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1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的重视,在具体的采购工作中,落实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的具体要求。政府采购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导致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强化内部控制,规范采购流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制度;优化策略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总体上是稳定的,且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结合当今政府的采购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做好一定的内控管理,总体上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政府采购工作在当今社会中属于新生的事物,立法时间较短,相关部门人员无法产生深刻的意识,导致在具体工作当中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出现了各种风险行为。因此就必须结合内部控制的方式,完善政府采购的工作制度,确保采购行为规范准确。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就是一种起到监督,协调作用的内在的控制措施,以强调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对组织财产安全的保证,从而带来经营效率的提升。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合理性,制约性与成本效益稳定性的多种原则,从整体上结合这种原则,建立稳定的体系,加强控制过程。实施内部控制时,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基础,结合岗位设置环节,审批与活动授予内容实现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内部环境,从而确定好工作各岗位的纪律性与规则性,实现职责权力之间的统一结合。内部控制的过程主要用在重大支出,重大项目以及重大变更的内容上,需要由管理层亲自决策,用谨慎的原则去解决问题。同时,这种控制需要贯穿到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岗位与环节中,尽量减少成本,营造一种良好的控制环境,才能够为组织管理带来最大限度的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岗位职责不够清晰

通过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一些岗位没有将工作职责进行标注,分工不够明确,工作责任与岗位要求不是一对一相匹配的,具体人员在开展采购工作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负面情形。

(二)采购制度执行力偏弱,政府采购控制活动不够全面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制度内容不够细致,大多是宽泛的概念。主要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条款为主导,对于一些细节性的内容,如专项经费或是票据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失。由此,对采购制度产生限制,实际的执行监督效果较差。当行政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后,具体的工作环节没有可以遵循的章程进行管理,工作流程不能顺畅的推进。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在采购方面选用的内部控制方式较为局限,信息公开以及归属管理不够合理,未能展现出系统性的特点,存在诸多内部控制隐含风险。当然,由于未能及时的申请报送采购计划,限制了前期的采购预算工作开展;后续采购合同执行和验收过程都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核验。

(三)缺乏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业务的风险评估

本身行政事业单位具有自身独有的性质特点,相关采购部门应当注重合规风险,有些部门并不具备风险预判能力,采购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对于事后的弥补工作关注较多,最终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工作的稳定持续进行。事业单位缺乏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模式,对于主要经济活动内容,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识别风险。

(四)采购监督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采购控制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标准,过于形式化的完成采购过程,导致采购过程缺乏具体的监督。当供应商急切需要获取政府采购项目,会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给出采购人员与政府相关人回扣,使单位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同时,对于内部控制机构的江都来说,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由于缺乏监督,这种问题时常出现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部分单位虽然设立的政府采购的内控机制,但是也只是局限于表面的层次,具体工作并未纳入监管范围中,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监督处于盲区,缺乏管理。

(五)采购信息沟通不畅

行政事业单位参与政府采购工作的各部门间,沟通交流不及时,信息数据的互换缺乏有效性,从而不利于采购风险的预先评估过程,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产生消极影响的。除此之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系统,或是该系统不够完备,没有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行优化。具体而言,政府采购统一平台未能与其他系统,如预算系统和合同管理系统相联系,数据共享效果较差,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形。

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预算编制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好部门预算过程,健全预算的编制程序,确保预算过程能够符合政府采购过程的前提要求,并且这也是采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预算编制科学化,系统化,可以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整体质量,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在编制预算程序是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科学化,合理化,具体化的要求,做好详细的市场调研,对采购项目有所了解,同时,结合采购物资的市场现状,基于一定的价格,做好规划。根据采购项目要将预算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确保在预算实施时,每笔预算都能够有详细的记录,并进行有效控制。需要登记一定的支出日期以及责任人信息,方便后续检查工作进行,为了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对分类采购项目做好及时的审核筛查。

(二)优化采购岗位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需要依据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为指引,注重岗位职责权限的相互分离,特殊岗位的人员采用定期轮岗的方式,有效的落实岗位监督审计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采购人员专业素质培训

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过强,管理理念创新才能够规范,采购工作重视政府的采购流程,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能够符合工作的具体要求。可以组织人员在线培训以及人员轮岗制度设定的培训内容,在这种过程中,提升采购人员的综合素养,优化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内部审计過程中,要强化制度的约束力,防止人员的疏忽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应当依据一定的专业素质培训规范人员的行为,确保采购工作可以更加专业准确进行。

