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从新世纪是知识爆炸、超级直接经济交换时代,到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浓厚,学生们被动读书,导致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低下,鲜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成果,揭示了“管理学习”的必要性,并阐明了管理学习的具体方法及其意义。管理学习学会读书少教多学一、管理学习的必要性(一)知识爆炸,教育成果与信息文明特征相背有史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从直接经济交换时代——农业文明阶段,发展到了间接经济交换时代——工业文明阶段;目前,已从间接交换经济时代,发展到了超级直接经济交换时代——信息文明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新的生产力——网络。再加上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其中的流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智能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网络的技术支持,使得地球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不仅“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成为现实,还让“通话见面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因此信息文明时代,是按需生产,让滞销、浪费趋于-∞(无穷小)的阶段。使得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本世纪初有如下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仅占10%。现代人在校读书时间过长,如果一年不落地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毕业”,其年龄已为二十六、七岁。然而当今社会能活过百岁的老人依然鲜见,由于生活条件比工业时代优越,只是高龄老人增多而已。这使得风华正茂的学子们,来不及品味美好的青春,一踏上社会就几近而立之年了。莘莘学子“所学是否既所用”都成问题,这正与目前时代的特征“超级直接经济交换时代”形成了矛盾。(二)应试教育,学历明显高分低能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浓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背“各学科的标准答案”,读书只为考试,绝大多数教师只教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这样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禁锢。中国在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从以上关系式中可明显看出,2000年后的同等学历分值低于2000年前的,其能力自然随之降低,所以说“学历高”不等于“高能力”!从而导致当今社会大本毕业找工作都底气不足,只有研究生毕业(从小到大读书共19年)后26、27岁,才会有信心去找一份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工作!信息时代的中国把“自古英雄出少年,变成了当代英雄出长者(某某院士基本都是年过半百)”的一种怪事,鲜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科研成果。要知道没有比尔·盖茨1975年19岁时的白手起家,人类就不可能这么快就进入了信息时代。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学科,必须要培养学生“管理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少年得志。让各行各业的人才横空出世,再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神话。学海无崖,有法则近。二、管理学习的内涵及其具体方法(一)管理学习的内涵就是在现有的知识储备量的基础上,使用有效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发现其自身的特长所在,使其在学习中选择机会。其实质就是让学生有架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么自学,要么向他人请教。(二)管理学习的具体方法1.开设学会读书课。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读懂书的好习惯,逐步使其具有独立的见解和架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开设读书课。要以孩子的个性为基点,让孩子自己或引导孩子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或科学类书籍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随时答疑。读完后让孩子先说一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知识,你最喜欢本书中的什么内容,什么内容让你感到很难忘或很受益?兴趣会让孩子从读书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样的读书课,不可能是一对一的辅导,这就要求指导老师知识面宽,至少通读过孩子喜欢读的书籍才能答疑解惑。当孩子读过两三本以上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后,就要引导孩子开始写“读后感”或本书简介之类的读书笔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能读懂自己有兴趣的书籍之后,就自然会用已有的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去攻克感觉枯燥的、却对其生存发展又必须要知道的课程,因为知识是触类旁通的。到初中后,可以指导、训练学生“自学”教材的能力。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多元化)为主,“封闭性”的问题(答案唯一)为辅。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将“读不懂的内容”作标记;之后在听老师讲课时,重点听有“标记”的内容,检查“非标记”内容是否真的听懂了?这样在每个学科上,都培养学生这种“先自修再自查”的好习惯。