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2024-07-26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够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劳动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能够实现各种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农业信息不能够实现完善管理、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以及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较少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国家与政府只有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与扶持,农村各种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才会得到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直接受到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不仅对各个行业管理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而且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1.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主要指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传播农业信息,进而对农业新成果实施有效普及,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包括农业教育与科技实现信息化,而且包括农业生产要素与农业市场实现信息化。

2.作用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劳动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各种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首先,能够使农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共享。其次,能够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农业信息交流,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第三,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第四,有利于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同时,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与产品销售各个环节中,提升信息管理化水平,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二、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分析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而且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然而,农业经济发展中,很多问题会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形成一定阻碍。

1.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

由于农民信息化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实施,因此,农民信息化技术水平,对提升农业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很多偏远区域的农民不仅接受科学教育程度较低、利用科技发展农业意识与社会科技发展不同步,而且没有掌握先进设备使用方法,以致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2.不能够完善管理农业信息

在我国农村地区,即使创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然而由于有很多农村区域不能够有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也不能够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很多农业信息新闻没有权威性,导致信息化服务系统很难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3.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较少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化技术的农民群众,而且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安装。然而,由于成本较高的网络应用,对于农民还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农村网络整体覆盖也就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很多农村区域,当地政府对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应有支持与重视,也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很难得到提升。

4.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

信息化技术人才,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很多农村区域,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很多非专业编制内人员负责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应用信息素质。同时,大多数农民缺乏应有的计算机使用水平,不能够正确使用相关先进计算机设备,即使国家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一定资金,农村很多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很难得到真正实现,也就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受到极大影响。这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就受到很大制约,很多科技技术不能够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去。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分析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所需,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形成了极大阻碍。只有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充分借助信息化科技技术,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国家相关单位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由于很多农民缺乏应有的信息化技术,因此,国家与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对农民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科技信息化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农村当地政府应借助不同媒体,对农业发展实施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农业经济实施信息化的好处。其次,农村当地政府应借助专家讲座,不仅要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传授给农民,而且应对农民进行科技技术相关教育,改善其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其综合素质。

2.有效完善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国家应在农村区域,创建有效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首先,借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农民能够借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农业生产各种经营实现科学管理。其次,应有专业工作人员管理信息化平台。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对农民进行科学指导,而且能够提高信息化平台的权威性,有效保证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第三,对农民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农民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后,不仅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了解到农业发展的现状、分享各种生产种植经验信息,而且也能够学习到相关科学种植技术。

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予以足够资金保障,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及其质量,也才能够健全各种农业基础设备。当地政府还应全面调查分析农业生产与作业区情况,不仅要配备相应的信息化机械设备,而且还要对农民使用机械设备技能进行培训,才能够使资金投入实现其应有价值。同时,当地政府应对资金使用进行跟踪,避免资金挪作他用。

4.培养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

农村区域只有配备相应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强化信息技术队伍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首先,国家与政府应改变人们对农民的传统意识。国家与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农业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而且要提高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位置,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农民的传统认识。其次,国家与政府应借助相关高校,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第三,当地政府应借助信息化教育与各种培训,提高农民农业信息化认知水平与计算机水平,并创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专业队伍。这样,农民农业种植水平以及生产经营水平,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就具有了其应有的意义。

5.国家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开发程度

国家与政府只有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才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首先,国家与政府对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在制度上应有保障,并实施科学管理与规划,才能够有效保障研发农业信息技术落到实处。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也才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国家与政府应以农民实用、农民利益为目的,实施新技术研发。第三,国家与政府创新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应以坚持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为基础,对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坚持扬弃原则,不应一味否定。这样,农业经济才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四、结语

国家与政府只有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与扶持,农村各种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才会得到稳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只有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机结合,农村各地政府并创建有效的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对信息共享工作平台进行有效完善,才能够实现不同区域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也才能够真正享受信息化服务,农业生产也才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农村当地政府必须对传统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予以大力支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够得到真正提升。同时,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只有借助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进行完善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国家与政府也应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金投入,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并加大对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才能够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才能够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雷风,王文生,刘世洪.农业科研信息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4:257-263.

[2]韩海彬,张莉.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08:11-21.

