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2024-07-14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建设地方文化馆的意义

根据我国的政策,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馆是大力在建设的事业, 各地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 民族文化建设的有自身特点的文化馆则尤为突出, 这些文化馆有些普通文化馆的职能和功用, 即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和关注青少年成长粉。除此之外还兼顾着振兴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 意义深远。

二、现有地方文化馆的现状及不足

众所周知, 我国国土面积大, 海岸线长, 地形有高山大海, 有湖泊丘陵, 更有高原雪山, 在古时候, 因地形因素, 这些地区可能无法互通, 故而这些地区的地域文化无法传播互通, 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被人们熟知, 而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陆续颁布了新的政策,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馆便应运而生了, 文化馆是各地群众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 虽然说能够传播国家和党的大政方针, 组织各类文化活动, 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但仍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资金投入不足, 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不强, 不能很好地满足参与者的体验感;组织活动不完善, 不及时, 信息发布不准确;没能很好地利用科技手段, 建成现代化文化馆, 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员和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网络文化馆, 不能调动全民的精神积极性;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没能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区自身特点和地域特征建立特殊环节, 让本地居民和前来游玩的游客有耳目一新的体验。

三、如何基于地域特色建设好文化馆

(一) 做好文化馆的地域性特色, 最直观的就是要从整体风格上协调一致。因为即使作为该地区的常住居民也不一定对于该地区的历史很熟知, 所以文化馆也应该做出相应的科普和解释工作, 在初期建设时要考虑到根据地域特征调整设计装修风格, 例如东北地区的文化馆可以单独开辟出一片区域, 建成小院、火炕等有标志性的物件。西北地区的文化馆可以准备简易的窑洞造型, 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建模型。因我国南北跨度很大, 民俗等风格不一, 在做民俗文化介绍时应注意区分。

(二) 做好文化馆的地域性建设在注重宣传该地的突出地域性文化的同时应注意到兼顾民族习惯, 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 任何一项地方文化事业只有兼顾和尊重了各个民族的特点和习惯才能长足发展, 例如游牧民族的游牧传统, 藏区的生活习惯和回族地区的饮食习惯, 尤其在多民族聚居区文化馆的首要任务就是向不同民族的同胞普及民族知识, 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大家了解不用民族的不同习俗, 以此推动文化馆的建设。

(三) 文化馆应注意举办文化活动时, 对于展品的保护, 尤其是一些有地域特性或年代久远的展品, 另外应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来自民间的, 经历了长时间沉淀和一代又一代人们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 文化馆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 邀请民间艺术家前来做表演, 一方面做了艺术传承, 一方面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了文化及文化产物的由来。

(四) 文化馆的建设不能囿于一隅, 应该放眼广大的天地, 现如今网络发展迅速, 文化馆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 可以与附近地区的文化馆联合做一个"大文化区"计划, 联合宣传地域文化, 这样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福利, 也让远在异地的人们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实实在在做到了弘扬地区文化。

(五)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服务, 文化馆作为一个宣传文化的机构, 最应该提升的就是服务, 馆内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培训, 一来提升个人文化艺术素质, 二来提升服务意识, 第三应培训工作人员的地域文化保护意识, 对于该地区风土人情和民族传统的了解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馆的各类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摘要:文化馆是人民群众的进行文化鉴赏活动和推进文娱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而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众多, 现如今根据国家政策各市县都设有文化馆, 用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本文从地域特色出发, 深度挖掘了现有文化馆的特点以及不足, 分析了建设特色文化馆的意义, 进而总结出如何能更好地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馆。希望对今后的文化馆建设问题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文化馆,地域特色,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秋玉.群众文化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研究[J].大众文艺, 2018 (03) :6.

[2] 武向青.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工程建设与档案, 2004, 18 (4) :75-77.

[3] 苏志平.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职能[J].文化学报, 2011, 11 (3) :3.

[4] 莫雄芳.浅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发挥文化馆的作用[J].科技创业家, 2012 (14) :165.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地域特色、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整体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并综合考虑城市地理气候特征、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对城市街道的路面景观、广场景观、绿化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

【关键词】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基本原则;措施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类的生活规律以及户外出行的基本需求,而景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的满意度以及直观的感受。所以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等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街道的空间环境。而且,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有结合当地的民风、民情来合理的规划景观,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人文气息,充分体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征。

2、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综合影响,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而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被赋予新的内涵。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规划,展现当地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文化内涵和个性气质,体现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文化的综合水平。

3、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的原则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不仅体现着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景观,不论是在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还是在文化传承方面,都能引起市民的强烈公民,增强文化认同感。所以,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进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考察当地城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以及视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价值取向等,在景观规划中融入历史文化传统,并结合现代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城市街道景观文化风貌。

