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2024-07-15

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8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根据年龄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分为2组, 早发冠心病组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90例, 其中男性62例, 女性28例, 年龄37~64岁 (49.85±6.59) 岁。对照组92例, 其中男性68例, 女性24例, 年龄56~79 (67.74±5.59) 岁。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甲亢、Cushing综合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结缔组织性疾病者、合并感染、肿瘤等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冠心病危险因素筛选

以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作为筛选项目, 所有资料均来自住院患者的原始资料。危险因素以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为主。 (1) 吸烟史[2]:连续吸烟1年以上为有吸烟史, 戒烟10年以上为不吸烟; (2) 饮酒史[3]:连续饮酒超过1年以上为饮酒史; (3) 高血压诊断标准[4]:血压测定采用经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 规定在测量前至少静坐5min, 测坐位右上臂血压, 重复测2次, 取平均值, 收缩压≥140mm Hg和 (或) 舒张压≥90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 (4) 糖尿病诊断标准[5]: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 1.1 m m o l/L;或空腹血糖 (FPG) 水平≥7.0 m m o 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中, 2h血糖水平≥11.1mmol/L或有糖尿病史认定为有糖尿病; (2) 如无症状需2次以上上述血糖水平检查异常; (4) 冠心病阳性家族史[1]:一级亲属男性男性<55岁, 女性<65岁患冠心病。

1.2.2

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H)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及血糖患者入院空腹12h以上抽取静脉血, 采用美国Ba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注:TG:甘油三酯;TCH: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LDL-C:低密度脂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发冠心病组与老年冠心病组危险因素的比较

早发冠心病组有吸烟史和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均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 (P<0.05) 。而合并有高血压病和合并有糖尿病者均低于老年冠心病组 (P<0.05) 。2组有明显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早发冠心病组与老年冠心病组血脂水平的比较

早发冠心病组TCH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 (P<0.01) 。早发冠心病组LDL-C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 (P<0.05) 。2组有明显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老年人、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本研究表明, 早发冠心病组有吸烟史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国外学者研究报道一致[6]。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1.5~4倍。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 有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一级亲属的冠心病病史尤其是早发冠心病病史, 不仅使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而且使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众所周知, 血清TCH、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越高, 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本研究结果也表明, 早发冠心病组TCH、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7]。本研究表明, 早发冠心病患者中有高血压病者和有糖尿病者低于对照组, 2组有明显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冠心病患者若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将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 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是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开始, 从年轻人抓起。比如戒烟限酒, 低盐低脂饮食, 适当运动, 以预防冠心病的早发, 造福社会和家庭。我们认为, 本研究对于制定早发冠心病的防治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1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 (男性<55岁, 女性<65岁>90例和对照组92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比较两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2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冠心病,早发,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 (3) :169~173.

[2] 李仲铭, 陈莉, 祖淑玉, 等.吸烟对健康成年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社, 2005, 6 (4) :306~309.

[3]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87~48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高血压联盟 (中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本, 全文) , 2005:11~15.

[5]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4, 12 (6) :282~285.

[6] 姚崇华.吸烟与冠心病[J].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0 (4) :244~245.

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时间范围该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被试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干预组中,男27例,女23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9.3±6.1)岁;糖尿病病史2~7年,平均(5.1±2.3)年。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60.1±6.3)岁;糖尿病病史1~8年,平均(5.2±2.4)年。两组被试对象一系列健康指标接受统计学分析,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监测、血糖控制、记录血流动力学转变及输液量等。

研究组接受临床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不同社会背景、心理动态等制定针对的心理护理计划,积极热情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构筑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树立患者对疾病进行抵御的信心,并乐观积极配合治疗。(2)用药护理,迅速为入院后患者构建静脉输液通道,确保输液畅通,嘱患者按时服用抗冠心病药物,向患者介绍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做好用药登记,严密观察用药疗效。(3)饮食护理,应选取高蛋白、易消化、清淡、低脂等相关食物,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且需要与胰岛素用法用量有效结合。(4)运动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运动计划,就好比散步、打太极、游泳等。经由运动锻炼有效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运动锻炼务必要依据患者自身体质合理开展。(5)健康宣教,引导协助患者形成自身健康行为,教授给患者科学的日常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等技能,强化患者预防、保健意识。

1.3 观察指标

给予两组100例被试对象不同护理方法后,结合该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应规范准则制定研究调查表,对两个组别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糖)进行观察对比。

