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4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建筑的形式受历史资料、地域文化以及人文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其所提出的文化价值和现代建筑思想体现得更加鲜明,而以上所述的各项内容人们通常为文化因素,文章针对文化因素融入建筑设计的问题进行几点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人文思想,社会价值

引言

建筑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社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建筑美学出现,建筑的美也更加自然,并且能够与自然形成完美的融合,不同种类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美,并且能够与不同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正是因为这样不同的建筑语言也得以形成。

1 从时空观念上看

从时空观念来看,我国的建筑基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先秦19世纪中叶开始,两千多年间建筑的风格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个时期为人们称之为古代建筑时期,而在这个世纪中后叶,社会性质变革的不断深入,外国建筑形式也不断出现,这使得我国建筑与国外建筑之间的作用、摩擦也更加频繁,建筑风格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风格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常这个时期被称为现在建筑。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建筑时空因素过于重视,一般情况下,会对建筑结构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效果,往往会让人们有所瞎想,并且对于建筑物的群体效果非常重视,一般来说,会使用中轴线作为布局的主要部分,利用空间和时间的交换,来达到设计的效果,并且激昂这个时代的精神集中地体现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在我国,不管是哪一个时期的建筑,最为基本都是以“间”为单位,然后将其组成为一个群体,这样的建筑在我国非常多见,很多庙宇以及宫殿都是这样的格局,例如:曲阜孔庙或者北京(图1、图2所示)的故宫,这些都是采用群落为格局的建筑物,并且是一个群落,这些建筑采用了大小配合、高低相间的方式建成,这些无不体现着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以及长幼有序。

图1 曲阜孔庙 图2 北京故宫

(2)而现代建筑的空间的形成与西方国家文化的流入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我国的苏州博物馆,其基本是采用几何图形,并且非常具有现代色彩的建筑物,其最为奇特的地方就在于从新馆的任何一个地方向外边看出,都会感受到其余周围传统民居的协调性,这也是它被人们所广泛认同的原因之一。我国现在建筑的几何体构成中所体现出来的坡顶就是苏州古代建筑特点所筵席下来的体现,它非常符合我国苏州古代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概念,但是从西方三角体、立方体等方式的构成你过来看,极简主义是最为重要的体现。它集中的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交融,达到了传统与现在之间的自然转化。

2 从地域文化上看

2.1 建筑地域性

从广义角度来看,我国的建筑因为地域差异性以及气候之间的不同而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而建筑物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也现实出了不尽相同的人文以及文化环境,所以建筑物在设计的过程中,关键部分以及侧重点也会不同,我们将其称之为地域性特征,在我国湖南西部,其主要所体现出来的气候特点是以湿润为主,这个地区竹子多,因此导致了民间的大部分建筑中,基本都是采用竹子为主要的材料,它们的主要建筑形式为吊脚楼。

而从狭义上看,建筑的地域性则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例如,我国西部的高寒地区,通常人们会采用石块进行修葺,这样能够有效的地域自然环境,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呈现出的风大,雪多。使用这样材料能够有效的保温和御寒。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以及自然环境的需求进行,比如我国在2008年召开的奥运会,其体育场的设计是由我国清华大学的设计院进行的,其设计的时候,将场地屋面的中心位置进行两个半圆形的设计,能够在平行方向上滑动和旋转,这样就实现了大屋面的开启和闭合。建筑设计要与我国北京的历史以及人文环境进行了有机结合,同时也将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自然的融合,体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理论。另外,我国建筑设计上往往还会借鉴古代文化以及历史等要素,比如,我国早期广州城市的建筑手法,就采用这样的理念,在建筑的设计上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时空性、地域性以及文化性的协调。

3 从人文思想上看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总是围绕儒、道、佛三教的理论思想,它们都以不同的文化理念影响着中国建筑文化的形成,同时,又相互融汇贯通,共同作用于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思想,同时折射到建筑外部设计风格和室内环境的创造中。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向,“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深深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中。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和故宫的整体布局都受儒家礼制思想的深刻影响,等级分明,尊卑有序,对外隔绝却自有洞天;道教的思想是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其重要性更高于“无为而治”。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犹如天然的瀑布穿过别墅,所形成的雄伟与周边的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4 从社会价值来看

建筑物實际上与人具有同样的性质,那就是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并且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建筑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时间与空间的几何,它具有具体性、地域性,设计中体现除了地域气候特点,自然条件等,因此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是主动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髓,吸收它的科技性,结合本土文化,融合地域文化的优势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地域建筑跟上时代步伐。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精神文明升华的结晶;它既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又是思想艺术的创作。建筑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文明的写照,是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

结束语

我国建筑物的发展与演变,在很大程度与我国的文化、历史以及环境因素有关,正是因为建筑物的设计中有机的融入了文化因素,才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的建筑物体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域特点,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建筑物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而我国的建筑为了需求发展,也在不断的日吸收国外优秀建筑的设计经验,同时不断完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将社会与自然、生态自然结合,是我国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沈文.论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J].建筑设计管理.2012(11).

