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范文

2024-07-09

体积与容积范文第1篇

体积与容积

上肥地中心小学:安静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材41-42页)

教案背景: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 的问题。用两个相同的量杯到入相同的水,再放入土豆和红薯,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说明它们都占了一定的空间;还能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再揭示体积的概念。接着,教材又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再揭示容器的概念

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再辅以直观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 的问题。用两个相同的量杯到入相同的水,再放入土豆和红薯,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说明它们都占了一定的空间;还能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再学生有了比较充分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再揭示体积的概念。接着,教材又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再揭示容器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

两个相同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水、土豆(或其他物体)1-2个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

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乌鸦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喝水问题的!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

2、师生欣赏《乌鸦喝水》动画片。

二、提出问题,理解体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 (2)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 (3)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

2、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交流,板书关键词:占空间的大小。

3、联系生活,理解问题。 (1)提问。

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那些物体占的空间大?那些物体占的空间小? (2)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4、揭示体积的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三、动手实验,理解容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液体,比如水,气体,比如空气,是否有体积呢?怎样来证明你的说法?

2、动手实验,理解容积的含义。

(1)教师出示类似教材第41页“想一想”的两个杯子,提出: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的水多?哪个杯子装的水少? (2)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进行交流。 (3)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师生共同做实验验证。

3、揭示容积的概念。

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四、区别容积和体积

提问:容积和体积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教师加以引导。

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所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六、巩固练习

1、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2、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物体的2倍。

七、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范文第2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

3、在操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具:烧杯(三个)、石块(两块)、饮料盒(三个)长方体盒子(两个)、容器(两个)、小正方体块等等。

2、学具:小正方体块(24个)硬币(每人4枚)

四、教学活动:

一、课前谈话:

“三·八”节那天,幼儿园的老师留了一个作业:让每个小朋友为妈妈做一件事,很多小朋友都觉得给妈妈打一次洗脚水,比较简单。一位小朋友,打了半盆水;另一位小朋友打了半盆水之后觉得不太满意,就又打了一些水,终于打了满满的一盆水。你觉得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学生发言

黄口二小 李海侠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生活经验,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体积

活动一:初步体会体积的含义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烧杯,里面有同样多的水,三个一样大小的饮料盒,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饮料盒中,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

师:如果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饮料盒中,想一想你会看到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每个烧杯里都会剩下一样多的水。 师:会不会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教师操作 学生观察

师:为什么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饮料盒中有其他的物体。 师:那会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学生独立思考 组内交流 汇报 预设:

1、饮料盒里的水没倒满

2、有可能会想到具体的物体。

3、放在水里可以沉下去。

4、每个盒子里的物体大小不一样。 验证猜测

(将饮料盒中的水倒回烧杯,并取出饮料盒内的物体观察)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这样设计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且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活动二:学练结合

1、说一说教室里的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小?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体积的认识)

2、42页试一试: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 学生独立思考 组内交流 汇报

(让学生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为学习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做基础)

3、用枚数相等的硬币分别垒成42页书中的形状,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觉得一元钱的硬币垒在一起时,直的和斜的体积不一样。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虽然同一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

4、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捏成正方体,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一些?为什么?

(在观察与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

(二)认识容积 活动一:初步体会容积的含义

(出示长方体的盒子,体积有明显差异) 师:猜一猜:哪个盒子里书的体积大?为什么? 学生思考 汇报

(因这两个盒子的形状一样,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谁大谁小) (出示正方体、圆柱体的容器)

师:如果是这样的两个容器呢?哪一个里面的体积大一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思考后汇报 (说清具体的做法)

预设:

1、将一个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2、用量杯向容器内倒水 实验验证

小结: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容器容纳的水的体积是一样的 板书:容纳

总结并完成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活动二:学练结合

1、说一说教室里哪些容器的容积比较大?哪些容器的容积比较小?

