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15

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8月4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召开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会。报告中显示, 截至2017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51亿, 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 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互联网给媒体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新兴媒体快速发展, 传播格局、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对互联网催生的新闻传播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尤为关心和重视。对“互联网思维”这一创新融合工作的切入点做了细致调研。因此, 如何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 加快媒体发展步伐, 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这既是新挑战, 也是新闻采访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新机遇。

新媒体的特征

美国互联网实验室认为,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 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实现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 能够实现精准投放, 点对点的传播”。正是这种双向互动式的新媒体特征, 使得人们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手机等智能移动端新媒体、电脑以及互联网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 还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种情况下, 从事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介平台就对新闻采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

以往, 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播途径上都是单一的, 在新闻素材的获取以及传播上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然而随着新技术和智能数据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人们只要通过网络就能够轻松获得大量信息。这种情况下, 新闻工作人员的采访工作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闻形式、新闻视角、新闻时效性等方面都要进行改进和变革, 每一名从事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都应学会综合应用大数据、新技术, 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图片、视频、文字等的互动和实时报道, 从根本上实现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创新。

深挖素材升华主题

随着微信、微博、自媒体公号等不断推陈出新, 这些便利媒介平台使得许多拥有一定社会新闻敏感度的自媒体人, 开始策划撰写一些适合大众化阅读的情感文章来拉近与受众群体的亲近度、忠诚度, 使其自媒体公众号获得众多订阅者和关注者。一般情况下, 这些自媒体从业者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记者专业培训, 他们只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新媒体技术来获取各种信息, 经过简单编辑组合来推送。正因为他们平民化的视角适应了广大粉丝的阅读需求, 所以在自媒体空间占有了一席之地, 其影响力、粉丝群得到快速壮大。

因此, 有人说这是一个“人人皆记者”的时代。而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看来, “人人都是记录者, 但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记者。”他说, “对于一般的信息, 人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和传播, 但对于深度且专业的新闻则无法驾驭”。因此, 担负着新闻采访任务的记者应该在掌握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同时, 努力深挖新闻素材, 在专、深、精等方面下功夫, 升华报道主题。

新闻采访工作必须在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能够把新闻事件相对完整地呈现在所有受众面前。换言之, 相关新闻采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通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公号, 发挥自我资源优势, 把粉丝群与媒介平台的朋友圈融合在一起, 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受众信息互动的过程中, 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手段更为全面、详细的向受众推送新闻信息, 在实际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 进一步扩大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创新提升融合发展

“一种内容, 多种表现”, 这些新特征形象在说明新媒体的发展和呈现格局的同时, 更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新媒体技术的裂变式发展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搭建起了更高的平台, 这对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人员来说是机遇, 也是挑战。

媒介传播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 移动互联网持续创新改变着新媒体发展态势, 分享经济成为媒体创意经济形成。每一名新闻采访人员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发挥创新性思维, 学会使用全方位、立体化的采访技巧, 利用图像、音频、视频、VR、H5等手段,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从不同角度对新闻素材进行挖掘, 扩大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新媒体平台作为新闻舆论的重要宣传阵地, 在舆论上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新闻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精神, 坚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把这“48个字”牢记于心, 外化于行。在实际新闻采访工作中, 履职尽责;在加快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中, 逐渐培养引导舆论的能力和素养;与时俱进, 提升媒介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摘要: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媒介平台的融合发展, 使得信息推送和传播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丰富化。原先人们只能通过传统媒体来获取新闻记者采访到的新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各类媒体平台依靠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传播推送过程中, 优化了媒体内容的质量, 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这种趋势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 还引发了传媒行业的调整与变革。随着而来的是众多媒介平台及新闻采访者如何积极应对, 全力打造出适合现代社会群体阅读、影响力深远的新闻作品。本文拟就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创新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文晋.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J].新媒体研究, 2016 (1) .

[2] 王志爽.浅议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角色思考[J].今传媒, 2017 (5) .