护理满意度经由自制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采集,调查内容涵盖有对护理服务质量、医护人员态度等的评分,总计100分,按照分数从高至低依次划分成十分满意(超过90分)、一般满意(60~89分之间)、不满意(不足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例数÷该组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研究获取的相关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s)呈现,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值检验,计数数据应用χ2值检验,由P<0.05说明数据对比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1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干预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见表1。

2.2 两组10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受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状态影响,使得机体蛋白质出现糖基化。葡萄糖与蛋白质经相关反应生成稳定的糖基化终产物。这一产物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促进作用。胰岛素抵抗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受其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失常很大程度影响。其中,高胰岛素血症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可起到促进增殖功效,进而提升血管阻力、凝血倾向。胰岛素抵抗能够提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一通过各类渠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推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糖尿病情形下,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机能失常,不同内皮源性细胞因子血管张力、分泌失调等出现失衡状况,推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干预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合研究结果认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期间,宜采取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措施,充分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认识,在切实掌握自身病情的情况下,积极乐观配合临床治疗。同时,强化患者自身对疾病进行控制的水平,经由长期开展自身调节,确保心理、饮食及运动状态健康。该次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的观点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临床综合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临床广泛推广意义。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该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对两个组别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干预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干预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临床综合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临床广泛推广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清艳.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5-16.

[2] 白艳萍,李冬梅,田彦梅.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相关因素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1):1326-1327.

[3] 吴楠,李宾宾,顾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性治疗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837.

[4] 张大敏,田峰,郭杏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16-117.

[5] 陈玉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54-56.

[6] 张海华,周冬兰,周泽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4):45-47.

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中,男性54 例,女性36 例;年龄范围介于41~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4.3)岁;从疾病类型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4 例,心绞痛34 例,心肌梗死7 例,缺血性心肌病25 例,Ⅰ型糖尿病19 例,Ⅱ型糖尿病71 例;病程范围介于5 个月~7 年,平均病程为(5.7±2.8)年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疾病类型构成、年龄和病程平均值、病情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4]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主要是遵医嘱开展相应的护理活动,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个体化整体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 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运动护理等措施。 定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糖以及心率等,提醒患者按时服药,若发现胸闷、呕吐、呼吸急促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讲座、播放宣传片和发放资料等方式,教会患者保健方式和自我护理方法, 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与意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士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护理工作,及时观察、分析和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当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给予心理支持,消除不良情绪,以保持良好心态。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特别注重饮食。护士应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制定健康饮食计划, 建议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低糖、高纤维素和低盐的饮食,做到少食多餐。 在日常护理中,应多次反复提醒饮食的重要性,提醒患者自觉遵行健康饮食指导。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适度进行运动。 一旦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控制,方可指导其在家人陪伴下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并注意循序渐进。 运动时间宜选择餐后1 h,时间30 min~1 h为宜。 早期在床边、床上,进行主动、被动交替结合的运动; 后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及生活习惯进行打太极、散步等运动,运动量以运动后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且不出现明显症状为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 并计算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出院时依据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其他科室固定人员匿名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调查时相关人员向患者讲明各种满意程度的具体含义,并进行相关评价。 患者满意度=各组患者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例数之和/观察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并发低血糖3 例(6.7%),心律失常6 例(13.3%),心力衰竭3 例(6.7%),心肌梗死5例(11.1%),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8%;观察组患者中,并发低血糖1 例(2.2%),心律失常2 例(4.4%),心肌梗死2 例(4.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尽管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2。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

3 讨论

糖尿病和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糖尿病并存心血管疾病危害是普通人群的6~8 倍[5]。 因此,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并发症与提高护理满意水平。

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掌握患者疾病的特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一般无症状,在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 或有心肌灌注不足的核素心肌显像表现。 心绞痛患者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常有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到达咽、下颌、颈部等;胸痛时呈压迫性或者紧缩性,发闷也可有灼烧感,但不尖锐,偶有濒死或者恐惧感;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皮肤发凉、大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一般禁止活动卧床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后1~3 min内可缓解。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往往有先兆症状,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喘息、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6]。 心绞痛的发作较以往更为剧烈,服用硝酸甘油疗效差, 患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常发生在安静或者睡眠时,疼痛程度更重,范围更广,常呈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灼烧样,并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疼痛时间较长,休息或者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有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下颌部和颈部,甚至出现牙痛而被误诊;全身伴有发热、心动过速、胃肠道症状等;早期可出现血压升高,随之血压下降。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由长期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纤维化而引起,临床表现心慌、胸闷、心悸、喘气等症状,尤为活动后加重。