[2]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一、.聚落空间

凉山彝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其聚落空间布局自由灵活,有因宗族关系需要而选择的聚集型聚落空间,也有没有明确村寨界限,依山势而分散布置的离散型聚落空间,整体呈现错落有致的独特形态。凉山彝族聚落有其特殊的肌理,民居按照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区域,在各村落中有如晒粮场、小场坝等小节点,在生产生活中形成自然的交往空间,是人们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再搭配菜园、果园、水磨坊等生活场景,整个凉山彝族村落布局与自然景色很好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其传统独特的人文环境。

二、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凉山彝族主要的建筑形式,凉山彝族传统民居以瓦板房为主。普通平民家庭的瓦板房体量较小,外墙采用夯土结构,搭配坡屋顶并加盖杉木板,其内部结构较为简朴,仅有几根承重的圆木柱与各柱子间进行简单的搭接。而贵族阶层居住的木架构瓦板房,建筑进深和体量比一般类型彝族民居大,是彰显凉山彝族社会中等级特权的一种典型建筑形式。这类房屋采用坡屋顶的夯土木构架,屋顶盖杉木板,外墙为生土,内墙为纯木质墙体(木板),木板上雕刻精美的纹饰。其内部结构为穿斗斗拱全木架结构,空间跨度较大的地方则巧妙运用杠杆原理,正房堂间及山墙处有层层上升的拱架结构作为装饰。这种独特的木构架房屋结构,不采用一颗钉子,建筑部位独立成件,可拆卸后搬往新地重新组装。

三、建筑色彩

凉山彝族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以黑色和红色为贵,搭配黄、白、绿等色。凉山彝族有尚黑的传统,此外黑色还有等级的意义在里面,黑色最为尊贵,一般贵族阶级的生活用品就多以黑色为主。而同时凉山彝族有对火的崇拜,所以颜色以红黄为吉。凉山彝族的建筑构件不喜用色,以原木色为主,体现亲近自然的简约之美,仅在局部运用适当色彩绘以花纹进行装饰和点缀,这也与凉山彝族认为木材具有生命的传统自然观有关。

四、建筑选址与尺寸

凉山彝族各阶层的居住位置和居所尺寸都明显体现了奴隶制特点,贵族阶级的住宅一般位于村寨中央,其建筑雄伟,被周围各种房屋所拥簇,突显众星捧月之感,或是雄踞山头、就险而居,给人以居高临下、神圣不可侵犯之感。由于凉山彝族有婚嫁后另立门户的传统,其居所相较其他民族的建筑体量较小,但其居所建筑尺寸也与主人所处阶层成正比,阶层越高,其房屋尺寸越大,有些贵族阶层的居所尺寸可达20m×10m,此外其居所尺寸还与主人的经济实力以及政治权利等等相关。

五、建筑选材

因凉山彝族聚居的地方山势较陡,交通和运输并不方便,同时物资及技术也较落后,因此在选材方面多选择轻巧便携、易于加工的材质。木材便成为了凉山彝族建筑的首要选材,民居内部空间结构及屋顶都多采用木材。其次,夯土也是凉山彝族建筑的一大用材特色,夯土是土材质中较为结实的建材,以夯土为墙,保温效果良好,同时也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等特点。此外,凉山彝族建筑还会使用草、木、竹等材料,而这些材料都具有选料易得、施工简易、易于拆卸的特点。

六、建筑文化

凉山彝族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礼仪和禁忌等,创造出了属于凉山彝族特有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凉山彝族保留着彝族历史上的祖灵信仰及家支家族制度,也有各种体现彝族特点的重要活动,如火把节、招魂仪式、火葬仪式等。凉山彝族的宗教观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由对祖先的崇拜而产生的祖灵信仰支撑着整个凉山彝族的建筑文化。凉山彝族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围绕着民居建筑而展开,这也很好地诠释了祖灵信仰中家的概念,因此民居建筑是凉山彝族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凉山彝族民居是中国民居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瑰宝。

建筑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凉山彝族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聚落空间及建筑文化。在世界文化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发展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保留其民族传统建筑文脉,是延续民族记忆,满足人们文化归属感的必要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

摘要: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其特色村镇、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本文着重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凉山彝族特色村镇的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凉山彝族建筑受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并受到以毕摩文化为基础的宗教信仰的多重影响,因此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凉山彝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1 我国现代城市公园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年到70年代, 我国一直在学习苏联的城市建设经验, 使我国各式各样的公共园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了公园, 如动物园、儿童公园、植物园等等。其中六十年代公园增加了大量的的绿地面积, 到处绿树成荫, 环境卫生也有所改善, 以园林城市而闻名于全国的广东新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杭州西湖把原来遗留下近四千公顷山地全部绿化, 修建亭、廊等建筑, 新开辟了许多游览区。广西桂林市根据喀斯特地貌的山水景观结合城市建设作了调整规划, 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城市公园有了较大的发展, 主要是以植物造景为主, 以休闲游憩为目标, 植物的搭配主要是满足观赏的要求。在规划设计布局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中心绿地少, 公园建筑的密度、人口密度设计不合理, 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公园在不断的增加,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的兴趣, 也对城市公园景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在因地制宜、营造具有民族地域风格和继承我国传统造园手法上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如肇庆七星岩星湖公园亭的建筑设置, 创新的同时吸取了岭南文化的特点, 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 为中国新园林方向增添了新的一页。如云南昆明西华园标本陈列室及接待室。建筑形式以云南白族民居建筑为设计蓝本, 采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布局, 在正南方设置了传统民居风格的照壁, 入口开在西侧, 形成门楼, 在云南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创新, 地域特色浓郁。由此可见, 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与人们生活、活动息息相关的建筑也越显得的突出重要, 正因为如此, 在以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 要以地域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为前提, 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园林事业做出贡献。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 为了多快好省, 追求时髦, 不考虑公园建筑所处地域环境、民族文化、审美、材料技术等因素, 就开始在公园内修建一些观赏、游憩类建筑, 有些还牵强附会地引入欧式罗马柱作为景观建筑构件等等, 忽视了地域性特点。如:南宁狮山公园的景观建筑虽有采取了广西民族建筑造型特点, 但是在色彩和比例处理上不够协调。柳州龙潭公园的风雨桥设计, 是直接照搬侗族风雨桥形式, 还有园内的仰山楼, 除了材料有所变化, 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石材以外, 色彩、屋顶形式依然照搬北方建筑造型。南宁金花茶公园水榭和南宁南湖公园景观亭设计虽简洁, 但都没有利用地域性建筑进行创作, 在追求“时尚”浪潮中失去了文化地域性和历史延续性, 造成景观建筑面貌趋同现象。