[3]徐彦霞.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探讨[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46-47.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研究和开发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人才;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对策

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产品竞争力、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1.有利于农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农业信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农业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生产与经营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引起的。农民可获得的信息越充分,投资与生产决策越准确,市场风险就越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化的农村是市场化的农村,同时也是信息化的农村。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可以引导农民自觉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目前各类农业网站上有大量的农技信息和市场信息,互联网不仅可帮助农民找到“商机”,而且可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专家指导,了解到全国乃至世界农产品市场行情,掌握农业生产最新动态,从而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够引导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运用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理念来谋划农业的生产和流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有利于促进农村科学管理。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不仅农业生产需要信息化,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搭建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可以使农民及时、方便地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反映问题的渠道。从农民生活方面看,借助多种信息传播媒体 1

可以提高农民生活素质。从农村管理方面看,通过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农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可以提高乡村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

4.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 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利用网络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农民收入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这些原来只有城市才拥有的,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缩小了农村与城市间的“信息鸿沟”,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平等发展的机会。

5.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之一是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还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使他们能够迅速更新知识,保持与时代同步;而通过这些科技人才,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和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

二、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农业信息化有了快速的发展,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国农业网站体系基本形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信息资源总体水平不高,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强,农村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针对实际情况,对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翔实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的数据库中大多数记录不足1万条,而且信息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基层对农业信息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任重道远,不但需要扩大现有数据库数量,还要提高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质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还要挖掘各种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领域,广泛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建立大型综合农业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

2.研究和开发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近年来,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基础仍然不够稳固,多数专家决策系统还维持在低水平,需要加强高质量软件的开发;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还要积极鼓励开发低价位、易推广、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加快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和产品进入农业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3.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民习惯了种什么、养什么全凭经验的作业方式。他们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加之信息获取不畅,导致不能有效地接受现代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思想意识的滞后必然导致行动的滞后,也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因此应尽快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要特别注意培养广大农民关注信息,使用信息的习惯,努力使他们在推进信息

化过程中看到效益,得到实惠。要大力培养农业信息人才,建立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村信息员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

4.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共享系统,发展专业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服务中去,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互助服务并举。要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合力参与的多元服务机制。以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隋艳颖 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北方经济 》2008(4)

[2]李道亮 从概念中解读农业信息化 中国农业信息网2009-01

[3]胡春晓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对策研究《商业研究》 2007 (11)

[4]刘金爱 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理论学刊》2008(06)

[5]张玉香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日报》 2007(10)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草畜营养平衡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示范。

开展遥感技术,飞艇平台,地面实测技术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草畜营养平衡动态监测,对区域内草蓄营养平衡状况进行实施监测评估,建立草畜动态平衡技术利用模式。

2.基于二维码RFID 技术的农产品物流可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师范。 基于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开展生产基地及农产品物流可追溯信息平台全程对接,覆盖区域特色农产品5种以上,并在5-10家重点企业进行示范应用。

3.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管理,监测,控制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应用示范。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开犁网”是吉林省依托“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的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自2011年开通, 到目前平台累计实现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交易额1.5亿元, 实现农产品交易6.03亿元。

作为“12316”新农村热线的核心, 专家组是热线得以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热线专家, 不仅通过热线电话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和信息, 还频繁下乡实地为农民指导生产, 有很多农民和专家建立了友谊, 只要有问题随时找专家。热线开通以来, 通过专家与农民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互动交流, 帮助解决了生产技术、市场供求、政策法律以及民生事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据统计, 平台访问量最高的是生产技术和市场问题, 分别达到55%和25%。

近两年, 吉林省对“12316”热线进行升级改造, 由过去主要和联通公司合作, 到全面向各家电信运营商开放, 与广电媒体合作;由单一电话热线升级到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互动、广播电视、APP技术、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大数据等多手段于一体、服务全覆盖;由多个地点提供服务, 到集中到省信息中心集中办公、整合服务。目前, “12316”平台设有专家坐席和话务员坐席39个, 可以同时拨打进750个电话, 手机报注册用户达10万余人, 《零公里信息报》印发量达52万份, 推广益农宝手机客户端23万户, 已经成为全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载体。