4、整体规划性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规划性原则体现在空间形态的整体化以及街道布局的整体化等两方面,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城市的整体特征为出发点,对城市街道的景观空间的组合性质进行充分的调研,还要充分的考察城市街道的道路交通等客观条件,同时需要强化街道景观小区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如此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体现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特征,确保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经济实用性。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所以说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景观建设的资源使用效率,综合评价城市街道景观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带来的影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逐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建设和谐美好、经济实用的而又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1、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街道景观创作在提炼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个性、文脉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创造意识,形成新的城市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观不仅对于城市的影响,而且对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来人群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城市的特征感进行体现,我国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对街道景观的精心塑造来达到对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满足需求;其次,要加深游客的认同感和改善市民的归属感。对于游客来说,城市街道就是一部可以读懂的书,而对于市民来说,可以有效促使他们对城市在心理上的归属感;第三,还可以深化人民的自豪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保持城市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明显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凝聚力并且加深人民的自豪感。

2、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广场属于一种公众活动场所,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还能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所以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应该突出人文气息,一般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设置一个主题广场,并配套的建设一些娱乐休闲的设施,供市民排练广场舞或者举行一些文化节、展览会、公益活动基金会等等。在城市街道广场上可以建设一些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指示牌,融合城市的地域风土民情等多种元素,并赋予时代内涵,充分体现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可以配置一些桌椅等,供市民下棋或者是喝茶聊天,营造一种轻松的文化氛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广场大屏幕,宣传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充分发挥广场的美好生活、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多种功效。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街道整体的艺术欣赏效果,更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比较流行的是一种“绿廊”,它不仅具有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的综合效果,而且还能将城市街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城市空间布局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效果。然而,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及组合上要特别慎重。具体来说,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要以当地的植物为准,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最好是本市的花草树木来进行街道绿化,一方面可以显示地域植被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节约绿化植被的后期维护成本。而在绿化植物的组合上,要盡量体系季节色彩,形成一种四季分明的审美效果,同时可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用植被组合成一些特色文化景观,并配置一些标语和说明,体现城市街道的文化气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城市街道的层次感和色彩美,还能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是能体现生态环保的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是一个城市的市民精神风貌、风土民情、文化传统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为了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我们必须立足城市现实条件,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造出具地域特色、体现文化气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龚鹏飞.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城镇街道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2]宋佳.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

[3]姜小静. 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4]毕晓蕊.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刘乐,偶春,杨冰清. 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以钟祥市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49-51.

[6]陈大鹏,高娟妮. 根植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白水县杜康东路景观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472-10475+10525.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谐进步。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域文化“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校园文化 互动性研究

一、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指的是从古至今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包括了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化遗产,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绵延发展、独具特色,被世代传承至今并且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中仍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属于特定区域的传统习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系等文明表现。

地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具有独特的地域时空性,它在某种程度上深受人类活动形态等行为系统的影响,同时环境与文化、文化的传播对地域文化的最终形成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在一定区域内被人们继承与发展的文化的各种表现,包括地域物质文化、地域精神文化和地域行为文化;其次,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它是人类古老文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历史积累,也是一种历史沉淀和历史继承,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和发展,具有强大的传播力、感染力、渗透力。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地域文化与人的生活关系不断产生碰撞和摩擦,不断被加入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形成一种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以地域为主要依托的核心的强大文化体系。

高职高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共同培育和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文化体系的总和,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点的文化环境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等这种物化的表现方式,更包括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科研领域、生活领域等各个方面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载体。包括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生活与学习,起着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风气、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

高职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活与学习,大学生是人一生中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关键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互交融和碰撞,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正确思潮的引导,高职校园文化优劣与否对于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

二、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两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都统一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民族生存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民族文化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示,是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传播。地域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从不同的两个维度阐释了文化的不同种类,弘扬地域文化,并以此次为契机创造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作为地域文化强有力的代言人,在宣传与传播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方面,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释疑权,是传承和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谐进步。一方面,高职院校从建校开始就置身于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从初期建校到后期校园建设发展势必受到地域文化不同方面的感染和影响,深深地烙上地域文化的某种印记。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本土化比例要略高于本科院校的教师,从某种程度而言,本土化高职教师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大多数根深蒂固地受到地域文化的重要影響,而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地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处,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层次,引领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帮助地域文化建设有鉴别地、有选择地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按照时代精神,依托当地优秀资源,把地域文化精华和校园文化精髓相结合,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辐射作业,把地域文化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化。

三、地域文化“陶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

宜兴作为著名的“宜陶之地”,几千年来,宜兴人一直和陶为伴、以陶为生。宜兴境内已经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时制陶技艺的水平,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明清时代,宜兴的制陶业已发展到“家家做坯,村村有窑,遍地是陶”的地步。清代大词人陈维崧有诗写道:“百锤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数千年的传承使宜兴形成了以紫砂器为主流的制陶产业和由此而产生的陶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陶都”[2]。可以说,宜兴的地域文化中,最有特点、最有特色的就是陶文化。陶文化是宜兴文化的精髓,是宜兴文化的重中之重。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陶都宜兴,学院因陶而生、因陶而兴,多年来,学院秉承优良传统,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的理念,自然地将陶文化与校园文化契合在一起,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之中,打造以陶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学院把陶精神凝练为“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并将其融入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拥有8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坐落于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浓厚的江苏省县级市宜兴,有着浓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现设有陶瓷学院、数字艺术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系和经济管理系等7个院系。

