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

2024-06-18

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第1篇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张秋红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智力因素,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格,讲话艺术和处世本领。”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很明确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用爱为学生播撒心灵阳光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关心每一位学生;以一颗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一个智慧的头脑来引领每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带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诚的微笑、友善亲切的话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信任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在人格上与我们平等、独立的个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学会尊重、信任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建一种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

发展。

二、用心为学生创建心灵彩虹

1、充分把握阅读教学中的教育契机。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例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要培养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而且现行教材所选编的课文不仅是思想性强、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而且课后都有“感情朗读”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来落实感情朗读,使每节课用来读书的时间不少于时间总量的二分之一。特别是对于中段语文教学尤其要以读促思,以思促悟,以悟促行。让学生在读读悟悟、悟悟读读中,受到文中人物品质的熏陶、激情的感染、情感的触动、美感的陶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人经常处在某种情感状态之中,受环境的影响,受他人情感的感染。因此,教学活动中,情感状态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课文实例与教师的情感都将起相当大的作用。教材中一篇篇课文便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例子参照得好,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细细品味,榜样激励。如《军神》一课,文中的刘伯承元帅不愧是个大智大勇、心理素质极好的学习典范。学习课文时可抓住描写当时刘伯承元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细细体味。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决心向他学习遇事冷静、沉着的心理素质。

(2)结合事例,评一评。如《晏子使楚》一文固然为了体现晏子的聪明才智,但也可结合当时晏子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来评评晏子勇敢面对挑战、承受挫折甚至侮辱,这种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我想也不失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好材料。

(3)设身处地,议一议。如小语七册《元帅和小棋手》一课,可结合课文内容议议:“如果你是小聂卫平,你会怎样对待赫赫有名的大元帅?”或联系实际议论:“平时生活中,你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技艺胜你一筹的长辈的?”旨在将自己融入其中,掂掂自己的胆量,审视自己的心理素质与品质。

还有很多如: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的课文有《自己去吧》《两只小狮子》,帮助学生排遣嫉妒情绪的课文,如《争吵》,高年级有《将相和》等;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课文,如《蓝色的树叶》等。还有许多这样的课文,都渗透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关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待人处事、与人交往的道德观念和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只要把握住这些文章的人文性质,就能很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2、巧妙利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除了课堂上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在课堂外我们同样可以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比如北师大教材第六册的第七单元是主题为“特产”的开放单元。我们从课文内外让学生搜集全国各地的特产,培养孩子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博大、物产的丰富,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即对祖国的山水产生了向往之情。我们还可以教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去搜集双流的各个镇的特产,把这种对祖国的热爱迁移到眼前,对家乡的热爱。这个活动即让学生了解了知识,也从侧面激发了学生探寻周边生活的好奇心。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及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小组成功,必须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要维护集体荣誉感等道理。

3、真正关注习作教学中的心灵交流。

有时候小学生面对的问题可能通过自我调整仍不易解决。如果教师不够细心或了解不够,易使学生走入更深的障碍区。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班级秘密“知心信箱”,让学生通过写信、写作文将自己的心声呈现出来,便于教师了解事情

的原委,从而做到能与学生更好的沟通,起到更好的心理调解作用。学生通过书信传递的悄悄话,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真情流露。这样教师能够更好的捕捉学生的悲哀烦恼或快乐,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真正为学生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另外教师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沟通如单独谈话、课堂眼神交流等,不仅加深了师生感情,而且促使学生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所以习作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不容小视的一块“战地”。成功的教育者总是善于通过日记或是作文同学生进行心于心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回忆、挖掘、探索、研究生活中的事、物、情、理‘幻,在此过程中,受到习作内容的熏陶。如写父母的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父母,观察父母言行、了解父母工作和父母的愿望,并对父母说知心话。在习作准备过程中,拉近了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关爱、体谅、理解父母的情感,懂得要感恩,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通过书信、周记、日记,教师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从而更准确、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我想这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请利用好习作这块“战地”吧!