四、完善政府采购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成立事业单位内部的政府采购风险评估小组,对于既定的工作目标,提升工作质量,增强政府采购风险识别的准确性,明确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地位,细分采购计划编制环节、采购预算环节、采购申请环节、采购实施环节、 采购验收环节的风险关键点。同时完善风险评估更新机 制,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及政策变化因素,进行行政事业单 位政府采购活动风险的重新识别、评估和控制。此外,还需要对风险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强化风险预先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加强政府采购信息沟通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特别是对于政府采购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门来说,建立适宜的政府采购信息沟通网络,选择性引入全新的信息化技术,更好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效果。还需要注重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程度,确保社会公众能够直观且清晰的了解到政府采购流程,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透明程度。

六、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需要借助全面的内部控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优化政府采购流程,提升信息沟通效率,有利于进一步展现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岩岩.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与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7):93-95.

[2]罗利红,刘明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0,(23):54-55.

[3]高品品.刍议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优化[J].当代会计,2019,(23):11-13.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关系到单位的运营成本,也关系到政府是否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职能。目前,政府采购过程中还存在这缺乏监管措施、人员素质不一以及信息建设滞后等问题,为了实现政府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降低其采购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需要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促进政府采购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深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问题的原因,找寻解决政府采购的合理措施,期望从健全监督体系、构建岗位培训机制以及加快信息建设速度等方面完善政府采购。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岗位培训

一、前言

政府采购制度属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为了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状态稳定,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政府采购属于政府在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采购数量、品种以及频率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政府采购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时期政府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其根本的目标是追求政府财政支出利益最大化。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促使政府的财政资金从原本的价值形态逐渐转变成为实物形态,并受到了监督和管理,其能够约束政府的购买行为,并帮助政府节约财政资金。下文将详细阐述政府采购当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政府采购概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采购需要转变原有的采购模式,正视自身的职能,充分发挥自身对资金调配的作用,调整资源配置,优化资源利用率。传统的政府部门采购主要是由政府统一对下属的行政事业单位需求的物品进行采购和供应,但在社会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统一配置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物品的不同需求,因此,由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方式出现。1996年,我国正式开展了政府采购的试点活动,到了2003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推动政府采购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政府采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而且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政府采购更加注重采购货物的质量。在《采购法》的支持下,政府采购的流程和形式都更加规范,其以集中采购的形式掌握和了解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对物品的需求,并对自身的采购数量及种类做出调整。在该种情况下,政府对于采购环节的监督效果将更加明显。

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的表述中已经可以明确政府采购代表着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影响到了政府采购的效率和作用。

1.缺乏监管措施

为了适应政府采购的需求,国家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物资采购进行了规范,要求其接受纪检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但该种监督形式虽然已经形成,但在实际采购操作当中浮于表面,并没有将规范的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据了解,目前政府采购形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竞争谈判、单一来源采购以及邀请招标等,而其在采购之前会先了解和掌握各种采购方式的适用情况。但从实际的采购情况中了解到,政府方面并没有给予采购环节合理的监管,致使监管都处于表面形式。例如,政府采购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供应商提供物品,或者是采购员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一些利益纠葛。在该种情况下,即使政府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其公平性和公开性也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公开招标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公正效果。缺乏监督的政府采购存在腐败的情况,导致其花费的采购价格不合理,而物品的质量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2.人员素质不一

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一直是采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采购属于比较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工作,涉及到的知识领域也比较复杂。例如,政府采购需要考虑到市场经济状况,政府财政状况,还要进行招标和投标,作为采购人员,其不仅仅要掌握计算机、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会一些商务谈判的技巧。当然,采购人员还要熟悉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此来更好的宣传政府的采购工作,并且让自身的工作符合政府采购的制度规范。但从目前政府采购人员的表现来看,其在专业素养还还存在不足的情况。部分政府采购人员对采购的流程和计划都不够熟悉,或者是其更注重采购相关知识,忽视了对商务谈判方面能力的提升,导致其虽然也购进了足够的物品来满足采购需求,但却并没有在采购当中占据先机,花费的资金相对较多,让采购成本在无形之中增加。

