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2024-07-21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内在的人本性与外在的载体性两个基本特征,其价值表现为可以调动道德资源、加强传递经验、提供道德教育情境几个方面。当前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主要体现为重显轻隐导致隐性德育的功能缺失、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出现偏差、德育课程主体处于“失语”状态、追求德育活动的形式化遮蔽了隐性德育价值。因此,须做到构建“显”“隐”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明晰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强调德育课程主体的话语权以及强化隐性德育课程所要体现的价值。

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道德认知  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主体

自古以来,中外哲人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苏格拉底曾提出“美德由教育而来”,后来经康德、黑格尔等认可并进一步发展。西方借鉴数、理、化等专业学科创建了学校德育课程,称为正式德育课程,但这种课程的存在与作用存有争议。杜威指出,“直接的道德教学不能使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只能帮其形成‘关于得到的观念’”。裴斯泰洛奇等也提出不能通过向儿童灌输某些教义来培养其道德性,而要通过儿童的自我活动、家庭关系以及共同的社会生活来形成。且他们非常重视德育与学科知识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如赫尔巴特的著名论断“不存在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他们提倡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各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并称其为隐性德育课程。由此可见,隐性德育课程是一种以校园中的人文素养或内隐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模式,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内隐的教育内容作用于学生,让其通过非特定的、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获得价值判断与道德经验,其指向是特定的育人目标。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共同组成德育课程体系,两者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学生[1]。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及重要价值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内在的人本性与外在的载体性两大特征。从内部来看,主要体现为目标指向的实践精神性、价值指向的情感性与人本性、过程指向的主体性与自然性;从外部来看,主要体现为存在形式的潜伏性与依赖性、外在构成的多维性。而它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可以广泛调动德育要素或资源,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传递的经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

1.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

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人本性。首先,目标指向的实践精神性。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与正式德育课程的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与手段将学生造就成品行良好、人格健全的人。但从具体目标来看,隐性德育课程主要致力于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素质的养成,更多的是确立道德价值观、激发情感、改变态度等,在这个过程中其目标指向是实践精神。其次,价值指向的情感性与人本性。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为它的情感性与人本性。前者是指在隐性德育教育过程中都有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道德教育中情感的重要地位。因此,情感性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特点。后者是指以人为本,德育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情感状况,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交流对话与实践反思中进行领悟,从而达到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2]。再次,过程指向的主体性与自然性。一般来说,隐性德育课程是以暗含、间接的形式自然进行的,个体通过自主选择与接收,教育目标是在实践体验与感悟中实现的。另外,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很强的主体性,不只是整个教育过程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学生也在一种自觉自主状态中接受信息,每个人既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被教育者。

隐性德育课程的外在特征表现为载体性。首先,存在形式的潜伏性与依赖性。隐性德育课程依附在校园活动、行为、环境之中,这些载体所隐含的德育信息和内容等一般不以德育课程的形式出现,而是只有处在特定的教育实践状态时,才会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并发挥教育作用,以此来启迪和陶冶学生,并实现课程目的。其次,外在构成的多维性。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以各种形态的载体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既可以是实践形态的校园活动与校外实践、物态的实验用具与校园景观等,也可以是行为形态的人际交往、精神形态的学校精神等。最后,分布状态的广泛性。承载隐性德育课程信息与内容的载体能够突破一定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以开放式的形态出现,分布广泛,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点。

