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

2024-07-15

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新闻冲入线上渠道,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等。借助全媒体势潮,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与真实性的冲突成为学界的热门问题。本文通过对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叙述视角、人称、引语、时素、选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叙述文本在凸显文学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复杂性、细节化、平民化的特性展现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真实性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争取民权和反战运动把非虚构带入了西方人的视野,并激发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提出质疑。在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看来,产生质疑的部分原因是文学传统在新闻界的深刻影响,如从文学角度看,新闻作品也要文采飞扬、感情充沛,简单来说就是记者应该撰写精彩的故事[1]。更早一点的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写作类似,它指将文学写作手法融入新闻报道中。近年来,新媒体崛起将新闻实践中的非虚构写作带入更多人的视野,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运用不同的视角、精心编排的情节、大量的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等的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了后真相时代受众的喜爱。那么,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越来越凸显文学性的同时,它如何从叙述的各方面展现真实性?哪些元素使新闻作品可信且真实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闻实践中非虚构写作与真实性的关系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铺单、细节刻画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它们的根本性不同是对于真实的解释。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要求的是拟事实,即允许合理的想象,让人看起来是真相即可,而新闻的非虚构写作必须完全建立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绝不允许一丁点不实。学者赵毅衡提到,当社会学变成讲故事的社会学时,真相有效性问题就被自我的有效性替代,真实性就变成了故事的可信度问题[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真实观是当代中国主导的新闻真实观,它主要的三个突出特征是事实真实观、过程真实观和统一真实观。长久以来,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是既要反映一个事件的整体真实,又要反映一个事件所处环境的整体真实情况,尤其是要把这个事件所在环境背景中主导真实、主流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3]。

基于对真实的解释不同,杜莉华指出两者冲突的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和文学中的真实不是同一个概念;二是非虚构写作无可避免会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导致真实性受损;三是非虚构写作中常出现的第一人称会影响读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四是非虚构写作越来越多地与资本市场接轨,不允许采访对象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违背了新闻过程真实观[4]。因此,基于真实性的根本要求,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难以保证绝对真实。

三、叙述视角与真实性

(一)叙述视角、叙述者形态和叙述方位

观察点的选择是作者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这也是普利策奖得主基德尔在写作中最先思考的问题。观察点在叙述学中通常被叫作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5]。

叙述视角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和思考的角度,读者可以从文本中感知到叙述者的叙述视角,借助文本和叙述者建立联系,当叙述者采用的叙事视角不同,故事的结果或读者的判断和看法也会有不同,如曾庆香曾举了一个关于夫妻日常生活不断累积矛盾,矛盾突然爆发导致分手的叙事案例,这个事件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叙述出来,其责任归属也就发生了变化[6]。因此,视角的选择影响读者的带入,新闻报道通过叙述视角可以透露出记者对事实的认知和立场态度,这一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表明新闻的叙述视角和新闻的写实程度密切关联[7]。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前者指叙述者掌握所有的背景、心理等,可以任意進入人物的内心,这样的视角能给人一种站在事件之外的冷静、客观的情绪,一般新闻作品与历史叙述通常都采用全知视角。后者指叙述者把自己所知道的局限在某一个主体上,只通过某个人物的视角观察事物、了解情况,并且把了解到的部分当作整体。两者相比较,全知视角由于知道的整体信息更多,比有限视角更客观公正,而有限视角则更主观、有偏向。不过,叙述者选择有限视角有时是必需的,叙述者通过有限人物视角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更丰富,往往能够让受众更容易相信这是真实的。

叙述者形态是指采用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是指叙述者是故事情节的主角“我”,以“我”对自身经历的或观察到、想到的进行叙述,通常真实感和主观感并存。第三人称叙述指叙述者不经历故事情节,以第三方视角客观地叙述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相比第一人称,它带给读者客观、冷静、全面的感受。叙述角度和叙述者的配合被称为叙述方位。叙述者提供叙述语言,叙述角度提供阅读情境范围,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想要恰到好处地叙述,即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对于大部分的新闻报道而言,最常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这种方式符合纪实类叙述全面、客观、公正、理性的标准和要求。此外,使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位进行写作也是可行的,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中会大量出现。不过,有限视角的片面性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主观性似乎与新闻客观公正的标准不相符,那么它是如何将事实真实和文学手法巧妙相融,构建报道真实性的呢?

(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和讲述,很多时候它是以具体深刻的形式展示某一群体的现状或者某一事件的严重性,希望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得的不仅有信息,还有思考。新闻作品中选择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实则呈现了非虚构写作者的在场,以向读者叙述整个事件,尤其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本身就是事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我”的视角叙事是一种内视角,这样持续的内视角输出可以透视新闻的价值[7]。我们常常可以在非虚构写作中看到内视角的存在,在这种视角下,有条件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品质、行为、心理活动等进行丰富细腻的描写,使感染力和真实性并存。例如2020年5月9日,网易“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发布的《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该报道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有关研修生的前因后果,时间跨度从1986年到2016年。

“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为躲避罚款,家里让我和弟弟装成双胞胎,1987年才上的户口。从小,我就能感觉到家人更偏爱弟弟,好吃的紧着他,犯错受罚总是独我一份……然而,我并没熬到我当零头那天。我在2013年12月中旬就爆发了。……2016年,也是她告诉我,小风订婚没多久,因车祸去世了。”

全文从“我”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我”的出生、“我”的家庭以及在日本当研修生的两年里的酸甜苦辣,以垂直深入的方式串联了日本研修生真实现状的相关事件,以“我”的“在场”和“行动”以及文本持续的内视角叙述传达了细节非常丰富的新闻事实,把一个普遍的现状聚焦到微观角度去展现,增强了新闻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当一篇新闻报道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之后,新闻报道需要做到的是让报道更容易被相信。在后真相时代,受众对情绪的感知比对事实的感知来得更快更直接,聚焦于内视角叙述,以“我”这一人物视角进行叙述,体现了沉浸式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特点,可满足受众对社会现实的窥视欲。相比于我给你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和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无可置疑,我讲我自己的故事真实性更强。

