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

2024-02-22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第1篇

1 重庆高等教育的分区布局要体现重庆地域分布格局

重庆市情非常特殊,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 城乡差异很大, “一体两翼”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 国家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重庆三峡库区在2008年全面完成四期移民搬迁任务之后, 整个三峡库区转入以移民安稳致富、地质灾害防治和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任务的后三峡时期, 库区工作和发展的重心亦从重点做好移民搬迁全面转向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涉及重庆三峡库区15个区县的1500万人口要完成后三峡时期的三大任务, 实现重庆大城市带大库区统筹发展的目标, 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不可或缺。占全市地域面积40%, 人口近1/3的渝东北地区存在着三大压力, 即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压力,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压力, 建设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的压力, 要全面减轻这些压力的任务同样非常艰巨。占全市地域面积1/3, 人口占10%的渝东南地区则存在着“在落后中发展, 在发展中落后”的实际状况, 存在着四个基本没有改变, 即综合经济实力最弱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 综合发展条件最差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 公共服务水平最低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 贫困程度最深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 要切实扭转“在落后中发展, 在发展中落后”的现状, 任务同样非常艰巨。无论是三峡库区、渝东北地区还是渝东南地区, 要较大较快的改变现状, 关键还是人, 关键还是人才, 而目前要从域外大量引进人才和寻求可适智力支持的难度都比较大, 客观上也是如此, 即使国家采取了一些倾斜政策, 但成效不大, 在区域的农村和社区基层更加明显。要解决人才渴求, 同时全面提高区域人口素质, 唯有依托地方高校的发展, 也只有依靠地方高校方能有效解决这些区域的社会基本面和社会发展面的人才需求与智力需求。所以在重庆高等教育的规划布局中应该切实体现重庆地域分布的特点和现状, 根据主城和“一圈”以及“两翼”地区的发展地域格局需要进行分区布局。在地域分布格局中的高校布点, 还要充分考虑重庆的城镇集群发展分布的特点, 将高校布局在主城国家中心城市和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 才能起到依托和带动的作用。

2 重庆高等教育的分区布局要合理配置高教资源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提振区域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素, 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和地方服务能力, 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在主城, 重点是配置以研究性、教学型和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高校, 在“两翼”地区则应该重点配置以职业技术型和应用型的高职高专院校。目前, 在渝东北的高校已经初步具备为三峡库区和“两翼”地区直接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信息技术的初、中级人才, 可以通过产学研的方式直接为区域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服务。但是根据重庆“两翼”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 应该更加重视合理配置为该区域农业农村发展, 基础教育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地方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的高等教育资源, 为该区域实现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以及脱贫致富需要的高等教育资源, 从而实现为该区域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高等教育服务功能。在主城以外的分区布局中, 首先应该建设好万州和涪陵两个重庆市副高教园区, 与主城的大学城遥相呼应。在万州布局适应泛三峡库区区域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为主体的库区高等教育构架, 以此构建重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同时将此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同泛三峡库区发展战略相互交融, 重点培养适应库区区域需要, 认同库区区域发展的各类人才。其中要首先满足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的人才需求, 进而满足适应库区特色产业、生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面的人才需求。在涪陵布局“一圈两翼”结合部的区域需求高等教育资源, 同时满足“一圈”和“两翼”两方面的人才需要。循此努力, 以实现重庆统筹“一圈两翼”发展,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战略目标, 同时补齐川陕渝经济区构架的连接缺失。

3 重庆高等教育的分区布局要定位服务地方

在分区布局的高等教育发展中, 要坚持高校办学的准确定位, 切忌高校好高骛远, 脱离地方需要, 高校不为高校所在地方服务是高校发展的致命伤。主城的高校定位既要为国家大区域发展服务, 更要为主城发展服务, 为全市发展服务, 而布局在重庆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校则应该更加突出为本区域发展服务, 为地方发展服务, 否则就失去了高职高专分区布局发展的本来意义。特别是“两翼”地区的高校, 必须以服务“两翼”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和根本定位, 必须将办学全面融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川陕鄂渝四省市泛三峡库区区域看, 所涉人口在千万以上, 所涉区域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 且这一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国际国内关注度较高, 以服务这一区域发展为学校的基本定位, 既能全面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特点, 更能为学校的后继发展注入不尽的生长活力。所以“两翼”地区的高校应该不断深刻把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内涵, 深刻掌握地方发展的脉络, 将学校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培养目标、服务主体、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共生共荣, 构建成共生体。与此同时, 要把高校的内涵建设全面对接区域发展, 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和智力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定位必须与人才培养的定位相结合, 为地方服务就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地方留得下来, 干得长久。要帮助学生树立在基层在农村建功立业的思想基础和思想观念, 让这些来自地方, 熟悉地方的学生更加热爱地方, 愿意在毕业以后回到地方去工作, 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一定不能把学生发展的全部定位放在主城, 放在大城市, 否则就是背离了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要求, 就达不到高校分区布局的根本目的。

4 重庆高等教育的分区布局要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第2篇

1 个人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1.1 个人发展的内涵

本文所说的发展, 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 也不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 而是发展理论所讲的发展。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不是对原有发展的简单延续与扩展, 而是赋予了新型特殊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这种发展在本质上属于创新。列宁说:“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长、增多 (或减少) 。”因此, 个人发展的内涵不是简单的量上的扩张, 而是应当有新质的产生、新型质态的形成, 即个人发展应该看作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

1.2 个人发展的目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使人过上一种自由幸福自主的生活。在根本的价值追求上, 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活动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的而进行的。

个人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 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等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 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展开和占有, 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其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完善, 即个人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压抑, 不再仅限于少数人身上, 而是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断得到提高, 个人素质都不断完善。

1.3 个人发展的动力

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既然分为三个方面, 那么个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追求各种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个人发展的动力应来自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其产生的需要。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人的需要:即需要各种物质和精神手段来不断提升其各种能力, 拓展其社会关系, 完善其个性。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不可分性、多层面性、广泛性、不断升级的无限性, 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 马克思又一次指出:“要仔细研究一下:……在每个世纪中, 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 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还是依次研究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等, 可见需要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直接动机, 是人全面发展自己的直接动力。需要的满足又引出新的需要, 从而产生新的行为, 使人不断地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为的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全面自由地实现自己, 并由此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人的需要进入了人的意识领域并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各种需要的提出、实现和满足, 就意味着人们趋向于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 是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是一种最为追求意义的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是追求意义的, 人对意义的追求同时体现在个人发展过程的至始至终。从形式上来讲, 个人发展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发展主体“自我”的价值意义;二是对“他人”发展活动的价值意义。在内容上, 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分为两种:一是个人发展的物的意义;二是个人发展的人的意义。个人发展的意义既属世界观的范畴, 也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没有意义对这一内容的支撑和推动, 个人发展观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盲目的。所以, 个人发展既要创造物的意义, 更要创造和突出人的意义。

