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3、浅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

4、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影响

5、浅谈高中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研究

6、西秀区农村寄宿制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8、团组织建设引领下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9、打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度“羊城小先锋”系列活动启动!

10、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探索

11、浅谈农村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与策略

12、建党百年主旋律电影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深远影响

13、武术进校园对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14、把握教材编排特点,高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15、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16、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17、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学生抓起

18、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19、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

20、红色研学旅行助力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

21、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2、以“衔接贯通”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

2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4、幼儿爱国主义教育要润物无声

25、新时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

26、短视频时代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

27、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

28、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29、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爱国主义教育

30、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案例分析

31、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32、新时代高校团员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33、“中国梦”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

34、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路径研究

35、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究

36、浅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7、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38、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39、爱国主义教育对涉密人员培训的重要意义分析

4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41、浅析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有效策略

4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策略

43、小议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意境的创设

44、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研究

45、探究传统节日开展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

46、体育课堂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策略

47、对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48、短视频语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49、高校仪式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创造新的辉煌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5、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构成维度与提升路径探析

6、论列宁晚期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借鉴意义

7、五四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

8、时代主题转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9、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作风建设

10、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

12、《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重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3、新时代青年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现实路径探析

14、伟大社会革命与 伟大自我革命

1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16、略论建党时期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17、牢牢把握夺取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18、百年光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19、关于列宁十月革命的战略思想

20、再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1、习近平新时代革命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2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23、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2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7年10月25日)

25、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6、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27、十月革命的真理永放光芒

28、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其现实意义

29、十月革命对二十世纪世界正义事业的贡献

30、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1、从“占领华尔街”谈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

32、加强军人权益保障立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3、论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34、论晚近中国民主观念赖以生成的三重语境

35、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辩证法

36、内在契合与耦合共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时代新人培育之关系优化研究

37、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38、《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及当代价值

39、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政策制度改革研究

40、对社会主义史上一个迷案的透视

41、国家掌舵者 人民领路人

42、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

43、论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4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5、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46、“两个必然”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47、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把握好四个关系

48、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9、新时代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内涵结构与实践路径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习主席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深意

3、中国入世20年十问:对话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

4、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5、也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

6、媒体核心价值观:赢得社会尊敬的理由

7、“入世”20年: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回顾与展望

8、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外事工作的光辉历程和远大前景

9、基于认知与实践的“真伪”多边主义之辨

10、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体系探析

11、多边主义与中国的联合国外交

12、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

13、网络空间治理的制度困境与新兴国家的突破路径?

14、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论析

15、加强政策沟通 做好四个对接 共同开创“一带一路”建设新局面

16、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的国际法路径

17、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18、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范式转换的国际比较研究

19、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开渠道、搭平台,推动民间教育国际交流高质量发展

21、“开放发展”的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

22、2012年中考文综复习:社会热点与思想品德课教材结合训练

23、气候治理的伦理困境与破局

24、坚持胸怀天下 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习近平多边主义重要论述探析

26、习近平国际协商治理思想初探

27、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大世界性贡献

2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规则完善与创新

30、“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风险及法律应对

31、为推动全球合作发展指明方向

32、多边主义困境下全球治理体系的转型

33、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4、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身份的变迁

35、中国为什么要加入《武器贸易条约》

36、中国“和”外交政策浅析

37、WTO要改革,中国给出了什么方案?

38、周恩来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39、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面对的新课题

40、联合国与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41、传统文化与习近平“和合”外交思想

42、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43、国际经济法框架下全球合作基本原则具体分析

44、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 不断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45、WTO改革:进展、前景及中国应对

46、积极进取 引领亚洲 全球再平衡

47、国际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8、2019年高考政治创新试题

49、后疫情时代经济形势展望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文学评奖与文学编辑的“艺术真实观”

3、双赢:学科合法性地位的确保与文化人格的塑造

4、地方性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5、论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6、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7、对现代青年人价值观的探析

8、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建构

9、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现状及强化途径研究

10、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11、高校“两课”教学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12、童心艺术的生长与收获:当代儿童诗发展考察

13、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

14、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对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启示

