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

2023-09-16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第1篇

1 加强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培训及素质培养

1.1 加强思想素质培养

通过树立“面向临床, 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 将该宗旨作为我中心工作人员的行动指南, 增强我中心各岗位的技术人员对工作的热情, 不断加强我们团队的凝聚力, 同时, 也应该不断提高我中心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 微笑服务, 提升科室形象。

1.2 加强业务素质培养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岗位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我供应中心人员在预防、控制感染方面的意识;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 将感染预防知识普及中心的每个工作人员。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 供应室护士既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 又要有牢固的消毒灭菌观念和相关的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知识及供应室工作流程, 更新观念,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了解国内、外专业动态, 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1.3 搞好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员应具有护师以上职称, 参加过本专业及医院感染与控制知识的培训。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新进供应中心人员必须经过省消毒供应专业岗位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下收、下送的管理

要想确保医疗和护理的质量, 在灭菌物品的运输过程中, 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工作人员应遵守下收下送岗位职责, 洁车、污车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识。使用封闭的下送车, 下送后的车辆用含氯消毒液将内、外部环境进行擦拭消毒、干燥后备用。严格遵守下收下送操作流程, 下收下送分别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运载, 特殊感染的器械与物品先经科室处理后标明感染疾病类型, 物品不混放, 避免无菌物品污染,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下送结束, 车辆分别消毒处理、分区放置。下收下送分别专人负责一人负责污染物的回收。另一人负责各病区需要的无菌物品发放, 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运载, 特殊感染器械与物品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 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2人不交叉, 物品不混放, 保证洁污分开, 避免无菌物晶污染, 保证下送无菌物品的质量。回收与下送车辆必须按照区域分别放置。

3 掌握正确的灭菌方法

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灭菌物品的质量优劣与院内感染息息相关, 消毒员应严格遵守灭菌操作流程, 灭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岗, 严格掌握灭菌参数, 保证灭菌合格。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必须空锅B-D实验, 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温度、湿度、时间。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每月1次, 每项检查合格方可使用。通过对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各项操作流程, 加强各项环节质量管理, 满足各临床需要, 确保无菌物品质量, 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严格遵守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 存放环境应洁净干燥, 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1h, 温度保持在20~25℃, 相对湿度<60%, 货架必须离地20~25cm, 距天花板50cm, 距墙5cm, 按物品的种类、日期顺序排列, 固定放置[2]。同时灭菌物品存放区人员相对固定。进入无菌区必须换鞋, 戴圆顶帽, 着专用服装, 并注意手卫生。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7d, 对发出的无菌物品。不论是否使用, 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问存放。

正确掌握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 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 (>10min) 后方可灭菌处理, 灭菌后的物品手感干燥, 水分<3%, 灭菌合格率应达100%。

4 加强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003年4月1日实施了《消毒技术规范 (试行) 》, 至此, 消毒灭菌正式纳入国家法规, 为避免院内感染及相关的医疗纠纷, 消毒灭菌的监测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 对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3]。

4.1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每日灭菌之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 进行工艺监测, 详细记录时间、温度、压力,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每月1次, 每项检测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入临床使用。

4.2 环氧灭菌监测

每个灭菌物品包因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 作为灭菌过程的标示;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每锅采用枯芽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作为生物监测, 结果呈阴性。

4.3 脉动真空灭菌监测

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 灭菌时将放置菌片的标准包分别置于灭菌器上、中、下中间, 灭菌后放56℃恒温下培养48h, 结果成阴性。脉动真空灭菌器, 每日晨做B-D试验, 试验图纸由黄色变为黑色, B-D灭菌合格后, 灭菌器方可使用。

4.4 空气、操作台表面、工作人员手等细菌培养

每月常规1次, 做到检查包装区、灭菌物品存放区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3, 操作台、工作人员手菌落总数≤5cfu/cm2。

4.5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对紫外线灯管进行应用时间, 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字的日常监测。新灯管使用前也要进行强度监测, 30~40W新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110u W/cm2;使用中的灯管每半年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要求照射强度t>70u 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5 讨论