2.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价值

首先,可以广泛调动德育要素或资源。德育要素或资源是指那些有助于学生德行养成,能够体现德育价值的教育因素,既可以是物质的、现实的、显性的、国内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历史的、隐性的、国外的,它是一个丰富的综合体。传统的德育课程会选择那些可见、可感的显性德育资源,较少关注那些内蕴、隐晦的间接德育资源。而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使学生从更多的视角、渠道与时空接受德育教育和影响,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课下,還是校内校外,或是直接间接都能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这丰富了德育资源内容,使其向纵深方向拓展。其次,加强了显性德育课程传递的经验。从时序上来看,隐性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进一步延续;从空间来看,是其对手段与方法的拓展。因此,隐性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显性德育课程所传达的规范、价值等转化为学生的心理感悟,使德育要素更加形象、生动,产生的教育影响更深远。最后,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道德教育情境。隐性德育课程同活动性德育课程相似,具有呈现生活场景的基本功能,但不同的是,隐性德育课程没有经过专门设计的、具体的课程形式,它所反映的价值与道德原则隐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所以这种课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生活场景,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置身其中,使教育更加真实、自然[3]。
二、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导致隐性德育的功能缺失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两者协同作用,互为补充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在德育实践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缺一不可,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能绝对化、片面化地注重某一方的重要作用,而忽视另一方。在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中,虽然隐性德育存在的时间比较早,但其形态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再加上对理论的研究比较晚,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显性德育”占绝对地位,其安排有具体详细的计划、有课时保证,实施有具体的教材及大纲要求、有制度保障,还要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而“隐性德育课程”则完全不同,它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及被重视程度与显性德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部分中小学甚至被“边缘化”。具体来说,每个中小学会因自身的校情差异与重视程度的不同,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来进行隐性德育,通常来说,中小学德育中普遍存在忽视隐性德育的现象,明显呈现出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一种状态,没有将“隐性德育”看成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来安排与实施,整个隐性德育处于放任状态。这样,长期以来没能正常发挥“隐性德育”的独特作用与重要价值。

2.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出现偏差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是德育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其目标指向都是引导人们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这一目标下的德育价值取向由学校来承载、由教师来贯彻和执行。然而,在中小学进行隐性德育的过程中,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在严格制约学生行为的同时,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空间,使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为了迎合社会与家长的要求,把社会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设定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标准。事实上,学校的德育应该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课堂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有“价值性和生成性”等多种形态的。目前,部分学校为了更加圆满地完成一堂公开课或竞赛课,教师片面追求成就与奖项,会让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多次进行彩排演练,以此来配合公开课或竞赛课的顺利开展,这使公开课与竞赛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在观摩者面前的精彩表演,不再是真正的一堂课。这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课堂中最为宝贵的生成性与真实性,也没有对学生的潜在动机和态度产生任何积极的暗示。因隐性德育隐性地存在于每一堂课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与教师都忽视了课堂内外隐性德育对学生产生的暗示与熏陶。

3.德育课程主体处于“失语”状态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角来看,既包括教育者的外在教化过程,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内在建构过程。德育教育除了开展正规的德育课程与言传等方式进行的显性德育之外,还包括隐性德育,如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学校文化氛围、学校传统等,这种隐性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显性德育的教学形式基本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同样地,隐性德育也是教师预设和总结居多,学生探索和表达的较少。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情感体验与真实感受,总是从自身角度来预设学生的已有知识及情感状况。这种教师“代替式的表达”使学生处于”失语“状态,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从本质上来说,隐性德育就是教育者将“外在教化”通过一定的教育辅助手段转化为教育者“内在建构”的过程,其目的是“成人”。另外,学生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其身心发展特点影响着外在教化的内在建构。可以通过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等来衡量德育的有效性。而学生道德情感、意识与行为的发生与学生自身的成长是一致的,呈现出不可预测、内隐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其效果,这就导致了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失语”[4]。

4.追求德育活动的形式化遮蔽了隐性德育价值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隐性德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在现实中,中小学开展的德育活动通常会更多重视隆重的仪式和多样的形式,不关注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事实上,隐性德育过程重视的并不是形式的多样性,而是活动影响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当前很多中小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为了追求校园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校园中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活动,很多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参加活动而参加,甚至有些学生因参与各种校园活动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这样校园活动中隐含的隐性德育不但没有发挥有效的功能,没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德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应的道德体验与情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校园活动中学生在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实际上潜藏着隐性德育的深远意义,每位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如果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就会削弱这种隐性德育的作用。
三、弥补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对策建议

1.构建“显”“隐”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

显性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学校以正规的形式开设的德育课程,体现着学校的德育。这种以正规形式存在的显性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正统、权威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德育信息。具体来说,就是将生活中的德育按不同主题、不同模块进行划分,然后在课堂里间断地向不同年段的学生呈现。说教式的德育课堂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与心理发展特点,也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隐性德育课程作为显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校在进行正规性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一些校本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将校本課程具体化与操作化,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蕴含的隐性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深刻理解和内化正规课程中的道德知识,不断丰富其情感体验,在实践探索中进行感悟,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相互补充来内化和升华学生自身的体悟。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协调的,两者在互相协作中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主题式的德育活动是学校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形式,在设计和组织德育活动时要还原和尊重学生的生活世界,详细规划活动流程,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功能[5]。