4、密切联系身边生活的丰富内涵

孩子们什么时候最快乐?过节时。我们的教学课文中,有许多隐含着不同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文化中蕴含了取之不尽的教育源泉,以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节日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增长学生见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在快乐的节日气氛中变得更加懂事。如在“母亲节”的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赞美母亲的诗,说一句赞美母亲的话,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不仅锻炼了学生,而且增进了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将道德、情感、创新渗透于节日活动中,沁 入了学生的心灵,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用情为学生描绘心灵绿色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对赞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可以说,需要赞美是人的本性,剧作家莎士比亚曾毫不掩饰地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粮。”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赞美。适时、恰当地赞美,会让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的自尊、自爱、自信。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引领全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信达到一个个教学目标。比如组建学习小组,让每一个人在这个“小集体”中有一定的职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让学习小组自编自导自演这篇课文,进行小组比赛,只见小组中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忙的不亦乐乎。小组内根据每个人的实力自己分工,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添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除了小组活动,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具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言一行,乃至奇思妙想,还要毫不吝啬地向学生表达你由衷的欣赏,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毫不吝啬地表扬勇于发言的学生,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指出他(她)的错误。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虽然在不断的提高,但他们还不能充分的认识自我,出现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对自己估计过高或处于“不如他人”的过低、自卑的评价。这两种极端倾向都对学生发展不利。此时教师可用正确恰当的评价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同时教师应扩大评价范围,利用学生的朗读水平、写作水平、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手抄报办的效果、作业书写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多元评价,特别是自卑的孩子。尤其要树立其学习自信心。过于自大的孩子也要使其正视是自己的不足。

所以让我们做一个永远的欣赏者,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播撒春雨,催发颗

颗希望的种子,因为这也是教师工作最大的乐趣。

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第2篇

我们的心灵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壤,只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吸收了爱与信心的浇灌才能草木葱郁、鲜花盛开。阳光总有阴影相伴,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充满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是生活的艺术。正确地了解自我,不因一时的失意、困惑迷失方向,也不因偶尔的成功遮蔽梦想,这样的人才可以在波涛汹涌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友谊是人生的润滑剂,恰当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扬起前进道路中的风帆。即使没有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友情,也要有一两个知心朋友相伴。性、爱情以及婚姻更是我们人生不可没有的调味剂,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阳光。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至一粒尘埃,大至茫茫宇宙,我们都是有价值的存在。即使是一颗小草也要为大地增添一抹新绿,一支蜡烛也要为世界增添一分光亮。

曾经,我只知道自己是个再平凡的女子,就像路边的一朵小黄花,没有喝彩与掌声相伴。没有俊美的外貌、没有傲人的才华、亦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只要安静地待在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角落默默地度过一生便好。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壮志是只属于伟人们的梦想。而我不过是一杯没有煮沸过的白开水罢了,对社会对他人我都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我喜欢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没有风雨的侵袭,没有尘世的喧嚣。记得高中时曾有个同学跟我说:“其实你长的好可爱,可是为什么总是冷冷的摆着一副防卫的架势呢?主动和别人交往,融入大家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的。很多事情只有你尝试过了才知道是否可能,还没开始便主动放弃是懦夫的行为,只有经历了、尽力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他是对的。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就一定会有存在的价值。这正契合了李白的一句诗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虽然很平凡,可是我们很特别。没有人是完美的,正如德蕾莎修女说的:我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你能做我做不到的事,我们一起就可以做伟大的事。准确地定位自我是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开始,也是我们人生幸福之路的开始。

健康的自我形象包括:归属感、意义感、价值感。主动地与人交往,融入身边的生活,才能在这个集体里被接受和容纳,才能有安全感。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它可能有些艰难,但是它让我们的年华不虚度。即使我们有可能犯错,但是谁又没有犯过错呢?重要的是过而能改,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断成长。学习了这一门课我决定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也许面对的是暴风骤雨,可它能洗尽尘埃,风雨过后的彩虹将会为心灵留下一片晴空。

勇于展现自己,培养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收获成功人生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舞者,害怕失败、害怕惩罚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把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才能演绎美好的人生。而独立、进取、诚实、奉献等良好的品质是我们战胜困难收获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我们人生的航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朋友多了路好走。

古代以色列所罗门王这样说:“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好。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 ,没有别人扶他起来。这人就有祸了。”爱默1 生也说:友谊是使人的一生健康而有意义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友谊对我们是如此重要!即使我们没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也要有一两个知心朋友相伴,这样我们的人生旅途便不会太寂寞太孤单。

