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

2024-07-31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第1篇

一、对侦查监督工作的影响

(一) “尊重与保障人权”入法, 对侦查监督工作执法理念将产生深远影响

“尊重和保障人权”入法, 对整部刑诉法的基本原则、制度、程序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在多项具体规定和制度完善中加以贯彻和体现, 这就要求检察干警在执法理念上要有一个“质”的飞跃, 即必须彻底扭转“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重办案、轻效果”的传统观念, 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 要坚持做到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把保障人权原则自觉贯穿执法办案始终。

(二) 修改完善了逮捕制度, 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对逮捕条件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在严格逮捕条件的同时, 体现了慎捕、少捕精神, 大大增强了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二是完善了逮捕程序, 把讯 (询) 问、听取意见程序进行了效力提高、明确完善, 更好地维护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增强了审查逮捕程序的司法审查性。三是完善了证据制度, 对侦查监督部门干警的审讯能力、应辩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证据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有关侦查措施及相关救济监督机制完善的新规定, 对提升侦查监督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主要针对强制措施期满不释放、不解除或不变更、不退还保证金;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财物;不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私分、挪用、贪污、调换、违规使用前述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等违法情形进行监督.

二、对公诉工作的影响

(一) 确立了未成年人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增加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即对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并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不予起诉。该不起诉制度其实就是把改造罪犯、矫治罪犯的功能前置到起诉阶段。一旦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 在六个月到一年的考验期间, 检察机关要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 极有可能会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每周进行社区劳动, 并指定特别人与其谈话, 责令其定期进行思想行为汇报等。考验期结束后, 还需专门审查其接受考察、改造、帮教和治疗情况, 以确定是否对其提起公诉。这一新规使得检察机关在不减少工作量的情况下, 事实上赋予了审查起诉工作以矫治失足未成年人的新功能。

(二) 明确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新刑诉法明确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并强调由检察机关承担有罪的证明责任, 在此基础上, 用“五条八款”比较完整地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明确了非法证据的范围和排除原则以及程序和要求。即对于非法言词证据适用绝对排除, 对于非法实物证据适用相对排除。同时, 新刑诉法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 都应依法予以排除。庭审确认为非法证据, 或控方不能对证据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或者已提供的相关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 该证据也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 赋予了检察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一是放宽了当事人和解案件相对不起诉的条件, 扩大了检察机关相对起诉权。二是赋予了人民检察院对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解决了检察机关再审抗诉后有时难以保证被告人到案的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审判监督职能。同时, 也给检察机关的抗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不断加强学习, 奠定理论基础

新刑诉法修改和增加的内容多且杂, 贯穿于各个阶段、各项制度之中, 所以要准确应对, 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规定, 重点掌握有关法条, 特别是与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具体条文, 要熟记贯通, 逐渐形成办案模式。在工作中, 可采取组织集中培训、邀请求专家精讲、业务知识竞赛、典型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 丰富学习内容, 提升学习效果, 努力打造“学习型”的检察队伍。

2.不断完善司法理念, 确立观念基础

司法理念是司法活动的意识根基, 只有不断完善司法理念, 才能使新刑诉法的各项规定, 特别是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意识真正贯穿其中, 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高检院的要求, “强化五种意识, 坚持六个并重”, 那就是要在理念层面, 牢固树立如下意识:一要强化人权意识, 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二要强化程序意识, 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三要强化证据意识, 坚持全面客观收集审查证据与坚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并重。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又可称作“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 即检察官为实现司法公正这一目标, 在刑事司法过程中不能先入为主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 而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检察活动, 努力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是被不同法系的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并被国际准则所确认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和制度, 也是检察官在司法活动中极其重要的行为准则。在我国, 相关法律已对检察官的这一客观性义务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法规定, 对检察官具有相应的法律要求, 因此, 要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认真落实检察官客观性义务。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得辩护、证据、侦查、强制措施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且还确立了四种特别程序。这些制度变化不仅使检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 也让其遭受一系列重大挑战。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第2篇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8、

二、 单选题:

1、B

2、B

3、D

三、 简答题:

1、(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略。

四、 论述题:

1、

(一)坚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略。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与( )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 )和( )。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 )、( )、( )和江泽民同志的(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方针,全面()教育。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和( ),使数学教育( ),实现( ),( )( )。

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 )、( )、( )、( )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 )个部分,分别是( )、( )、( )、( ) 。

7、《标准》指出:“(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判断题:

1、教师即课程。 ( )

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裨是交往。 ( )

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

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 )

5、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 )

6、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 )

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 )

8、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 )

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 )

三、简答题:

1、 怎么认识数学?

2、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变化?

3、 一所学校期末考试二年、三年、五年、六年有如下题目。

(1) 二年级:计算①438-175,②2573+824,③6632-2820,④10275-382

(2) 三年级:读出下面各数:①3004000 ②130040000

(3) 五年级:①125×32×25 , ②5330÷205 , ③

(4) 六年级: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需几天完成?

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请具体说明。

4、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积极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 综合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党的教育、推进素质

4、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 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

6、

四、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7、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

1、《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标准》对数学没有采取简单定义的方法。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社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对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也起关键的作用;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从课堂教学的眼光看待数学:大众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

2、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是说,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3、二年级命题中④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三年级命题都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五年级命题中②③不符合要求,《标准》要求②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③中分数混合运算不包含带分数。

六年级命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而此题超过三步。

4、(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简答:

数学教学中怎样体现《数学课程标准》?

一、联糸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数学意识

二、重创造性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应用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技能。

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两则

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 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2004年2月25日上午,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一所农村初中校听“推门课”,进教室后我刚坐下,上课的铃声随即响起,但任课老师还没有进教室,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教师什么原因迟到呢?”、“今天他(她)要上什么内容的课呢?”,我开始琢磨着。过了大约两分钟,教师才匆忙进教室,他的开场白是:对不起,我迟到了,大家一定想知道我迟到的原因吧,那是因为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发现我所骑的摩托车没有汽油了,于是就到路边的一个电脑加油站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华东师大版教材)“第17章的17.1变量与函数”,单价3.18元/升在加油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我们把它叫做“常量”,油量和金额会发生变化,所以把它们叫做“变量”,又因为油量先发生变化,金额才跟着变化,所以油量叫做“自变量”,金额叫做“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做“自变量的函数”,所以,金额就是油量的函数。如果所加的油量设为x升,要付的金额为y元,那么y与x的关系如何表示?(生答:y=3.18x)这个式子叫做函数关系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我的摩托车油箱最多能装10升汽油,那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生答:0≤x≤10)