2 社会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2.1 社会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从宏观层面上说, 社会发展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到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进步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从具体层面上讲, 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一种新的重组, 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五大方面之间及其内部的重组, 具有历史属性。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量变和质变, 量变往往表现为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而质变则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结构的重新组合, 直至社会形态更替, 只有质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2.2 社会发展的目的

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要素, 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因此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动力源泉、价值标准和最终目的。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和标准。

然而,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传统发展观过于看重经济和政治的量变过程, 甚至单纯把经济总量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结果导致了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公德沦丧、民生水平停滞等多重危机, 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严酷的现实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并逐渐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3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认为:人们将广义的行为规范与具体的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了当时人们利益获取行为的道德准则, 也形成了对财富和欲望本身的认识、追求和满足, 从而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发展观念。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李贽的“私欲”动力论肯定了人的私欲, 肯定了谋利的合理性并主张个人私欲与集体之欲、人类之欲结合起来,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西方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动力理论体系, 即“绝对精神”动力思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它们的本质都是精神上的, 任何事物的更替、发展以及永恒的生命过程, 都是“绝对精神”在运动。“绝对精神”动力论虽然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 但“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辩证法, 却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 而这一点, 也深深影响了马克思。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他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项事业的时代精神, 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新教伦理”发挥了道德规范的职能, 为资本的生产经营者的意志、兴趣、情绪, 甚至心理状态编制了一个道德程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者”动力思想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得以体现:制度的发明与创新正是来自这些统治者, 这些统治者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构建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制定新的社会活动的各种博弈规则。因此, 这些统治者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认为“学习机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并坚持认为“除非我们知道社会学习过程的一般结构和发展逻辑, 否则是无法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去划分社会的组成的”。

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社会动力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和明朝李贽的“私欲”动力论, 倾向于朴素唯物史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典型的客观唯心史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倾向于主观唯心史观;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力”动力思想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也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既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 确认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同时也确认了构成社会系统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而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为始因,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综合动力系统。

2.4 社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也正遭遇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质结构危机, 如日益严重的自然危机、社会危机 (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结构失调、社会关系不和谐等) ;二是内在的精神危机——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错位、发展方向迷失、人在发展中异化、精神空虚感和失落感却日趋严重。

人类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两次重大的意义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上帝死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了一个声音:“上帝死了。”于是人们的信仰崩塌了, 陷入了可怕的信仰虚无之中, 感到了焦虑、迷惘、荒诞、绝望和无意义。第二次危机——“增长的极限”。1972年, 米都斯等人在向罗马俱乐部提交的《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人们终于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发展之路是走不通的, 仅有科学并不能消除人类的苦难, 没有信仰和伦理制约的科学有时反而充当了害人的工具。

当今社会发展观中主要存在两大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与人本取向和理解方法。注重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的人们往往以一种高代价的发展模式, 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人的阶段性发展,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使得人们开始质疑自己所寻求的发展的合理性, 从而加剧了社会发展的意义危机。注重以人本发展取向的人们,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意义, 注重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他们批判前者的物本取向的片面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和人性丧失的恶果。社会的发展不在于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指标, 而在于这些量化的指标对于人发展的意义, 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

3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

3.1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对立和区别的

首先, 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与个人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考察的时候, 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作为主体的时候, 那么客体就是单个的人, 所以说离开了社会主体, 单个人是无法存在的;同样, 当我们把个人作为主体, 社会作为客体时, 则可以说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 那么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基石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当我们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时, 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从根本上说,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而作为社会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则是手段。人们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和进步, 最终还是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 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 如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 孤立的考察个人发展或社会发展则是没有意义的。

3.2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

首先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马克思从个人的发展角度考察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说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个人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个人发展的层次和状态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其次, 社会发展又受制于个人发展。马克思说过:“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程度受人类整体素质的制约。早期社会由于人类素质不高而受制于自然资源,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人类由此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此可见, 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最积极因素。

最后,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细胞是个人发展;而个人发展又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只有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得以丰富和完善, 因此,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个人发展的有机综合, 而个人发展在于社会性的发展, 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物质资料不断丰富, 大大减少了个人花费在谋生上的劳动时间, 这使得个人获得了相对较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因此, 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 我国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上的认识和实际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 我国经济基础差,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 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这一时期片面强调高积累, 过分强调集体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 国家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个人发展, 个人利益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尾巴, 必须切除。在这样的背景下, 个人发展缺乏物质基础更没有社会支持, 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这在当时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在自然灾害的三年里饿死很多人, 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充分的惠及到每一个人。从发展目的和手段的价值意义上, 个人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手段, 而社会发展应把个人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由此造成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上的错位。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纠正了以往的片面发展观, 承认了个人利益, 从一定层面上看, 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肯定了个人发展。把个人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目的, 让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目的是要使每个人都富起来, 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富裕。

可惜好景不长, 3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成就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社会中个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各种矛盾不断凸现, 大多数个人发展的目的没有得到实现。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 (早在2003年, 就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 ,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3.2倍, 考虑到非货币因素, 实际收入差距为世界之首。

我们肯定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 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以致于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 我们又步入了大多数人成了极少数人发展的手段的误区,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 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尽管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直都在抵制私有化, 但私有制从一开始被当作洪水猛兽, 逐渐地被看作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 最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在宪法中得到了与公有财产同等的保护。这是中国对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较好的说明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他们是并重的, 这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肯定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我党在发展观上实现了由“物本”到“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现实的人, 即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 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强调物质文明建设,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强调政治文明建设, 为精神进步和人的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促使人的素质全而提升, 在人格修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强调民生建设, 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此看出, 党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以民生为重点的个人发展, 更好的体现了个人发展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最终目的的地位。

无论从个人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来看, 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来看, 正确对待个人发展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清醒认识到: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最积极因素。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民生中国、民意中国、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一个人民幸福、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理论工作者们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 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的发展进行了各种解读。进一步研究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上的认识和实践有何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该如何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好这些问题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浅作探讨。

关键词: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辩证关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发展内涵及其马克思主义重点论定位.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9第8卷第5期.

[2]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1.