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客户端定位上的对比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是传统媒体在移动端的延续, 它十分强调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注重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风格偏严肃谨慎。由此可以看出其“内容为王”的定位思路与母体如出一辙。与之相反, 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定位与其母体完全脱离, 力图凸显自己本身的特色, 它更加注重移动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也更加适合移动终端这种全新媒介。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聚合性, 风格偏轻快活泼, 版本和界面样式多变, 更新较快, 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认知体验。这反映两者在定位思路上的差异。传统媒体将客户终端视为母体在互联网时代适应于轻阅读的一种功能的延展, 并未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传播主题, 而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着重于树立自己独特的定位, 如网易新闻客户端强调“有态度”, 腾讯的新闻客户端强调“事实”, 这都是一种个性化定位。

二、客户端功能上的差异

对于逐渐向新媒体靠近的传统媒体而言, 技术是其最大软肋。当下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缺乏特色, 媒介功能的分类过于单一, 虽然有阅读、订阅、推送、视频、评论等基本功能, 但针对终端用户的个性化设置不足, 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互动性差缺乏新鲜感。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在功能开发方面拥有先天的技术优势, 其媒介功能一直在不断拓展, 从早期的游戏、打赏到现在的朋友圈、投票甚至弹幕, 各种个性化设置越来越丰富, 甚至开发了一系列综合类的服务功能, 如钱包、购物、导航等, 用户互动的活跃度高。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也尊重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利用大数据有的放矢, 进行更精准的内容推送, 更实现了与用户“一对一”的传播交流。与之相反,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技术研发、功能设计等方面亟待加强。

三、客户端内容来源上的差异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为维护自身的权威性, 对新闻的来源进行了严格把控和筛选, 目前其内容主要来源为所属母体和其他主流传统媒体, 新闻稿多为独家和原创, 很少使用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其他来源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局限性。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在新闻来源选择上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开放性。除了转载主流媒体内容, 借鉴门户网站的母体资源, 还大量引进自媒体, 积极鼓励受众参与内容创造再反馈给受众, 以此制造话题, 获得更多的点击量。由此可见,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来源可选择范围小, 开放程度低, 而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 更为开放。

四、客户端内容选择上的差异

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内容选择标准, 其客户端的新闻内容呈现和母体基本保持一致, 如体育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主要报道体育新闻, 而财经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主要报道财经方面内容。此外这些客户端的新闻内容也以硬新闻为主, 时政新闻、国际新闻和民生新闻也占了很大比例, 总体而言其新闻信息的实用价值高。而门户网站更趋向于一个新闻内容合集的平台, 其客户端的新闻内容的选择相对而言更加广泛, 新闻报道涉及到时政、社会、财经、娱乐、体育、图片等方方面面, 甚至对其中某些分类进一步细化。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注重满足用户的需求, 娱乐和猎奇类的新闻报道比重很高。移动互联网时代, 信息传播的渠道丰富便捷, “把关人”的影响被逐渐削弱, 受众完全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类型。这要求传统媒体在发展新闻客户端时同样要以用户为中心, 在内容选择上更要考虑用户的喜好, 并适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精准推送。

通过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和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定位与功能对比分析, 不难发现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相对而言存在更多问题。因此传统媒体在建设新闻客户端时, 首先应注重传播技术的提升, 拓展更多独具特色的功能, 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次在运营新闻客户端的策略上应更加开放和大胆, 拓展更多的内容来源, 打造自身特色;第三, 注重提升用户下载量和忠诚度, 只有抓住核心用户, 才能延伸盈利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改善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摘要:本文从定位、功能、信息来源和内容选择等方面对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差异进行了分析, 发现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传统媒体,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

参考文献

[1] 钱诚艳.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战略——基于“澎湃新闻”入驻“今日头条”的思考[J].科技传播, 2017 (19) .

[2] 王少磊.新闻客户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探索[J].视听界, 2015 (01) .

[4] 雷英.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与建议[J].新媒体研究, 2017 (10) .

