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

2024-06-25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第1篇

1 创设奇趣意境, 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科学兴趣是学生求知欲望的集中体现, 它是学生在探索自然获取知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他们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尤其对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充满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做起。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个让学生“期待”、“好奇”、“激动”的求知意境,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十分重要。

初中生物的第一课我首先提出无数个“为什么”, 如“为什么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萌发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怎样来的?……”这些“为什么”把学生带进了充满奥秘的生命世界, 从而产生探索奥秘的欲望。课后再带学生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和生活环境,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接触真实的生命世界。在生物教学中, 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等方面, 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通过显微镜, 学生看到了肉眼看不见的细胞;在做“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时, 向稀释的蛋清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 蛋清发生紫色反应。学生对此产生好奇, 并激发兴趣, 增加了求知欲望。

2 坚持实践标准,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真理、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品质和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团结奉献、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的科学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

2.1 实事求是, 去伪存真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 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 在组织学生完成鼠妇对光照反应的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然后让各组汇报数据, 其中5个小组的数据表明80%以上的鼠妇在阴暗中活动, 但有1个小组的同学在争吵。原来他们小组的实验结果表明70%的鼠妇在有光的环境中活动, 小组中有的同学想修改实验数据来达到与其他小组的统一, 但有的同学不同意, 因此争吵起来。我抓住这一机会让全班同学想办法:“这一组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如“他们不能修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是否有误差, 找找产生误差的原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 重做一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观察结果一是一, 二是二, 不能说谎骗人, 不能伪造实验报告。他们在学习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2 团结合作, 共学共赢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 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 例如在实验活动中, 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推选1个小组长, 在实验课前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系统的培训, 让他们事先熟练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 以便在实验课里能起“小教师”作用。小组中其他成员各有分工, 齐心协力, 共同完成实验。这样, 通过小组成员的积极合作,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使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 陈述己见, 达成共识, 分享成果。

3 鼓励多疑多思,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求问题罢了。”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习惯了接受式教学, 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 大多数学生只会读出课本中的问题, 自己提不出问题。而“质疑”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 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在求知中蕴蓄突破, 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从学会走向会学。科学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我国科学家袁隆平, 他偶然在田边发现几棵变异水稻之后, 对当时水稻是自花传粉的论点产生了怀疑, 从此开始了长达9年艰苦的研究工作, 最后终于培育出了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鼓励学生不唯上, 不唯书, 多问“为什么”, 积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把问题记录下来, 然后在课堂上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讨论。经过长期的努力, 学生从不敢提问到勇于提问, 进而到善于提问。例如, 学习血管的知识时, 当了解到毛细血管的直径很微小,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时, 有学生提出:“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要大, 那么它们是怎样通过毛细血管的呢?”又如, 学习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知识时, 有学生问:“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时, 会使人患病。如果吸收过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对人体健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些问题的提出, 就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兴奋的讨论着, 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像科学家似的作起研究来。“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教室, 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继续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4 倡导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创造力,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挥, 重教材知识的理解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重教学结果轻过程,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要转变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 在游戏中学习, 在合作中学习。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 在学习“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时, 我采用下列的自主学习方式。

(1)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贫血、佝偻病、“大头娃娃”等资料。

(2) 创设问题的情景:婴儿吃了劣质奶粉会变成大头娃娃, 并且智力低下, 这是怎么回事?

(3) 实例分析。

(1) 2008年2月9日, 挑战绝食纪录的奇人李振家走出了天津水上公园的玻璃屋, 创造了连续57天只饮水不吃饭的停食纪录。之前有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绝食44天和四川老中医陈建民绝食49天的纪录。他们的绝食成功说明了什么?

(2) 1913年, 俄罗斯的“圣虎克号”载着“格向奥奇·塞多夫”北极探险队的队员在北冰洋的冰块间越冬。没过多久, 队员们就得了一种可怕的病。他们的牙床一块块裂开, 充血肿胀, 牙齿都松了, 脸也浮肿, 皮下青一块紫一块。分析:第一, 这些海员, 有可能得了什么病?第二, 后来, 医生将这些病人分成几个小组, 分别给他们每天吃果子酒、醋、淡水、柠檬和豆腐。结果, 过了一段时间, 发现每天吃两个柠檬的人很快恢复健康。通过这一现象,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第三, 海员们为什么最容易得这种病?第四, 生活中, 什么样的食物中含有能预防这种疾病的物质?