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的五六年间,可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到高中时,随着孩子知识量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学习中一定会有“选择学习”和质疑某个“知识点”的能力。此时的读书课,可让孩子在读完所选书籍之后,可引导其写一篇“读《×××》之我见”之类的小论文,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开设学会读书课,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兴趣出发,以点带面,可达到全面发展的学习效果。因为孔圣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喜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实行它为快乐)之者。”2.少教多学。其原则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而科学地筛选教学内容,用“知识做基础,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法,以少教多学为准绳,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潜质,逐步让孩子具有“管理学习的能力。”少教多学的切入点是要把所有学科的学习内容归纳为“概念、知识和技能”三类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1)概念: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概念的讲授要“一贯耳、二理解、三记忆”,从而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通俗地说:贯耳就是将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概念名称事先不讲解而直接贯穿于文章的段落之中,以阅读理解、说明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先学习,其中设填空、提问等题型以引导学生理解该概念,如学生能在段落中理解概念更好;如不能,脑海中会记忆了许多“不理解的名称”。此时老师再去讲解他“不理解的名称”,由于孩子的求知欲很强,就会很快理解并牢记。(2)知识:人类认识自然或社会成果的结晶,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重在理解和内化。就是让其能分辨一事物、而不是它事物,并能在学习者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利用。(3)技能:技艺才能。它的重要性和涵义古人早有诠释。a.古人对技能的理解①技能是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春秋管子《管子.形势解》:“明主犹造(再生)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不会生活困难,也不会受到制度的伤害)。”②技能不是人人能通晓的。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然吾闻浮屠人善幻(丰富的想象力),多技能;闲如通其术(高闲如能通晓他们才艺的话),则吾不能知矣(然而我就无法通晓了)。”③有技能的人,是令人赏识的人。如明李贽《李生十交文》:“技能可人,则有若琴师、射士、棋局、书工(缮写人员)其人焉。”技能珍贵,不能失传。如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文儒近臣不当(适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那身怀绝技的人,将无法将其技能传于后人)。”b.技能的具体教学方法首先,技能的教学要侧重基本功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使学生熟练掌握所教的基本技能。其次,在熟练了基本功的技能之后,再训练其技能的运用能力。从简单应用,到复杂应用,再到综合运用,步步提升。逐步引导学生们能将这种技能的一般方法,不自觉地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中,从而使其具有管理学习的能力。当这种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其创新能力也就不自觉地成长起来了,也就是说在不自觉中建构着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再次,特别要注意的是——技能不是人人能通晓的。因此在技能的教学中,只能让人人学会最基本的入门级别的技能就够了,而不能逼迫所有学生都去掌握提高级别的技能。如数学很多学生就比较难于深入地学习。如“中国‘差生(主要是数学差所致)’在加拿大成‘天才(走艺术创作之路)’”的故事,就说明由于我们对学生评价机制的缺限,而无法让天才学生崭露头角。总之,无论在哪个学科的教学中,只要将其所有教学内容,归纳为:概念、知识和技能三类,再精选出其中的要点,選用该学段学生“最容易、最快捷”接授所学内容的教法进行有效教学,即让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逐步建构起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就一定能达到“少教多学”的教学效果。三、管理学习意义管理学习中的“学会读书”,是以“看”为主的学习方法,男生擅长的是“看”;管理学习中的“少教多学”,是以“听”为主的学习方法,女生擅长“听”。从“所看”中分析问题,就会有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具有创新能力;从“所听”中记忆和模仿,从而有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管理学习,可同时开发男生和女生本身的优势,弥补其自身的不足之。在学习中既有“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让学生具有架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管理学习,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教学体现;管理学习,可让孩子们自己有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发现自己的特长所在,在学习中选择机会;管理学习,能进行有效教学,实现“使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教与学的质量的转移”,实现如《中外哲理名言4》中北京市的孙奉中所言:教育任务的终极,是所有受教育者都具备了自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12.

