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2023-09-20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摘 要:路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实现现代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施工技术方案的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路桥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关键词:路桥工程 施工技术方案 重要性

由于社会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工程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管理工作向着高效、实用的方向发展,在保证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同时实现高效工作,特别是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实现现代管理的需求。所以,在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中,强化新技术应用管理工作的要求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具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

1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

1.1 路基施工技术方案

在对路基进行压实过程中,路基施工技术方案内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何种型号的压路机与确定相应的施工顺序。那些宽路段通常会选择吨位较大的压路机,以此大大节省施工时间,减少大量施工质量问题,尤其是在路桥工程线路中,能使得桥头跳车的几率大大减少。

1.2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在对路基部分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正确选择各种材料,促使材料满足施工标准,在检测全部材料之后,在满足施工标准后再投入使用。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可利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一旦产生质量问题,则施工方必须立即整改,同时对其进行严格处罚。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将人工摊铺和机械摊铺两种作业方式有效结合起来,设定多个搅拌站,并进行同时供料,从而保证施工材料的不间断,实现流水作业。不仅如此,还必须严格执行基层标高,促使路桥工程满足设计要求,进而正常投入使用。在工程结束后,必须积极养护路桥工程基层,进而利用封闭交通的手段进行有效养护。

1.3 桥梁施工技术方案

对于桥梁部位,有关人员必须对隐蔽工程给予高度重视,或者配置专业的监理人员对部分质量监控进行强化。在开展铺设模板之前,要先进行清理和校正工作,按照设计方法和施工标准检查模板,进而使其满足质量要求;在进行安装时,必须对模板是否稳固给予高度重视,防止模板产生过大变形。对于模板间的缝隙也必须进行特殊处理,积极展开防漏,促使有关构件间保持较高的密实度。

1.4 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护脚和护坡是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护脚必须按照设计方案对顶层的标高进行确定,进而满足冲刷标准;而护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边坡的密实度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该部位不会产生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有关人员必须对立柱边缘的设计要求给予关注,保证坡形更美观更大方,护坡不会出现过大的起伏。在进行路肩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先按板再钻孔的顺序进行,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施工总量。

2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

2.1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针对整个施工质量而言,施工技术方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与成本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现场管理工作而言,施工技术方案也是至关最重要的工作依据。在施工准备工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现实情况,确定科学、合理、全面的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合理配置和安排好相应的人、财、物。为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必须尽量详细叙述施工技术方案,一旦施工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则可由各种人员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合理处理。在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确定时必须全面考虑设计图纸,促使设计方案、技术方案符合现实实际,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2.2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对于施工质量有指导性意义

在进行施工时出现各种技术与经济问题则必须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处理。为保证整个施工质量符合既定要求,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而对劳动力、机械设备的配置进行正确指导。基于施工技术方案的指导,必须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促使施工效率大大提升,进而减少施工成本。在未才施工前,必须审核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施工流程进行明确,并有效地开展施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施工技术方案。

2.3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在该方案中必须在施工标准中纳入各项检查工作,有效贯彻执行该方案,促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旦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确定之后,则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在控制施工质量过程中,必须严格坚持下列原则。

2.4 路桥工程质检及标准是施工技术方案的依据和质量要求

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必须对详细的施工工程制定具体的质量要求,施工技术方案还必须提高相关单位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结合施工现场的现实状况,考虑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展开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有效控制参与建设各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与质量控制措施,正确选择施工的材料、设备与能源,顺利实施资金与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产生质量通病与缺陷,展开合理控制,针对施工人员展开定期的业务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必须确定施工技术方案,进而有效保证预期结果和施工质量。

