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

2024-07-15

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长白山火山监测站测震台网自1999年7月份开始运行。最初的台网采取一个中心台长年观测和5个测震子台季节性观测的方式, 测震子台包括气象站台、双目峰台、维东台、东大坡台、西大坡台等, 每年7~9月份观测, 采取硬盘存储数据, 定期由工作人员现场取数。

为了加强对火山区微震的监控, “十五”期间对台网进行了改造和扩充。在二道白河新建了台网中心, 增建了5个测震子台, 中心台、山门台、双目峰台为井下短周期地震计, 其他子台使用宽频带地震计, 所胡子台均建设了摆房。

目前长白山站台采用CTS-1E型甚宽频带地震计;山门台、中心台、双目峰台采用FSS-3DBH型短周期地震计;东大坡台、西大坡台、维东台采用CMG-3ESP型宽频带地震计;横山台、气象站台、长白台、漫江台均采用BBVS-60型宽频带地震计。长白山站台采用EDAS24-L6型数据采集器, 其它台站均使用EDAS-24IP型数据采集器。

建台的原则是根据长白山特殊的地理条件尽可能合理布局, 为了保证火山喷发或其他火山灾害来临时观测台网中心的安全运行, 新的长白山火山中心台设在火山口北40多公里外的二道白河镇的一个相对高地上, 历史上未曾遭受过火山碎屑流或火山泥石流灾害。

5个子台分布在距火山口1km~15km范围内:长白山台 (CBS) 、维东台 (WDT) 、气象站台 (QXZ) 、东大坡台 (DDP) 、西大坡台 (XDP) 。

2个子台布设在距火山口15km~25km范围内:山门台 (SMT) 、双目峰台 (SMF) 。

4个子台分而在距火山口25km~50km范围内:横山台 (HST) 、中心台 (二道白河火山观测中心, ZXT) 、漫江台 (MJT) 、长白台 (CBT) , 图1是火山测震台网的布局简图。

各台站建设成无人值守数字台站, 通过监测获得连续的天池火山地震波形资料, 分别采取有线传输, 无线传输和硬盘存储的方式将观测数据汇集到长白山火山站测震台网中心, 实现快速地震定位并进行资料分析研究。有线传输目前已经实现的是山门台 (SMT) 、长白山站台 (CBS) 、中心台 (CBS) 、长白台 (CBT) 、漫江台 (MJT) , 其它台站目前仍为本地存储型台站。

建成后的火山台网中心将可以检测到ML0.1级火山地震并能对ML1.0级以上火山地震进行快速定位, 从而实现对火山口周围50km范围之内火山地震进行有效监控。

2 长白山火山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自1999年火山地震台网建立以来, 到2002年年中, 年均频次几十次, 从2002年6月开始, 火山地震频次急剧上升, 2002年火山地震总次数为470次, 2003年达1293次, 2004年为728次, 2005年为567次, 2006年为118次, 2007年为101次, 2008年共记录到80次, 2009年共记录到87次, 2010年到6月末共记录到52次。从2001年至2010年, 最大火山地震的震级分别为ML2.2, 3.0, 3.7, 4.4, 4.0, 2.8, 1.8, 1.6, 1.5, 1.1级 (其中ML 4.4级和ML4.0级地震为火山区内发生的构造地震) 。图2为火山地震月频次曲线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活动自2002年7月份起逐渐增高, 地震频次每月由几十次增至上百次, 至2003年达到顶峰, 为1293次。之后开始缓慢衰减, 到2005年底, 基本恢复到1999~2001年间的活动水平。

长白山站地震观测台 (CBS) 距天池火山口较近 (1.5公里) , 观测资料连续, 目前讨论的地震频度和震级均以该台资料为准。在2002年共监测到1级以上火山震83次, 2级以上火山震17次, 3级以上火山震1次。2003年全年共发生震群活动15次。2004年9月8日在天池火山发生了自有测震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地震震群活动。震群活动持续了近4小时, 共发生地震51次, 其中1级以上地震12次, 2级以上地震3次, 最大震级为ML3.7级。3个2级以上地震均听到了明显的地声, ML3.7级地震发生时地声非常大。地震当时在长白山北坡、西坡的人均有明显的震感, 北坡长白山大峡谷内个别房屋还产生了轻微裂纹。对于天池火山2004年9月8日发生的ML3.7级地震, CBS台获取了理想的波形资料。