(3) 隋唐时期我国医学家孙思邈在一个地区发现, 当地有许多人患脚气病, 这种人一般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孙思邈称之为“富病”;而当地的穷人有很多人皮肤粗糙, 患有雀目, 孙思邈称之为“穷病”。后来, 孙思邈通过食物疗法治好了这种病。请你判断:“穷病”主要缺乏什么营养成分?雀目是什么病?“富病”主要缺乏什么营养成分?你认为怎样用食物治疗“富病”、“穷病”?

(4) 为什么不宜多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

(5) 小红患了贫血, 体内可能缺乏什么?

(6) 一婴儿患佝偻病, 其父母查阅有关资料, 提出四种治疗方案。请你预测这四种治疗方案的效果。

(4) 学生分组讨论, 探究出问题的答案。教师指导各组学生的堂上交流,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质疑, 发表自己的见解。

科学探究活动是生物学科学习的中心环节,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和体验,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主动完成了对新知的建构过程, 通过将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统一起来, 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孩子走进我们的科学课堂。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本文试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方面作一些探讨, 浅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科学精神,探讨活动

参考文献

[1] 张伟.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中学生物学, 2009 (7) .

[2] 范玉英.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措施[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09 (12) .

[3] 刘亚新.中学生物学教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8 (8) .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第2篇

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体验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特征。阅读体验,它能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引导体验

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是以情趣为基础的。情趣贯穿了阅读的全过程。只要引发了学生的情趣,唤起强烈的朗读欲望,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在阅读中去感悟、体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新课导入时,我关掉所有的灯和窗帘,教室里犹如黑夜,请同学们欣赏北京的夜景—整个北京城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一边利用CAI展示北京的夜景,一边配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于是,孩子们端起书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了起来,走进北京的夜晚,体验北京的夜晚的明亮与辉煌。

课堂质疑,带着问题去体验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新课程理念指引我们要让学生勇于质疑,主动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去思,就能体验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到文章的美妙之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课文内容虽然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刚出示课题,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说:“老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之间怎么啦?”我笑了笑,问:“很想知道吗?”孩子们点点头,“那你们就赶快读读吧!”整体感知后,又有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这篇课文写的真有趣!”我随机问道:“哪些地方有趣?找出来读读,画上线。”于是,同学们又一次进入阅读,边读边勾画文中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在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反复朗读,品读体验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必突出一个“读”字。读的面要广,读的次数要多,读的时间要多。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灵气和情趣的课堂。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可以采取自由读,分组读,对读,赛读,以及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并能通过诵读再现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积累好词佳句,进一步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部分提出:“具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让他们交流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把这些词句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听,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然后积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学生能够从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也就体现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理解,进一步体验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第3篇

1 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首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 从中找到教育的方法。因为观察学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在平常课余生活中教师要做有心人, 多和学生交谈, 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情绪变化、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例如, 班上转来个男生, 成绩较差, 上课不爱回答问题, 经常闷闷不乐, 下课了也不和其他同学玩耍, 显得很孤独。老师经过一周的观察并进行了家访, 了解到这个学生是留守儿童, 父母都出去打工去了, 和他的爷爷生活在一起, 缺少和父母的沟通, 也缺少玩伴, 但数学成绩较好。一天中午, 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 问他:“想父母吗?”他说:“很想, 他们都两年没回家了。”我按他母亲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 接通后, 让他和他的母亲通话, 他边接边哭, 显得特别激动、特别伤心, 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我又要求他的母亲至少每月打一次电话回来, 他母亲答应每月打两次电话。后来我又在班上找了一位成绩好的学生与他坐在一起, 经常辅导他, 并一起玩耍。这位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也爱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了。这是老师仔细观察, 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 找回了学生的希望, 建立了学生的自信。

其次教师要经常分析研究学生的问题, 经常和学生沟通。要想引导学生, 就要懂得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任何人做事, 都是有他的目的性的, 即使学生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学生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了解学生的动机。了解学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会沟通。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 是了解学生的试金石。能与学生沟通的教师, 在教育学生方面往往是成功的, 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研究, 再与学生沟通, 使教师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 也使学生在沟通中增长了知识, 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本能和艺术。