[4] 罗道友, 需要——人的内在发展动力——从马洛斯需要理论看人的发展, 湘潭大学.2007.

[5] 邱耕田, 发展的意义:基于发展哲学视域的一种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8

[6] 杨玉凤.先秦儒家的财富动力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龙岩学院学报, 2005

[7] 任冠文.李贽建立在平等思想上的私欲动力说[J].学术论坛, 2000

[8] 邓龙奎.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变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10]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革[M].陈郁, 罗华平, 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11] 赵顺龙, 周一帆, 曹逸之.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2]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13]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尹溟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4] 丹尼斯米都斯等, 《增长的极限》, 李宝恒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 刘传远,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8卷第5期.

[16]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第3篇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本课设计意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〇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〇辩证法的本质。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

〇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〇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

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〇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运用

〇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〇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

200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提纲

框题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〇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〇尊重书本知识。

〇尊重权威。

〇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〇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〇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〇关注变化的实际。

201

〇突破成规陈说。

〇破除落后观念。

〇注重研究新情况。

框题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〇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〇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〇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〇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本课的逻辑结构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根据课程标准,第十课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法在对现存

202

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学习了这一目,要求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做到既要学好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既要立足实践,关注发展着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敢于破除落后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框设计了三个目。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刨新开辟出了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实质之所在。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二者都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分析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这一框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针对辩证否定的性质,举出几种否定的事例让学生辨析,要求学生了解辩证的否定并不是外力的作用,不是人对事物的否定,也不是外力对它的否定,更不是外力对事物的毁灭或排拒,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正像俄国曾经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那样,为了明天而抛弃和毁灭昨天的一切,

203

达是错误的。第二问应当告诉学生我们理解的否定观是辩证的否定观,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这两个探究活动中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第三个探究活动,以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治疗烧伤为例,告诉学生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的这种做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建议让学生收集有关事例,可以作进一步论证。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的暂时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真理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地发展的,人类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南宋朱熹和明代陈献章的两段话,第一问要求学生明确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第二问有一点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探讨对于书本知识的怀疑,敢于向书本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框,创逝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刻苦攻关,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攻克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的故事。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只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引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曾经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列出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相对应的三种思维方式,旨在说明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人类文化的许多成果,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创新的结果。除了所列举的文化名著外,其他更多的文化产品,如雕塑、建筑、电影等也都属于文化进步的标志,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

204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辩证否定观

关于“否定”的含义,学生通常会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现在要让学生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否定观,就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弄清以下几点。

明确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理解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都是外在的否定,即外部因素对一定事物的打击或破坏,因而否定造成了一定事物的灭亡,是联系的终止和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通常一谈“革命”、“批判”,总会使人联想起完全否定或彻底否定。而在哲学的意义

205

上,“革命”和“批判”是任何创新必须要有的基础性环节,因为没有对现存事物的批评、重新认定,就不可能推动新事物的产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问题。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辩证法看来,世界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杠杆,它最能体现出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因而列宁把它看作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道。怀疑与批判,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一只昆虫踩死,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呢?这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这是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否定。辩证法所说的否定不是指这种情形。

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

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例如,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但在生命自身中就包含着死亡的因素。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是以吸取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东西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的。因此,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一切的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从而也就把自己与先前的旧事物联结起来。

在形而上学看来,要么是肯定一切,绝对肯定;要么是否定一切,绝对否定。因此,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从空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这是荒唐可笑的。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出现的。社会

206

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但社会主义又保留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中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如何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5.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所谓“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任何事物对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对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因素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在现实事物自身中,总是潜藏着内在的矛盾和否定性因素,随着事物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的成长,以前现实的东西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必然性、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这种正在衰亡的现存的东西。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因此,真正的辩证法决不安于现状,决不是为了“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的辩护工具,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6.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创新者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别人不觉得可疑的地方产生了怀疑,在别人不敢怀疑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开山斧,没有它们,创新之路将无法开辟。

207

其实,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创新的历史。哥白尼不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日心说?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爱因斯坦不对牛顿时空观提出批判,他又怎能创立相对论?李政道、杨振宁不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他们又怎能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应于弱相互作用呢?因此,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7.怎样理解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破”和“立”的关系,一方面,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要坚持“破”字当头,敢于否定一切旧事物,以新质代替旧质,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另一方面,“破”不是全盘抛弃,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8.怎样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怕。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又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对已有理论既坚持又发展。

9.怎样自觉地防止批判性思维带来的消极方面?

批判性思维在人类认识和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还欠成熟,如果不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常规和传统不加分析的否定,或者批判过头而新的正确结论又不能及时产生。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意见,往往是一接触便有一种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喜欢提出和集体决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怀疑教师讲的是不是科学的,认为家长的意见都是“过时”的老一套而加以抵制。这是违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胡乱怀疑,将会使学生很难产生新思考,获得新发现,我们应该自觉地防止这种倾向。

0.怎样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无论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新。

首先,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其次,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科学中内在的这种批判精神,正是促使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其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08

再次,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不唯书,不唯上,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1.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例,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长达12年之久,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正是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高速通道,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的模式和方法。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容决定了思维的内容,同样,客观事物的特点,也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搜集资料开始的,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

格斯所说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它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建议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每框各l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

.讨论法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主要采用讨论法。关键在于教师提出能引发思考、能引起争议的恰当的问题。

2.事例列举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采用事例列举法。如列举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事例,列举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事例,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

209

革的实践成果等。

3.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理解本课知识

如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结合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帮助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4.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

通过讨论“外力否定”的材料,明确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一个界限。

通过讨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材料,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二个界限。

结合理解“专家点评”,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此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讨论三个递进的问题:我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运用第八课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是不是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这样的?“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这是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我把虫子踩死”这是某种否定,这是从外来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探究活动2:“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按照“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的那样,结果会怎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否抛弃了过去的一切?“文革”时期我们对过去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身边有没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我国“文革”时期”类似的情况?