通过升级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质量,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制定严格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规范, 并切实的去执行;加强对再生物品及其他各项监测项目的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逐步达到技术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 供应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很大提升。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达到了临床各科室的要求, 确保了消毒物品的质量, 显著的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

摘要:目的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 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 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加强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各环节质量管理等措施, 加强供应中心管理, 预防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加强管理, 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院内感染率下降, 加强管理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孙雪莹, 王华, 宋婉丽, 等.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垒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27 (1) :1398~13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154~157.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第2篇

一、仓库消防安全管理

二、仓库商品损耗控制管理

三、店内仓库商品日常管理规范

一、仓库消防安全管理

1、

2、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法规与公司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落实仓库安全防火要求。 仓库存放商品应分类、分堆、分组、分跺,并按仓库五距要求(垛距100CM、墙距50CM、梁距30CM、柱距30CM、灯距50CM)堆放。保持消防主通道不得少于2米,必须留出3米的车道距离。

3、 仓库内应使用60W以下的白炽灯、防爆灯,作为照明灯具,布置在走道和垛距上方;仓库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碘钨灯、日光灯等高温灯具,禁止使用电炉、暖气扇等家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4、 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需应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电气设备安装使用都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标准及安全操作要求,并有取得认证专业的电工进行日常性、定期性的维护、保养检查。

5、 机动车辆不准进入库房,进入库房的电瓶车、铲车等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等安全装置;库区的消防车道和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得停放车辆和堆放物品,应保持畅通无阻堵现象。

6、 库区、库房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确有需要进行电、气焊等临时动火作业的,必须填写《临时动火作业申请表》,经消防专员,防损部主管,总经理(经理)审批方可作业,防损部应安排专人看管,作业现场应配备有灭火器材,隔离易燃物,方可进行。

7、 仓库消防器材应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严禁圈占、埋压、挪用、停用、损坏消防器材,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

8、 商品入库前必须认真检查,易燃物品(如发胶、摩丝等)必须限量,严禁存放氧化剂、有机氧化物、毒害品、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等化学危险物品。

9、 防火、防盗卷帘门下严禁堆放物品,配电箱1米范围内、叉车充电区3米范围内禁止堆放物品。

10、 在公司落实现有消防安全责任制基础上,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责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建立小仓消防安全责任制,把谁在岗谁负责真正贯彻落实到实处。

11、 根据仓库面积,必需配备适量、相应、够用的消防防火设施与消火栓、灭火器材。并保持备用状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

12、 严格落实好安全防火检查,设置重点部位巡查签到表,上班时间消防专员每2小时,安全值班主管、风险控制安全员每3小时巡场签到一次。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报告与跟进处理。并做好安全值班记录。

13、 严格执行班后消防安全“五不走”。落实公司清场管理规定。

14、 在仓库内需张贴有相应消防安全警示、提示标语,且必须悬挂重点防火部位字样的警示标语。

15、 建立义力消防队,并经常性组织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训练。

16、 制定仓库火灾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

17、 组织开展全员的仓库消防安全与防损知识宣传培训与消防技能训练。并让每个员工熟练掌握。

18、 安排夜间安全值班人员,做好夜间仓库外围的防火检查。

二、仓库商品损耗控制管理

商品验收入库控制

1、 商品验收入库是做好商品库存管理的基础工作,所以在商品验收上必需严格执行对收货手续,质量、数量检查与核实无差异和商品品名规格、型号、条码是否与订单或送货单一致。以及程序进行验收。

2、 收货手续上验收人员必需100%检查核实有无公司所下的有效订货单或送货单,且订单或送货单上需加盖有供货单位有效送货公章。

3、 质量验收检查上验收人员严格对商品有无腐烂变质,发霉、污损及临期、过保质期的检查。并遵照国家商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公司《商品质量验收标准》和验货程序执行100%的验收检查。