15、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意义

16、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7、网红文化对当代中学生的双重影响及其现实应对

18、“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19、做新时代担当有为青年

20、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对当代青年教育的启示

21、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

22、浅谈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理性化

23、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五四精神”对新青年价值追求的影响

25、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推进途径研究

26、五四精神培育当代青年的信念、创新、使命

27、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

28、“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路径

29、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方式及其奥秘探微

30、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

31、研究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

32、论蔡世平当代旧体词的精神向度

33、意识形态视阈下的当代大学生教育问题探析

34、小粉红的系谱、生态与中国青年的未来

35、论多元价值背景下高校文科青年教师信仰建设的重要性及实践路径

36、探索弘扬雷锋精神对当代青年德育培养的深远意义

37、当代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39、论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40、“五四”纪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

41、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42、后现代主义视阈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43、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四重维度

44、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使命

45、文化自信:乡土文化进入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

46、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外化运行机制

47、牢记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要求

48、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49、论延安精神在构筑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中的作用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3、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4、电影《港囧》中的梦想与现实

5、建筑设计中后现代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6、西方绘画运动与设计变革

7、试论新川西民居与后现代设计对比

8、橱窗展示设计中的意境营造

9、定制设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10、从理科课程新范式的视角理解STS课程

11、后现代主义之文化艺术设计理念研究

12、建筑语言的起源与经济性

13、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方法的影响研究初探

14、以论驭史史论结合的电影文化批评力作

15、西方美学后现代反形式论的观念史意涵

16、后现代建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7、以后现代主义看建筑的特色和应用

18、1990年代学院派批评的建构与意义

19、浅谈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后现代主义

20、论余华小说《兄弟》的接受及其异质性

21、非理性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探究

22、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23、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24、关于ZAHA HADID的提问:访ZHA公司北京项目部建筑师温韬

25、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产生及发展

26、现代与后现代:浅析二者之区别与联系

27、后现代主义设计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28、探究视觉文化对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

29、设计艺术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30、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分析

31、欧茨文学创作探索之路浅析

32、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时装设计审美趋向探究

33、基于课程开发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探究

3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空间政治理论研究

35、论后现代主义在室内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36、后现代设计中的“物”与“我”

37、新世纪欧美戏剧现状及中国戏剧前瞻

38、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表达及其启示

39、平面广告设计的历史风格与演变

40、后现代平面设计的一“面”之缘

41、后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史学

42、西方艺术思潮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43、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对现代大型团体操设计的影响

44、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45、论西方艺术设计的发展

46、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艺术特征比较

47、超越中西的对立——初看香港的艺术设计

48、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启示

49、后现代语境中设计艺术的困境及发展路向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作为逻辑性的社会性”或“作为合理性的合法性”构成了知识社会学的内生性原则,而特殊的研究对象使该学科成为了超越一般分支社会学的、具有反身性特点的知识形式,并遵循着一条特殊的演进轨迹。从社会实在论到社会建构论,不同范式下的知识社会学在社会观、知识论、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反身性适用度以及学科本身同社会的作用机理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论表述。而在合逻辑性等原则下,知识社会学的范式转换是学科各理论维度之间旧有的整合被打破、新的一致性重新建立的过程。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范式 社会实在论 社会建构论 动力机制

一、作为特殊学科的知识社会学

在社会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知识社会学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知识社会学在整个社会学中享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所探讨的问题——知识问题——同时也为理论社会学以及认识论所关注,这使得知识社会学超出了分支学科的范畴,它甚至“吸引了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学者”。①不仅如此,由于当代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文本是对“社会是人的构成之物”(Society is constitutive of human being)这一基础命题的阐发,因此,该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据着“元理论”(Meta-theory)的“上位”(Preeminent Place)。②格吕恩瓦尔特(E. Grünwald)认为,作为对“知识”的“社会学”研究,知识社会学“是社会学,同时它是知识的科学(Science of Knowledge)”。③另一方面,知识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不断地引发怀疑和争议,以至于这个学科始终不能如其他分支社会学那样,藉由若干学者达成某种基本的共识而进入常规化的经验研究阶段,并形成一套成熟的学科知识生产和积累机制。换句话说,知识社会学始终未能摆脱“与其起源时一系列问题之间存在的持续不断的联系”。④

