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

2023-10-23

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第1篇

(一)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能力培养要求的深入,历史概念的重要性就显得日益突出,因为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既是发展智慧的核心,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的安排来看,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在“单元导入”和“课文导入框”中明确了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据统计,人教版教材必修(Ⅰ)(Ⅱ)(Ⅲ)三个学习模块明确要求掌握的概念分别达到88、71和74个之多,选修(Ⅰ)(Ⅳ)在导入语中提到的重点概念分别是61和52个,考虑种、属概念及其他未列概念估计要三、四倍于这个数字。高中历史新课程和初中教材相比,明显减少和简化了历史基础知识,强化了历史概念和历史理论分析,突出了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倡导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思维能力。这一点是与课程标准规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的理念是一致的。

强化历史概念教学也是高考命题导向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考试题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在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于历史概念便于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问题本质和自主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在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题中占绝对大的比重,因为它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理论从教材中寻找文字拼凑答案的应试策略,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是很难正确作答的。

从历史概念在高中历史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来看,往往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三个层次。显然,历史概念在其中处于中间层次,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历史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深刻分析,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可见,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历史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历史史实很容易从记忆中消失,而概念、规律却可以保持长久,甚至这些自主归纳概括并理解掌握的概念和规律性东西可以终身受用。所以,历史概念尤其是理论概念由于抽象程度高,其智力价值也较高。

(二)历史概念分类策略分析

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人脑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本质特性的反映。历史概念的一般分类是:

一是按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范围,可以分为专指性历史概念(史实性历史概念)和泛指性历史概念(理论性历史概念);

二是按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内容,可以分为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历史名物概念和历史现象概念;

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方法有:定义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先下结论,然后对得出结论的途径进行分析,从而论证这种结论的正确性)。

[案例](以实例论证法为例):展示概念和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延伸:完全独立的国家、主权、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事实论证:引导学生回顾《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内容,后归纳为:由此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及贸易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我国的领土不再完整;主权不再独立;封建的自然经济也开始遭到外来资本主义的破坏。从

而证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三)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策略分析

这里的历史概念教学过程策略指的是教学者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地、科学完整地学习领会历史概念,藉此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的学习活动。它包括:①原则提示:教学者提供学习者历史概念学习活动进行的原则,藉以促进其掌握历史概念学习活动的进行。②问题引导:教学者提供学习者细步的引导问题,逐步地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

基于此,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性控制主要体现在教学原则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1.确定历史概念教学教法的基本原则。

(1)渐进性原则。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概念的复杂程度。

(2)选择性原则。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班级或同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

(3)主体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遵循教育规律,把概念教学落实在每节课、每单元、每个专题、每个学期的教学和练习过程中。

(5)目的性原则。即思考“为什么使用这个方法教”和“怎样使用这个方法教”的问题。

2.历史概念的教学方法(模式)。

(1)从理论层面上分析。①根据概念的复杂程度对历史概念进行分级。三级概念含有较多较复杂的历史知识,构成了历史的主干知识,宜采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如“君主专制”这个概念可分为“奴隶制君主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而封建君主专制的上一级概念是“封建制度”,同属一级的概念有“封建文化专制”等,分级之后就可以选取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进行分析。②根据概念的能力级别对历史概念合理分类,不同的历史概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史实概念可用定义法、讲述法,史论概念多用分析综合法。③根据概念的结构把历史概念内部的共同要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或影响等)和特殊要素(历史人物概念的“经历”要素,历史事件概念的“过程”要素,历史名物概念的“内容”要素和历史现象概念的“状况”要素)指定出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析综合法得出概念。④根据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让学生通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历史概念,多采用比较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如不可以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只能讲“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因为封建制度是种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属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从技术层面上分析。①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直观感受的方法。②运用概念图表达历史概念结构及其关系的方法。概念地图最早是20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通过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的案例而提出的,初级的概念地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节点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连接从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表示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的层次关系。如“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这个上位概念之下“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改革”、“百家争鸣”三个并列的下位概念,“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又是“地主阶级改革”的下位概念,“地主阶级改革”则是三者的上位概念。“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改革”、“百家争鸣”三个并列概念的节点是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其中经济属性决定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则是前二者的表现。③整合其它学科知识的搭桥法。如哲学常识搭桥法、地理知识图示法、语言文字破解法、数学集合图示法等。④历史学科内部知识整合法。联系古今中外、分解概念结构,如“闭关锁国”从背景方面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⑤利用网络、图书资源等引导学生学习的自我探究法。建立历史概念档案、学习袋等。⑥采用美国H·林恩·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标准”设计教学。

[案例]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核心概念:百家争鸣

重要概念: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仁政,民本,克己复礼,有教无类,性善论,性恶论,王道,法治

基本概括(理解):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孔子仁政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同时是不断发展的,其中蕴涵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王道和霸道相融合说明荀子时期儒家思想发展有了重大突破。