4、 数量验收检查上对大批量原装箱商品,以件数为单位进行清点,数量清点要求:10箱以下商品须全部开箱点数。10箱至20箱的商品,进行50%的开箱抽查。20箱以上的商品至少应开箱抽查15箱以上。针纺商品、非原装箱商品及贵重商品须100%开箱检查。如有一些商品采用有原生产公司名称的胶纸或专用封箱标签作封箱,可抽1箱开箱清点。称重商品验收,验收员必需使用标准合格计量器具,并与防损员共同统一以净重为准作验收。

5、 在商品验收环节验收员应检查商品打码是否规范,验收要求量大整卡板商品打码,底层数量与顶层数量一致,箱上标示统一向外打码,商品打码整齐平稳,打码不可超过商品打码层限高。对多品种商品打码要遵循下重上轻,易碎商品放上面原则,不得出现倾斜及打码于坏卡板上。

6、 所有商品验收员验收后必需要要另有复核人员进行复核或安排有两个部门、两人以上实施验收。

7、 商品验收区严格执行好黄线管理,未验收商品与已作验收商品要有明确标示与区域区分,标示:粘贴好商品验收标示卡(标示卡填写要清晰规范)。区域区分:黄线外为验收区,黄线内为已验收商品库存区,并严格控制黄线内商品严禁出线和未验收商品以及非本单位工作人员进入黄线。并设置岗位防损员进行现场管理。

8、 商品验收复核后需急时从验收区叉离入库或叉到其应到区域。贵重、专柜商品及赠品验收部必需严格落实交接制,并做好交接记录。

9、 岗位防损员维护验收区域秩序的同时,应对商品验收流程实施监控核查。商品验收数量、质量进行抽查。抽查形式为:核对商品验收标示卡填写是否规范,卡上数量与实际实物数是否相符。要求每天核查预约送货供应商商品50%以上。抽查送货订单与实物名细是否相符5单以上,且做好核查记录。并做好对问题的跟进与处理。重点商品(香烟、名酒、玉兰油、工程设备材料、生鲜商品)全程跟进与验收员共同验收。

库存管理控制

1、 库存仓管员应严格落实对验收、配送、调拨,返配及退换货数量、质量和单据与实物是否相符。应落实好交接及记录。

2、 库存部应对入库商品做到分区、分类和单品货位归位存放,干货、生鲜冷冻食品存放还应注意仓库温度,湿度。商品做到外箱标示统一向外。禁止散货不得入存放,并落实货位标示卡管理。

3、 重点商品落实封闭式专人管理,落实双锁制,建立进、出、存台帐,做到每月盘点一次。

4、 商品打码整齐平稳,打码不可超过商品打码层限高。对多品种商品打码要遵循下重上轻,易碎商品放上面原则,不得出现倾斜及打码于坏卡板上。

5、 仓库商品陈列货架在安装,使用放货过程中应做到检查货架是否稳固、货架上商品有无倾斜,且每天落实相关检查。

6、 库存商品应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实行对每一批次商品进行入库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做好登记记录。并贴上标示进行存放,发货时查找临期及先入库商品进行优先发货。

7、 仓管员应对所有商品建立手工进、出、存台帐。清楚了解、查对、盘点库存商品。

8、 执行好对无销售,有库存的滞销不良库存商品做好每日清查分析记录,落实日、周、月报表反馈处理。且每日清查分析可退货商品,做到及时清退,不得长期占用库存及造成损耗。

9、 根据库存周转率,定期制定补货明细反馈与采购中心,控制断货率。

10、 库存商品制定日、周自查及月度盘点制度。

商品出库控制

1、 商品出库分为销售、配送、调拨,返配及退换货、报损、行政领用这几种正常出库形式,其它形式必需经相关领导审批方可办理出库。

(1) 销售出库

A、门店家电销售送货单出库:送货员凭盖有收银专章、收银员盖章或签名的手工销售小票,送货收银电脑小票,电脑打印盖有家电部专章销售送货单“一式两联”(红白两联)提货。家电部库存部员工与防损员核对发货,要求手续齐全,单与实物品名、型号、数量一致,送货员和家电部发货员工及防损员存送货单上签名。家电部保留红联。方可办理出库。防损并做好家电出库登记记录。