[3]熊丙奇.中国“差生”在加拿大成“天才”.发现,2011,(12).

[4]鲁亚玲.少教多学教学设计.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但是长期以来, 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 甚至被忽略, 主要因为大家认为说明文教不出“语文味”, 难入情境, 致使课堂乏味低效。教师对于语言平实、堪称典范的说明文, 如《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就“认真耐心”地将其肢解, 抽血去肉, 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 美其名曰“授之以渔”, 其余说明文尤其是科学小品文就以学生容易读懂为由, 让其以自学的形式自行解决。如此一来, 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

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广大语文教师, 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念, 改变教学理念, 重视说明文教学。相比较语言生动、情感丰富、文学色彩比较浓的课文, 说明文在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方面起到的作用看似低些, 其实反之, 它们更能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 更能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更便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1 从长远来看, 加强说明文教学,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影响

1.1 提高默读速度, 在潜心阅读中提炼信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说明文语言不便于诵读的训练, 但是有利于加强精读、略读和浏览方法的指导。知识性强的文字更需要专注阅读才能将内容了然于心, 所以, 说明文的阅读更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潜心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师一定不可错过教学良机。

1.2 锻炼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缜密习惯

说明文语言的精炼准确性虽然缺乏朦胧的诗意、感人的情怀, 少了语言品味赏析环节, 但是它对于学生语意笼统、缺乏条理等不良倾向的纠正起着有力的作用。现在的学生敢于表达但是不善于表达, 主要存在思维不清、条理失度方面的毛病。认真学习说明文的语言, 从锻炼归纳能力入手, 练习言简意赅的表情达意, 长期坚持, 定能日见成效。

1.3 尊重客观事实,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观

学生往往对一些熟悉的事物形成了概念化感性化的认识 (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 , 比如:蚂蚁是勤劳的, 狐狸是狡猾的, 狼是凶残的等等。对其具体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仅停留在肤浅的认知上, 流于片面甚至歪曲。只有虚心学习说明文, 在求知的动机上对作者以及科学工作者怀有敬意, 才能认真地去分析阅读, 不仅拓宽知识面, 也防止主观臆断行为的形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寻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1.4 留心观察事物, 初步形成格物致知意识

文学类作品以其语言的感染力打动学生,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的确容易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课堂洋溢着“语文味”, 体现出语文课堂的精彩魅力。但这仅仅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说明文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探究心理、逻辑思维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有效集中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5 关注地球生物, 切实热爱自然, 珍视生命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而不是以救世主自居。如果总是摆着高姿态俯视万物, 即使高喊一些漂亮的口号, 其行为本身仍是矫情做作, 没有诚意的。热爱自然就应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尊重生命就应该以友好的姿态走近它们体察它们, 走近, 不是为了伤害;体察, 不是为了控制。这种真正平等的态度才能产生和谐相处的行为。法布尔的《绿色蝈蝈》就向我们诠释了这样的诚意。学生在此基础上读名著《昆虫记》还会有什么阅读压力可言?

2 提高说明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1 树立明确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 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认为说明文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其实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 学好说明文, 树立明确的目标, 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所以无论是从当前应试角度来看还是从长远利益来看, 学好说明文至关重要, 应让学生提高意识, 明确学习说明文的重要性。

2.2 激发学习兴趣

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 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 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 教学效果则会好些。不久前, 笔者上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 课前介绍了恐龙的知识, 用幻灯片放映各种恐龙的图片, 然后引导学生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落日的幻觉》一课时, 让学生背诵:“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接着再提问题, 落日真是“圆”的吗?因为夕阳西下是学生所熟悉的景象, 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 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 课堂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了。笔者一般是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2.3 掌握文体知识

说明文毕竟是三大文体之一,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并能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这些说明知识并不是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是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析体会。说明方法这部分知识一向是大家认为比较简单的一块, 其实有几种概念学生不易把握。具体是: (1) 打比方和比喻; (2) 引资料和引用; (3) 摹状貌和描写; (4) 作比较和对比。应该引导学生分清概念类别, 防止混淆。