2.5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和方案优化工作

开展路桥建设施工应当全面仔细审查和核对工程项目图纸,同时要对有关专业图纸进行严格把关,保证项目施工有正确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则应立即改正和完善。如果设计图纸与最佳图纸的差异较大,应马上对其进行调整,并修改现实中相应的施工空间。开展工程路桥施工过程中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严格有效控制,因为路桥质量必须以良好的基础作为保障,而混凝土应具备一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在处理混凝土时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与施工技术。是否具备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直接决定了路桥施工进度的快慢,因此,应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为路桥施工顺利提供了保障。缩减工程造价成本,优化路桥周期,充分保证路桥质量。另外,路桥方案的确定还应该充分考虑路桥工程施工结构与施工工艺等内容。

3 结语

总而言之,路桥工程行业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产业类型,有利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为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在路桥工程管理的各个领域中,施工技术方案的管理工作均得到应用与普及,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将来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高度重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路桥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l] 何小飞.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2(13):160.

[2] 付燕,冯晓敏.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397.

[3] 何静峰.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316.

[4] 刘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2(13):32-33.

[5] 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朱晓明.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56-57.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1课程设计的传统指导方式

以往,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方式是在这门专业课程授课全部完成后, 针对该门课程的课程要求和能力培养目标,制定出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相类似的课程设计,集中指导学生或待学生自行完成。这样,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就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其一,对于设计内容多,特别是计算公式复杂、需绘制大量图表的课程设计来说,在课程教授结束后集中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 难免会出现无从下手或做了开头忘了后面如何做的情况。

其二,由于部分学生未能很好的学习和吸收课程授课阶段教师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设计方法,所以容易出现参照设计案例甚至相互抄袭的情况,以至于课程设计完成了,但设计方法却没有掌握。

2课程设计指导的改革方式

想要学生切实掌握设计思路和方法,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这些以设计为主导的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全过程的指导和学习。课程设计的过程性指导与考核是高职院校通过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改革而提出的。针对以往传统的课程设计指导方式的弊端,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必须分阶段进行教学和指导,即教授一部分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就完成这一部分相关的课程设计内容。也就是说,以课程设计的完成为目的,在课程设置中将课程教授和设计指导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我们又把它叫做项目驱动式教学。

2.1 课程设计的过程性指导

以《公路设计》这门课程为例。

《公路设计》这门课程分两篇 , 第一篇是《公路勘测设计》,重点为前三章,分别讲授了公路设计的平、纵、横路线设计,即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这一篇章的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成某公路简单的平、纵、横路线设计。公路路线设计的平、纵、横三部分设计,即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又有相对独立的计算,需要完成许多有关联的设计图和表格。以往的教学计划,都是先将这三章的基础知识、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在课堂上集中教授给学生,然后再按某公路路线设计任务书(指导书)要求学生完成整个平、纵、横设计。这样,因为涉及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太多,往往让学生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始。而现在,通过课程改革,我们先将路线设计平、纵、横三部分的设计计算方法分开教授,教授完一部分方法就完成这部分的课程设计。并且,在第一次课上就将设计任务告知学生,并以设计任务中相应部分的内容为案例,更直观的教授学生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然后让学生继续完相应的计算表格和设计图。列如:在讲授平面设计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在地形图上选好线,根据选线情况讲授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型组合和桩号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按此方法完成平面设计成果———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完成后,再进行纵断面设计的讲授和相应课程设计指导。

这种以课程设计任务为载体,完成课程设计为目的,各个设计阶段给予各种相应指导的的方式, 是对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答疑。通过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成果和学生就设计内容答辩的情况, 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路线设计方法。

2.2 课程设计的过程性考核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设计的过程性指导, 也应该相应的对课程设计给予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也就是,学生在过程性指导下,完成了某部分课程设计后,马上对这部分设计的完成情况和成果进行评分。即学生完成平面设计中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平面设计图后,对表格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以及平面设计图的线型和标注等进行评分。这个评分结果将先记录下来,待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完成并得出相应评分后, 再取三者的综合评分作为该课程设计的最终评分。

3课程设计指导改革方式的优势

课程设计指导的改革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较, 显得更为合理和有效,其优势具体可以体现为这样几点。