B、 配送中心家电统一送货销售送货单出库:送货员凭分店家电销售、审核配送中心自动生成打印,家电送货部负责人签名的“配送中心销售送货单” 提货。家电部库存部员工与防损员核对发货,要求手续齐全,单与实物品名、型号、数量一致,送货员和家电部发货员工及防损员存送货单上签名。家电部保留红联。方可办理出库。防损并做好家电出库登记记录。 C、 家电相同商品换货收货单出库:门店送货员送货员凭电脑打印盖有家电部专章的家电相同商品换货收货单,“一式三联”(红、白、黄三联)、配送中心送货员凭分店家电销售、审核配送中心自动生成打印家电送货部负责人签名的家电相同商品换货收货单提货。家电部库存部员工与防损员核对发货,要求手续齐全,单与实物品名、型号、数量一致,送货员和家电部发货员工及防损员存送货单上签名,方可办理出库。家电部保留红联、防损部保留黄联,并跟踪所换的坏机返回。防损并做好家电出库登记记录。

D、 家电销售顾客自提出库:此提货形式前提是必需要家电部员工陪同方可办理,顾客凭盖有收银专章、收银员盖章或签名的手工销售小票,送货收银电脑小票,电脑打印盖有家电部专章销售送货单“一式两联”(红白两联)提货。家电部库存部员工与防损员核对发货,要求手续齐全,单与实物品名、型号、数量一致,送货员和家电部发货员工及防损员存送货单上签名。家电部保留红联。方可办理出库。防损并做好家电出库登记记录。

E、 大宗购物、团购出库:顾客购单提货需要有商品部门员工陪同,凭后台团购部销售电脑打印的团购销售单“一式四联”(白 、红、蓝、黄四联),并盖有财务专章,店总、收货部主管、商品部主管、防损部主管签名。要求:严格执行〈〈团购销售发货操作流程〉〉及确单与实物相符方可办理出库。

F、 顾客收银电脑小票提货:顾客持收银电脑小票提货必需有员工陪同,收银小票上需有当班收银员、防损员签名,并有注明“已买单货未发”。发货需商品部与收货部、岗位防损员共同核实方可发货,且在小票上注明“货已发”并签名。

(2) 配送、调拔出库:

商品配送出库库存部应严格执行《商品配送出库分拣操作流程》对配送商品进行分拣及复核。并审核打印出正式配送单,将叉至指定区域,配送装车员工核查单与实物是否相符,并做好相关登记交接记录。防损员对配送单与实物是否相符及配送流程实施监督核查。防损员应对贵重商品(玉兰油、香烟、名酒、吉列系列)进行100%核查。其它一般商品每天核查30单以。并做好核查记录。配送流程核查上,要求核查所有配送出库商品是否有正式配送单或手工调拔单,配送仓管员有否在配送单据交接传单本上将所有单号进行登记。配送员仓管员有否对所有配送商品在打码装车前进行核对登记(核查记录本),并核查单与原始登记记录、传单交接本是相符一致。商品装车后传单交接本及配送单是否随车一起发车配往分店(配送车必需上封签与锁)。防损员并做好核查记录。

(3) 报损:严格遵照<<报损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4) 行政领用:需出示正式行政领用单,行政领用只是针对自用品、赠品。核对手续有效,单与实物相符方可办理出库。

(5) 退换货:商品退货手续上退货员要求供应商出示公司退货收条,并盖有退货供应商公司有效公章,且注明来我公司办理退货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办理一般商品退货需有预退货单、家电退货需正式退货单“一式两联”。并盖有退货专用章方可办理。退货过程中,办理退货仓管员需核对单与实物的品名、条码、型号、数量是否相符。岗位防损员应核对登记办理退货供应商公司名称、姓名、身份证号码、退货单数量。并对一般商品退货实施抽查,贵重商品(家电、名酒、奶粉)