(结合实际体会容器的容积)

2、(42页3)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到了3杯,而小红到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独立思考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每个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3杯就可能等于2杯)

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42页4)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独立思考 后组内交流 汇报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物体的形状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

(让学生在总结中,升华对知识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与容积范文第3篇

1 定容积放空量油标准的确定

放空量油是在常压下将管线内原油放空到容器内, 计算出油量的体积或重量, 再换算出日产量的计量方法。

1.1 定容积放空量油理论依据

定容积放空量油基于常规放空量油方法, “定容积”参考借鉴分离器量油容积, 并以功图算产为定性指导。

1.2 放空计量容积的确定

放空量油常规是将原油放空至量油池、储油罐中, 对于需放空量油的井多又分散时用量油池或储油罐不适用。为了方便快捷, 现场放空量油时将原油放空到袋子内, 称重后计算出日产液量。

1.3 量油前放空废弃容积的确定

打开一侧生产阀门关闭管线上生产阀门瞬间油流会喷涌流出, 此时接在袋中的液体放在计算容积内会造成量油偏高, 要将这部分容积废弃掉, 废弃多少容积合适?

废弃容积参考分离器量油时液位排至分离器量油下标高的距离。分离器量油时将液位排至下标高以下, 排至下标高以下多少与产量和气量有关。一般低产低气量井排至离下标线近, 高产高气量井排至离下标线远;根据现场大量实验摸索总结出不同产量和气量井排至离下标高线的距离, 根据此距离计算出容积, 再根据容积折算出最低废弃放空的袋数。

2 定容积放空计量放空时间的确定

从接计量油流时开始计时, 到接够规定的放空袋数计时结束, 得出放空量油时间。

3 定容积放空计量的操作注意事项

3.1 人员、辅助设备的配备

3.1.1 人员:

需要3人或以上人员。

3.1.2 辅助设备:

袋子 (要求装100斤的标准袋, 内衬要有一层密封塑料可避免油水泄漏) 、秒表、秤、弯头 (与丝堵口连接, 弯头内径与管线内径一致) 、电焊机 (井口丝堵若未焊死不需要) 。

3.2 对井口的要求

要求井口是标准井口, 即两个生产阀门齐全, 如果是简易井口将其改造成能标准井口。

3.3 放空计量的操作步骤

3.3.1 操作前先测功图

放空量油前先测功图, 尤其是新投产井, 通过功图初步了解油井的产液情况。

3.3.2 放空计量的操作步骤

解卡箍打开丝堵, 将弯头连接在放空管线上;一人打开未与管线连通的生产阀门, 同时一人关闭另一生产阀门;用袋子接放空油流、再用另一袋子接计量油流, 接计量油流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 计量油流结后计时结束, 将计量袋口系上作好标记;量油结束后, 打开与管线连通的生产阀门、关闭另一生产阀门;将放空量油阀门丝堵安装好或焊死;将计量油流秤重、折算成日产液量。

3.3.3 放空计量计算公式

日产液量计算公式:

4 定容积放空量油在现场的应用实例

4.1 解决现场产液资料录取困难的问题

4.1.1 解决串联拉油井产液资料计量困难的问题

留19、留19~4、留19~5、留19~6、留19~7、留19~9井是6口井串联后进三个罐的拉油井, 采用定容积放空计量每口单井液量, 6口井的单井液相加与月平均拉油量对比吻合度较高。

4.1.2 解决离计量站远低产串联井产液资料计量困难的问题

路46~80X是2014年8月31日投产, 与其它5口井串联进留80计量站, 6口合液仅有10吨/日, 单井离计量站有2.5公里, 采用定容积放空量油录取到该井日产液量, 放空计量结果5.2吨/日与功图形状得出产液量吻合度较高。

4.1.3 快速查清串联变化单井

留36井、路36~20X、路36~21X井3口井管线在井口串联后进入计量站, 3口井合液在下降, 若采作常规停其余井单量1口井方法, 费时费力还不能快速查清是哪口单井发生变化, 采用定容积放空计量法快速查清是路36~21X液量下降, 结合功图资料发现是因稠油影响造成的泵漏, 洗井后油井恢复正常。

4.2 实现了基础资料的快速录取

4.2.1 实现日产液量的快速录取

如一组5口串联拉油井若采用每口井停2小时单时其它井, 共需10小时;定容积放空计量每口井只需20~30分钟, 5口井共需1.7小时~2.5小时就可结束, 能节约近8小时。

4.2.2 实现含水资料的快速录取

无井口取样器串联井取样需停2~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而放空计量同时取样比停井站内取样省时快速、准确率更高。