让学生明确,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探究活动3:“为什么说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此探究活动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迷信专家的意见?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不要书本知识,不用尊重权威,抛弃专家的一切意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你能否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并分析说明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210

让学生明确,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成功的原因在于,不迷信专家的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说明的哲学道理是,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探究活动4:“有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并认识到,无论是自然和社会,还是认识和真理,都是永恒的不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探究活动5:“怎样理解‘破’和‘立’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让学生列举出与教材所引朱熹、陈献章观点相同的名言警句,深入理解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作用;讨论怀疑和批判、“破”和“立”的关系,从而认识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和批判要以怀疑为前提,从质疑开始。

探究活动6:“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由教师选取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探究活动7: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建议此探究活动运用两个方法: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让学生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进而理解理论创新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先导作用。

探究活动8:“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

学生理解这一抽象观点会有一定困难,建议由教师准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理解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让学生了解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探究活动9由教师选取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讨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能够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划清界限。

211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方式建议

.对学生收集关于迷信权威的危害的事例,以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以及收集质疑、批判、创新的相关名言警句等参与作用作出评价。

2.学生就“如何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问题撰写专题小论文,对学生的思想收获作用评价。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说:“自古以来,创新学派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就抓住向老古董开战。……从来创立新学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视古董,有所发明。”在其后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讲青年人的创造问题,一口气列举了29位古今中外青年发明彖、创造家的事例,说:“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毛泽东特别重视和鼓励青年人创新。他号召和倡导青年人积极主动创造,不要受名人、权威、有地位的学问家的束缚。

2.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

在生物进化中,一个物种转变为新物种,在新旧物种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然而,在新物种否定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物种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的保留是新物种适应于新的条件、维持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在新旧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联系。

新的社会形态克服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建立了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同时也保留并改造了在旧社会形态中业已存在的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成果。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体现着辩证否定的“扬弃”。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这是对铁的否定,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又是对铁的保留。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

3.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思考提示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虚无主义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否认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化提供任

212

何有益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主张我们的现代化应该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来。复古主义的态度是片面抬高传统文化,企图以旧的价值尺度要求和衡量新的历史进程,这实际上是否定了现代社会与旧社会的本质差别。

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或者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或者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全盘西化的态度一方面把现代化同民族固有的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方文化直接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的态度则绝对地排斥外来文化,特别对能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的。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要求的是一种科学的批判继承态度。

在对待文化遗产上,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4.一切事物都是由肯定走向否定,为什么又说“否定一切”的说法是错误的?

思考提示

辩证法认为,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否定与肯定之间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或者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正确就是绝对的正确,错误就是绝对的错误,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切事物。

5.结合一些产品创新的事例,提炼出从多角度质疑、实现创新的方法。

思考提示

比如,对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思考:

能否他用?

能否借用?

能否改变?

能否扩大?

能否缩小?

能否代用?

能否调整?

能否颠倒?

能否组合?

……

总结得越多越好。

6.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

213

用以指导群众实践。如对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曾经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作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新事物,并总结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邓小平的什么思维品质?

思考提示:

应该学习邓小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善于总结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开拓进取,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品质。

对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要保持求知的欲望和敏锐的感悟,是激发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因素。

六、教学资源链接

名词解释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如果否定方面在斗争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身的反面,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肯定和否定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互为前提,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无肯定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二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立自存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

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之中有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之中有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是事物自身的状态还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都

214

是如此。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样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如果对一个事物只是作出单纯的肯定,而不顾及到此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差别,不顾及它的否定方面,那么,这样的肯定就是不完全的、僵硬的、无生命力的。例如,当我们肯定某人所犯的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时,也就同时否定了它属于敌我矛盾。如果我们不清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差别、联系以及它们互相转化的条件,那么,我们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肯定性论断就缺乏确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是不完全的、无力量的。

人们对事物作出的任何一个规定都是一个肯定,同时也就是某种否定,因为任何规定都是确定一种界限,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事物的排斥。我们肯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同它相对立、相区别的社会的否定,即否定资本主义,也否定成熟的共产主义。不同时具备否定性的肯定是不可理解的。

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光明不是黑暗,某现象正因为不是黑暗才是光明,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对谬误的否定也就是对真理的肯定。批评是对错误的否定,而真正善意的批评则是“治病救人”。通过批评否定错误,这是治病;通过批评,让被批评者“恢复健康”,这又是“救人”。所以说,批评这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不仅从“救人”这种积极的出发点来讲是肯定,而且从开出“治病”的药方、指出克服错误的途径来讲也是肯定。

恩格斯曾以“零”为例,精辟而深刻地说明了否定即肯定的道理。“零”是对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但它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它本身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更重要,有更丰富的内容。甚至温度表上的绝对零度也决不代表纯粹的、抽象的否定,而是代表物质的十分确定的状态。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

215

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继承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前进上升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和转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斗争着。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方面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的因素发展的结果,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一般地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时,往往重复出现旧的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波浪式的前进上升运动。由于事物内部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新事物可能遭到暂时的失败,旧事物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甚至被克服了的旧事物还会在一定条件下复生。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新事物的胜利,事物的上升、前进运动则是永恒的,绝对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初由黑格尔提出。马克思、思格斯总结了当时各种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身,论证了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规律。

相关资料选辑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邓小平理论产生,就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

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这需要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在这方面邓小平堪称表率。在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否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是“砍旗”,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面对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主张“两个凡是”,邓小平坚决否定“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最大成果。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例如,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说,贫穷

216

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这样,他一方面是用排除法来弃这些非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同时又以否定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肯定的内容。比如,他对贫穷的否定就是对富裕的肯定,对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否定就是肯定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观点,这种创新是从原有基础上发展、升华来的,既对过去的结论有一定的继承,又对过去认识上的解释,这是邓小平创造智慧的过人之处。

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

邓小平不拘泥以往的结论,善于对已有的结论根据形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拓展、延伸出新的认识,把过去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对这一理论认识也应有所不同,因此,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结论更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

——根据现实情况界定过去的提法。社会主义分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毛泽东对此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从以前的苏联到解放后的中国,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什么阶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似乎与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些“倒退”,但实际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2.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

其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

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

其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勇于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檄文。建国后,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奴隶主义。毛泽东在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批示中明确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他认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死人、活人,都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他谈到不要迷信神仙,不要迷信洋人时说,相对别的星球,我们就是神仙;相对外国人,我们就是洋人。他指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他号召:“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

其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毛泽东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

217

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3.掌握创新的方法

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

量变质变方法。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爱迪生一生能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

类推的方法。如飞机摹拟鸟的飞翔,摩天大厦摹拟人的骨骼等。这种方法要求丰富的联想力和较深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相加的方法。如生物加进化论、铅笔加橡皮等。当然,科学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但作为一种方法,其原理基本如此。

物理方法。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等。

化学方法。运用化学原理创造出新的化合物。如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巴斯德发明消毒法等。

4.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

善于观察,并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表达。

敢于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凡事喜欢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能耐心听取别人见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

能发现事物与现象间的逻辑联系。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是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启示。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第4篇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行管一班

姓名:张俊

学号:

评分:

20110704310041

2011年12月

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摘要: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当代似乎大多数人都只看到自我价值,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忽视了社会条件在实现人生价值时的作用。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的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其中客观条件就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又会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人进步,更好额推动社会发展。当代青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人生价值,社会,发展,奉献

(引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时,你可以说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但却不一定能说实现了人生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呢?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呢?如何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呢?