2 尊重和信任学生

老师要和学生交朋友, 首先要尊重学生, 学生虽小, 自有独立的人格, 于他们的内心深处时时都呼唤平等与尊重。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社会性的人, 他们生来就有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即使当学生犯了错误, 其人格都是不可践踏的。老师不要一来就问:你是怎么搞的?老是犯错误。不要动不动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有权利教育他, 没有权利侮辱他的人格。他们像社会上其他人一样, 有权利得到尊重。学生是在成人的尊重和信任中学会做人, 学会自尊和自信。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学生犯了错误或心情不好时, 作为老师首先要耐心当好学生的听众, 弄清原委, 再进行引导, 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学生训斥一顿。人心情不好时, 需要有倾听的对象, 尤其是学生, 让他及时疏缓情感, 使其心灵舒展非常重要, 这样学生的心理得到安慰, 以获平衡。这样学生才会及时改正错误,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 要用心去爱学生, 用情去感动学生。学生才会信任老师, 并尊重老师。只有学生把老师当作真正的朋友, 才会把自己的心理话告诉你, 老师要以诚相待, 但不作无原则的迁就。

3 理解和宽容学生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 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教师想不通, 换位后,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理解的作用。作为教育者, 既要理解更要宽容, 要容得下那些学习较差, 淘气的学生和所谓的“问题学生”, 天下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教育者的宽容会让孩子成长空间更大。宽容意味着先接纳, 后升华,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 诱发学生的求知、成长需求成为自发的内在需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不要马上问:“怎么了?”而是首先问:“我怎么了?”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对学生的错误学会等待和宽容, 有许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 教师只需提醒一下, 在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

4 要敢于道歉和反思

教师也是普通人, 也有不对的时候, 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很多教师, 明明犯了错误, 为了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尊严, 怕丢失面子, 而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也不及时向学生道歉。这样做, 学生其实是很反感的, 只是学生把这种不满埋在心里不敢说而已。时间一长, 学生对教师更加反感。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学校有两个学生在吵什么, 其中有一个叫彭秋, 是我班的, 我就把他叫来一通批评, 说要撤了他的班干部, 后来几天他闷闷不乐, 对老师也不怎么理采。我通过调查, 那天, 是另一个学生欺负小同学, 他去劝说那位同学, 他没有错, 我知道原因后, 很后悔, 考虑再三, 开了一次班会, 在会上, 我郑重地向彭秋道歉, 请他谅解, 全班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起掌来。从此以后, 彭秋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事也肯与我说。这件事让我明白教师有了错误, 只要诚恳认真地道歉, 不会让你丢失什么, 相反, 你会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尊敬。教育学生时, 要特别提醒自己, 我这种教育方式、方法会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以便不断改善甚至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 找到最适合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 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第4篇

大家下午好!今天当我脚踩这块坚实的大地,以一个班主任的名义回眸我工作的点点滴滴是,我想说爱可以浇开理想之花,爱能让绿树长青,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心田》 十几年前,当我刚刚踏上讲坛的时候,曾听一位前辈说过:一个班集体是一辆开往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共汽车,班主任是司机,学生是乘客。细细品味,这话确实有道理,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班集体的优劣。多年的摸爬滚打,有一天幡然发现,新的形势下的班集体更应是一部“教练车”,学生是“手握方向盘的学员”,班主任则是“旁边指导的教练”,班主任要让学生茁壮成长,必须在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里,适时地给予督导、点拨,以细无声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又是一个金凤送爽的季节,枫叶霜天我又迎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的欢呼雀跃,他们的活泼多动,他们的不受羁绊„„面对人生中新的一段征程,他们好奇、迷茫、无所适从„„忧记孔夫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用自己的人格和一贯的做事原则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每天,晨曦中,我总是第一个推开教室的门,让每个同学在走进教室的时看到我的身影,晚自习后我会不定时地来到他们身边,嘱咐他们认真作业,今日事定要今日毕。并适时地关照他们早点休息,身体是事业的本钱。我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苦,学习是累,但老师是跟他们一起的! 在教室,我会亲自弯腰捡起教室的废纸,粉笔头,帮学生捡起不小心掉到地上的学具;在每一次集体劳动中,我会身体力行,走到他们中间共同体验劳动之趣;我以长辈的身份和善地与他们交流,关爱地给予指导。为此,我们的教室总是那么洁净,我们的每一次集体劳动总能完受到好评,学生的学习劲头总是那么饱涨。是啊,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我辛勤耕耘的背后,收获的岂止是硕果累累?

