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2023-09-23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第1篇

1 三条边界标准和教师论文的现状

标准不少,但从具体层面上说,论文至少有“完整的论文题录,正文的结构和文后参考文献”三条边界。其中后两条是从属于“完整的论文题录”的。

1.1“论文题录”的第一条边界

“完整的论文题录”也叫论文的辅文,它包括论文中除正文以外的所有部分。除文后“参考文献”在下文另述外,其他四条要求如下:

(1)题名。题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应围绕题名来写,不超过17个汉字,否则要用副标题。

(2)署名。教育论文是靠交流实践来落实发展的,作者信息的完整有利于学术交流。作者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和通讯地址,本人的业绩简介”三项内容。[1]期刊缺少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编辑和读者就无法与作者沟通。

(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从篇名和正文中抽取的最能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一段文字,是分论点的集合,是对全文核心内容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2]它对检索、著录与交流是极其重要的。摘要一般在2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8个即可。[3]

(4)英文题录。即把题名、署名、摘要和关键词等几项译英。译英是题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果缺少了题录中的任何一条,只能会使教育论文下降到掐头去尾的“文章”级别,就不是“全须全尾”的正规论文。

综观中小学教师的不少文章,往往缺少“摘要和关键词”和将“前三项译英”。有的甚至还缺少第二条“署名”。这是越过第一条边界的。

1.2“正文的结构”是论文的第二条边界

“正文的结构”是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初学者如果刚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不妨循序渐进以先入模、后出模。谨记“正文的结构”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大板块。

(1)提出问题。如果说论文通行的道理是“摆事实、讲道理”,那么此部分(第一板块)就承担了摆事实的重任,是此文瞄准的靶子,体现此工作的价值所在。事实可以是现象,现状,结果,事实,具体,个别,实践和案例等,如果一开口就先放上名人名言、中央文件,先讲大道理、空理论,宏观,理论,教条,结论。那么就会跌入失去论据论证的泥坑。建议用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育心得,教育经验或教育调查结果等客观事实来描述论证。如若例举出负面例子作现状,则下面的原因诊断分析和“开处方”就较易于有的放矢了。

(2)分析问题。分析的对象是上述所现状和案例。如果是负面的现状,需要找出原因。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和标准比较分析,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并适时应用理论。如是调查报告则可以用调查的结果来分析表述。这是第二个板块。

(3)解决问题。第三个板块是解决问题的处方。开出的处方可以是反思、意见、启示、建议,对策等等。开出的处方或提出的建议(引发的思考)等,应是有利于解决上述提出,分析的问题。

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于分析解决问题,引发思考。如果尽可能地从问题(负面)的现状入手,就易前呼后应了。反之,如果陈述功绩、自我表扬,写的就不是论文,而是工作汇报,是邀功请赏的文章,就会越过第二条边界。

总之,前呼后应的论文才是顺其自然的,才不会越过第二条边界。

1.3 第三条边界是文后“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前述“论文题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常被忽视的部分。它有7个要素,[4]分述如下:

(1)正文中相关句子末尾的上标,如“[1]”。(2)序号。如“[1]”。(3)被引文作者。(4)被引文题(篇)名。按国家标准规定其首字母分别如下,[M]专著;[J]期刊文章名;[N]报纸上析出的文章名;[D]学位论文名;[A]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章名;[C]论文汇编集名;[R]报告题名;[S]标准;[P]专利;[OL]网址等(1)。(5)出版者。如出版社名,期刊名,或报纸名,网站名等。(6)出版时间。指年(期)。(7)页码。

参考文献是按GB7713-87和CAJ-CD来著录的。[5]其实例可参见赵玉东等编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一书(2)。[6]

比对上述七个要素的引用标注,现在中小学教师文章中最常见的是缺少第二条“正文中相关句子末尾的上标”和第七条“页码”。参考文献的条目如果缺少“页码”,就不能证明引用时见过原文。缺少“正文中相关句子末尾的上标”和“页码”,只能说明文末用的不是参考文献,而是参考条目;也不能标明引证与被引证关系;从而也不能说明该文还在第三条边界内。

据大样本统计,国内发表论文篇均至少引用7条参考文献。[4]学界一方面认为,作者被引用的多寡是核心作者评定的依据;期刊被引用的多寡是核心期刊评定的依据;论文被引用的多寡是核心论文评定的依据;总之,越是好的论文被引用的参考文献条数越多。另一方面认为,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条数越多的,该论文质量也越高。之所以说,(copyright)在论文中地位之所以首屈一指(3),就是因为论文中对引文的标著情况反映了对他人劳动的尊重程度,也是作者在学术上被同行承认的前提。正因为如此,才说这不仅是普世价值观的问题,而且是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一;进而在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时作为理想教育(或思想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何况,引用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作者对学术前沿的了解深度和及时性,这是做出好学问的重要前提。

因此,无论是作者,评委,还是期刊编辑在引用参考文献条数的多寡问题上,应取多者为上的标准。这也是聚焦第三条边界的主要目的。当然,要发表的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登陆时,期刊编辑都会将它与相关的、已发表过的文章进行查重比对,两者的“重叠”部分只要超过一定的百分比,就会涉嫌抄袭(示警);但如果有文后参考文献来标注说明对他人作品的引用,且作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就可正当有效地规避警戒线。

2 越过三条边界的因素

一个事件的发生形成,绝不是个别因素偶然造成的。而是一系列相关因素综合作用致使的。论文边界标准被越过的因素有师范院校对毕业生的把关,有写作的人有责任自律,也有出版界、学界和相关部门对标准的执行力有责任人他律。

2.1 师范院校的因素

(1)因为近年大学的扩办,又因为高校教授们把教学的重点都放在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因为单纯追求升学率,中学那样的竭泽而渔教育教学,致使甫一离开家长和中小学老师“呵护备至”的大一学生,就有了放任自流的机会;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大学校方降低了对本科毕业生论文的指导、监督和答辩的标准。

教育主管部门在发放教师资格证书时忽视了对论文写作的审核。

凡进必考的中小学校校方也忘记了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这道门槛。进了校门从业后,直至不少教师都已评上了副高职称,在论文写作时也屡次三番地越过这三条边界。

(2)基础课没学好。文献检索课和统计调查对师范院校毕业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反之,基础没来得及打好就进入了中小学教师岗位,便无法写论文。到非写不可的时候,只好有意无意地越过三条边界,拿出次废品的文章来交差了事。