„„

我听课前的两个问题已无需再琢磨了,迟到原因的真假性也不重要了。“函数”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引入、如何讲解历来困扰着我们数学老师,而刘老师这节课所创设的引入问题情境给予我们太多的启示和感悟了。在传统教学中,对“函数”概念的引入都是采用“直接告诉式”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这个定义冗长、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设置“迟到”——“加油”——“函数”的导入过程,引人入胜。

“学生迟到”与“图形旋转”

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2004年9月7日上午,我们教研室的全体教研员到南安市霞溪中学听“常态课”。听课前,在教务处提供的课程表中,我随机挑选了第二节——初二年4班的数学课(华东师大版教材)。走进教室时,第二节课还未开始,但我注意到了任教的陈老师已来到教室,正与一些学生交谈着,其他学生也正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上课铃响了,但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到场,陈老师边点名边等待着,我作为听课老师为他着急,并琢磨着:本节课要上什么内容呢?我翻开教材寻找着。约摸两分钟后,第一组第一排的小个男孩终于最后一个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我为这个小男孩担心着:“这个小男孩迟到了,会不会挨老师的批评,会不会受到处罚?”上课伊始,陈老师真的向这个小男孩发问了:“你迟到了,有什么感觉啊?”小男孩胆怯地回答:“害怕”。老师追问:“除了害怕,还有其它什么感觉吗?”小男孩无语了,不敢说话了。老师转向全班学生:“大家发现他除了害怕外,还有没有发现其它现象?”我纳闷着:上课时间已经拖延了,老师为什么还不赶快讲课,还要浪费时间与这个小男孩“纠缠不休”呢?是不是真的要来一场“暴风骤雨”?这时,有个学生回答道:“老师,我发现他满头大汗”。老师接过话题:“是啊,发生迟到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既要跑步又要爬楼梯(该班教室在楼上)会很辛苦的,所以满头大汗是很正常的现象,那就请把教室里的电风扇开大一点吧”。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本已慢慢转动的电风扇。老师趁机道:“大家看见电风扇时,发现了什么?”学生开始议论了,有一个学生答“电风扇在转动”。陈老师接着说:“对啦!电风扇在转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十一章的第2节图形的旋转(教师板书)”。“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旋转的实例吗?”学生沉思片刻,接着不断有学生举例回答:钟表的秒针、玩具的陀螺、汽车的方向盘、池塘的水车、自行车的车轮、飞机上的螺旋桨„„。陈老师趁热打铁:“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两个数学问题:(1)这些旋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旋转是由那些要素决定的?大家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第3篇

——劳动法保障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

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

D.家庭保姆

2.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原工资报酬的(

) A.150%

B.200%

C.300%

D.400% 3.某女职工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产假应不少于(

)

A.75天

B.90天

C.105天

D.120天

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 A、用人单位 B、事业单位 C、企业 D、团体

5.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的是( )。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劳动合同期限 D、试用期条款

6.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由( )支付的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劳动报酬。 A、政府社会保障部门 B、所在用人单位 C、所在地地方政府 D、国务院社保部门 7.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

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 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

8.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具体作法可以是( ) A.以法定货币支付

B.以实物代替货币支付

C.以货币和实物一并支付

D.以货币和企业债券一并支付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解除合同

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

D.续订合同

10.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比例是( ) A.20%

B.25% C.50%

D.100%

11.万隆公司安排职工李帅在国庆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李帅应该获得的工资为不低于其标准工资报酬的( ) A.150%

B.200% C.250%

D.30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

A.外国使馆 B.家庭 C.企业 D.个人

13、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 )有关规定执行。

A.《劳动合同法》 B.《民法通则》

C.《合同法》 D.《公务员法》

14、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出示证件,依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

A.可以 B.应当 C.视情况 D.无须

15、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 )。

A.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B.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C.女职工

D.年老体弱的职工

16、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在( )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 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17、(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A.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B.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C.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D.被责令关闭、撤销的

18、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 )。

A.应当支付赔偿金 B.可以支付赔偿金

C.应当继续履行 D.可以不继续履行

19、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

20、用人单位违法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 )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A.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

B.劳动者试用期工资的两倍

C.当地最低工资

D.当地平均工资

21、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用人单位 B.有过错的一方

C.劳动者 D.工会

2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定经济补偿标准的( )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A.二倍 B.二倍以下

C.一倍以上二倍以下 D.百分之一百五十

23、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

A.违约 B.连带 C.刑事 D.行政

24、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年后提出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三 B.五 C.八 D.十

25、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 )次试用期。

A.一 B.二 C.三 D.四

26、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27、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 )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A.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监察机构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28、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 )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一个半月 D.二个月

2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 )形式。

A.书面 B.口头

C.书面或者口头

D.其他

3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下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开始算,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B.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C.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不用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D.以上都不正确

3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是( ) A.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B.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确定计算

C.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D.以上都不正确

32.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 )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A.劳动者试用期的月工资

B.劳动者试用期满的月工资

C.当地最低工资

D.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的月工资

3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扣押劳动者的( )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A.现金

B.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C.户口簿和其他证件

D.物品

34、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个月

35、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

A.50% B.60% C. 80% D. 100%

36、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竟业限制的人员竟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37、劳动者提前(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三个月

38、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 )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39、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 )。

A.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 C.专项集体合同 D.特别合同

4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 )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A.不得低于 B.不得高于 C.可以等于 D.应当高于

41、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的工资。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4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A.一个月以内 B.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 C.六个月以上 D.一年以上

43、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 )确认。 A.劳动行政部门 B.工会 C.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 D.地方政府

44.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

C.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

45.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46.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

A.用人单位 B.事业单位

C.企业 D. 团体

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 )。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集体合同

48.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是( )。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担 D.有过错的一方合同主体

49.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的是( )。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劳动合同期限 D.试用期条款 50.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 A.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

B.某私营企业与职工因培训而发生的关系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支付加班费用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D.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查处某建筑公司雇佣童工的关系

5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通过,( )起施行。

A.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

B.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

C.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

5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 )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企业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53、用人单位自(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54、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 )时间的劳动合同。

A.解除 B.续订 C.终止 D.中止

55、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

A.劳动报酬 B.试用期

C.保守商业秘密 D.福利待遇

56、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 )。

A.违约金 B.赔偿金

C.补偿金 D.损失费

57、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 )、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A.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高级管理人员 D.一般管理人员