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毋庸置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开展探究活动是势在必行的,是时代和生活的必然选择,这对思想品德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究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性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一样也可以通过网络、各种媒体的途径方便地获取资料。学生在有意义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察觉到事物的联系,教师也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在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学习者,也是一位指导者。总的看来,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哪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这样一来,教师虽然失去了外在的指挥者和独裁者的地位,可是负起了集体活动的领导者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已不再是学习活动的主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与学生自然是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2.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学生能够运用多媒体自主能动的搜集整理、思考探究并获得信息。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正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3.有助于学生亲身体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学生道德品质的构成因素中,“道德认识是前导,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要件,道德是核心,道德行为是结果,它们统一于社会生活的道德实践之中。”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让师生共同进入探究活动,使教学“活”起来;另外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其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思想品德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如凡是问题都拿来让学生探究,包括一些众所周知的真理或者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致使探究“泛滥”;课堂教学设置不严密,率性而为,随意而动;材料分析题进行包装后,美其名曰探究,实则内容陈旧,流于形式化。

二、在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的方法

1.设置要保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活动,就是指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教学的设置应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为了内容的存在生硬的配置一种形式,或者为了要存在探究活动而设置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就失去了探究教学固有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一节课的精彩与否不在于是否热闹,不在于有无新颖、华丽的外衣,而在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或者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掌握,进行选择。

2.过程要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柯尔伯格指出,道德品质是随着智慧阶段的发展而逐渐地向高一级水平发展的。他认为,为了使学生的道德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处在某个阶段的个体的作用。教师一旦能在学生个体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唤起他们的道德冲突和不确定性,并驱使他们去寻找新的、不同的解决方法,就能推动其道德发展。我们应当注意一点,这就是现代媒体虽然具有信息量大,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优势,但是课堂上不应一味追求使用现代媒体。如果我们不把它的作用目的化,而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就将失去其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3.实施要注重合作的共享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教师过于强调基本理论的灌输,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还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用心地投入,耐心地指点,精心地打造课堂教学环节,细心地策划问题的提出,有机地链接学生资源。只有这样,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探究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当思想品德课教学注重了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了充分发挥多媒体进行教学探究的效能,让有效教学形式与有效活动内容相结合,那么,思想品德学科的新课程改革必然会取得全方位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青山中心学校

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新媒体视野下新闻记者的素养分析

(一) 良好的专业水平与辨析能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 利用自身的辨析能力, 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以此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 信息量呈倍数增长, 要求记者在多元、多样以及复杂的信息中发掘信息的主体, 利用自身的逻辑辨别能力, 在大量的信息中发现具有价值的真实消息与线索, 经过筛选, 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信息新闻。受利益影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利益诉求不同, 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首先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将信息变得真假难辨, 此时, 需要记者坚持自身原则,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利用良好的道德素养, 还原事件的真实性, 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

(二) 优秀的创作能力

这一能力也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良好素养, 实际上, 优秀的创作能力是指对相关的新闻信息或资料的整理能力, 新闻在播报过程中, 实际上就是相关的信息重组与加工整理后的素材提炼。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并不是单一的进行事件叙述, 而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相关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排列, 以此来向人们传达相关的信息或观点, 体现出新闻播报的最终价值。因此, 在新媒体视野下, 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以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1]。

(三) 综合的采访能力

采访能力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实际上, 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 获取具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在采访时, 要求记者在交流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身的各个感官, 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甚至查阅相关的文献等方式发掘出有效的新闻信息, 以此来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所以, 在采访过程中, 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采访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以此来保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灵活的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 达到采访的根本目的, 获取极具价值的信息。除此之外, 还需要记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思考, 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 以此来增强新闻的播报价值。

二、新媒体视野下新闻记者肩负的社会责任

(一) 坚持新闻播报原则传播真实信息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播报的最基本原则, 也是新媒体视野下新闻记者必须坚持的社会责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地位越来越高, 而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新闻记者的自身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传播真实的信息, 坚持新闻播报原则,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 和谐发展的社会, 需要每一个人去维护, 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最终实现信息真实的交互。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体系处于初级不完善时期, 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需要相关的商家坚持诚信, 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 新闻记者应坚持良好的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 为人民群众传播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与正能量, 利用舆论引导社会稳定发展,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坚守公平正义与公理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 需要记者坚守公平正义与公理, 用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 伸张正义。在新视野背景下, 新闻记者应站在阳光下, 散发出正能量, 充分体现出自身公理的守望者与信息传递着的价值,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职业操作过程中, 记者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 新闻记者应坚守自身的职业素养, 基于自身的职责属性, 坚守公平正义, 不受利益的诱惑, 从根本上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