一、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含义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得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定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保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人们总会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定的评价标准,都会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简单的说,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依据。

(二)人生价值分类

人生价值其实是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很多人都单纯的认为实现了自我价值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其实不然,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的行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行为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他人对你的肯定程度。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正如马克思说:“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就是一个必然的事实”。把自己当手段,他人当目的,那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

献精神;把自己当目的,把他人当手段,那是资本主义上层自私自利的腐败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既要把自己当目的和手段,也要把他人当目的和手段,既要考虑他人,也要考虑自己。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社会价值,做到双赢,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促进社会的进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而不是个人对社会的索取。作为公民,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们能够提供的贡献的水平决定人们能够享受的权利的水平。人生最崇高的价值,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歌德曾经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想要拥有就得付出。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的价值 , 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两位伟人都已承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比索取更快乐,更有意义。个人的奉献将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换言之,个人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个人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铁路工人郭明义用行动告诉世人,他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虽然他贫寒,但没人瞧不起他,他的行为收受到了世人的肯定与赞扬,他的人生因此而有价值。他的行为也感动着世人,将爱传递,呼吁更多的人奉献社会。

二、实现人生价值

(一)主观条件

第一、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价值标准,为人生行为提供动力。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丛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爱的回馈。尽管自身经济条件不好,但他毅然决定帮助他人,这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所以,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是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他的人生非常有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吗,为人民服务才是科学高尚的

第二、提高个人素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将来大好坚实的基础。

第三、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向着目标前进。

(二)客观条件

首先,人生价值的实践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而且社会条件是无法避免的,可

能是顺境,也可能是逆境。你不能改变自己出身的家庭,不能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所以,要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保持自身良好的心态。面对顺境,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不要马虎大意,甚至贪图享乐,要自觉抵制享乐主义;面对逆境,我们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迎难而上。

其次,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是个普遍的事实。大学生要在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在第一线,与群众结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能更好的了解人民群众,为他们谋福利。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三、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是由每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然要依靠每个个体的奉献,所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每个人迈出一小步,整个社会将会前进一大步。只要每个个人能够在人生活动中奉献社会,奉献他人,那么人生就会很有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加速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人生价值只有在社会发展的主流中才能呈现出其灿烂的光辉。江泽民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时讲到:“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生长在这样的时代是幸福的。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这是一代国家领袖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个人的发展一定不要脱离社会,为人民服务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社会的发展又会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遇,从而更好的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主要朝四个方面前进。即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令人吃惊,曾经的蓝天白云现在已很少见到。精神文明建设也任重而道远,中国人的道德修养还很欠缺,在国外时常会有汉语标语,标语牌上写着:不要随地吐痰,便后冲厕所之类的标语。这说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力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自觉抵

制外来低俗文化,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政治文明建设同样艰巨,政府公信力一天天的下降,实在令人担忧。

面对种种问题,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时应该找准方向,与时俱进,既要实现自我价值,又要推动社会的进步。简单说,就是在达到了自己理想目标的同时,奉献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结语: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在学校抓紧时间学习,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努力与奉献。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3页.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第73页.

[3]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

[4]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第5篇

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经济结构和社会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浪潮之中, 民商法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 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政府部门也为了迎合经济发展趋势而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民商法律体系,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 如《侵权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民商法只有努力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以从容的姿态和宽容的精神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因此, 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价值体系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 安全与效益原则成为民商法追求的基础价值, 尤其安全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在传统的民商法体系中, 安全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只作为其他体系的派生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使得经济发展环境和交易环境日益复杂, 民商法的经济价值必然会得到充分的重视, 也必然会迎来一个经济发展高峰。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给商品交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经济交易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民商主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或是第三方交易软件进行资金交易, 这就给商业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正因如此, 民商法中的安全性建设得以凸显, 这也给我国政府和立法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外, 新时期的民商法价值体系包含自由、平等、公平、安全以及效益等, 其中效益与安全是一对矛盾体, 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的价值体系是摆在立法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和法制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经济社会中民商法的变化

( 一) 民商法内涵的变化

现代经济发展赋予了民商法新的内涵和意义, 更加注重安全性与效益性, 这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民商法体系中安全和效益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且安全原则涉及的范围较小, 仅仅局限于支付环节的安全性, 相对的信息构成较为简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民商法的建设重点开始向安全性与效益性转移, 现代法制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 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传统交易形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 扩宽了民商法的主体范围, 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自由。其次, 网络和市场空间更加开放, 人民获取信息的范围更加广泛, 从而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 网络技术大大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输速度, 交易双方可以不必再进行当面交易, 一切交易活动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 无疑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民商法内涵的变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体现, 拉近了民商法与人民生活的距离,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 二) 民商法原则的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商法原则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安全原则、平等原则和效益原则三个方面。安全原则的变化赋予了民商法更深层次的内涵, 同时安全原则也是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和保护的原则之一。尤其是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交易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确立了安全原则在民商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有序进行, 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平等原则也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民商法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即技术平等、媒介评等和实施平等, 主要目的是保护交易双方在权益和义务方面的平等, 维护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一直以来, 公平和效益问题的统筹兼顾是民商法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平与效益原则的充分诠释, 只有不断实现民商法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

( 一) 拓展了民商法应用范围

一个成熟的民商法律体系都是针对现阶段的经济活动而言的, 具有内在的完善性, 因此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但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给予了民商法新的内涵, 促进了民商法在原则上的变化, 也促进了民商法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首先, 民商法应用范围的扩大体现在信息库专用权的变化上。在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交易双方信息的收集与开发是促成民事商业活动成功的关键, 因此, 应该对民商经济交易活动的信息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给与一定的民商事权利, 并对其劳动成果进行保护, 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 信息库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 如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就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其次, 民商法中的域名专用权的定义得到进一步明确。域名就是计算机与网络世界连接的虚拟地址, 不仅可以方便用户访问自己的账户的信息, 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标志符号。因此可以这样说, 用户得到了域名的使用权也就得到了该域名的专用权, 法制建设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商法中域名使用权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地整合。