我真诚地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优生与差生。我微笑着迎接着每一天的东升西落,让爱的琼浆汩汩地流入每个学生的心扉。我班有一个叫任磊的同学学业基础差,生性顽皮,喜欢勾帮结派,惹事生非,为此我们一个好端端的班因他而扣分多次。我知道批评与武力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耐心地和他进行了一次贴心的谈话,了解他之所以叛逆的原因是同学们不把他看在眼里 ,他说话是两眼闪着莹莹的泪光。我抓住这一契机,让他配合我搞好班内的卫生工作,并让同学们监督他的工作,这样一来他干劲十足,不但尽职尽责,而且常向我汇报班内学生动态。当一株小树吸收甘露欢快的成长时,农人面对着这一片绿树茵茵,该是怎样的感慨万分啊!

记得魏书生老师曾要求自己:像一棵草,一只蜜蜂,一名勤务员那样,对人无所求,尽可能多地给人。我呢?

我甘愿做一棵树,洒下一片浓荫,虽然我的身躯并不高大; 我甘愿做一棵树,吸收所有的养分供给我的学生,虽然我并不会永远拥有青春年华;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第5篇

明晶宇

假期中,再次拜读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及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两本书,感触颇深,书中给了我用心做好教育的许多启示:爱心、耐心、尊重、民主、包容、倾听,这是他们成功教育的诀窍,他们用琐碎的平凡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一、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近孩子心灵。小林校长能认真倾听小豆豆毫无逻辑的、东拼西凑的、断断续续的4小时的讲述,且不打哈欠,除了他,试问有几人能做到?作为教育者,他真诚而专心地聆听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作为教师,我景仰他的纯粹、真切和质朴!

二、尊重孩子,善待孩子富有个性的心灵。小林校长看见小豆豆在粪池掏口,一心一意奋战捞钱包时,他只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一句话虽简单,但体现了教育者的亲切、理解、信任,其中蕴含了深层的教育智慧:事情可以做,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在要求孩子们带好两种味道的饭菜时,小林校长不忘记交代:“不要太勉强,不要太奢侈”,因为他的智慧,学生们不会攀比菜的高级或寒酸,只要达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就可以了,孩子们也因此非常开心。童心在善待中张扬.

三、民主,是让孩子爱上学校,喜欢探究的直接原因。学生的学习从兴趣出发,学习就会水到渠成。小林校长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一反传统,以电车当学生的教室,允许孩子们找自己喜欢的位置坐,指引孩子从最喜欢的学科开始学习。这是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心不在焉的情况。

四、亲近自然,这是对孩子心灵最本真的呵护。小林校长提倡午后散步,亲近自然。他给孩子探险的机会,鼓励孩子遵循自己的内心需要,做自然的自己。“视野所及,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高大的樱花树,刚刚怒放”“天空蓝蓝的,许许多多美丽的蝴蝶翩翩地飞舞着”“远处近处都传来鸟儿悦耳的歌唱声,小豆豆的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的”„„那是怎样的心灵释放,孩子的天性在那一刻,幸福地绽放!不必担心这会米有收获:这不经意的散步,常带给孩子们许多有用的知识:如油菜的雌蕊和雄蕊之分;蝴蝶的授粉„„小豆豆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童年:暑假帐篷露营;九品佛庙夜试胆量;伊豆温泉旅行;用蔬菜当奖品的运动会„„

合卷在手,小林校长的告诫萦绕耳畔——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他告诉我,不要把孩子看成接受知识的机器。

五、责任,这魏书生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启示。他无时无刻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魏老师一直强调:“到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就是告诉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事情都是要在固定的时间必须做的,所以只要每个人明白到了那个时间就自觉地做规定的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魏老师还将班级的各项工作以承包的方式交给学生管理,承包项目涉及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让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扫地、养花、擦黑板等。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意识,而且班级也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的工作轻松了,快乐感自然提高了。