与世界上其他火山区地震活动相类似, 天池火山地震活动也常以震群形式出现。如在2002~2003年间, 天池火山多次出现震群活动, 有时在一天内可以记录到上百次地震活动。

3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2001年前, 因长白山火山区地震活动性较低, 加之季节性监测台网相对薄弱, 未能对周边发生的地震进行精确定位。但CBS台的地震记录分析表明, 其S波与P波到时差多为0.8秒左右, 说明震中基本位于距台站5公里的天池火山口附近。自2002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在天池口附近布设流动地震台网后, 由于台网密度的增加而使定位能力得到了改善。图3给出了2002年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震震中分布及震源深度分布 (吴健平等, 2005) 。

地震定位结果表明, 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天池破火口之内及附近, 地震与天池边缘的距离一般小于3公里, 震源深度大多小于5公里。2002年夏季以来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发生了多次有感地震, 这些地震震级大多是ML2~3的地震, 产生明显的有感地震与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有关。由图3可见, 天池水面西部存在一条沿北西方向和一条沿北北西方向展布的地震震中带。

4 长白山火山区地震活动特点

(1) 空间分布集中。

图4是1993年以来长白山可定位火山地震的震中分布图 (据吉林省地震局分析室) , 从该图可以看出长白山火山地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主要分布在天池西侧和西南侧, 其中两次ML4.0级以上火山地震均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境内 (图4) 。

(2) 火山地震经常以小震群的形式出现。

自2002年以来的小震群活动也在持续增强, 目前已经记录震群活动38次, 震群地震的次数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02年最大震群地震次数68次, 2003年最大震群地震次数172次, 2004年最大震群地震次数158次, 2005年最大震群地震次数221次, 2006未发生震群活动。

(3) 震源深度比较浅。

长白山火山地震具有典型的浅源构造地震特征, 其震源深度一般均在3~5公里之间 (吴建平等, 2005) 。因为震源深度非常浅, 发生在天池周边的ML2.0级以上小火山地震当地一般均有感, 有的可以听到地声。

(4) 火山区地震活动性有周期性。

从1999年到2006年火山地震的Mt图和频度图可以看出, 近年火山地震的活动性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 从1999年的地震平静期, 到2003年地震活动性达到最高峰, 然后又在逐年下降。那么下一个高峰期什么时候会到来?因为连续地震记录资料时间尚短, 还得结合其它前兆手段进一步研究。

5 结语

自1999年长白山天池火山站地震开始观测以来,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大致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即1999年夏至2002年6月、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2005年8月至现在。在第一个时间段, 地震活动较弱, 月频次为十几次到几十次, 最大地震为1.5级。第二时间段自2002年7月起, 地震活动频次明显增多, 并发生一系列火山震群事件, 日频次可达上百次。在此期间, 发生的最大震级是2004年9月8日的天池火山Ml 3.7级地震。2004年末天池火山西南侧火山外围区望天鹅火山的4.4、4.0级地震之后, 天池火山地震频次明显趋减。至2005年底已基本与2002年7月份之前地震频次持平, 即天池火山地震频次又恢复到了背景水平 (刘国明等, 2006) 。

除了火山地震监测资料外, 火山区形变监测资料、火山区流体地球化学监测资料均表明2002年至2005年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存在明显的异常情况, 洪汗净根据这些异常现象把长白山火山当前的活动阶段定义为“初始扰动”阶段 (洪汗净等, 2007) 。

摘要:长白山天池火山自1985年起每年6~9月开展季节性地震观测。1985年至1994年平均每年记录到的火山地震在40次以内。从2002年7月份开始,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数量明显增加, 2003年发生1293次地震, 2004年虽然地震数量略有下降, 但是能量释放持续增强。近年来, 长白山周边地区地震活动也明显增强, 2004年12月和2005年4月在距离长白山天池30多公里的抚松县发生了4.4级和4.0级构造地震。长白山附近发生了多次地震和火山震, 天池口附近有强烈震感, 可听到地声, 并造成轻微震害。2005年8月份以后火山地震渐趋平静, 逐渐恢复到2002年以前的地震活动水平。本文对长白山火山地震监测的现状和监测能力进行了讨论, 并从基本的观测事实出发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近年来的活动水平, 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目前的活动现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长白山,火山,定位,监测台网

参考文献

[1] 刘国明, 张恒荣, 孔庆军.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北京:地震地质, 2006, 28 (3) :503~508.