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陶文化”学院——陶瓷学院,现有陶瓷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材料工程技术等专业。依托陶都宜兴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丰富的陶瓷资源、浓郁的文化氛围,已培养数千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教授、一级美术师等专家和设计人员。陶瓷学院把举办陶艺专业毕业生作品展纳入教学计划,通过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融合,营造以陶育人的氛围,让全校学生感受陶瓷艺术和陶文化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教育和文化熏陶。

第二,“陶文化”环境氛围感染。学院内部陶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60米长的仿古龙窑,图书馆门厅的巨型紫砂浮雕,办公室外教师作品图示,紫砂材质的办公室标牌,学院内随处可见的雕塑作品、陶瓷花瓶、陶瓷造型景点等,这些陶文化元素让师生们感受到宜兴陶都的独特文化魅力,使师生更能认识到“土与火的艺术”,充分领略到紫砂陶瓷艺术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感受到陶文化古老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陶文化是无锡工艺職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特色文化。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陶瓷选修课,让全校学生通过陶瓷知识普及陶瓷文化赏析方面的课程教学提升人文素质。学院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陶艺创作比赛、邀请国内外陶瓷业界的专家主办陶瓷知识讲座、利用各种平台进行陶文化交流等,建立校外素质教育基地——陶瓷博物馆、展览馆、陶坊等,倡导感受陶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陶瓷历史、陶瓷种类及陶瓷文化,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陶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39-42.

[2]淘壶人,小编.宜兴有着什么样的陶文化历史?[J].淘壶人紫砂学堂频道.http://news.taohuren.com/zishawenda/2011-12-17/article-336.html.

基金项目:2015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互动性研究》(15KT112)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能提供精神动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经济,又能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如今,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兴起,如何让地域文化有效的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地域文化传播问题谈起,反思影响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从而提出地域文化的传播对策。

【关键词】地域文化 传播价值 文化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这片繁茂的文化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蜀文化、巴文化、晋文化、楚文化……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始终都处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开发,成为了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之一。然而,近年来,各地利用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兴旅游事业,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地域文化传播的问题

1、地域文化的开发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够

多年来,各地对文化建设热情很高,很多地方不惜贷款举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堂馆,名胜遗迹园地等。有的是为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有的是为塑造地方政府形象,改善环境;有的是为了保存历史典籍……不管人们出于哪种目的和美好的愿望,纵观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文化建设,可谓劳命伤财者多,人财物耗用不少,但效果不佳,事与愿违。

蜀文化中的三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中国文化至深,其中体现的谋略思维和忠义精神至今仍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作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四川三国文化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的地域优势。现存的三国遗迹数量众多,约有100多处,武侯祠、剑门关、桓侯祠、七曲山大庙、庞统祠、平襄楼、万卷楼等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目前,四川的三国文化遗迹仍然仅以成都武侯祠一枝独秀,最为突出。其他地区的三国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开发还存在诸多迷雾,如南充万卷楼——《三国志》作者陈寿少年治学之地,鲜有人知,这里大力开发三国文化遗迹,但建得非常好的陈寿博物馆却冷冷清清,旧迹斑驳,深厚的文化内涵不能被人接受,不能为当地经济实现效益。究其原因就在于,不管什么文化建设,人们往往都把它们简单地看成是旅游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营销推介,而不是从传播角度去增强文化建设的吸引力。

2、文化传播的知识性与受众的参与性结合不够

“地域”既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也不是指行政区域的划分,而是特指文化区域,即在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相对于其他地区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文化区域。①富饶美丽的中国大地上有着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但是,许多地方传承至今的地域文化多数为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堂馆、名胜遗迹园等这些以实物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遗迹,缺乏现代化的设施和互动型的项目。具象的遗迹不能和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比较抽象的元素融合,使得不少慕名而至的游客难以亲身参与、互动体验地域文化,即使有,也是一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项目,比如游乐园、棋牌室、购物中心。游客来到旅游文化圣地感受到的是浓郁的商业气息,对于这些地域的文化性知之甚少,这无疑忽略了地域文化与游客沟通、寓教于乐的文化传播功能,丧失了文化的教育价值。