基本问题: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

·归纳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指出其继承性和发展性。

·儒家思想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建议活动

·列一个表格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从儒家人物的代表作品中搜集一些格言警句,研究讨论它们在上述相关概念中的体现。

行为表现任务:

做什么:把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比较。

为什么:目的是理解二者的本质区别以把握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创新。

效果如何:撰写一篇条理清晰、富有见解的小论文。

其他形式的评价:

·对于上述基本概念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客观测试和考查。

(四)当前历史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当前历史概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讲解历史概念,草草勾划了事。二是不会讲解历史概念,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三是重史实概念讲述,轻理论概念阐释。四是史实概念缺少理论分析。

鉴于此,历史学科概念教学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1.根据历史概念内涵不断拓展的要求,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的矛盾(如“统一战线”)。

(1)在概念教学的每一个阶段,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概念,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

(2)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给学生明确地指出该历史概念是发展变化的;

(3)当下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该历史概念在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进行研究,找出异同。

2.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的要求,处理好概念教学由浅入深的关系。

(1)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教学史实概念和理论概念时选取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到高年级一般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2)针对人认识规律的顺序,一般情况下要使学生在掌握足够的具体史实的基础上再分析概括而形成明确的概念。

3.研究不同层次概念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处理好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史实概念是理论概念的基础,理论概念是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要注意归纳、总结、分析、评价;理论概念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各种概念、各个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讲述单个概念,必须使众多的历史概念系统化、条理化。

4.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处理好概念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1)概念的引入要注意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可采用直观引入、旧知识引入、生活常识引入、时政引入等。

(2)概念的讲解要注意运用正反例的辨析(遵循概念获得模式的教学策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剖析关键词、分析概念的正反例证、变换本质属性的表达方式、对近似概念进行辨析等)。

(3)概念的运用要注意抓好课内和课外两个阵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熟练掌握,融会贯通。可采用课上学生自举实例、教师典型例题解析、错题反思、课后巩固练习、单元练习等多种形式。

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第2篇

在现在的江苏省历史高考模式下,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能力,教学中历史材料的使用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面对大量的历史材料,应当合理取舍,选用一些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材料呈现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高三历史材料的选择

(一)高三历史材料选择的原则

1.形象直观性原则。第一,过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不能重演的,因此在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的过程或一些历史现象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搜集与选择一些形象直观的历史材料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以便加深理解历史概念,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第二,形象直观的历史材料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感知历史信息,更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用地图材料一目了然,比繁复的文字表达要好得多。

2.典型性原则。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材料是丰富的,大量的各地模拟试卷、各种参考资料中以及网络资源中都有。面对这些历史材料,教师必须进行认真的筛选,那些比较典型的材料容易被学生理解,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合理展开。

3.围绕教学重点原则。历史材料内容繁多、形式多样,而历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时候要分清主次,要围绕历史教学重点,最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二)高三历史材料选择的途径

1.从历史教科书中选择。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在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可供历史教学运用的历史材料。新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材料日趋丰富,多姿多彩,其中包括大量插图(有彩色或黑白的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图表、引用的资料。教师从中选择历史材料符合了经济高效的原则。

2.从网络上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网络上有丰富的历史材料资源,如历史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视频、历史的音像材料等。历史教师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历史材料的收集,整理,同时还丰富了教师的材料来源。

3.从各地的高考模拟卷中选择历史材料。高三阶段,各地的高考模拟卷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质量较高的试卷。模拟卷中大量的材料题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应该成为高三教学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

二、高三历史材料的呈现

(一)通过历史教科书呈现历史材料

通过历史教科书来呈现历史材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教科书将教学材料呈现给学生。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它也是高考试卷的基础。

(二)通过电脑投影仪以及直观的教具呈现历史材料

电脑投影仪现在成为我们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因为它本身具备的直观、多样的表现能力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各种形式的材料如视频、图片、文字都可以通过电脑投影式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具来呈现历史材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历史的真实感,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认识所学的知识。

三、高三历史材料的运用

(一)教师通过解析运用历史材料说明教学问题

教师通过解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说明教学问题是进行历史材料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第一,一些历史材料真实性强、具有直观、典型的特点,教师运用历史材料来说明教学问题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第二,教师运用历史材料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思考、分析,从中提取、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读懂历史材料的真正含义,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其次,分析历史材料后把历史材料和学习内容充分结合起来。