2.2 中小学老师的因素

功利主义的倾向,使得不少中小学教师的动机出了问题,他们教科研、写论文并不是为了增进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而是为了晋升职称。写作时的恶性循环是基础越低越着急,越着急便越马虎,越马虎便越不把标准放心上。即使这样,他们因“忙”来挤兑应在论文写作的时间投入,致使前两年标准不健全时侥幸评上副高的人裹足不前,表现在与教科研中的课题、论文写作敬而远之;还未来得及评上职称的,到了不得不写时,只好有意无意地越过三条边界,拿出次品废品的文章来交差了事。

2.3 期刊的因素

为了节省版面,国内一些期刊,乃至国字号的期刊,在刊登中小学教师论文时就略去了参考文献,省去了摘要和关键词,更去掉了相关译英。这种指鹿为马的影响是负面的,它给后面要完成论文的中小学教师留下了个错误的样板。加上收取版面费的错误做法,都是违背新闻出版署的初衷的。

2.4 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

常听到少数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在说,中小学第一线的教师很辛苦,(写论文)不能按这三条边界的去要求。

首先,他们忙的是什么?如果比拼的是单纯追求的升学率则应叫停;其次如果这样忙,是否可以反思一下效率如何?是否应加强教科研,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用以提高效率;再次,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否考虑,应从学生角度考虑减轻学业负担,不要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就把油榨干了,而应让他们到大学或以后更有发展;最后,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放手让他们去做,不要总是当保姆,自己超脱一点,反而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这样中小学第一线的教师可以不忙或少忙一点,也没有理由不能按这三条边界去要求。

3 不越过三条边界的思考与建议

3.1 不越过三条边界的思考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三种能力。一是教学,二是做社会工作,如班级,年级教务管理等,在此基础上还有更高级的是教科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7]而按三条边界要求去写作论文且发表,正是教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

与国内课堂教学的“满堂灌”现状不同,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中,往往用布置课程论文写作来完成目标教学。[8]而这些论文恰是在三条边界内的。

反之,如果连教师们也不会,甚至不知三条边界,那么在辅导中小学生搞科研、写论文时,就会像不懂飞机的师傅去教小学员学开飞机一样,学生上天以后不但学会的可能不大,而且危险还会追随着他们。

完整的题录编排格式的标准化是可以提高论文规范化程度的,它不仅是形式问题,而且也是信息交流的条件之一[9]。学术纪律要求教师无论是论文的写作、发表,还是辅导学生写论文都必须以此为戒(界)。

从这个角度上说,“道德文章”与“符合标准的文章才是论文”是一致的。这不仅是普世价值观的问题,而且是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一,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想当教育家的人,要办成一流学校,组建一流教师队伍的历史职责是逃不掉躲不过的,必须逾越的一关。为了保证不越过“论文题录的完整,及其文后参考文献和正文的结构”的三条边界,建议构建新的机制。即一旦越过了三条边界的,就立即判定为一般文章而已不是真正的论文;这些“一般文章”当然应被挡在发表之外,它既不能作为合格的论文,也不能作为论文写作课程在教学时应遵循的标准,更不能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

3.2 不越过三条边界的建议

(1)提高认识。知识分子的良心就是批判。教师应是有社会责任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教师与亚当·斯密所说的那种缺少“同情心”的人不同,而要提高认识,敬畏学术纪律,自尊、自律、自觉批判无视三条边界的行为,树立“符合标准的文章才是论文”的理念。

(2)加强高校检索课。高校中文献检索课应为必修课。同样,教师进修时也要加大文献检索课的比重,强化在技术上对论文标准的指导,减少中小学教师写论文的难度,降低越过三条边界的机会。

(3)加强教学与提高门槛。师范类大学毕业论文是作为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就业时凡进必考的中小学人事部门要专人验证论文的三条边界(验证负责的人要签字且终身负责)。晋升晋级要看公开发表的论文并请专家验证三条边界。如在副高职称5,6,7三个级别中,晋升每级时都要用高于三条边界的门槛作标准来衡量,即建立起凡晋级必审机制;同时要有约束、淘汰机制,即已被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如果数年内没有任何教科研业绩,就应启动高职低聘机制。

学校督导部门要限制课堂教学“满堂灌”;对教师教学评定时,要学习发达国家倡导课程论文写作教学,把“面向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在课程论文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不能越过这三条边界。

(4)对出版期刊、新闻出版署的建议。新闻出版署早就三令五申,不准收取版面费,更不能过上述三条边界降低标准刊登文章。建议教育类期刊强化编辑的审稿改稿,用标准他律,紧紧把牢教育类论文的“三条边界”。

教师所发的论文只有登陆到中国知网(CNKI)上才能被承认;期刊只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CN号才合法;只有落在出版号G4范围内,才能在教育领域中有话语权。反之,未经发表的论文就参加评比,那么不管得了什么奖都将无效;也不能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这是大家公认的,但这还不够,还要把不能逾越三条边界做为红线。

总之,所以对三条边界的关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具备的职业、专业能力,也是必须(刚性而不是柔性地)敬畏的学术纪律。如果不会、不知这“三条边界”,就有误人子弟的可能和危险。每个(教师)作者要以此自律;每个督学、评委;新闻出版署责任人要恪守职责、严守这“三条边界”,期刊编辑不能因为他是中小学教师就放他一码,而要以此他律。只有如此,才能回答好“钱学森之问”,才能圆满完成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把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创新(造)大国”准备好人才。

只有恪守“三条边界”才能符合教育类论文的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文章才是论文。只有拿出经得起检验的论文才能做个名副其实的教师,也只有指导好学生课程论文的教学任务才能算得上圆满完成课改任务。

摘要:论文的标准有很多条,但至少要有完整的题录和其中的文后参考文献,及正文的结构三条边界。中小学教师要掌握这三条边界,辅导学生写论文的角度,更要掌握它们了。

关键词:论文标准,三条边界,掌握标准

参考文献

[1] 吴大同.教育类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的统计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7~99.

[2] 刘申喜,徐芳.学术论文撰写格式的规范和标准化问题[J].图书馆论坛,2000(1):95~96.

[3] 沈传尧.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及其选取方法刍议[J].图书馆杂志,2000(8):20~21.

[4] 缪建兰等.近5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期刊被引用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74~78

[5] 国家标准局.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C].1987:8;李国新.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35;詹君芳.从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现状看本科生科研素养[J].台州学院学报,2011(5):79~83[1]吴洵如.滨湖区师资培训制度的目标综合与构成[A].———见吴伟昌.现代区域师训制度之理论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1):13~19.

[6] 赵玉东等.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301~302.

[7] 程振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计划[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11.