造成知识社会学如此特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取决于它独特的学科定位和抱负,尤其取决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知识”概念的宽泛性。当下,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已被其他分支学科,如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瓜分。这些学科“已把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了对专门知识和信念体系的研究”,而不是“热衷于一般性的分析方式”。⑤因此,知识社会学更多地是在依托其他分支学科来对自身进行说明,体现出元理论的特点。第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应当对“知识与社会二者之间是如何联结的”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地说明。但如何在“知识”这样一种逻辑范畴与“社会”这样一种非逻辑范畴之间建立联系,在知识社会学发展史的不同阶段,学者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随着知识问题在理论社会学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社会学广泛且深入地参与到了社会学理论以及方法论的讨论之中,从而脱离了它原来的分支学科地位。第三,知识社会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各种逻辑困境,因此它“始终未能为自己的信念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胡辉华:《论知识社会学的困境》,《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由于要贯彻“反身性”(Reflexivity)的说明原则,知识社会学容易陷入到“相对主义的自我驳斥”的理论困境之中。而这一问题也让学科只能“在社会情境的相对性和真理的超验性这种二律背反的矛盾中艰难前行”,从而只能暂时性地放弃常规化的知识积累,而专注于理论问题的解决。[法]卡则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0页。

总之,尽管自诞生至今已有一个世纪,对于很多学者来说,知识社会学的整体面貌依然是模糊不清的。在谈及知识社会学时,除了习惯性地将这门学科同它公认的创始者,如曼海姆、舍勒联系起来,学者围绕知识社会学的论争要大大多于已取得的共识,以至于“讨论什么是知识社会学和它应当是什么的专著和论文的数量,大大超出了详细探索具体问题的专著和论文的数量”;知识社会学研究仍然停留在一种自发的阶段,“而不是一个持续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领域”。[美]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3页。

二、知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诸维度

知识社会学面貌的模糊性,使得以一种方法论的自觉意识切入对该学科理论逻辑和演进规律的梳理成为一种必须。而以知识社会学自身为假设,可以提出一个考察该学科的反身性框架。

本文认为,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从直接性的社会实践中抽身出来,专门从事理论性的认知活动,其合法性是社会赋予的。与此相应,学科也通过一套合理有效的系统性认知规则和认知程序,来发展社会需求或社会期望的“合逻辑性表达”,进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性。其结果便导致了“合理性”的认知原则成为学科知识累积的首要原则。按照这样一种“作为合理性的合法性”(Legitimacy as Rationality)或“作为逻辑性的社会性”(Social as Logical)原则,任何(科学)学科都要在其知识累积过程中,满足其理论知识在逻辑上的自洽性,同时保证其理论知识同经验现实的一致性。特定学科的形态特征及演进过程,便可以理解为在上述原则的支配下展开。

因此,作为探讨知识与社会关系的学科,知识社会学一方面需要发展出一整套逻辑自洽的知识-社会理论体系,对知识同社会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进行准确而有力地阐释;另一方面,需要对这样一种理论同经验现实的契合度进行检验,这就需要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能够覆盖所有知识类别,对其进行无差别地说明。但是,同其他学科相比,知识社会学最大的差别在于它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知识,而知识社会学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形式。故而,知识社会学所提出的任何理论、观点以及命题都应当而且必须适用于它自身。从理论层面,知识社会学追寻其合法性的努力不仅体现在知识-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更是体现在对于这样一种知识-社会理论能否适用自身的说明。而从理论-经验一致性层面,它不仅要囊括对各类知识形式的社会学考察,同样也要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甚至知识社会学本身进行反思和审视。综上,一个完备的知识社会学体系应该包括以下维度(表1):

第一,知识-社会理论。这是最为直接和明确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形式。历史上,从马克思、曼海姆等先驱思想家开始,便提出对特定知识的社会学解释模式。例如,对于马克思而言,社会指的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结构,而知识则是指受经济基础决定的精神生活的方式——即意识形态。[美]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4页。对于舍勒来说,作为社会力量存在的“现实因素”(Real Factor)是可变的,血缘、政治与经济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对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产生影响。[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页。曼海姆则认为阶级并非决定个体思维的唯一因素,为找到和知识相对应的社会基础,应当审视包括代际、地位、派别、群体、职业等综合性的社会因素。[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6页。在涂尔干和莫斯看来,诸如仪式、族群结构等社会事实在人类的分类图式中会留下印记,因此概念、观念中所反映的分类图式实际上是社会分类的对应。[法]涂尔干、[法]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8~95页。而对于索罗金(P. Sorokin)来说,决定一个时代知识的决定性力量则体现为某种“文化心态”。Maquet, J.,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ts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Knowledge: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ystems of Karl Mannheim and Pitirim A. Sorokin, Boston:Beacon Press, 1951, pp.124~125.