[2] 吴健平, 明跃红, 张恒荣.等.2002年夏季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地震活动研究[J], 北京: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 (3) :621~628.

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1地层特征

研究内钻遇地层自下而上为古近系沙三段、沙一段、东营组及新近系馆陶组。其中沙三段为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层,沙三上段岩性主要为上部为深灰、灰黑色碳质泥岩夹薄层砂岩,下部为层状火山岩夹薄层砂岩;中段局部发育块状火山岩,火山岩以玄武岩、粗面岩为主,其中粗面岩为主要储层;下段以暗色泥岩沉积为主,夹薄层火山岩。

2火山岩储层特征

2.1火山岩分布特征

中新生代以来,辽河盆地经历六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皆伴有不同程度的岩浆喷发,而东部凹陷中段为始新世时期即沙三段沉积时期辽河盆地火山活动的中心。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构造运动的作用,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总体上沿北东向呈狭长条带状展布。

研究区沙三段火山岩平面分布与东部凹陷总段分布保持一致,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且厚度薄厚不均,其中于17井区厚度最大,达到200m以上,其次在于34井区以及北部的热24井区也较发育,从火山岩顶界平面图上看,往南也同样发育火山岩,但随构造向南埋藏加深,揭露的钻井也随之减少。

2.2储层物性

基质:常规物性分析反映了基质岩块的物性,粗面岩的岩心分析孔隙度在6.4%~15.9%之间,平均12.1%,渗透率在0.1~ 7md之间。宏观缝洞:岩心观察可见本区粗面岩储层的缝洞较为发育,平均宏观缝洞孔隙度在1%左右。

2.3火山岩岩性识别

1火山岩岩性分类:

根据岩石化学分析中的K2O含量与SiO2含量关系图中可看出,粗面岩类、玄武岩类这两类岩性的K2O含量有明显的差异, 粗面岩类K2O含量大于3%,而玄武岩类K2O含量小于3%,K2O含量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变化,因此根据化学成份可较准确地粗面岩和玄武岩区分出来。

2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

因K2O含量与G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岩石氧化物分析中的K2O含量和薄片鉴定来刻度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可以用GR即简便又准确有效地定量划分出粗面岩类与玄武岩类,粗面岩类GR大于95API,而玄武岩类GR小于70API。

2.4储层识别

该块钻井绝大多数为常规测井资料,所以主要通过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识别。首先应用自然伽玛曲线将两种岩性区分开,然后针对粗面岩,应用三孔隙度曲线和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幅度差划分渗透性储层。高时差、低密度、高中子、大幅度差为好储层,反之为差储层或非储层。

2.5油层解释标准

以3700测井系列为基础,同时结合声波成像测井系列,能够较好地把储层划分出来,根据热24块及于37区块及东部凹陷其它地区粗面岩的取心、试油试采及录井资料绘制了Rt~ Δt、ρb~Δt、ρb~ΦCNL交会图,得出划分有效储层的电性标准:时差>61.5μs/ft,密度<2.5g/cm3,视电阻率30-600Ω•m,中子孔隙度>9%。

3结论及认识

3.1井区内火山岩主要发育粗面岩类及玄武岩类,本区主要火山岩储层为粗面岩。

2、沙三段火山岩平面上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且厚度薄厚不均,于17井区厚度最大,达到200m以上。

3.2利用测井资料可有效区分玄武岩与粗面岩,并可对粗面岩的储层特征进行判断。

摘要:辽河油田东部凹陷深层广泛发育火山岩储层,具有较大的储量规模。但是由于火山岩油藏的特殊性,导致除部分区块外,大部分火山岩油藏处于未开发动用状态。于37井区就是其中未动用区域的一部分,井区内老井试油资料已经证实了火山岩储层的含油性。通过从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储层物性、火山岩识别、储层识别等方面对研究区的火山岩进行了认识,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于37井区,火山岩油藏,储层识别,粗面岩

参考文献

[1] 方炳钟,杨光达.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火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组合[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5):69-72.