58、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 )劳动合同的履行。

A.影响 B.不影响

C.不一定影响 D.法律未规定是否影响

59、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 )。

A.法律援助 B.支付令

C.社会救济 D.依法制裁用人单位 60、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

A.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B.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C.由劳动者一方保存

D.由劳动行政部门保存

6

1、致使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

①劳动合同期满;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死亡;③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④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⑤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⑥用人单位发生严重经营困难;⑦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A.①②④⑥⑦⑧B.①③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③④⑤⑦⑧

6

2、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 )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七日 B.十五日 C.一个月 D.三个月 6

3、用人单位( ),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D.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6

4、劳动者( ),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6

5、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是,用人单位( )。

A.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B.发生合并或者分立

C.变更投资人

D.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66、在法定情形下,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 )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A.工会 B.全体职工

C.工会或者全体职工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6

7、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 )申请支付令,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A.当地人民法院

B.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当地人民法院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劳动仲裁委员会

6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

A.书面劳动合同

B.口头劳动合同

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 D. 集体合同

6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1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7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7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 )。

A.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只有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雇佣时,才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C.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D.不能超过三次

7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应当( )

A.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按照本单位平均工资支付

C.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D.按照本地区年平均工资支付

7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 )

A.终止

B.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C.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D.由新成立的单位决定是否履行

二、多项选择题 1.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用人单位包括( ) A.文艺单位 B.体育单位 C.特种工艺单位 D.兵工厂 2.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B.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D.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具体是( ) A.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 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D.发生地震,需紧急救援的

5.下列情形中,视同工伤的有(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 B.自残或自杀的 C.患职业病的

D.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6.下列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的有( ) A.加班加点工资

B.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C.法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D.用人单位通过补贴伙食、住房以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 7.下列哪些是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 ) A、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为准 B、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损失 C、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D.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间接损失

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文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表现良好的

C.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下列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的有( )。

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劳动纪律

C.社会保险 D.试用期 1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下列关于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C.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裁减人员的程序是( )

A.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B.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C.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D.裁减方案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

1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则整个劳动合同无效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C.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D.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1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以下( )条款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试用期

B.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C.保密约定 D.劳动报酬

1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用人单位无须 提前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5.《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有( )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D.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16、甲饭店招用乙某为服务员,双方签有聘用协议。后双方发生争议。根据设定的情况,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因甲强迫乙加夜班,乙可随时通知解除合同

B.因甲未按照聘用合同的约定付给乙工资,乙可随时通知甲方解除劳动合同 C.在试用期内,乙可随时通知甲解除劳动合同

D.甲没有按照约定提供劳动条件,乙有权随时通知甲方解除合同

17、依照劳动法,通过协商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除企业、个体经济经组织外,还有下列哪些主体?(

)

A.部队 B.国家机关 C.事业组织 D.社会团体

18、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履行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 A.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B.调解不成或不愿意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C.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 D.向有关部门申诉

1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D.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将( )列为竞业限制人员。

A.中层管理人员 B.高级管理人员

C.高级技术人员

D.管理人员

2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 )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A.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D.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有以下( )情形之一,劳动者无须告知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A.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B.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C.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2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下列( )情形中,用人单位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C.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D.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24.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有以下哪些行为?( ) A.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B.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C.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D.验证相关证明文件

25、以下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C.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D.试用期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26、劳动者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A.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B.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

C.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D.劳动者被判承担刑事责任

27、以下哪些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 ) A.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B.节假日安排加班,不能安排补休的

C.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D.用人单位未按期发放工资的

28、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哪些部门确认? ( ) A.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C.人民法院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9、有下列哪些情形,劳动合同终止?( ) A.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B.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C.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D.劳动者工作期间负工伤的

30、有下列哪些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A.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B.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1、下面关于经济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B.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C.用以计算经济补偿标准的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D.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32、以下哪些情形,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可以取得经济补偿?( ) A.由于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导致劳动合 同终止的

B.由于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D.由于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33、下面哪些是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D.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三、判断正误题

1、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2、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

3、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随时解除,无需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4、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5、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最长不超过12个月。( )

6、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7、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由上级工会与用人单位订立。( )

8、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9、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由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11、因工作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12、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13、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保管。( )

14、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

15、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虽然已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

16、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劳动合同不再履行。( )

17、一般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

18、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必须在60天内,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需提起上诉的,应在接到仲裁结果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上诉。(

)

19、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违纪罚款,一般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标准的30%。(

)

20、劳动合同的无效,只能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

)

21、在我国的劳动社会关系中,只有在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中从事劳动才能形成劳动关系。在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只有通过建立劳动合同才能形成劳动关系,这些劳动关系才受劳动法调整。(

)

22、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不受劳动合同条款约束。(

)

23、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下的,可以约定试用期。(

)

24、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试用期即将届满时,不再继续雇用该劳动者的,应说明理由。(

)

2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收取押金或是扣留相关的证件。(

)

26、未经劳动者本人同意,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变更劳动合同,特别是不能在未经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任意调动工作岗位、调低薪资等。(

)

27、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提前通知劳动者本人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

28、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29、工资应当以货币的方式定期发放。(

)

30、国家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按不低于工资的200%计付。(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教材第29-30页,以下标明页码的与此相同) 2.C(58页) 3.B(67页) 4.A(26页) 5.D(39页) 6.B(64页) 7.B(二章一节)

8.A(61页) 9.A (49页)

10.B(参见劳动合同法) 11.D(58页)

12.C(参见劳动合同法) 13.A(29页)

14.B(参见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 15.B(50页) 16.A(50页)

17.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

44、46条) 18.C(参见劳动合同法)

19.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20.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3条) 21.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6条) 22.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7条) 23.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91条) 24.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条14) 25.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9条) 26.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4条) 27.D(44页) 28.B(53页)

29.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5条) 30.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7条)

31.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7条) 32.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3条) 33.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9条) 34.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0条) 35.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0条) 36.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4条) 37.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7条) 38.A(53页)

39.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1条) 40.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5条) 41.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42.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43.C(44页) 44.C 45.C(31页)

46.A(26页) 47.D(26页)

48.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6条) 49.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7条) 50.A(29-30页)

51.A(参见劳动合同法)

52.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条) 53.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7条) 54.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3条) 55.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7条) 56.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3条) 57.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4条) 58.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3条) 59.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0条) 60.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5条) 61.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4条)

62.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 63.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8条) 64.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9条) 65.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8条) 66.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1条)

67.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0条) 68.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0条) 69.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4条) 70.A(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9条) 71.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9条) 72.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8条) 73.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4条)

二、多项选择题:

1.ABC(参见劳动法) 2.ABD(34页)

3.ABCD(参见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 4.BCD(57-58页) 5.AD(参见劳动法) 6.ABCD(65页) 7.ABC 8.AC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4条) 9.A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7条) 10.A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1条) 11.A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1条) 12.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

27、28条) 13.A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7条) 14.A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9条) 15.ABC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1条) 16.ABCD(47-52页) 17.BCD(29-30页) 18.ABC 19.AD(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0条) 20.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4条) 21.A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6条) 22.A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8条) 23.A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0条) 24.A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9条) 25.BC(40页)

26.AB(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3条) 27.A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28.BC(44页)

29.A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4条) 30.AB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6条) 31.AC(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7条) 32.BC(52页) 33.ABCD(49-50页)

三、判断正误题:

1×(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0条) 2×(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条) 3×(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1条) 4√(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8条) 5×(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7条) 6√(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

7×(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1条) 8√(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9条) 9×(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10×(参见劳动合同法第94条) 11√

12√(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4条) 13×(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6条) 14×(参见劳动合同法第17条) 15×(参见劳动合同法第28条) 16×(参见劳动合同法第33条) 17√ 18√

19×(62页) 20×(44页) 21√(29-30页) 22×(40页) 23×(40页)

24√(40页及劳动合同法) 25×(参见劳动合同法第9条) 26√(46页)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第4篇

日期: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题4分,共80分)

1.每位员工必须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

2.新入厂员工必须进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3.安全生产确认包括的内容(对人的确认)、(对物的确认)、(对作业环境的确认)、(对安全措施的确认)。 4.严格落实(确认制度),本着先确认后操作的原则,同时执行(监护)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在检修时,必须执行(挂牌)制度,在所检修设备开关及阀门处,必须悬挂“设备检修、禁止操作”警示牌,本着(谁挂牌谁摘取)的原则。

5、为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工作时彼此之间相互提醒、互相监护避免事故的发生提制定(联保互保)制度,任何一方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及奖励时、(同时)接受处罚及奖励。

6、岗位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员工要提前(15)分钟到到现场进行(口对口)交接,严谨电话交接,或只是书面交接。接班人对上一班的情况完全掌握、查对无误后,方可接班,双方负责人必须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人方可(排队)离开。

7、正确佩带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必须系紧下颚带﹞。

8、严禁酒后上岗、班中饮酒、(睡岗)、串岗(脱岗)、(玩手机)等行为,上班期间禁止赌博、看与工作无关书籍,在主控室禁止(吸烟)。

9.公司员工上岗时必须穿(劳保鞋)、(工作服)、(安全帽)上岗。

10.绝缘鞋的作用是使(人体)与地面绝缘,防止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之间构成通路,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 11.安全帽在工作中起(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作用),又称为(生命帽)。 12.穿工作服必须“三紧”,内容是 :(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13.热源入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4、三不伤害的内容(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15、“三违”是指企业员工(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的情况。

16.四不放过的内容(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7、防火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18、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19、灭火器的日常检查方法:(检查瓶体是否完好);(检查压力是否在绿区范围内);(检查导管、铅封、压柄等是否完好)。

20、防火的四懂: 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4.懂得(逃生)

疏散的方法。防火的四会:1.会(使用消防器材);2.会(报火警);3.会(扑救初起火灾);4.会(组织疏散逃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设备的安全“五有”装置是指﹝A B C D E﹞。

A、轮有罩

B、轴有套

C、坑有盖

D、平台有围栏

E、电器有接地

2、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C )和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

C、人工呼吸

3、﹙D﹚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请医生急救

B、送往医院

C、向上级报告

D、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4、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B )。 A、中毒

B、缺氧

C、爆炸

5、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部的空间至少有( C )毫米 A、20

B、25

C、32

D、38

6、处理事故要严格坚持﹝B﹞原则

A、“安全第一” 原则

B、 “四不放过” 原则

C、“预防为主” 原则

7、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B )、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A、防火标志

B、警告标志

C、防水标志 8.“一班三检”是指(a )。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9.电器着火时不能用( c )灭火。 A.四氯化碳或灭火器 B.沙土 C.水 10.以下哪种不是工伤事故? (b )

A.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 B.喝醉酒操作导致机床伤手 C.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受伤

动力厂新员工煤气知识培训试题

日期: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70分)

1、煤气是 (无色 )、 ( 无味 )、 (有毒) 的气体,其特性是 (易燃)、

(易爆 ) 、 ( 易中毒 )。

2、煤气燃烧的三个条件是要有(可燃物 ) 、

(助燃物 ) 、 ( 高温或火源 ),爆炸的三个特征是(放热性)、(瞬时性) 、 (放出大量气体)。

3、一氧化碳(无色 )( 无味 )(

有毒 )气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大(230—270 )倍,但分离的速度比氧气慢( 3600)倍,所以煤气中毒在短期内难以恢复。

4、转炉煤气CO含量约为( 60%--70% ) ,高炉煤气CO含量约为

(23%--30% ) 。

5、进入煤气区域工作、巡检时,应配备(煤气检测仪)及佩带(空气呼吸器),并设专人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

6、进入煤气管道内部动火CO浓度应低于(24PPM)且氧含量接近(21%),氮气置换空气测含氧量小于(1%)为合格。

7、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蒸汽、氮气或烟气)为置换介质。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不应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

8、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前(0.5h),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h,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

9、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

10、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应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12 )V。

11、在煤气区域工作,必须( 两 )人以上,一旦发生煤气泄漏,要立即站到( 上风 )侧进行监视处理。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立即通知厂部及(煤防站)内线电话8652,并应迅速将中毒者抬到(上风侧)空气新鲜地方。对于CO中毒后呼吸停止者和心脏跳动停止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和(人工心脏胸外挤压)并及时吸入(氧气)。

12、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3、受限空间作业氧含量控制范围在(19.5%-23%)之间.

14、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作业前(30)分钟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15、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坚持,先(通风),在(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16、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齐.