第一人称叙述作品在叙述视角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称叙述作品的特点。因为第一人称“我”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这两个方面在作品中是交替存在的,即叙述者和叙述对象都是“我”,但两个“我”是不同时空的。一个是回顾并写下这件事的“我”,即回顾往事的叙述者(下文称“回顾自我”);一个是经历这件事的“我”,即当时被叙述的行动对象(下文称“经历自我”)[8]。同时,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回顾自我”与“经历自我”不仅有叙述者“我”与经历者“我”的区分,而且在叙述视角上都参与了对故事的观察。因此,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不仅要关注人物叙述视角,还要关注叙述者的视角。在网易“人间The Livings”2019年国庆节推出的十一特辑《我和我的新中国》系列报道中,“经历自我”是一名教师,其展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吃水往事:

“早上去健身房回来,满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爱人让我再换件衣裳,我说算了,刚穿了一天,洗衣裳很麻烦。爱人说没关系,现在都是全自动洗衣机,把衣服扔进去,放上洗衣粉就行,很方便,‘就是费点水,咱也不在乎那几个水钱’。”

而“回顾自我”是一名老教师,以现在的思考和语言讲述了当年的情形和场景:

“后来,像我们这样用自行车焊两个铁架驮水,竟普遍起来,成了人们上下班的一道风景。”

两个“我”在非虚构写作中交替,不仅有当事人当时的视角,还有当事人后来讲述这件事的视角和语言,在叙述中不仅有对当时“经历自我”的体验和感知到的具体事件的详细描述,还有叙述者自身“回顾自我”对当时发生在自己身上事件的概述。两者相互补充,转换自然,将当时主观和现时客观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复合视角

单一的有限视角仅从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叙述事件,有可能存在一些主观性的偏向,造成一定程度的新闻失实,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相结合可以修正单一视角的不足,通过不同主体的声音和视角讲述同一背景下的故事,使宏观的新闻背景和微观的新闻事实融合一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我和我的新中国》采取的便是复合视角的写法,报道共有十篇短文,每一个部分由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自己或身边的家国往事。复合视角为报道增强了叙述背景底蕴,从宏观的背景上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有限视角聚焦在微观个体的平民生活中,让每一个人物都有机会在平等的地位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个小家,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在同一艘船上。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凸显叙事内容的真实性。

四、大量细节化元素

相比传统新闻写作,非虚构写作有更多的情节设置、大量的对话、丰富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等等。细节的呈现往往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真实,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亲身经历才可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一)时素

“纪年时素”是年月日等的时间标注法,实际上是指称物理时间,或称历史事件“明确时素”[9]。从时间上看,非虚构写作往往是对过去了一段时间的事件进行报道,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因为非虚构写作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采访、调查、核实信息等环节;从内容上看,非虚构写作通常有非常详实深刻的事件,事件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这一报道,从标题来看仅仅是讲述研修生那两年的事情,然而实际上述本的时间跨度从1986年跨越到了2016年。述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时素细节,如“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1987年才上的户口”“2006年高考时”“2008年春节”“2010年准备谈婚论嫁时”“后半夜两点”“转年2月”“3.11地震海啸就来了”“2011年10月,我们登机时间确定”“12月份左右”“我们弯着腰干到11点”“早上7点起床”……通过明确的“纪年时素”的呈现,不断提醒读者确切的物理时间,弥补讲述可能造成的真实性偏差,给读者强烈的时间感受,让文字与时间紧密联系,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二)直接引语和心理描写

直接引语在语句中保证了说话者主体控制。笔者认为,在非虚构写作中,直接引语作为说话者直接的表达凸显的强烈代入感能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增强述本的真实性。“谁说”“谁说道”等第三方视角转述的动词看起来比较客观,但对于准确表达原话的意义还略有欠缺,而且间接引语通常还可能将转述者的声音带入,引导读者对引语的理解[10],如“来日本的成本,我现在都已经赚回来了”“你没技能,身体又不好,在那边根本吃不消”“没有影响的,你在东京附近,远着呢。如果你现在想退出也行,只是那4万中介费可退不了”……这样的直接引语不仅形式上给人带来真实感,内容上还包含了不少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说出来的细节。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直接引语带来的真实感并非是因为它传递给读者的是消息來源完整的原话,而是直接引语这样的形式具备的表意功能。

(三)心理描写和修饰词

大量的心理描写也会给读者带来直接的感受,增强述本的真实性。在传统的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新闻作品中,若包含心理描写,很可能成为被否定的“合理想象”。然而把心理描写放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当中,这就不再是“合理想象”,而是叙述者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内心真实想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真实。

同理,在传统新闻报道中会尤其注意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避免合理的揣测或错误的解读,而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适当的修饰词是構建真实的良好秘方,如“父亲从弟弟哪儿听说我也要去日本,暴跳如雷……”,“暴跳如雷”一词不仅是“我”对父亲行为神态的描述,也是“我”当时切身的经历,携带真实性属性。

五、原型的功效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常常通过讲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或者一类人的故事,传达整个群体的现状,甚至描述时代的故事,如《“同妻”的最后一击》中的“同妻”、《“没病找病”的老太太》中的“老太太”、《普通女孩的一生会遭遇什么》中的“普通女孩”,以及《再没办法吃空饷的公务员们》中的“公务员”。

以上被叙述主体作为社会中某个容易被忽视的普通群体的典型,几乎每一个人对于他们都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被看作一种原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识别出原型的时候,并且识别原型通常是潜意识的,人们就能接收到这些原型长久以来积蓄在心里的情感能量,这样的作品便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曾庆香指出,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它是叙述作品中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稳定、典型、反复出现的特征,有着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11]。原型能够唤起人类心理的同理心或某种认同感,其功效可归结于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人物的整体认知方式和结果,在新闻作品中,它可以影响新闻意义的建构,隐性地为读者提供某种阅读视角和背景信息。