[8] 黄全愈.孩子能不能搞研究[N].中国青年报,2000-4-12;余一骄.指导本科生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J].教学研究,2011(1):30~33,97;张利娟.改进英语职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J].辽宁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5):92~96.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现象,认为文化上的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大战大势,将会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非常有益。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刮痧》 文化冲突 和谐

因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不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交流障碍,如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很好地克服这些障碍,形成更具质量的积极交流,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愈加多样化,这些不同的手段带来的影响和质量也各自不一。电影作为世界范围内广被认同的一种优质的跨文化交流方式,承担着重要的沟通责任与使用,不同类型电影中蕴含的多样化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现象,能够直观的对文化接收者产生影响,但是在这个发挥影响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社会背景、文化观等的不同产生文化冲突,电影《刮痧》毫无疑问就是如此。《刮痧》影片中很好的集中展现了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冲突,这种冲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刮痧”现象与西方文化取向的矛盾集中展现,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元素,很好地传扬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是无可否认,也集中展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下面本文以电影《刮痧》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这部电影中的文化冲突略作探究。

一 文化与电影

文化是一种较为广泛意义上的名词,它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要素,通过各种载体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书籍、报纸、杂志、音乐、影视作品等,都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起到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优秀的传扬和表达文化的手段,因自身形式的特殊性,在表现力和传播力度上很受褒扬,它集中了音乐、画面、表演、演员等元素,将原本固定、死板的文化具现化成为动态形式的生动画面,将自身所承载的复杂多样化的元素通过多种手段集中展现。人们即使不出家门,也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世界各地原汁原味的文化,进而了解到世界其他地区和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可以说,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都可以在电影中得到展现并进行深思,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仅仅是外在的进步,更是在精神世界探索和发展上的一种成功。电影将人类的历史、物质、精神、情感等多样化的力量进行集中展现和传播,增强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也将艺术的魅力和文化娱乐的理念更好地结合,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文化孕育了电影,电影丰富了文化,电影是文化与技术相结合下的优秀产物。电影历史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各种突破,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元素,诸如音乐、绘画、表演、雕刻、建筑、文字、服饰、戏剧、民俗等融入电影的发展过程,它们既是电影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代表电影文化的符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载体,在大众媒体传播平台上将不同地域、色彩、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输出,展现出各自具有特色的文化魅力。

二 电影《刮痧》概要

《刮痧》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美籍华人,他与妻子简宁搬到美国八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令人羡慕的工作以及良好的社会地位,而且还拥有了一个外来者所期望的美国梦。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随之降临,使许大同从他的美国梦中惊醒。5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居然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儿童保护机构介入调查,阻止他们将孩子带回家,并且将许大同告上法庭。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虽然故事中间充满诸多波折,但最终还是以大团圆结局。这部电影集中反映了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不理解和误会,引起了诸多海外华人和国内华人的注意力甚至是共鸣。

刮痧这在中国是较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美国却成为虐待儿童的证据,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遭遇可以说是现实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面对不被理解和不被认同的尴尬地位的展现。影片中,美国公检法机构要求许大同夫妇对刮痧作出解释,但是翻遍教科书、寻找医生全都无法成功,因此只好放弃解释,这也是间接导致他们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典型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国人认为这种疗法传承千年,美国人也应该知道,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另外一种文化,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来评价对方的行为模式,无疑是整部电影中最大的冲突来源。许大同老板对于他教训儿子行为的看法和许大同对于美国社会人情世故的解读,无一不带着这种强制性的色彩。在这次灾难中,许大同家庭破碎,表面上看似是医学文化所带来的冲突,实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相遇时所迸发的无法避免的摩擦与碰撞。正是因为有了文化差异,所以才会发生文化冲突,这些文化冲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融合的过程,就像影片中美国人最终理解了刮痧,理解了许大同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样,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不必为孰对孰错、孰优孰劣争执不休,存在即合理,只有认同了对方的存在,才能够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不同文化融合间绽放出美丽之花,就像影片中两国对待孩子教育和面子文化的态度,这些问题最终会随着文化融合的加强而解决,避免因误解和对异质文化的隔膜再次产生伤害。

三 电影《刮痧》中所体现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跨文化的交际冲突主要集中在文化交流中,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由此引发了众多文化交际冲突的问题。《刮痧》这个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就是处在这个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时期,背景定位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故事,正巧是全球文化浪潮兴起的一个时代,在即将跨入千禧年的新时期,在文化交流方面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不同文化之间互相的融合和多元发展趋势极为明显,文化迁徙现象也愈加普遍,《刮痧》这部电影正是顺应时代浪潮将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阐释的典型案例。《刮痧》电影中所反映的众多中西方文化交际冲突都代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典型现象,下面我们针对这些现象略作分析。

1 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刮痧是自然疗法之一,它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从中医医理的角度来看,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是同样一种行为,在电影中的美国却引发了巨大的误会,并由此引发了众多灾难与矛盾。影片中,无论大同如何向陪审团和美国医学专家解释刮痧的效果,都不被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遭遇到了阻碍。影片中有个非常特殊的场景,法官要求大同找个专家使用英语来解释中国的刮痧,但是美国的医学专业课程方面并没有相关的知识,由此刮痧被认定是不科学的,大同被冠以虐待儿童的罪名并且无法洗清,这种情况不仅仅代表着中西医之间的药理学差异,同时也是其背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与差异。

2 情感与法律的冲突

电影在情感取向方面,更适合东方人的价值取向,影片中大同对父亲对儿子的爱,祖父对孙子的爱,这些强烈的情感碰撞很容易打动人心,尤其是大同在没有任何犹豫的情况下承担了父亲对孙子刮痧并引发官司争端的这种举动,十分打动人心。在父亲回国之前,大同即使触犯法律也要将自己的儿子带出来去送爷爷,甚至在圣诞夜前夕爬山九层楼高的管道回归家庭,都是为了爱。这种东方人高度重视家庭之爱的爱可以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但是这些行为在美国的法律中,每一个都充满争议,在美国,法律的力量遍及每一个角落,任何有争议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相比情感,他们更加信奉律法的力量。正是因为法律,大同被迫和自己的儿子分离,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从法律角度却是可取的,这正是东西方文化中非常迥异的一个地方。从情感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果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很难说哪一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只能说在文化方面,二者确实存在差异和冲突。

3 面子文化

在针对大同虐待儿子的听证会上,控方找来许多人来罪证,其中大同老板的一段证词非常耐人寻味,他直接提供了大同虐待儿子的证据。大同的儿子与老板的儿子起冲突,为了照顾老板的面子,他在老板面前打了自己的儿子,但是这种行为显然让美国老板无法接受。在法庭上,许大同强调自己的行为只是想给老板留面子,但是老板却无法理解这种中国式的逻辑,认为是一种混乱的行为,也由此对大同虐待儿子的行为增加证据。对于美国人而言,面子文化过于陌生,大同这种在国内的得体表现在西方被认为是可耻的言行,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文化和价值观无法被美国人理解。对国人来说,这种行为是变相的贬低自己尊重别人,但是美国人相反,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不涉及尊重别人的行为。这种集中在面子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极为显著,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极为典型的一种表现。