进行100%的核查。要求核对手续齐全,单与实物的品名、条码、型号、数量是否相符方可放行。

三、 店内仓库商品日常管理规范

1、 店内仓库货架上商品陈列的原则

1) 原则上整箱商品才可以放置在仓库中,商品存放原则上应做到上下一致,小箱放在大箱前,以免挡住放置在后面的商品。

2) 所有非原装箱及拼装商品箱外应张贴封箱标识卡,注明内装商品的品名和条码。封箱标识卡统一张贴在箱子的左上角,并朝外摆放。拼装箱内原则上只允许放置不超过三种不同商品,且商品应同属一个部门。如为内裤、袜子、毛巾等针纺品类商品,每箱可定额放置30-50条(双),外贴封箱标识卡,不够一箱的商品不进仓库,考虑放置在加高层上,用于日常补货。如为小五金、刀具、厨具类商品,可在箱内用纸皮隔档,每档内存放一个单品,每箱不超过五个单品,外贴封标识卡。

3) 商品摆放时应对应货架标识卡的内容对号入座,以方便拿取、整理和盘点。

4) 将卖场货架与仓库内的货架进行编号,对号入座,同时配合类别牌,以方便员工找货; 5) 形状不规则商品放置在仓库中时应注意方法:如拖把、扫把等商品,可以十个一扎绑在一起,把头两端各五个,捆扎后在杆部张贴封箱标识卡;配套商品在放置时,应注意配套,如簸箕等商品在整理时需要将“把”和“头”整理后放在一起;在封箱标示卡上注明商品配套销售的标识。

6) 货架上同一类商品从左往右摆放,分别放置此类别商品中的配送形式商品、正常直通(直送)形式商品、海报形式商品,如货架空间有限,无法放置大批量海报商品的,可考虑将海报商品以卡板形式存放在周转区,或放置在重型货架的底层,方便拿取、周转和清退。

7) 每个区域仓库的每条货架设置货架组负责人,每天货架组负责人整理所管货架组的商品陈列、散货清理、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 的检查及商品的安全,每条货架组有专门的商品名细登记本 。

2、 店内仓库地面上商品陈列的原则

1) 所有商品不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必须使用卡板存放。 2) 卡板上的商品同样遵循上下一致的原则,小箱放置在大箱前。

3) 卡板上的商品箱外应张贴卡板标识卡,非原装箱和拼装箱外应张贴封箱标识卡。拼装箱内最多放置不超过三个品种的商品且要求商品属同一部门。放置在货架底层的卡板商品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米,放置在过道中的卡板商品高度不可超过1.8米。

3、 店内部门仓库

1) 部门仓库由仓库所属部门直接管理,部门主管和助理为仓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 部门仓库应建立责任制,划分区域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管理责任表张贴在仓库内。 3) 同时,部门每天应安排专人对仓库进行整理,做好商品的退换货工作并及时对临近过期商品和积压商品进行整理,减少商品报损量,做好商品的先进先出。整理排班应根据每月的排班记录完成,并张贴在仓库内。

4) 贵重商品(名烟名酒仓、家电仓、化妆品仓等)仓库必须上锁管理,由专人管理仓库钥匙,以确保商品的安全。

5) 各部门应建立临期商品的跟进处理机制,每月一次对仓库内临期或积压的商品进行统计汇总并反馈给相关采购同事申请退货或降价处理。

4、 店内公用仓库

1) 公用仓库应划分区域落实到责任部门管理,各部门对归属自己部门管理的区域内商品全面负责。 2) 对于仓库的公用区域由分店总经办安排各部门轮流进行监督管理的整理工作,每个部门的轮流时间为一周,如在轮流管理期间发现有部门同事不按照后仓管理要求操作的,经确认后,由违规操作的部门负责提前整理。公用区域外张贴工作交接班表各部门根据交接班表上的时间安排对仓库进行管理。