因此,叙述者借助原型的力量帮助每一位读者释放出深层的心理能量,激发出每一位读者的同理心,通过一个原始意象发出1000种声音[11],收获读者的“同情性理解”,以微见大地揭示这些群体反映出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问题。

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的原型主要集中于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普通人群,采用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通俗易懂,充分采用平民化叙事为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社会,这个社会里好的坏的都有,有益于强化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六、结语

本文从叙述学角度分析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是如何展示真实性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以复杂性接近真实、以细节化接近真实、以平民化接近真实三个方面。

所谓的复杂性,是指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采用非虚构写作有利于将人物的行为、心理活动等详细地讲述出来,让读者感知的更多、更细微,即使无法作出绝对的判断,但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报道更接近真实。

所谓细节化,是指纳入时间、心理活动、表情神态、人物语言、数据等大量细节去描绘事件,将事件本身、人物心理等事无巨细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导故事的发展和走向,让读者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相信这个事件是真实的。

所谓平民化,是指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选题以边缘化人群、普通人为主,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叙述语言通俗易懂,选取偏口语化的语言,使读者感觉亲切、流畅、自然,带入感强,选择的题材是大多数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的。

本文结合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无可避免会存在的文学性、主观性的可能,以及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生活的众多可能性,分析了非虚构写作通过持续的内视角、复合视角等方式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从外到内移情,通过大量的细节化元素、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平凡普通的选题内容,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深入、更细微地展示了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叙述更能还原事件本质,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思考,借助后真相时代情感事件优先传播的特征,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更容易让人产生“同情的理解”,让叙述文本更加接近真实。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0.

[2]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8(9):30-41.

[3] 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J].新闻大学,2018(1):27-34.

[4] 杜莉华.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J].传播力研究,2018,2(22):112.

[5]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2.

[6]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7] 岳文文.非虚构新闻叙事视角和修辞探析[J].青年记者,2020(14):17-18.

[8] 陈慧娟.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6):110-112.

[9] 赵毅衡.广义叙述时间诸范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133-140.

[10]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11-16.

[11] 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1):48-59,125-126.

作者简介 谢艾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媒体。

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第2篇

穆青在著作《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8年1月)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他认为,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新闻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从穆青的观点中,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散文与新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和相联的,那么,换位思考,报纸副刊散文的新闻化写作也是可行的,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譬如,当下,随着通讯的发达,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创作兴盛。有的报纸副刊就会开辟栏目,专发有意义、有意思的手机短信息,这些信息既具有文学性、趣味性,又具有时效性、新闻性,有吸引力又耐人寻味,应该属于具新闻时效性的短作品了。有的报纸甚至探索具有短平快特色的副刊,如把生活过成段子,百十字的小文,有点微型小说的范儿,却也是当下真实生活的写照,抑或社会现实的写真,也当是副刊写作与新闻接轨的典型范例了。

当然,报纸副刊写作把握的内涵与一般文学写作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强调报纸副刊写作的新闻性,要把握的几个要件是:

1.定位要准确。虽然,在中国,报纸的副刊和报纸的正刊可以是密切配合的,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相对游离的。但是,笔者认为,副刊与正刊是相辅相成的,更是以其自身的特点,配合正刊完成报道任务和舆论导向任务,实现办报人的办报目的。可以说,配合依然是报纸副刊的主要任务,与报纸的新闻版相比处于附属地位,当然是要为报纸新闻版服务的。切忌摆不正位置,选不准角色,盲目把副刊提到正刊对等位置甚至凌驾于正刊之上。所以,报纸副刊散文时效性写作的内容必须要与新闻特别是当下的热点新闻相呼应,却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极有吸引力地表达新闻所要表述的新闻事实,有润物细无声之功效。所谓职责到位不越位,为正刊帮忙不添乱,与要闻版相呼应,做足锦上添花的文章。

2.篇幅有限制。除却推出的特刊,相比于一般性文学散文,报纸副刊的散文时效性写作受版面约束,不可能篇幅过长,应注重于篇幅的限制,短小精悍当是最佳选择。从受众的角度考虑,也是不能长篇累牍的。报纸注重的是快捷,时效性既体现在内容的时新性上,又体现在阅读速度的快捷上,这类的散文要以清新的观点、时新的视角吸引受众,让生活繁忙无比的当下职场人士也会有不可遏止的阅读欲望。比如,都市女报推出的副刊版《把生活过成段子》,一个版上发的尽是有意思的手机短信,有意义的生活感悟,内容极具新意,又有时效性,内中文章多篇幅短小精悍,不过百十个字,很有吸引力,受众完全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见缝插针阅读此类文章,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享受到了一种生活放松的愉悦。

3.内容有选择。仅有时效性是不够的,还要把握适宜性。并非所有的新闻都可以以文学的形式呼应,向善的、向上的,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效果会更好。相反,批评性新闻则比较不好做副刊的新闻性写作。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新闻报道很快跟上,视频的、纸质的、无线电广播……如果仅仅以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通过消息、通讯、言论,也会给人以震撼的力量,所以,地震发生后,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快就抓住了人们的心。但是,不少报纸还适时推出了相关的副刊版,以诗歌、散文的形式参与,其饱含人文情感的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当然,更多的是评论性散文,融合了言论与文学的双重身份,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其实是把原本的观众拉到了救灾的群体中,副刊的意义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4.写法有侧重。尽管文学写作与新闻写作可以接通,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写作领域,不同的领域断然不可以完全的相互替代,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还是有其各自的规律,并在各自的领域中熠熠生辉。