上世纪60年代之后,社会建构论学说的提出,使知识-社会理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McCarthy, E., Knowledge as Culture: the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12~20.其中,舒兹发展了韦伯的“意向性”和米德的“符号”概念,将其明确表述为一种知识形式(日常知识),用它来分析生活世界中人们所拥有的经验“现实”,并指出这种现实是“生活在社会世界内的个体所进行的意义建立与意义诠释的过程”。[美]舒兹:《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卢岚兰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第283页。伯格和卢克曼认为,社会现实建立在人们的日常知识的基础之上,是人们日常知识外在化和客观化的结果。Berger P.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6, p.13.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论学派也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创造、维持以及再现社会现实的手段进行了考察。Garfinkel, H.,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N.J.: Prentice-Hall, 1967, pp.269~277、283.总之,在知识社会学的学科史中,知识-社会理论不论具体形式如何,一直是作为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存在的。

第二,社会学知识论。如果说知识-社会理论是一条“明线”,那么,知识社会学还有一条“暗线”,这条暗线隐没在社会学知识论或方法论的表述中。尽管一直试图摆脱认识论问题的纠缠,但历史上这门具有特殊研究对象的学科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曼海姆认为“有可能把知识社会学展现为关于知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实际关系的一种经验理论,而不引起任何认识论问题”。伯格和卢克曼则试图把知识社会学的创立者们带来的麻烦的认识论及方法论问题从知识社会学中排除出去。具体参见Mannheim, Karl, 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K.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36, p.291; Berger P. &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6, p.26.而社会学知识论的表述中所隐含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能够集中体现知识社会学同认识论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因而构成该学科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学知识论中的知识社会学由于是隐含性的,故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体系,从形式上看,也散落于历史上学者们对科学以及社会学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等讨论中。例如,实证主义者涂尔干在其提出的一套关于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叙说中,实际上隐含了对“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之中位置和角色”等问题的回答。[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52~154页。与此类似的还有韦伯在解释社会学中提出的“价值无涉”等概念。而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学则认为社会学不应当保持价值中立,而是应当批判性地涉入社会现实之中,并促成社会现实的改变。当代理论视野中,诸如布迪厄、吉登斯以及塞德曼(S. Seidman)、布洛维等学者在其理论以及方法论著作中,都包含了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角色以及定位等问题的思考。

第三,对不同知识类型的考察。在不同形式的知识-社会理论以及不同取向的社会学知识论的表述中,知识社会学也将论证其合法性的努力投向了经验领域,并开始对各种知识类型——从普通人的日常观念、文化模式和规范模式,到文学、艺术,再到科学知识,从意识形态到分类图式等——的研究。由于知识类型的广泛性,使得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往往分散到诸如科学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以及其他分支社会学之中——对于日常知识的社会学研究更是见诸文化社会学,以及所有以建构论为理论指向的一般社会学研究中。超(Leo P. Chall)认为,“知识社会学已经丧失了其初创时的语言,并成为整个行为科学的隐性部分(latent part)”。Wolff, Kurt H.,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The Hague: Mouton, 1967, p.10.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内容取决于相应的理论诉求,在不同的理论关照下,知识社会学研究的知识类型会有所差异。例如,知识社会学研究对马克思和曼海姆来说是意识形态分析;对涂尔干、莫斯而言是对初民社会分类图式的考察;在兹纳涅茨基、科塞笔下是知识人研究;对于索罗金,则指不同文化心态同具体知识形态之间的联结。随着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演进,其研究的知识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建构论立场的知识社会学来说,舒兹等人是从日常知识入手开始其理论探讨的,而伯格和卢克曼的宗教研究,则进一步阐释现实的建构性质。而当代知识社会学最有影响力的成果之一,是提出了以强纲领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这极大拓展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并且也对社会知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了科学知识之外,当代知识社会学也将其研究领域拓展至反思社会学的研究(对社会学知识自身展开的研究)。