[2] 蔡国钢,张坤,刘立等.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J].海洋石油,2002,23(2):32-37.

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1 火山岩体的识别技术

随着钻井资料和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的不断完善为火山岩平面分布精确的预测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同时采用新方法进行勘探开发和精细储层预测也成为了一种趋势,针对QD工区的火山岩发育情况以及平面展布特征。我们优选了五种较成熟、使用效果较好的方法对该区的火山岩体进行了识别,并对其范围和边界进行了定量的描述。这五种方法分别是:地震剖面特征识别、地震切片识别、地震属性识别、反演剖面识别和应用已有的火山岩相模式识别。

2 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QD区勘探面积567.958km2,区内有探井53口,其中针对火山岩部署的深层探井只有1口:cs7井,钻遇地层为营城组火山岩,有良好的气显示。探区内火山岩发育,平面上沿断裂呈带状展布,根据火山岩展布特征,可划分为西中东三个火山岩,北北西走向。中部和东部火山岩相互叠置。

从近年来对松辽盆地以南火山岩的研究成果来看,火山岩可以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其特征如下:

⑴火山岩体在地震剖面上反射形态多呈丘状,反射特征为:内部低频、强振幅、同相轴大体断续分布,能量较强,具有角度低、空白杂乱、斜交、平行等反射结构。

⑵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火山岩,则上部为较为连续的中强反射,内部的反射特征为杂乱反射。

⑶如果是多期喷发形成的安山岩,则主要层之间会夹杂凝灰岩,那么在剖面上成层性就会很好。若是以流纹岩为主要的火山岩,则强反射会出现在底部,内部反射频率较低,连续性较差。

2.2 火山岩体在地震切片上的识别特征

从地震切片看,在火山岩范围内同相轴频率较低,连续性较差,和外部地层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同时,地震切片能够反映某个特定时间深度内各个同相轴的振幅、频率和连续性的变化,对火山岩体的识别与刻画比较有效果。通过浏览不同时间段的切片情况,可以精准地确定火山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边界。

⑴地震反射振幅的异常。均方根振幅值可以用来判定火山岩的分布范围,围岩与火山岩的振幅差异十分的均大,火山岩方根振幅多表现为中强振幅,而周围的非火山岩则振幅较小。

⑵火山岩地震反射的频率异常。利用提取的火山岩的频率属性,可以绘制火山岩频率平面图,从而显示出火山岩的分布范围,同时还发现火山岩体内部出现频率异常低的现象。

⑶总能量。通过在目的层时窗范围内,对每一道求取总能量,即对振幅值平方相加求和,可以有效的研究岩性的变化趋势,地层岩性的相变,识别出火成岩。同周围的岩性相比,火山岩地区体现出高能量的特点。

2.3 叠后确定性反演剖面识别

利用叠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绝对波阻抗反演,这主要是基于火山岩的速度显著高于围岩的速度的理论,通过绝对波阻抗反演的成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火山岩的空间展布范围和时间深度范围

2.4 利用现有的火山岩相模式识别

由于本区只有一口钻探到营城组地层的深井,对于火山岩相的识别,借鉴了现代成型的火山岩相模式进行研究:

⑴垂向上成层分布:下部为爆发相,上部为溢流相。

⑵横向上离火山口由近及远:依次为火山通道-侵出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

3 结语

(1)研究区内营城组火山岩发育,多次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在空间上相互叠置,在工区中南部,哈什坨次凹中,营城组地层大多以正常沉积地层为主。

(2)深层气藏形成受火山岩圈闭及烃源岩双重因素控制。

(3)本区哈什坨次凹中沙河子组地层分布有限。深层气藏的烃源岩主要来自营城组地层,其次火石岭组地层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