3.信息建设滞后

政府的公共事务一直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政府采购需要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在信息时代,各个行业都已经在自身的工作当中融入了信息技术,促使自身的工作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政府部门也开始推行电子政务,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计划,但单一的政府采购环节,其在信息化的建设方面还无法达到电子政务的标准,其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导致政府与供应商之间所获得的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让政府在采购阶段只能从小范围的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采购货品。而在该种情况下,一些更为优质的供应商丧失了与政府合作的机会,政府也与性价比高的货品失之交臂。另外,政府采购方面的信息化之后导致其没有建立采购方面的数据信息库,当监督部门对采购部门进行检查时,其缺乏准确信息的查看,更加无法找到有利的证据对存在不良采购行为的人进行问责。

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政府采购的有效性因为缺乏监督而受到限制,要充分发挥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就需要重新对政府采购方面的监督,健全监督管理体系。首先,以内部控制的形式对政府采购加大管理力度,调整采购的结构,注重对采购流程的控制,并制定采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在采购过程中不仅需要组建专业的采购团队,还要组建监督团队,并通过监督的方式对各个岗位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实现内部监督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监督管理体系要求政府采购保留采购方面的完善资料,为监督人员提供足够的资料。其次,要注重避免审计人员与采购人员的过密接触,避免其出现人情或利益上的纠纷。政府采购需要公开化和透明化,定期向公众公开采购相关的数据,除了接受内部团队的监督,也需要接受群众的监督。

2.构建岗位培训机制

政府采购可以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利用岗位培训来推动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对采购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督促其掌握和了解政府采购相关的知识,针对性的完成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以此来确保政府采购的顺利进行。例如,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的采购人员,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并且设定采购职业的相关资格考试,要求采购人员能够持证上岗。在采购岗位当中,其需要继续接受再教育,不断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范围,促使自身更符合政府采购岗位需求。

3.提升信息建设速度

政府采购部门需要根据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提升在信息建设方面的速度,为采购部门提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支持。在采购部门设定对应的采购数据库,需要采购物品的数量、价格等将存在数据库当中。信息建设能够推动信息共享,避免出现重复采购的问题,让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更加对称,也符合了对采购部门内外监督的需求。

五、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关系到财政资金利用问题,也关系到政府是否能够将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出现采购问题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具体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相信政府部门能够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以及对采购环节的整改而优化自身的采购流程,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费洁.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版,2017(17):200-200.

[2]魏丽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4):32-32.

[3]凌政伟,李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眾投资指南,2017(1).

[4]尹琳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6):127-127.

[5]徐鹤田.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常见问题及审计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6(5):84-85.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些年来,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该专业大量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专业领域就业,这无疑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咸宁学院,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力求该模式实现动态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咸宁学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动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業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2] 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3] 黄天中.生涯规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8.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表现在高职院校治理改革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以人为本治理改革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具有教育理论的逻辑;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教育历史的逻辑;还是一种为政尺度,具有教育实践的逻辑。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坚持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关键;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本质;坚持人才为基、文化引领是动力;坚持科学评价、发展第一是技术路线。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

陈礼龙(1969- ),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治理,学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襄阳,441050);陈新文(1970- ),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高校治理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国家教育现代化进行了系统、全面、前瞻的规划,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1]回顾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有学者认为,自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核心”[2]。这是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转向。当前,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被正式提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且更依托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办学治校主体地位和价值,是新时代高校内部治理改革应遵循的基本逻辑,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根本所在,更是对人的现代化之于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回应。

一、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动因

(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共同指向人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和2009年分别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简称《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简称《行动框架》)所蕴含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于高等教育(机构)使命的论述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次世界教育大会《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而在第二次世界教育大会《行动框架》中则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帮助人们应对与迎接挑战,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共识[4]。这种高等教育(机构)职能与使命的转变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从关注社会发展到关注人的发展,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高等教育从公共服务向公共事业的转变。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重申了联合国相关机构当年发布的《仁川宣言》中提出的“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新愿景。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又提出:“到2030年,要确保所有人获得接受支付得起的,有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一般高等教育的公平机会。”[5]随着全球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鲜明特征。《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目标倡议,必将被更多国家所认同,这个目标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类型教育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上虽有差异,但在发展理念上却是相同的,即都关注人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6],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快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始于1983年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虽然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教育的“三个面向”仍然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努力方向,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需要。北京教育科学院禇宏启教授认为,“只有教育为了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促进人的解放而努力奋斗时,这样的教育才称之为现代教育。”[7]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提出,“要以人的观念为基础,以人为本,建立新的教育发展范式,通过去标签化、去行政化、去工程化来优化教育生态。”[8]教育理论界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即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人的现代化,根本路径也是人的现代化。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人的现代化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的,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教师和学生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内部治理改革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具体来讲,高职院校治理中人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人的理念与思维的现代化、人的知识与能力的现代化、人的关系与发展的现代化,以及保证人的发展的制度现代化,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更符合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和要求。