( 二) 拓展了民商法的调整对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升了网络世界的开放性, 使得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宽阔, 并为经济交易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价值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且信息本身的价值已经成为具有非凡意义的现实主体, 这是由信息具有的财产相关性和人格利益相关性决定的。基于信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巨大作用, 应该在立法过程中予以体现, 并将信息库专用权、版权控制权等涉及到交易主体双方利益的信息联系纳入到民商法调整范围内, 拓展民商法的调整对象, 实现民商法的跨越式发展。

( 三) 民商法将实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民商法作为调整民商事活动中交易双法权利和和义务的一个有机体, 其立法和完善应该以当今民商事活动中的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都有机的联系起来, 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全球的经济活联系日益频繁, 各个地方的民事活动更具共同性和普遍性, 应该制定统一的立法和执法标准, 保证全体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不受损害, 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执行标准等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 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民商法在现代民商经济活动中占有突出地位, 应该受到国家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民商法的完善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探究新时期民商法内涵和原则的变化, 加强民商法的建设, 为民事经济活动提供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 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 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为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 同时经济发展对民商法意义与内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在我国经济建设和民商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在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等两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希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商法,发展,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 2012, 08:16-17.

[2] 于婷婷.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才智, 2014, 33:256.

[3] 蒋梅.十八大后我国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 2015, 12:17-18.

[4] 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 2015, 15:179-180.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范文第6篇

摘要: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和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讨论了家庭支持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有助于降低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症状概率,提高生活满意度,且两者中情感支持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家庭支持,尤其是家庭情感支持,对农村女性、年龄较大及鳏寡的空巢老人主观福利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支持;空巢老人;主观福利;CHARLS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6.06.005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空巢老人”通常是指子女因工作、学业、婚姻等原因长期离家或家中无子女而独守“空巢”的老年人。伴随着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的核心化与小型化,中国空巢老人问题愈加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共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则显示空巢老年人已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空巢老人不仅经历着身体机能衰退等生理障碍,同时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也面临着物质层面的赡养缺乏以及精神层面的寂寞与孤独,这极大地影响了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老年人更差[1-3],抑郁状况更加严重[4,5],生活满意度更低。[6]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以及养老保障力度有限,农村空巢老人相对于城市空巢老人面对的养老难题更加复杂严峻。其中一点尤为明显,即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得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开始发生转变,加大了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农业生产,抚育孙辈以及人情往来的压力和负担。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正式社会支持力度还有限的情境下,目前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那么现阶段提高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更需要的是家庭经济支持还是情感支持?何种类型的农村老巢老人对家庭支持需求最为迫切?接下来,本文将试图回答上述问题。这对改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支持是老年人接受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的核心,可分为实际支持(receivedsupport)和领悟性支持(perceivedsupport),實际支持指家庭其他成员对老年人在物质和经济上的援助及服务,领悟性支持则是指老年人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精神和情绪上宽慰的主观判断[8],按照这种分类的含义,我们也可将家庭支持大致分为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前者是家庭其他成员对老人的转移支付,后者则主要是家庭其他成员看望、通讯及生活照料等。主观福利则是个体对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评价[9],通常是指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10-11]其中,心理健康水平是对精神生活的主观评价,而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则表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评价。

目前在关于家庭支持与老人主观福利关系的研究中,多数认同家庭支持的增益作用。张文娟和李树茁(2005)指出,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满足了老人因经济和生理状况恶化产生的需求,从而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12]王萍和高蓓(2011)发现,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能减缓老人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心理福利。[13]陶裕春和申昱(2014)认为,子女是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其经济支持是老年人晚年的基本生活保障,有利于降低老人的日常生活压力,子女与老人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分担和排解老人的负面情绪。[14]张骑和王玲凤(2010)对浙江的12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子女经济支持以及情感支持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15]Leungetal.(2007)基于台湾507位城市老年人数据统计得出,情感交流和精神宽慰比经济上的帮助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增益作用更加明显。[16]吴海盛(2009)针对江苏省农户的微观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及子女,子女的精神慰藉令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更高。[17]

概括而言,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显示家庭支持对农村老人的主观福利有正向影响,关于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对老年人主观福利影响差异的研究较少,以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更为零星,且以上研究未考虑家庭支持与老年人主观福利间的内生性,存在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此外,已有相关研究所得结果多数基于区域性小样本数据,其结果的适用性和地域代表性有限。因此,文章基于2011年和2013年覆盖28个省150个县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首先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初步判断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与空巢老人主观福利的关系,而后运用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RecursiveMultivariateProbit)加入相应工具变量进行估计试图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而得到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对空巢老人主观福利影响的一致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空巢老人特征上这种影响的差异,得出提高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的有效措施。

二、数据描述与实证策略

(一)数据来源

文章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3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CHARLS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的大型家户调查,其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家庭中45岁及以上的居民,调查内容包括家户信息、被访者健康状况和功能、医疗保健与保险、工作、退休和养老金以及收入、支出与资产等情况。CHARLS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基线调查于2011—2012年进行,覆盖28个省150个县,约1万户家庭中的1.7万人,2013年CHARLS进行了首次追踪调查。由于研究对象为农村空巢老人,根据定义,为体现子女的长期离家的特征,在数据中保留60岁及以上的不与子女同住且居住距离至少为本县/市的其他村庄,或无子女的农村空巢老人样本。剔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严重的样本后,最终得到样本数量为8549个。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1.模型设定

文章的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SWit=β0+β1FSit+β2ESit+β3Xit+εit(1)

式(1)中,SWit代表第i个空巢老人在第t期的主观福利,选取有无抑郁症状和生活是否满意。FSit和ESit分别表示第i个空巢老人在第t期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分别选取有否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测度。Xit为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变量。εit为个人层面的随机扰动项。当因变量为虚拟变量时常用的计量模型包括Probit、Logit、LPM模型等。由于在面板数据中采用固定效应Probit或者Logit模型所得估计系数有偏[18],故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初步判断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与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的关系。

以上为不考虑内生性时的模型形式,如模型中存在内生性,上述模型的关键自变量估计量将有偏且不一致,因此采用带工具变量的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一方面,由于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与家庭经济支持以及情感支持并不相互独立,因此这些方程组的误差项极有可能相关,比如由于子女工作生活繁忙等原因,在其自身时间资源分配中,更多地将时间用于工作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回报,以求更好地赡养老人及抚育下一代,因而在老人的家庭支持中,出现了经济支持削弱、替代情感支持的现象。[19-20]如此,分别以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为因变量的方程间的误差项相关的可能性很高,而多变量Probit模型则允许方程之间的误差项相关,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家庭支持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间可能存在的双向因果关系或者由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共同影响,参照已有研究的做法[21-22],对两个关键自变量加入工具变量并进行联立估计以求纠正这一方面的内生性。具体模型可以由以下方程组表示:

SW*it=β0+β1FSit+β2ESit+β3Xit+εit≥0[WB](2)

FS*it=β0′+β1′IV1+β2′Xit′+εit′≥0[DW](3)

ES*it=β0″+β1″IV2+β2″Xit″+εit″≥0[DW](4)

式(2)~(4)式的因变量SW*it、FS*it和ES*it为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当其大于0时,相应结果变量SWit、FSit和ESit等于1,否则结果变量等于0。所选取的工具变量需要满足与其对应的内生变量显著相关,但与误差项无关的条件。通过上述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可以得到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影响的一致估计。

2.变量说明与描述

(1)因变量

文章的因变量为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借鉴已有典型文献的指标选取[23,24],采用有否抑郁症状以及生活满意度进行衡量。抑郁症状由CHARLS问卷中包含10个问题的简版抑郁自评量表(CES-D10)所得抑郁指数转化得到。CES-D10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5],量表中每个问题均有四个选项代表相应程度的高低,一般从低到高分别赋值为0~3分,10个问题汇总即可得到最终的抑郁指数,其取值范围为0~30分抑郁量表的10个问题包括:过去一周“我因一些小事而烦恼”“我在做事时很难集中精力”“我感到情绪低落”“我觉得做任何事都很费劲”“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感到害怕”“我的睡眠不好”“我很愉快”[ZZ)]“我感到孤独”“我觉得我无法继续我的生活”。各个问题均有相同的四个选项,分别为:①很少或者根本没有(<1天);②不太多(1~2天);③有时或者说有一半的时间(3~4天);④大多数的时间(5~7天)。在对每题赋值时,第5题与第8题(下划线标注)的赋值方向与其他题目相反,按照选项分别赋值3~0。,抑郁指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抑郁指数在10分及以下表示无抑郁症状,10分以上表示存在抑郁症状。[26]CHARLS问卷生活满意度变量原为五级变量,分别为“极其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一点也不满意”,这里将前三项定义为满意,后两项定义为不满意,分别赋值1和0。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全样本中37%的农村空巢老人存在抑郁症状,生活满意的空巢老人占总体的87%。与2011年相比,2013年农村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下降9个百分点,生活满意度基本不变,可见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随时间推移有一定的提升。

(2)自变量

家庭支持情况。CHARLS问卷关于家庭支持的变量包括子女经济支持、孙子女经济支持、子女看望、子女通讯联系等,我们将家庭经济支持变量设为虚拟变量,农村空巢老人去年收到过子女或者孙子女的转移支付,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类似的,将家庭情感支持也设为虚拟变量,分为看望与通信两类,按照两者的特点进行区分,如子女看望频率为每半年一次及以上,则赋值看望變量为1,否则赋值为0;如与子女通过打电话等方式通信的频率为每月一次及以上,则赋值通信变量为1,否则赋值为0。具体变量说明和统计见表1,可见农村空巢老人接收的家庭经济支持、家庭情感支持中的看望和通信的总体概率分别为76%、81%和56%。与2011年相比,2013年总体家庭经济支持概率大幅提高,增加了29个百分点,而家庭情感支持中看望频率增长有限,通信频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控制变量。参考相关研究,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被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社会保障与家庭情况、初始健康状况以及健康行为四方面。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与家庭情况包括有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家庭人口规模;初始健康状况与健康行为对应有否慢性病和是否参加社交活动。具体变量说明与统计见表1。

(3)工具变量

家庭经济支持的工具变量。借鉴Young和Chetna(2012)的做法[27],将农村空巢老人健在子女个数作为家庭支持中经济支持的工具变量。理论而言,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与其健在子女个数并无直接联系,其福利取决于其子女的经济和情感支持,而空巢老人的健在子女个数越多,其接收到的子女转移支付的概率将更大。因此,健在子女个数理应满足工具变量所需的相关性与外生性要求。

家庭情感支持的工具变量。为区别家庭经济支持的工具变量,这里采用子女平均受教育程度作为情感支持工具变量。一方面,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更有可能乐于维系代际情感关系,提高看望和通信空巢老人的频率。另一方面,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与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子女教育所衍生出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直接相关。如此,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也满足工具变量的要求。

三、实证结果

(一)基准估计结果

表2报告了家庭经济支持与情感支持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关系的LPM模型估计结果。第(1)—(2)列与(3)—(4)列分别为以看望作为家庭情感支持变量的LPM模型和LPM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第(5)—(8)列与第(1)—(4)列所采用的模型相同,但选取的家庭情感支持变量为通信变量。

由基准估计结果可知,无论选取的家庭情感支持变量是看望还是通信,以及是否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与农村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显著与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正相关。从各关键自变量发挥作用的大小来看,多数回归结果支持家庭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缓解作用和生活满意度的增益效应相对更大,即农村空巢老人每年接受家庭经济支持对其主观福利的边际促进作用可能并不如子女每半年的看望或每月的通信。

(二)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估计

如前所述,单方程Probit模型所得估计量的无偏有效性依赖于模型设定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一旦出现这一问题,以上模型的估计结果将是不可靠的。因此,接下来采用带工具变量的递归多变量Probit回归模型进行估计以求解决这一问题。

表3报告了以看望作为家庭情感支持变量,最终因变量分别为抑郁症状和生活满意度的两个递归多变量Probit回归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及似然比检验结果,从该表数据可知,两个方程组的似然比检验χ2值分别为18.02和13.36,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两个方程组中的各个方程间的误差項存在相关性,这显示了采用多变量Probit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在方程间的协方差矩阵中,分别以看望与经济支持为因变量的方程误差项显著相关,这也符合前述讨论。

表4为以看望变量代表家庭情感支持,且带工具变量的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在解释回归结果前,首先检验工具变量选取的可靠性。可以发现,不论是以何种主观福利度量方式的方程组中,包括健在子女数以及子女平均受教育程度均与相应因变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用于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最终因变量为抑郁症状和生活满意度的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的似然比检验χ2值分别为68.94和66.58,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加入工具变量有助于缓解内生性问题。

从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能显著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对比两者系数可知,家庭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促进作用更大。同时,家庭情感支持对农村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家庭经济支持的影响并不显著。该结果与基准估计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文章也以通信变量代表家庭情感支持限于篇幅,并未在文中报告,读者如感兴趣可向作者索取。下同。,采用带工具变量的递归Probit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发现方程组的各方程间仍存在显著的误差项的相关性,估计结果与看望作为家庭情感支持变量的结果类似,家庭情感支持仍是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的相对更重要的支持方式。