(4)直接覆于生烃岩系之上或夹于其中的火山岩,烃源较充足。

(5)发育在继承性构造高点上的火山岩,通常是油气运移长期指向区。

(6)断裂-碎裂带内多发育火山岩体,密集的构造裂缝的贯通及其自身溶蚀作用的结果,形成了良好的孔隙-裂缝型储层。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就是断裂,尤其当断裂两侧火山岩储层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时,对形成油气藏最为有利。

摘要:钻井资料揭示,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体为天然气的主要聚集场所。由于火山岩储集层物性比较好而且受地层埋藏深度影响比较小,所以成为深层勘探的主要目标。火山岩一般反射能量很强,有时候比较容易识别,但是在对火山岩的边界和范围进行识别解释时困难还很大,因此在对火山岩进行识别之后才能进行解释。这一次的研究主要以QD地区为例,利用层拉平和沿层水平切片、属性提取分析、异常地震反射体雕刻、波阻抗反演等多种震方法,识别出工区内四个火山岩体,并对识别的火山岩体的反射特征、空间展布形态以及成藏特点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异常地震反射体,层拉平,属性提取,沿层水平切片

参考文献

[1] 侯启军赵志魁王立武火山岩气藏-松辽盆地南部大型火山岩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 165~177

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X气田深层构造为一被断层遮挡的断背斜构造, 受控于Y断裂及基底隆起。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岩性主要以流纹岩和原地角砾岩为主[1], 孔隙相对发育, 储层纵向厚度大, 横向展布范围远。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溶蚀气孔、孤立气孔、裂缝及微裂缝等类型。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 为一干气弱底水气藏, 天然气以甲烷为主, 氮气, 二氧化碳含量偏高, 不含硫化氢。水型以Na HCO3为主, 整体偏碱性。

X气田2007年投入开发, 目前共有7口采气井投入生产, 单井平均日产气量20.6万方。总体上看, X气田呈现出采气速度低, 采出程度低的“双低”特征, 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2 火山岩气藏产量变化规律及典型井试采[2]分析

通过应用X气田火山岩气藏取得的矿场资料, 对单井生的产动态进行分析, 发现产量变化差异较大, 并将X气田火山岩气藏的产量变化规律划分为三种类型:

(1) 产量平稳型:开采周期长, 生产过程中产水量较少, 对产气量无明显影响, 产气量平稳, 不随出水而降低, 开采期内也无明显递减。

(2) 自然递减型:在开采期内产量持续稳定下降, 产水量不增加或同样持续下降, 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地层供气不足, 能量衰竭, 而与出水无明显对应关系。

(3) 水气比递增型:产气量对产水量不敏感, 产气量较为稳定或略有减少, 产水量缓慢上升, 导致气水比递增。

3 火山岩气藏生产动态特征

X气田火山岩气藏[3]生产动态的特征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1) 气井能量较为充足, 生产过程中仅X-S101井呈现压力和产气量递减的特征, 其余气井的压力和产气量均很稳定。

(2) 气井无阻流量普遍较高, 定向井无阻流量在30万方左右, 水平井无阻流量为60~400万方。

(3) 投入开发试采的水平井稳产能力较强。

(4) 水平井生产效果优于定向井, 水平井累积产气量是定向井的3.5倍。

4 火山岩气藏配产优化

4.1 废弃产量

按照火山岩气藏相关经济指标, 计算出气井废弃产量为0.9万方。

4.2 经验法

计算单井的无阻流量, 按照气井无阻流量的1/3~1/6作为合理产量。气井无阻流量:H7:130万, H11:60万, H1:240万, H3:260万, H9:260万, S1:30万, S101:30万。

4.3 采气指数曲线法[4]

利用稳定试井资料作出的采气指标曲线是确定气井合理产能准确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渗流力学理论, 天然气在储层中的流动不再符合达西线性渗流规律, 而是发生非线性渗流, 其流动压力与流量采用二项式方程描述:

该二项式方程由两部分构成, 其中AQg用来克服气体渗流粘滞阻力, 如果地层没有进行储层改选措施而改变地层的渗流特征, 一般不会发生变化:AQg用来克服气体渗流时的惯性阻力, 它是通过外界因素可改变的。根据渗流力学理论, 流体从层流向紊流转变过程中必然有一过渡点, 即气流由线性流变为非线性流的“拐点”, 该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气井的合理产气量。在生产中, 主要控制日产气量小于或等于合理产气量, 就能减少地层压力的过多损失, 从而避免气井过早衰竭, 保持气井高产、稳产。按此方法可得出气井合理产量。H7:40万, H11:12万, H1:50万, H3:50万, H9:40万, S1:8万, S101:8万。

4.4 试采分析法

通过调整工作制度, 结合现场生产情况, 确定气井最为合理的配产。该方法较为灵活。H7:9.5~10万, H11:8.~9万, H1:24~25万, H3:37~44万, H9:32~38万, S1:14~17万, S101:2~5万。

4.5 配产优化结果

综合以上气井配产研究方法的分析结果, 兼顾火山岩气藏生产动态特征, 对X气田火山岩气藏气井的合理配产区间推荐如下:H7:6.5~10万, H11:6~9万, H1:23~35万, H3:35~47万, H9:28~44万, S1:8~13万, S101:2~5万。

5 结语

(1) 火山岩气藏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大致可划分为产量平稳、自然递减和水气比递增三个类型。

(2) 综合利用多种配产方法, 同时兼顾生产动态特征, 对火山岩气藏气井进行合理配产优化, 稳产能力各不相同。

(3) X-S101井油压和套压呈现明显递减特征, 其余气井的油压和套压均较为稳定, 区块整体上压力水平稳定, 具备较大的生产潜力和乐观的开发前景。

摘要:通过应用X气田火山岩气藏取得的矿场资料, 对单井的生产动态进行分析, 产量变化差异较大, 并将X气田火山岩气藏的产量变化规律划分为产量平稳、自然递减和水气比递增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 综合利用经验法、压降速率法、采气指数法等方法对区块生产井进行配产优化研究, 进而得到每口气井的合理配产区间, 为制定气田生产任务的提供重要依据, 也为合理、高效开发X气田火山气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弱底水气藏,生产规律,合理配产

参考文献

[1] 舒萍, 曲延明, 丁日新, 等.松辽盆地北部庆深气田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26 (6) :31-35.

[2] 邵锐, 唐亚会, 毕晓明.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早期试井评价[J].石油学报, 2006, 27 (增刊) :142-146.

[3] 陈元千.实用油气藏工程方法[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4.

火山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1 岩相特征

义县期在区域性地幔隆起背景下, 地壳上部出现拉张应力环境, 断层强烈活动导致大规模火山喷发;到九佛堂时期, 该区由于东南部边界断裂强烈活动, 凹陷快速下沉, 在斜坡带上火山岩经风化、搬运等沉积作用, 形成以火山碎屑岩及凝灰质砂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沉积体系, 在水下古火山口附近, 依然存在火山热液作用, 对九下段的岩性和储层进行再次改造。M31块位于斜坡带上古火山口附近, 是在义县组火山岩基底背景下形成的继承性背斜垒块。九下段储层受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共同影响。

2 岩石学特征

根据岩心、岩屑、岩石薄片鉴定及岩石化学分析认为, M31块火山岩岩性比较复杂, 发育的岩石类型包括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沉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熔岩、硅质岩及次生硅质岩等。九下段火山岩发育岩石类型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类, 包括粗面质凝灰岩、硅化凝灰岩、硅质岩。

粗面质凝灰岩:深灰色, 尘屑沉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粒径小于0.03mm火山尘, 次为陆源碎屑, 少量晶屑。火山尘蚀变深, 泥化。陆源碎屑次圆状, 以粉砂级石英、长石为主, 少量有机质残体。少量晶屑次棱角状, 以石英、长石为主。