(三)高职院校深化内部治理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以来,“立德树人”的思想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之上,体现了以習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继承、丰富和发展[9]。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本质体现,又是人的成长发展规律,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类型,肩负着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只有落实好立德树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的现代化要求。而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治理必须克服官本位、行政化思维,紧紧抓住教育的根本问题,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从院校治理的角度来讲,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需要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价值,满足主体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对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逻辑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基于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的认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是必然的选择。“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落实,需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人”是指谁;二是“本”是指什么。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师生员工,“本”主要是指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主体全面自由和谐发展,这些构成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逻辑起点。由此逻辑起点进行分析,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应该遵循教育理论逻辑、教育历史逻辑和教育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实践的主体,“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以人为本”的核心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具有教育理论的逻辑;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教育历史的逻辑;还是一种为政尺度,具有教育实践的逻辑。

(一)基于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逻辑

在人类教育的历史上,长期存在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争论,这是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主张,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目的认识的视角和方法。从当前的角度来看,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都有其进步性,同时也都有其局限性,但这种争论让后人明白了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价值构成,教育改革不能只强调社会需要,也不能只强调个体需要,更不是简单融合社会与个体需要,而要分析教育改革要素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教育改革理念。“以人为本”高职院校治理的教育理论逻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引,特别是其关于“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1]的论断,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和明确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想。三是教育思想史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取向,他们主张,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些思想和理论丰富和发展着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内部治理的理念,成为指导高职院校开展“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基于思维方式的教育历史逻辑

随着教育领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技术在高职院校治理中正遭遇激烈碰撞,院校治理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提示我们在进行内部治理改革时必须要反思历史发展的规律、遵循历史变革的逻辑。长期以来,受社会治理存在的浓厚的人治传统惯性影响与常态干扰[12],在高职院校中,治理主体还缺乏准确评判院校治理中的“以人为本”的能力,无法正确区分“合理性”“合情性”与“合法性”,容易将“以人为本”简单理解为“人情化”和“个人化”,从而将合情、合理置于合法之上。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典型的官本位、行政化思维,这种思维容易导致理性价值流失,与教育治理现代化在理念和目标上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治理必须彻底摒弃官本位和行政化思维,凭借“以法治校”的思维落实和深化“以人为本”理念,重点是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因为能否有效制约学校行政权力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评判依据。“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既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强调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遵循,强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应有张力。

(三)基于为政尺度的教育实践逻辑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新定位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两个大计”就是要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也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为政尺度,是院校治理改革的实践逻辑。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了人性内涵,其出发点是人的需要,目的指向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主要矛盾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关系”[13]。对于教育来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类型,近年来紧紧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化改革,全面支撑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宏伟目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职院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人才缺乏与内涵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水平发展需要与治理能力落后之间的矛盾,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自觉做到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尊重师生发展需求、尊重办学治校的基本规律,全面落实“两个大计”,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为了人人”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路径

随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治理改革成为重要途径和突破方向。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教育异化问题,如对信息技术和考核手段的过度依赖、对效率和经验的过度推崇等,严重削弱了院校治理中理性价值的地位以及师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创新能力。“以人为本”的治理改革,是要将“人”拉回到教育场域,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促进教育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可以全面“消解教育异化”[14],一方面,其强调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旨归;另一方面,其强调教育过程不能违背人固有的成长规律。没有“以人为本”的落实,就没有教育本质的回归,就不会有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五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根本保障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5]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6]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九个坚持”的系统要求,其中把“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置于“九个坚持”首位。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简称“双高计划”),而在高水平院校建设方案中,“加强党的领导”列十项建设任务之首,成为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所以,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根本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在高职院校主要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和解决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依靠,把培养“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二)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17]。高职院校坚持依法治校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关键所在。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依法治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许多院校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制定了各自的学校章程,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依法治校理念不强、缺乏相应法制监督与约束机制、救济渠道与救济制度不完善等[18]。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运用学校章程,全面落实学校章程所规定的议事规程和运行机制,这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学校章程是学校内部治理的最高规章,“学校章程不是一个孤立的制度文件,它应该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和依据,在其下应该有一个与其精神相一致的庞大而规范的学校制度体系”[19]。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是民主管理的思想基础和运行保障,民主管理则是依法治校的表现形式和实践逻辑,而“以人为本”则是整个制度体系的核心理念。