4 教育文化冲突

在影片中,大同的儿子与老板的儿子互相打架之后,对于两个孩子教育显示出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别。大同采取的方式是打,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美国老板则认为这种行为过于粗暴,不可理喻,令人难以忍受,二者在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大同被判虐待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国家崇尚的民主和自由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种族和社会各阶层,在家庭生活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西方家庭的儿童在教育时会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在东方,儿童则会更多地依附于家庭的伦理道德和观念,在处理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文化也会加剧冲突的原因之一。

从《刮痧》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但是在这种冲突背后,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大潮流趋势——沟通与融合。经济上和政治上全球化加剧了文化上的全球化,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关系变得复杂,并且民族化、地域化等特色交流质量和频率都提升,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得到拓展,可以说,国际未来文化发展的环境是和谐而健康的。在对待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要摈弃狭隘的民族文化主义和霸权主义等不良影响,让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 陈磊、王琳:《从中美影视作品中不同的时间取向看中美文化差异》,《考试周刊》,2011年第46期。

[2] 施晓慧、赵静:《从电影〈刮痧〉分析中西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差异》,《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第6期。

[3] 陈义海:《中西之“中心主义”——以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交流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 张继英:《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差异》,《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

[5] 李志超:《中西医学理论的根本差异及其兴衰史观》,《科技导报》,2000年第7期。

[6] 杨梅:《由〈刮痧〉浅析中西方哲学的源头——孝道和敬神》,《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1期。

[7] 侯佳、彭漪:《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融合——分析〈与狼共舞〉中邓巴的文化融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8] 肖凤英、张瀛予:《试探〈刮痧〉文化冲突的根源》,《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9] 周毅、彭莹:《透过喜剧电影论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培养》,《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

作者简介:龙芸,女,1968—,广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工作单位:贵阳医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第3篇

通过对本乡镇近百名留守儿童家庭的实地走访,并结合对我县一些中小学的调研情况进行分析:

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1.1 留守儿童数量大,增加教育压力

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指14周岁以下的儿童)约为1 980万人,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 000万人。仅淮安市就产生了近16万的留守儿童,其中父母都在市外的0-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52675人,祖辈照料的43188人,其它亲朋照料的8731人,无人照料的756人。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突出,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1.2 智育:学习积极性低,成绩不佳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做事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的回家作业因无人监管完成得不好;多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成绩明显下降。一位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骆老师介绍,他所带的班级43名学生中,留守儿童竟占八成,其中80%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其中超过30%的学生属于“差生”。

1.3 心理教育: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失,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问题。可以想像,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更是障碍重重。心理教育的欠缺产生的心理问题,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1.4 体育: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1.5 德育: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教育,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之祖辈的溺爱,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1.6 教育方式:隔代监护,职责物质化

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他们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而在精神和道德上教育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有的监护人对待孩子迁就放任;有的漠视与孩子交流思想的要求;有的对待孩子粗暴,甚至漫骂、体罚。隔代监护往往不能提供健康的亲情交流环境,留守子女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

1.7 教育环境:安全隐患多,易受到伤害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教育,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难教育”原因分析

2.1 社会改革急待深化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改变生存状况而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教育难的根本原因。

2.2 家庭情感缺失

亲子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幼年时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情感交流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这必然导致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内疚,常使用物质来补偿对孩子缺失的精神关爱,而孩子对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另外,被留守在家的孩子多半由祖父辈或亲戚代为监管,而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逐渐地,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便也突显了出来。

2.3 学校教育的疏忽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呵护。然而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理念更新不够,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即使有,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3. 对策与建议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将长期存在的战略性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正在突显,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3.1政府保障

3.1.1设立留守儿童专项资金由于人口流动而引发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地方政府新增的事权,政府应拨相应的专项资金。在村社可以建立更多的“留守儿童之家”,并在其中设立亲情热线,让留守学生与父母及时沟通,及时为孩子们传送温暖;设立谈心室,为有心理疑惑的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窗口;采取疏导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专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其心理偏差,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3.1.2深化制度改革,扫清制度障碍首先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弱化甚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权利和社会利益,在家庭经济可以承受的前提下让他们的子女能留在他们的身边就近上学。

3.1.3制定切实政策一是方便入学政策。为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地入学提供方便,在城市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开办农民子弟学校,提供随时转学、就近入学的条件。二是开办寄读学校,住宿由政府提供补助,学校配备专职的生活教师。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健康保障制度,定期给留守儿童体检、实行看病统筹制度。四是提供免费活动场所。如提供免费书屋、免费观

看影视片、免费进入电脑室、发放免费游园票、书券。

3.2社会关怀

3.2.1社会舆论影响社会媒体和舆论在社会文化中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因此要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社会媒体应该行动起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爱护留守儿童。

3.2.2开展多彩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对留守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是要通过假期探亲的方法,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和接受城市的信息,同时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二是要搞好留守儿童读书征文活动、组织留守儿童流动书库、进行留守儿童演讲、文娱、体育比赛,让留守儿童愉快地生活。

3.2.3执法部门营造优良教育环境留守儿童对是非辨别力不强,自制力差,容易误入岐途,这就要求执法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取缔非法经营的各种娱乐机构,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杜绝未成年儿童入内,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3.3学校引导

3.3.1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改善学生饮食条件,优化其寄宿条件,只有生活条件真正得到了改善才能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有效地发挥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功能。

3.3.2办好心理课堂增设相关的课程,在为所有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充分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学校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学校应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课程,引导青少年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3.3.3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粗野、蛮横的方式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情绪与你作对。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也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4家庭呵护

3.4.1加强沟通,增进情感外出务工家长尽量不要双双外出,实在无法克服,要双双外出的,要健全亲子关系,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提高沟通频率,同时注意沟通内容不仅谈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父母的

关心和厚爱。

3.4.2指导孩子慎重交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特殊的监管环境,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留守儿童容易结交不良青年。

3.4.3引导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感情脆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在对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的现状,而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需求,认为应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多元主体

政府财政的有限性使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公共服务惠及广大农民、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概述

(一)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涵义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在农村地区为满足农民的需要、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由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具有一定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业科技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要是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不单单是政府一方,政府调整自己的职责和范围,将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私营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或者由政府和其他主体合作提供,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农民的需求。

