缓慢则表明管道内部可能出现堵塞,找出管道堵塞区域并进行必要的清理。最后在建筑安装工程结束后,还要对其整体性管道调试和测验,保证各管道区段的畅通性。

2.4加强对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

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来说,其涉及的内容较为繁多。不管是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注重加强对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提高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监督和控制,以此进一步规范给排水工程施工。除此之外,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需要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施工人员共同参与来完成,因此,必须提高各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的协调性,做好统筹合作工作,以此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上保持步调一致。各个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信息的交流,从而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加大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管工作的落实力度,认真负责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一旦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任何问题,都必须严肃处理,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发展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3结语

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是由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共同努力实现的,给排水工程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安装过程,它蕴含着合理的设计、科学的选材、一丝不苟的操作以及严格的质量监控等,由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直接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只有从前期准备到设计安装,最后检查验收都需要管理人员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做好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给排水安装工程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徐宗超,翟胜刚.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风,2020(8):136.

[2]赵云.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J].现代装饰(理论),2014,07:187-188.

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国内许多隧道由于受到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问题,降低了周围软围岩强度,威胁着隧道结构的安全性。隧道渗漏水增加了隧道内空气湿度,导致通讯、照明及其他设备受损,同时加快了衬砌混凝土碳化速度,尤其是具有腐蚀性的地下水,破坏了隧道混凝土结构与强度,严重影响隧道行车安全性。本文研究分析了隧道防排水施工基本原则及隧道渗漏水危害的严重性,同时以某工程为例,从进洞前防排水处理施工以及二次衬砌中防排水处理施工质量方面讨论如何控制防排水施工质量,为我国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隧道施工;防排水;控制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5.051

1、 引言

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投入使用后,均易受到地下水侵蚀,尤其是竣工后投入使用的隧道,已处于地下水包围之中。地下水渗透性强,在水压较大且工程防排水施工质量不佳的环境下,地下水会渗透至隧道内部,不仅会对衬砌结构稳定性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同时也威胁了行车安全。为确保结构不会遭到进一步损坏,同时避免地下水出现大量渗透现象,部分工程不得不提前大修,导致投入大量成本。因此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2、 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处于惠州市惠东县境内,隧道进口位于惠东县蓝屋村,隧道出口位于惠东县长滩村,线路为东西走向。隧道全长为7230.5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179+206,DK186+436.5。本次隧道属于单洞双线隧道。根据设计方案,本次隧道设立1处辅助坑道。新屋斜井地处线路前进方向右侧。同线路交汇在DK181+220处,总长775m,和线路大里程方向之间平面交角为125°,综合坡度为9.56%,运用无轨运输单车道+错车道断面。

2.2工程气象特征

当地处于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地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十分显著,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气候温暖、雨量丰富、雨热同期。夏季易出现洪涝与风灾,危害明显。年平均温度处于22℃以内,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3℃。雨季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10月中旬基本结束;多年年平均降雨量在1900mm-2500mm之间,年降雨量高达3728mm。降雨特点为春夏主要为锋面雨,7月-9月以台风雨为主。

2.3工程水文地质

地下水种类以风化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为主。其中,风化裂隙水主要存留于基层风化裂隙之中,岩体因受到风化作用而逐渐破碎,所以具有较强透水性,含水情况均匀统一。构造裂隙水由于受到构造的影响,多存在于构造、断层破碎带及构造裂隙内,普遍分布于该隧道节理密集带及低波速带周围。

地下水未受到硫酸盐、二氧化碳或酸性物质侵蚀,也未受到盐类结晶损坏,无氯盐侵蚀性。该隧道环境作用等级评估为T2,隧道中富水量最大值达到17143m?/d。隧道外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侏罗系上中统高基坪组第四亚群(J2﹢3gjd)。洞身地层主要为流纹斑岩。能够对隧道工程施工产生影响的裂隙总计3条,本隧道工程穿越的断层总计6条。

3、 隧道防排水施工基本原则

针对隧道施工来说,防排水工作应运用“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重视防、排、堵、截”基础原则,施工期间所有运营设备,必须确保处于正常可用状态,隧道防水等级应满足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相应的一级防水设计标准,以保证行车安全性。

隧道防排水施工基础原则中,“防”指经过添加防水层、浇筑防水混凝土及其他方法以加强隧道的防渗漏性能,以免地下水渗透于隧道中。“排”则是利用机械抽吸或自流排水的方法将隧道之中的积水完全排除,以减少隧道承担的渗水压力,避免产生冻害与积水等状况。“堵”指的是借助注浆及其他方式填补围岩裂缝或隧道本身存在的渗漏水渠道。“截”则表示设立截水沟,以便将可能流入隧道区域的水流截断。

施工单位需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需要、性质以及施工方式强化排水控制,隧道防排水需严格遵照以排水为主,截堵为辅助的基本原则。若隧道常年处于地下水位之下,施工单位还需为其設立相应的防水方案,以建立更为高效且密闭的防水层。同时,施工单位应基于永久性防水措施进行隧道施工活动。

