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

2024-06-18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色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44-01

本色语文,是指学生在学习时听、说、读、写能力自然形成,追求的是朴实无华的课堂教学风格。目前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们似乎离开了多媒体、离开了课件就无法上语文课了。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学生是否会有收获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种情形下,追求本色语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如何进行本色语文教学呢?

一、书声琅琅与静思默想相结合

“书声琅琅”自古以来就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把学生朗读与静思默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读书,又可以使学生在静静思考中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如,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海底世界》一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先学生试着自己读,把文章读正确、通顺,然后再有感情的朗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尤其是在读到“蜜蜂一样嗡嗡”“小鸟一样啾啾”这些地方,许多学生模仿着这些小动物的声音,读得惟妙惟肖。在学习第三小节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明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的?课文在描写这部分的时候,主要采取了哪种描写方法?”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静默思考,获得了对所学内容的深切感知,教学效果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依据课文的特点,采取了有感情朗读与静思默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既活泼又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点拨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点拨与引导,但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点拨引导,又要给学生有充裕的自由读书的时间。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提升。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三顾茅庐》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g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在汇报交流的时候,有的说自己喜欢刘备,有的说自己喜欢诸葛亮……为了使学生把握住阅读的重点,教师及时引导:“你为什么喜欢刘备?能说说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再次回到课文,找出描写刘备的细节,体会到他是一个诚心诚意、求贤若渴的人。这样教学,既民主又集中,有效避免了学生东拉西扯等无效教学现象的发生。

在教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教师的必要点拨引导有机结合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有效。

三、整体设计与动态生成相结合

在本色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从整体上进行教学设计,还要随学而动,及时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发现或者意外情况等,并带领学生用心去感悟、体验,使学生对文章的观点、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知。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在预设时,笔者本来是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再画出文中写彭德怀语言、动作的词语,仔细品读,并说说从中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读完课文后,有一个学生马上提出问题:“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吗?既然爱,为什么又要杀掉呢?”他的发言引来了许多同伴的随声附和,他们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老师。这时,笔者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彭将军到底是爱还是不爱大黑骡子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杀掉大黑骡子之前,彭德怀是怎样对待大黑骡子的句子;再找出杀掉大黑骡子之后,描写彭德怀的有关句子。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从文中的“悄悄” “塞进” “发火” “吃不下” “端开”等词中读出了彭德怀是喜爱大黑骡子的。这样教学,就把教师的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从案例可以看出,当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时,教师要在考虑学生需求与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预案,真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样的教学才有效。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课文以及学生的特点,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有时间读读、想想、说说、议议等,才能焕发课堂活力,使语文教学质量真正有所提升。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第2篇

2010年12月22日

一、质疑,让课堂更精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

新课标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生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读课文,表层质疑

在预习或初读课文时,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表层的质疑。因为是初读,所以这些问题一般还较为肤浅,通过仔细读文或运用工具书就能解决。随着疑问的解决,学生所获得的主要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知识和感受。但有些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师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分类、梳理,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心里特别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以解决。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的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研读课文,深层质疑

质疑的深度与读者的能力和对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关。研读课文时,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们往往会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写作风格、精妙语句等进行深层的质疑,此时收获的主要是以理性为核心的思维和能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筛选,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让其自行解决。而教师应把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及学生个人自学感到困难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讨论。在生疑、释疑的矛盾中,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又会带动质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深层质疑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桂林山水》时,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总——分”的结构特点,知道分述部分又紧紧围绕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展开描述。学生在读中自然感悟到两段文章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但有学生提出“课题是‘桂林山水’,理应先写山,再写水,而文中恰恰相反。是不是像这种‘分述’部分的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这时,我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桂林山水》开头写到:“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所以“分述”自然先写水,再写山。

三、深读课文,联想质疑

学生在深读课文时,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区别、迁移产生的是联想质疑,从而生成的主要是以运用为主旨的新情境和新方法。此时,学生对课文的质疑是高层次的质疑,如果学生能不唯书、不唯师,就必然会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当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深层次探索阶段时,教师要适时启发,提供更多的机遇,让学生进行探究质疑、联想质疑。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随着质疑问难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够从不成熟、肤浅的阅读质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联想质疑,同时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高层次的阅读鉴赏。 记得在教学