(三) 遵循“普适通用”的社会价值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 所有的新闻都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基础而进行创作的, 需要新闻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合理的整理组合, 加工成完整的新闻, 基于此, 新闻记者应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在新闻创作过程中遵循普通适用的社会价值, 充分发挥自身的守望者与瞭望者功能, 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矛盾, 从根本上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 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当前的新媒体视野下, 新闻创作过程中, 记者不应该标新立异, 应坚守普通适用原则, 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价值观念, 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属性, 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和平, 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在新媒体视野下, 新闻记者应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 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 坚持公平公正与传播真实信息原则, 深入挖掘新闻信息, 从根本上提升新闻的质量, 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良好的素质与社会责任是当前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 以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新闻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 也是当前时代的瞭望者, 肩负着信息传播与引导的重任, 起到引领时代的作用。基于此, 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对新媒体视野下新闻记者的素养与社会责任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视野,新闻记者,素养,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阿润.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提升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22) :129+137.

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及其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时政新闻的权威性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且其传播力受到影响,社会舆论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也受到极大冲击。因此,相关单位以融合创新为发展思路,借助融媒体优势,不断地探究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新策略,为其坚守舆论主阵地,巩固在新闻领域中流砥柱的地位提供保障,也为开创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新局面奠定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已经走上了由简单相加到实际相融的道路,在内容、渠道、管理、平台等方面都进行着融合。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最大的变化就是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当前媒体环境下,由于科学技术的有效加持,新闻内容从采编到生产再到传播,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主流媒体中时政新闻的地位受到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时政新闻生产者均积极进行变革,寻找未来发展之路。

一、时政新闻特点

时政新闻是向受众传递国家和世界政治生活中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时政新闻应具备真实性和及时性,以满足受众的真相探知需求[1]。时政新闻涉及国家大事、世界要闻和民生,在强调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要求准确传递内容。与此同时,该类新闻带有浓厚政治色彩,要求通过正确解读事实帮助受众形成正确认知,发挥引导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此外,时政新闻应体现亲民性,密切关注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想法和需求,与群众建立稳固的关系,确保主流媒体新闻信息能够顺利被群众接收。长久以来,广播电视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过于强调真实性、政治性等属性,却忽视了新闻的亲民性要求。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政新闻报道弊端日渐凸显,最终导致新闻传播受到了局限。

二、融合传播背景下时政新闻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媒体环境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平台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使得普通人也有了发声的机会,他们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还可以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的话语权被分割。此外,新媒介生产的新闻信息呈现碎片化、轻松化、娱乐化,这种信息呈现方式显然更适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而时政类新闻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生产的主打内容,一直以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时政新闻的这种形象与风格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群体对于信息获取方面的需求。[2]在当今这种新旧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受到了非常大的调整与冲击,亟须进行变革与发展,以便有效解决其遭遇的传播困境。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3.1注重运用多元渠道开展全媒体报道

融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是能够通过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新闻传播中丰富传播方式和内容表现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在党报时政新闻方面,通过新闻内容与传播方式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让权威媒体发布的重量级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让传统党报时政新闻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例如,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两会”报道中,与以前受众只能通过第二天的报纸了解会议内容相比,手机APP、微博等媒体的应用,让受众能够随时了解会场内容,实现了新闻发生与传播同步。另一方面,新媒体在党报时政新闻方面的广泛运用,包括动漫解读、短片介绍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时政新闻以文字为主的表现形式,在保证新闻报道内容客观、权威的同时,也让报道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3.2重塑采编流程,实现多端传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不同媒体在信息形态、传播渠道、速度等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想要扩大时政新闻的覆盖面,还应加速媒体融合,通过重塑新闻采编流程实现新闻多端传播。为做到将全媒体资源盘活,还应确立精简、紧密的新闻采编流程,保证新闻采访、报道等工作高效开展。从新闻产品形态、制播协调、节目对接等各方面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做好节目生产管理和评价打分,保證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实现节目融合传播。为此,需要面向不同新闻制播版块建立相应的采编播小组,根据不同媒体特性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和运营。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应体现主流媒体的特色,通过现场连线等方式采访新闻,并采取不同的报道模式,通过不同平台多元呈现新闻内容。在融媒体环境下,坚持对重大时政新闻进行集成策划,合理确定新闻数量的同时,保证新闻质量,借助抖音账号、微博账号等宣传和经营新闻产品,最终可以获得稳定的粉丝群体,不断提高时政新闻关注度。