2.明晰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

德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感受丰富的道德情感、践行具体的道德行为。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要素的培养与塑造,而这些要素的形成还要依靠正规的显性课程,也要通过潜藏在校园中的学校传统、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来实现。首先,塑造学校人文精神。具体要求做到几点:一是坚守学术自由,包容、开放的学术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二是赋予制度人性化;三是坚持人文学科建设;四是培育精神文化。这是中小学校应该具备的底蕴和追求的境界,是学校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品质。这也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定位,让学生在恢宏的氛围与独特的精神中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生活智慧[6]。其次,坚守学校传统。学校传统是学校长期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宝贵资源,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构成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它体现着一种价值追求。这正是学校实施隐性德课程的重要目标,追求的是对学校传统的积累与对学校精神的传承,这种传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道德行为的塑造。对学校传统的传承实际上就是对一种内在价值与文化精神的追求,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体悟与外在行为。

3.强调德育课程主体的话语权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生活在广阔的道德生活世界,还处在学校的德育环境之中,其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生在道德生活中要将具体的感官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亲身经验,这些经验中的一部分可能会消失,一部分会被重新感知,从而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又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体验。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而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这种真实的体验并不是学生通过间接的方式“闻知”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同样地,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不是口头的“说说”或是心理“想想”,而是在实践中亲自躬行、真实做到的。因此,学校构建德育环境时要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现实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真实感受内隐的道德体验,亲身践行具体的道德行为。基于此,中小学在开设的一些课程与开展的各种校园活动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与同伴进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来自同伴的陪伴,感受同学之间的互相分享,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功能,并在这种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同時在实践中产生道德行为[7]。

4.强化隐性德育课程所要体现的价值

隐性课程是无形的,以非正式课程的形式存在,虽然不以正式教学的形式进行,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等,且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由此可见,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无论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学校建筑、景观等的设计,还是以制度形态存在的学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规章条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亦或是以人际关系形态存在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等,均融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自主精神及探究能力的充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充分体验中进行领会和感悟,并自觉形成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从而获得生命成长。事实上,学生参与这些隐性德育课程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得成长的过程,不管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还是道德行为都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变化。因此,中小学在开发隐形德育课程,尤其是在开展校园活动时,不能只追求活动的形式与种类,使活动流于形式,而是要考虑这些活动所隐含的价值和所要体现的意义,以及通过这些活动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等。在物态的学校建筑、景观等设计中要体现对学生情操陶冶的影响,在制度形态的学校管理体制、行为规范、评价标准要注意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在人际关系形态的上下级、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中要强调尊重、民主、平等与和谐等,在校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8]。

参考文献

[1] 欧阳斐.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J].湖南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报,2017(06).

[2] 林英典.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J].中国德育,2018(04).

[3] 程红艳.当前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之反思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1).

[4] 王洪杰.我国中小学隐性德育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

[5] 吴雪芬.道德灌输与道德培育的学校德育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5).

[6] 赵璨,冯靖.网络舆情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09).

[7] 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教育研究,2017(06).

[8] 林丹.学校德育实践的合理路径:方法的视角[J].东北师学校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作者:余婧(1986-),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它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结合军校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 本文认为军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环境陶冶法

良好的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审美等功能, 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它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一种渗透力很强的性情陶冶。为此, 学校要认真设计构思校园的环境, 通过校园环境物化存在的形式表现主观的教育意图, 使设计者的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 从而对教育对象产生有效的影响。

(1) 净化美化校园环境, 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 感受美的气氛, 接受美的熏陶, 引导美的行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动手净化、美化校园, 进而养成爱卫生、爱整洁、爱环境的习惯。如对寝室提出设置“三有” (室名、美化、制度) ;卫生“十无” (无垃圾、无尘土、无污迹、无积水、无蛛网等) ;布置“三有” (美化、制度、板报) , 每班各项落实专人负责开展每周、每月、每期评比 (文明寝室、文明教室、先进班集体) 等。

(2) 根据教育内容布置环境。如我们要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可以通过占领各种宣传阵地 (宣传栏、黑板报、走廊、教室墙壁等) , 来张贴国旗、国徽图案、革命领袖和历史杰出人物的肖像、爱国名言等, 营造氛围。搞我军历史使命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用直观鲜明的艺术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油画、壁画、连环画、雕塑等, 展现我军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 激发为国防献身的情感。