3.1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具体体现形式 ,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行

将实际的工程项目———公路路线设计, 作为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了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以便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3.2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有目的的进行学习。要完成好课程设计,就必须先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好。以计算完设计表格和绘制好设计图为目的, 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

3.3 更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完 成课程设计的真实情况

过程性的指导和考核方式, 及时反馈了学生各个阶段完成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让部分想投机取巧、参考和抄袭他人设计的学生难以取得好的设计评分, 从侧面减少和杜绝了学生课程设计的雷同。

4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的推进和实施, 与设计相关的课程必然会将课程设计作为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也必然需要科学的安排授课计划, 将课程设计的过程性指导和考核落实在课程教学中。做到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目的,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实现高职院校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校课程设计过程性指导和考核的方式,对比总结了课程设计过程性指导与考核方式和传统的课程设计指导方式相比较的优势和实用性。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压浆技术的实施必须依靠专业的压浆加固机械, 通过压浆泵所产生的压力, 可以将提前完成拌和的填充料输送至目标区域, 同时完成密实挤压的工序。在强大的压力之下, 必然能够有效且充分的挤压出存在于土体颗粒中多余的水分以及空气, 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孔隙率, 全面提升土体的密实度。伴随着填充料的逐渐凝固, 对于路基而言, 其中原本松散的颗粒甚至是裂缝, 得到了充分填充和挤实, 并形成有机整体。对于这一整体而言, 具有良好的防渗透以及防水性能, 同时也具备较好的稳定性, 既能够有效消除路基隐患, 同时也完成了路基稳定性的加固。

2. 压浆工艺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2.1 压浆工艺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

在明确了需要压浆的区域路段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布设压浆孔, 再确定具体所使用的压浆材料以及配比, 结合施工路段确定压浆实际的压力值, 之后就可以顺利实施压浆工艺, 在完成压浆之后, 应确保压浆孔的密封, 完成养护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三个压浆孔, 具体的面积应控制在5㎡之内。在具体压浆材料的选择方面, 首选除性价比之外, 还应当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流动性、稳定的强度, 同时要保障优良的耐冲刷性能等。就当前的施工建设而言, 比较普遍的压浆材料有水泥、粉煤灰以及早强剂和减水剂等等。材料配比的确定, 既要考量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同时也要结合季节和温度, 保障恰当的粘稠度。粘度较高时, 必然会影响到输送的难度;如果浆体粘度较低, 虽然挤压浆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容易, 但是其强度也会显著降低, 有可能引发收缩性增加等问题。最佳配比的确定, 应当立足于施工实际, 可以通过剖腹探查的方式最终确定。实际注浆压力应维持在0.15~0.25 MPa, 切不可超过0.5 MPa, 具体数值应当以工程实际为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压力过高, 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板的拱起, 难以收缩, 出现这一情况, 必须使用有针对性的控制举措。实际的加浆过程大致分为两轮, 其间隔约为15分钟左右。第二次加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冒浆问题的发生, 同时也为了确保注浆质量, 因此其压力要显著高于第一次, 但是仍不可超过0.5 MPa。完成注浆之后, 可以先借助木楔堵孔, 当其抗压强度满足3.0MPa时, 就可以使用水泥浆液。具体的养护周期约为三天, 针对目标压浆区域来说, 两小时内应完全禁止车辆行驶。

2.2 桩底压浆施工工艺

2.2.1 施工初期阶段的准备工作

(1) 压浆管的安装:安装之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杂物, 防止堵塞;应保障两根压浆管的存在, 分别为进浆管以及溢浆管;分别针对这两根管安设控制阀门。同时, 压浆管与钢筋笼之间必须形成稳定的连接, 为避免泥浆进入管路, 压浆管接头切不可缺少密封处理; (2) 浆液配合比的调制:一般情况下, 水泥、水以及膨润土和减水剂之间的配比应维持在1:0.65:0.1:0.01左右, 具体数据应当结合施工实际, 这一数据仅供参考。对于浆液而言, 应保障良好的流动性, 第一次凝结时间应在5小时左右。 (3) 正式施工开始之前, 应当针对具体的施工设备实施全方位检查, 这样才能够使其始终维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2.2.2 施工工艺中存在的主要要点