2 地域特色传统建筑造型特点与城市公园建筑设计研究

建筑是物质化的文化, 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语言,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都能从建筑本身挖掘出独特的风貌建筑艺术。人类之所以能够让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延续, 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 通过建筑、文学、诗词、绘画、音乐、雕刻等形式传承下来, 并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所以我们创造建筑之时, 就要抓住建筑的灵魂和源泉, 把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建筑文化、历史文脉、传统的造园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实践的建设项目中, 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 这是中国现代城市公园景观建筑设计的必由之路。

地域性的传统建筑文化是多层次、多样性和乡土性的, 是神奇的自然环境与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具有独特的造型和乡土化的建筑材料。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民族文化, 重现出独特风格的建筑和村寨, 是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标志。如对广西村寨和古村落整体特征进行考察研究认为, 建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布局上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 运用了“透、漏、叠、架”建筑构造形式, 建筑立面材料以自然原料和色调为主, 色调接近自然, 使得建筑更有亲近感。丘陵盆地的汉族民居建筑山墙多采用砖木结构, 建筑山墙上多砌有曲线的防火砖墙和码头墙, 房屋高大宽敞, 山墙造型多样, 广西少数民族主要用穿斗式木构, 使干栏式建筑技术能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 如三江程阳风雨桥。细部装饰简洁朴实, 一般不施彩, 突显了广西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的特色。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环境中, 不同的建筑特征创造了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的建筑和民族文化。城市公园建筑是否符合地域性特征、审美特征等, 特别是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公园建筑如何表现, 以什么风格来表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公园建筑, 才能使我们进入园内有种归属感和亲切感, 来唤起市民的乡土意识, 是探讨研究的目的所在。对源于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造型特点与现代城市公园建筑设计相结合。

南宁市江南公园景观建筑的设计, 从功能上讲是要作为具有休息、游览、娱乐等为目的建筑, 景观建筑作为“点”的形式在城市公园中出现的, 是构成空间环境要素和形态要素之一, 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立体空间的处理上, 要关注现代的公园建筑的营造和使用特点。在此项目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功能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地域文化的实际研究, 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因地制宜的规划城市公园景观建筑平面, 建筑造型取地域特色建筑特点之形, 运用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之中, 从而构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公园建筑景观的目的。

3 南宁市江南公园建筑设计的构思

3.1 体现人性需求

意在满足人在景观建筑中的活动需求。由于景观建筑分布在公园之中, 景观建筑应满足大众对自身城市面貌的认识, 城市公园设计为现代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等良好的空间环境。人们的时尚观、审美观都会影响到公园建筑创作, 设计时应考虑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行为模式、功能需求等。现代景观建筑中的人们主要是休憩为主, 体现在“坐”的这种重要的行为, 那么这种活动就需要结合人体工程学进行合理设计, 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 让使用者感到设计的温馨和人性关怀。

3.2 强调传统文化

意在表达古朴的民风和人文精神。首先在建筑形态材料上注重使用本地的木材表达, 达到古朴、淳厚的效果, 让木材无声的回应着传统, 利用材料自然的肌理, 使人在平朴建筑中找到亲切感。其次将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楹联、雕刻等元素, 加以概括再创造, 融入到景观建筑中, 反映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公园的地域特色和环境特征, 激发人的共鸣和联想, 以突出园林的诗情画境。这样, 新的建筑形式与地域原有的建筑之间就有了脉络联系和“对话”关系。通过借助传统的形式表达现代景观建筑, 用传统形式在现代公园建筑设计中加以叠加或组合, 达到既有新时代意识又有着浓郁传统味道的景观环境。

3.3 注重地域特色

意在表达灿烂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织锦、铜鼓、饰物是八桂大地民族千年文化的积淀, 它存留在建筑和城市中, 形成当地的建筑文化。在因地制宜创作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语言的建筑环境, 要把地域文化特征作为设计依据, 注重地域的传统气候植被、民俗乳水交融特点, 设计形式结合当地文化元素, 创造具有自然特性和文化艺术性的建筑形态。在建筑造型风格上, 地域特色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相融合, 吸收干栏式建筑结构式样, 使公园建筑区别于邻省同类建筑形式, 创造“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观意境及壮实饱满的民族意趣, 使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注重地区各民族建筑特色, 不突出表现某一个民族建筑形式, 按照功能的需要加以创新, 将西南地域特点的叠、架、透、挑的建筑语言作尽情的表达。