游客没能得到文化享受,没有形成一致性的文化认同,他们就不会主动加入地域文化的传播行列中来,甚至还会在口碑传播中形成一种负面传播,影响地域文化的大众传播。

二、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

传播致效因素,即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效果是所有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其展开。而我们对地域文化的传播研究就是要开拓和发展地域文化,让深厚的地域文化广袤绵延,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传播者的协同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地域文化传播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此,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就由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协同构成。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单位是地域文化传播工作的主体和责任人,对文化传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负责地域文化的大众传播与宣传、文化相关会节活动的策划与开展、旅游地文化表演以及博物馆、陈列厅、纪念祠公共文化机构设施的兴建与管理等。为了让地域文化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双效益,不少政府开始引入文化企业,参与地域文化传播与建设,他们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政府出让地域文化的经营权,在企业经营一定年限后,回归政府,由政府继续经营。政府与企业的联姻,更加符合当今市场经济社会的特点,弥补了政府资金短缺、传播时效不强的弱点,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此外,各地社会科学联合会展开了对于地域文化的学术研讨,如1992年1月15日-17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召开了由四川大学著名教授缪钺等10位省内同行专家参加的《陈寿万卷楼陈列方案》论证会议;2004年,第一次十四省市区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山东济南等地召开;2012年全国侗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研讨会在怀化召开等等。对于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经济、传播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他们执笔著书、实地考察调研,为本地地域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2、地域文化信息的鲜明性、独特性、丰富性、时代性

我国的地域文化“产生约起自旧石器时代中晚期”②,历经新石器,夏商周,春秋战国,跨过秦汉大一统,秦汉以后又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权更迭、民族统一与分裂的交替,各地域文化在文化趋同与趋异的时代潮流中得到继承、发展、融合、创新和壮大,形成了他们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如四川地区古称“巴蜀”,这个名字来源于殷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四川西部地区,由古代蜀族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四川东部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代巴族建立的“巴国”。巴国多山,蜀国多水,巴山蜀水,影响着人们的性情、生活、民俗等,也成为了四川人共同的文化精神。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更为“蜀文化”增添了三国文化的内涵。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成都,必去武侯祠、锦里民俗文化街感受昔日蜀国风采。

文化学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③一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各地域的文化史。对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而言,地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研究地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当下,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创办地区文化产业,增强地域文化、经济综合实力。

3、地域文化受传者的文化认同一致性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地域文化传播最直接最重要的受传者是人民。地域文化受传者的文化认同一致性表现在,本地人民或者外地游客经过社会实践认同并接受此地域文化价值体系、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到个人内心,成为个人价值观与行为的准则的过程。如今,伴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潮,各地政府兴建了一批批以区域文化为旗帜的旅游景点,如,作为齐鲁文化中心的山东省,就有曲阜市以“孔子故里,东方圣城”为旅游口号,东营市则打出了“齐鲁神韵,豪情山水”的旅游口号。媒介的大力宣传,让本地人民看到了自己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同时地域文化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促使人们加入到宣传和开发本地地域文化中来。

人们通过亲身去游玩、参观,在旅游景点参与一些文化民俗活动,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体验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许多本地人民开始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文化,甚至有的还当起了导游,直接宣传地域文化。许多游客在游玩回去后向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这些地域的文化,人们这种原始的口碑传播成为了地域文化传播有力的传声筒。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全民记者化的时代悄然而来,人们利用微博、网络、微信、QQ等等新媒体,晒照片、写游记,网络口碑的传播成为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地域文化广泛的传播开来,在精神层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促进了优秀的地域文化深入研究与开发,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4、地域文化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政府主导的地域文化传播在传播媒介上主要使用传统的媒体,政府文化单位和新闻传媒单位合作,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加大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报道,普及地域文化知识。文化企业如文化传播公司,他们与政府合作,在寻求地域文化有效传播的同时,渴望最大化地追求经济利益,所以在媒介的选择上也更具时代性、直观性、实效性。文化传播公司不仅利用传统媒体还将具有极强商业性质的传播媒介融于文化传播中,如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分众直效商务DM媒体及数据库营销渠道等多个媒体网络。

三、地域文化传播的对策

伴随着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场“文化热”,不少地方政府开始下大力气挖掘自身的地域文化资源,本地人民也通过民俗表演、文艺汇演传承本地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地域文化传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亟待科学的传播理论指导。

因此,我们从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出发,逆向思考,打造文化品牌,建立起地域文化的整合传播体系

1、充分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重视受众的反馈

传播者担负着主要的传播责任,包括改善传播环境。传播环境是传播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这里主要是指传播赖以进行的资源、经济条件、媒介条件、使用场所等。目前,各地都兴起打造旅游文化风景区、文化旅游节,但是我们能看到不少的旅游文化风景区的景点标识、文化设施、旅游接待等等,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大多数游客都是“一去不再来”。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在本地文化传播中要综合公关,在加强旅游地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着重提高软件实力,在向市民宣传文化,让游客体验文化旅游的同时,注意收集意见,重视受众的反馈,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2、打造文化品牌,增加传播信息的“含金量”