《称象》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共识,曹聪很聪明!这时,一个学生出人意料地提出:“我就觉得曹聪并不聪明!曹聪的办法虽然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头,石头笨重不好搬动,既费事又耗时。我想用人代替石头,人听指挥,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个个走上船,等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然后把每个人的体重加起来,这样称象多省力啊!”这时,我立刻鼓掌说:“多好的办法!你比曹聪还聪明!”然后马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这下,同学们大受启发,不再拘泥于课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说,我不用石头,也不用泥土,因为泥土就在岸边,取泥方便;有的说我既不用石头,也不用泥土,因为河里有的是水,把水装入船中不就行了吗?有的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议论开了。 总之,质疑大有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教材,抓住时机,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适时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学到新知,又发散思维。

二、质疑答疑的训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布局谋篇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质疑解难”的做法: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从而看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

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又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了

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板书)请看第8课。”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黄鹂和山雀》一文,写黄鹂和写山雀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2)黄鹂捉卷叶虫的本领怎样?从哪看出来?再引导学生讨论,理清卷叶虫、黄鹂、梨树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提什么,再提什么。然后

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二部分(写山雀段),思考应先清楚两个什么样问题,并用幻灯片提示:(1)为什么说____________?(2)________捉________的本领怎么样?从哪看出?结果表明,这样引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提问迁移,效果很好。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

到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方法。

二、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一般地,课前的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 欲望;疏导型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课中的深究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究探索,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而课后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

质疑训练,还可采用以下方法:1.“每日一问”

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2.及时解疑,分类作答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步。教会学生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帮助学生质疑解疑,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伺机诱导,授之以法,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提高质疑兴趣和质疑技巧。

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资料自己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讨论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讲解说明。在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前后左右互相交流,大声争辩,允许师生互相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教学 学生 教学效率 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不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产生了亲切感,让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亲密的接近,让教学事半功倍。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用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引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发认知矛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获取新知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培养与发展,自然和谐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要从学生的直觉体验出发,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教学四年级《整万数的认识》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在模拟计算器上拨珠的活动,边说边操作,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还要从学生的学习积累出发,为学生设计有效性的练习。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课前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新课作准备,新知探究后就出示跟例题类同的基础练习进行巩固,最后进行深化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如做没盖的长方体金鱼缸应该怎样求面积?)课末布置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钱?看谁家的装修既漂亮又省钱?”等等。注重学生的学习积累,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保证。

二、创造浓重的数学气息

数学教学一定要有数学味,否则,数学就不是数学。目前在数学课程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属于中性学科,如:“分类”、“可能性”等,在通常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考虑探究活动的趣味性,而忽略数学的本源,把数学教学变为综合课教学。如上“可能性”一课,开始 1

还认为通过“摸彩球”活动,是研究“可能性”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后来所听的一些研讨课,只要是“可能性”的,就必定有“摸彩球”活动,好像“可能性”与“摸彩球”是黄金搭档。试问:引导学生探究“可能性”的必由之路是否一定要通过“摸彩球”才能实现?又如10多节找规律的课,千篇一律都是让学生在一个纸条上贴三角形、五角形或圆形,课堂活动将要结束时,把这些“作品”呈现在黑板上,好像这些图形的不同摆放就是规律。不禁令人质疑,这样的教学到底是否有效?引导学生要找的规律到底是怎样的规律?一位学者形容某些教学现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二楼,明明可以直上三楼,教师非得让学生先回到一楼再上三楼。”教学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科学的学习目标,合理地选择、组合学习材料,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学习路径与形式,组织学生进入主动、有效的学习情景的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要保持理智的头脑思考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时尚”的教学现象,真正做到有效的教学。

三、讲究实用

目前,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突破汽车轮胎的轴心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位置这一难点时,我进行了多媒体设计:当学生看到轴心不在圆心位置时,汽车开起来歪歪扭扭的情景时,大家无不捧腹大笑,教学效果自然明显。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的关注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发情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等。

还有,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媒体的抛弃,多媒体技术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媒体也有着其自身优势。有一位老师的一件自作教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件自作教具是一件简单的正、负数显示器,中间是0。当指标指向上面时就是正数,反之为负数。正是由于有了这件简单教具,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了正数和负数,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媒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对教学有帮助,只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帮助,那就是好的媒体。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体,实用才是硬道理。