(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运用历史材料

理解历史材料就是学生不仅要理解历史材料中的文字的含义,同时还要弄清楚整个历史材料的意义。理解历史材料指的是学生能够概括历史材料中的历史事实。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材料的价值。运用就是指学生能够对各种历史材料进行提炼,指出历史材料中主要观点、基本立场和根本意图,并做出必要的解释。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好历史材料的搜集与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将历史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运用历史材料来解决历史问题,才能使历史材料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标准很多,历史核心素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模式在这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 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体系指对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效能进行综合评判。该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然后利用各种测试手段和评价技术对教与学的达标(原则)程度给予评定,以便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或对被评对象(教师或学生)做出某种资格的证明。既要重视教学工作的总结性评价,以便鉴别、甄选,更要重视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完善教学;既包括对教学系统的外部评价,又包括学校内部评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价体系的结合将对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以唯物史观素养为评价导向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一。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它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学说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阐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指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即必将代替资本主义。

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均体现了唯物史观。我国每一时间段的历史画线都是根据客观的历史对象进行分类。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均具有真实性,在档案资料中均有记载,甚至有相应的历史遗迹加以佐证。中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树立唯物的历史观,培养历史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中,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时空观念素养为评价导向

自从宇宙诞生之日起,时空就已存在。“宇”即空间,“宙”即时间,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也从未停止。时间是客观的,分秒的流逝不会因任何事物而改变,时间成为记录与衡量事物的标准。空间亦是如此,三维空间容纳万事万物,将每一事物定位在坐标上。时间与空间的组合使得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精确的记载。

(一)历史纪年

历史时间需要被记录。历史纪年是表述历史时间最主要的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纪年方式是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入门知识。没有历史纪年方式,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就难以表述,历史教学就会陷入混乱。历史纪年法多种多样,有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庙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例如,一般以基督诞生日为公元一年,现在是公元二〇一八年,这就是最常用的公元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天干地支一一组合,就是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就是以某一皇帝的年号为准,乾隆十三年,就是从乾隆皇帝即位起到第十三年;庙号纪年就是以皇帝的庙号为准进行纪年,庙号即谥号;民国纪年法即一般所说的民国多少年,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同时各国各个时代的纪年法也具有不同。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不同的时代采取不同的纪年法,有利于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同时对事件产生的背景也会有所了解。我国具有不同于他国的纪年方式,是几千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记忆。

(二)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是历史空间最直观的体现。不同的历史地图体现了不同的历史内容。地形图体现了某一区域地形地貌的情况,根据地形图,可以还原战争发生、城市形成的情况;区域图展现了一个地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区域图,可以窥见当时某一区域的分布等情况,如秦灭六国的线路图,展现出秦国与六国的位置、歼灭的时间等,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合纵连横”的策略;物产、农业粮食等分布图生动地展示了物种交换的情况,是对历史事件的侧面反映。因此,无论在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地图都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历史时,充分地利用地图,图文结合,可以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直观生动,加深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横向与纵向的交汇,将历史放到立体的空间学习,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历史不再是书本的纸片化,而是时间的动态和空间的概念。

三、以史料实证素养为评价导向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论据,历史事实是否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需要大量的史料加以证明。史料的种类繁多,包括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献。历史遗迹一般指实物,如墓葬、宫殿、器物等。历史文献则包括各种文字的或口传的记录,如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正史、档案、志书、铭刻、信札、笔记、碑文、墓志、谱牒、契约、账簿、道书、佛典、儒家经典、报纸杂志、传单广告、访问报告、民歌文字等,一切具有意义的文字记录无一不是史料或包含史料价值。文献史料繁多,但存在非客观的记载。史迹遗存与历史文献各有特点,难以相互替代,但可相互补充。同时,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史料的了解、认识与记录等受不同时间、空间及自身的限制,故在研究、编撰或传播历史时必须以科学的观点与态度加以正确处理和运用。

在高中历史评价体系中,让学生了解史料的搜集、整理、运用的方式方法,去伪存真,提高辨别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学生通过真切的感受,了解历史的真实性。比如《国家宝藏》这一栏目,就是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实物进行展示,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历史的可信度。节目中精彩的讲述、完美的演绎,将枯燥的历史書本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课的讲述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亲眼亲耳真切地感受历史的变迁,更让人印象深刻,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以史料实证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四、以历史解释素养为评价导向

历史解释是历史研究的基本程序之一,通常指对历史事实的实际发生过程及其原因加以说明,亦即对“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发生”这两个基本问题做出回答。它是历史学家赖以超越简单的描述,使自己的研究进入理论和科学规律轨道的基本手段。但是,自20世纪末迄今,对历史解释的含义一直存在争论和分歧,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观点:(一)以W.狄尔泰、R.G.科林伍德和H.I.马罗等人为代表的所谓“直觉主义者”认为,解释=通过“感觉”来理解;(二)传统的经验主义者认为,解释=通过揭示原因和描述事实理解。当代著名波兰历史学家J·托波尔斯基在《历史研究方法论》一书(华沙,1973)中把历史解释分为下列五类:(一)描述性解释;(二)发生性解释;(三)结构性解释;(四)定义性解释;(五)因果性解释(参见“历史理解”、“描述性解释”、“发生性解释”、“结构性解释”、“定义性解释”、“因果性解释”条)。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了解简单的历史事件,更是揭示历史事件背后发生的真实的原因,客观、公正、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记住简单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中,对西方技术的引进,不能只看到技术的革新对中国的积极影响,更应看到深层的影响,西方列强通过技术这一手段对我国的侵略渗透是值得深思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至关重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历史的方式方法正确地看待历史,才是历史学习的根本目的。以史料素养为评价导向,学生可以区分历史中的事件与解释,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