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需要扩大文化交流。地域文化交流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更应该实现国际化交流。近些年,不少地方省市在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都黄龙溪国际龙狮文化艺术节等等。这些品牌打造得很成功,不仅传承了传统地域文化,还注重开拓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需要综合利用媒介与传播。在媒介形式上,能够将大众传播、小众传播、组织传播、新媒介传播和口碑传播等结合起来,把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他们传播广、速度快的特点,提高地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在传播形式上,能够将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公关活动、事件营销、影视剧营销、会节策划、博物馆展示、旅游地体验营销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需要多推精品。国务院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强调要“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④精品文化是文化、精神与个性的聚合,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地域文化要想有效传播,必须走精品化建设道路,重视文化资源的科学配置,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更好地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3、大力发展人才,着力培养复合型地域文化传播人才

在地域文化的整个传播过程中,人民始终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他们穿插在整个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涉及传播的方方面面,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受益者也是影响者。因此,他们在熟练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业务外,还应该掌握民族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营销学、广告学、艺术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知识。所以重视人才,着力培养一种复合型、高素质的地域文化传播人才尤为重要。

着力培养复合型地域文化传播人才有三种方式:一是着力从高校引进地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优秀人才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培养;二是现有的文化工作者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绝大多数对文化传播知识尚还欠缺,因此,对这些文化工作者应加强培训、进修或深造,增强实力;三是与科研机构合作,联手开展课题研究、传播机制安排、传播规划设计、传播活动策划等,地方借助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结成“产学研”共同体,缓解人才短缺压力。有了一支优秀的地域文化传播人才队伍,就能够高效率地开展地域文化传播,最终建立起地域文化的整合传播体系。□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项目编号:82000855,立项代码:12ZYXS61)】

参考文献

①雍际春,《地域文化研究及其时代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3

②晁福林:《天玄地黄》[M].成都:巴蜀书社,1989:39

③蒋宝德,李鑫生:《中国地域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2

④新华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N].《人民日报》,2009-09-27:(3)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文艺与新闻学方向)研究生)

责编:周蕾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确立“文化立场”,是地域文化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师应当以增强文化凝聚力、服务区域发展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同本地文化的“自我同一性”。课程教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中华文化的同一性、地域文化的自为性,增进学生本地理解和文化归属感;尤其要坚持地域文化的人民立场,构建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要高度重视本地族群的民俗、生活的文化和教育价值,着力实施文化考古、田野考察、文化传承工作坊、多导师联合执教等融入式、体验式的文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

地域文化课程 文化立场 课程教学

近年来,地域文化课程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尤其“地域文化课程应当坚持何种文化立场”这样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学术界充分的理论观照。明晰“文化立场”是地域文化课程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工程,因为它决定了学生文化观的确立,也决定了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文化理念的传达方式。

一、坚守中华文化的同一性和整体性,增强学生的文化凝聚力

在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中,我国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相互影响、渗透,形成了中华文化多源一体、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在多元共生共处中,不同地域文化的共通性不断增强。尽管在中华文化谱系内,有多个具有特色的、强势的地域文化,它们在特定区域的文化影响力甚至强于整体的文化精神,但中华文化的“同一性”是不容否定的。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是主流与支流、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同一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相互借鉴、吸收的基础上演变出的普遍属性。

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有双重认同,其中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最高层次的认同[1]。文化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强调文化的同一性,是将不同地域、民族的中华儿女整合、凝聚为一个文化整体,维系中华民族统一的内在需要。

因此,脱离中华文化的同一性,把地域文化看作異种文化、独立的文化现象,以地域文化的特性分裂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是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必须警惕的倾向。它一方面扭曲文化关系,不利于学生整体文化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助长文化独立主义,影响文化与政治大局的稳定。

地域文化的课程设计应当在“同一性”的文化立场下坚守中华文化本位,强化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精神的整体认知,重点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和情感归依,增强学生的文化凝聚力。第一,教师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地处理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体系的关系。把某一地域文化同文化整体、其他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看成广泛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要在学生的文化观中坚决否定地域文化的独立性。第二,教师不能囿于地域文化的狭小领域,必须在中华文化的整体语境、总体脉络中考察其本质特征、形成原因、主要影响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展示中华文化的全貌图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面及点认识地域文化所处的文化方位,包括其在文化史上的时间方位、不同地域文化互动的空间方位、文化发展的逻辑方位。进而,在认识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后,再重新回到中华文化的本源,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全面理解地域文化及其整体关系。

二、凸显地域文化的自为性,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尊重地域文化的自在自为性。在文化史上,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发生过碰撞、冲突,但优秀地域文化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世代相传,其自我的特性标签愈益明显。经过长期积淀孕育,地域文化内部相似的文化要素不断集聚、酝酿,而成为一个连续完整、自足自证的文化统一体,同周遭的地理环境、人文氛围形成了极具附着性、依赖性、稳定性的关系。“区域文化自守在自己的地域范围内,以自己所在区域为根本所在。因此,它与其他区域文化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依存关系,而是独善自处,自成体系。”[2]地域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进程。