17、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按安全操作要求严格执行。

18、煤气中毒的抢救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先抢后救)原则、(先救命后转运)的原则、(抢救者要做好自我防护)的原则。

19、空气呼吸器气瓶备用状态压力应保持(28-30)mpa

20、煤气中毒的三个条件是:(形成煤气泄漏区)、(人员进入煤气泄漏区)、(由呼吸道吸入煤气)。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人吸入煤气后,为何会中毒,煤气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CO为无色,无味,无嗅剧毒性窒息性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循环,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破坏供氧功能,造成人体缺氧以致发生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中毒后会出现头痛、头晕、头沉重感、恶心呕吐、全身匮乏无力、耳鸣、心悸、神志恍惚、面部樱红色、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大小便失禁、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

2、叙述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1. 佩戴前打开气瓶开关检查减压阀是否良好,空气储存压力在28-30MPa方能佩戴正常工作。 2. 打开气瓶开关,使管路气满,再关闭气瓶开关检查管路压力气密性。 3. 轻轻按动供给阀红色按钮,空气瓶压力显示4-6MPa时,余气报警。 4. 将面罩与背具连接好,背好背带并固定好,扣好腰带。 5. 戴好面罩,把头带向后拉紧,将面罩密封好,确保无漏气。

6. 将气瓶开关开打,深呼吸一口气,以开启供给阀,而后进行正常呼吸。

7. 将压力表放在胸前以便于观察压力,当压力显示在4-6MPa时,立即撤出危险区,报警时,正常呼吸量佩戴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第5篇

测试题

答题人:得分:阅卷人:

一、单选题

1、我国的《预算法》通过于()。

A、198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8年

2、新预算法自()起施行

A、2014年9月18日 B、2014年8月31日 C、2015年 1月1日 D、2015年2月1日

3、预算法第四条第一款所称( ),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称( ),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A、中央各部门、直属单位 B、中央各机关、隶属单位 C、中央各部委、下属单位 D、中央各部门、隶属单位

4、预算法第五条第三款所称( ),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称( ),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A、中央各部门、直属单位 B、本级各部门、直属单位 C、本级各部门、下属单位 D、本级各部门、隶属单位

5、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 )预算组成。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应当纳入本部门预算。

A、下属各单位 B、内设各单位 C、所属各单位D、内部各单位

6、( )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原则和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确定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

A、县 B、市 C、省 D、 直辖市

7、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预算收支以外国货币收纳和支付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 )人民币基准汇价折算。

A、当日 B、当月 C、当日平均 D、 当月平均

8、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所称“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各部门和各单位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境内外( )产生的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预算的部分。

A、资产 B、国有资产 C、固定资产 D、 政府资产

9、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所称“专项收入”,是指根据特定需要由( )批准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和纳入预算管理、有专项用途的收入。

A、中央 B、省政府 C、财政部 D、 国务院

10、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三款所称( ),包括用于经济建设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支持企业的挖潜改造支出,拨付的企业流动资金支出,拨付的生产性贷款贴息支出,专项建设基金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以及其他经济建设支出。 A、经济建设支出 B、专项建设支出 C、固定建设支出 D、政府建设支出

11、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三款所称( ),是指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工业、交通、商业、农业、林业、环境保护、水利、气象等方面事业的支出,具体包括公益性基本建设支出、设备购置支出、人员费用支出、业务费用支出以及其他事业发展支出。 A、经济建设支出 B、专项建设支出 C、固定建设支出 D、事业发展支出

12、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一款所称(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纳入中央预算、地方不参与分享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按照规定向中央上解的收入。 A、中央预算收入 B、地方预算收入 C、国家预算收入 D、共享预算收入

13、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一款所称(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纳入地方预算、中央不参与分享的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照规定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收入。 A、中央预算收入 B、地方预算收入 C、国家预算收入 D、共享预算收入

14、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所称(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A、中央预算支出 B、专项建设支出 C、固定建设支出 D、事业发展支出

15、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所称(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承担并列入地方预算的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和地方按照规定上解中央的支出。

A、中央预算支出 B、专项建设支出 C、固定建设支出 D、地方预算支出

16、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上级地方政府确定,并报( )备案。

A、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17、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 )应当实行预算管理;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应当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A、专用基金 B、特殊基金 C、社会基金 D、国家基金

18、预算法第二十四条所称( ),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A、计划草案 B、特殊草案 C、社会草案 D、预算草案

19、中央财政本年度举借的( )和( )应当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

A、国外债务、还本付息数 B、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数 C、国内外债务、还本数 D、国内债务、还本付息数

20、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

A、政府预算 B、财政预算 C、政府公共预算 D、财政公共预算

21、预算法第三十三条所称“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政府为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从本级政府预算的结余中设置和补充,其额度应当逐步达到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总额的( )。

A、1% B、2% C、3% D、4%

22、各级政府预算的上年度专项结余,应当用于( )的支出;上年度净结余,应当用于补充预算周转金和下年度需要安排的预算支出。

A、本年度结转项目B、上年度结转项目 C、下年度结转项目 D、以后年度结转项目

23、国务院于每年( )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中央各部门下达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草案的原则和要求。

A、11月1日 B、11月10日 C、12月1日 D、12月10日

24、中央各部门应当根据( )的指示和( )的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的要求,具体布置所属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

A、国务院、财政部 B、财政部、国务院 C、党委、政府 D、财政部、政府

25、中央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 )前报财政部审核。

A、11月1日B、11月10日C、12月1日D、12月10日

26、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根据( )的指示和( )的部署,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本行政区域编制预算草案的要求。 A、国务院、财政部 B、财政部、国务院

C、党委、政府 D、财政部、政府

27、( )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本级政府预算草案,汇编本级总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按照规定期限报上一级政府。

A、县 B、市 C、省 D、 直辖市

28、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汇总的本级总预算草案,应当于下一年( )前报财政部。

A、1月1日 B、1月10日 C、2月1日 D、2月10日

29、( )审核中央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中央预算草案;汇总地方预算草案,汇编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A、财政部 B、国务院 C、人大常委会 D、 人大

30、( )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的预算草案时,发现不符合编制预算要求的,应当予以纠正。

A、县 B、市 C、省 D、 直辖市

31、汇编本级总预算时,发现( )预算草案不符合国务院和本级政府编制预算要求的,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报告,由本级政府予以纠正。

A、本级政府B、下级政府 C、省政府 D、国务院

32、中央预算草案经( )批准后,为当年中央预算。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常委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3、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 )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

A、10 B、20 C、30 D、 40

34、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 )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A、10 B、15 C、20 D、 30

3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 )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

A、10 B、15 C、20 D、 30

36、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 )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A、10 B、15 C、20 D、 30

37、预算法第四十四条所称“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是指上一年度同期预算安排用于各部门、各单位正常运转的( )、业务经费等必需的支出数额。

A、人员经费 B、事业经费 C、公益经费 D、福利经费

38、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积极组织预算收入,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及时将预算收入缴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将预算收入存入在国库外设立的( )帐户。