五、以家国情怀素养为评价导向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强化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今天。比如,学习古代思想历史,我们会了解朱熹、王阳明等理学大家的思想;学习科技史,我们会惊叹于古人的发明创造;学习经济史,可以了解不同经济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都会受其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对我们国家历史的学习,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热爱。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历史核心素养健全了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这套体系的评价标准将在未来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2):110-111.

[2]王伟星.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洞察力的培養[D].扬州:扬州大学,2017.

[3]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9).

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第4篇

2013年江蘇省高考历史试卷秉承了以往的风格,在命题方式上体现了“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稳中有新”的原则,注重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将学科能力考查与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这套试卷将对改进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一、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不避热点,突出主干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铁农具、中国古文字、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中国70年代外交、两德分裂、孝文帝改革和拿破仑等,不少知识点是多年连续考查,如罗斯福新政、英国议会改革、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等。高考不回避热点知识和已考知识,但题目的切入点、考查的角度和能力有所变化。

2.稳中有变,守正出新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出新的特点。在难度系数、试卷结构、题量和题型方面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

一是要求拓展历史思维能力。2013年的历史小论文题由原来论证材料的观点到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能力有所拓展。二是要求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关于选修改革史的考查,从以往只涉及一个改革到2013年将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进行了比较整合,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三是对答题规范要求变化。以往答题纸都以横线的形式划定了每问答案的具体区域,而2013年除了小论文外其余题目的答题区域都以空白形式出现,学生答题规范要求相对提升。

3.关注时代,学以致用

从试卷主观题来看,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时代。例如,第21题以儒家伦理为主线,旨在引导考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实现社会和谐。第22题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引导考生要正确认识历史,关注现实,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再次考查罗斯福新政,现实意义很强。

4.能力立意,渗透史观

纵观这套试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将主干知识通过新材料和新情境呈现,知识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又较多地渗透史学研究问题。比如第23题的设问: “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要求考生“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这些设问从史学研究角度突出能力立意,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对2014年江苏历史学科高考的启示

1.突出主干知识和材料阅读两大重点

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试题材料丰富、阅读量大。如何把握复习重点,如何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是备考的当务之急。不管试题和材料如何变化,其最后落脚点仍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因此,高三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将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和教材有机结合,将主干知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材料加以呈现,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史学研究能力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文科综合素养要求高,地理知识、图表分析、政治理论、文言功底等能力都必不可少,这些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史学理论阐释和历史研究方法。

3.注意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的两大联系

课程标准强调“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点。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大联系:一是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做好专题知识和阶段特征的整理复习。二是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社会热点问题寻找与历史知识的交叉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问题,多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强调审题和答题的两点规范

学生能力最终反映在试卷上,因而对其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很高,本人结合自己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经历,认为在练习和考试中两点规范最为重要。一是审题规范。学生下笔前一定要读懂材料的含义,圈出关键词,并划清材料的层次,充分理解材料和问题。二是规范答题。尽量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尽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文字工整,布局规范,做到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使答案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从近几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角度分析学生选择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探討解题技巧和常规教学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历史高考成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选择题;命题视角;启示;教学质量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基本题型之一,在高考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它命题方式灵活、知识覆盖面广,既能考查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又能考查学生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比较、概括以及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能否做好选择题关乎考生高考的成败。而通过对高考题的研读,了解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更有利于指导日常教学。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视角

高考历史选择题有阅读量大、脱离教材、难度偏高的特点,主要是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考查学生对学科主干知识、历史概念、史学文化的理解、归纳、评价及认识,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考试说明规定: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时空意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为此,高考历史选择题设置了“十大陷阱”,目的是考查学生“四大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五大核心素养”。

所谓十大陷阱是指为考查学生能力在选项上所设置的障碍。主要有:1)在题中添加一些修饰或限制成分,使历史观点趋向绝对化;2)以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进行干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因素; 4)以相互关联的知识作干扰,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5)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干扰;6)改正向思维的模式为逆向思维。7)以现象或假象来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和主要的东西。8)颠倒主次、轻重关系;9)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10)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视角

无论高考选择题命题角度如何变化,其考查目标和方向基本不变。因此,解题的规律也是有章可循的。

第一,时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时空。高考试题特别注重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如果学生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内理解历史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能对史实作出合理解释,那么,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思维,在高考中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高考历史选择题尽管千变万化,但都显性或隐性地反映历史时空,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再与材料进行对比,就可以准确地进行选择。