3.4 增进自然和谐

意在表达地域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追求建筑形式和功能与环境相协调, 强调顺应自然、将人工的东西融入自然, 尊重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区的历史文化, 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 力求建筑与地域环境协调并存。在色彩搭配、形态构成、体量比例与周边环境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强化和升华自然美, 成为优美自然环境有机组成部分。如江南公园地形属于山体环境和滨水环境相结合的特征, 在城市公园建筑设计中,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轮廓、造型、地质特征规划布局景观建筑, 着重把握其公园建筑的形象之雅, 动态之美, 色彩之淡, 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清新自然。

4 城市公园建筑设计的方法

追求城市公园景观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关系, 是公园营造景观建筑的最高境界, 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追求的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因地制宜、因材制宜不仅仅是概念, 还应具有适应性和独特性的意义。

4.1 以形达意

城市公园的景观建筑是公园风格的外在表现, 与公园的风格相呼应, 是城市公园最直接的表现物, 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建筑表达, 主要是在形与意的巧妙结合, 应先了解城市地域特点、地域环境、地域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造型特征, 把这些符号进行简化, 加以抽象提炼、消化吸收和发展这些特色的传统建筑, 使新设计的建筑形式吻合大众对本地域建筑特色的意象, 与现代城市公园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以形达意, 以意为先, 意在笔先的目的。

将广西丰富的地理文化资源和最能体现的民族建筑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和地域历史文化影响下的镬耳山墙民居元素进行整合, 把景观建筑设计在江南公园中的石子岭坡地之上和水系之旁。如风情长廊建筑平面布局呈“人”字形, 亭廊分布在长廊起点、终点等, 虽然是辅助的装饰性建筑, 但是, 为了因山就势, 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体现了少数民族建筑层叠变化, 错落有致特征, 突出风情长廊建筑的气势、意境、情趣的风格, 这正是建筑与书法艺术表现的雄奇峻建、萧散疏淡等风格对应, 意在表现独特的地域性的民居建筑自然群落特征, 从而使风情长廊整体建筑与景观艺术形式天人合一的意境。如状元桥可以让人感悟风雨桥、侗族鼓楼建筑意象。在建筑上的运用把民族文化与建筑功能、形式相结合, 以形体现建筑意。建筑形意结合不仅仅是体现地域建筑的外在形式和地域文化再现, 而是通过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公园景观建筑展现未来发展趋势。

4.2 破立并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城市公园的景观建筑不能完全的仿古, 景观建筑应该具有独特的格调, 不能生搬硬套。如不因地制宜, 巧妙构思, 就容易千篇一律, 这里所述的破是指批判, 破除条条框框束缚, 打破原来的面貌。立是指创新与继承, 意在传统中汲取营养, 是对优秀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和建筑文化精神的继承, 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和沿袭, 甚至回到传统建筑历史形态。作为代表一方水土一个时代的公园景观建筑, 必须有地域传统的根, 这是确认及识别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依据。如设计的桥、塔是根据广西民族建筑特征和传统造园思想基础上, 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新设计, 除外型具有民族建筑特征和园林建筑的造型外, 还能方便现代人观光旅游, 怀旧望远的多种功能, 采用砖混结构和木结构结合等工艺、材料、技术而完成, 糅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美, 既表达了对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的尊重, 同时融合了全新的结构体系, 有别于复古建筑, 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展示传统做法, 达到传神目的。所以我们要摆脱只要设计公园建筑就完全照搬传统民居、古建的想法, 在建筑设计中要有破立并行的理念, 去创新组合, 以适应建筑环境的需要, 简单的照搬与营造就淡化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发掘与传承。景观建筑不是流水线商品, 它应该适应自己的地方特色、环境特色及建筑工艺特色, 才能创作意境深远的、个性多元化的作品。

4.3 思行结合

这里所述的思与行主要是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有思有行, 行中善思, 城市公园无论建在什么地方, 小心求证, 大胆创作, 使公园面貌得到改善, 使公园风格形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体现时代性、开放性。在设计江南公园建筑中是采用本土地域造型为主还是采取古建主流造型为主, 一直是我们思考中的主要问题。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 壮、瑶、苗、侗民族文化都各具特色。在建筑造型上, 单一的采用某一少数民族的建筑不能体现民族建筑的多元共生的理念, 完全采用江南私家园林建筑风格或汉族建筑为模板也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塑造, 因而考察了广西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建筑, 如侗寨程阳桥风雨桥、大卢村民居、黄姚古镇、苏村、三江侗寨、苗寨、真武阁等传统建筑, 力图将其精华要素体现出来。

首先在体型上显其广西干栏式建筑的挑檐深远感、密檐紧凑感和吊脚干栏构造的轻盈感, 并在整体构思意念中体现出来。再结合壮族的织锦图案, 干栏式建筑的构造少许装饰, 利用浮雕、诗词全方位渲染, 包括墙体作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表达, 种种心思都为体现以本土建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方面进行创作。其次建筑结构, 运用砖混结构和穿斗式结构, 构筑方式, 运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融合现象, 有利于市民从中体会城市公园发展的轨迹和面貌。再者利用景观建筑烘托城市公园环境, 将广西特色的传统建筑利用园林建筑的创作特点, 大大增加了游人对广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认识, 使到此一游者身临其境具有怀古追今的感悟, 是整个城市的展示地域文化的橱窗和对外交流平台, 为广西的文化建设、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融入主流的行列提升地域的优势, 取得城市名片的景观名誉, 使南宁江南公园建设成为提升地域文化, 提升城市文脉, 提升民族魅力的强力举措。