四、适时“等待”是有效教学中的一门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唤醒、等待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等待”艺术,学生将会给你一份惊喜,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在学生的疑难处等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教师应敏于捕捉这一教学资源,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课堂将变得更加精彩。

如一位教师在教完《商不变的规律》后出示:30÷8=60÷( )=( ) ÷4。 生1:两个括号里都应该填写18,理由是三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商是3余6; 生2:根据商不变的规律,两个括号里还可以分别填上16和15。 教师质疑:这两种答案都有道理,这是不是一题多解呢?

然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反思、交流,最后形成共识。第一种解法看似有道理,其实问题就出在余数6上,它们是不同的被除数,除法运算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自主去讨论、反思,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二)在学生出现错误时等待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想法去“同化”学生,也不要让其他学生急切地奉上正确的答案。当学生暴露和呈现错误时,就应该等一等,给学生提供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的机会,让学生反思,发现错误,寻找错误的根源,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挖掘错误潜在的教育价值。

如“用简便方法计算“12×25”时,一位学生这样计算:12×25=4×25+3×25=175,于是引发了一阵笑声。这时教师没有马上介入评价,而是启发:“谁能找出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议?”给学生创设了从多角度审视问题,纠正错误的机会。结果精彩纷呈,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生1认为错误的原因是受乘法分配律的影响,把(3×4)×25,当成了(3+4)×25;生2认为是因为书写不规范,把“×”写得像“+”;生3认为这题简算不能用乘法分配律,只能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生4认为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出现以下几种解法:①12×25=3×(4×25)=300;② 12×25=6×(2×25)=300;③12×25=(2×5)×(6×5)=300;④12×25=10×25+2×25=300;⑤12×25=4×25+8×25=300;⑥12×25=20×25-8×25=300;⑦12×25=12×100÷4=300;⑧12×25=(12÷4)×(25×4)=300;通过讨论和反思不仅可以使错者本人找到了错误的根源,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使其余学生在纠错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教师要把错例作为“一种财富”,让学生通过判断、比较、分析,在纠错中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营造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三)在学生思维碰撞时等待

学生获取知识,本来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见解出现分歧时,往往是学生思维得以提升之时,此时需要教师耐心等待。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这种对课堂生成

性问题的处理,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现实性和儿童认知兴趣,教师可能只要只言片语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位教师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有这样一个场景——学生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生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它对折后,两边的图形没有完全重合。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呀!

师:谢谢你们!是因为你俩为我们的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对折后的两边只是面积相等,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3:对折后剪下来的三角形移过去就不再是平行四边形,而是长方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2: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剪开,平移后是长方形,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特殊平行四边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4:轴对称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5:(边说边演示)我用自己折的等腰三角形与同桌折的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两条对称轴。

生6:对!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我们把它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因此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他刚才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7:我知道是“特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对,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活力,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的探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的观点。当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时,不要怕浪费时间,而要学会等一等,让学生在争论中明了是非,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在学生发言中等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那些固执的小手,因为他们的发言往往与众不同,让课堂呈现出一片新天地。教师只有耐心等待,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真正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教学例题:一家服装厂要生产160噼服装, 由甲车问生产要10天完成, 由乙车间生产要8天完成。现在先由甲车间生产5天,剩下的由乙车间生产,还要多少天完成任务? 生1: (1600-l600÷ 10× 5) ÷ (1600÷ 8) = 4 (天)。

11生2: (1- 10×5)÷8=4(天)。

这时还有一位学生举着手,他平时上课时总爱说些与课堂无关的话,所以笔者一直没有叫他。可是他的手一直这么举着,看他那么执著,就等一等,让他试一试,没想到他的发言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

生3:我还有一种解法。8÷2:4(天)。

听了第三种解法,学生一脸疑惑。他能够想到这种巧妙的解法,是他想到还是误撞的? “你的解法真巧妙,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他回答说:由甲车间生产要lO天完成,先由甲车间生产5天刚好完成总任务的一半,再根据由乙车间完成全部任务要8天,因此乙车间完成一半的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应该是它完成全部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的一半,即8÷2=4(天)。老师还没有来得及评价,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同学的脸上乐开了花。 总之,等待是种教学技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放慢脚步等待学生,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每个学生。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能成为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乐园,学生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醉人的果实!