第二,材料和选项的角度。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都是利用材料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材料第一,论从史出,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原则。解题时,首先要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如某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课本可能是给予肯定的、积极的评价,而题目给的材料却展示他消极的一面或者否定的评价。其次要联系课本,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放在课本知识的大背景中去考虑,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第三,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历史试题往往是隐形地考查历史概念。如2017年高考历史12道选择题中,几乎每道题的材料或选项都涉及概念表述问题。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有助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历史思维能力,这也是解答选择题的关键。

三、借鉴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路决定出路。高考试题设问思路和解题角度值得历史教师进行研究,以用于指导历史常规教学。

第一,史料贯穿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常态。史料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历史教材就是史料,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其次,适时、适量补充课外史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逐渐学会学习、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及鉴别、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自主探究意识。

第二,及时归纳小结,掌握阶段特征。现行历史教材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历史知识的,是纵向叙述历史的,而考试还要求学生能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进行理解,因此历史教学也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完全模块化的。教师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变模块化教材为时序型教材,把政治、经济、文化结合在一起,用学科体系来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第三,理解历史概念。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准确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比较、分析等各种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重视概念教学,解释关键历史概念,才能让历史成为学生喜欢学习的科目,才能真正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能力,提高素养。

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复习资料良莠不齐,粗制滥造,与其搞题海战术,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试题。对高考试题进行研读,不仅能指导历史复习,还能指导日常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曾华.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探究[J].高考,2018(17).

[2]张剑楠.浅谈高中历史“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与培养——以2017年高考文综Ⅱ卷历史选择题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

历史科高考评价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以原真性评价体系模型的评价标准为基础,探讨历史文化村镇分权化监管体系机制的建立问题。从考评模型的层次、特征指标、真实性评价3点进行契合村镇原真性的筛选,从而在管理层面以监管主体—利益相关—协调组织为脉络,梳理村镇文化传承的监管机制,提出适合于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传承管理体系机制。

关键词 原真性;村镇文化;传承

快速城镇化中历史文化村镇急需有效的监管

历史文化村镇蕴藏着宝贵的遗产,因地域、习俗和建筑风格迥异,村镇文化也大相径庭。当今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村镇居民的需求与时俱进,其部分本真的村镇文化功能与意义在减弱及消失,存在更新的压力,而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的保护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没有有效发挥作用[1]。近期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城镇化进程的跃进,使得具有以上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村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功能使用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相应的特有文化也受到冲击。所以,基于原真性评价的监管方法急需在村镇文化传承更新中得以确立。

1.1 以原真性作为管理方法的切入点 村镇文化中原真性的构成要素明确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所在,这些要素也就是未来村镇文化传承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原真性”危机等一系列修旧如旧的大拆大建体现了没有将原真性原则应用于保护中对村镇文化的重大危害。原真性原则在村镇文化保护中的应用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以原真性为切入点首先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保护思想和观念,认识科学的历史保护的措施和方法。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历史保护的本质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就是保护原真性,切实地保护有价值的信息源要素,避免人们在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护时迷失方向或把握不住重点,有利于真实历史信息的保护和传递。其次,有效截断产生“原真性”危机的根源。无源即断流,对一些不恰当的修缮、盲目的翻新等破坏现象的发生以思想层面予以遏制。再次,有利于探索适合各村镇本地特色的科学保护方法。通过对融入场所精神的“中国特色原真性”的深入理解,并应用于历史文化村镇之中,将有利于历史城镇由内而外地实现健康发展,充满活力,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得到综合提升。

建立适用有效的评价体系。历史文化村镇的村镇文化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客观评价方法基础上的。在村镇文化的评价因素中,部分因素可直接用数值来衡量其等级,将这些因素及指标独立出来,构成适用于本地的客观评价分体系是建立分权化监管的前提。

评价体系一般以行业内的技术和质量规范为标准,这些标准大部分已经条文化、定量化,而且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客观评价体系主要是定量评价,分为建立模型,收集信息,进行等级评价几个步骤,利用统计图表来描述评价结果,使结果更直观,更易于理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规范化和推广,有较强的可比性,同时可针对本地村镇文化特点制订指标特征化的评价因子。

1.2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权化管理方法 村镇文化的管理保护工作是一种有意义的文明行为,是属于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理智的公益活动,因此只能是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行为。保护工作实际上是政府依据法规进行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管理活动。但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仅仅依靠技术性保护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正确地处理政府、公民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相互关系。