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高度重视地域文化差异的重要教育价值,将其视为打破现有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同质化,实现差异化、本地化的重要策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选取地域文化中最具地方特色、影响本地居民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样本。例如四川的脸谱艺术、安徽的黄梅戏、北京的四合院建筑、福建的妈祖信仰、齐鲁礼教文化,代表了特定区域人民群众趋同性的文化心理,是特定区域中极具生命力的文化遗存。地域文化的个别性、典型性、独特性,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是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围绕地域文化的自为性“原汁原味”地展现、传达、阐述这一文化样本。那么,地域文化样本赖以存在的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民间信仰、民间传说、历史传统等环境要素,以及赖以存在的语言、建筑形态、工艺手法、发声唱法、特殊材料等载体要素都需要纳入教学范围。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地域文化样本的独特性蕴藏在细节之中,课程教学需要引领学生进行细部剖析,在肌理、关系、要素分析中向学生展现地域文化的内在特征。

当然,教学也要遵循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处守则”[3],谨防学生滑向文化偏执主义、狭隘主义。有鉴于此,教师要从传播学视角,借助特定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向学生阐述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相互碰撞、借鉴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更透彻、更细腻地把握中华文化多元共融、包容并存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富有包容精神的文化观。

进一步延伸,地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观念,使之成为促进不同文化族群团结的力量。某一地域内部的族群矛盾,常常源自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也是部分地域文化遭遇生存困境的动因之一。消除文化间的误解和偏见,达到给予文化对话的文化宽容境界,才能为人类的和平共处作人文价值观的铺垫[4]。课堂教学要促进不同文化族群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把建设本区域良性、和谐的文化生态,推动不同文化族群的共同发展作为地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文化使命。

三、聚焦地域文化的本地性,增进学生的本地理解和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最令人满意的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社会的安宁之感”[5]。地域文化课程教学能够在本地文化语境中提高教学的本地文化贴合性,增强学生的本地文化归属感。

其一,增进学生的本地知识。地方性知识是指某一区域的人民或民族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保存的地方文明和以非文字形式保持的地方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6]。课程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了解本地人民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理解本地独特的人文精神、优秀的文化遗留、代表性文化人物,融入本地知识体系。

其二,增强学生的本地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本地族群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比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族群认同等具有更深远、更深刻的影响。地方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培养、吸纳符合本地要求的优秀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全国各大城市人才争夺大战的背景下,地域文化课程能够引导学生肯定性体认本地群体文化特质、价值理念,使学生在文化秩序、观念、身份上融入本地话语体系,从文化心理上成为本地经济社会的建设力量。

其三,培养学生的本地文化归属感。地域文化课程要着力消除外来学生对于本地文化的陌生感、疏离感、异质感,使学生保持同本地文化要求的同一性和同构关系,在自觉融入本地文化群体后产生文化的落实感,在“第二故乡”的认同中成为本地发展的主动积极的维护者、建设者。

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本地文化的内化过程,教学目标是促进外来学生的本地文化融入。这就要引入基于“本地情境”创设的地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其一,文化的田野考察。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化现场进行实地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对象访谈、田野记录对本地的各种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行为习惯、社会禁忌进行研究。深入文化发生地,对代表性文化现象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等进行文化发生学考察。其二,典型文化案例探究。教学既要给学生关于地域文化发展的全景式的认知,又要重点突出本地代表性文化现象。典型性应当体现在,这种文化现象在当地社区被绝大多数土著居民普遍认同、在其文化心态中影响深刻、对当地文化演变具有关键性作用,同其他地域文化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独特性。其三,开展“学做一体”的文化传承人工作坊。发展体验式、融入式、反思式的地域文化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化实践中切身理解地域文化,升腾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之成为本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主体。

四、弘扬地域文化的人民性,构建学生“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史观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史的主体。但是,考察主流著作、典籍,我们会发现,整个中国文化史是一部精英文化史、政治文化史。这样的文化史,掩盖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没有把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创造、贡献作为主要书写对象,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不健全的文化史。

每一种文化或话语实践都必须不断地确定自己的立场[7]。在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觀,贯彻文化的人民立场。一是在文化理念传达上,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人民主体性:灿烂辉煌的地域文化是人民群众所创造、所共享的先进文化成果,其丰富的文化实践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素材和源头活水;地域文化的主要叙事对象是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及其创造的文化产品。二是在价值评价上,以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契合了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人心向背和根本利益作为地域文化价值的衡量标准。三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真切地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往与憧憬的文化形式,重点应当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发明和工艺革新、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等,从中理解本区域人民群众的核心文化理念、价值准则。这就解决了地域文化的“主体是谁”“为谁服务”“依靠谁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具体到地域文化课程教学,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摒弃精英主义的文化立场,放弃文化精英的优越感和救赎习气,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宣讲者身份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规劝,而是弯下腰来,以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姿态去学习课程;不是以观察、审视的视角去看待群众生活,而是把自己看作本地群众的一员投入普通生活中。其次,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走进地域文化相关的居民聚居区,同被调查对象共同居住、生活,零距离接触本地的普通民众,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培养对本地民众的亲近感和共情性理解。再次,引导学生对地域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再挖掘、再阐释,指导学生通过走访、交谈,采集、调查民俗事象,对地域世俗生活实行深度参与式观察。最后,教师还应当探索高校教师、土著居民、文化传承人多导师联合执教模式,让人民群众走入课堂,成为学生们学习地域文化的领路人,促进外来学生同本地群众的密切交流。鼓励学生在地域文化传承人的指导下,创作新型的地域文化作品,把地域文化的人民性进一步固化、延伸。