4、 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隧道渗漏水病害属于常见性危害。我国隧道施工中存在“十隧九漏”的评价,可见隧道渗漏水现象属于较为常见,对隧道实际应用及结构安全均会产生严重影响。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展,基于工程建设规划节省施工占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原则,隧道工程建设任务比例不断增多,而如何防治隧道渗漏水问题成为隧道工程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导致隧道渗漏水出现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雨水的影响。该区域降水充沛,雨季持续时长较长,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该隧区围岩内泥沙含量也随之增加。

2)受到地下水的包围。施工人员开挖隧道过程中,因施工改变了原本的地下水环境,导致地下水流向隧道,并包围隧道,导致隧道内渗漏水。不仅如此,地下水流向的改变,会令隧道所处山体应力出现变化,导致不均匀沉降或位移现象,使隧道衬砌结构产生裂纹,出现渗漏水问题。

3)开挖隧道过程中产生的地质问题。本工程,隧道区域裸露的地层包括第4系,侏罗系上中统高基坪组第四亚群(J2﹢3gjd)。洞身底层主要为流纹斑岩。对隧道工程可能产生影响的裂纹总计3条,隧道洞身穿越断层总计6条。

4)施工人员支护外墙板模板,并在底板之上埋设支模钢筋,施工后于底板表面切割钢筋,因钢筋没有保护层,钢筋头遗留在外,会造成化学腐蚀,引发严重渗水问题;防水板热熔焊接不到位(如图1所示),同样是引发渗漏水问题的原因;施工人员安装引流盲管过程中,未探明渗水位置,或是未能有效固定盲管,导致喷射混凝土过程中产生偏移,无法获得理想的引流效果,产生渗水通道。

5、 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5.1 进洞前防排水处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进入隧道前,应先认真调查与分析隧道轴线范围内地表水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地表水的主要来源、补给方式等其他实际状况。施工人员在结合施工方案制定对应的进洞前防排水处理施工质量管控方案,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勘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坑洼或探坑孔洞,针对勘探期间遗存的坑洼或孔洞,需采用分层夯实加黏土封闭方式加以回填。

2)部分沟谷区域存在许多经过隧道洞顶部的裂缝及底部岩层裂缝,施工单位需应用浆砌片石进行填补,同时利用砂浆进行灌注,以保证其平整度。

3)施工单位结合设计方案于隧道洞口上方开挖天沟,然后利用浆砌片石予以砌筑。通过该方式,可防止洞口仰坡遭到冲刷,同时避免地表水向下方渗透。

4)施工单位可运用喷射混凝土封堵洞顶开挖的仰坡及边坡坡面。

5)若施工单位需在洞顶区域修建高压水池,则需将其建立在隧道轴线之外,同时还需结合设计方案予以防渗防溢处理。

5.2 隧道开挖期间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就实际施工情况而言,虽然我国许多施工单位能够确保隧道工程进洞前防排水工作质量,但其还易受到其他因素干预,如地下水不断发育、开挖之后地表水向下方渗透以及岩石碎裂等,导致其在实际开挖后依旧存在许多富水区域。因此,施工单位加强对富水地段的处理便显得至关重要。为保证富水地段防排水措施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应加强如下质量控制工作:

1)施工单位必须对隧道开挖后发现的富水区域予以分析,确认造成富水的主要原因、出水区域及出水规模等,依据分析结果,遵照以排放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理原则,结合隧道开挖基础环境制,定更为适合的施工方案。

2)富水区域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在施工强富水段时,应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坚持以排为主。施工人员在施工开挖、支护、仰拱以及防排水等工序中,需要通过各种方法使水流出。设计方案中,90%以上的地下水均经由中心水沟排除,因此在考虑排水方案时,需思考如何将地下水引至中心水沟,尽可能降低电缆槽侧沟的排水压力,以免由于排水不及时而引发人为衬砌背后积水以及产生水压现象。如施工人员每次开挖前,需在掌子面钻5-7个超前炮孔,适当释放水压;同时在围堰渗水较多区域安设环向 50盲管(如图2所示),集中引导排水,所有盲管需采用土工布包裹,以免喷射混凝土时造成盲管堵塞,保证裂隙水能够在初步支护后及时排放。或是施工仰拱前,先作临时水坑或水沟,集中排放地下水,同时在台阶两侧安设临时排水沟,上台阶与已经浇筑完成的仰拱之间安设一道水沟,仰拱前方5m位置设一集水坑,采用水泵将集水坑的水抽入隧道中心水沟,保证仰拱混凝土在凝固前不会受到侵蚀。