5 结语

定容积放空量油解决了因地面工艺流程造成液量资料录取困难问题, 使基础性资料录取的更齐全;定容积放空计量是以功图算产作为定性对比, 以分离器计量标高为依据计量液量, 计量结果准确度高;定容积放空计量录取资料用时短, 工作效率高;定容积放空计量无需要停井操作, 减少卡井风险;定容积放空计量适合应用于低气油比井中。

摘要:随着油井地面工艺流程日趋复杂及多样性, 靠常规的计量仪器和方法录取离站远的低产串联井及串联拉油井的日产液资料时遇到录取困难、甚至无法录取的问题, 资料无法达到“齐、全、准、快”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定容积放空量油方法并应用于生产现场, 能够准确、快捷、齐全地录取到这部分特殊井的日产液资料。

关键词:定容积,放空量油日产液

参考文献

体积与容积范文第4篇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

1.1 荷载引起的裂缝

1.1.1 直接应力裂缝

指在外荷载的直接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导致直接应力裂缝的主要原因为: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 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施工阶段中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 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 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 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

1.1.2 次应力裂缝

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的裂缝, 是产生荷载裂缝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次应力裂缝的主要原因为: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 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时考虑不全面, 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较大的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湖凝土结构中经常需要开槽、凿洞、设置牛腿等, 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 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这些受力构件在挖孔后, 应力流将产生绕射现象, 在孔洞附近比较密集, 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 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1.2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将发生变形, 若变形遭到约束, 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 当应力超过大体积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 在硬化过程中, 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 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 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而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 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 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使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 或者是大体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 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 而产生收缩, 表面收缩的大体积混凝土受内部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 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只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1.3 收缩引起的裂缝

塑性收缩。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4~5h水泥水化反应最为激烈, 水份急剧蒸发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失水收缩, 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 而此时大体积混凝土尚未最终硬化, 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 或者大体积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 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 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 而此时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 因此产生龟裂。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大体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干缩。大体积混凝土硬结以后, 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 湿度逐步降低, 体积减小, 称为缩水收缩 (干缩) 。因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 内部损失慢, 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 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 致使表面大体积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大体积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 便产生收缩裂缝。

2 裂缝处理

2.1 环氧胶结剂修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2.1.1 裂缝处理

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用人工凿成V形槽, 其宽度、深度视裂缝大小而定。当裂缝宽度大于0.1mm时, 槽深2cm, 宽4cm;裂缝深度0.1mm~0.6mm时, 槽深2.5c m, 宽4.5c m;裂缝深度1mm左右时, 槽深2.5cm, 宽5cm。V形槽凿好后, 用钢丝刷刷去石粉、松动颗粒和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污垢, 用水冲洗干净。如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有油污, 则须用丙酮、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洗净, 然后用高温灯泡、电热吹风或喷灯等用具烘干。

2.1.2 裂缝修补

裂缝槽处理完成后, 先在槽内用毛刷涂刷一层环氧基液 (配比可采用环氧树脂∶乙二胺∶二丁脂∶丙酮=100∶8∶10~25∶20~30) 。要求涂抹均匀, 厚度再1mm左右。然后在槽内回填环氧砂浆 (配比可采用环氧树脂∶间苯二胺∶环氧丙烷苯基醚∶聚酯树脂∶石英粉∶黄砂=100∶16∶20∶30∶200∶600) , 回填时要充分振捣、抹平, 最后在涂一层环氧基液。

2.2 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修补, 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中, 胶结材料硬化后与大体积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 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 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2.3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 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 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大体积混凝土补强加固。

摘要:本文依据现有理论与工程经验, 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处理,预防

参考文献

[1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 蔚建华.预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要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体积与容积范文第5篇

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引起裂缝的原因较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原材料不合格、施工方法不当、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1.1 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 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 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 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升高。由于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 随着施工过程的延续, 大量的水化热越积越多, 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越来越高, 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温差过大时, 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到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不足以抵抗产生的温度应力时, 就会出现裂缝。

1.2 收缩引起裂缝

混凝土中的拌和水只有20%的水分是水泥进行水化热时所需要的, 其余的将被蒸发掉。随着混凝土的干燥, 会出现干缩, 由于混凝土表面收缩较快, 中心收缩较慢, 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拉应力, 从而产生了一些裂缝。此类裂缝一般较浅, 但却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钢筋保护层的效果, 因而也需严格加以控制。