以前我奉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的交友之道。总觉得大家平平淡淡的,互不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挺好,时常腻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历史上的大哲学家诸如康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叔本华莫不是孤独者,他们在孤独中创作的哲学思想照样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可是我发现我错了,不上每个人都是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就不需要朋友。如果没有人来照料他们的生活,他们能够安静地思考哲学问题吗?如果没有朋友帮忙出版他们的书籍,他们的思想能够流传至今吗?我想难度会大许多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不但需要君子之交的朋友,也需要一生的知心朋友。有了朋友的互相扶持和鼓励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好走。古语有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真正的友谊需要爱和奉献来维持。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会处理和朋友相处中的各种小摩擦。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像鞋子里的沙子,把沙子取出来我们的旅程才会更轻松。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在和朋友闹矛盾后从不会主动低头,总是在坚持着自己所谓的原则,拉不下那个面子。其实朋友之间的小摩擦性质本没有那么严重,是人自己把它扩大化了。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包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风度的象征。所以现在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因为我知道对别人的伤害有时候是无法弥补的,发脾气是种伤人不利己的行为。即使有时候真的是忍不住发脾气了,我会马上道歉争取朋友的原谅,主动与他们沟通。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有包容的度量,这样美好的友谊才能长存。

三、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阳光。 人的本性是趋向于舒适与被爱的,然而真爱应该是以对方为中心,被对象性的爱才是可持续的、有动力的、持久性的爱。很多人都习惯了接受,却不知道爱也需要付出,别人给的爱可以让我们温暖,而自己心中有爱生活才能充满阳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他人。

我们从小沐浴在爱河里长大,父母的精心呵护、朋友的欢声笑语、恋人的温馨浪漫,哪一样不令人留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被爱的,爱就是这样一种美妙的情感,说不清它的好,可是充满爱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笑。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了爱世界才更精彩。爱可以分三种:情爱、友爱和亲人的爱。后两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现在我就来说说情爱。恋爱、性和婚姻关涉到的主要是情爱。当然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可以说说学了这门课之后我对情爱的理解。

首先爱需要表达,可以是言语的赞扬也可以是肢体的亲近。酒香尚怕巷子深,情浓更须早言明。只有善于表达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爱意。不论是一句“亲爱的,你对我很重要!”、“我很爱你!”还是一个拥抱、一个香吻都表明了你对对方的关注。当然爱是对象性的,只有你的爱在对方身上产生反响的时候你的爱才是有意义的爱。

其次真爱需要等待。特别是男孩子,不要要求你的女朋友爱你就要跟你发生性行为,因为逞一时之快会对她造成很大的伤害。她有可能因此怀孕、得性病或者是堕胎,她还有可能将来是别人的妻子,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你也不会希望自己将来的妻子曾经被这么对待。而在婚姻中则没有这些风险。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单,耐心的等待,爱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2 再次爱需要学会尊重和珍惜。尊重你的爱人,敏感于她的需要,善于向她表达你的爱意,珍惜她给你带来的情趣和快乐并陶醉其中,这样的爱情保鲜期才可能是永远。往往有人说爱情是婚宴的坟墓。其实这只是借口,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自掘坟墓的人恰好是自己。因为既抱得美人归,我们便把注意力投到了另一个方面,不被关注的爱情当然慢慢就失去了它的华美光鲜。

四、全面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全面健康是身体、情感、智力、社交以及心灵的健康,同时也包括称心的生活角色。缺了一个口子的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与最短的那根木头的长度。所以全面健康的这六个方面只有协调发展我们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经常的运动可以为我们打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发展并维持与朋友及爱人的亲密关系才会被集体接受和容纳;恰当地认知、接纳、表达情感可以让我们情感的天空晴朗无云;不断地接受心知识,为头脑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头脑与身边的世界保持活跃的状态;了解内在的自我,探寻自己的良心,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则是让心灵充满阳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精心预备每一个生活角色来实现人生的目的、幸福及丰富,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应该追求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我们的追求决定了我们将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是我们成其为人的基础。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因为我们是一个人,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相信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压力。有条不紊、临危不乱、生活井然有序,任何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样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游刃有余。