新闻写作必备要件,是必须要有的新闻要素。即通常被指认为5W,也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里5W的前3W是要素之要素,也即时间、地点、人物。有了这3大要素的限定,可以直击新闻写作最为核心的问题:真实。有了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地点,真实的时间,才有可能挥洒于真实的空间,那事件及其原因才更有真切的说服力。也就是说,新闻作品的写作来不得半分假。而新闻写作保持高度真实性的基础,乃是写作者对撰写对象深入细致的采访。记者(通讯员)出现场与相关人物交流,实际上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对采访对象,即人物事物的现象、本质由表及里的了解的程度将决定新闻写作的成败,因而对于新闻人物及事件的采写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其中,决不允许不着边际臆想或虚构。真实性,是新闻作品的高扬的鲜明旗帜,假如这面旗倒了,新闻作品将一文不值。

而散文则不然,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及概括。如果说新闻写作是摄影,是至为真实的记录,而散文的时效性写作则是绘画的自由制作,是大的写意。显然,时效性散文创作不是就事写事,而是比生活的原型更高,更美,更集中,更强烈,是对五光十色的生活的塑造及把握,是审美的典型化,是艺术性的再现。因此,只要是时效性散文作品的某个形象,某个审美环节能掀动阅读者内心的波澜,读者总可以得到阅读期待的。可以这样讲,把握散文的写作,无论是闲适小品也好,还是雄阔激扬大美文也好,其间离不开对文化意识的开掘。

所以说,新闻重点要报道新闻事实,以真实为重。新闻性散文重点还是艺术性,可以理解为新闻性融合在艺术性的写作中。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要反映近海环境治理有效,写作中可以从描述海的颜色、海浪高度、海水的纯净度上做文章,散文写作则可以以一句“这里的海,就如一碗菠菜汤般爽口”来描述,效果相同,表述不同。

所以,通过准确地把握,报纸副刊的写作者完全可以用新闻敏感写出时效性的散文作品,其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全新的视野也是非常广阔和令人期待的。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大报社副编审)

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导语 写作

1、研究背景

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它具有引起观众注意、揭示新闻主题、确立全篇基调的作用。但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由于传播者传播手段和接受者接受方式的不同,它们所要求的新闻导语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同一新闻媒介中的每一条不同的新闻,其导语也应有自身的特色。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元素的图像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作的报道。电视新闻中与观众首先见面的是导语,因此,讲究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展示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或特色,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

2.1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概括性

新闻导语最好用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最主要最新鲜或富有趣味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把通篇新闻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不要让一般化的过程、措施和经验体会,把中心思想掩盖了,事物的实质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把事物特点紧紧抓住,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善于运用生动形象而又朴实的语言来润色导语,表现形式上要努力创新,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

2.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个性

许多导语常常是突出“为什么”这个新闻要素,形成了概念化的语言。这一类新闻导语首先应明确主题思想,才能选择真正值得突出的“为什么”,防止千篇一律地套用政治性的术语和口号。还有一些新闻开头喜欢用响应什么,为了贯彻什么,为了进一步开展什么。这种“为了”加到新闻导语中去,缺少独特的个性,缺乏鲜明性,显得一般化。新闻的思想性主要在事实本身的分量上,而不在普遍性的、尽人皆知的口号上,应尽量避免那些空泛的套话。导语最好要先出一个场面,出一个情节,出一个镜头,或者出一个细节,然后主题事实再跟出来。这个场面、情节镜头必须是主体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泛泛地写景,是直接写主体事实一个场景,这不违背一落笔就写事实这个原则。

2.3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语言要形象化

新闻导语中要写出点形象,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截取新鲜的画面,也要讲究表现的角度。首先,要通过群众的嘴说出新闻,形象生动有力,使读者印象深刻。再就是抓住最能体现事实本质的形象,写这个导语抓取一系列形象,都是反映是非曲直事物本质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力量。同时还要抓住新闻事实中新鲜而有具体感觉的形象写。这种导语以具体描写开头,主要是把新闻事物经过提炼,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表达出来。这种写法或以具体描写开头,或从现场气氛写起,表现十分灵活;此外,也可以选用新闻事实中的某一个有意义的场面,通过描述点出报道主题思想或新闻的重要事实。描写式导语是通过事实引出观点和结论的,运用描写式写导语,这样的事实、现场、场景、人物等,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恰当地说明事实。

3、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

3.1 从“视”觉方面突出导语的个性

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电视新闻传播的易受性主要就体现在看(画面)、听(播音)、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之中。这表明,电视新闻传播和报纸、广播相比,具有图文、声音和画面直接作用于耳目两个通道[2]。这是电视新闻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构筑电视新闻导语特点最有效的手段。从“视”的优势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第一,以抠像、字幕的辅助手段强化导语。播音员在播报导语时,屏幕下方以字幕形式显示导语内容,较好地避免了电视观众在听觉上可能造成的障碍,起着提示和强化作用。以抠像交待了时间、地点要素,免去了繁琐的说明,起到了补充说明导语内容的作用。第二,以纪实性的文字撰写导语。电视新闻的优势,不仅能使信息传播的效果增强,而且还赋予了记者一个广阔的新闻创作空间。聪明的记者往往能够利用这种综合优势,在导语写作上兼顾、服从新闻主体画面、解说词的整体编辑,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在“拍摄到了这样一个镜头”纪实性导语的指引下,运用偶然抓拍到的镜头,不加多余的解说,使整个报道完全摆脱了“文字唱主角、画面当陪衬”的电视新闻窠臼。导语既是新闻内容的巧妙提示,又使画面内容得到充分展示。假如记者在撰写导语时,照搬广播、报纸新闻的手法,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入导语。此时的观众已有了一种“未看先知”的思想准备,那么收视效果绝对大打折扣。

3.2从“听”觉方面突出导语的特点

电视是综合的视听艺术,画面、声音两类符号并重,声音主要是语音。导语的内容必须依靠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得到体现。从“听”觉方面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