2 情境感染法

必须承认, 道德素养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渗透是一种心与心的呼唤, 心与心的感应, 心与心的碰撞, 硬性灌输是难以奏效的。而情境感染法通过设置一种情境, 把显性的教育目标隐性化, 主要通过受教育者自己探索悟出道理, 重在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 是“隐性教育”的巧妙方法。

这一方法的实施, 一靠教育改革, 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班队会课、政治课教学中, 有许多德育的成功经验, 但也不可否认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主要是教育的目的过于显现, 教育的方式过于单调, 教育的对象参与不够, 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 因此难以得到期望效果, 甚至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决不是教师让学生在政治课上背会“八荣八耻”就可以奏效的, 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是教师面无表情地喊几声令学生坠云入雾的“伟大、崇高、优秀”之类的言辞可以办到的。而如果设置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把德育目标隐在这个问题之中, 那么, 学生主动思考、努力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目标的过程, 目标在学生的主动接受中实现, 教育效果肯定好得多。

德育“隐性教育”通过课堂情境感染而实现教育目标, 还要靠各学科和德育教育之间的整合渗透。我们认为, 学校所有的课堂教学, 无论什么课的教学过程都能对学生如何做人起到导向作用, 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 因此, 在学科教学设计中熔入德育的目标, 结合每一堂课具体的情境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作为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应该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课本紧密地结合起来, 把真善美的德育教育与传授科学知识相结合, 深钻教材, 精心设计, 有的放矢, 恰当地创设情景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文道结合, 水乳交融, 情境自生。无论是语文课中讲到人物形象的美丑、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还是历史学科中谈到辉煌灿烂的文明史, 卑躬屈膝的屈辱史、忠臣英烈的悲壮和奸险小人的可耻;亦或政治学科中提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现实中人心不古的缺憾, 教师都应用一种如江流般深沉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潮起潮落, 使学生如临其境, 深感其情, 达到师生共鸣。这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情景教学法对学生的教育和说服力量是空洞的说教无法企及的。

3 活动激情法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的道德品行往往呈现一定的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 如何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活动激情法就是根据教育目的有意识地设计和安排各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去体验, 去感受, 去追求真理。作为“隐性教育”的有效方法, 活动激情法是使学生的品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素质的必经途径。军校过集体生活, 比一般学校更有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可以由学校组织学生凭吊先烈、远足寻根、调查报告、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团入党宣誓、书画展、征文等, 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各种学生社团活动, 如共青团、学生会活动、学生电视台、学生艺术活动及体育竞赛活动等。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教员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适时对活动进行引导,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感情, 培养团结互助、勤劳勇敢、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等美德。这些活动寓情于景, 寓教于乐, 能使使学生耳濡目染, 动心动情。

以上提供的“隐性教育”方法, 是作为学校一方可以努力提供的参考方法, 虽然可行,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 “隐性教育”是否能达到教育者最终理想的目标, 还要靠社会大环境, 还受到家庭、社区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隐性教育”是以间接、内隐、暗示、非强迫性的方式来实现, 教育者设定的德育目标能否完成, 还要靠学生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教育效果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 运用不当, 还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此, 学校应作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和安排, 确定目标和步骤, 才能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

摘要:在军校德育工作方法的选择上, 相对于那种系统讲解道德知识、背记道德信条的显性教育和种种形式主义做法, 本人认为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更加持久和可靠。军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方法主要有:环境陶冶法、情境感染法、活动激情法。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大学美术教育中,隐性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士的重视。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应用隐性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隐性课程不同于显性课程,其拓宽了显性课程的教学模式。文章以大学美术教育为主,研究了隐性课程的特点、教学任务,以及开展隐性课程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隐性课程;大学美术;美术教育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不同,是在无意识、非正式的情况下进行隐蔽式教学。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开展隐性课程,能够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培养自身的艺术审美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美术学习[1]。

一、大学美术教育隐性课程的特点

(一)文化性

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美术作品能体现其文化特征。例如,中国的水墨画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隐性课程具有文化性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能力等,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作品体现出的情感。