根据公共管理学中的“关注权利与责任的一致性”,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建立真正的责任管理机制,负责全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历史文化村镇不但涉及保护文化遗产,还涉及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故应以建设规划部门作为历史文化村镇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作为历史文化村镇主要协助管理部门。地方各级也应明确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理顺管理主体、利益相关人等管理体系。村镇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城建和文物部门协调合作,还要有国土部门、旅游部门、环保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房管部门等的配合,要出台地方保护政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减少职能交叉的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2 关于现行村镇文化评价体系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中国现行的村镇文化评价体系技术文件主要包括评选办法和评价体系两部分。其中,评价体系基于研究分析村镇文化价值标准,尝试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评价体系,对村镇文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评价体系涉及三方面内容,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保护措施,强调整体保护思想;运用量化评价指标,是评选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依据。关于以上办法的评价方法、目标、内容,笔者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评价结果从优,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评价体系更多侧重于“评优”,即评价分析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价值、文化特色以及有关保护措施,然后从申报村镇中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历史文化村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村镇起源变迁的自然环境不同,文化发展的人工环境复杂,单一的从优评价容易出现“沧海遗珠”的现象。

2.2 评价体系的静态封闭,缺少灵活性 除了评价目标单一外,评价体系也不够灵活,比较封闭。现阶段,我国村镇的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价值特色,所占比例为70%,二是保护措施,所占比例为30%,各项评价指标都有相应的分值。这种评价体系虽然比较规范统一,但也存在以下问题:①会排除有很高文化价值但保护措施不完善的申报历史文化村镇,还有个别村镇为了申报成功,在申报流通环节做浮于表面的保护工作,以应付上级检查。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文化价值特色,也关注保护措施,这和强调保护管理的世界遗产评选原则比较相似,但两者有明显区别。世界遗产评选中的保护措施标准是根据《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来制订的,即保护责任由缔约国自己来承担。而我国历史文化村镇评选是基于国家政府角度的保护要求,所以国家政府可以为历史文化村镇提供保护,逐步完善相应机制,而并非一定要把保护措施作为评价标准[2]。②忽视了地区差异和不同类型特点。由于自然环境、地区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我国历史文化村镇在规模、建筑年代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分布范围广。诸如山东胶济铁路沿线的很多近代村镇都没有被评为历史文化村镇;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形所限,其村镇规模较小,很难达到《条例》中规定的“历史建筑”数量、规模标准,但这些村镇的整体景观十分和谐且富有文化特色。现行评价体系采用的统一规范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准确[3]。

2.3 评价指标的非特征化 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共分为14个大类,其中包括23项具体指标,从整体上看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但在指标细化、分值确定、指标权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偏重于文物珍稀程度和历史久远度,其所占分值达到10分;而对于自然环境评价不够重视,分值只有2分。而事实上,山水田园景观也是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文化价值特色的集中体现。②忽视原生态文化建设。像核心文化保护区生活延续性所占分值只有5分(假如村镇每公顷土地常住人口少于50人,就属于空心化,要扣除一半分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3分,而物质文化遗产各项指标总分为57分。③用同一个体系来整合特征评价指标和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但两者没有形成相互对应。这样一来,特征要素不能得到相应的真实完整性评价,文化价值真实性无法体现;而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缺乏相应特征要素载体,使得评价活动缺乏有效依据[4]。

2.4 评价方法的便利性 因为申报评选的村镇数量很多,考虑到可行性和便利性要求,第一批到第五批文化村镇评选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方式,即地方村镇填写有关评价表格,之后由评选部门按照表格数据信息以及评价体系标准对村镇进行考核打分。评选部门通常只会修正填报人不理解的内容部分,调整历史人物、事件等评价项目,而在价值特征评价、真实完整性评价方面缺乏规范考核机制。

从目前来看,我国历史文化村镇评价还是采取一种单向的评价体系,尽管操作简单方便,但不够科学合理,尤以“自下而上”的基层评价缺失更甚[5]。传承发展村镇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村镇文化保护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文化价值体系结构更加复杂,如果只是为了“评优”,而不考虑居民等自身使用的感受,这样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在很多历史文化村镇在成功申报以后就忽视了保护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一的“评优”目的造成[6]。

3 基于原真性评价标准建立村镇文化评价体系

村镇作为自组织特点强烈的聚落,对管理制度的认识没有城市深刻。尤其以村镇原住民的视野观察诸如习俗、节庆、手工品等耳濡目染的历史文化村镇,无法激发强烈的保护意识。在此需要以现存历史文化村镇为基础,梳理文化空间的权重等级,确认责任明确的监管机制。

原真性是考核历史文化村镇是否稳定及保护措施是否贴切有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村镇跨度大,民族众多,且村镇特点在指标层和因子层的垂直关系中因地方特色不同,单一以现行评价体系进行传统历史文化村镇等级评价会出现偏差。所以建立一个以原真性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是对未来村镇自身传承的制度奠下稳固的踏脚石。

目前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广义原真性评价体系(图1),考虑到需要调查的内容繁复浩大,从便利程度和可行性上,主要通过以下几点确立该评价体系的建立。