(三)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本质追求

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院校治理资源,平衡利益诉求,实现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可,学校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不仅表现在实训条件、“双元”育人上的不足,还表现在制度建设、治理结构上的不完善。其最关键、最核心的内涵问题是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和治理实践的项目化,导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不到有效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得不到有效支撑。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符合教育本质追求的治理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要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逻辑,即实践过程中处理好与学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之间的逻辑关系,建设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推动形成立德树人的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新体系。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互联网的虚拟化带来了学生发展选择的多样性和科技伦理的中立性,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根本目的。同时,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也是高职院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标准,因为它“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20]。

(四)坚持人才为基、文化引领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内生动力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兴国必先强师”的指导思想,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且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和专业的目标,这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教师队伍应该成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21]。高职院校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不仅是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要求,更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职院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和“双师型”教师结构改善,以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大力弘扬并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制度的文化价值及专业人才在学校治理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五)坚持科学评价、发展第一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技术路线

高职院校自21世纪以来,在教育项目制的治理逻辑下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的资源分配方式,改变了教育治理模式[22],对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项目运作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意外后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变数,形塑了其组织运行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23]。高职教育项目化治理带来的不仅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改变,还带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教师和学生评价的改变。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项目化治理可能导致教师发展自主性、创造性的丧失,加上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本身所具有的“三重有限性”[24],即有限的理性、有限的意志力和有限的自私程度,项目化治理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来说或许并不是最适合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需要“以人为本”,建立发展性评价与有效激励机制。发展性评价与有效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强调评价与激励只是手段,发展才应该是治理的最终目的。而且教师发展必须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否则只能是一种私人行为,而不是公共事业。教师的价值在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教师劳动的特点则在于其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简单的项目化、数字化评价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急功近利,阻碍教师、学生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最终影响的是教师队伍水平、学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所以“以人为本”的评价必须符合人才成长与教育发展规律。

“以人為本”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其可以具体化到学校治理的各个领域,以精准、细致、系统的思维,科学定位不同领域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机制,全面深入解决治理改革中的动力问题、能力问题和合力问题,激活人力资源,提升治理能力,形成治理合力。“以人为本”在治理实践中可以理解为“主体优先”,“‘主体优先’治理理念强调学校内部治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外部的肯定,更强调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即最大程度地满足主体多元化发展需要和作为办学主体的精神追求”[25]。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正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普遍关注和“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追求,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在宏观上强调的是对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适应,在微观上则体现为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要求的适应。“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及其实现,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适应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坚持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领导,将办学治校上升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教师发展真正视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作为“以人为本”的治理核心,将依法治校、科学评价作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治理基础和技术路线,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和制度体系,由此可推动高职院校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双高计划”的宏大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余庆,胡金木.教育现代化与时代新人的培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8次学术年会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25-128.

[2]张应强.从以国家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3-26.

[3]眭依凡.从管理到治理的嬗变——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变迁的线索[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9-32.

[4]赵叶珠,游鑫.十年高等教育理念的若干新发展——基于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本细读[J].高教探索,2011(1):25-28.

[5]别敦荣,易梦春.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8(1):57-65.

[6]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20-06-09.

[7][8]尹玉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展——第一届北京教育论坛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15(6):78-80.

[9][20]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7.54.

[10]李玉玲,孟祥建.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文化学刊,2018(7):170-171.

[11]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04-22.

[12]薛澜,李宇环.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4(5):61-70.

[13]关雷.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发展——中国人学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8(12):2.

[14]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82.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17]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2018-03-13)[2021-05-10]. 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

[18]李清,陈兵.高校依法治校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2):22-24.

[19]陈新文.大学治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章程思考[J].职教论坛,2015(1):42-46.

[2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2]游玉佩,熊进.单位制与项目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逻辑及反思[J].江苏高教,2017(2):21-25.

[23]郭建如,周志光.项目制下高职场域的组织学习、能力生成与组织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2):141-164.

