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心得体会范文

2023-09-18

延安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单位组织了一次延安红色学习,我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我的内心一直有难以抑制的激动。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那一串串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越发清晰而真切。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听着讲解员对革命烈士们英勇事迹的讲解,我仿佛身临其境,我对"延安精神"的那种敬意和向往油然而生。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凤凰山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那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在宝塔山革命旧址我们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在梁家河旧址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习主席为楷模的先辈知青们上山下乡,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的伟大情怀。

众所周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的历史在这里改写,建国大业从这里奠基。延安精神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路上,我沉浸在沿途的风景中,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这完全改变了我们以往对革命老区的印象。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人民难享发展的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想,这是与党和人民的牵挂和关注分不开的。

走进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等。特别是在宝塔山革命旧址,让我不仅重温了历史,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老一辈党员的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在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党员从参加革命到革命胜利,经历了一场场残酷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为广大人民谋求生存、发展和更好的未来。我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宗旨,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尤其要学习这种精神,把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在思想上,工作中有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活动中,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延安、延安》以女大学生白雁鸣、延安男娃栓柱、红军战士欧阳坚三个分别代表工农兵的不同角色,诠释了由这三大群体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故事。

这次延安之行,我受益匪浅,我在延安,看到的是历史的遗迹,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作为北化凯明的普通员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微薄之力。

延安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歇马中心学校乔兆军

2012年7月24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党总支组织的前往延安学习考察活动。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革命圣地,感受到了延安精神。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家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参观学习,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非常有幸能去延安,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在去延安的路上,我们的团队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时地唱起了 “延安颂、南泥湾、东方红太阳升”等革命歌曲。一路奔波最后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钉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他们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小米哺育了党中央,哺育了中国革命。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上下同欲,无坚不摧。“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过去,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延安是中国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二、学习了解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延安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讲话》发表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召开。这天的会和5月16日举行的第二次会议上,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主要听取大家的发言,参加过会议的老同志们回忆说,毛主席一边听,一边不时地在纸上记,时而还风趣地插上几句话。

5月23日,座谈会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晚上,三根木棍悬起一盏汽灯,照得会议厅前一片通明。毛主席“慢条斯理却气势磅礴”地作了总结性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的发表,主要有着以下两个方面的背景。 政治方面,当时全党正在自上而下地开展整顿党风、学风和文风的整风运动。与整风运动相联系的,是毛泽东进驻延安之后,以一系列重要著作,探讨了从哲学到经济,从社会到政治,从军事到文化的重要理论问题与战略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体系,而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全新成果,经过政治上的斗争检验与理论上的不断升华,已被抗战以来的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因此需要通过整风运动的学习与教育,使之得到贯彻与落实,从而达到统一全党的思想,强化精神的修养,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

文化方面,当时延安的文艺界,在总体活跃的情况下,在群众文艺方面出现了一些切近现实、服务大众的文艺追求,但在专业的文艺领域之内,也出现了一些不满现状、远离群众的文艺倾向。而来自国统区、大城市、部队中和陕西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因为带着不同的经历与立场,观念与观点,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争论很多,相持不下。一些意见通过报纸反映出来,一些意见经由肖军、欧阳山等直接反映给了毛泽东。延安的文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的不和谐的声音,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切实解决。

二、《讲话》所阐明的重要文艺理论问题

第一,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

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方向。在抗日战争的具体环境里,首先突出工农兵的地位,是为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革命斗争任务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革命文艺既要有鲜明的阶级性,又要有强烈的人民性。

毛泽东对文艺服务对象的排列是:领导者—工人阶级、同盟军—农民、主力军—人民的军队、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要为他们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这符合两个需要,既群众的需要和实际斗争的需要。而表现对象是“新的人物(工农兵),新的世界”,通过正面描写给人民以力量。如何表现?必须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党政机关,去了解和熟悉各种人,各种事,还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和他们打成一片。

第二,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这就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普及的东西比较浅显,适应人民的迫切需要;普及和提高是从人民大众是否喜闻乐见意义上讲的,正是以群众的现实需要作为依据的。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普及和服务对象的关系: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就中国范围来说,革命和革命文化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逐渐推广的。一处普及了,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别处还没有开始普及。因此一处由普及而提高的好经验可以应用于别处,使别处的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得到指导,少走许多弯路。所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正因为这样,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

第三,文艺来源于生活,要真实的反映生活。

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毛泽东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能动的创造、有取舍、有加工。而且文艺的真实决不能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还蕴含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

第四,文艺创作的典型化。

文艺的典型化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选取那些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加以提炼和概括,以达到既出人意外又在人意料之中的艺术效果。文艺的典型化,首先是矛盾和斗争的典型化,包括各式各样的矛盾。这种创造出来的典型,既反映一定社会生活本质,又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既要在人意料之中又要在人意料之外。典型的人物形象,应当是一种独特的发现,既能概括某一类人的某些共同特征,又要突出人物形象的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点,使共性和个性达到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文艺典型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人物性格,从具体人的个性、特殊性出发,才能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第五,文艺批评与思想斗争。