(1)以该村镇价值评判标准与保护为核心建立原真性评价体系。这里的价值标准包括对该历史文化村镇要素的指定、登录等进行评价(双轨制度),而保护的原则是根据原真性的还原程度是否达标。由于文化标准没有定量计算或直接获取数据,所以在评价时不可仅以“有没有”、“多不多”来衡量,对申报的文物、行为文化需要原住民介入,并与专家团队及相应主管人员同步评价。该部分内容应成为日后设立监管机制的核心评价依据。

(2)参评选项的分类应有利于分配地方的有限资源分级保护,而分类遵循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对三者之间交叉、边缘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因此,充分把握该地域资源的多样性及现有文化差异性是对该评价体系服务于未来监管的前提条件。

(3)建立贯穿文化传承全过程的评价体系,提供丰富信息资源,明确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风险[7]。在运用评价结果过程中,除了关注监管保护工作是否根据评价结果要求进行、有关投入支持是否足够外,更重要的是以上措施是否针对本村镇的特色进行合理安排。因为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文物古迹包括民风民俗随政策或年岁的颁布或推移会有不可干预的外力影响,因此对测评结果的监测,尤其是一定周期内文物多次评价结果的差异有何变化,需要对其发展趋势、变化原因及相应对策及时作出调整,并在多次调整后设立预警机制。

(4)在考核体系的指标选择上,应该合乎村镇本土属性。关于“乡村文化景观遗产”问题,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乡村聚落形态和城市相比是有明显区别的,乡村文化景观遗产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是乡村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乡村社会历史变迁[8]。这些文化景观遗产具有重要的观赏、研究价值,也是留给现代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在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时,指标选择有两点考虑:①对村镇生存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出协调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还要考虑一些附加属性,包括农业发展、公共交通、景观特色等;②关注当地社会生活延续性,继承保护文化遗产[9]。既有城镇化挤压的村镇空间贴合本地风貌、民俗的人地关系是本地村镇的瑰宝,如何将其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及传统结合物质空间载体,在混凝土时代继续传承,是该村镇价值构成的重要成分(图2)。

考评体系在采用上述评价方法时,要从特征指标、真实完整性指标两个角度来评价。特征指标的构成选取综合了地域性、模糊性、复杂性等特点,如因文化要素占重要部分,对聚落的优美程度等都有定性的考量。而真实性则需定量考究(街道的原材料所占比重、原住民所占比重、原住民数量、街道面积、两侧街道的原始建筑风貌数量等),进而综合二者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

借鉴日本文化保护策略的双轨制度进行申报、评价,另该体系在检测中需要除了原住民、村镇主管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即专家评定团队,进而达到最专业、客观的结果。这里的评价和检测过程弥补了“顶层设计”的缺陷,即由上而下的保护方法。由于原方法不具备民间特色,过于依赖成功的既成评价体系,忽视了地方村镇等规模较小的细节。所以加入第三方评委,不仅可以根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打分,同样可以以专员的身份现场勘查,核实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可保证结果的合理性。由于第三方专员的专业知识体系,该评估报告结果是决策层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笔者从历史文化村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整理了历史文化村镇基本特征,提出村镇文化考评体系模型,如表1所示。

分值需由当地协调委员会相互协商后合理设置。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每项分值范围为0~4分,各项合计100分。

4 适应原真性评价体系的分权化监管机制

村镇文化原真性评价体系的考评结果是对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涉及许多民间利益相关主体,如果仅以政府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去管理,不但会增加许多成本,而且管理效果未必突出。政府单方面进行规划决策的方式造成了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增加了居民对政府意图的不了解和抵触情绪。当决策部门没有在居民中进行必要的宣传解释和征求意见时,价值判断便会出现失准的现象,更加激化了矛盾。当居民缺乏可靠的组织形式和申诉渠道来表达观点,与政府或开发者进行平等博弈时,矛盾会难以得到化解,甚至发展到不可调解的地步。民间由于与政府的“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无法及时沟通而产生的延误。因此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可借鉴本地原真性评价结果,以此为管理基础,建立一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使得管理人员更接近管理点,便于及时与当地居民沟通,及时发现自身管理权属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由于行政延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4.1 组建职能清晰的管理主体 保护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它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问题,所以政府活动必须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事实上,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其中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政主管机构的分权确立上有着明确的监管机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单体建筑到城市景观,都有明确的监管机制(图3)。根据管理学中“关注权利与责任的一致性”,国务院的住建部和文物局对责任下放及责任分配的机制完善有必要深化改革,负责对全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监管工作。以目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相关度,不仅牵扯到本村镇主管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还与市级协管部门相关。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管理是一项牵扯众多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环评、城建、文物保护、房管局、国土局等部门由上而下及平行配合,以《文物保护法》为基,交叉配合,各司其职,减少重叠区域,提高办公效率。对于文化遗产仅仅依靠技术性保护措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政府、公民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相互关系。公众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时需要得到更多的决策力分享,对保护机制的设立,不应把公众放在链条的下游,在与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交涉中,须有对制度监督的权力,尤其以村镇的原住民为重。