3.3强化新旧媒介融合,提高传播影响力

所谓媒介融合,就是新媒介与旧媒介的共同融合,尽管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发展势头正处于兴盛之势,但是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介所积攒下的资源与受众群体,因此融合传播背景下,时政新闻在传播方面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新旧媒介融合的强化,进而全面提高其传播影响力。[3]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入驻新媒体平台,抓住年轻受众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话语权和传播主动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中老年群众这些传统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主要受众群体,仍然要满足他们的需求。综上所述,要将传统时政新闻媒介作为其权威阵地,将新的时政新闻媒介作为其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与途径。

结束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改变以往新闻的制作方式和思路,要站在舆论引导和受众体验的角度去更好地探索制作此类新闻的要领和精髓,确保电视时政新闻能够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同时,电视时政新闻要正确面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创新,利用先进理念、技术和形式推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增强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实现传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雪香.融媒体时代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J].记者观察,2021(21):88-89.

[2]李亮.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12):96-97.

[3]马春龙.融媒体时代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方法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20-21.

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我国多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就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的建设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还缩短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丰富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由此可见,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已然步入了新时代。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之下,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受到了诸多挑战,为了切实有效地深化其发展,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采编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新闻采编能力

一、强化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就是指当前新闻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捕获具有价值的新闻要素,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是优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新闻敏感性会直接影响到采编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相应的新闻报道的质量,而新闻敏感性的成长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新因此,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事情的表面着手,深入其中发现更为深刻庞大的内容。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内容的传播速度越发加快,因此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传播主体已然从以往的单元转变成为了多元,无论是任何层级的社会媒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鉴于此,新闻工作者有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新闻采编服务,以此来全方位地推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二、创新新闻采编的内容建设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历经数年已然发展成熟,即便进行深入应用也通常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因此许多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都会借助于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来开展相应的活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时代下,传统新闻采编内容必须要受到本源上的变动。现阶段公众对于新闻阅读的态度普遍呈现为碎片化认识,因此其往往需要在更短时间内获取充足的信息要素。鉴于此,相关新闻采编工作者有必要更为有效地精简新闻内容,同时凸显出核心要素。例如,在2019年4月《人民日报》对于“脱贫攻坚”这一工作的评论标题是《脱贫攻坚时不我待》,仅仅使用八个字就为公众呈现出了此条新闻所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同时为观众提供了极为坦率的态度,标题的使用不仅仅能够让公众感受到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而且还能够极大程度地带动公众的积极情绪。而在新闻内容中,先行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实地走访,而后又列出了大量预期数据,后续又陈述了有关于脱贫攻坚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新闻内容简洁明了,并且其核心非常明确,公众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更为迅速地理解其核心内容。

三、全面提高新闻处理能力

新闻处理能力就是指记者对于当前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编写、加工、整合等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最终质量的综合。新闻处理能力将会直接关系到当前的新闻内容是否符合受众群体需要,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在当前社会之中的反响以及其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做好新闻处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新闻记者必须要对当前时代下公民的价值观念以及其思想走向形成相对初步的认识;其次,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对当前受众群体的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新闻处理工作之中;最后,就传播途径来看,为了切实有效地强化新闻采访工作的可信度以及其时效性,新闻记者需要有效应用互联网信息机制,全方位地扩大受众面。

四、培养新闻記者的责任感

全面培养新闻记者的责任感能够有效提高新闻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真实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当前新闻质量,摆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市场的乱象。新闻记者必须要具有充足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在面对错误新闻素材的时候需要予以正视,如实地报道出当前的新闻内容,让更多公众都能够聆听到记者的心声。真实的报道往往需要更多责任感作为支撑,只有态度足够严谨才能更为合理地完成播报工作,切实有效地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公信力以及影响力,用以获得更为庞大的用户集群。

五、结语

总之,新闻采编工作是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内容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相关电视新闻记者有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全方位地促进节目的发展。

上一篇:土地增值税税收论文范文下一篇: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