参考文献

[1] 何星亮.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0(01):9-13+112.

[2] 虞和平.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18(03):166-170.

[3]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172,195.

[4]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15.

[5]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6.

[6] 蒋红斌.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课程开发——批判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04):69-72.

[7] 王逢振.全球化和文化同一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06):55-56.

[作者:王利平(1975-),男,山东日照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贾俐俐(1964-),女,安徽旌德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 武磊磊】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政策对艺术创作的高度重视,富有地域特色的新疆油画在中国油画发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新疆女性油画家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风格,为新疆油画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更多角度与研究视域。文章从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创作入手,从个体的艺术作品与艺术经历中分析新疆女性的创作视角与绘画特征,进而对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内在情感表达进行研究,充分剖析新疆女性油画家艺术风格的呈现特点以及在艺术发展上的创新。

关键词:新疆油画;女性油画家;创作视角;绘画特征;内在情感

一、新疆女性油画创作的地域特色

(一)新疆油画的发展特点

1.新疆油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油画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经历了时代人物的摸索,受到不同地域特色的影响,在新疆落地扎根,呈现出不一样的地域特色。独具风格的地形地貌,让新疆油画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特色与绘画风格。新疆独特的沙漠和草原绿洲等自然景观,成为新疆油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色彩来源,在色彩选择上受地域影响以艳丽饱和的色彩为主,在视觉上更吸引人。浓艳的色彩搭配让新疆油画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审美观。

2.新疆油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在新疆的地界内存在着多个民族,不同少数民族在新疆得以融合与发展,而这样的民族文化在新疆油画上也有所呈现。在绘画主题上,新疆油画主要展现的是新疆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也让新疆油画在创作上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与其他的油画派别形成明显的风格区分。新疆油画家有意识地将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让新疆油画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核。

(二)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发展背景

女性绘画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崛起的,在这一阶段,大量新观念和新艺术的传入,使得中国女性在艺术领域也受到了较大的启发,开始进入自觉自为的艺术创作阶段。文化环境的开放与创作空间的自由,使得一大批女性艺术家在这一阶段开始艺术创作,其中极具特色的便有新疆女性油画家。新疆女性油画家具有独特的价值标签,将新疆油画的地域特色与女性独特的审美价值结合起来,由此使得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发展在新疆油画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疆女性的油画创作过程中,女性油画家除了吸收新疆油画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之外,还融入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将女性独有的语言形式和内在情感通过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来。

二、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创作视角与绘画特征

(一)独具特色的创作视角

1.女性油画创作具有独特思维

在传统的新疆油画创作过程中,新疆油画的创作者以男性为主,而新疆油画在内容呈现与色彩搭配上也多以大气磅礴和绚丽浓艳的颜色为主,呈现出明显的男性绘画特征。新疆的女性油画创作者在创作思维上与男性有明显的不同,虽然在色彩审美上双方有共同之处,但是在油画的场景和风格选择上,更能体现女性思维的细腻之处,多以微小的场景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在新疆女性的油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在风格上与男性创作者进行了明显的区分,在创作主题上则会更加注重对感情的表达,作品中充斥着其内在情感的抒发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而并不是单一地去描述重大事件的发生。

2.女性油画创作与生活密切相关

男性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更加注重油画场景的叙事性、历史性,而女性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则是将日常的生活背景融入油画内容里。新疆女性的油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便是在绘画作品里呈现出自身的生活状态和自身的成长变迁。比如,喻红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所选择的绘画素材多源自自身的实际生活,而且大多素材呈现出来的是母女之间的互动和日常生活的细节部分,以生活为创作的源头,进而确定油画的风格和颜色。

3.注重女性特有的母性表达

女性所特有的创作视角与女性本身所拥有的情感有密切联系,而在女性先天拥有的情感中,母性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不管是在少女时期,还是真正成为了一名母亲,母性都始终隐藏在女性的天性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得以抒发和表达。而女性油画创作者在拥有了油画这一艺术创作途径之后,自然而然会将先天所具有的母性填充进自身的作品中,在新疆油画的大气磅礴之外,将母性的温柔细腻融入进去,从而使得新疆油画在内容呈现与场景表达上更加多元化,让欣赏者能够看到更多的创作视角。