结束语

公园中的建筑只是现代公共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小部分, 设计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建筑, 不仅要注重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构件、造型特色, 还要考虑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建筑细部的工艺技术影响, 巧妙的运用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来构成风格多样的公园景观建筑的轮廓线。在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建筑时, 从传统建筑中学习、调整、接纳与传承其特色, 寻找地域建筑与新建筑设计的结合点, 创造出特色的、有新意的、有真情的具有现代感又有民族风格的建筑, 这样也是间接地对传统建筑的一种保护。在设计中, 不相互否定、排斥, 提高创新意识, 塑造不同的视觉形象和建筑表情, 为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时代性、民族地域性的典型建筑特征而不懈努力。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 地域建筑文化、建筑元素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风格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中渐渐消失。城市中蔓延着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城市美化运动”, 导致大量欧式景观建筑出现在城市公园中, 而建筑的变相“殖民化”将直接影响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建筑创作要基于自然环境、地域传统及民族文化进行创新, 寻找和描绘出某一场所的形式特征, 从而达到既具有地域风格特点又能体现与时代环境协调统一。因此, 设计师把民族地域特色建筑通过创新组合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相融合, 使自己民族固有的特色和文化通过创新、发展, 达到景观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地域特色,城市公园,建筑设计,景观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p273

[2] 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2

[3] 谭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p3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一、相关概念概述

1. 文化建筑群落

文化建筑群落即多个文化建筑的组合形成的群体。是单个建筑的相互融合, 是不同建筑文化的重组, 是多种文化功能和区域的集结。这种文化建筑群落形成了文化中心或者市民的活动中心, 是以文化为特征的城市主体建筑。

2. 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

建筑是一种文化形式,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建筑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 逐渐形成了完备的文化体系, 并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与其他元素交融, 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地域、气候、环境等条件的深刻影响, 在人们审美观念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甚至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建筑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 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究其原因:一是建筑的起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联, 先民们在建筑房屋或者居所时, 会从水源、地势、气候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 会从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建筑的需要进行取舍, 因此, 地理环境成为了影响建筑的基本条件。二是建筑文化是依托地域文化而产生的,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 有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 其不仅是一种当地文化的表现, 也是当地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构想和蓝图。鉴于此, 现代的设计师们要尊重这种关系, 要将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维度对标现代建筑的设计, 要保存其中的集体记忆和地域特色, 提高人文内涵。

二、文化建筑群落地域性的表达途径

1. 精心布局城市空间及建筑关系

地域性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属性, 其具有客观性, 或者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改变性。既然如此, 要形成建筑的文化或者打造文化建筑群落就要基于这个基本的事实, 在城市空间的布局上要做好规划, 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般不碰触暗礁, 城市空间布局时要充分调查研究, 尊重所在地的地势地形、气候环境、土壤资源、山体水源等等, 确保城市的建立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另外, 在建筑关系的处理上, 也要从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方面来进行整体设计。是顺势而建, 还是人工改造;是破坏自然, 还是生态环保, 都是需要设计师和建筑师优先考虑的问题。此外,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过去和历史, 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有着自己的规划和追求, 这些都体现在深厚的地域文化之中, 表现在市民的一言一行之中, 因此, 设计师也要从表现当地核心的精神价值出发, 或者以此为中心, 服务于城市的每一位居住者。例如, 西安是很多朝代的国都, 有着大量的古代建筑, 也有着独特的秦腔文化, 在进行城市设计和文化建筑布局时, 就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不颠覆传统, 不崇洋媚外。

2. 打造城市文化主题广场

城市很多的建筑是独立的、单体的, 但是通过一个长廊, 就能很好的将其贯穿起来, 成为一个中心或者地带。同样, 文化建筑可以通过共享空间的打造, 来实现本身功能和其他功能的互通。在城市里, 基本上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 那就是城市文化主题广场, 其是市民活动的主要空间, 也是整个城市文化的集中表达之所。在这个城市文化主题广场的周围, 文化建筑延伸开来, 集电影院、歌舞厅、游乐场、戏院、书吧、展览馆、文化中心等等于一身, 市民们可以灵活选择。这种建筑群落的诞生, 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人们内心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共享广场和单体建筑之间, 一静一动, 一方面是功能区的延伸, 另一方面又是文化环境的整体构建,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刻, 都能感受到整个城市的文化。

3. 塑造文化建筑造型

3.1整体造型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 城市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自然其整体设计更加优化, 布局更加合理, 建筑更加有型。有特色的城市是由诸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组成的, 有内涵的城市是由诸多文化建筑标志构成的, 有品位的城市是由诸多人文元素建筑打造的。因此, 要积极塑造文化建筑的不同造型, 势必要先进行通盘考虑, 整体筹划, 制定一个文化主题, 再精心设计环节, 以点成线再组合成面, 扩大辐射范围, 营造建筑空间的整体界面。文化建筑的整体性已经越来越成为设计师们的重要原则, 其不仅能共享整个城市有利地域的基础设施, 而且能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 达到商业空间和文化建筑的完美融合。例如在湘潭, 两馆三中心沿街而建, 形态具有波荡起伏之感, 却又与韶峰遥相呼应, 形成远近立面曲线的美感, 城市和自然有机统一在了一起。另外沿街的文化建筑群落, 顺着城市主干道而延伸, 以点带线, 弯曲迂回, 独特的空间意境和景观成为一大看点。这是文化建筑与城市、与自然关系处理平衡的一个经典代表。