5.3 二次衬砌防排水处理施工质量

5.3.1 防水层安装施工管控

防水层质量直接决定了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重视防水层安装施工控制质量,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施工单位应先检验防水层材料质量。施工单位需在防水卷材进入施工现场前,结合质检要求予以抽样检验,重点针对防水层表面质量进行认真检验,严禁存在撕裂、缝隙以及小孔的防水层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单位在铺设防水层之前,需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予以检测,之后针对有待开挖的区域以及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区域予以去除及找平,然后将裸露在外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头去除,并利用水泥砂浆予以找平,在保障混凝土表面平顺的状态下开展防水层铺设。

3)防水板材的铺设以及固定。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依照基准线安装防水板。利用防水板材专门使用的塑料垫以及钢钉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之上,应用暗钉圈焊接并固定塑料防水板,最终构成没有钉孔铺设的防水层。防水板铺设依照10:8的松浦系数予以铺设。

施工人员需要清洁完成的基面之上安装并固定土工布垫层,同时在喷射混凝土隧道拱顶部标记隧道纵向的中心线,然后确保完成剪裁的土工布垫层中心线和喷射混凝土上的标志之间形成重合,从拱顶部起逐渐朝向两边下垂铺设,利用射钉固定垫片将土工布铺设在喷射混凝土表面,并保证牢固性。水泥钉的长度应控制在50mm之上平均拱顶每平方米分布3到4个,边墙每平方米2个至3个。

上述工序结束后铺设固定防水板。施工人员在隧道拱顶部土工布位置标记速调纵向中心线,然后保证防水卷材横向中心线与该标志进行重合,同时焊接拱顶部防水卷材与热熔衬垫片焊接的质量,从拱顶部起逐渐向两侧铺设,以便铺设,同时和热熔衬垫进行焊接,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和土工布之间密切贴合,严禁过紧,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防水板专用融热设备需要和热熔衬垫所处位置对齐,进行热合,通常为5秒左右,两者粘连与剥离强度应低于防水板的抗拉强度。

4)施工单位完成防水层铺设后,需再次对防水层安装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方式多种多样,实际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方式有如下几种:(1)施工人员人工将防水板抬高,观察其和喷射混凝土之間是否紧密贴合。(2)观察防水层表层是否出现了受损、破坏及其他问题。(3)观察焊接位置及粘结的宽度。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中,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度应控制在2.5cm之内。粘结过程中,搭接的宽度设定为10cm,粘结宽度则控制在5cm之上,确认最终结果是否满足上述要求,且确认有无漏焊、烤焦及其他问题。(4)检验拱部与拱墙裸露的锚固点有无塑料片遮盖。(5)施工单位铺设20m-30m距离之后,将焊缝剪开2-3处,每处长度为0.5m,观察有无出现假焊或漏焊问题。(6)施工单位需开展压水试验,观察是否存在漏水问题,检验防水板铺设质量。若确认存在问题,则需将问题详细记录在案,同时立刻进行二次修补,不满足要求的工程必须全部返工。

5.3.2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需严格根据设计方案中标记的混凝土指标内容开展招标购买,在保证报价科学的基础上挑选质量更为优秀的混凝土供应商。

2)若施工环境中湿度较高,存放的混凝土则更易受潮而产生变质的情况。进而造成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降低。因此,施工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管理,定期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验,确认其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3)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强化对振捣工作的控制,尤其重视施工缝、变形缝及其他脆弱部分的混凝土振捣工作质量。施工人员应尽可能清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及孔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能够实现充分结合。

4)为了确保隧道防排水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重点监管,必要时应用全流程监管,以免施工期间出现漏振、过振及其他问题。

5.3.3 止水带安装施工管控

一般施工单位在进行衬砌防水混凝土间隔灌注施工期间,易引发防水混凝土施工缝问题产生。在解决施工缝防排水过程中,需将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应用在复合式衬砌之中。具体采用如下方式:

1)认真检查二次衬砌的端部。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需利用钢丝刷清洁上端混凝土,或在完成浇筑的4h-12h内,利用高压水清洁混凝土表层,认真检验固定止水带接头位置、止水带位置是否产生偏差及混凝土浇筑期间止水带是否出现破损等问题。

2)若产生上述状况,应及时予以修补及处理,以保证止水带可以正常应用。同时,施工单位需认真检验止水带安装质量,以保证止水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重点检测止水带是否出现破损问题,同时观察止水带接头宽度能否满足施工需求、位置是否產生偏离、止水带固定质量和有无卡环作为固定等,同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案。

3)若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告知施工单位进行返工。返工结束后,施工单位需再次进行检验,直至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5.4 防水层破损的检验与修补

施工项目所采用的接缝为双焊缝,就可以运用中间存在的空腔开展充气检验。方式是应用5号注射针和压力表相接,利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充气过程中,留存的空腔将鼓起来,如果压力表到0.1至0.15MPa,需要停止充气。若是压力表数值在1min内部不存在下降问题,证明焊接质量满足要求。否则即证明焊接质量不佳,此时可为焊缝涂抹肥皂水,寻找漏气的具体位置,为其进行补焊,直至不漏气。

结束语:

市政公路隧道建设工作中,水是影响最终工程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隧道工程建设中,防排水施工直接影响隧道的使用年限及安全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强化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防排水施工质量,减少渗漏水病害的发生,做到隧道衬砌无渗点,排水设施通畅无堵塞,从本质上消除质量隐患,确保隧道的质量安全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玉.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控制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2018(12):86-87.