第一,以响亮的用词确立导语。从电视的传播形式看,电视新闻属于线性传播,以时间为序进行,观众处于被动地位。观众接触每一条新闻首先从导语开始,然后才是画面、标题、解说词等内容。记者编辑如果想让观众能够全神贯注地接受信息,不要因为一时分神而不知所云,那么新闻导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语必须用词响亮先声夺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观众的注意力“常抓不懈”,给予观众深刻的印象。

第二,以简洁的语句构筑导语。电视以形象表达事物,观众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的,这种表达方式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面对面传播。因此,这种传播就要求画面语言丰富真实,文字语言直白口语,尽量避免书面语,生僻词句和专业术语,多使用短句少用长句。

第三,以悬念的句式巧设导语。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因”在前,而“果”在后,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事物常常运用顺叙的办法,先讲“因”后谈“果”,但这样容易使新闻报道平淡化。记者编辑适时地、适当地采用一些悬念式和设问式导语,在新闻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能够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望。

4、结论

时代在前进,传播在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及其特色。认识和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广播电视新闻就能唤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子、刘坚著.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1.

[2]黄匡宇著.理论电视新闻学.中山大学出版,2004.

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报纸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语境下,读者对新闻评论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及时、鲜活的新闻报道,更需要有说服力、专业性强的解读与观点。纸媒的新闻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最多的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和特长,在自家报纸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抓住这些“点”大做文章。专业且具个性,理性而不乏温暖的评论,乃是纸媒新闻评论竞争的一大取胜之道和“王牌”。

[关键词]新闻评论 回应 社会 关切

在众声喧哗的今天,观点多变,观点易碎,网络让人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言论场,观点则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推进社会进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堪称推动中国的一大“功臣文体”的新闻评论如今受到巨大挑战。可以说,当代新闻评论的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新闻评论更加个性化、人格化,而不是以前的模式化。这不仅是人类信息加工规律及新闻评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而且是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不少报纸近年来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作者形成了个人的评论风格,作者在自己侧重的领域长期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评论风格。

其次,新闻评论出现更加开放化的特点。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有了相当大的开放,已不再只把目光盯在上层建筑,而是将评论的触角伸向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新闻评论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目前新闻评论的形式多样,社评、短评、专栏评论、漫谈、杂感等多种,形态各异、小巧灵活的评论体裁也开始见诸报端,且以后随着新兴媒体文风的影响,纸媒新闻评论也会呈现更加开放性的特点。

再次,评论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对与错,是与非的简单判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一个政策也好,一个社会现象也好,都具有错综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新闻评论需要突破原有的简单的价值判断模式,进行理性的剖析。

在 “报纸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语境下,读者对新闻评论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及时、鲜活的新闻报道,更需要有说服力、专业性强的解读与观点。纸媒的新闻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最多的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和特长,在自家报纸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抓住这些“点”大做文章。

一、高度重视选题,回应社会关切

关注百姓人情冷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的核心生命力,也是新闻的终极价值取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需要让新闻媒体来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关注弱势群体和阶层的重大利益关切,为他们的利益鼓与呼。这就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题好一半文”,立意上有了高度,回应了社会的重大关切,再结合自己报纸特色以及优势,方能写出出色的新闻评论文章。

每天面对海量的庞杂的热点或伪热点事件,而报纸的版面有限,究竟该如何选择选题,就哪些事件发声?这需要在评论的编辑以及写作中,果断摒弃那些有可能在消费、煽动公众情绪的陷阱,无视那些鸡零狗碎或者骇人听闻的炒作,用心选取那些触及社会深层、触及公众灵魂、更有典型价值的事件。那些紧跟公众关心、能够折射社会转型的痛点或悸动或欣喜的重大事件,报纸评论更不能失声。报纸的新闻评论要高度重视选题,回应社会关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体现公共关怀意识。

西方学者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媒介传播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因为它发出的资讯能协助人们建构社会现实,提供给接受者一种世界观,时间一久,人们便依据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框架来界定并修正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媒体的导向功能可见一斑。而新闻评论是最能传递新闻思想,引导社会舆论的部分。毋庸置疑,今后中国将深化改革,社会将加速转轨,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社会思潮渐呈多元化。回应社会关切的评论文章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新闻事实告诉人们的是发生了什么,新闻评论则传递的是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可以说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灵魂。纸媒的新闻评论者要有更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中国社会的变化,引导社会认识,积聚改革创新的正能量。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这样的新闻评论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胜出。

二、专业且具个性,理性而不乏温暖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评论之争往往不在于争夺独家新闻的时效优势,更在于集合优秀的评论力量、发挥独家的评论优势、塑造个性化的品牌评论。对纸媒而言,如何更广泛、更充分地突出本报特色,塑造有力的评论品牌,同时在重大社会问题做到积极发声,且不断提升“发声”质量,乃是纸媒新闻评论竞争的一大取胜之道和“王牌”。

事实上,新闻评论的结构形态,多数容易流于这样的结构:概述事件或现象引发出或直接提出观点——论证并阐发观点——以观点回照实际——提出解决办法,发出号召或升华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评论员一般不参与采访,评论员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即更多地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侧重于价值判断,而不擅长于举例和列举更多细节,对事件或问题进行说明。相较之下,在美国,新闻评论往往会带给受众的丰富的信息“附加值”,且一般是经过采访取得。在他们看来,凭空想象的写作掩饰不了叙事和推理中的基本缺陷。而近些年来,我国一些纸媒的新闻评论也在尽量撇开较为宏大的叙事角度,摆脱对评论事件、话题的态度的外在化和超脱化,内容向具体化、形式向多元化、分析向专业化转变。