(1) 实际压浆过程应分为三轮, 每轮的间隔应控制在6小时左右;一旦回路压力维持在4 MPa左右时, 便可以停止持续注浆的工作; (2) 每一次压浆完成之后, 都不能够缺少对回路的彻底清理工作;完成一轮之后, 必须要彻底清理所有的注浆管路。 (3) 实际注浆的过程中, 应当结合桩的上浮情况。 (4) 建议具体的稳压时间应控制在4分钟左右。 (5) 需要专人负责注浆泵、注浆量以及压力表的控制。 (6) 注浆工作完成之后, 还需要借助浆液填充压浆管路。

3. 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主要应对举措

3.1 压浆管堵塞

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 来自于压浆管自身, 比较典型的有质量欠佳或者压枪头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等;其二, 外界原因所导致, 比如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 由于不慎而导致堵塞;或者在机械移动的过程中压浆管遭到碾压等。应对举措: (1) 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 一般会提前预设多根压浆管, 如果只是其中一根发生堵塞, 打开其他管即可;如果是所有压浆管全部堵塞, 那么就需要在小型钻机的帮助之下补打注浆孔。 (2) 如果堵塞是由于碾轧而致, 只需要在桩顶的位置进行开挖, 直至发现完整的轧浆管即可。

3.2 压浆过程出现中断

中断的问题比较普遍, 可能是由于漏浆、串浆, 也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地面冒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 设备发生故障, 出现停水或者停电, 也会引发压浆中断。对于上述问题, 只需要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 即可恢复。

3.3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实际压浆材料的选择, 既要维持良好的流动性, 也要确保其稳定性和强度, 这样通过强大的压力作用, 才能够产生显著的渗透力, 才可以充分保障道路基层的稳定性, 提升其密实度, 才能够真正实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伴随着压浆技术的广泛普及, 桩基的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所以对于当前的桥梁桩基工程技术来说, 不但要充分发挥桩基技术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功能, 同时也要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以及渗透, 由此而研发出更多更新的技术, 全面提升桩基理论以及技艺水平, 为日后桥梁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根基。

摘要:本文以压浆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其在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对于压浆技术而言, 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板块脱空的现象。压浆技术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有效弥补板底的脱空, 提升板底密实度, 由此对基层板面的支撑状态形成良好的改善, 有效防止混凝土面板发生过早损坏的现象。

关键词:路桥工程,压浆技术,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楠.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 (02) :255.

[2] 魏道华, 张涛.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 2007, (02) :48-49+51.

[3] 李树高.压浆技术在水泥路面维修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09, (10) :196.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的钻孔灌注桩, 其实质上是桩基础的一种类型,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 主要就是先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或者是人力的方式形成桩孔, 在形成桩孔之后再进行钢筋笼的安放, 并且浇筑混凝土, 进而使得基础部位形成钢筋混凝土桩。然后再由多根桩共同组成地基基础。在路桥施工过程中, 通过对于钻孔灌注桩有效地加以应用, 能够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以及复杂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施工难度相比于其它桩基础的施工难度也要小一些,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 所产生的振动往往较小, 而且噪音也较低, 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 能够依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桩身的长度、桩的直径等灵活地进行设置。而且其施工工艺也较为简单,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也较为简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钻孔、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 这几个环节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准备