十年来, “12316”平台累计受理农民咨询电话1500多万个, 发送短信息105亿条次, 日制播广播电视节目3小时25分钟, 年帮助农民节本增收3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具有吉林特色的“12316”信息惠农、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如今, “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形成了“农业部门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合作互利共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合力共建共营是吉林省“12316”服务平台建设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十年间, 省农委先后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共建了语音平台、短信平台和乡镇网站平台、与涉农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共建平台专家队伍、与银信机构及信息化骨干企业等共建和市场化运营电商平台等, 形成强大的合力, 推动城市各类优质信息服务资源进村入户, 让平台建设、运维和使用者共享合作成果、实现各自利益诉求。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创客教育是新时代数字网络媒体技术发展下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性、开放性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两者的有效结合逐渐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创客教育概念和应用原则理解方面存在不够深刻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了信息媒体发展下创客教育的概念、原则以及其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践的意义,并对具体的实践教学策略展开了详细讨论。

關键词: 创客教育;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创客教育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个教育阶段,以其创新、实践的特点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初中阶段作为青少年学生能力发展以及行为规范养成的黄金时期,如何在应试学科之外,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下教师不断思考的内容。当今时代,信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创新、协作多样化的人才衡量原则也逐渐显现,所以,在农村初中教育中,不断改革创新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对初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 创客教育的概念、应用原则以及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的意义

(一)创客教育的概念及应用原则

创客教育是在新时代多媒体网络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并且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与创客教育的贴切性,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实是非常广泛的。创客教育的精髓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结合多种多样的培养性质的教育模式,有效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当然,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首先,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应试教育的相关教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多元化、创新性的需求,再巧妙地融合创客教育模式,结合农村地区的地理和环境特点,使学生在信息实践与创造中得到自我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现状及创客教育应用的意义

那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上进行的,改变了传统中学堂应试教育理念下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另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在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往往存在着难题,而创客教育则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5G技术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学生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创客教育的理念,进行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我国信息人才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策略

(一)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从现实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国社会教育现状,尤其是在农村,创客教育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合的难度会更大。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用具不充分、教学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各个中学所配置的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往往是非常少的,常常会出现一个教师教整个年级的情况,甚至一些规模较小学校一个教师全包初中三个年级的情况。这从教师本人的精力消耗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十分不科学的。另外,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备的教学用具,然而现阶段有些农村初中学校的电脑教室仍然是配置不完全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进行。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再加上中考应试的压力,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创客教育的概念理解不深,并且无法充分意识到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的意义所在。这些都是现阶段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存在的难题。

(二)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比较详细地了解到了创客教育的具体概念和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接下来主要从教学理念贯彻、资源利用、模式创新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一下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注重学生在创客教育中的参与度,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主要从教学理念贯彻的角度讨论一下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的认识、基本操作的实践、网络应用以及有关计算机office的学习与操作等内容组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是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既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又是实践操作的主体。所以,如何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参与度,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教育中应处于的位置,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认真学习创客空间建设的相关知识,应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做好创客空间以及课程的有效建设,为信息课堂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则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整个课堂参与中的主动性,如在具体的操作知识的教学中,如果在资源设备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任务的完成,如自主设计图案,进行PPT功能的操作等,如果资源设备短缺,教师则可以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并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实践操作,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的重要教学方法。

2. 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融入创客新概念

虽然农村初中学校在师资力量配置以及教学资源方面可能存在一点不足,但是同时它又具备一定的区域特点,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加强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融入创客教育的新理念,是创客教育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學中实践应用的关键。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在没有融合创客教育模式的情况下,教师常用的知识教学和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模式,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往往是固定而枯燥的。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现阶段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漏洞,结合创客教育模式,进行实践教学的有效改革。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农村地区环境特点中,向学生布置一些应用性质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去进行探索,并引导学生在创客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自己去创造一些东西,这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教师也一定要注重整个探索创新过程中的鼓励教育,引导学生在保证任务完成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挥想象力,从而有效提升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质量。