(二)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保罗·萨缪尔森(P.A.Samulson)指出,公共物品是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1]。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情况下,纯公共物品是由政府直接提供,而准公共物品可由私人提供,因为政府可以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但并不一定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在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属于纯公共物品,这就需要由政府直接生产和提供,而农民教育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准公共物品可吸收相关私营机构、社会组织等来生产。

2.治理理论。虽然学者们对治理理论的概念界定有所不同,但在主要观点上比较趋同,具体来说,第一,治理意味着政府已经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治理承担者扩展到了政府以外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第二,治理中的权力运作方向发生了变化,从单一向度、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向上下互动、彼此合作、相互协调的多元关系;第三,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网络组织,从事公共事物的共同治理;第四,政府治理策略和工具向适应治理模式要求的方向改变 [2]。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私营机构、社会组织和农民自身都可以作为供给主体,通过多元主体的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二、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一)供给总量不足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是供给严重不足,这也是农村公共服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虽然国家财政用于中国的支出不断增加,但仍没有改变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提供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落后,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许多乡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达到标准;虽然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保障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正在探索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农民的文化生活匮乏,大量乡镇没有设立文化站。

(二)供给结构失衡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不仅供给总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失衡。一方面,一些农民需求较少的公共服务供给过剩。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农村建设标志性建筑、达标设施,而这些服务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农民急需的公共服务没有供给或供给不足,如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供给短缺。尤其是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因而见效慢,所以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三、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的困境

在中国,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最主要的供给者,市场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不大,这部分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性公共服务,不能交给市场和社会提供。但对于非基础性的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提供会造成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

(一)政府财政资源的有限性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迈向全面小康阶段的过程中,不仅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需求结构不断升级,从基本生存型需求逐步转变到发展型需求。另外,农民个体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不同农民群体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比如,种粮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公共需求表现明显,农村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则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3]。

(二)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低下

政府垄断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缺乏竞争机制的约束,此外,私营机构难以进入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就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缺乏对比,难以评估,政府缺少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降低供给成本的激励机制,而且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农民没有选择的权利和条件,只能被动地接受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公共服务。

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一)农村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和政府职责

1.明确政府职责,加强和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提供具有重大性、根本性、长远性和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例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纯公共物品的性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必须由政府提供,否则会损害到社会公平。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体系,并不否定政府供给的重要性,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中,还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以政府为投入主体。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合理的投入政策,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供给职责,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先提供农村急需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供给结构。

2.加强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监督作用。第一,政府要完善各种法规制度。首先要制定准入制度,要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其他供给主体可以进入的领域及应具备的条件等。每个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约束各供给主体的行为,在准入、价格、安全标准、技术标准、投资规模等方面加以规范,确保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使农村公共服务走上法制化道路。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各供给主体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全过程中,政府要负起监督责任,特别是要监督检查公共服务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市场主体负责建设的项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民的需求等。

3.鼓励和支持各供给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一些其他供给主体可进入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推动私营部门供给和拓展社会组织供给,使政府、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实行优惠措施,为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也有助于建设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二)农村公共服务的市场供给

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的过程中,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也能够参与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企业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具有资金优势等,企业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既可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又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供给方式多样,可以采取由私营机构提供、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或政策优惠的方式,或者采取政府与私人合作供给的方式等等,充分调动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各供给主体的优势互补。

(三)农村公共服务的社会供给

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信息优势、创新优势、灵活优势等,在一些领域里常常比政府做得更有效,能弥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上微观管理的不足,与企业组织相比而言,能够兼顾公共利益。部分农村公共服务由社会组织来提供,不仅有助于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且也有助于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在实践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希望工程。

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农民组织。农民组织代表农民的利益,服务于农民,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能够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农民组织,形成农民自治和农民互助,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艾医卫,屈双湖.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4]左宏愿.地方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J].沈阳大学学报,2009,(3).

[5]陈世伟.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构建研究[J].求实,2010,(1).[责任编辑 吴高君]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第5篇

1 西藏教育公平推进的成果

西藏教育通过60年的发展实现了机制不断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大、队伍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效益显著提高的历史性跨越, 培养了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所需的各类合格人才, 对推进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发挥了重大作用。

1.1 教育起点的公平得到了基本保障

教育机会的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主要体现。截至2010年底, 西藏自治区共有872所小学, 688个教学点, 在校学习的学生达到299408人, 适龄儿童都有上学的条件, 小学生一年级的入学率达到了95%以上, 让西藏各族群众在人生教育道路的起点上享有公平的权利, 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学习生涯。

1.2 教育体系基本完善

学前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从2011年1月起, 自治区对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财政补助政策, 对学前教育阶段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助学金政策, 每生每学年补助标准均为2000元, 边境县在园学生再增加100元, 主要用于服装及装备。全区累计约3.4万名幼儿享受学前教育补助政策, 补助资金总额达4900万元, 除享受补助及助学金政策外, 还享受全免教育。

1.3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 “2008年, 西藏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所, 职业教育在校生达21003人, 是1978年的4.5倍”。全区各县中学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同时,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 初中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 全员选修实用技术, 努力使学生做到“升学有基础, 就业有技能, 回乡能致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西藏高校有本科专业108个, 专科126个, 硕士授予单位3个, 硕士授予点18个。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校生达到520人。2006年, 西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 标志着西藏高等教育形成了综合大学、专业院校和高职高专层次分明、优势互补、文理交融、整体提升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区高等教育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体系。

2 西藏教育不公平现状

和平解放60多年来, 在西藏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 西藏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完善了教育体系, 办学条件、办学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近几年教育公平问题的升温, 西藏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西藏人民关注的焦点, 并日渐成为摆在西藏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教育的区域间的不公平、城乡间的不公平、校际间的不公平、群体间的不公平, 都实实在在的存在, 牵涉到西藏社会的方方面面。

2.1 教育硬件配置的不公平现象

西藏学校之间硬件设施配置的不公平现象, 是最为明显的, 是可以直接看到的。笔者有最直观的感受。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拉萨的十多个大、中、小学的同时也走访了西藏山南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等地的地区小学, 还到过一些偏远的县完小以及乡镇教学点。笔者的感受是真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拉萨的一些学校设备精良, 甚至可以说是设备“豪华”, 教学生活设施完善, 拥有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室、校园网络、天文台、学术报告厅、教室宽敞明亮, 里面配置了电视、饮水机、电脑多媒体、音响设备, 传统的黑板变白板了, 仔细一看, 是触屏的, 和电脑连接在一起的。漂亮的足球场、篮球场, 干净整齐的食堂、学生宿舍, 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惊羡不已。到地区小学的时候发现学校的教室设备跟拉萨的相差不大, 但整体规模小了很多, 配套设施也没那么齐全。再到县完小, 竟然觉得有几分萧条的景象, 有的完小教室里空空荡荡的, 只有几个人在上课。