心中有爱,爱自己、爱他人,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这是我们收获健康生活的前提,也是我们开启幸福人生之路的钥匙。

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第3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捧出爱心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大手拉小手,以诚相待,富有爱心的言行能升华学生对班主任的钦佩与信任,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在课堂上,班主任要使用信任性、期望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性、宽容性、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课堂上,赞许的点头、希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种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它可以使学生心境愉快,使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二、身正为范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 1

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种模仿的对象。还记得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能安静下来,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在发呆或是偷偷玩,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三 尊重学生

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

班主任老师,要得到学生钦佩与信任的长久,我觉得,他还需具备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去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

四、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分析

1、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他或者跟他推心置腹交心时,他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一定很高兴;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

2、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当有了进步、优点、做好事、利用特长为班级做出贡献时,要及时、大张旗鼓当众表扬、鼓励,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奋斗快乐的氛围,消除自卑落后的心理,看到前进方向,充满成为先进的希望。课上提问,既要给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理解能力。我的一般做法是: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要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不能有受冷落者。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当他们有所进步后,再试着提问稍难的问题。使他们在节节胜利中得到欣慰,唤来自信,提高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发挥友情的力量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后进生阿斌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遵守纪律的刘思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持之以恒地努力

坚持不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

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但老师应认识到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正常的,所以你得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时间观念不强是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为了抓好考勤我坚持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都按时到教室。老师都能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到教室,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借口迟到呢?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促动因素,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一种榜样。这样就慢慢地杜绝了迟到现象,他们的时间观念也就强了些,时间观念强了其它事情就好办了。

5、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努力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综合的作用力。班主任应及时把孩子的在校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反映给家长,以便让家长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作出最合理的处理。同时,我也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里的情况,以期达到对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及各方面能力等全面地了解。因为我觉得光看学生在学校的几个小时是绝不可能观察出他们的全部的,而在这些背后还有他们更真实、更全面的自我。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送给他们一些情况,再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学生的信息,我乐此不疲。我是在与他们最亲密的人共同在努力,争取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给学生最深刻的影响。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把好学生教育好这是教书匠都能做到的;把后进生教育成才则是“教育家”才可以做好的,可见转化后进生比培养尖子生更有特殊意义。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样“爱满天下”,“播撒阳光”让每一位学生都全面地、健康和谐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书目:

1、王 海 《后进生的转化》

2、黄志明 《家庭教育的作用 》

3、李 荣《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网络教育机制》

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第4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捧出爱心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大手拉小手,以诚相待,富有爱心的言行能升华学生对班主任的钦佩与信任,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在课堂上,班主任要使用信任性、期望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性、宽容性、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课堂上,赞许的点头、希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种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它可以使学生心境愉快,使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二、身正为范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 1

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种模仿的对象。还记得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能安静下来,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在发呆或是偷偷玩,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三 尊重学生

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

班主任老师,要得到学生钦佩与信任的长久,我觉得,他还需具备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去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

四、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分析

1、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他或者跟他推心置腹交心时,他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一定很高兴;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

2、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当有了进步、优点、做好事、利用特长为班级做出贡献时,要及时、大张旗鼓当众表扬、鼓励,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奋斗快乐的氛围,消除自卑落后的心理,看到前进方向,充满成为先进的希望。课上提问,既要给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理解能力。我的一般做法是: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要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不能有受冷落者。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当他们有所进步后,再试着提问稍难的问题。使他们在节节胜利中得到欣慰,唤来自信,提高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发挥友情的力量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后进生阿斌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遵守纪律的刘思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持之以恒地努力

坚持不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

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但老师应认识到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正常的,所以你得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时间观念不强是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为了抓好考勤我坚持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都按时到教室。老师都能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到教室,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借口迟到呢?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促动因素,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一种榜样。这样就慢慢地杜绝了迟到现象,他们的时间观念也就强了些,时间观念强了其它事情就好办了。