首先, 需要对道路所处的相关自然环境进行分析, 在这当中, 因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并且各个地域之间的自然因素也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 在实际的施工前需要加强对于自然因素的重视。加强对于水文以及地质状况有效重视, 加强勘察力度, 对于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有效核对, 以此来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并且, 还需要对路桥施工当中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影响因素有效分析,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应对。其次, 加强对于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准确工作, 在实际的路桥工程施工中, 通常会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产生相应的浪费问题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 在对于技术人员有效安排中, 需要对于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行重点思考, 将其岗位有效安排。还需要对机械设备有效控制, 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能够有效体现出来, 从而能够为确保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支持。并且, 在这当中还需要做好桩基定位工作, 在对桩基实施定位当中, 施工人员一定要能够根据相应的设计图纸进行, 以此来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通常在桩基定位当中, 主要应用的就是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等对于钻孔的位置以及标高有效确定, 以此来确保桩基定位的精准。

2.2 护筒的埋置处理

在进行护筒的埋置时, 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埋置, 确保埋置深度、埋置位置均符合项目设计的技术要求。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要通过全站仪进行放样, 大致确定护筒坐标点的位置;然后对筒桩的位置进行校准, 进一步提高精度;当确定所有筒桩呈一条直线后才可以正式进行护筒的埋置工作。

2.3 泥浆与护筒的制备

在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需要用泥浆来进行护壁, 并且悬浮泥渣, 因不同的工序中需要的泥浆浓度不同, 过浓或过稠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制备泥浆, 确保泥浆的浓度与工序要求相一致。在这一过程中, 施工人员应当首先粉碎泥土, 然后将其放置在护筒内, 通过冲击钻来粉碎粘土, 直到其充分的粉碎成为一定浓度的泥浆, 才能进行钻孔施工。

2.4 钻孔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当中钻孔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钻孔施工中, 首先需要对钻头进行选择, 对于钻头的规格以及大小通常都是不同的, 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按照实际的状况对其选择, 在钻孔中, 需要对于孔壁的稳定性加强重视, 若是孔壁稳定性不足, 就会造成塌孔的情况产生, 这样不但会导致路桥工程的风险增大, 并且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并且还需要对于钻头的垂直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对其偏差度有效控制, 通常, 其不能大于百分之一, 若是偏差比较大, 不但会将钻头的使用寿命缩短, 并且对于整体的路桥工程施工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5 清孔

在钻孔工序完成之后就需要实施清孔作业, 在实施清孔当中需要防止孔内产生相应的杂物或者淤泥, 若是发现就需要将其及时的处理。除此之外, 为了能够使得孔内的泥浆比确保平衡, 可以采用冲孔排渣的方法。在清孔当中需要重视的就是, 若是孔内的沉渣厚度能够达到10cm或者大于10cm, 就需要及时实施清孔, 对钻机在原来的位置有效回转, 防止对钻机效率产生影响, 避免对于钻机产生损坏的情况。

2.6 钢筋笼的制作以及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一个主要环节。在进行钢筋笼制作的时候, 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钢筋, 并且依据桩孔的实际情况对于钢筋笼的直径加以确定。在将钢筋笼运输至施工现场的过程中, 必须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避免钢筋笼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变形的情况。在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 必须要使用吊车将其吊入桩孔之中。在下放钢筋笼的过程中, 必须要始终确保钢筋笼的中心轴线和桩孔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 而且在下放钢筋笼的过程中, 要避免钢筋笼触碰到孔壁。在对于钢筋笼进行连接的过程中, 必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而且在焊接的过程中要确保相邻两节钢筋笼位置不存在偏差。