文艺批评是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首先,繁荣文艺创作,必须活跃文艺批评。因为文艺作品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除了作品本身的条件外,还必须靠活跃的文艺批评。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

三、《讲话》的历史意义及启示

《讲话》总结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革命文艺的方向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有力推动了文艺界整风运动,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 1.确立了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方针,推动了解放区文艺工作蓬勃发展

延安文艺座谈会和《讲话》,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按照《讲话》精神,他们深入农村、工厂、部队,坚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创作出一大批适应抗战需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比如大型新歌剧《白毛女》,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1943年春节开始的延安新秧歌、秧歌剧运动,涌现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平剧《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优秀作品。此后,春节成了解放区农民的艺术节。秧歌运动还发展到各解放区,并随着解放战争向全国推广,为坚持抗战和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扩大了党在国统区、沦陷区进步文艺工作者中的影响

1944年1月1日,《新华日报》以摘录和摘要形式刊登《讲话》主要内容。4月,郭沫若在重庆召开座谈会,介绍、学习《讲话》精神,并连续以《一切为人民》、《向人民大众学习》、《走向人民文艺》等为题,发表多篇文章,号召进步作家“努力接近人民大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希望、言语、习惯,一切喜怒哀乐的外形和内心,用以改造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回复到人民的主位”。上海、香港等地的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讲话》将会对自己的创作思想产生指导作用。他们还以各种形式发表《讲话》内容,使《讲话》精神得到广泛传播。 3.奠定了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基础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讲话》精神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艺术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把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确定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延安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虽然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学习状况和现实挑战都与延安时期截然不同,但延安精神的力量对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首先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住过的窑洞,油灯、桌案、书札、床铺、纺车一一犹在,虽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正是在这里,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其匮乏的地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带领着人民的军队同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坚守在中国革命的最前沿,相互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国内外的敌人和反动势力展开的一次次殊死较量和搏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激情岁月的英雄赞歌。在杨家岭,在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遥望着巍峨的宝塔山,面对党旗,忽然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近一个世纪的春秋更替,

多少尘封往事随风而逝,多少仁人志士已成千古,城市容颜亦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更改,但是延安精神长存,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信仰不变,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心脏,曾经吸引着无数怀抱理想和信仰的进步青年,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

延安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日,厅党委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延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一路上大家团结互助,对这次红色之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到达延安后,在几天的时间里,我们按照会场教学、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延安精神进行了回顾。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凤凰山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抗大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馆……一路走来,一路感悟。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当年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画面,又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造成了伟大的业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积累,是中华民族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得以熊熊燃烧,归根结底得益于延安革命摇篮里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那么“延安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怎样把“延安精神”贯彻落实到我 1

们的实际工作中呢?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谁服务、为谁革命,这是决定一支革命队伍性质的重要因素。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指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这也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必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得胜利的“法宝”。作为我们边防检查站,是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是深化改革的一面旗帜,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到我们日常工作的始终,一方面要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我们真诚微笑和人文关怀,为国家安全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贫困落后、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告别了那个时刻需要接受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革命战争年代,但我们现 2

在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深入的创业时期。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我们现在和将来很长时期里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困难很多、任务很重、路也很长。所以,作为一名国家安全工作人员,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继承和发扬苦奋斗的精神,要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流血牺牲的勇气,要有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作风,并把这种勇气和作风体现到日常工作的改革创新上,这是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延安,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然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同志却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重要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人人都有追求舒适安逸生活的权利,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事业并不是只有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才能创造,艰难困苦的环境往往更能激发我们奋斗的热情和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国安干警,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对享乐主义,提倡自强不息,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坚决做到不该拿的 3

一分也不要拿,不该去的地方一次也不要去,不该办的事一件也不要办,正规工作圈,净化生活圈,纯洁交友圈,通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任弼时同志是延安时期中央五大书记之一,身患重病,中央让他养病,而他在养病期间还深入基层调研,写了许多调研报告,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前行,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楷模。其实,“骆驼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大公无私、爱岗敬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当前,我们应该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正把聪明才智用到谋工作、干事业上,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表率。

通过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 4

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深入思考。我深切感悟,延安精神确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时代虽然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古来流传一句话“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党性教育体验式教学的短短五天,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经历了几十年:置身于连绵不断的黄土地、火红的革命岁月、满眼苍绿的宝塔山和梁家河。此时此刻,在我脑海里反复浮现的都是延安的斑斓色彩:黄色、红色、绿色。下面,我就从这几天印象中的延安色彩来谈谈心得体会,探寻蕴含其中的精神密码。