5、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努力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综合的作用力。班主任应及时把孩子的在校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反映给家长,以便让家长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作出最合理的处理。同时,我也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里的情况,以期达到对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及各方面能力等全面地了解。因为我觉得光看学生在学校的几个小时是绝不可能观察出他们的全部的,而在这些背后还有他们更真实、更全面的自我。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送给他们一些情况,再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学生的信息,我乐此不疲。我是在与他们最亲密的人共同在努力,争取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给学生最深刻的影响。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把好学生教育好这是教书匠都能做到的;把后进生教育成才则是“教育家”才可以做好的,可见转化后进生比培养尖子生更有特殊意义。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样“爱满天下”,“播撒阳光”让每一位学生都全面地、健康和谐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书目:

1、王 海 《后进生的转化》

2、黄志明 《家庭教育的作用 》

3、李 荣《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网络教育机制》

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第5篇

潘宝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教体局给我创造这个平台,和大家共同探讨德育文化建设这一课题,有说的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让爱充满校园,让阳光洒满校园”。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校概况

滦平八中创建于2010年8月,占地64.2亩,服务为半径两乡两镇,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721人(含今年九年级毕业生),专业教师83人。滦平八中在以爱为核心的阳光教育的引领下,已走过了三年的光辉历程。三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滦平八中坚持“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我们顺利通过了省综合督导评估,被评为省综合督导评估优秀校。我们已经成功输送三届毕业生,今年毕业班成绩有望有所突破。

二、阳光教育理念

让全体学生在充满温暖与活力的阳光下全面发展。阳光是爱的天使,它给人以温暖,给大地带来明亮,给我们带来充满希望的明天。

“阳光教育”的主旨: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充满温暖、生机与活力的阳光教育。

“阳光教育”是一种比喻, 用“阳光”的明亮、普照、热烈、温暖,比喻学校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来关怀、理解、激励全体学生,以智慧与勤奋打好学生的基础,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阳光教育”也是一个意象,象征着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象征着充满人文关怀、生机勃勃、典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象征着学生学习的快乐、勤奋、多思与务实 ;象征着学校管理的关爱、包容、规范与精细 。

(一)校徽、校旗

书:此图案是一本教科书,代表着丰厚的知识,外形像英文字母B,是八中的Ba第一个字母,同时也是阿拉伯数字8,代表着第八。

光环:它代表着八中的崛起,也代表着八中无限美好的明天。白色代表着来自上天的灵光,是智慧的光环,代表着学子们奋发向上、博学进取,用知识武装自己灵动的头脑。

书与光环的组合:书与光环组合在一起形成汉字的“中”,代表八中光明灿烂的未来。 幼苗:绿色代表着希望,充满生机,预示着我们的八中将不断发展,不断强壮。 五角星:象征着八中不断团结进取追求完美的理念。

校旗整体色调由蓝、白两种颜色组成,白色是纯洁、智慧、神圣、清爽的代表,蓝色则是智慧和宁静的代表,整体由5种颜色组成,集智慧、阳光、热情于一体,像太阳的光芒,散发着热量和能量,无穷无尽.…

招展的校旗迎风飘荡,融入在广袤无边的天际里,展示了八中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校风!

(二)校歌

整首歌曲以爱为主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来爱,爱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爱她就像爱自己的妈妈。一个真正懂得爱的孩子,同样也会感恩母亲,感恩培养、教育她健康成长的学校和无私奉献的老师。博爱的园丁,把师爱均匀的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探寻科学、完美的和谐教育,培育明理、博爱的阳光少年,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正在不懈努力。

(三)办学理念:用光明、温暖和希望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作为八中人,无论是领导、老师,还是学生,只要置身于八中校园内,就会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心中充满光明和激情,努力的工作和学习,满怀希望的创造美好的未来。

(四)办学目标:建设管理过硬、开拓创新的阳光管理队伍;打造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阳光教师团队;培养活泼向上、明理博爱的阳光少年群体。

学校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激发工作活力、教育教学活力、学习活力,让校园阳光灿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管理,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注重他们“智”的发展,又要重视他们“德”的修为,既明知又明理,既博学又博爱。

(五)校训:博学博爱、自立自强

有爱才有教育,培育师生的爱心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让爱充满校园,让阳光洒满校园。在关爱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六)校风:求真、向善、尚美