A、基本性 B、一般性 C、过渡性 D、封闭性

39、各项预算收入的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减征、免征、( )应征的预算收入。

A、不征 B、少征 C、缓征 D、多征

40、一切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缴库方式和期限缴入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 )。

A、借出 B、拖欠 C、缓入 D、少入

41、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即根据用款单位的申请,按照用款单位的预算级次和审定的用款计划,按期核拨,不得( )办理预算拨款;

A、超期 B、缓期C、越级 D、无故

42、按照( )拨款,即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A、预期 B、年度 C、季度 D、进度

43、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 )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A、缩小 B、改变C、扩大 D、更改

44、财政部负责制定与预算执行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政府( )部门的要求,加强对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管理核算。

A、财政 B、审计 C、监察 D、财务

45、国库是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 )的专门机构。国库分为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

A、转移支付 B、上缴支付 C、转移支拨 D、库款支拨

46、我国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是()。 A、税收收入 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 D、其他收入

47、预算的批复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各部门批复预算。

A、上级B、本级C、下级 D、国务院

48、地方各级预算按照()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A、统筹兼顾、收支平衡B、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C、统筹兼顾、量入为出D、优先安排、重点支出

49、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A、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C、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50、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是()。

A、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B、各级政府

C、各级政府审计部门 D、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

5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 )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是不作为一级预算。

A、上级政府 B、市级政府 C、本级政府 D、省级政府

52、预算是由()组成。 A、收入和支出 B、 收入和消费 C、审查和监督 D 、计划和决定

53、财政转移支付包括( ),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A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B 、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乡镇、村(居)的转移支付

D、中央直接对乡、民族乡、镇等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和其他支出。

A、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 B、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55、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A、地方融资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举借国外债务 D、银行借贷

56、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A、审查和预算 B、审查和批准 C、审核和计划 D、预算和批准

5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发展改革委计划B、经济贸易部门列入计划 C、审计部门审计D、税务部门审核

58、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报送备案的预算,认为有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有其他不适当之处,需要撤销批准预算的决议的,应当提请( )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B、 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C、 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5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别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 )和( )内正式下达。

A、 二十日、十五日B、 三十日、六十日 C、 三十日、三十日D、 二十日、四十五日

60、 各级预算由本级()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 )负责。 A、 政府组织、政府财政部门

B、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人民代表大会、政府财政部门

D、 政府财政部门、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

1、()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A、中央级B、省级 C、县级D、乡镇级

62、 各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提出,报( )决定。 A、本级政府、上级人大B、 本级政府、本级人大 C、本级政府财政部门、上级政府 D、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本级政府

63、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 A、 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B、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C、 冲减赤字 D、 预算周转金

64、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经批准的决算及下一级政府上报备案的决算汇总,报()备案。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 上一级政府 C、 本级政府D、 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5、 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退库的办法,由( )制定。

A、全国人大

B、中央政府

C、国务院

D、财政部 6

6、对于年度预算执行中上下级财政之间按照规定需要清算的事项,应当:( )

A、在决算时办理结算。

B、在发生时办理结算。

C、一并计入上级财政的决算。

D、只需提请上级财政备案

6

7、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年度至少( )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A、1 B、2 C、3 D、4 6

8、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 )确定。

A、上级人大 B、上级人大常委会 C、上级政府 D、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协商

69、下列关于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一般设立五级预算

B、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C、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D、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但不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补助的数额

70、有权决定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

A、同级人大 B、同级人大常委会

C、同级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

71、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 )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上级政府确定。

A、核查

B、转移

C、划分

D、收缴 7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 )审核汇总。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7

3、各级政府周转金从本级政府预算的结余中设置和补充,其额度应逐步达到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

)。

A、1% B、4% C、5% D、8%

7

4、财政部批复中央部门预算的期限是自( )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30日内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7

5、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审查和批准县级决算的机关是:( )。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财政部门

7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2014年8月31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文共( )章( )条。

A、11,79 B、10,80 C、 11,101 D、10,79 7

7、《预算法实施条例》于1995年11月2日经国务院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1995年11月22日国务院令第186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条例共( )章( )条

A、11,79 B、11, 80 C、 8,80 D、8,79 7

8、我国国家预算现设( )

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四级预算

B、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镇)五级预算

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三级预算 D、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镇)、村六级预算

79、 我国国家预算年度是指( )

A、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次年12月31日止 B、自公历1月1日起,至次年1月1日止 C、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D、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12月31日止

80、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央预算编制的是( ) A、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B、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C、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D、上解上级的支出

8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拨款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按照预算拨款B、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 C、按照进度拨款,即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D、按照各单位需要拨款

8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是( )。 A、中央预算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

8

3、下列关于预算体系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组成 B、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C、总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和本级政府行政隶属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 D、预算组成不受限制,可随意编制

8

4、各级政府依据法定权限作出决定或者制定行政措施,凡涉及增加或者减少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应当在预算批准( )提出并在预算草案中作出相应安排。

A、以后 B、同时 C、后 D、前

8

5、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8

6、按照分享程度划分,我国的预算收入( )。 A、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

B、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 C、仅包括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D、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8

7、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的是( )。 A、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决算 D、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8

8、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策草案,由( )审批。

A、国务院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本级人大 D、县级人大 8

9、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 )的具体办法,由上级政府确定。

A、退库

B、补贴

C、补助

D、划回

90、各级政府周转金从本级政府预算的结余中设置和补充,其额度应逐步达到本级政府( )的4%。

A、决算收入额B、预算支出额C、预算收入额D、决算支出额 9

1、财政部批复中央部门预算的期限是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 )。

A、10日内

B、15日内

C、20日内

D、30日内

9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 )年1 月1日起施行。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9

3、(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D、审计署 9

4、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赤字。

A、可列 B、不列

C、可编 D、 不可编

95、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 )前,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汇报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A、60日 B、30日 C、20日 D、45日

96、( )是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

A、财政部门 B、国库 C、税务部门 D、海关 9

7、各级预算收入退库的审批权属于( )。

A、本级政府财政部门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本级税务部门 D、本级政府

98、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决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批准之日起( )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A、15 B、20 C、30 D、45 9

9、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 )内至少一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做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A、会计年度 B、预算年度 C、自然年度 D、历法年度 100、在本级预算执行中,需要动用超收收入追加支出的,应当编制超收收入使用方案,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及时( )。