五、突出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8加几”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凑十法”。由于在前一节课中已经重点讲授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也初步掌握了“凑十法”,所以教学这节课,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己操作、探索,小组交流的形式,来体会“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再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7加几、6加几、5加几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教学中就应把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教学中就应把这“新”的一点突出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中把教材重点孤立起来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教学新知识就必须注意提用 生的已有的旧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突出重点。

总之,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是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有助于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思维方式等运用于生活现实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思维品质提高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改变那些“陈旧”的教学策略吧,使我们的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架起小学数学与生活、自然、自我之间的桥梁,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满活力,小学数学新课改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朱迎花,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第4篇

我认为:动起来,更精彩。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思维动、创造动,整个课堂也就动起来了,让学生在动中体验快乐、享受成功,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一、思维动起来

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整个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春天的畅想》时,先播放“春天的景色”片段并配以音乐,学生在欣赏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春雨蒙蒙的美景后,感受春天的信息。同学们的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呢?我在上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中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整个课堂下来,学生都在享受着快乐。

二、行动动起来

行动动起来不只是只针对绘画课、工艺课等动手要求的课,所有的包括欣赏评述课也一样,只是工艺的更典型些。提倡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我在看一些优秀的课例时,几乎让学生都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学生和老师一同讨论、一同解决问题,试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不喜欢吗?让整个课堂真真实实地动起来,课堂才是快乐的、和谐的,更是成功的。

三、创造动起来

现在要求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色,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创造,并在作业中展现自我。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第5篇

一、在提问后等待——让学生潜心思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 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一个精彩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所以当你提出问题时, 要等一等, 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 让他们有时间, 有机会去充分地思考。例如,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 老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用第几组第几个说位置, 然后我进行记录, 在记录时候我写的速度跟不上学生说的速度。这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你们能帮老师想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使老师能写得更快些吗?出现问题情境后, 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举手回答, 而是留下一段时间, 让学生静静地思考, 然后把答案写在作业纸的反面, 于是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5组3、53、5-35 (3) …学生在这段时间里, 认真地思考, 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开发了学生的“原始资源”, 更是对这一问题有了内化过程,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教师学会了等待, 学生就有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从而会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数学思考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中去。

二、在交流中等待——让学生精彩展示

课堂教学, 有交流才有价值。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 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 这时, 学生可能是“无心”的, 但教师一定要“有意”, 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 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他们的奇思妙想。只要教师有心去倾听, 或许, 能从学生的“灵光一现”中从听出动人的旋律, 在课堂中谱写一曲创新之歌。

一位老师在执教《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求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5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

已经有学生想出了三种解题的方法: (5×10+5×5+10×5) ×2, 5×10×2+5×5×2+10×5×2, 5×10×4+5×5×2。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 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就问:“××同学, 你还有什么问题?”

(如果老师满足于在备课时预设的三种解题方法, 不等一等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 等一等那张欲言又止的嘴, 那么就不会出现下面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了。)

生:老师, 我还有一种算法, 算法是5×10×5。

师看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 于是就说:“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不是求体积。”其他同学都笑了。

生:老师, 我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起先, 老师枉猜学生的心思, 可听说学生确实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马上转变想法, 决定把宝贵的课堂时间再次交给学生, 耐心等待, 一“听”为快。)

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 指着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 我把它当作2个5×5, 那么4个侧面就是8个5×5再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2个5×5, 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 即:5×5×10。

短暂的沉默后, 教室立即响起了掌声。

(赞扬的掌声证明老师的决定是正确的, 赞扬的掌声表达着学生的心声:我们需要解释自己见解的时间。)

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种新的解法, 列式是5×10×5。”

师:你的想法跟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吗?