(二)潜隐性

隐性课程与其他形式的课程不同,是通过非正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意识感不强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感。隐性课程潜隐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带有暗示、感染性的特征,是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下发生的,学生的情感和想法也在悄无聲息中产生[2]。教师的言行举止、课堂的氛围都对学生起到暗示作用,这样长期感染学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隐性课程不需要借助外部条件,用美术作品体现出来的自然之美来感化学生。

(三)实践性

传统的美术课程局限于课堂上,更强调的是课堂理论教学,这种显著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出现厌倦心理。隐性课程在传统教学上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隐性课程更多的是需要实践。大学美术教育中,开展隐性课程要加大实践课程的学习力度。美术作品需要在灵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而灵感的来源是广泛性的,因此,需要走出课堂的范围。大学美术教育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更高效地开展隐性课程[3]。例如,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训练,观察大自然,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了,才会感受到美术艺术的美感。

二、隐性课程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任务

(一)陶冶情操

现如今,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开展隐性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是要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感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人的情感具有复杂性,隐性课程是通过多方面的影响来唤起人的情感。隐性课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以及审美感情。开展隐性课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还能修身养性,使学生在多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二)培养创造能力

在大学美术教育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人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判断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升华。在美术教育中,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开展隐性课程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具有创造能力才能创作出优质的作品,才能在多个方面都能有较高的提升[4]。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能,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艺术审美,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要通过开展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隐性课程要超越现实,但不能脱离现实。隐性课程要通过审美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审美境界。这种审美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学生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在内心上获得自由[5]。

三、隐性课程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开展隐性课程,首先要遵循开放性原则。现如今,开放性原则是所有教学科目都需要遵循的原则。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开放性,每个人对其理解不同,感受不同。在隐性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解放学生的思想,并且教学内容也需要开放,不能过于单一化,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较强,因此还要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理念上也需要创新观念。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开放,才能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情境性原则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还应该遵循情境性原则,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此展开教学。开展情境教学,教师需要通过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内涵等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美术作品体现出的文化以及情感。教师要善于应用巧妙的手法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6],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时,可以借助音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想象出山水画面。若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作品所包含的背景文化,容易对作品产生错误理解。

(三)实践性原则

隐性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开展隐性课程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感,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手与脑充分结合,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在美术教育中,要充分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四)灵活性原则

美术教学是灵活多样的,不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美术教学的多样性也为隐性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美术知识,还要传授其他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全面地进行学习,学生才能够拓展思维,提高想象力,这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起到帮助作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要灵活多样,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育中只有遵循灵活性原则,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隐性课程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开展隐性课程,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第一,要启发学生的感受。感受是学生创作的基础,若学生缺乏感官上的刺激,那么很难培养艺术审美,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应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感受。第二,还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鼓励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学生要善于总结,总结学习的知识以及自身获得的感受和启发。

(二)培养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进行隐性课程教学时,要从美术作品的线条、画面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教学方式,即课堂内以及课堂外。进行课堂内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美感[7]。在进行课堂外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的美,并从中感悟到自然美,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式多元化

在大學美术教育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性较强,教师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去实践探索,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兴趣[8]。

(四)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学习美术不应只是学习与美术相关的知识,更应该全面进行学习。例如,美术教育可以与音乐学科相结合,音乐更注重听觉感,美术更注重视觉感,这两者都是抽象艺术,那么可以把音乐和美术有效结合,在进行美术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讲授前采用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蕴含的文化、情感等。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更加能够感受到美术作品富有的独特魅力。

(五)结合生活实际

美术教育还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跳出教材的范围。很多教师认为美术的专业性很强,因此只需要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大学美术教育隐性课程要融入生活知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可以融合生活实际中的趣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和兴趣感,培养创造能力[9]。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知识进行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审美体验。

五、结语

目前,在大学美术教育中,隐性课程教学是创新型教学方式,并且实用性很强。隐性课程主要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且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大学美术教育中开展隐性课程,要加强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还要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教学要与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要尽可能开展课外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明千.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不教而教”隐性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7):174-175.

[2]黄健聪.创新型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与隐性课程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6):59-60.

[3]王立平.隐性课程: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新路径[J].安顺学院学报,2020(2):70-73,83.

[4]赵广旭,许栋.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性探究[J].读与写,2020(21):233.