[2]冯建明.隧道工程中防排水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19,45(8):2.

[3]韩超宇.浅谈五指山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砖瓦世界,2020(4):236-237.

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如今,我国的建筑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的建设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成为了建筑企业不断奋进,更新,占领市场的重要技术资源。从国内当前对建筑行业来看,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正在不断更新,新的施工材料、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应用,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征程,建筑企业的内部竞争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赢得市场,建筑企业需要认清现代发展需求,转换传统的施工理念,不断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提升工程质量。本文针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建筑施工技術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现有施工技术特点等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下,我国的建筑项目的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建筑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尽快且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各个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通过不断提升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赢得市场。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理想,但是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如整体的施工技术还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前整体的施工效率。建议工程施工人员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加强技术管理,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情况入手,引入更多先进、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最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一、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

(一)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指的是满足房屋建筑和附属设施的相关管道、配线等活动形成的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的内容包括梁板柱、基础等形成空间,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居住等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如今建筑工程的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给排水、环境和能源管理、智能化、园林管理等多个专业。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较多,其特点包括固定性、流动性、动态化和程序性等特点。

首先,固定性和整体性和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有相关性。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中,基础的施工项目需要合理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地面上建筑还需要利用模板、钢筋等施工技术,这些技术较为固定;而且建筑工程项目的实体不可移动,也是固定性的一个特征。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些人员和物资本身都带来流动性,再具体的施工策略开展下,建筑工程项目故此带有流动性特征。

其次,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施工的材料不断增加,项目的质量、稳定性要求也有不同,这些都表现了工程技术处于不断更新的环境,建筑工程项目的动态化特点。在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下,地理位置不同、施工资源不同的项目也能够被针对性建设,整体有效地完善了施工技术,也为我国的工程项目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提升了施工水平。

最后,工程施工技术的程序性特征,在实际的建筑行业发展中,每一个建筑施工环节都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造成影响,而建筑工程项目十分注重施工流程,每个工程的施工流程彼此衔接,带有联动性,而施工的各个环节对整个施工的效率也产生影响。为了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相关单位要制定好施工组织计划,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来确保施工环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各个使用要素合理,减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此,相关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整体性质出发,科学且合理控制外部因素,进而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可以推动项目稳定且高效运转,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效促进土木工程顺利开展。不断落实、更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可以让施工技术和时代稳步发展,更有力促进建筑企业步入新的征程。

(一)加强技术管理可促进企业发展

建筑工程是我国的基础项目,对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有必然价值。通过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的研发和改革,创新技术,可节约建设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为我国的多项经济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还能够合理分配各项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进而全面且有效推动工程建设。

(二)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开始朝着精细化、现代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通过合理运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扩展建筑工程的施工形式,让现有的土木工程生产方式更加多样化和有效化,在省市、国际之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节能降耗,提升现代化生产目标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多以人为管理为主,大多施工组织计划开展时存在较多施工不足之处,对我国的工程项目的开展有所影响。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多学科综合管理模式下,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有较大更新。在计算机技术、云技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得以更新,现场的施工监督管理能力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的自动化技术提升,都可有效提升且提升施工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降低了工程管理的风险和难度。自动化管理模式下,人为误差风险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也得以提升。如今,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正在不断改革中,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推动建筑单位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水平,不断优化生产资源,确保现有环保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统一和融合。在增强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对大气、土壤等危害,这些技术的概念和创新都有助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现代化、节能化,实现节能减排的综合目标。

三、分析当前常见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建筑工程关键的材料,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可以较好地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安全隐患。从现有的工程管理来看,我国的混凝土技术运用中容易受到温度、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影响,不利于工程稳定运行。具体表现如下:(1)温度对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而混凝土自身冷却时候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出现内外温差,诱发裂隙问题。若混凝土施工时候没有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差,诱发混凝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裂隙风险增加。(2)混凝土的凝固和自缩影响,混凝土在固化过程本身会伴随着蒸发和放热的问题,混凝土的自身结构也会出现收缩的表现。整体来看,较大规格的混凝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水分,混凝土的收缩问题加重诱发混凝土裂隙。此外,混凝土养护工作对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影响较大,若混凝土承受盈利不当也会出现裂隙。对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配比管理,加强运输监督,同时现场振捣和后期养护,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技术,更是高层建筑项目的必要工程。如今,我国的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数量多,对模板技术的运用也有所提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相关单位需要明确模板工程的技术要点,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进而推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预案,做好人员分配,检查好施工材料、工程技术工序的合理性,尽可能落实到安全管理措施,减少施工风险,禁止出现无图纸施工问题,最终降低施工安全问题发生。此外,针对楼梯、墙体、基础等不同部位要予以针对化分型,确保放线、支撑、加固合理;按照安全和质量原则确保支模和放模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有必要的影响。钢筋的材料直接威胁到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国家也需要做好施工管理管理,按照不同的施工标准选择科学有效的钢筋材料减少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对此,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配置,结合不同的施工需求选择不同直径、强度的钢筋,要减少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