多数纸媒的评论员队伍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作者不仅包括新闻评论部的评论员、同时包括对评论事件的所在领域有深刻观察和长期积累研究的记者、编辑,以及社外专业人士的评论力量,汇集呈现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那些作者曾是相关新闻报道和策划的参与者,对相关事件和话题有着丰富的采访经历和体验,并对所评论的事件有着全局性的把握的评论作品,融入更多详尽的事实论据、细节,成为评论作品中难得的“另类信息”,作品读起来也更加真实、更具信服力,摆脱了以往新闻评论作品较重视思维辩证,但忽略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困局。在新闻人的努力下,一些纸媒逐渐打造出不少具有吸引力、知名度的评论栏目,最终形成不同言论品种相互交流的环境和有活力、有张力的话题空间,让不同的言论主体更为自由地交锋,甚至营造一定的观点冲突,让报纸评论生态空间更为多元和包容。

打造专业且具个性的新闻评论不光要在选题上下功夫,还要看具体“怎么说”。这最需要琢磨的是“理性”二字。不刻意标新立异,刻薄地吹毛求疵,而是不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纷繁复杂中抓关键,或者是顺势而为促改革,都需要让辩证思维更多地融入文本之中,让评论呈现独到的观察视角、专业深刻的见解、严谨的逻辑推理、富有建设性和理性的解析。“理性并不意味着四平八稳。好的评论强调要有独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产生应立足于对社会问题的整体把握之上,包括对其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的全面观察。”[1]

一些人对评论需要理性的理解为“批评”“批判”,这是一种肤浅的认知。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不过这种理性并不是冷冰冰地板着面孔,而是要理性而不乏温暖。站在道德高地去评判是非曲直,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理解需要能力,评论员不能失去这种‘同情的理解’的能力。”[2]建立在一个有人情味的基础上的评论更具有说服力,没有情怀的批判、不了解情况就乱下判断的瞎评乱评只会毁坏人心、激发对抗的冷漠。

评论员应追求特色化的语言风格。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往往是为其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所服务,在说理评论过程中,语言上的运用对说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不少优秀纸媒的语言风格可谓不拘一格,丰富多样,或清新明快、或尖锐犀利、或风趣幽默、或朴实平易,且某些评论员已经形成了特色化的语言风格,让人记忆犹新。摆脱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和语言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这样纸媒评论或许会更好看,评论生态也会更健康,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三、和新媒体接轨,力求风格和形式的多元化

近年来,“纸媒将死”的“预言”可以说不时敲击着每一个媒体人,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提升报纸传播效果的讨论。

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等新特点。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多数报纸的新闻评论稿件的欠缺应该说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时效性上常常力有不逮。新媒体可以随时推送新闻,评论也可以紧随新闻的脚步刊发。不少新媒体还借助自身优势,有意识地将新闻和评论融合,大力发展新闻“述评”,用主客观混合的形式进行传递,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而报纸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即便从网上看到当天的新闻进行评论,见报最早也是第一天晚报或者第二天日报。对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事件,晚一天甚至两天发表观点,其实在竞争上已然输了一阵。其次,是眼球效应上的欠缺。新媒体在客户端的推送,标题往往很活泼、幽默、给人更多直观、时髦甚至酣畅淋漓的感觉,而报纸上的评论因为要准确、务求不产生歧义,而牺牲了一些新鲜元素,有的读起来感觉沉闷甚至很土。这同样会折损人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纸媒的新闻评论也有自己的长处:

首先,是精细、精致,蕴含审慎的思考、对新闻事实的尊重。新媒体在时效上抢先一步,有时并非好事。在浮躁的新媒体传播语境中,在“与时间赛跑”逼着人仓促作出判断的压力下,评论常常跑到了新闻的前面。为了夺人眼球,很多新闻标题被制作得耸人听闻,实际上文中所讲与标题并非一回事。这样的陷阱,常常有网络时评人不小心栽了下去。而更常见的是,一个新闻刚刚出来,只见其片段、零碎信息,基本的事实还不清楚,事实只见冰山一角,可在过度追求时效的判断节奏中,各种评论就立刻粉墨登场,竞相表现自己对此事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如前一阵的大学生贩卖珍稀鸟类被判刑,事件甫一曝光,看到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掏自家门前鸟窝,马上舆情汹汹,不少评论指责量刑过重,缺乏人文关怀,但不久后事件反转,此乃有意识地贩卖珍禽,让不少评论者感到颇为打脸。这是典型的新闻事实不足下的过度反思,评论跑在了新闻前面。与新媒体评论不同的是,在核实新闻的细节方面,纸媒的评论显然会更细致一些,少一些情绪、偏见和浮躁,当了一份责任心和等待事实的耐心。

其次,是更具专业性和深度。新媒体的最大优势是短平快。但也正因时间的仓促,往往只是表面看起来幽默和讽刺,鲜见展开和深入,更多快餐式的观点,如一看到某个事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某个论点。而纸媒的评论作者,大多有自己的专业背景,,都融入了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这样的稿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独立的思考,有理有据。用更专业的视角看待大众关注的话题,有时可以弥补时效上的缺憾。

基于以上的分析,面对新媒体评论的兴起,纸媒新闻评论不宜妄自菲薄,不过也要积极应变。新媒体的涌现深刻改变了既有的媒体格局,最近一段时间,“媒介融合”的问题越来越提上日程,付诸实践。纸媒的新闻评论也要和新兴媒体接轨,在风格和形式上追求多元化,以期赢得更多的读者。需要注意的是,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接轨,并不是一味的迎合网络。作为纸媒的评论不仅要从海量新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还要能够超出网络的层面,从宏观角度做好价值观的引领。只有这样,纸媒的评论才能从呆板化乃至口水化等多维度的言论中脱颖而出。视角专业而不局限,语言随性而不随意,这样的评论才会广受读者喜欢。

注释:

[1] 刘文宁:《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 新闻与写作》 2013年第2期,第10页

[2]曹林:《十年评论生涯积累的是讲理耐心》,《青年记者》2014年28期,第43页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工人日报)