3. 采取多样化的创客教育模式,注重多样化、趣味性创客任务的安排

在创客教育的不断发展中,现有的创客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包含机器人、3D打印、Arduino等,这些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这也是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带领学生开阔视野、发挥创新能力过程中需要学习、了解甚至应用的重要的创客教育模式,当然,在这些创客教育模式之外,如何在创客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向学生布置一些创新性的、开拓性的信息技术任务也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上述我们所提到的创客教育模式中,3D打印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其实是我们所比较常见的,对于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其本身存在着的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方面的问题,这些教学用具是否配置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当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肯定要从技术资源充分和技术资源缺乏两个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无论是在怎样的教学环境下,都要保证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质量。如果学校本身拥有一些创客教育资源,教师则要根据现有资源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这些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走进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大世界,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如果学校没有充分的教育资源,教师也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从网络上寻找一些生动介绍的视频向学生介绍,可以是概念介绍的视频,也可以是相关比赛的纪录片,从多个角度加强学生对创客教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内在联系以及创造力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蓬勃发展的大数据环境下,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所进行的有关创客教育实践应用方面的改革,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也要结合创客教育的具体概念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在教学理念贯彻、资源利用以及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策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玮玉.浅谈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有效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25).

[2]郑燕林.新课改背景下创客教育如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7(3).

[3]张晓航.创客教育在农村中学中的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7(11).

[4]何世忠,张渝江.创客运动学习变革的下一个支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9):5-7.

[5]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24.

作者简介:  李贤锋,浙江省台州市,浙江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中心学校。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农村学校;优化对策

新课程改革给农村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气象,教育观念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优化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技术性、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已被广泛推行,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和认可。然而这种新生事物的发展还极不平衡,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遭遇尴尬境地,与城镇及川区条件较好区域比较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薄弱。由于历史条件、地域环境、投资机制等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和城镇学校差距相当明显;二

是投入滞后。长期的教育投资机制不合理,投入资金不足,使得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三是师资匮乏。大量的农村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更谈不上专业化;四是成效不高。综合因素的交织,使得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效很不理想。这些状况都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学校处于不景气状态,极大地束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亟待全社会多管齐下,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优化。

一、社会宏观层次上应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优化创设条件

1.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特别是义务教育运行机制发生真正实质性变化之后,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这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改善带来了希望和机遇。政府及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应从分析现状,树立均衡发展观,体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重视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育基础的改善和办学条件的优化,全面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

2.建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国家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迎来了教育发展的春天。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生存有了根本的保障,教育发展有了希望。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因地制宜,针对农村学校基础弱、底子薄、条件差的状况,建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确定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分摊比例,監

督考核,保证到位。

3.要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和速度

针对目前状况,应多管齐下,除了分配大中专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城区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外,应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现有教师的技能培训与观摩,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课程整合,优化教育教学效率,逐渐改善教师知识结构,让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走进师生生活。

4.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改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条件

可以由官方出面,亦可以由地方村镇协调,也可由学校发动当地热心教育的开明人士、富商、企业家反哺教育,造福桑梓,兴学办教。营造全民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身教育的好氛围。还可以请求对口支援单位捐助电脑,改善办学条件。

二、教育观念先行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可靠保证

1.教师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经之路。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基础之上,因此,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创造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条件,也要关心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整合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要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各门学科;整合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教室的建设,也可以通过电视、投影仪等信息技术设备的辅助,还可以利用Internet、校园网的连接来实现。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树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观念

这些观念是时代的呼唤,是基于网络学习的特征。教育信息化必然伴随网络教育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生长,所以,自主学习等观念的形成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在微观层次的重要发展策略。

3.兼顾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势,整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观念

网络教育有着传统学校教育所难以实现的优势,比如,网络教育的非限定性——空间上涵盖了全球而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时间上的全天候而没有了开放与关闭的时间限制,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内容的流动性和更新的便捷、及时性,网络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共享性等等。而传统学校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富有了“人性”。所以,农村教育信息化应该整合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兼容并包,平衡地处理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快速、持续的发展、提高。

总之,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只要正视现状,认清形势,有的放矢,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相信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也会随着教育整体形势的转化出现新气象。

参考文献:

李金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3).

作者简介:宋东锐(1979.05.24—),男,生于甘肃武山,本科,武山县第四中学任教,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管理。

上一篇:公路经济建设工程质量论文范文下一篇: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