2.7 混凝土浇灌施工

在完成钢筋笼安放之后, 下一步工作主要就是进行混凝土灌注, 减少成孔停置时间。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 保证混凝土和易性与密实度。加强灌注质量控制, 明确灌注的混凝土用量、标号、灌注时间和地点。根据配合比设计添加原材料, 保证材料添加量准确, 做好称重工作, 为拌和施工创造条件。严格控制拌和质量, 保证混凝土和易性良好, 加强运输和灌注质量控制, 避免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 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流动性。发现混合料拌和质量不合格, 应该将其废弃, 然后再重新进行拌和。在第一料斗混凝土灌注之前, 应该在导管内安放已充好气的空心橡胶球, 这样可以让混凝土在下落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能够降低其下落的速度。桩头部位的混凝土应该确保其密实度, 混凝土的振捣应该控制在桩顶4m的范围内, 在浇筑完毕后, 需要对桩顶部的混凝土进行一定的养护, 在其高程超出范围0.5m的情况下, 应该及时的填写灌注记录表。

3 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 坍孔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而造成坍孔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层中存在流沙层或者是砂砾层以及泥浆质量不合格,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 要有效地避免坍孔, 在施工活动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 都必须要注重对于地层状况的勘察, 并且依据勘察的结果来动态地对于施工活动进行管理, 合理地调整施工方案, 进而避免出现坍孔的问题。如果已经出现了坍孔的问题, 则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处理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

除了坍孔之外, 断桩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而之所以会出现断桩的问题, 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桩与桩之间的间隔距离太小, 如果桩与桩之间的间隔距离太小, 在施工过程中就十分容易受到附近桩的影响, 进而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第二, 如果土层硬度不同也会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第三, 桩身终凝时间过短也会造成断桩问题的出现, 为了避免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对于桩的间距有效地进行控制, 避免附近的桩对其它桩造成影响, 进而出现断桩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要确保桩身的终凝时间, 这样才能够确保桩身的强度, 有效地避免断桩的出现。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断桩的情况, 那么必须要将断掉的桩及时拔出, 并且对其进行清理之后重新进行施工。

结语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对工程施工工序的管理与控制, 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整体施工的要求。合理的利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进一步促进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良性发展。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行业有了很好的发展, 道路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工程量也在逐渐增多, 并且建设周期也在有效延长, 因此, 在这种状况下进行施工建设, 就需要不断的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为了能够确保对钻孔灌注桩技术要点进行保证, 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来操作, 以此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路桥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 饶忠全.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 2017, (01) :165+167.[2017-08-05].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1.1 充分表达设计意图

以往的出图方法中, 很容易出现数据表达不明确以及缺少相关数据的问题, 从而导致设计初衷和出图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二维模型相比, 三维模型要更加清晰, 同时能够很形象的展示出设计效果, 同样, 借助BIM技术完成设计效果之后, 不仅能够形象的展示出整体的设计效果, 同时还能实现对各个模型数据的有效融合以及处理, 使得设计方案简明易懂。

1.2 模拟分析能力显著

BIM技术的模拟能力很强, 借助三维模型。BIM技术能够将竣工后的建筑工程整体效果图比较形象的展现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 设计人员能够很直观的发现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而及时予以改正, 尤其是在对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匹配程度进行观察时, 更为直观, 通过这种方法, 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能够有效的把控整个工程设计工作的合理性, 从而有效避免后期存在的经济浪费, 从而保障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2.1 对市政路桥建筑的场地进行分析

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时, 首先需要对项目建设处的场地情况进行分析, 只有对实际场地中的各项因素加以掌握, 才能够有效额运行BIM技术, 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完成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在对市政工程的场地进行分析时, GIS地理信息技术需要和BIM技术相结合, 以此来实现对建设场地周边建筑物的空间模拟, 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符合周围城市规划, 同时能够使得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使用建筑场地以及周围的资源, 以此来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布局以及合理规划, 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需求, 以此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2.2 对市政路桥建筑的方案进行论证

在开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之前, 需要论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从而确保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 引入BIM技术不仅能够对建筑设计空间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 同时还可以向市政路桥的使用者以及业主及时的反馈建设效果。借助BIM信息平台, 能够实现市政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信息数据的有效呈现, 从而有利于平台双方达成共识, 并且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予以解决, 通过这种方法, 能够有效缩减决策时间, 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的浪费现象。