3.2单体造型设计

文化建筑不是千篇一律的, 其具有自己的单体的设计和造型。当然其造型与本身所具有的的内部空间组织是相辅相成的, 甚至其设计的初心就是为功能空间而定的。在城市中, 有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游乐场、电影院、妇女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等, 如何进行识别?设计师需要从外形、造型上下功夫, 要尊重其文化功能特点进行标志性的设计。在不同的文化空间中, 就能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味道, 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换言之, 单个的文化建筑要具有自己的艺术性, 其作为一种美的表达, 要能契合市民的心理和期待, 才能促进消费者参与进来。此外, 在追求艺术欣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功能的整体性, 要保证其独立的运行。

3.3文化标志建筑设计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和文化建筑本身成为地域性的一部分, 都是文化建筑群落的存在方式。大量的事实证明, 带有地域文化标志的建筑最后成为了整个城市的核心, 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例如湖南长沙的“三馆一厅”, 即长沙市图书馆、规划展示馆、博物馆和音乐厅, 其作为湖南省标志性大型文化建筑群, 所处的地域环境是浏阳河与湘江交汇处的新河三角洲。其设计独具匠心, 实现了艺术性和科技感的完美融合。文化园中, 有标志性的118米景观塔建筑, 整个景观塔的设计力求符合长沙地块特征和湖湘文化特色。塔的造型立意为“破柱擎天之塔”, 象征的是湖南长沙市的发展势如破竹, 其挖墙则采用的是潇湘八景元素。显然, 这个文化建筑群落成为了整个长沙城的标志性建筑, 传统感和现代性十足, 文化性和审美性兼具, 科技感浓厚, 是地域性表达的优秀案例, 焕发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摘要: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建筑界为了抵御建筑的简单复制和模拟, 开始将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武器和策略, 提倡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是彼此不可分割的。有特色的城市是由诸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组成的, 有内涵的城市是由诸多文化建筑标志构成的。现代的设计师们要将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维度对标现代建筑的设计, 保存其中的集体记忆和地域特色。

关键词:文化建筑,建筑群落,地域性表达,当代文化,设计途径

参考文献

[1] 整体的把控本质的追求——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实践与思考[J].沈磊, 李津莉, 侯勇军, 杨夫军.建筑学报.2013 (06)

[2] 融入城市强化内容整合设计——关于文化建筑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韩冬青.建筑学报.2012 (07)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胡青宇、林大岵所著的《聚居的世界:冀西北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 (下文简称《聚居》,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一书, 围绕冀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与民居遗产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既是在相关课题资助下进行具有遗产抢救意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又是一项通过全面梳理冀西北代表性的传统聚居资源、寻求地域建筑文化记忆的重要工作。本书一方面基于冀西北传统村落的成因与演变, 地域性特质对建筑形态特征的影响, 梳理了冀西北建筑形态与建造技术的判别标准与认知方法, 从理论层面总结了传统民居遗产的本体价值, 为保护与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 对冀西北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具有及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目前, 国内学界对于传统民居研究的学术取向已经逐渐形成了趋同的套路和统一的方法标准, 建立起了相应的理论框架或学科体系。其中一种是侧重于建筑之道、制度和文化, 偏重于社会文化角度的外向观研究;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建筑尺度、风格、类型及技术的内向观研究。但是基于交叉地域民居的研究体系则充满了众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聚居》一书将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 充分运用了文化史与建筑史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该书在资料查阅和田野调研的基础上, 从区域布局、聚落类型和民居建筑研究三个层面展开, 从地域特征、空间形态、装饰形态、建筑构造等方面重点进行研究分析。按时代的发展演变顺序, 时间 (纵向) 和空间 (横向) 相互映衬, 强化横向比较与纵向演变的研究思路展开。书中全面梳理了冀西北地区明至近代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类型、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路径, 提炼出“形”与“制”两个层面的建筑形制, 初步构建了聚落形态的四种基本类型和民居建筑的四种空间模型, 并针对近代的“中西合璧”建筑语汇特征, 探析了中西文化体系下的建筑语汇与式样融合的演化范式, 从而梳理出一种具有外部整体开放性和内部相对差异性的地方建筑文化和“地域性思考”。

笔者认为该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确实有一些独特之处:首先, 通过对与冀西北接壤的相关周边区域进行风格流布、匠作谱系的文脉研究, 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冀、晋、蒙、京四省市区交汇区域的传统民居建造特征与文化的整体面貌, 正确认识与比较传统民居所呈现出的多元差异性的发展脉络与鲜明特征。在某种意义上, 该著作所形成的理论框架, 实际上更像是对“乡土整体认知体系的一种重新建构, 更真实的去触碰和体验地域性建筑文化, 探究并重新找回“乡土的意义”。对于拓展传统建筑研究范畴与方法, 构建乡土民居建筑思想、弘扬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二,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遗产的专项研究, 从而获得关于某一具体地区断代建筑的研究方法和体系架构, 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普遍意义的提升。本书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 将传统建筑中主要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与剖析解读, 选择出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建筑案例。虽然这些内容不能涵盖传统建筑的所有类型, 但已能充分反映冀西北地区建筑文化艺术与技术特征的著述;其三, 在整理已有的传统建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了大量的拾遗补漏。为当下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奠定了基础。其四, 从考察、测绘、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共涉及调研的聚落124个, 实测研究样本建筑物共403栋, 获得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客观的纪录, 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资料。本书采用“图解文论”图示表达方式, 既有案例的论述剖析, 又有专业性的图示语言对案例进行准确的解读。