真实真诚,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尽善尽美。

(七)教风:爱生乐教、博学善导

爱是责任,是理解,是宽容。教师对事业充满责任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用阳光般的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用光明的学识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八)学风:自主坚韧、乐学奋进。

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坚忍不拔,勤奋学习,自主探究,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

三、阳光育人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虽然提升一个学校需要很多年,但改变一个学校的校风只需要两、三年。为什么?从起始年级抓起!怎么抓?主要做法有:

1、从新生入学开始,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我们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新生培训,从学生的仪容仪表,纪律,卫生,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然后严格检查规范,直至形成良好的习惯。

2、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启迪。

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文艺演唱会和书画展等形式,开展安全、法制、感恩、劳动、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教育,在活动中体验幸福,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三年来我校涌现出省级三好学生2名,市级三好学生3名,市级优秀学生干部1名,美德少年2名。

3、以人为本,发展特长。

大家深知,学校要发展必须选准突破口,而我校所招学苗是二等学苗,在短时间内从教学成绩上有所建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想发展,只能从某一方面选择突破口,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经学校领导班子商定,突破口最后放在特长生培养上,这样既给孩子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同时也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三年来我们共向滦平一中输送特长生10余人,2011年中考,柳永阔同学以专业成绩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滦平一中,另外有4美术考生被滦平一中录取;2012年中考,我们又为滦平一中输送音乐特长生4名,美术特长生2名;今年中考我校又有2名音乐考生和4名美术考生通过专业考试。

4、环境育人,让孩子们在洁净优美环境中受到熏陶。

我认为学校环境的美化,对学生的心智起着刺激、启迪和诱发的作用,对学生的意志、性格和情感有着陶冶、熏染和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教育质量高低,虽然不能单从表面形式上去判断,但一进学校,如果使人感到环境幽静,校园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处处布置得体、陈设宜人,至少可以得出这个学校办得不会太差的结论。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有一种舒适感、自豪感,爱校的热情油然而生,也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热烈的爱校激情,自然随地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会大为减少。

我校自建校以来,始终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校园环境达到净化、美化、硬化、绿化。

5、爱心育人,让孩子们在幸福温暖的被爱中学会感恩。

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宽容,是一种理解。孩子的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我们真心真诚的爱,一定会换来孩子们真心的感恩。

6、家校共育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进行家访,充分利用校讯通平台,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征求家长意见。

向家长发喜报,让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进步与成功。

创办家长学校月刊,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家长培训。

7、坚持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四、阳光管理

学校管理没有太多的刚性的东西,除原则性的文件规定外,学校的管理更多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注重调动人、培养人、提升人的管理,这是我们始终倡导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1、公平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公平让师生体会到尊重与价值。公平让师生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公平让学校风清气正,阳光灿烂。

2、关爱让教师找回职业幸福感

在滦平八中,每位教师或亲属生病,学校都会去看望和慰问。这既体现了教师在学校的价值,同时更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关怀。这种关爱能够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3、搭建平台,引领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校积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和培训的平台,引领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

4、关爱、宽容让学生找回自信

教师的关爱让学生体会到班级、学校的温暖,宽容和理解让学生找回自信。

5、自主管理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

学校设立文明监督岗、环保小卫士等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能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

五、阳光评价

1、学生评价

阳光少年的评比让学生更加自信,兴趣更加广泛。 激励性评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优点。 提倡加分制,使用阳光储蓄卡。

2、班级评价

阳光班级的评比,让班级更加阳光,班级管理更加规范。

七彩阳光评比:阳光学习班级,阳光守纪班级,阳光卫生班级,阳光礼仪班级,阳光健体班级,阳光宿务班级,阳光安全班级。

3、教师评价

教师的群体性评价,注重团队意识,让教师更加注重合作。

一个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追求是十分可怕的,当目标变成领导与教师的行为时,其力量是巨大的,效果是惊人的。

一个校长没有自己的理念与思想,学校是没有灵魂与个性的,当校长的办学思想深入到学校各个体系中时,学校便有灵魂和个性。

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第6篇

【摘要】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具体实例论证上述观点。

【关键词】人文性 感性 体验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如下。

1.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2.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1)在“空白处补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

(3)在“意犹未尽”处延伸。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这是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

3.表演再现。加工教材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上一篇:认识五官活动设计范文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