2.4 拓展说明内容

叶老说过, 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 教师还可以适度补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比如, 《死海不死》这篇科技小品, 让学生了解了死海的成因和变迁, 使他们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趁热打铁, 印发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未来海底世界》 (选自《中学生之友》) 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小品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 在内容上与课文互为补充, 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 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 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 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 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 开阔视野, 培养能力, 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 因为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 能引人入胜, 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2.5 训练阅读方法

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到的阅读说明文的知识、技巧、能力的机会。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得到满足感、成就感, 得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 进一步熟练运用学到知识的能力, 熟能生巧, 在运用中发现新的规律, 进而达到创新式地阅读说明文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选择训练材料时, 教师要选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有一定趣味的、难度适中的文章, 设计有针对性的系列化的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把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 逐步掌握多种不同的特点说明文, 在这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全过程的参与设计、指导、点拨。如关于说明文开头文字的作用理解,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归纳出说明文的开头形式从表达方式上看有三种:叙述性文字、议论性文字、说明性文字。明确在说明文中, 以叙述性文字作为说明文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内容,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吸引读者;以说明性文字开头, 一般是概括说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总领全文;以议论开头, 一般是引出议论内容, 揭示说明对象的意义等。像说明文中引用材料的作用理解、说明文的结尾形式的作用常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用比较去理解。

总之, 说明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实际考虑,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潜力, 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真正做到老师教得少而学生得到的多。

摘要:初中说明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中与其他文体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有助于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重视加强说明文教学, 从树立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文体知识、拓展说明内容、训练阅读方法入手, 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有效性。

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这4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课文”,这些习题都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的具体体现。口语交际的“注意说话的语气”,从交际的角度反映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语文园地一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对“注意重音”的小结与运用。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其中“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要巩固学生在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学,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本单元在《找春天》一文中安排了一次“找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是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观察体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机。教学时要做好安排,把“找春天”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四是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 1

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8)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

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9)实习法

实习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方法和实验方法比较起来,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它在让学生获得直接知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却有其特殊的作用。

瓜傻式”教学法----将数学那种严密的逻辑演绎过程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通过让学生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的产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作欲。使枯燥干涩的数学概念演绎变得生动起来。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 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 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 “ 再创造 ” 有关数学问题口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还对数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 , 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 , 小组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 型等几种类型。目前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 , 真正意义上的合 作一一相互依存地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

“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知识。

情境激励法

这种方法是由上海静安一小教师吴森逸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它主要从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以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热情。运用这种教学法应遵循三条原则:(1)以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物;(2)在观察中逐步提出设想,并使之成为指示学生探索研究的方面;(3)不断将设想与具体事物对照修正,经过分析、综合的思考,形成符合客观事物的概念。直观教学法

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当前,教师在运用此法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形象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直观教学法的运用也要注意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课堂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西欧于17世纪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采用。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法,其中的“议议”就是采用课堂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等。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求学生普遍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简要概括出问题的答案。在小学可与讲授法、谈话法结合运用。

快乐教学法

这是陕西省蒲城县苏坊乡中心小学教师赵来香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她认识到刚入学的儿童好动、好跳、好唱、天真活泼,又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采取“快乐教学”,可以较好地开发儿童智力。于是,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文化,接受教育。 “快乐教学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作法是:围绕教学大纲,挖掘快乐因素;巧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乐趣;文字画面结合,学生能看能听;开展游戏活动,组织各种竞赛;课堂内外结合,走向自然、社会。赵来香用“快乐教学法”教出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想象想象丰富,有创造性,学习成绩提高显著。比较分析法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小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注意到有相当多的课文段落文字优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他们针对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出可让学生比较的段落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欣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增强对课文的感受,使学生懂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的。比较分析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

故事创作法

故事创作法是创造性作文训练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练习方式。目前在国外备受推崇,在国内正在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训练形式包括寓言、童话、想象性故事等。训练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以敏锐的感受性,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独创性,写出具有个性的好文章。独联体(苏