黄色,黄土地,炎黄伟业!黄色是延安的底色!黄色是延安厚重的自然人文色彩,延安的黄色更强化了我担当的使命。总书记强调“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天高地阔的黄土地,气势磅礴的黄河水,土黄色的窑洞旧居,还有同学们身穿的醒目黄色班服,黄色仿佛把我们与中华5000年文明、革命年代和新时代联结了起来。黄河、黄土地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中华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时代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一份子,我们要坚定地接好“初心”的接力棒,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使命,坚决扛起历史责任,在新时代的新矛盾新挑战新征程中,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红色,红色圣地,红色岁月!红色是延安的亮色!延安是一座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的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更坚定了我如槃的初心。在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等红色革命遗址,我们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十三年的地方。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红色光辉历程中,深感先辈们摸索中国革命成功之路有多么艰难与不易,也更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今天的新时代,我们更要把延安精神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最关键一条就是,不忘初心,时刻牢记群众疾苦,想着人民的利益,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绿色,孕育生命,孕育希望!绿色是延安的新色!延安是一个创造绿色奇迹的地方,延安的绿色更提振了我实干的激情。70年来,宝塔山由秃岭荒山到满眼绿色的华丽转身,见证了延安这块红色土地上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还有梁家河,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40多年来,梁家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万亩生态苹果园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是因为,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梁家河。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初心。正如乡亲们说,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这种带头实干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将更加自觉以实干担当践行“梁家河精神”,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和魄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延安那厚重的黄色、鲜亮的红色和生机勃勃的绿色,将永远在我的心头荡漾、激励我前行。延安之行即将结束,但学习不会结束,我将继续学深悟透传承“延安精神”,坚持弘扬梁家河精神,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

【篇二】

巍巍宝塔山,潺潺延河水,我又看见了你!****,我随学校中层正职培训班,来到了梁家河

培训学院,这是我第三次踏上了革命圣地——延安!前两次是在十年前,我和家人先后两次到达了从小就向往的“宝塔山”——延安。这次到延安,我眼中的延安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安宁了:白天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夜晚灯光璀璨、灯光秀将著名的宝塔山、清凉山等著名标志性建筑渲染的更加迷人。看得出,十年来,英雄的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在这块革命圣地上,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初心践行的更加具体,城市美了,人民富了,延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这次来到延安,较之前两次受教育的感受更加强烈,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感受到现在的延安处处是课堂。在延安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沿着革命先辈战斗过的足迹,回望革命峥嵘岁月,切实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艰苦奋斗、始终为民的崇高品格,为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无论是在课堂上聆听老师们的讲课、还是在杨家岭、枣园、南泥湾、梁家河的现场教学;

无论是在张思德烈士陵园朗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还是在宝塔山上的“入党宣誓”;

无论是充满感染力的激情教学,还是观看《延安保育院》的精彩演出,

时时刻刻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洗涤着灵魂。从**到陕北,跨越了1200公里的这次学习,是学校党委爱护干部、教育干部、培养干部的一次重要举措,是一次寻找初心、锤炼党性特殊的学习教育之行!这样的培训生动具体,效果显著,使我记忆终生!

延安精神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都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指出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对延安精神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这个初心和使命都是激励着、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十三年,是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辉煌的十三年。这十三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倡导、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毛泽东思想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的瑰宝。在梁家河,亲眼看见了习近平总书记

七年知青岁月的鲜明印记,七年的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彰显了共产党人“要幸福就要奋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模范传承、弘扬、践行延安精神,是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回首往昔,延安精神根植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当下,延安精神升华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展望未来,延安精神必将砥砺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守初心和使命。

中国几代领导人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在工作岗位上践行初心和使命?具体到我们学校,我认为每一名共产党员,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要为广大师生服务。

工会是连接学校党政和广大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拥有学校一支最庞大的队伍。广大教职工是学校前进发展的生力军,我们的初心,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为广大教职工服务,使教职工享受更多改革带来的实惠,让教职工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老师们的心情好了、情绪高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中,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就会以学校为荣,以是一名**民族师范学院的教职工为自豪。学校工会肩负着教育、引导、服务、维护广大教职工的职能,学校领导对广大教职工的关心、爱护、关注,许多方面都是靠工会来具体实施的。例如:在关心青年教职工方面,去年我们开展的“青春有约”青年联谊活动中,我校就有8名青年教师解决了婚姻问题,为青年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学校稳定教职工队伍做出了贡献。所以,

作为一名工会负责人、作为一名党员,在党委的领导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继续把初心和使命践行到具体工作中,高起点谋划,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想教职工所想,做教职工所需,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协调各方力量,维护教职工的权益。更好的发挥教职工心理咨询中心、法律咨询中心、健康指导中心“三个中心”的作用,依托主席接待日、微信群、爱心妈妈小屋、教职工书屋、教职工便民驿站等形式,为教职工做好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工会的一份力量,贡献一名党员的力量。

【篇三】

**年**,我参加了“**法院党性修养教育及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五天的教育培训中,我们听取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的专题授课,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陵园、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延川县梁家河村等地方。短短的数天时间的学习,让我们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会和领悟。

学习延安精神,就是学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方向,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通过学习,我们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目前法院面临的案多人少现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高质、高效审理各类案件,为实现法治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学习,我们要心系人民群众,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我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认真搞好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工作。

通过学习,我们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案件审理中,攻坚克难,认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珍爱人生范文下一篇:营销渠道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