2.3 构建整体结构模型

BIM技术的应用, 在实现对建筑结构设计时, 能够将建筑结构完整的呈现出来, 能够有利于对建筑结构中的楼梯、梁等基础部位进行详细的描述。就以墙体结构构件而言, BIM技术的使用在墙体结构构件中的构建流程主要体现为: (1) 对建筑实体进行定义。 (2) 借助联合关联实体, 实现对楼层与建筑物实体之间的关联。 (3) 对墙体实体进行定义, 借助空间结构关联实体来完成对墙体实体与楼层实体的关联。

2.4 构建关联性结构模型

在对建筑机构进行设计时, 必须要加强对每一部分个体之间关联性的重视。借助BIM结构模型, 来直观、准确的反映建筑物之间的非对称性以及对称性。其中的飞堆成性则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通过对主体结构进行修改, 就能够实现对实体结构的修改, 但是不会改变两个实体之间的特性。就以墙体和洞口而言。洞口依托在墙体实体之上, 墙体不存在洞口也会跟着消失, 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断裂, 因此借助这一原理, 可以实现对墙体与洞口实体的关联。除此之外, 对称性关联关系也就是说实体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其中一个实体的改变就会使得其他实体产生变化。比如, 梁、柱之间的关联, 借助构建结构能够促使梁、柱之间实现关联, 在对梁实体进行调整时, 柱实体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同样, 对柱实体进行修改也会使得梁实体发生改变。

3 完善BI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措施

3.1 建立完整的项目样板

在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时, 项目样板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包括标准化处理字体、符号以及表达方式等。能够在BIM技术中形成一个完善的样本, 从而减少施工作业的重复性, 同时还能提升设计工作的效率, 从而构造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标准, 为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3.2 建立行业相关标准

如今, 在各个设计部门中BIM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研发出了多种接口和插件, 从而增加了设计工作的交流难度。面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多种软件技术中挑选出比较先进的几种技术, 并对接口以及插件的输出形式加以统一, 从而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

3.3 加快人才培训

因BIM技术在道路桥梁设计领域的使用时间比较短, 因此使用该项技术的人才比较欠缺, 则会就需要建设单位不断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 借助各种方式以及渠道来实现对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评定技术人员职称的方法, 来激励员工自我提升, 以此来增强道路桥梁设计工作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将BIM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设计工作中, 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 就需要建筑行业对设计工序进行完善, 使得BIM技术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以此来提升设计工作的效率, 更好的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工作。

摘要:如今,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市场大环境下, 建筑工程项目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建筑结构的设计形式也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建筑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了BIM技术的应用。鉴于此, 本文就市政路桥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BIM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庆霞.市政道路桥梁加固设计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7 (47) :230-231.

[2] 杨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江西建材, 2017 (21) :172.

[3] 晁增福.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7 (11) :183-184.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我国国土辽阔, 地质情况复杂, 在河流下游的平原上, 偶尔会出现软土地地质情况。在这种地质上进行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难度, 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技术处理, 提升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为此, 我们必须详细了解软土地基的特点, 才能为软土地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支持。软土地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压缩性较强。

压缩性强是软土地基最主要的特点。因为软土地基的土壤是由粉土和黏土等富含水分的土质构成的, 因此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据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中已发现的软土地, 其含水量一般在35%到80%之间, 也由此导致其土壤间的空隙较大, 研究统计, 软土地土壤孔隙大于1.0mm而且小于1.5mm, 因为大于1.5mm的土地就可以称之为淤泥了。基于这两点, 所以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强的特点。

(二) 稳定性能较差。

除了压缩性较强以外, 软土地基还存在着稳定性能较差的特点, 因为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强, 在外力作用下, 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路桥工程, 如果技术不过关, 在其修建完毕开通后, 如果通车流量较大, 经过一段时间后, 就可能发生地基沉降、路面开裂等现象, 从而影响往来车辆的行车安全。