四、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常见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工程实用技术发展迅速,国内的工程管理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为了减少使用隐患,加强施工管理,相关单位要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常见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现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创新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的自身工作认识不明确,对自身的工作认知有所误解,进而无法对现代有效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提供依据。在缺乏高效管理技术支持下,施工团队对自己的工作认知不明确,因为责权管理分工不对,导致多个部门出现了责任推诿的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综合管理需求。对此,相关工程管理单位需要认识施工管理技术的必要性和,降低施工风险。

(二)施工技术的理论和实际内容研究不到位

在我国的现代经济水平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我国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理论也在不断更新。从现有技术运用现状来看,很多单位表示现有的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之间存在较多不相符的问题,这些都无法积极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价值,而很多先进的技术实践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阻碍,这些都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各项发展造成阻碍。

(三)现场施工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

建筑行业的施工风险大,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中相关施工人员都需要利用多种机械设备来实现针对性施工目标,降低施工风险隐患。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基坑土方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极大影响。如很多工程性项目基坑支护不当可能导致基坑顶坡出现位移、诱发坡体滑落等风险,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整体施工造成极大的威胁。若机械和设备调度不到位就可能威胁施工现场安全,严重时候也可对施工经济造成极大影响。对此,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积极检查、更换、更新机械设备,更好地消除、解决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例如做好混凝凝土施工管理,定期检查脚手架安全性等,预防施工安全隐患,提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或相关单位需要采用科学的支护技术和方法提升基坑支护效果,并在现有的支护技术创新中科学的支撑体系,确保不同的体质条件和使用环境施工安全、稳定。

五、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需要了解施工需求,加强施工技术创新,做好现场管理,继而积极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改变了我国的多个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人为管理现场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建议建筑工程管理单位紧抓生产管理,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做好生产分析的同时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对我国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可靠的辅助帮助;与此同时做好现阶段工程的综合管理,了解施工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要点,尽量减少人工工作量,全面且高效地提升施工技术。企业内部也要加强生产管理,利用多项技术将土木工程的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材料等整合,并通过统计管理等方式调节生产模式,并结合施工单位的情况合理分配工作资源,尽量减少闲置的设备,实现资源有效分类,高效利用。

(二)使用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热潮。在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更新,通过多种施工技术来优化生产消耗,提升生产质量。例如可以将太阳能技术和施工技术结合来减少建筑工程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此外,可以选择绿色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施工材料,可以延长建筑产品的寿命,也能够实现可循环利用目标。

(三)强调创新管理

为了进一步落实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各个施工单位需要转换施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广开言路,进而更好地提升施工技术。如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来减少施工流程、工序,降低周围环境对施工结局的影响。加强技术管理,要求各个施工人员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施工技术,进而对施工材料、施工构件进行综合管理,提升施工质量。

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研究

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使用技术有了不断更新,在勘察技术和云计算等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使用技术正朝着精细化、数据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如很多施工单位利用传感器進行动态监测,地基施工中让桩锚和支护体系结合实现预应力锚杆和灌注桩稳定,为整体支护体系提供理想的锚拉力,预防位移。在支撑用力方面还能够加强排桩预应力,利用云数据来检测、分析、计算位移并采用科学的方式予以处理,预防基坑变形,同时不断提升深基坑的稳定性,这些也能够为后续工程的稳定性建设奠定基础。

在现有的施工环境下,国内研发了多种预应力施工技术如无黏结预应力技术、粘结体预应力技术等。其中粘结体预应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的摩擦力,同时加强工程后期的施工养护,增强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工程原材料,为整体的施工提供便利。而无黏结预应力技术,该技术还兼具操作便捷,摩擦力等优势,可以为工程的整体施工稳定性和质量奠定基础。装配式使用技术也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热点,将工厂加工预制的配件和构件送到施工现场,通过多种连接方式构建成建筑整体,这种施工方式施工速度快且适合大型工程同步施工,可减少使用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工程速度,是当前工程技术发展重要方向。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对工程的稳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施工隐患,提升施工质量,各个施工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监督和管理,提倡创新、绿色施工,转变管理经验,进而为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对此,本文提倡施工单位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先进施工设备,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苑朝欣. 探究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71.

[2]马正阳.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65.

[3]张健. 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J]. 建材与装饰,2019(31):181-182.

[4]刘晨曦.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与质量控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49-50.

[5]李春梅. 新時期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65+173.

[6]任兴星. 解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 散装水泥,2021(01):92-94.

[7]李永魁.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相关探究[J]. 砖瓦,2021(04):108+110.

[8]李核.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居业,2021(05):143-144.