联)教授拉德任斯卡雅在介绍故事创作法时指出,虚构不是无中生有,它同样以实际生活为依据,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应符全生活的实际。编拟故事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故事创作法训练类型有:

(1) 按照某一个情节进行扩写;

(2) 按照某一个开头进行续写;

按照规定的题目虚构全文。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注入式教学法”根本对立。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为其理论基础的,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启发”一词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使 用 说 明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交流与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减轻广大语文教师抄写教案的负担,以使老师们能挤出更多的时间真正思考如何上好每节课,教研室在面向全区征集优秀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依托小学语文“茉莉花香”工作室,编撰了这套《宿城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及课件》,以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和使用。为真正发挥这套教学设计的作用,不断提升与完善这套教学设计的品质与质量,特提出如下的使用意见:

一、强化二次备课。教师应潜心备课,吃透文本,理解设计意图,把握设计思路,抓住设计要点,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加、添、改,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二、强化集体备课。真正利用“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三、强化教后反思。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真反思自身教学亮点与不足,及时捕捉闪光的思想与优秀的教法,查找不足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

说明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 为完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合理书写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现行使用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84份,根据法律文件的规定对其项目标示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 中成药药品说明书项目标示齐全率为0%,安全性项目标示及表述用语和修订方面也存在问题。结论 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书写亟待完善,需进一步注重提升标示项目的完整性与表述的科学性。

关键词: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3.034

近年来中成药发展迅速,主要因其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异味和不良刺激等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药的成分组成和药量配比不能随症加减。因此,用以指导患者正确合理服用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随机抽取现行使用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84份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年号+顺序号”为准,收集生产日期为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之间大连地区医药市场上正在销售使用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共84份,其中包含处方药、非处方药,涵盖丸

1.2 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通知印发的《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和《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国食药监注〔2006〕540号)等规定,对药品说明书中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警示语、通用名称、汉语拼音、成分、性状、功能主治与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共25项内容进行项目标示情况统计与安全性项目内容调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品说明书项目标示情况

将84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分项统计,按照25项内容进行归纳,记录每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项目标示情况,从而分项计算出标示量和标示率。详见表1。

2.2 药品说明书安全性项目标示情况

本次调查分析的药物安全性项目内容包括中成药药品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4项。详见表2。

无实质性内容是指在说明书中表述为“尚不明确”,或“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以及“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等没有实质性描述内容的情况;有实质性内容是指除上述表述语言外,在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含有具体的描述内容的情况,如在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中阐述了用药治疗需注意的具体内容或者提示了有效的停药措施等。

3 分析与讨论

3.1 药品说明书项目内容不完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通用名称、功能主治与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和生产企业在每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均有标示外,其他项目都存在缺失情况。尤其警示语、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及临床试验,项目标示率为0%,表明缺失情况甚为严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中在警示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项目下“如未进行该项研究,可不列此项”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成分复杂的中成药而言,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以上项目的研究较为困难,难以获得有效的结果。

3.2 药品说明书用语表述不规范

在调查的84份说明书中,有许多文字表述缺乏规范性。其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功能主治、适应症与用法用量方面。在功能主治方面表现为术语描述专业性较强,不利于消费者自行阅读与理解。而且,有些说明书表述甚至将其与药理作用相混淆。用法用量方面则表现为对患者年龄的描述过于宽泛,缺乏合理界定,导致药品用量的大小十分悬殊,失去了实际的指导意义。另外,有些说明书对药品用法的介绍过于简单,未明确规定给药途径,服用时间的表达也有所欠缺,影响药物的合理吸收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5条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规定,说明书的文字表述应客观、科学、规范、准确、简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6条指出,非处方药说明书的用语应当科学、易懂,便于消费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因此,药品说明书的语言应客观、科学,文字表达要简明易懂。