硅化凝灰岩:火山碎屑岩部分已经硅化, 硅质含量可达75%以上, 变成次生硅质岩, 其主要岩性特征为深灰色, 尘屑凝灰结构, 火山泥球构造。碎屑主要成分以火山泥球为主, 少量晶屑。火山泥球圆状, 椭圆状, 部分具同心纹层结构, 大小为0.20-4.80mm, 岩石硅化强烈;火山泥球间硅质胶结, 沿壁生长, 具残余孔隙, 另见火山泥球内溶孔。晶屑次棱角状, 以石英、长石为主。X-衍射全岩分析硅质含量为80%以上, 钾长石含量为1%-10%, 平均为3.6%, 黏土矿物为2.5%-6.4%, 平均为3.8%, 少量的白云石类和赤铁矿、菱铁矿。

硅质岩:绿灰色, 粒屑结构, 块状构造。岩石由粒屑、少量陆源碎屑和亮晶填隙物组成。粒屑为鲕粒和砂屑, 大小为0.10-1.00mm, 圆状、椭圆状, 陆源碎屑主要为中性喷出岩、长石等, 硅化、黏土矿物化;填隙物为亮晶硅质;X-衍射全岩分析成分以石英为主, 含量80%以上, 黏土矿物为7.7%-9.9%, 少量的白云石类和赤铁矿、菱铁矿。

3 储集空间类型

M31块九佛堂组储集空间发育, 以孔隙为主, 局部发育裂缝, 孔隙包括硅质交代残余粒间孔、粒间孔以及粒间、粒内、碎屑溶蚀形成的溶蚀孔。粗面质凝灰岩以机械作用形成的粒间孔以及粒间、粒内、碎屑溶蚀形成的溶蚀孔为主;硅化凝灰岩, 火山碎屑岩部分已经硅化, 受硅质热液交代、溶蚀作用的影响, 其主要储集空间为硅质交代残余粒间孔、溶孔、成岩缝、造缝等;硅质岩主要为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颗粒溶孔等。

4 储层物性、电性特征

九下段岩心分析孔隙度为3%-17%, 渗透率为0.055'10-3-66.700'10-3μm2;孔隙度为10%-20%, 渗透率为0.2'10-3-77.8'10-3μm2, 为高孔、中低渗储层。研究区常规测井曲线上具有如下特征: (1) 粗面质凝灰岩自然伽马较高, 呈“锯齿状”, 一般为120API;中子值较高, 在10%-20%;电阻值为100-1000Ω·m; (2) 硅化凝灰岩自然伽马较低, 一般为80-120API;中子值较高, 且变化不大, 一般为12%-15%;电阻值较高, 为100-1000Ω·m; (3) 硅质岩自然伽马低切呈“平直状”, 小于50API;中子值较低, 小于10%;电阻值高达1000Ω·m以上。硅化凝灰岩原岩以火山泥球凝灰岩为主, 存在粒间孔, 经过火山后期硅质热液交代形成溶孔, 储集空间扩大, 测井解释一般为油层、储集岩。粗面质凝灰岩、硅质岩孔隙以粒间孔、微孔为主, 储集空间差, 测井解释一般为差油层、差储集岩或者非储集岩。

5 储层分布特征

九下段储集岩为硅化凝灰岩, 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硅质热液交代、溶蚀作用的影响。储层分布受到沉积作用和火山热液活动共同影响, 平面上在火山口附近储层发育, 远离火山口或者位于火山口之外, 储层发育差;纵向上随着火山活动的强弱变化, 储层呈层状交互分布。

6 结语

6.1 九下段火山岩储层岩性为粗面质硅化凝灰岩, 火山岩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 局部发育裂缝, 九下段储层受硅质热液交代、溶蚀作用的影响, 其主要储集空间为硅质交代残/余粒间孔、溶孔。

6.2 储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附近, 受硅质交代、溶蚀、风化淋滤等作用控制, 储集空间发育, 火山口地区是火山岩勘探的重点地区。

摘要:陆西凹陷M31块九下段火山岩试油试采获高产工业油流, 运用岩心、分析化验、地震、测井、生产动态资料, 在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上, 对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对研究区下一步的评价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火山岩,储集空间,储层分布,陆西凹陷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闻散文写作论文范文下一篇:税收筹划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