[9]陈红旭.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1):69-70.

[10]江广. 基于如何创新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探索[J]. 低碳世界,2021,11(07):110-111.

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管理;发展

1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的施工管理问题

1.1施工管理力度过于薄弱

纵观目前大多数的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来看,各个施工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管理工作人员、下属施工人员对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均未引起重视,尤其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职能从未对此进行强化,也未高效落实,这样很难深度贯彻落实给排水工程施工相关管理质量要求制度,也很难把控整体的现场施工节奏。其次,主要承办单位和实际施工单位,二者之间的责任权利未划分清楚,存在着主要履行义务模糊不清的情况,并且检查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严谨的监督管理制度作为支撑。这样于整个现场施工而言,也会造成分工不明等混乱的情况,进而就会导致多种的安全隐患性问题。归结到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全面,不够与时俱进,没有进行创新完善。这样就极其容易导致给排水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问题,对经济财产、人们的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1.2施工技术与相关操作不够规范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是给排水工程的核心所在,它能够直接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带来问题。目前大多数的给排水工程都清晰明确了基本的给排水整体的施工工序和主要的技术要点,然而,相关施工人员整体职业素质过低,文化水平也不够,这样就直接导致给排水施工技术和相关工序未按照科学具体的要求进行落实,现场施工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并且实践经验极其缺乏,整体的施工工艺也难以清晰掌握。这样水平的施工人员若是参与到了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安全隐患问题将会频频发生。例如,在给排水工程进行预留孔洞的处理时,若是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缺乏,能力不够,就会出现预留孔洞偏移等很多的问题。如此一来,后续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再次进行孔洞的打凿,对于整个给排水工程而言,将会导致多种安全问题的发生。

1.3施工材料不够安全科学

直至目前,大多数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整体的安全性、质量性严重不符合相关标准这是最为突出的隐患问题。例如,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输出,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均会选择一些低质量廉价的施工材料,这样的材料生产厂家不明、质量检测书、质量保证书更是没有,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在实际的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就会引发渗漏等问题。其次,材料质量检查人员也未落实职能,在材料入场之前对其未全面认真的审查,很多残次品流入施工现场,在实际的给排水工程中投入使用,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并且,材料检查程序也不够科学全面,过于随性,导致整个质量检查不够严谨科学。

2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2.1建筑给排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单位要对建筑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利于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施工成本,还要提前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严格地按照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会审图,对施工任务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做好设计准备,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单位要对建筑给排水施工开展全面的安全准备工作,明确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避免发生材料不符合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标准要求的现象,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水平。对施工秩序进行管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最大程度上避免在准备阶段出现质量问题,确保准备工作完善,以便开展施工。

2.2建筑給排水施工的原则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的布置要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分上下层布置,在施工环境上层布置通风管道、热水管道、保温装置,在施工环境下层,布置液体管路、冷水管路、不保温管路。而且建筑给排水的施工原则是,必须在施工前方进行主干管路的布置工作,在主干管路后方进行分支管路的布置工作,大口径的管路布置工作要在施工前方进行开展,小口径的管路布置工作要在施工后方进行开展。施工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对原则进行分析,按照原则的要求,按照流程开展施工,遵守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原则,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布置发挥最大的作用。

2.3建筑给排水施工管道的管理

施工人员在开展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作时,首先要全面地对建筑给排水施工管道进行分析,并且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管道的布置工作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还应该在建筑内部设置检查口,充分利用检查口的作用,将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杂质进行全面清除,保证杂质不会影响施工质量。还应该要对建筑给排水管道立管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立管的布置符合施工要求,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造成噪声污染,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的经济效益。展开对建筑给排水管道的立管进行设置时,对于设置在管井内部的立管,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检查口的检查,并且还要有专门的维修部门,保证检查口净化杂质的效果;对于要求较多的建筑给排水管道可以利用厕所,将立管布置在厕所中,既可以达到二次装修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2.4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给排水施工,要提前检查施工环境,分析支架和管道地沟,提高准备工作的安全性,保证经济效益。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测,对在检测中出现故障的施工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避免因施工导致施工出现安全问题,促进建筑给排水施工顺利开展。在开展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管道口出现缝隙。施工人员要严格地按照施工标准对管道口进行连接,防止因操作问题导致对接管道产生空隙,防止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出现偏差,加强控制引入管的距离,有效保证引入管的施工效果。

2.5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支架管理

要保证固定支架和管道之间的衔接,提高支架的灵活性,滑托和滑槽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5mm,伸长吊件设置后要采取热胀冷缩的处理措施,在建筑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吊架固定,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还要在金属制成的吊杆上安装非金属的管套,保证吊杆不被破坏,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安全性。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工程之一,对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的血脉,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这就要求我们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大胆创新,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让我们所做的每个项目都能真正的安全、高效、节能、经济。用我们工程人员的小进步为建筑给排水带来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东霞.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3):156-157.

[2]李胜.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及质量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安全,2016,31(7):60-61.