另外, 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硬化前处于塑性状态之时, 由于上部混凝土的均匀沉降受到了限制, 如遇到钢筋和较大的骨料, 或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 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 超出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导致结构开裂。

1.3 材料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 抗拉强度仅是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 所以混凝土在瞬间荷载作用下, 更容易开裂, 甚至断裂。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 如果由于混凝土原材料不均匀, 水灰比不稳定, 或是运输与浇筑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等, 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抗拉强度的不均匀, 出现了抗拉强度很低的、易产生裂缝的薄弱部位, 则更加剧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形成。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控

2.1 原材料的选用与控制

从材料选择的角度, 一开始配制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时, 需选用收缩性较低的水泥, 并合理搭配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 水泥强度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 并尽量选用中热或低热水泥, 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降低水泥的用量, 减少水化热。

适当掺入粉煤灰, 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与耐久性, 减小收缩, 减少胶凝材料产生的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拌和混凝土, 一般说来, 可选用4mm~40mm连续级配的石子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粗骨料, 粗骨料中的针片状石子严禁超标, 细骨料尽量采用中砂, 不得使用细砂, 同时, 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 一般砂控制在2%以内, 石子在1%以内。

控制水灰比, 一般控制在0.6以下, 并可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 这样在浇筑过程中可以减缓混凝土浇筑速度, 以利于混凝土的散热。

外加剂的选用:适当选用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 这对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 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水性, 降低水化热, 推迟热峰出现时间, 提高混凝土的力学、耐久性等均起着重要作用。

2.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控制

控制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拌和物的温度有直接关系, 影响混凝土的拌合物温度的主要是石子和拌和水的温度, 因此, 高温季节要获得较低的混凝土入模温度,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石子与水的温度, 采取的方法主要有:骨料料堆加设遮阳或采取喷淋, 一般粗骨料温度下降0.8℃~1.1℃, 就可使混凝土温度下降0.5℃;在高温天气时, 可采用加冰冷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和, 但注意加冰量不能超过拌和用水量的75%, 使用加冰冷水拌和可使混凝土温度降低最大在11℃以内;在泵车和浇筑地点采取遮阳措施等。一般说来, 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高温季节浇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时,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 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水管, 在混凝土水化过程的初期, 采取通冷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冷却水管可采用30mm~50mm的钢管, 按结构物尺寸分层错开布置。

混凝土进场要严格进行抽样检测, 保证混凝土的组成、配比不发生波动。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20±20mm为宜, 坍落度不足时, 严禁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层进行, 同时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 提高密实度。

尽量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内部温升阶段的内外温差, 为此, 可采取尽量晚拆模, 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加盖保温材料、蓄水养护等, 以控制内外温差在预定值以内, 同时防止水分蒸发,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研究结果和经验表明, 如果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内, 就可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

2.3 裂缝的控制与处理技术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但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还会造成钢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性等, 因此, 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我们应区别加以对待和处理, 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常用的裂缝处理措施有:表面修补、嵌缝灌浆、结构加固等。

2.3.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是一种常用的简单处理办法,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承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的处理, 为防止裂缝的继续开裂, 可在裂缝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 同时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涂刷沥青等防腐材料。

2.3.2 嵌缝灌浆法

此法适用于对结构有影响或有抗渗要求的裂缝的处理, 通常沿裂缝凿槽, 在槽内嵌塑性止水材料, 应用较多的是聚氯乙稀胶泥。然后沿裂缝两侧钻孔, 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裂缝中, 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整体, 达到封闭的目的, 胶结材料一般为水泥浆、环氧树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

2.3.3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结构的使用时, 就要采取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 一般可采取: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粘贴钢板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产生裂缝较多, 但一般也多为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不当、不到位, 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在进行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 若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将各种情况考虑周全, 加强施工管理, 严格按国家规范要求施工, 就能将裂缝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甚至杜绝其发生。2009至2010年上半年, 作者参与华能沁北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 前期进行建筑物基础施工时, 多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由于参考采取了以上合理防控措施, 并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有效预防了各建构筑物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为整个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要:电力工程中建筑物基础体积往往较大, 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如控制不当, 容易产生裂缝,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经验, 并查阅大量资料, 对电力工程基础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裂缝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 希望在类似工程中提供借鉴。

上一篇:谈人生感悟范文下一篇:同学会议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