2.2 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第一, 教师数量质量的不均衡现象。西藏高原缺氧的气候与半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西藏和其他省份的交流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 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是在西藏工作的教师, 不管是藏族还是其他民族的, 都希望能留在条件较好的地区, 因此, 在拉萨和西藏东部地区的学校教师数量充足, 甚至有人员超编现象, 在农牧区, 尤其偏远的农牧区教师却流失严重, 在教师数量上都无法保证近些年来, 自治区政府组织培养了大量的教师, 这些教师部分进入到了农牧区的基础教育岗位上,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农牧区对教师的需求, 教师的分配过程中自治区城市教育系统因为自然环境和待遇的优厚获得了更多的教师, 这就使农牧区的教师的数量同城区的教师数量差距进一步拉大。西藏农牧区学校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生均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数量差距大, 很多地方甚至相差一倍以上。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普遍存在缺乏音、体、美教师的现象。有些学校一位教师扮演多个角色, 既是美术老师又是音乐和体育老师。另一方面, 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均衡, 在城区的教师有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得城区的教师文化素质教研能力等普遍高于农牧区。在农牧区, 有50%左右的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 合格的大部分也是后来自考或者成教的, 30%左右的教师只相当于小学水平, 50%的藏族老师汉语不流利;其中比例比较少的汉族老师 (10%) 中, 会藏语的又寥寥可数, 也就是说能流利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教学的老师在农牧区是极少数。

第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有极大差异的, 教学条件、教师水平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但是他们学的是同样的教材 (人教版) , 教学进度考评标准也是一样的, 小考和中考以及高考的试卷也是一样的, 这就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学生不能自行选择教师、教材、学习内容。不管学生是否满意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必须接受这样的教学, 进行同样的试卷考试, 并以这样考试的成绩作为评判他们学习的结果和升学的依据。笔者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进行了访问, 城区的学生几乎都能接受现行的教育方式, 表示目前的学习和考试方式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愿意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来获得好的成绩。农牧区的学生尤其是那曲、昌都等地区的偏远农牧区县完小及教学点的学生逃学愿望强烈。逃学理由也很多, 大致包括:听不懂汉语、不能理解教学内容、不愿上学只想在家里自由的生活、想念父母等, 还有想念家里牦牛的。

2.3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现象

城区学生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顺利升学;然而农牧区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能升入高中的几率并不大, 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中途逃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班级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只剩下两三个人, 这两三个人中能考入高中或者大学的就更少了。在农牧区, 尤其是偏远县和乡镇很多学生不能正常的完成义务教育, 农牧区的学生80%止步于初中毕业, 因此他们的就业范围就更小一些, 只能从事一些传统的农牧业和体力型的工作。

2.4 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尤为突出

到2010年底, 西藏幼儿园的毛入学率才24.5%, 在这24.5%的幼儿中, 农牧区又只占了10%。截止到2011年西藏总人口数为300万左右, 其中农牧区人口约为250万, 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80%以上, 城镇人口为50万左右, 占自治区总人口的20%还不到。根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和城区人口比来看, 农牧区学前教育机构应该远远多于城区教育机构, 但事实并非如此。2011年西藏自治区约有学前教育机构249所, 农牧区约有学前教育机构70多所, 占总数的28%。城市有170多所, 占总数的72%, 两者相差竟达40%, 由此可以看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是十分突出的。

摘要: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 越来越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注。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西藏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构建和谐西藏的重要环节, 不断全面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更是教育政策中的一个永续性主题。通过对西藏地区教育现状的分析, 使人们对西藏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关注。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第6篇

摘 要:通过对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梳理这一年来该报刊栏目设置特点、源杂志的转载量、区域分布及所在栏目分布、被转载论文的作者情况及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回顾2012年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2013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宏观展望。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转载量;统计分析;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乐传永(1967-),男,湖北大悟人,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女子学院、自考学院院长,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管理、国际成人教育比较研究等;王清强(1979-),男,安徽亳州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概况

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共转载了130篇文章,与2011年相比较减少了14篇。2012年共设栏目8个,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2个。其中常设栏目有7个,分别为“高等职教”、“关注”、“中等职教”、“比较与借鉴”、“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和“农村职教”;新增 了“回顾与展望”,该栏目仅在第4期中出现过;2012年仅“高等职教”为每期必设栏目(见表1)。

(二)源杂志转载量分析

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30篇论文来源于38种学术期刊,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2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5位的是《职教论坛》(南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职业技术教育》(长春)、《职教通讯》(常州)、《教育学术月刊》(南昌),共65篇,占到转载论文总数的50%。比较近年来源杂志转载量,可以看出这五种杂志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现代教育管理》(沈阳)、《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与职业》(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教育研究》(北京)以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石家庄)六种杂志的被转载量有明显增加,使其在2012年源杂志转载量排名中进入前9名;《比较教育研究》(北京)、《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中国成人教育》(济南)三种杂志在职教方面的转载量同2011年相比有所减少。

(三)源杂志所在地情况分析

如图1所示,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38篇)、南昌(25篇)、长春(14篇)、常州(11篇)、武汉(8篇)、上海(7篇)、沈阳(7篇)、石家庄(3篇),分别占总数的29%、19%、11%、8%、6%、5%、5%、2%。转载量为2篇的源杂志所在地有南京、宁波、广州、太原、天津和新乡,转载1篇的源杂志所在地有金华、长沙、绍兴、保定和杭州。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所转载的130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39篇,占论文总数的30%(本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除了有1篇文章的作者所在单位不详外,大多数文章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校。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24篇,占论文总数的18%,其中来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5年高居榜首;来自高校的文章共有103篇,占论文总数的80%;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有29篇,占论文总数的22%;来自普通高校的有41篇,占论文总数的32%;来自其他高职院校的有33篇,占论文总数的26%,其他单位的有3篇,占论文总数的2%(见表3)。

(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

如表4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5位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高等职教”、“关注”、“中等职教”、“比较与借鉴”、“理论经纬”和“改革与发展”六个栏目中。总体来看,这六个栏目所包含的文章共121篇,占论文总数的93%。其中“高等职教”的文章最多,有38篇,占总数的29%。

二、 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80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62%;采用统计法的有25篇,占总数的19%;采用比较法和文献法的各有9篇和8篇,分别占总数的7%和6%;采用个案法和调查法的各有4篇,各占总数的3%(见图2)。