[24]于剑,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2):59-68.

[25]陈新文,陈礼龙.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主体优先”的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4):5-12.

On“People-oriented”Governanc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tivation, Logic and Path

Chen Lilong, Chen Xinwe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 modernization; educational governance; people oriented;  morality education

Author  Chen Lilong,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Xiangyang Polytechnic(Xiangyang 441050); Chen Xinwen, professor of Xiangyang Polytechnic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改革。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建设 改革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是该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各个高校仍在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自从200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认真探索,在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应特别注重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的培养,强调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上来。就是说,我们的毕业生一方面就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分析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一般而言,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发展型培养目标和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知识发展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继续考研升造或擅长理论研究的学生。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则是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实践技巧的学生。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理论上当然也面临着制定和实现这两个培养目标。从专业发展方向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为培养知识发展型人才打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公务员必须公开考试和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并无任何优先权或特权;其次,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改革,人才需求也极为有限;再次,中国的公共事业(包括社区建设)发展受体制性因素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快的发展,因此,兴办这一专业更多的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本科层次设置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课时限制等原因,培养研究型人才是难以做到的。再加上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还面临着考研、升学的障碍。这是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这也是一部分高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是不现实的。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征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狭义的“公共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2)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

1.整合优势、明确方向、办特色专业。目前,就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学科特点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体育管理、教育管理、科技事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和农村事务管理等领域。根据对文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于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这是因为我们从国内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一般是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医疗卫生管理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体育管理一般是在体育院校开设;经济管理一般是在财经院校开设;环境保护管理一般是在有环境科学及环境规划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

而文法学院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有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本科专业,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个学科领域就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管理,并且学校是一所以地学、环境资源等为特色的理工类高校。这些都是该校优势,也是他们确立自己的相关管理方向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说该校所要办的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向是依托于自己的资源优势的,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添加了就业的砝码。

当然,要在坚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色”的基础上来显“特色”。具体说,就是继续保证开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平台课程,体现其专业规范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然后来突出特色。该校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来建构专业平台,然后通过专业选修课设置三个方向模块来打造特色,每个模块设置3—4门专业选修课程,以供高年级学生有目的性的选择。如:在该模块中,社区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社会学原理、社会保障学、社区发展学、城市社会学等课程;科技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科技政策与管理、知识产权与文化事业管理、非盈利组织管理等课程;环境资源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

2.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属性和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的改革设计该校遵循“整合性、有序性、开放性和先进性”原则,按照以政治学为导向,以管理学为核心,以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为次核心,以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审计学、文秘等为辅助工具的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如: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统计、社会调查与方法,口才交际、书法、普通话训练、教育管理学、环境经济学、文献检索、SPSS技术等课程,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多选择一些实践性强的选修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他们还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攻读第二学位。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含入学教育和军训等)、专业课程的认知学习和毕业时的毕业实习三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教育部高教司也反复强调,尽管目前在教学规范上还没有考虑到实践环节教学这个层面上来,但必须坚持这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其中第二和第三个环节的实习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有:

(1)教师编写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供学生模拟锻炼,学习讨论。管理案例进行教学既能节省经费,又能使学生在校内获取深入现场的感受和实践训练。

(2)组织各种讲座和参观考察,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走出校门,深入公共事业管理现场参观学习、咨询了解、讨论提高。

(3)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事务管理实习”、“学生办公室主任、教务科科长助理实习”、“社区岗位实习”、“公共机构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4)将毕业实习结合学生就业选岗,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社区或相关事业单位实习。通过毕业实习、论文撰写与答辩,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4.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坚持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来源。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职教师中的一部分可来自本校其它院系,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势;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政府或其他部门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或管理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其次,强化师资培训。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引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此外,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理论工作者。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充实专业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增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并开展相互评课活动,达到提高师资水平的目的。再次,继续完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建设,又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该校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进行社区共建作为基础和依托,建设一个可供学生常规性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社区相关的管理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

5.导入“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内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广泛探索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路子,探讨“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学校工程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同样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教育,2006(3)

2.李笑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4(6)

4.刘健.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孔春梅,罗朝慧,安俊美,张战勇.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6)

6.蒋纯红,张劲松.WTO背景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7.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6(5)

8.宣勇,何作井.“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02(5)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责编:吕尚)

上一篇: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下一篇:工学结合模式政治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