“充分认知”是“有利保护”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聚居》专著对当下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和地域建筑传承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研究方法科学, 案例类型丰富、体系完整缜密, 资料翔实准确, 必将使得冀西北地区这一人类聚居图景会显得更加清晰生动, 并唤起人们对传统民居的关注和保护, 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修复、更新改造, 以及新时期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居住环境建设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决策。

(胡青宇, 林大岵著.《聚居的世界——冀西北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7年12月出版。ISBN:978-7-5198-1646-9) 。

摘要:本书将冀西北与周边邻近地区进行同时同类的比较, 在凸显区域本体特点的基础上, 试图保有宏观的思考和整体性, 重视大多数底层平民百姓的创造和需求, 强化地方普遍性和原真性, 在概括性共性描述的同时注重特定案例的具体分析。同时, 通过横向共时比较与纵向历时变迁的系统性厘清和梳理, 诠释了明清及近代时期的大背景下的传统聚落与民居的演变轨迹和民居文化的交流互动, 从而揭示聚居表象蕴藏的丰富内涵。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贵州地域特征

1、地理环境与建筑

贵州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东部, 高原山地居多。当地气候温暖湿润,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变化小, 常年的相对湿度较高, 使得贵州民居形成一种特点, 就是典型的穿斗结构及吊脚楼形式。我认为建筑的架空是因为长年空气湿度高, 架空有利于通风并且保持干燥, 建筑的一层因为高湿度而不适宜人的居住, 故而用来喂养牲口。顶层的空间用于储物, 不占据居住环境, 而且顶层通风更佳。

2、贵州地区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贵州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 各民族之间房屋的差别较大, 贵州西南地区靠近云南、四川, 房屋多修建成邮票中形式, 这类房屋基本与四川居民的木结构房屋特点一致。贵州的民居建筑在较高地石料基础上建造屋檐前高后低较为平缓, 房门一般开在左侧靠后[2]。

3、吊脚楼构架关系与建筑交通流线结合

经过对吊脚楼空间造型分析, 会发现这些柱子的造型是充满规律感, 柱子之间相互穿连成一个网状结构。分析这些网状结构的线路与我们希望小学的交通流线相联系。因为我们调研发现, 在教学区, 只要一到下课或放学时间, 学生都会大面积涌出教室, 造成走廊和楼梯的拥堵现象, 存在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针对这个现状时, 在设计教学楼交通流线的时候将学生分流的交通线路与柱子的网状结构线路相融合, 使整个教学楼的交通流线也与吊脚楼柱子构架的局部形态有相似的形状。该设计理念不仅可以解决拥堵现象, 表现了结构线路的美, 还能增强安全性[3]。

4、当地风俗文化与建筑

黔东南是苗侗文化最典型的地区, 以苗瑶族群、百越族群为主, 所以根据黔东南地区的族群分布和所从属的文化区域, 该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装饰文化符号是:蝶型装饰文化符号、具锦鸡特征的神鸟型装饰文化符号、枫树型装饰文化符号等, 这些具象的图形在整体造型上有寻求自然和谐, 对称性的效果。在当地建筑形体上, 也有对称性、布局巧妙的特点。

二、贵州特色图案的来源与设计结合

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我们会经常看见人们穿戴的服饰与首饰上面的图案花纹, 这些特色花纹是该地区的一个象征, 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象征。仔细推敲这些图纹会发现与古代有名的洛书河图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用洛书河图这些本身的图形特征来分析贵州的图案, 结合“手拉手”围爱的设计理念, 一步步推进演变, 确定整个形态为正方形, 并用四个组快高低组合而成。该形态既符合当地风俗, 又符合我们带给当地孩子爱与希望的设计理念[4]。

三、国内当代希望小学现状

我国建造希望小学的时候缺少了科学的规划, 使得很多希望小学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一部分甚至荒废。在设计希望小学的时候没有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布点不合理, 使得有些稍远的孩子没有办法去学校学习, 该缺点尤其突出体现在山地地区。希望小学校园内基本没有景观的设计, 仅留有一开空地为孩子们的操场, 有一些山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甚至缺少操场, 篮球场和橡胶跑道。

四、当代希望小学建筑设计方案

1、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主要是由洛书河图的方形形状与手拉手这个围爱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整体建筑形态是由四个组块高低组合, 相互交叠成阶梯状。

2、设计构思

为了让希望小学更有特色, 更符合贵州黔东南特色, 更有人情味, 让贫困地区的儿童对学校对学习产生更多兴趣, 让他们更能感受到爱与希望, 也让当地孩子对该校有浓郁的亲切感。我们用当地古老的文化风俗为基准, 追随到该地区特色的源头, 充分理解风俗源头的各个角度, 使我们的设计更有张力, 并用这些特色与人和周边环境有机融合, 结合围爱的理念设计出有特色的希望小学。注重建筑布局上的差异性, 通过建筑密度和形态的变化创造丰富的社区空间。