4.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内在情感的挖掘

独特的地域特色让新疆油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民俗风情的变迁,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直观鲜明。新疆女性创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感性和内在情感为出发点来绘制油画,通过细小的事物和女性偏爱的存在来勾画整体的绘画场景。不少女性画家都将花作为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油画作品里通过花来传递女性意识。在闫平的油画创作中,有不少作品借用花卉来描述美好的生活场景,进而表达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鲜明的新疆女性绘画特征

1.色彩运用更加灵活

新疆女性画家在绘制油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运用。在整体的色彩审美风格上与新疆油画保持一致,但是从细微的色彩处理上,更能彰显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创作风格和色彩运用方法。大多数新疆女性油画家在其油画作品里都会使用到大量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让人在欣赏她们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其内在感情的变化。对色彩的灵活运用让其油画线条中的笔法和线条变得更加明快流畅,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细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注重色彩布局和美感的表达,在油画的绘制技巧使用方面,则是以内在情感抒发为先,而绘画技巧与色彩都是为女性想要表达的油画主题服务。

2.油画作品充分体现女性情感和思维方式

一般女性油画创作者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并不是绘画技巧的运用,也不是对宏大历史事件的记叙,而是从日常的生活场景入手,将个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将这种情感在油画作品中体现出来。在线条和色彩之外,能够引起欣赏者共鸣和重视的便是油画所要表达出来的作者的内在情感。

女性的油画作品是需要慢慢去欣赏的,也需要观者去体悟作品里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情感态度。喻红、夏俊娜等当女性油画创作者的绘画作品在场景构造和技巧使用上并不复杂,但是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是非常迷人的,也是极其打动人的,这种内心情感的展现更能体现普通人的内心思想事件,从而让艺术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欣赏。细腻的女性思维与油画艺术的结合,让女性艺术变得更加深刻,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作品既包含了对自然生命的思考,也包含着对人性的探索,但是这些意义都是在自我情感的表达中呈现出来的。

三、女性油画家的艺术表现与内在精神的关联性

(一)女性油画家的内在情感表达

在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会通过自身的经历以及绘画技巧,让油画拥有自身的生命力,并且将这种生命力传递给观众,使之延续下来。不同创作者对油画作品所采取的创作态度是不同的,女性油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就更加侧重于自我感情的抒发,通过优化技巧来将复杂细腻的内在情感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将丰富多元的内在情感通过固定可视的客体展现出来,让情感寄托在一定的载体上,与更多的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在艺术领域的内在情感表达上,想象力的抒发,艺术形式的区分,让情感在作品上有了不一样的温度,在绘画的情感表达上,通过构图、色彩和线条的搭配,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油画作品。在这些油画作品里,能够让观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所要表述的油画主题。女性油画家更加注重油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一方面是将明确的女性立场融入油画作品中,另一方面是将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在油画中呈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二)通过油画上的艺术表现来彰显真实生活的力量与人文精神的崇高

女性油画家在油画上的艺术表现是非常惊人的,其蕴含的情感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从这些油画作品里可以看到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从女性油画家的作品里感受到崇高的人文精神的存在。女性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大多数所采用的场景都是真实,直观地将生动的生活场景搬到画布上,用油画的艺术形式记录下来。女性油画家更加注重其自身的真实感受,更加注重事实描述,以现实为出发点,让真实的世界具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喻红的作品便体现了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将日常生活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去表达她的真实情感。《紫色肖像》和《29岁和女儿在家中》这两幅作品对生活场景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在这些场景里能够明显感受到人物日常生活场景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活动,也能够让观者感受到当时作者所处的情感氛围,从而让这种内心情感的表达在画面中能够变得更加直观与形象。而这样的日常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便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追求,也是对人文精神的独具特色的表达,将丰富、深刻的人文精神以这种日常的场景记录形式表达出来,更能让观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崇高理想,女性油畫创作者会用这样的创作特征表现来呈现女性艺术家所特有的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四、结语

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创作视角与绘画特色,都体现了女性自身的力量,让新疆油画有了不一样的表达风格,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而新疆女性油画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成为中国女性艺术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发展来讲具有重大意义。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成就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也让女性的艺术创作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从而提升女性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俊.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女画家的油画艺术风格及情感表现研究[D].海南大学,2017.

[2]常迪.解读新生代的女性绘画艺术:中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油画家的自我凝视与缤纷呈现[J].美与时代(中),2015(9).

[3]陶庆丽.论中国当代女油画家作品中的内在情感表达:以喻红作品为例[D].江苏师范大学,2014.

[4]李勇.试论新疆当代油画创作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美术观察,2007(10).

[5]卓然木·雅森.新疆油画创作的区位优势及其地域特色[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3).

[6]董振辉.论地域资源对新疆油画创作色彩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

新疆艺术学院

上一篇:安全生产会计核算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民学员远程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