(三) 抗剪强度低。

基于以上两点因素, 导致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也很低。根据我国科学家的土工试验结果显示, 我国软土的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大都小于20k Pa, 具体数值的变化范围在5到25k Pa之间;其有效内摩擦角约为20°到35°之间;而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12°到17°之间。正常固结的软土层, 其不排水抗剪强度往往是随着距地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增长率约为没加深1米, 则增强1到2k Pa。此外, 加速软土层的固结速率也是一项改善软土强度特点的有效方法。

二、路桥工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以某地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为例, 该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偶遇一段软土地基, 通过对该段土质进行分析, 发现其土质属于非饱和性粘性土, 且含水量高达60%, 因此, 在施工建设中采用了表层排水法, 对地基涉及到的层面水分及时予以排除, 并采用了强夯技术、砂垫层法和胶结法, 以此提高该路段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能和承载能力, 在此基础上, 完成了该路段路桥工程的建设。下面就针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详细讲述。

(一) 表层排水法。

在本次路桥施工建设中, 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 必须采用表层排水法。在具体的施工中, 我们根据本路段软土层的特点, 经过反复探讨, 设计了合理的沟槽, 严格控制了沟槽的宽度和深度, 以便于该路段软土层中的水得以排放。

(二) 强夯技术。

在对软土地基表层排水后, 我们采用了强夯技术, 利用机械对软土地基进行大力碾压, 机械的重力压缩软土地基中土壤的孔隙, 从而密实软土地基的表面浅层土体, 增强该路段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 砂垫层法。

在软土路段表层含水被排放干净, 土质固化以后, 我们对该路段挖掘的沟槽采取了砂垫层法进行处理, 以提高本路段地基的承载力, 最大程度上减少软土地基路桥建成后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 我们参照了河北省石安高速公路建设中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即采用粉煤灰进行沟槽的填筑, 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土地的透水性, 有合理利用了电厂的废弃物质, 节约了土地。在粉煤灰填筑的过程中, 我们还对砂垫层进行了加密处理, 采用了碾压法、加水振动和水撼法, 以此增强该路段砂垫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 胶结法。

对于没有挖掘沟槽的地方, 我们采用了胶结法进行处理, 以此增强该路段地基的承载强度。在进行采用胶结法对地基进行时, 我们采用的是高压喷射注浆法, 向该路段的软土地基灌注水泥和石灰等化学材料, 而土体和材料固结后形成的地基极大地提高了强度, 其稳定性能和承载能力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三、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 确定软土地基的土质情况。

路桥工程在施工建设中, 一旦遇到软土地基, 在对其进行处理前, 必须根据路桥建设的要求, 确定软土地基的土质情况, 分析其土质构成、含水量、透水性、抗剪强度、触变性和流变性, 只有详细了解这些具体的地质状况, 才能设计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二) 确定最佳的施工处理方案。

当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越来越多, 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 在详细研究软土地基地质情况后, 还要考虑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 从而设计科学、合理、性价比高又经济的处理方案, 从而在保证路桥工程施工的安全、高质、高效的基础上, 确保施工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三) 设置过渡段。

在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还必须设置过渡段, 这是控制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关键所在。在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 严格控制沉降量, 设置符合强度的过渡段, 实现路桥交界处的刚度均匀过渡, 满足线路的平顺要求。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道路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 发挥着其他运输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路桥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 会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 会给在建的路桥工程施工建设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 必须对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能, 为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证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改善民生保障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特别是道路交通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快速推进。然而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 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在路桥工程的建设中, 偶尔会碰到软土地域, 在这种地域上修建路桥工程需要很强的施工技术。接下来, 本文就以某地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为例探讨其施工技术的要点, 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并以此促进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 刘杰.浅谈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 2018 (08) :66.

[2] 苏贵军.浅析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 2017 (12) :56.

上一篇:交流电压范文下一篇:大学生打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