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第5篇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 即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描述, 同时具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目前, 主流的新闻报道形式有5种: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根据新闻报道的形式不同, 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差异。

消息属于狭义的新闻, 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形式的源头, 讲究时间短、篇幅短、真实性;评论是新闻事件之后社会各界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调查报告是对某一客观现象的分析研究, 揭示出本质, 寻找出规律, 总结出经验, 最后以书面形式呈现;新闻照片是以视觉的方式报道新闻;通讯, 是运用等多种写作手法, 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和消息一样, 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而在新闻报道中, 非虚构写作常和通讯结合起来。

二、何为非虚构写作及出现背景

广义上来说, 一切以现实为元素为背景的写作, 均能称为非虚构写作, 同时也被称为“叙事新闻”。

叙事新闻发源于20世纪初, 并在60年代的美国迎来鼎盛时期, 当时著名的杂志《纽约客》、《滚石》等都是采用这样非虚构写作进行新闻报报道的发布, 后来传入国内。

虽然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非虚构写作在文学创作上都属于非虚构文学, 但是相互之间仍存在差异, 报告文学讲究“完整”, 有始有终;纪实文学强调“时间先后”, 以时间先后串联起逻辑现;但非虚构写作不追求叙事的完整性, 也不在立意上追求公正, 以鲜明主观介入感阐明对事件的感受。

但是在新闻报道中, 采用的非虚构写作在表达中会有很多客观理性的思考。以及大量的现实细节描写, 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非虚构写作包括了新闻要素、学术理论和观察到的事实, 对某一客观存在事实中复杂的信息, 整理归类并以文学的方式进行加工创作, 便于阅读。

根本上需要作者走进真实世界去了解真实的生活, 使用包括场景表达、引用对话、人物细节以及切入痛点等方式包装新闻。

三、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中的必然性

通讯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题材, 与消息相比篇幅长、角度多、带有感情色彩、更全面、信息量更大, 在创作中也会有更多的素材翔实报道, 如何让受众轻松阅读的同时信息有效传达, 成了编写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非虚构写作与新闻的结合与当时的背景有关。当代报业黄金年代大致为1992年止2012前后这大约20年的时间, 并涌现了一批如南周、南都集团、北方派系优秀的报道, 这一段时间时期内信息较为闭塞, 门户网还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 新媒体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能抗衡的局面。

而通讯的重要载体系报刊, 重要的营收来源于广告, 广告费用的高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及市场份额。在当时, 信息不对称且没有更多的信息渠道的时候, 如何拥有更多的读者群体成了报刊的生死问题。

人性天然有弱点的, 根据“选择性”假说, 读者更喜欢相信, 并倾向于自己既定的立场, 并且拥有“窥私欲”想了解事件背后的更多的故事。

于是“故事性”加强了原本晦涩枯燥文字的阅读, 成了维护读者的重要手段。

而新闻事件中, 受众常常不能亲临现场, 加上许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本身复杂, 具有极大的信息量以及时间线索, 如果单纯的罗列, 不仅不能帮助受众了解事件的真相, 反而会在传播过程中导致新闻失实。

所以非虚构写作,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复杂新闻事件在传播上先天存在的不足, 同时存在极强的变现能力 (即将事实改编成影视剧等) 。

四、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应用离不开冰点、南方派系等刊物的使用。因此在运用中将以这些报道为研究对象。

其中叶伟民的《伊利亚的归途》是非虚构写作系列的代表作, 其中伊利亚是新疆出生的孩子, 被父亲带到南方训练成小偷, 偷窃为生, 并被犯罪团伙控制。

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并不是个例, 在当时新疆流浪儿童有了相当大的数量——“有3万到5万”之间, 于是叶伟民从伊利亚的身上切入, 把他当作样本, 将他的成长故事写出来, 当作这一个群体的缩影。

与新闻消息的不同在于, 新闻消息只会客观的报道当下伊利亚的状况, 并不会聚焦在具体的人物故事上, 侧重于信息的传达。但是叶伟民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 将发生在伊利亚身上的真实故事写了出来, 并且基于对客观事实的充分理解, 做出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使得《伊利亚的归途》在刊发后, 引起了巨大影响。

但是叶伟民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 伊利亚已经17岁了, 他并没有亲眼所见伊利亚的成长, 而是通过采访相关的人员收集信息, 并整理信息之后, 逐步还原伊利亚的成长故事。

所以在进行非虚构写作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真实性仍然是第一要素。

随后, 才是文章的故事性、趣味性, 再次才是文学手法的运用。

摘要:从广义上来说, 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 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 (写作) 。这一概念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引用, 后来被引入通讯新闻创作中, 以文学技巧在尊重新闻真实的原则上, 对新闻进行文学性创作, 增强新闻阅读体验。本文将围绕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背景、必然性、实践展开讨论。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运用,实践

参考文献

[1] (美) 马克·克雷默 (Mark Kramer) 温迪·考尔 (Wendy Call) 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 10.

[2] (法) ) 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1.

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第6篇

采访目的是获取新闻。 任务:发现了解和选取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作用:发现和落实新闻、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加感性认识、核对新闻事实

指导思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讲究唯物辩证法、要有历史发展观点、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新闻敏感: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一种只有敏感,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

作用: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3.有利于选取最佳报道角度4.能够遇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包括的判断力: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的能力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记者的种类:专业记者、地方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驻外记者、特约记者

任务:及时采写新闻、反映内部情况、做好群众工作

新闻线索: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作用: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睡觉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来源:上级、书面、社交、会议、传播等聚道

新闻选择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政策标准(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宣传价值: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适宜性] 采访的难度在:1.记者在尽可能短的有限时间内,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事实真相2.采访有记者与采访对象、服务对象之间的多向人际交往关系3.采访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繁杂,记者的知识结构随时需要更新补充,认识能力也要不断提高