5、 收货部仓库

1) 收货部仓库由收货部负责管理,收货部同事有义务监督部门同事拿取商品的规范性。 2) 收货平台商品管理,收货部员工在商品归位时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3) 收货部同事有义务整理规范仓库,同时也有权力监督部门同事规范拿取商品。

4) 收货部将把各区域条柜按上中下三层设置编号,板号,商品名细登记本上将按编号,板号来统计每条柜所陈列的商品及商品数量。

5) 各商品部撤堆头、N架,海报过期商品须严格按照填写规范的封箱标识卡,并张贴在箱的右上角,封好交于收货部索赔员检查合格后方能上货架。

6) 各商品部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残次商品,必须经过正确的处理,并填写好单据注明供应商交于收货部索赔员,收货部索赔员根据商品部填写的单据按供应商分类入索赔仓。

6、 商品搬运要求

1) 搬运商品时,商品必须离开地面,切勿在地面上拖拉、用手单托或用脚踢商品; 2) 搬运较重商品时,应两人或者多人共同搬运; 3) 禁止向货架上抛物或从货架上往下丢物;

4) 使用梯子时要摆正放稳,人字梯应完全打开口再使用,禁止双脚同时站在梯子的最高层; 5) 上下货架时必须使用梯子,搬运商品时严禁跨跳及一脚踩梯一脚踩货架。

7、 店长对各仓库的巡查制度

1)每个仓库设有店长巡查登记表,每日店长巡查仓库后必须要签字,区总在巡场过程中进行抽查; 2)店长每天需要巡查仓库的消防安全,杜绝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第3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 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 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 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 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进,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相互作用,可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6 缩短住院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对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快出院继续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第4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 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 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 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 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进,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相互作用,可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6 缩短住院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对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快出院继续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第5篇

血透室的透析患者反复输血,体外循环操作中接触和污染的机会多,加上免疫功能不全等更容易引起感染,不仅给患者带了的痛苦,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法律风险,所以血透室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消毒、灭菌、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的基础工程,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完善和规范制度并进行落实监测,重视病人的宣教,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

一、 血透室合理的布局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流程合理规划血透室的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布局,应分别设有前台接待、医护人员专用更衣室和通道、病人更衣室和通道、家属休息等候区、医生护士办公区、处置操作间、表抗阴性透析区、表抗阳性透析区、水处理室、A、B液配制室、透析器复用间、存贮间、卫生间、污物处理间等,建立强制路线,如医务人员和透析患者分通道进入血透室。

二、 规范和完善各项感染管理制度

血透室的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实行责任到人与劳务津贴挂钩。具体如下:

1. 环境净化管理:

1)医护人员及病人进入透析室必须更换衣服和专用鞋,专用鞋每日清洁消毒。

2)每日用0.3%~0.5%过氧乙酸或1%Renalin擦拭无菌区和清洁区的物体表面,如桌椅面、透析机表面等,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湿拖2次。各室所用的拖把、抹布必须严格分开,并有明确的标志。

3)每日透析结束后进行紫外线照射2小时,平时进行空气流动消毒,并保持温度在24~26℃,湿度在50~60%。 4)床单、枕套、治疗巾一人一换一消毒。

5)血压计、听诊器、血管钳表抗阴性和阳性分开使用,每周消毒。 6)严格限制陪护和透析过程中的饮食,减少人员流动。

7)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学和微生物学监测并符合最低规定,做好记录。

2. 隔离灭菌管理:

1)对新的透析病人必须进行甲肝、HBV、HCV及肝功能检查,表抗阳性的患者实行隔离专区专机透析

2)每年不少于2次对透析病人进行甲肝、HBV、HCV及肝功能检查,发现表抗阳性的患者及时隔离专区专机透析

3)对一次性物品灭菌合格率要达到100%,使用前核对物品的有效期,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毁形置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达到无害化处理。 4)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前瞻性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透析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仪器表面、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标准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 CFU /ml,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2 000 CFU /ml,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 /m3,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 /cm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 /ml,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