3.3 药品说明书安全性项目标示不明

安全性项目包括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4项,本次所调查的药品说明书均存在标示不明的问题。以不良反应项目为例,《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对不良反应项的书写要求规定为“应当实事求是地详细列出该药品不良反应,并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或症状的系统性列出”。此次调查中,不良反应项目虽标示明确,达到58.3%,但无实质性内容的情况却占35.7%,且有关提示急救措施率为0%。这表明大部分中成药生产企业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不能准确描述不良反应的范围和程度。这一现象同样与《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的规定有关。如对于不良反应,“尚不清楚有无不良反应的,可在该项下以‘尚不明确’来表述”。这就使药品生产企业对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项目不够重视,为合理用药带来隐患。

3.4 药品说明书修订不及时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药品说明书核准日期与修订日期陈旧,如在某企业生产的银黄颗粒(甲类)的说明书中,核准日期是2007年3月28日,修改日期为2009年6月25日。另一生产企业的情况较好,修订日期为2011年2月22日,但也已有3年之久。这说明药品生产企业不太注重药品信息的收集与更新,不能及时将新信息加入说明书中,使中成药用药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针对中药的特点明确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完善、修订及维护应成为经常性的工作。实践中,任何新药的试验由于科研力量或者临床环境等有限,很难全面掌握其有效信息。因此,在中成药品种上市后,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积极跟踪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亦应对此加强监管,使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及时得到修改和补充。

4 对策与建议

4.1 全面完善法律依据

4.1.1 制定单独法律规范 当前医药市场除传统中成药外,还有很多新型的中成药品种。其说明书问题较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制于临床试验的水平,导致不良反应、禁忌等事项研究不够充分。再加上中成药的成分组成和药量配比通常一成不变,致使中成药与其他类药品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国家有必要制定单独的法律规范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进行规定。我国现行有关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规制的法律文件大多数位于规章之下,等级较低,普遍性也较弱。因此,笔者建议在制定专门规制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法律规范时,应适当提高效力等级,以部门规章为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和颁布。另外,在制定法律规范时,不仅要依靠法学专家、学者,更要组织中成药领域的医学和药学专家,以及中成药生产企业代表等对立法草案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适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且能够根据立法进度的要求开展不同层次的听证会,使该法律规范充分适应中成药的特有性质。这既有利于中成药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的遵守,以及执法机关的执行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又符合我国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的宗旨与理念。

4.1.2 及时修订滞后的法律规范 我国目前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大部分集中在2006年左右,具有滞后性。对此,药品立法部门与监管部门应在充分了解中成药当前市场和用药情况后,对这些法律文件及时进行规范,以适应现今中成药的发展现状。不仅要清理和废止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更要填补2006年相对于现今的立法空白与漏洞,以更好地为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制定与修改提供科学、有力而合理的指导。

4.2 严格规范项目内容

4.2.1 提升说明书项目内容的完整性 鉴于中成药成分复杂,进行不良反应、禁忌等项目的观察与试验分析极具难度[1],《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等法律文件多次提到,如未进行该项研究,可不列此项;尚不清楚,可在该项下以“尚不明确”表述。但这不利于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笔者建议适当修改和减少此类规定,加强中成药生产企业对警示语、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研究,列全项目,描述出实质性内容,提示急救措施,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真正价值。

4.2.2 加强说明书项目内容的可读性 由于中成药相关现代研究还不完善,其药品说明书用语难免晦涩,为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加强说明书的可读性。笔者建议,相关机构在对说明书的制定及修订进行审核过程中,应加入关于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可读性研究的报告与分析,即要求生产企业在说明书的制定与修订过程中考虑阅读人群的实际需求,对说明书进行可读性研究与测试,在提交审查时一并上交可读性证明文件,保证药品说明书易懂、清晰、便于使用。另外,针对诊疗目的特殊的中成药品种,说明书制定者还应考虑盲人和视弱患者的用药需求,对其进行分类,分别采用盲文、录音、识别标记或其他形式制定特殊类型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