(这次, 老师不再枉猜学生的心思, 枉加自己的想法, 放手让学生一讲为快。)

生: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计算的, 两个底面积的和刚好等于一个侧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 所以列式是5×10×5。

掌声又一次响起。

(这掌声, 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赞赏, 也是对老师的肯定, 赞赏……)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老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 更要长着一双慧眼、一颗耐心, 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度, 等待学生异想天开, 为学生哪怕是稚拙的、愚劣的想法而喝彩, 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去思考、解答。我们要利用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裁决”的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 调整教学航向,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让课堂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等待。在提问后学会等待;在关键时学会等待, 在交流中学会等待;在错误处学会等待, 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体验的时间, 从而让数学课堂更有序, 更生动, 更精彩!以确保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等待,思考,探究,体验

参考文献

[1] 方建飞, 等一等, 让数学课堂别样精彩[J].新课程・小学, 2012, (6) .

[2] 李如密, 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 2011, (8) .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第6篇

旧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时,我制订了“圆柱的体积”一课教学计划,考虑到学生可能已经通过预习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预设两种教学方案:对计算公式未知的学生,该如何引导自主探索;对计算公式已知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同样,当学生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后,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推导公式的过程也会

2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将其视作底为πr (圆)、高为h的长方体,也可能视作底为πrh(侧面积的一半)、高为r的长方体,还可能视作底为hr(纵截面的一半)、高为πr(圆周长的一半)的长方体。

1、动手操作,让空间想象成为思维的翅膀

师:昨天我们通过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拼成近似长方体的方法得到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出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60.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1:老师,我知道。根据S侧=2πrh,用侧面积除以2除以3.14再除以4,就得到圆柱的高,再用底面积乘高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了。

师:那你们算算看。

学生在先求圆柱的高时,发现60.8÷2÷4÷3.14并不能得到整数值。 生2:老师,你的题目出错了。 师:错在那里?

生2:我认为60.8这个数据要改一下。 师:你想把它改成什么数?

生2:可以改成62.8,这样才好计算。 他的提议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师:不改这个数据,能不能求出它的体积呢?

有的学生在稿纸上演算着,有的学生再次“把玩”着手中的长方体。这时,一些学生有了发现。

生3:老师,我用式子

来表示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就是

×3.14×42,不需要改60.8。

师:同学们认为她的方法怎么样?

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她的方法很不错。这时有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4:老师,我找到了更简便的方法。我让这个近似长方体来个“前滚翻”,让前面的这个面作近似长方体的底面,半径作高,只要用60.8÷2×4就可以了。

她把体育术语也用上了。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张津源同学的方法可行吗?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伴随手中长方体在课桌面上的不停翻滚,他们空间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师:刚才张津源同学的这个发现真妙!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津源方法”吧!

反思: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充满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只是将一些灵性的画面定格,而应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艳丽动人。正是由于敏锐地捕捉了“60.8÷2÷4÷3.14不能得到整数值”这个不和谐的“音符”,进一步调拨,才促发了学生去动手操作。数学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教师把这个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及时抛向学生,让空间想象成为学生思维的翅膀,从而盘活了生成资源,让课堂生成得以升华。

2、比较迁移,将方法优化作为创新的桥梁

这一课,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方体削成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3倍,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我让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人开口了。 生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认为可以将底面直径看作“1”,圆柱两个底面积的和是3.14×0.52×2=1.57,侧面积是3.14×1×3=9.42,表面积是1.57+9.42=10.9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3×4+1×1×2=14,用62.8÷10.99×14就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了,结果是80平方厘米。

师: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吗?

许多同学认为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我并没有让他们停下思考的脚步。

师:我们终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2:只要去研究,办法总比问题多。 他把我平常鼓励他们的话搬出来了。 生3:可以是可以,但这种方法太繁了。 师:你想出了什么好方法? 生3:我还没想出来呢。

师:你们想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这时大家都在思考着,有的在相互讨论着。一会儿,有人举手了。

生4:我记得在上学期,您让我们在正方形里取最大的圆,算出了圆面积3.143.14占正方形面积的,圆周长也占正方形周长的。现在圆柱的高和长方体44的高相等,圆柱底面就是在正方形里取最大的圆,那么它们的侧面积也是3.14:

3.143.144的关系,所以圆柱的表面积是长方体表面积的,只要用62.8÷就可

44以了,结果也得80平方厘米。

他的这一论述,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上一篇:让心灵充满阳光范文下一篇:入职培训心得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