3. 无菌操作管理:

1)护士在透析操作前必须带口罩、帽子、吸收、带一次性无菌手套,每换一个病人必须重新洗手和更换无菌手套。

2)穿刺部位皮肤严格消毒,透析过程中穿刺部位用治疗巾覆盖,透析结束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压迫止血。

3)对插管透析部位,每日进行消毒更换无菌敷料,检查有无感染征象,透析时连接管路严格无菌操作。

4. 透析器复用管理:

1)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和乙肝、艾滋表抗阳性患者的透析器严禁复用。 2)丙肝表抗阳性患者的透析器必须分开单独复用和储存,

3)可复用的透析器必须经过清洗、检测、灭菌处理并贴上标有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使用次数、每次复用日期及时间的标签才能给同一患者使用。 4)透析器复用必须有复用记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血液透析器型号、每次复用的日期和时间、复用次数、复用工作人员的签名或编号以及血液透析器功能和安全性测试结果。

5. 机器设备管理:

1)血透机每换一个病人必须用软水清洁表面并用0.3%~0.5%过氧乙酸或1%Renalin消毒液擦拭消毒。

2)每次透析结束后开启血透机自动消毒程序,进行每部自动消毒处理。 3)水处理设备严格执行定期维护,进行反冲、再生和消毒,每月监测反渗水的细菌(≤200 CFU/ml)和内毒素含量(≤2 EU/ml)。

4)透析器复用机每天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和精度自检,结束后必须进行内部自动消毒,定期进行内部清洁和细菌、内毒素的监测。

三、 加强全员感染知识培训和分析总结

1. 提高对血透室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人人参与、人人把关,是做好血透室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条件。医院定期对各级管理、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和考核,是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

2. 每月对各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向相关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对监测不合格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且十分注意整改后效果。

四、 医护人员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抗HBs、HBsAg检测;抗HBs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HBsAg阳性的医护人员不宜从事血透室工作。

五、 做好预防感染的病人及家属的宣传教育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范文第6篇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第三次预警通知》的精神,特制定血防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少赞程劲松

副组长:倪金龙檀甲文王孝亮

组员:各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

?

二、工作目标

建立政府领导,教育和卫生部门配合,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血防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普及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健和能力,培养健康的卫生行为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血吸虫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力度

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设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师生用水卫生、安全。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开设血吸虫防治健康教育课程

要高度重视血防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建立校级血防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开设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兼职健康教育教师;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依据,制定学校血防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检查、有评比,工作计划《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三)加大血防工作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讲座、班队活动、知识竞赛等切实有效的宣传阵地和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地对师生进行血防知识宣传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及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同时,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发挥班级、少先队组织等的组织作用,走出学校,做好向社会宣讲的工作。

组织开展"四个一"健康教育活动(即上一堂血防知识课,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与血防知识有关的课外活动,写一篇与血防相关的作文)。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教育效果。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师资培训工作,提高学校健康教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做好学生健康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生遵守血防行为规范,不接触疫水。结合健康教育课、同伴教育、知识讲座、课外活动等综合措施,启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行为。成立学校监督队,做好学生日常和时期预防血吸虫病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感染血吸虫病。

(六)落实学校卫生防疫责任制

完善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发现疫情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血吸虫普查工作和师生血吸虫病的治疗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向全体学生发放《了解血吸虫病知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宣传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血防知识培训,听专题讲座。

由心理健康老师专题教育课,有教案、作业。

四月份: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了解血吸虫病知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录像资料(由各班班主任负责)。

每班出专题黑板报。

中、高年级学生写一篇与血防相关的作文。(教导处及相关班主任负责)。

五月份:

开展参观、查螺实践活动。

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血防知识测验。

六月份:

发放一份告家长书,宣传有关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由教导处负责)。

上一篇:城市街景整治专项规划范文下一篇:成人继续教育优秀教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