要合理控制并监测血糖和血压。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常会出现24 h动态血糖节律紊乱与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而高血糖所致的血管通路增强和蛋白非酶糖化增加是产生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 要根据血压和血糖监测结果合理用药; 降压药多为控制剂和缓解剂,切忌勿嚼服,应该整片服用;磺脲类药物应餐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应在餐后服用;α-糖酐酶抑制剂应在进餐第一口服用。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服用药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如发生低血压时必须休息,出现心慌、全身大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可以吃糖果或者进食。 血糖监测分为空腹,午餐前、晚餐前、晚餐后四步血糖及随机血糖;同时需要检查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尿酮用来了解血糖控制是否理想。 护士应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还应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血糖和血压并准确记录。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要适当的休息,活动注意以不劳累、不引起冠心病的症状为原则,病情发作时要严格卧床休息、针对不同的发病性质采取适当的卧床时间。 患者注意饮食的调节,饮食原则以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有水肿的患者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取,并控制老年患者的总热量,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要给予流食1 d,次日给予普通饮食。 保持患者大便通畅,由于老年患者的肠生理功能相对减退加之卧床休息,肠蠕动更为缓慢,可以为患者按摩腹部,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嘱患者大便干燥时误屏气用力,避免加重病情。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8%,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护理满意度为9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说明个体化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整体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好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8%,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护理满意度为9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8 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后确诊为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34 例,男性19 例,女性15例,年龄60~81 岁,平均年龄(68±3.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9.1 年,冠心病病程5.3 年;常规组34 例,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7±3.9)岁,糖尿病平均病程9.1 年,冠心病病程5.3 年。 两组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组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冠心病严重患者应给予24 h心电监护。 主院期间由于老年患者生理状况及用药的关系,患者易出现低血糖,要进行严密血糖监测。 2糖尿病易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再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应做好防感染措施,护理人员操作时要保证无菌,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嘱咐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洁皮肤,常换衣服。 3用药护理: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复杂, 会有多种并发症同时发生,导致临床用药复杂、种类多样,增加用药危险性,应做好用药护理。给患者降糖药时要嘱咐患者用量、用药时间及方法,特别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以防患者出现低血糖,造成生命危险,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注意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 静脉输液时,穿刺技术要熟练,减轻患者痛苦,时刻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液。

1.2.2 实验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不良心理障碍比其他患者严重,一方面人到暮年患病时的心理压力比年轻人大;另一方面多老年人收入低或者没收入,慢性疾病长期的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会给患者造成极大心理负担;子女对父母的忽视也是造成老年患者心理障碍严重的主要原因。 护理人员要热情,对患者要有耐心,多听患者倾诉,使患者感觉到关爱和被重视;不良的心理情绪如激动、紧张等容易诱发冠心病,了解患者心理情况,针对性进行开导,让患者保持乐观开朗以降低负面情绪诱导冠心病发病率,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让子女多与父母沟通,多关心体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子女的关爱。2饮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严格控制饮食十分重要,患者每餐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饱,饮食结构要均衡,饮食中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因血脂异常或高血压会加重病情,饮食应低盐、低脂;忌吸烟喝酒。 可吃柚子、猕猴桃、青苹果等含糖量少的水果,多吃杂食粗粮,多吃鱼类、豆制品、牛奶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对冠心病患者很有好处。 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应嘱咐患者按时吃药,不良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可稳定血糖、血脂、血压,改善肝肾功能,有利于控制病情;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主要是进行有氧运动,如到公园散步、慢跑、登山等,可增强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以防感染。

1.3 效果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评价:出院时运用巴氏量表评估及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100 分,良好的为81~100 分,一般为61~80 分, 60 分为生活质量差,及格率=[60 分以上人数/总数]×100%[6,7,8,9]。

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 ×100%。

治疗效果评定:内容为疾病症状缓解、部分缓解、无效、加重,有效率=[缓解+部分缓解/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7.0 软件对该次实验中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分析研究结果,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实验组及格率79.41%;常规组及格率55.88%。 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得 χ2=4.300,P=0.038(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2.2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29%,常规组为61.76% ,P =0.028 ,χ2=4.836 ,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常规组更有优势,见表2。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2.3 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78.8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44.23%,P=0.033,χ2=4.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伴随终身的疾病,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2 型糖尿病将逐年增加,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糖尿病分为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又叫成人糖尿病,多在35 岁以后发出,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以上,2 型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完全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但胰岛素作用效果较差,产生了胰岛素抵抗,造成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饮食治疗和降糖药对一部分早期患者有效,但大多数患者需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种族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其中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是可控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肥胖,运动量少是2 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 冠心病诱发因素包括可改变诱发因素和不可改变诱发因素,可改变的诱因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等老年多发病及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运动量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可变诱因有年龄、性别、家族史,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男性多于女性,此外,感染也会诱发冠心病。