A、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通报情况

B、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协商处理

C、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批准

D、批准该使用方案并组织实施

10

1、在预算执行中,( )可以要求同级人民政府责成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

A、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行政首长办公会议 D、政治协商会议

10

2、预算收入应当统筹安排使用;确需设立专用基金项目的,须经( )批准。

A、国务院 B、财政部 C、省级人民政府 D、主管部门 10

3、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 )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A、1%至3% B、2%至3% C、3%至5%D、5%至6% 10

4、《预算法》所称( ),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A、预算事项 B、决算事项 C、预算草案 D、决算草案 10

5、各级政府预算的上年度专项结余,应当用于( )的支出。

A、补充预算周转金 B、上年度结转项目

C、下年度需要安排 D、上解支出 10

6、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 )审查和批准。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财政部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

7、中央国库业务应当接受财政部的指导和监督,对( )负责。

A、地方财政 B、中央财政 C、地方政府D、中央政府 10

8、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国库业务规程应当报财政部和( )备案。

A、省政府B、省人大C、省人大常委会D、中国人民银行 10

9、各级国库和有关银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预算收入缴库的规定,不得( )应当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和国库库款。

A、延解、占压B、延迟、占压C、占压、少入D、延解、少入

110、各级国库必须凭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签发的( )于当日办理库款拨付,并将款项及时转入用款单位的存款帐户。

A、拨款凭证B、拨款通知书C、收支证明书D、收支通知书 1

11、“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是指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 )同意,调拨、周转、冻结、扣拨、退付已入国库的库款。

A、上级政府财政部门B、本级政府财政部门 C、同级政府财政部门 D、政府财政部门

1

12、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退库的办法,由( )制定。

A、财政部B、国务院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 1

13、地方预算收入退库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制定。 A、财务部门 B、经贸部门 C、预算部门 D、财政部门 1

14、各级预算收入退库的审批权属于( )政府财政部门。 A、上级 B、同级 C、本级 D、县级以上

1

15、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 )和(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协调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与国库的业务工作。

A、管理、制约B、监督、约束C、管理、监督D、管理、约束 1

16、各级政府依据法定权限作出的决定和规定的行政措施,凡涉及财政( )的,应当在预算批准前提出并在预算中作出相应安排。

A、减支增收B、减收增支C、增收减支D、减收减支

1

17、在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制定新的减收增支政策和措施;确需制定的,应当采取( )的增收节支措施。

A、 相关B、相应 C、可靠 D、有效

1

18、 各级( )应当加强对预算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财政部门有关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A、 党委B、人大 C、组织部门D、政府

1

19、政府财政部门有权对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对各部门预算收支的( )和( )进行考核。 A、结果、情况B、情况、结果 C、情况、成果 D、情况、效果

120、政府财政部门有权对本级各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擅自减征、免征、缓征及退还预算收入的,( )。 A、责令退回B、限期改正 C、责令改正 D、责令改回

1

21、政府财政部门应当( )向本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具体报告内容和方式由本级政府规定。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1

2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下列期限和方式向财政部报告本行政区域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收支月报,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内容编制,于每月终了后( )日内报送财政部;每月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文字说明材料,于每月终了后( )日内报送财政部;每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材料于季度终了后( )日内报送财政部。

A、

1、

3、5 B、

2、

10、15 C、

5、

10、15 D、

10、

10、15 1

23、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和县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和乡、民族乡、镇政府向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编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内容和报送期限,由( )政府财政部门规定。

A、上一级 B、本一级 C、县级 D、市级 1

24、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应当每月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向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预算收入计划执行情况,并附说明材料。

A、收支明细 B、预算计划表 C、备注材料D、说明材料

1

25、中央国库与地方国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 )部门编报预算收入入库、解库及库款拨付情况的日报、旬报、月报和年报。

A、组织 B、纪检监察 C、审计D、财政 1

26、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

A、检查 B、制约 C、审计 D、抽查

1

27、各部门应当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向( )政府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有关预算收支、企业缴款完成情况等报表和文字说明材料。

A、本级 B、上级 C、同级 D、平级

1

28、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列明调整的原因、项目、数额、措施及有关说明,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提请( )审查和批准。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政府办公会 D、上级财政部门

1

29、政府有关部门以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给下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专款,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并办理预算( )手续。

A、划拨 B、移库 C、转移D、划转

130、预算法第五十九条所称( ),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

A、预算草案 B、决算草案 C、决算计划 D、收支草案 1

31、财政部应当在每年( )部署编制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制发中央各部门决算、地方决算及其他有关决算的报表格式。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1

3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根据( )的部署,部署编制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制发本级政府各部门决算、下级政府决算及其他有关决算的报表格式。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C、财政部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

33、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 )工作。

A、调整 B、核对 C、对账 D、对帐

1

34、决算各项数字应当以经核实的基层单位汇总的( )数字为准,不得以估计数字替代,不得弄虚作假。

A、报表 B、汇总 C、财务 D、会计

1

35、各单位应当按照( )部门的布置,认真编制本单位决算草案,在规定期限内上报。

A、上级 B、财政C、主管 D、管理

1

36、各部门在审核汇总所属各单位决算草案基础上,连同本部门自身的决算收入和支出数字,汇编成本部门决算草案并附决算草案详细说明,经部门( )签章后,在规定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A、主要领导 B、主管领导 C、行政领导 D、主要负责领导

1

37、财政部应当根据中央各部门决算草案汇总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 )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财政部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

3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本级各部门决算草案汇总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上级 B、本级 C、市级 D、省级

1

39、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决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批准之日起( )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A、10 B、15 C、20 D、30 140、各部门应当自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决算之日起( )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决算。

A、10 B、15 C、20 D、30 1

4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之日起( )日内,将本级政府决算及下一级政府上报备案的决算汇总,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A、10 B、15 C、20 D、30 1

42、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对下级政府在预算执行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行为,依法予以( );对本级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A、制止和纠正 B、制止或纠正 C、制止 D、纠正

1

43、下级政府应当接受上级政府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根据上级政府的要求,及时提供资料,如实反映情况,不得( );严格执行上级政府作出的有关决定,并将执行结果及时上报。

A、隐瞒 B、虚报 C、隐瞒、虚报 D、瞒报、虚报 1

44、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依照( )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 1

45、 本条例自( )起施行。

A、1995年11月22日 B、1995年11月23日 C、1995年12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1

46、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 )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A、一月至三月 B、四月至六月 C、六月至九月 D、十月至十二月

1

47、( )以上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A、县级 B、区级 C、市级 D、省级

1

4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 )和( )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A、上级、下级B、本级、下级

C、同级、下级 D、本级、同级

1

49、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 )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A、会计科目 B、预算科目