(二) 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科学研究是围绕着“怎么样”、“为什么”、“是什么”、“应是什么”等问题,对研究对象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袁贵仁部长在全国职教工作会上指出:教育工作“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作风,抓统筹、抓重点、抓责任、抓作风,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就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而言,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本质和方向层面不存在自己特有的规律,本质上都是为人的发展,即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社会人应该是具有完整人格即全面发展的;所谓方向,都体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职业教育不应该有另外的方向性引导(杨金土,第12期)。但由于学界对职业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不明确,使得其基本范畴及其内容体系在相关论著中也显示出较明显的随意性。生活世界的事实显示,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规定,要集中通过职业来实现,这使得职业从四方面规制和限定职业教育,并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性质: 职业角色规定教育目的的职业定向性;职业类型规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职业活动决定职业教育机构专业教育的活动方式;职业认证影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肖凤翔,所静,第1期)。从某种程度来说,职业劳动和工作体系与教育和培训体系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劳动和工作世界的内容和形式部分地决定了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训中产生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如被教育培训者的素质,反作用于劳动和工作世界,也可能对其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有学者厘清职业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是由社会职业抽取凝结而成,它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具有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直接适应功能,即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资格。只有达到相应的教育培训资格要求和职业资格要求,才能从事相应的职业。从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出发,分析了我国职业与职业教育对应关系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并从职业教育分类需要优化、职业标准需要完善、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需要转换等方面对我国职业和职业教育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谢莉花,第9期)。

任何一门专门的学问,要真正掌握,首先一定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有学者按照学科成立的条件和成熟标准两项原则对中国职业教育学进行考察,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职业教育学的发轫(清末民初)、职业教育学的草创(1916-1970年)、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1980-1990年)和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多元化(2000年以后)。并从元研究的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职业教育学的生成、职业教育学的独立性、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和反思,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中国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以期能唤起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系统研究,进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走向更高水平(马君,第7期)。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学自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后,经历了模仿欧美、学习苏联、恢复发展等阶段。职业教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在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如在理论体系、话语方式、研究方法、研究者等方面过于依赖母体,缺失独立品格;简单植入西方理论,本土特色缺失;理论研究与实践分离,对实践贡献不足;出现泛化现象,发展路向不明。为解决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职业教育学在未来应加强学科制度建设,推进本土化,借鉴多学科视角,注重开展元研究(唐锡海,韦莉娜,第12期)。也有学者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创新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但从整体上看,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尚处在不成熟阶段,主要反映在学科的依附性发展上,在“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及“谁来教/学”等基本问题上还不能做出独特的及不同于其他二级学科的回答。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蔓延很容易引发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呈现出生机与活力的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中也存在着研究的取向、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层次、研究的多学科、研究的学派等不容忽视的危机和问题,它们直接制约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向更深的理论层次扩展,直接制约着职业技术教育学向更规范、更成熟的学科体系演进(吴结,第12期)。

2.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学者研究认为:从国际经验看,规范准入机制、形成完善的师资培养模式,强调专业发展、重视在职培训、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是职教师资得到加强的几个重要条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观照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我国职教师资建设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基础、突出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整体思路,通过加强专业培养机构建设、规范准入机制、构建在职培训体系、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我国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唐智彬,石伟平,第9期)。而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的看法和表述却不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双职称”论,即教师系列职称加上另一行业职称;第二种是“双素质”论,即理论教学素质加上实践教学素质;第三种是“双证书”论,即具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并取得教师资格证;第四种是“双能力”论,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第五种是“融合”论,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具有“双能力”。有人指出“双师”的核心在于“双素质”,其实质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行业专家和教学专家的双重要求。对教师群体而言,“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队伍整体上具备“双师”能力,即在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型”教师与“技能型”及“双素质”教师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特征,但并不是说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据此,有学者提出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和策略,即建立共同的教师发展目标;选择各有所长、才技互补的教师成员队伍;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间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以及在职称、类别、年龄方面的合理搭配;教师引进和培养实现专兼结合、校企合作(季舒鸿,高查清,第9期)。

毋庸置疑,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着职业教育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新时期各级政府对“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如采取多措施并举,统筹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网络建设;多部门努力,统筹地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网络建设;跨区域合作,统筹区域、城乡职教师资协调发展;分步骤衔接,统筹加强中高职教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力度。在政府统筹下,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很好的导向功能。如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落实了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现了职业教育校企双赢的办学理念、坚持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等(李梦卿,万娥,第9期)。基于高职教育兼具高教性和职教性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要围绕教学来进行,周建松教授认为,突出职教性、彰显高教性、凸显行业(区域)性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提高质量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应着眼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和个性要求三个方面。完善体现教师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专任教师考核、评价和晋升机制,促进兼职教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相结合,完善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机制是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选择(周建松,第6期)。

3.职业教育生源与招生问题研究

自20世纪末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得到了大力发展和迅速扩张,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影响的渐显,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力量的释放以及国外教育机构争夺生源的加剧,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生源竞争。如何在日渐萎缩的传统生源市场上实现转型发展,在生源的竞争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生源危机这一外部环境的改变将影响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格局与发展方式,高职院校必须在实践中调整发展战略,着力于扭转高职院校的竞争劣势、明确类型定位与生源定位、寻求特色与差异化生存和关注学生发展与学习收获,方能在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胜(朱雪梅,叶小明,第12期)。有学者通过对30省发展高职院校的相关政策文件与实践的整理,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分析得出:生源单一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是制约其拓展生源渠道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工作能力,让社会大众接受并分享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解决生源之缺,并与终身学习相衔接,作为建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王秀丽,第1期)。不可否认,完善招生政策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入变革和发展的首要环节,它制约着高职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和办学质量的改革和提高。

首先,高职自主招生改革作为高考改革的一部分,近年来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为了和重点大学有所区别,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又称单独招生。单独招生政策的制定机制事实上是依据美国政策学家约翰·W·金登的“三流交汇”政策制定模型,即“问题”、“政策”、“政治”三条过程“溪流”穿过决策系统,使得某一主题被牢牢固定在决策议程上。这种模型在2007年高校招生中得以实现,造就了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的出台(黄文伟,第2期)。理论上,目前国内关于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前存在的问题、改革构想、改革后的实施效果和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对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的研究存在着研究视角过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蓝欣,任东辉,第2期)。实践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与考生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主要参与者。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合理分流、应对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困境、回应考生群体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强烈愿望是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原因。相比较重点大学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特点是终结性录取、以民办高职院校为招考主体、报考条件比较宽松(杨旭辉,第2期)。