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1.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2. 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3. 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4. 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5. 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采访的平时准备:1.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2.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3.多方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4.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采访的临时准备:明确报道思想、选择连接采访对象、背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特定报道对象的知识准备、拟定采访计划

采访类型: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论访问 访问的心理过程: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提问方法:开放式提问、闭合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激发式提问、迂回式提问

访问活动要领:1.因人而异,灵活对待2.把握重点,启发诱导3.沟通思想,见机行事4.少讲多听,广采博纳5.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记录的一般要求:记要点、记易忘点、记疑点、记有关原话、记典型情景

核实访问记录: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溯本求源 寻找物证、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技术检验

新闻观察的作用:1.辨别真伪,收集材料2.印象深刻,生动再现3.获得亲知,深化认识4.触景生情,寄情于文5.见多识广,有利积累

结合艺术的运用:把上下,点面,纵横,正反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考察 多方面的开掘包括找特点、抓疑点、会透视

瞬间印象:1.变动着的事件细节2.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3.环境气氛与情景4.现场活动及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 迅速接近采访对象:1.采访前,对财富对象有所了解2.尊重对方,以礼相待3.守信,说到做到4.记者应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和知识修养

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1.记者采访满足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2.“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渲染上一层“晕轮”3.“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诱导着谈话的成败4.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

怎样用事实说话:1.直接陈述事实,切忌“大帽子底下开小差”2.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3.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4.采取第三人称和注明消息来源 怎样把新闻写短:直截了当、少说空话、一事一报、锤炼语言、舍得割爱

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通讯、新闻特写

边缘体裁: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 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以简短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通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新闻主题: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确定主题的标准:1.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2.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针对性的依据:党的政策,当前形势,客观实际),3.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新闻选材的原则:1.围绕主题,说明主题2.区别主次,反映实质3.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新闻选材的要求:选新鲜生动的材料、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选独具特色的材料、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新闻构成的组成部分: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新闻结构有其自身规律,总的要从体现新闻事实的意义及传播价值考虑,具体要求是: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表现主题、适应受众心理、紧凑又富于变化、符合体裁的特点

新闻语言:表述事实的语言,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构成:着眼于人们对事实的实用关系,以事务语言的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新闻语言的特色:客观(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确切(准确、贴切,新闻语言要求精确性高)简练(新闻以精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要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通俗(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 新闻文采表现在:叙事突出动态、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书面手段表现得格调、情趣和作风 新闻文风的特征:1.要态度明朗,即通过报道的事实,显示其倾向性和战斗性2.要言之有物,即有事实,有内容,从中传递信息3.要短而精粹,即内容扼要,文字从简,并说明问题4.要新鲜活泼,即采取生动多样的语言和写作形式,不能死板、老套

消息的地位:消息是报纸的主角,也是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骨干。1.从实践来看,消息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2.从历史发展来看,报纸又有“新闻纸”之称,主要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其中又以刊载消息为主3.从体裁特点来看,消息以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告诉广大受众,新近发生了什么新闻4.从广大受众的需求来看,读者读报,主要为了获知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新鲜而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的新信息

消息的作用:1.消息最迅速,最简便地传播各种信息2.学会消息写作便意味着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的大门的钥匙

事件性新闻:指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 非事件性新闻: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 简讯:短讯,快讯,简明新闻,它是用三言两语报道事实的一种消息体裁。 消息的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性消息

动态消息特点:1.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2.讲究“时间”要素,特别注重时效3.一事一报

具体情形:一是对刚刚发生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二是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

经验性消息多属于非事件性新闻,特点:1.突出最主要、最具特色的经验2.用事实阐述经验3.适当地表现实际效果4.力求写得亲切易懂、生动活泼

综合性消息的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2.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的主题3.报道面广,声势大

具体情形:1.横断面综合反映动态、情况2.纵深度综合反映成就、经验或问题

述评性消息的特点:1.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2.述评结合,夹叙夹议3.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写作要求:述与评要事理交融、议论要精辟、述评要自然亲切

消息写作的要领:要有时效观念(讲求时效,以短、快取胜,体现新闻根据)、客观手法的运用、善于概括和直叙、增加信息量

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1.抓住新闻被披露的事实变动2.以新带“旧”3.由近及远

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消息结构: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即一条消息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

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散文式结构

成分: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倒金字塔结构的长处:1.最能体现新闻性2.开门见山,概括性强3.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4.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5. 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

不足: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往往略输于文采,愈到后面愈显得无力,有“虎头蛇尾”之嫌,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题“三重复”现象。

金字塔结构:按新闻事实发生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长处:行文构思比较方便、可以保持新闻事实比较完整的故事性、容易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件原委始末的脉络

不足:不宜用于报道事件发展时间跨度太大的新闻。要紧紧围绕新闻主题精心取材,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开头部分。导语的重要性:1.导语可以使消息紧紧抓住读者,也可以使读者罢读2.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其决定性的作用3.导语的写作颇能显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4.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的展开5.一篇小小只有一条导语,而它必须是最优化的方案6.导语写作的实践也发出呼吁:对待导语写作决不可掉以轻心

直接性导语: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

间接性导语: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

背景的功能:1.构成显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2.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分析新闻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等关系4.对比映衬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5.巧妙地表明记者的观点、倾向6.注释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专有名词、术语

怎样用好背景材料:1.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2.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致宜3.服从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不可喧宾夺主4.要少而精,简明扼要5.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

主体的功能:叙述和补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充分阐述和表现新闻主题 通讯的形式:记事、访问记、巡礼、速写、散记、侧记、小故事 通讯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对艺术表现技巧的借鉴 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1.突出新意,反映时代精神2.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鲜明地再现人物形象3.准确反映人物与党与群众的关系

新闻特写:作为电影特写与文学特写手法引进新闻写作领域的产物,它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劲活泼的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特点:聚焦性、描绘性、感染性

上一篇:民事诉讼功能论文范文下一篇: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