C、预定科目 D、核定科目

150、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 )管理。

A、国库集中收付 B、国库集中支付 C、国库集中收支 D、国库集中收入

二、多选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A、对上一年预算执行和落实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议的情况作出评价

B、对本年度预算草案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是否可行作出评价 C、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提出建议 D、对执行年度预算、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绩效、加强预算监督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下列支出:( ) A、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

B、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C、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

D、突发公共事件、战争、自然灾害事件处理的支出

3、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预算调整( )

A、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收支的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D、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决算草案,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

A、预算支出情况

B、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

C、结转资金的使用情况

D、资金结余情况

5、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

A、未依照本法规定,编制、报送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和部门预算、决算以及批复预算、决算的

B、进行预算调整的

C、未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 D、违反规定设立政府性基金项目和其他财政收入项目的

6、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

A、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虚列收入和支出的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

C、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的 D、违反本法规定,改变预算收入计划的

7、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 )

A、法律、法规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C、上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D、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8、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B、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C、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D、地方上解的收入

9、下列( )属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B、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C、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

D、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

10、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部署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规定( )、( )、( ),并安排( )。 A、预算收支科目 B、报表格式 C、编报方法 D、财政收支计划

11、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主要任务是: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B、制定组织预算收入和管理预算支出的制度和办法

C、督促各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

D、根据年度支出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合理调度、拨付预算资金,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管好用好预算资金,节减开支,提高效率

12、我国国家预算的组成部门包括( )。

A、中央预算 B、部门预算 C、地方预算 D、单位预算

13、预算收入划分为( )。 A、中央预算收入 B、地方预算收入

C、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D、特殊预算收入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全国人大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

A、审查中央预算草案

B、批准中央预算

C、监督中央预算执行D、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15、预算管理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

A、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

B、分税制原则

C、收支平衡原则D、统一管理原则

16、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骗取、使用的资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A、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变预算收入上缴方式的;

B、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

C、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D、其他违反财政管理规定的行为。

17、在《预算法》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B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D、 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18、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征的预算收入的,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A、多征 B、提前征收 C、减征,免征,缓征 D、不征

19、国家实行国库()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A、集中收缴B、集中管理 C、集中发放D、集中支付 20、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 A、抵冲赤字 B、冲减赤字

C、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D、增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中央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中央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本级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C、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本级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审查意见,未设立专门委员会的,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研究提出意见。

D、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对本级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本级决算草案研究提出意见。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依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协助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有关专门委员会承担( )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A、审查预算草案 B、预算调整方案 C、决算草案 D、监督预算执行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C、国务院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D、国务院组织中央预算的执行

24、国务院财政部门(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25、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 A、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C、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D、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26、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 )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C、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 D、提高效率

27、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 )、( )和( )。 A、中央本级支出 B、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C、转移支付 D、重点事件支付

28、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A、地方本级收入 B、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C、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 D、其他收入入库

29、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 )、( )、或者( )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A、调取 B、征收 C、收取 D、以其他方式筹集 30、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 )、( )、( )和( )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A、社会保险缴款 B、社会福利缴款 C、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D、其他方式筹集

31、各级预算应当遵循( )、( )、( )、讲求绩效和( )的原则。 A、统筹兼顾 B、勤俭节约 C、量力而行 D、收支平衡的原则

32、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 )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A各级政府 B、各部门 C、各单位D、各机关

33、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 )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A 、预算 B、预算调整 C、决算 D、预算执行情况

34、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 )、( )及( ),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A、草案 B、预算 C、决算 D、报表

35、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应当( ),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 A、规范 B、公平 C、公开 D、透明

36、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用于办理特定事项。建立健全( )和(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 )设立专项转移支付。

A、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 B、退出机制 C、不得 D、可以

37、以下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3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无权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得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 )和( )。

A、决定 B、命令 C、决议 D、文书

40、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 )。

A、决定 B、命令 C、决议 D、文书

41、国家预算由(

)组成。

A、财政总预算B、部门预算C、单位预算D、中央预算

42、国家预算管理(

)。

A、主体是国家 B、客体是预算资金C、依据是《预算法》 D、完成国家预算收支任务

43、预算外资金(

)。

A、是一种财政性资金B、分配与政府权利相连

C、分配对象主要来自国民生产总值的剩余产品D、与预算内资金之间此消彼涨

44、下列哪些属于预算外资金?(

)

A、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B、国有企业税后留用资金 C、社会保障基金 D、国有企业的股息和红利

45、预算管理体制实质上是处理(

)。 A、资金集散度 B、事权集散 C、财权集散 D、效率高低

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各项( )和其他收入。 A、各项税收收入 B、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C、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D、转移性收入

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和其他支出。

A、工资福利支出B、商品和服务支出C、资本性支出D、军费支出

48、各级预算应当根据( )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

A、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B、上年预算草案 C、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 D、跨年度预算平衡

49、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必需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 )和( )等方式筹措,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保持合理的结构。 A、发行国债 B、发行基金 C、举借国内 D、国外债务

50、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专项转移支付应当( )、( )编制。 A、分地区 B、分区域 C、分项目 D、分行业

答案:

一、单选题:

1-10 BCABC AABDA 11-20 DABAD BADBC 21-30 DBBAD AABAA 31-40 BDCBD BACCB 41-50 CDCAD ABBCC 51-60 CAAAB BCABA 61-70 CDABD AACDC 71-80 CDBAB CDBCD 81-90 DDDDC DDCCB 91-100 DBBBD BABBA 101-110 BAACB ABDAA 111-120 BADCC BBDDC 121-130 ACADD AABDB 131-140 DCDDC CABCB 141-150 DACAA CABBA

二、多选题:

新刑诉法试题及答案范文第6篇

刑诉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此次修改进一步完善了刑事司法制度,突出强调保障人权、规范执法,同时强化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对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近期,我市检察机关采取脱产学习、网络教育、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抓好对修改后刑诉法的学习培训,提升了检察干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市委常委会还专门听取市检察院的专项报告,研究解决我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修改后刑诉法急需解决的机构人员、科技装备等问题,为修改后刑诉法在我市全面正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赖德贵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紧抓学习培训,提高全面把握修改后刑诉法的能力水平;紧抓理念更新,提高正确履行修改后刑诉法的思想认识;紧抓机制健全,提高严格执行修改后刑诉法的工作成效;紧抓基础建设,提高贯彻落实修改后刑诉法的执法保障。

上一篇:校学生会办公室简介范文下一篇:小学生近视研究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