其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高度出发,提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该规定开高职对口招生政策之先河。2010年各地高职加强了与中职的衔接,对口招收中职生方式呈现多样化,并引发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有学者梳理了此项政策的变革背景、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及社会反响,归纳出实施高职对口招生政策的改革措施的两种路径:一是结合高职培养计划,创新高职招生模式,实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或者对中职优秀生源单独培养;二是增加中职生升学的数量,小幅度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职生源比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地采取重点职业院校先行试点、经验推广、总结提升、逐步推进的策略,保证改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了促进高职对口招生政策制订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学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适当扩大高职院校培养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规模,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合理设置中职生报考高职的比例和入学方式,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适量生源,保证中职教育的科学定位;三是以高职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推动高职对口招生改革,通过合理分流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提供适合生源(戴成林,张洪华,第2期)。

对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困境,也有学者从经济和社会关联性视角进行了探讨,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有其经济、社会发展等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成本较高而收益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金融危机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冲击,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资格认证制度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政府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格认证制度等(宋华明,彭月明,第4期)。

4.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跨界性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发展规律,使校企合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合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合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探索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共同发展机制,以创立高等职业院校品牌(马树超,第7期)。有学者认为“县校合作”已经成为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发展模式之一,更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进入瓶颈期,产学研合作遭遇体制机制障碍,高职院校职能不适应县域发展基层战略的需要。在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诉求的驱动下,“县校合作”成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历史必然。“县校合作”有利于国家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基层战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机制创新的迫切诉求。“县校合作”通过县级政府与学校的战略联合,基于市场适切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深度融合原则、强强协同原则、利益共赢原则,构建战略项目推动下的“县校合作”机制。“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产学研合作从“校企点对点”、“专产面对面”到“县校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从学校人力资本输出,到专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再到县校协同机制创新的实践体现(史秋衡等,第12期)。我国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与产业部门、研究部门紧密结合起来。王洪才教授等人认为,要做到产学研结合,就必须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例如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政产学研。在政产学合作中,政府由一个投资人角色向服务人、协调人、监督人的转变,发挥其“扶持、引导、协调、服务”功能,为职业教育和地方产业发展“搭好台、擂好鼓”(王洪才,朱如龙,第1期)。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大型企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但只涉及内部员工培训尤其是高管培训,而对职业院校的学历性教育缺乏兴趣,主要表现是不愿意和职业院校进行深度合作;造成这种现象既有体制内的原因,也有体制外的因素;建议从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培育中介组织、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等方面构建一个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段素菊等,第6期)。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校企合作为办学基本要求,而如何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专业群层面,进而实现从形式、内容到机制的全面有机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与内涵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孔德兰教授指出,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建设需要重点把握搭建平台整体运作、共同建设交叉管理、共担业务共享收益、协同发展合作育人等关键环节;并需从制度与政策层面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保障机制(孔德兰,第1期)。

当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普遍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除了缺乏制度性保障之外,学校与企业合作中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问题尚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也是重要的原因,亟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余祖光提出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工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要坚持以促进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并采取如下实践途径:以学生为本,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设置工业文化基础课加强价值观教育,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渗透工业文化,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接受工业文化;以育人为本,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工业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各供活动(余祖光,第4期)。

5.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

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和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是制约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冉云芳,第3期)。通过对地区经费配置差异分析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至2009年达到近8000元,低于普通高职高专而高于普通高中,近一半的地区的生均经费值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均经费“中部塌陷”现象比较明显,京津沪地区要远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又高于西部,西部又高于中部,在2007-2009年里,中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几乎总是处于全国最后5位,而北京、上海、海南、浙江、天津、西藏、新疆都是在全国位列前位的地区。青海、上海、广西、重庆、云南、陕西、浙江、四川、新疆这些地区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中公用经费所占的比例是较为合适的,其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大致在7:3左右。生均预算内经费全国各地区间的离差程度较大,达0.5以上,全国总的离差水平要大于京津沪、东、中、西部地区的;而生均基建经费的地区间的离差水平要明显高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事业经费、生均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该值(沈有禄,第11期)。现行财税制度、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行政管理体制僵化以及市场机制失灵则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王欢,第6期)。为此,应依法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优化职教经费分配结构;建立奖助学金动态调整机制,降低个人成本分担比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注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成立“生均经费督导小组”,确保生均经费投入落实到位(冉云芳,第3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从政策导向看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补贴教育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对农村实行两年中职免费教育后预期的财政负担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如果到2015年农村实现两年中职免费教育全覆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占GDP比重将达到4.52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比重将达到18.36%,正因为两个指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所以现阶段我国优先发展农村中职免费教育的财政具有可行性(刘洪银,林霓裳,第1期)。

6.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近年来,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尽管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声势浩大、新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在职业院校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使得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就是合理把握课程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作为“类”的教育,应坚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现实功能相匹配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想化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人们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迷失方向的本能反应,无益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学者从社会本位还是从人本位的分析入手,探索了价值取向转换的原因及其问题,提出“本土化”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明确两个方向:一是继续推动课程的转向,避免造成课程改革的反复性以及课程内涵发展的不稳定性,办成真正的职业教育;二是积极探索就业能力中那些隐性态度以及能力的培养方式与方法,尽可能满足学习者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喻忠恩,林幸福,第6期)。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目前处于尴尬的境地。针对这类课程的改革思路多种多样,呈现出了多样化格局。但热闹的表面掩盖的是人们对普通文化课程一个基本问题的含混不清,即职业教育为什么要设置普通文化课程。普通文化课程的功能定位应在职业能力的充分发展、满足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等层面进行理解。普通文化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改革,应充分依据其功能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尤其要避免为了突显所谓的实用性而出现的庸俗化改革倾向,普通文化课程必须坚定教育性原则(徐国庆,第6期)。

三、 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双师型”教师: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必然走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为突出的是要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了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适应、培养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类型特征鲜明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加快建设一支熟悉产业状况、服务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教师队伍,加快向内涵建设转移,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双师型”教师将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必然走向。

(二)吸引力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关注点

尽管职业教育吸引力因人而异、因国而异、因时而异,但由于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就特别强调, 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相吻合,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政策议程的关注点。如何把总理的要求落到实处,消除困惑,使职业教育摆脱“二流教育”的宿命,以何种形式彰显职业教育吸引力,必然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关注点。

(三)生源与招生: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突破

由于“为了职业的教育”或“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吸引力不足,再加上少子化时代带来的职业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力量的释放以及国外教育机构争夺生源的加剧,使得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生源竞争。而招生人数又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拨款。因此,生源下降和生源危机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格局和战略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办学定位、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对生源危机却较少有人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生源与招生问题必将成为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突破。

(四)定量研究法: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常用法

从近三年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来看,定量研究法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加。大量运用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估计推断法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用调查解释现象、用数据预测趋势必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常用法。

责任编辑 王国光

上一篇:石化设备范文下一篇:建筑工程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