4.2 利益相关人分权化的管理逻辑 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涉及多处利益团体,政府在其中充当枢纽作用。如果只是一味提高政府决策权及影响力去主动导向管理办法,只会使枢纽变成“肢端肥大”的畸形节点,不仅不会缩减成本,反而会在流通环节占用过多时间精力,降低各利益团体的积极性和办事效率。另外,由于保护规划的审批向来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做最终审核,所以与其他团体的信息源不属于同个级别(信息不对称),仅在决策达成效力后的公证阶段才放由公众参与,这本身就是滞后的表现,十分容易激发民众反感。当居民缺乏可靠的组织形式和申诉渠道来表达观点和与政府或开发者进行平等博弈时,矛盾会难以得到化解,甚至发展到不可调解的地步。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管理可借鉴新公共管理学提出的关注权力与责任一致性观点:以一种分权化的管理机制来取代集权主义的等级结构,在这种管理环境下,资源分配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接近于信息源点,而且此源点既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又可以为利益团体提供话语权。所以,建立一种使得管理与被管理更接近的管理点,方便双方沟通协商并及时处理,省掉期间各种距离、时间、机会成本是避免产生误解的有效方法。

4.3 组建监管协调组织 由于政府在保护规划工作中的专业素质多为规划部门、文物保护部门得取信息,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有统一高度,有效协调。但专业过于集中的缺点使得延展层不能面面俱到,对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略有偏颇。所以可由政府做“融资平台”,组建一个由政府职能协调,资源部门管理,相关利益团体出资,文物保护专家及其他相关专家为智库的协调组织,其作用如同协调委员会,组织定期协商、监督和服务体系,周期可与历史文化村镇原真性评价体系模型的检测结果同步(图4)。由于各团体的利益点不同,专业层次不同,在文化传习可行性和技术考量以及资金周转等问题各有己述,综合结果与预期的顶端结果容易不一致,此时协调组织的作用就是克服其中诸多困难,在文化传承度最强的前提下,使各组织利益尽可能达到均等化,在交流中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使讨论结果有可信度,透过社会舆论对未来社会力量的参与及成果展示有正能量的推进。该委员会的职能应包括:①基于村镇独特属性,拟定相关村镇保护的政策法规;②借鉴欧洲、日本的文物保护双轨制度,设立指定、登录等程序,做好备案;③审定历史文化村镇的复建、保护项目,对拆建比严格控制;④对历史文化村做到相关者全程参与,不可越俎代庖;⑤统筹协调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问题;⑥对保护工作定期监督检查;⑦建立基础信息资料库,多方备份。

总之,成立协调委员会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交流与合作,协调处理各部门矛盾和利益关系,促使各部门依法行政,统筹区域发展,提高决策水平,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批申报规范,保证司法解释、裁定结果客观公正[10]。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国的上院特别委员会就对环境政策提出倡导:在欧洲多国建立有威信的调控组织,并制订可行性最高的基础标准,各国政府均需参与调解,行动同步。随着英国漫长的立法过程,该行为获得了不分国界的支持,并有力地保护了欧洲各国的文化体系不受破坏。

4.4 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建立新的评价制度 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其指导下,村镇一级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应与党的最新指示同步,将历史文化村镇可持续纳入考核标准,树立文化GDP认识。以本章第一节的原真性评价标准为主要参考的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结果是未来政府评价指标的重要参考。于文化保护中,不仅可以在大众传媒中得到发扬,同时还可以培养原住民回复历史文化村镇认同感,抵抗城市文化的置换作用。

5 结语

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影响不仅体现在审美方面,还体现在帮助人们对传统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理解、对传统中国哲学观的理解方面。既舒缓都市人在城镇化中疲态渐长的节奏,还帮助现代人创造可持续的“诗意”栖居地。因此,原真性评价和分权化监管的文化传承方法不仅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遗产保护任重道远[J].中国文化遗产,2004(2):6.

[2] 邵甬,付娟娟.以价值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价研究[J]. 城市规划,2012(2):82-88.

[3] 李金龙.疏导与发展[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 戴晓晖.全球化背景下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以上海崇明陈家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6(1):80-85.

[5] 黄光宇,张继刚.我国城市管治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0(9):13-18.

[6] 蔡晓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7] 阮仪三.遗产保护任重道远[J].中国文化遗产,2004(2):6.

[8] 单霁翔.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名城,2010(4):4-11.

[9] 叶秋华,孔德超.论法国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10-19.

[10]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上一篇:水资源配置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儿童房装饰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