[3]龙宽伟.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探析[J].科技视界,2020(8):169-171.

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城市排水工程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排水工程的意义,分析了其形式以及排水规划特点。在探讨城市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同时,研究了加强城市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一、前言

作为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其质量控制和管理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城市排水工程的整体效果。

二、城市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虽然我国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城市排水工程建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其建设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相比较国际的先进社会水平,我国目前的排水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整体排水工程的质量并不足以满足目前城市居民的需求,达不到其既定的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在于其为实现城市现代化排涝除渍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排水系统的质量,才可以保证城市排水能力,才可以有效的将城市内的雨水废水污水进行快速的排出,避免城市由于降雨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积水,提高城市生活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保证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根基,我国与外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相比,排水工程的整体水平还有所不足,虽然拥有对城市降水污水以及废水的处理能力,但是这种程度还不足以对水资源具备有效处理和净化的能力,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城市排水系统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排水量不够大导致城市将雨水或台风山洪等自然水灾造成的积水量过大,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重大安全事故。

三、城市排水体制和排水系统的形式以及排水规划的特点

1.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来源主要分为三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这三类水采用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一些改进型的方式。(1)合流制排水体制。把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一个管渠系统收集输送的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2)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即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排水管网系统。城市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或深度处理后进行中水回用。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3)排水体制的改进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的提高,对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理念越来越被接受和采用。发展出一种新的系统,它既有污水系统,又有雨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不同的是在雨水系统中增设雨水跳越井,再与污水系统连接,这种系统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系统的功能;大雨的中后期,雨水的污染物已大大减少,超出污水管道输送能力的雨水由跳越井排入水体。

2.城市排水系统的形式

城市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道路竖向、城市性质、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污染情况等来确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布置形式。(1)直排式布置。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以最短距离排入水体,这种布置方式多用于雨水排放系统。(2)分散式布置。当城市布局分散或功能不同,通常将排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片区,各排水片区内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这种布置具有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等优点,但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将增多。(3)集中式布置。当城市布局紧凑,成连续性带状或环状布置时,通常将污水集中处理,这种布置便于发挥规模效益,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四、城市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城市排水工程管道质量问题

在城市排水工程的详细施工中,一些施工公司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片面追求本身效益,采用以次充好的办法,将残次管道应用于城市排水工程的施工之中,出现了市政排水管道构造强度缺乏,在地上压力过大,甚至在正常的运转中呈现开裂,进而致使全部城市排水体系呈现问题。此外,残次管道没有规则的抗渗性能,在长时间运转中呈现松懈和渗漏,进而引发市政排水管网邻近地上疏松,引起路面陷落,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2.城市排水工程缺乏监督

在城市排水工程施工中,进行监督管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些企业缺乏监督单位,导致在施工时任意妄为,不注重工程质量。然而即使企业有监督单位,但监督管理能力不强,在施工期间,监管单位很少到排水工程施工现場进行亲临指导,造成许多违章工作现象产生。另外,一些城市排水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执行基本的建设程序,在尚未签署各项施工合同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排水工程施工工作,这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和安全存在较大的问题。

3.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面水厂处理工艺仍然以常规处理为主,即: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已有少数城市当水源受到污染影响时,采用了深度处理。

五、加强城市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1.加强施工图纸的审核。在城市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施工图纸审核不严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还会影响到施工的整体进度和安全,因此,在排水工程施工的防治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核,其次是与设计单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第三是全面了解排水工程的管线长度、管材规格、走向、坡度、井位数,以及与施工区域的相关地质和水文资料,进而才能保证排水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2.扩大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核心,提高城市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要以人为出发点和核心。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意识到工程质量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岗位教育和技术培训是不容忽视的。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熟悉操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另外,施工企业要改善工作环境,激励工作人员的劳动热情,根据每个人员的不同特长和施工工程的特点来合理安排岗位。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危险性较高、难度较大的工作,应由经验较丰富、技术较娴熟的人员担任,使每一位员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共同协作,确保工程质量。

3.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在城市排水工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城市排水工程的终品质量。如果排水管材质量不合格,砂石中含泥量超标,水泥不合格等原材料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是严把排水管材质量关。排水管材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并要求提供质量部门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证明;要严格按照技术人员设计的要求选用管材品种;排水管材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要求外观质量表面平整,不得有破损、脱皮、蜂窝、裂纹等现象,不合格管材责令退场或者经处理后再使用。二是严把“砂、石、水泥”质量关。对砂、石等原材料进行选择时应注意,砂子不能使用就地挖槽取出含泥量很大的粉砂;碎石的粒径和压碎值应符合相关的要求。

六、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其施工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从城市排水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质地最为优化可行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晓.城市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J].科技资讯.2010(01):40-41.

[2] 李傲.浅谈论城市管道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11(09):163-164.

[3] 李夏.如何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J].赤子(上中旬).2011(15):280-282.