三、知识社会学中的范式

对于知识社会学的历史分期,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看法。例如劳(J. Law)认为,知识社会学的演进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以马克思和涂尔干为其标志,他们分别定义了两种分析社会结构与信念之间关系的传统。这样两种传统则在曼海姆和默顿那里发展成为明确的知识社会学学说。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标志是伯格和卢克曼根据现象学的进路对知识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的辩证考察,以及列维-斯特劳斯对于人类思维的结构主义分析。第三个阶段则发源于科学研究领域,其标志是库恩学说被用来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审视。John Law,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6, pp.1~2.麦卡锡(E. McCarthy)则将知识社会学划分为以“社会决定知识”(Knowledge is socially determined)和以“知识构成社会”(Knowledge Constitutes a Social Order)为主题的两个时期。其中,前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涂尔干,而后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则是米德、伯格和卢克曼以及吉尔茨。E. McCarthy, Knowledge as Culture: the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pp.12~20.该观点在黄瑞祺那里也有相似的表述。黄瑞祺认为,知识社会学具有两大基本面向,其中的一个面向强调“社会存在对于观念的塑造作用”;而另外一个面向则强调“社会观念对于现实的创造作用”。参见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尽管不同学者的划分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学者都承认:知识社会学在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包括理论层面的转换,同时也包含了学科形态的变迁。本文借鉴库恩的“范式”(Paradigm)概念,[德]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7页。并认为,知识社会学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成熟”的知识体系可以称之为该学科的范式。这样一套知识体系具备一套颇为完备的说理机制,能够以有力的“合理性”宣称,从学科的社会建制内以及从整个社会中汲取合法性资源。根据前文中的学科分析框架,知识社会学历史上的每一种学科范式都要满足学科的逻辑性(合理性)认知原则,即一方面有着自洽的理论逻辑,并能够经过经验的检验——具体来说,每一种范式其知识体系的各维度之间应当互不冲突。而根据前述该学科的主要维度,一个逻辑自洽而又符合经验的知识社会学范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该范式的知识体系诸维度内部的各命题间应当具有一致性;

其次,该范式中相关的知识-社会理论应当同经验现实中的知识-社会关系相一致;

再次,该范式中相关的知识-社会理论应当同相应的围绕社会学知识论的论述相一致;

最后,该范式中相关的社会学知识论的论述应当同现实中知识社会学同社会的关系相一致。

在知识社会学的历史上,尽管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形式,但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这些知识-社会学说、社会学知识论以及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成果大致都可以被纳入两种成熟的学科范式中。这两种范式之所以称得上“范式”,是由于他们能够提供关于知识与社会、知识社会学自身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完备的、彼此之间整合度高的回答。本文将这两种范式分别称之为“基于社会实在论(Social Realism)的知识社会学范式”以及“基于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vism)的知识社会学范式”。而这两种范式之间由于所持有的社会观,即对“社会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基本判断不同,导致其理论说明模式以及看待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方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很大程度上,这两种范式彼此之间具备库恩意义上的不可通约性特征。

1.基于社会实在论的知识社会学范式

基于社会实在论的知识社会学范式的理论预设是社会实在论,它假定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外在于人的意志、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往往能够对人的意志起决定作用。持有这种社会观的学者往往将社会以及由社会衍生出的概念,诸如群体、阶级、族群,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相关性范畴,诸如地位、角色、功能、制度、系统等都看成是具有实在属性的。而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便是在这样一种理论预设下,讨论这些实在性因素对于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持有社会实在论立场的最典型的社会学家便是涂尔干。涂尔干提出了包括将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看待等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则,而决定知识的社会因素包括群体结构、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等。[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3~24页;[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0页。而作为知识社会学风暴中心的马克思,则将社会看成是围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阶级关系以及阶级结构。舍勒将决定知识的现实因素(Real Factor)归结为诸如“种族与亲缘关系、权力结构、生产要素、人口的质与量的方面、地理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等”。而曼海姆则在对知识进行社会分析时,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拓展为包括“世代、地位群体、派别、职业群体”在内的多样性的社会范畴。③[美]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0、14~15页。索罗金尽管秉持唯心主义观念,将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归因于某种文化心态,但在索罗金著作中的文化心态却是不依赖于个人意识的客观范畴。

总之,尽管这些理论提出了看待社会的不同方式,但他们的理论都共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这些用来对知识进行分析的社会范畴都属于不同类型的社会实在形式。而默顿作为实在论社会学的集大成者,将上述论述整合成为一个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纲领,并用它来对知识现象进行研究。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默顿从“存在基础的类型”“精神产品的类型”“精神生产与存在基础相关联的类型”“精神生产与存在基础相关联的原因,即精神产品的外显功能与潜隐功能”以及“何时所认为的存在基础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会得到承认”等五个方面,将知识社会学既有的研究模式进行了划分。③他将社会看成是一种实在相对应的知识与社会的二元观。这种观点认为,二者是相互外在于对方的。不论是涂尔干、马克思、舍勒、曼海姆还是默顿,他们都将知识看成是外在于社会实在,并被社会实在影响、塑造和决定的范畴。

上一篇:网球毕业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中国外交战略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