4.2.3 重视说明书项目内容的科学性 作为中成药药品信息与特性的基本载体,药品说明书的科学性至关重要。然而,一方面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药品生产企业缺乏对其药理性、毒理性等科学实验与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因受制于我国现行中成药审批体系的缺陷,难以将其成分有效标准化和量化,导致缺失科学的标准与规范,造成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项目内容科学性较低。对此,笔者建议,我国中成药行业应突破对中成药研究的局限性,不断加强对药品各种特性的研究与分析,重视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反馈工作,主动更新与修订说明书的项目内容,从而保障其科学性与真实性。

4.3 明确制定主体职责

4.3.1 及时修订 中成药生产企业不仅要做好药品说明书的制定工作,更要做好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工作。中成药生产企业应本着严谨的态度、怀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保证药品说明书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建立健全中成药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做好深入研究与分析工作,对说明书进行及时的修订。

4.3.2 合理赔偿 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是中成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说明义务的载体,起着充分告知与说明药品信息的作用。若其存在问题,则构成药品说明缺陷,属于产品质量缺陷之一,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违反了买卖合同中的从给付义务。笔者建议,应明确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使患者得到合理救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143条规定“申请人应当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准确性负责”,因此,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应当由中成药生产者担任;但如果在核准说明书时,有关部门进行了强行更改,则应当由国家对强行变更的内容承担赔偿责任。鉴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赔偿能力较低,因此,可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模式,建立赔偿基金,其来源可一部分由政府部门财政拨款,一部分由社会人士捐助。还可借鉴美国、德国的模式,向保险公司投保药品说明书责任险[2]。这不仅能很好解决赔偿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规避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破产风险。

4.3.3 必要召回 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我国2007年颁布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正式确立了药品召回制度。其规定药品安全隐患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药品使用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标签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的要求。因此,如果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存在缺陷问题,不仅要及时进行修订,更要将该品种召回,以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笔者建议,可以将该制度与药品损害救济制度,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应急制度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提升生产企业召回中成药药品的主动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只要药品说明书存在问题,即使在没有健康危害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也应按照第三级的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召回计划,及时修订药品说明书,提高中成药的用药质量与安全。

4.4 合理强化监督管理

4.4.1 单独设立监管机构 为加强对中药的监管,我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设立了中药民族药监管司,其下又单独设立了中药民族药处,负责组织拟订中药国家标准及研究指导原则、承担中药注册等工作。为更好地对中成药进行监管,笔者建议在中药民族药处下设单独的中成药监管机构,开展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监管工作。与此同时,一方面应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监管人员的知识培训,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另一方面,监管机构要合理运行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如在监管中强化中成药生产企业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预见义务、说明警示义务,加强对中成药说明书安全性事项的重视与研究;建立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档案制度,对说明书进行详细审核,归入相应的档案库,确定监管等级,程度不同地监管中成药品种;完善中成药药品信息收集制度,运用网络、媒体、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有效建立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信息发布平台等。

4.4.2 合理运用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可以补充专门机构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监管的不足,因而在现今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监管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善于运用舆论主体。舆论主体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监督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不过,其信息来源宽泛,容易受虚假信息干扰[4],因此,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好信息披露与维护工作,确保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其次,要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是否规范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重视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合理督促中成药生产企业修订与完善说明书,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最后,要积极发展中成药行业自治组织。行业自治组织业务独立、专业性强、公益性高,对药品监管十分重要。如果能合理运用社会监督,使其配合政府监管,那么,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将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 郑殿红,周冰玉,李继荣,等.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22-123.

[2] Vincent R Johnson, Alan Gunn. Studies in American Tort Law[M]. Carolina:Academic Press,2009:691-744.

[3] 陈云.中美药品召回制度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 陈力丹,闫伊默.论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困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30-134.

(收稿日期:2014-03-13;编辑:梅智胜)

上一篇:工程项目融资论文范文下一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