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介绍防排水系统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水利工程中主要的几大防排水技术,并就防排水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加以介绍,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排水技术;分析研究

水利电力工程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防排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使其作用范围不断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随着要求的增多,其形式也逐渐灵活多变。我国地大物博,国内水利工程防排水工程施工易受到地形地貌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针对防排水系统这一环节需要十分慎重,从设计到施工都需保证合理安全。

1.防排水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据相关研究及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水利工程由于防排水系统故障或存在不合理现象而导致整个水利工程出现损坏的事件时有发生,水利施工质量及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会给整个施工团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严重威胁到各参与方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近期多地区因为强降雨及台风的影响出现水灾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相关城市在建设排水设施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堤坝工程和下水道结构上存在的设计失误等,都给城市建设及城市居民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所以,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2.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的防排水技术

2.1主体建筑物的防排水技术

主体建筑物的防排水工作是最接近人们生活的,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这类防排水工作主要是集中于居民住房及商业用房等房屋建筑物中,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公路、隧道等,甚至好包括堤坝水库等防水工程,对于这一类防排水工作,需要建立大型的且完善的防排水措施,密集的人口需要保证其安全和正常的生活。

但是,不是所有的主体建筑物的防排水工作都一样,因为不同的建筑物会有不同的功能,这也会导致防排水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真正着手建立防排水工程时,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物需求,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水排水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地下工程,一旦建立就很难更改,所以,前期考虑要做到十分周全,特别是实地考察及数据搜集阶段。

在我国,防排水建筑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挡土建筑物,一类是挡水建筑物,前者侧重于排水,而后者侧重于防水,以下就这两种建筑物的防排水系统加以介绍。

2.2挡土建筑物中的防排水系统

挡土建筑物的形式丰富,通常都是为了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式,主要包括混凝土护坡,大坝上下游挡土墙、厂房上下游挡墙等。上述讲到,挡土建筑物的侧重点是排水,所以,其在实际操作技术中以排水措施所需技术为主,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通过在坡面铺设具有润滑作用的土工布来加快排水的速度,而利用混凝土护坡的,则会将排水用的管道直接铺设在混凝土中,加强排水效果。有时为了更好的排水,会将一些科学的小型系统穿插于大型排水系统之中,形成深水系统,保障排水工作的快速有效进行。

2.3防排水技术在挡水建筑物中的作用

挡水建筑物與挡土建筑物存在较大差距,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挡水建筑物的主要侧重点是挡水,也就是防水。在实际操作中,完善的防水措施会在建筑施工之前就构建好,并与后期的排水工作做好衔接。挡水建筑物防水系统主要有结构自防水、缝间止水、坝肩接触防水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自防水系统是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解决漏水问题的,而缝间止水系统则是用来解决挡水建筑物出现横缝缝面的漏水问题。通俗的讲,挡水建筑物就是将多余的或是流速过快的水储存在建筑物中,从而缓解下游水量的压力,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排放,降低洪涝灾害,水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防排水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

3.1施工人员的身体保障措施

施工人员的身体保障主要需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从施工单位方讲,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及安全,要确保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环境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的,对于碰上恶劣的天气,要主动停止一切施工,万事以员工人身安全为先;从施工人员本身来讲,则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包括戴好安全帽,穿好安全服等,还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拒绝疲劳作业,更不能明知隔天需要高空作业,还大量酗酒或是熬夜。第二,施工人员的生活环境保障,一般来讲,施工人员都是住在工地上的集体宿舍中的,所以,为了确保宿舍环境能保障员工的睡眠,住宿条件一定要合格,并且能够保证通风、照明等设备必须齐全,还有工作餐方面,要足够提供员工所需营养。

3.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保障措施

水利设施与其他建筑项目不同,其情况相对来说更为复杂,所以,就保障措施而言,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必须事先挖好排水沟,让地下水得以顺利排除,如若判定其地下水量较多,则需在下坡进行挖机,甚至是设置抽水机等抽水设备,确保安全。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选取以及机械设备安防的位置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3.3水利工程进洞施工的规定

水利施工相关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确保其掌握了相关设备的操作,了解设备性能以及操作流程,并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让其进洞施工。也就是说,对于施工人员的上岗以及进洞施工必须有严格的规定,不符合规定坚决不能实施,这是把控好事故源头的重要举措。

在洞内施工与露天施工是不一样的,洞内施工必须严格控制通风系统,保证良好的通风才不至于出现工人空气中毒等现象,同时,还需做好撒水除尘工作,对尘缘地进行封锁并有效的将其与工作人员隔离,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防排水系统的建设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排水系统作为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技术水平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本文中所讲到的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的防排水技术还只是常用的,也只是水利工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技术。但是技术贵在先进及创新,所以,对于防排水技术的研究不能止于表面,而应该更加的深入,研究出技术更高、效率更高、安全系数更高的防排水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海雅.有关水利工程防排水技术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81.

[2]张红雨.浅谈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125.

上一篇:怎样发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规划管理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