3、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的希望小学的地方位置较偏, 位居道路北面。地块为正方形, 占地面积约6444.88平方米。地形为山地丘陵为主, 建设用地较平坦。建筑总体是由四个大致为长方体的建筑围合而成, 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正方形, 中间区域是一个平台, 建筑总面积为3525.2平方米, 容积率是0.54%, 校园绿化覆盖率是45.3%。整个校园分区明确, 主入口在南面, 空间为抬高式的设计, 为了区分教学区域与生活区域, 学生教学为北面、老师办公为东面, 师生生活西面、活动在中间四大功能进行划分。

1) 空间体现

学校的空间结构最大的体现是在建筑交通流线的布局。在教学区, 只要一到下课或放学时间, 学生都会大面积涌出教室, 就会造成走廊和楼梯的拥堵现象, 存在小学生的安全问题。针对这个现象, 我们在该小学的教学楼中的交通流线上面, 设计了可以减缓拥堵的空间结构, 在下课和放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流。所以我们在针对这个现状时, 在设计教学楼交通流线的时候, 无论是水平交通流线还是竖向交通流线, 都将学生分流的交通线路与吊脚楼的中柱结构向外扩散的建筑文化相融合。这样的设计不但给师生带来方便, 还减缓了拥堵的不安全现象, 又能给整个建筑造型和结构带来美感和趣味性。 (1) 水平交通流线。学校整个交通从水平空间来看是分为四层。第一层的建筑外圈交通形状呈现U型;第二层是师生主要活动区域, 为师生的主要通道, 呈现一个方形的交通形状;第三层与第四层的交通流线主要就是教学区两幢建筑相通, 呈现L型交通形状。在该小学的教学楼中的交通流线上面, 特别在教学楼我们设计了可以减缓拥堵的空间结构, 在下课和放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流。教学楼每层的左边两个教室与右边两个教室有750mm的高差。第一层与第二层左边两个教室往最左侧的楼道走, 教室是面朝北面, 右边两个教室往靠右侧的楼道走, 教室面朝南面;第三层只有右边三个教室往右侧楼道上下, 教室面朝南面。而且每层教学区在两两教室之间有走廊相通, 使每层都相互走通, 交通便利。 (2) 竖向交通流线。学校整个交通从竖向空间来看, 分为四个区块, 第一个是主入口这里的楼梯, 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第二块是西面的生活楼也为两层, 往建筑东侧的室外阶段式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三个东面的办公楼, 共有四层, 楼梯在整个学校的南面, 供师生上下楼。第四个是北面教学楼, 左边的楼梯通往左侧的两的教室, 只有两层, 右边的楼梯通往右侧的两个教室, 有三层;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自己教室的方位来决定往哪边的楼道来上下楼, 减缓人流拥堵。该交通流线的设计即方便, 安全, 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2) 自然气息

环境是影响校园品质与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 在开发与设计之初, 就建立环境先行的观念是达到营造与学习共赢的关键。因为我们设计的是小学, 面对的是小学生, 所以绿化的比重也会相对较重。我们在校园的环境中, 注重动静结合, 建筑中间为篮球场, 主要为师生的活动区域, 是比较闹的区块;而在教学楼的北面为师生的休憩区, 相对比较幽静, 设计了大量的树木来遮荫, 并有有趣的方块组合的小道供师生们散步聊天和休息, 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舒缓师生们的教学压力。并在教学区的走廊中外围也种植了小景观, 即形成了阶梯装的景观美感, 也为师生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3) 爱的阶梯

对于一个学校而言, 整体大气的形象至关重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而言, 则需要多样与丰富细腻的建筑与环境细节, 从而符合学生与总体的适应性、舒适性, 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筑是由四个组块相互组合, 相互联系, 整体看上去就像是大手拉小手的充满爱的形态。从低处看, 整体是层层上升阶梯式的感觉, 并在整体形体中在进行有进有退的层次感, 还在教学区的两幢楼设计出向后推进的阶梯感, 增强整个建筑设计感。该小学另一大特色就是该学校的入口处与建筑中每一个组块交接处, 是用贵州建筑干栏式排列的特点, 形成半遮半掩的感觉, 即突显当地的特色, 有丰富了整体的当地风味。

五、结语

小学生因为年幼, 对陌生事物易产生距离感, 所以在设计时加入该地区的特色元素, 会让他们有亲切感, 而且学校是当地特色与手拉手这个充满爱的设计理念相融合, 使该希望小学的建筑设计能够带给学生们的心灵感受, 并展示贵州当地风土人情等文化涵养, 让学生可以很好的感受社会人士对他们的爱与希望。

摘要:希望小学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建设支助的重要方式, 本方案为贵州希望小学的建造, 让贵州山区的贫困儿童筑起的希望, 同时也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贫困儿童的爱。在该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 运用当地特色元素和当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方式, 突显富有贵州当地特色的希望小学。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与设计不仅能为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贫困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而且让他们在该学校中可以感受到爱与希望, 让当地孩子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关键词:围爱,方形,阶梯式,干栏式

参考文献

[1] 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中国建工出版社.

[2] 舒尔兹R.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 阿城.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M].中华书局第1版[5].

上一篇:居住建筑节能论文范文下一篇:餐饮行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