[HT4”F](三)稳健性检验:家庭支持影响的异质性

以上是将农村空巢老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但不能忽略因不同个体特征形成的异质性,研究这一群体的异质性有助于提高认识问题的深入性和制定问题对策的针对性。因此,文章分别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对样本进行了分组子样本回归。其中,年龄分为65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前者表示退休初期,而后者表示退休中后期。婚姻状况分为已婚同居和其他(包括离婚、丧偶等)。

表5列出了以看望作为家庭情感支持变量,采用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的各组子样本回归结果。从性别分组来看,家庭支持尤其是情感支持对农村女性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改善和生活满意度提高更明显;从年龄分组来看,家庭情感支持对65岁及以上的农村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正向显著,而对65岁以下的农村空巢老人的作用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婚姻状况分组来看,家庭情感支持对农村离婚、丧偶的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和生活满意度有更加明显的影响,且情感支持的主观福利增益作用更大。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在老人群体中,女性在教育程度、收入等社会经济水平上往往比男性老人更低,且相对更可能成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常常伴随着更恶劣的生理状况,独居老年人更加缺乏情感交流,这部分老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相对更低[28,29],而家庭支持对心理压力处于中高程度具有更大的增益效应。[30]因此,女性、高龄和鳏寡空巢老人更需要家庭支持,尤其是子女的看望和精神交流。

同样的,以通信作为家庭情感支持变量,运用相同方法进行分组子样本回归估计,所得结论基本一致。

四、结论与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直接关系到整体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和睦程度,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两期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初步考察了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福利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带工具变量的递归多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并分别从性别、年龄、婚姻等方面进行分组子样本回归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有助于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且两者中情感支持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家庭支持,尤其是家庭情感支持,对农村女性、年龄较大、鳏寡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福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所提到的“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要求提供了经验证据。子女外出后往往更重视给农村父母更多的经济补偿,但却忽视了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而这恰恰可能是现阶段农村空巢老人所最需要的。因此,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在保证经济支持的同时,应通过更多的情感支持降低父母的孤独感,提高生活满意度。要达到这一点,一方面是通过宣传以及立法等方式唤醒子女对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家庭情感支持,另一方面,需要给予农民工更多权利,着力提高其收入水平,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此外,作为家庭支持的补充,社区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需得到提高。鉴于不同类型农村空巢老人的异质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家庭支持,尤其是家庭情感支持,应对女性、高龄和鳏寡的空巢老人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6):38-46.

[2]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2):2932-2935.

[3]YOUKS,LEEH.Thephysical,mental,andemotionalhealthofolderpeoplewhoarelivingaloneorwithrelatives[J].ArchivesofPsychiatricNursing.2006,20(4):193-201.

[4]李兆良,张兰初,冯晓黎,等.城镇“空巢”家庭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8(10):47-49.

[5]周成超,楚洁,徐晓超,等.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114-117.

[6]张景秋,刘欢,齐英茜,等.北京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5(12):1628-1636.

[7]贺聪志,安苗.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0-126.

[8]BARRERAJrM.Distinctionsbetweensocialsupportconcepts,measures,andmodels[J].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86,14(4):413-445.

[9]阮荣平,郑风田,刘力.宗教信仰、宗教参与与主观福利:信教会幸福吗?[J].中国农村观察,2011(2):74-86.

[10]陈刚.对移民的误解——移民对本地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15(6):106-120.

[11]王小林,尚晓援,徐丽萍.中国老年人主观福利及贫困状态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4):22-28.

[12]张文娟,李树茁.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5(5):73-80.

[13]王萍,高蓓.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发展趋势影响的追踪研究[J].人口学刊,2011(3):70-79.

[14]陶裕春,申昱.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4(3):3-14.

[15]张骑,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34-2336.

[16]LEUNGK,CHENC,LUEB,etal.SocialsupportandfamilyfunctioningonpsychologicalsymptomsinelderlyChinese[J].ArchivesofGerontologyandGeriatrics,2007,44(2):203-213.

[17]吳海盛.农村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44-50.

[18]GREENEW.Thebiasofthefixedeffectsestimatorinnonlinearmodels[R].Workingpaper,NewYorkuniversity,2002.

[19]KRAUSEN,LIANGJ,GUS.Financialstrain,receivedsupport,anticipatedsupport,anddepressivesymptoms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J].Psychology&Aging,1998,13(1):58-68.

[20]王萍,李树茁.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纵向分析[J].人口研究,2011(01):44-52.

[21]FANGX,TARUIN.ChildMaltreatment,familyCharacteristics,andeducationalattainment:Evidencefromaddhealthdata[C].AgriculturalandAppliedEconomicsAssociation&WesternAgriculturalEconomicsAssociation,2015.

[22]BALIAS,JONESAM.Mortality,lifestyleandsocio-economicstatus[J].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008,27(1):1-26.

[23]张川川,JohnGiles,赵耀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J].经济学(季刊),2015(1):203-230.

[24]解垩.“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及福利的影响[J].财经研究,2015(8):39-49.

[25]ANDRESENEM,MALMGRENJA,CARTERWB,etal.Screeningfordepressioninwellolderadults:evaluationofashortformoftheCES-D.[J].American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1994,10(2):77-84..

[26]OTHIENOCJ,OKOTHRO,PELTZERK,etal.DepressionamonguniversitystudentsinKenya:Prevalenceandsociodemographiccorrelates[J].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14,165:120-125.

[27]DOYK,MALHOTRAC.TheeffectofcoresidencewithanadultchildondepressivesymptomsamongolderwidowedwomeninSouthKorea:Aninstrumentalvariablesestimation[J].TheJournalsofGerontologySeriesB:PsychologicalSciencesandSocialSciences,2012,67B(3):384-391.

[28]LIL,LIANGJ,TOLERA,etal.WidowhoodanddepressivesymptomsamongolderChinese:Dogenderandsourceofsupportmakeadifference?[J].SocialScience&Medicine,2005,60(3):637-647.

[29]YANGY.Isoldagedepressing?Growthtrajectoriesandcohortvariationsinlate-lifedepression[J].Journalofhealthandsocialbehavior,2007,48(1):16-32.

[30]陈立新,姚远.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5(4):73-78.

(責任编辑:潘江曼邓泽辉)

上一篇:深圳婚纱摄影排行范文下一篇:收货如何控制损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