[5]王淑萍.“互联网+”环境下的隐性课程开发探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0(2):114-116.

[6]齐红.中学德育隐性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J].教育,2020(15):18-21.

[7]李世春.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隐性课程建设[J].辽宁教育,2020(8):52-54.

[8]吴同.论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33-34.

[9]傅了艳,杨赟,袁丽坤,等.隐性课程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9):146-147.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1 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显性课程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 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只重视显性课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甚至是畸形的。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一样, 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和各种行为。在物质层面上, 如校园环境、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室布置、桌椅排列等;在行为层面上, 如言行举止:教职员工的言行、学生的言行等;人际交往: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社区与学校间的交往等;在制度层面上, 如制度规章: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的管理与运行方式、规约、惯例等;在观念层面上, 如意识观念、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价值取向、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等。

2 隐性课程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 德育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一方面, 学校通过思想政治课等显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道德教育, 但是, 如果德育过程基本处于静态, 只是让学生端坐静听教师的长篇道德说教, 不仅缺乏使学生感兴趣的道德教育活动, 而且必将导致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枯竭。因此, 要真正实现德育目的, 不能只靠课堂教学的说教和灌输, 而要开拓另外一条途径, 借助于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让学生在幽雅美观、整洁文明的班级里, 通过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 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等, 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 培育美的人格。从隐性课程的角度看,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 可以避免直接的、显性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 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隐性课程内隐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道德素质的成长, 并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生活之中, 极具渗透性地影响着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

从实践上看, 思想政治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属于显性课程的范畴, 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 如果仅仅认为开设了思想政治课, 传授给学生道德理论知识, 就能完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那就值得商榷和思考了。在我国, 有人就学生高考的政治成绩和平时的思想品德考核等级的关系曾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发现某校1987、1988年参加高考学生的政治成绩与品德等第的相关度为零, 在校学生情况也一样[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等显性课程的教学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而且还表明, 道德知识的多少, 不能代表道德品质的优劣。

3 隐性课程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运用的途径

首先, 要以第一、第二类课程为载体。我们称与学科课程相联系的那种课程 (即传统意义下的课程) 为第一类课程, 称活动课程为第二类课程, 将隐性课程称为第三类课程。这些课程构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全部课程。以第一、第二类课程为载体是我们开发隐性心育课程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 自然科学中渗透着科学道德和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中则贯穿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因素。这些都是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素材。同时, 中学生在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体育竞赛等活动中也能受教育、长才干。因此, 学校应加强对第一、第二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研究, 充分发掘这些课程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和指导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同时以特定的方式, 不失时机地传递和渗透学习心理、生活态度和真善美的教育。

第二, 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校园文化是隐性心育课程开发的依托。校园文化分为三个部分, 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一是要开发校园物质文化中的心育课程。对学校物质空间进行系统规划, 可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 学校的自然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力扬长避短, 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 (2) 建筑设计要美观实用, 更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审美需求; (3) 室内设计要考虑光线、摆设以及学生的座位排列等因素; (4) 设施设计, 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实验仪器等方面物质设施的安排也应该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 (5) 色彩匹配, 即校园内外建筑、花草树木等色彩的协调匹配; (6) 人物形态。正面积极的师生服饰样式, 容貌特征, 行为表现等人物形态也能潜在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品质的构成。

二是要开发校园制度文化中的心育课程。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硬件”, 那么学校选择怎样的组织结构和制定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则是一种“软件”。精简的组织结构, 民主的领导作风, 宽松的制度环境和在管理上的参与有助于学生自主、自立和坚持性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我们要对学校组织运行和制度进行设计, 使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

三是要开发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心育课程。校园精神文化中蕴含了更为广泛、复杂和深层的心理教育内涵和因素。弥漫于学校中的校风、班风、历史传统、心理氛围、仪式等所传载、倡导的人文价值和校园精神, 已渗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 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品质。学校管理者和规划者从一开始就可以对校训、学校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等进行总体设计构建, 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

教育总是指向未来, 是一项超前的工程。学校德育培养具有开拓精神、革新意识的人, 它以新的价值观念影响新一代人的人格构成, 使他们面向未来, 乐于接受新事物, 并开发出人无穷的创造力。

摘要: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 与道德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 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 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中学生,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亚康.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贵州教育, 2004 (3) .

上一篇:技术创新及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