魏老师说:“在我们大事做不了的时候,我们就赶快做好每一件小事。说了干,定了算,一不做,二不休。”是啊,我们不要求自己事事都做得轰轰烈烈,只要求做好身边的小事就好。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第一名只有一个,但是只要每一名同学用心做好该做的,以高质量完成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班级成员也会收获不少。魏老师用“五个一分钟”来引导学生做好身边的小事,学生乐意地接受了,班级建设好了,老师的工作也顺利了,精神也为之轻爽。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第6篇

一、人格教育的定义

人格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需要广大教师着眼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来实现针对性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否则就不能达到塑造受教育者人格, 提升个人修养的目的。由此可见, 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和道德, 帮助其树立高尚精神品质的, 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教育理念, 它能够使受教育者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 适应能力和改造社会的潜力, 并以此为目标, 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可以说人格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协同合作精神, 实现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得以提升为内容的教育形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格教育教育的现状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人格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 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理念陈旧, 缺乏创新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院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封闭和整体化的现象, 在人格教育中存在过分推崇人格社会价值取向的现象, 甚至部分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用社会的共同人格理念替代个人人格培养这种做法, 这对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是非常不利的。在市场经济环境这一大背景下, 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效益和利润, 很少有人会关心自己的灵魂, 就更不要说道德修养的提升, 导致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的良知和人格出现贬值的现象。不仅如此,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 也面临着人格缺失等问题, 因此, 如果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培养, 势必会导致教育的共性淹没受教育者的个性, 不利于受教者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 教育目标存在片面性, 缺乏整体性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 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 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政治教育代替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其次用知识教育代替人格教育;最后是以片面教育代替全面的人格教育, 这三种形式对于学生的人格教育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

人格教育的实施必须具备统一的指导思想, 并且需要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来实现, 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格教育的实施并不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广大院校对受教育者实现人格教育时脱离了实际情况, 没有深入发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潜在思想, 直接将人格教育的理论灌输给学生, 很少涉及对学生人格教育实践方面的探究, 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四) 教育方法枯燥乏味, 缺乏必要的使用性

现阶段, 我国绝大多数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单调, 缺乏必要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这种现状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学生年龄也逐步偏小,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如果按照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实现对广大受教育者的人格教育势必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不利于人格教育效果的达成。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对策

(一) 以人为本, 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 人的本性在于人的需要, 人们是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其内在需要的满足, 这是他们从事社会实践的内因。正因如此, 我们在对广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也应当做到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 将学生潜在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 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教育者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也应当将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区分的发挥出来, 实现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才能够达到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目的。

(二) 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以此来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 对大学生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应当从大学生个人的需求出发, 对大学生实现针对性的人格培养, 以往我国教育强调从社会需求和国家需求的角度去考虑,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但是这种社会本位的培养模式, 往往导致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观点, 即看书和读书以及学习并不是为了自己, 之所以看书和学习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和学校的管理和强制性要求, 这种服从论的学习观念, 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独立性较差的现状。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我们对于广大大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不是要求我们仅仅考虑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而忽略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做的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在一起, 即要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存在着非常密切联系, 因此只有实现社会的发展才能够推动做人的全面发展, 并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三) 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所谓理论与实践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与行为, 他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若想实现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和外在行为保持一致, 就必须从大学生的内在思想观念入手,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切实提高广大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水平, 否则势必会导致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偏差, 难以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理论联系实践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广大高中校大学生的理论教育, 另一方面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积极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理论实践当中去, 将认知何实践结合在一起, 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

(四) 坚持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经历许多阶段才能够实现。健全完美的人格是在自我、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之下逐步形成的。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将各方面的教育有效的衔接在一起, 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如果某一方面难以达到要求, 或者要求前后不一致, 教育作用就难以达成。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 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实现三方面对学生教育影响的协调一致, 帮助大学生科学准确的认识到人格发展的规律,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自己及周围人事的认识能力, 从而充分的了解自我, 使其树立自信心, 懂得自勉、自立以及自信。

摘要:在大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中, 学校教育往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 我们对于学生的人格教育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 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现状及对策, 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为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奠定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教育,实施原则

参考文献

[1] 席宁山.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 张磊, 董钧铭, 李红俊.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兼论疾控机构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安顺学院学报, 2014, 16 (01) :43-44.

[3] 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 2010 (04) :149.

[4] 田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在自我教育[J].理论月刊, 2005 (11) :159-160.

上一篇:如何发现客户的需求范文下一篇:人口与计划生育台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