2 型糖尿病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24 倍[10,11,12]。 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高血糖会引起动脉血管壁中的载脂蛋白的非酶糖化和氧化,妨碍脂质的正常代谢,另外,高血糖会导致凝血系统异常及纤溶系统障碍,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胰岛素抵抗时血液中的胰岛素升高,胰岛素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导致动脉硬化;另一方面由于心肌利用葡萄糖受限,会间接导致心肌肥大,心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发生较早, 患者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的糖基化, 该物质可通过多条途径使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由于糖尿病致使患者痛阈升高,冠心病临床症状发出迟缓或不明显,有些患者甚至没有心绞痛症状,容易导致误诊;一般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冠心病都比较严重[13,14]。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治疗,血管重建,生物学治疗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护理的理念在不断变化,目前护理不仅注重病情,同时也注重调整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以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护理是医院治疗的一部分,优质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十分重要,优质护理可使患者及家属心情愉悦,使其与护理人员的关系更加密切,缓和医患矛盾,创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由文中结果可看出,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满意度均显著比常规组患者要高;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减少疾病诱发因素;饮食护理可调整患者身体状态,帮助稳定病情,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疾病诱因及防止病情加重,起一定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使患者有良好的身心状态,能积极主动接受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且取得较好满意度。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优化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稳定病情。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常规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格率79.41%;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格率55.88%,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29%,常规组为61.76%,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78.8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44.23%,所有研究结果中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给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实施优质的临床护理对策,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治疗顺应性,从而导致治疗效果的提高,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选取2005年8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诊治的66例患有肺心病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30例, 平均年龄 (45.35±5.82) 岁, 病程3~19年平均 (10.6±5.3) 年。所有患者均来自彝汉杂居地区, 其中彝族25例, 汉族41例。

1.2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标准, 并按照纽约心脏协会 (NYHA) 心功能分级[3]。患者者均有慢支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 心功能Ⅱ~Ⅲ级。因胸肺疾病及肺血管病变病发呼吸道感染等而住院治疗。

1.3 治疗方法

肺心病治疗以抗感染为主, 给与患者吸氧治疗, 雾化吸入、扩血抗凝, 严重呼吸衰竭及脑缺氧、脑水肿出现抽搐给予兴奋剂治疗。

2 结果

66例身处彝汉杂居地区肺心病患者, 因呼吸衰竭、肺心脑病、循环衰竭死亡5例, 其中彝族3例, 汉族2例。剩余61例病情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 (14.6±6.3) d。

3 护理方法

3.1 基础护理

彝汉杂居地区, 由于彝族医疗不发达, 往往存在护理工作重视度不高, 没有一个明确的护理流程, 致使患者忽视护理作用, 导致身体素质较差, 活动能力差, 感觉反应较迟钝。为此应加强基础护理, 注意保持床铺干净整洁, 及时更换湿秽的床单被褥, 适当通风, 但需要避免患者着凉。对精神较差、烦躁不安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坠地或自伤, 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输液时应注意液体进入速度, 以减轻心脏负荷。

3.2 饮食护理

就地区区域性而言, 彝汉杂居地区在饮食方面有民族差异性, 为此应考虑特定人群进行饮食上的护理。但总体上都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盐低脂、少量多餐的饮食搭配[4]。有水肿和腹水、尿少的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对于伴有低钠血症的患者可进含盐饮食, 多汗或服用利尿剂时则应给予含钾较多的食物, 进食时应采取坐位, 细嚼慢咽。饮食后注意排便通畅, 必要时可采用开塞露通便, 以避免用力排便而导致肺泡破裂, 发生气胸。

3.3 呼吸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适当的体位摆放。氧气吸入可以纠正忠者缺氧的状态, 提高血氧分压, 改善心肌及中枢神经系统缺氧, 多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 浓度设定为25%~29%低浓度开始持续低流量吸氧1~2 L/min, 伴有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患者则需要面罩给氧[5]。对吸氧患者进行血气分析的监测, 及时清除患者鼻腔内分泌物, 以防导管堵塞, 同时教给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痰的方法。

3.4 用药护理

根据彝汉地区患者不爱吃药的习惯, 可给予抗生素和止咳冲剂进行搭配用药护理。应用止咳糖浆时服药后不宜饮水, 以免冲淡药液, 降低疗效;对于痰量较多的患者不宜用强烈镇咳药, 因会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 导致病情恶化, 可选用祛痰药物。在用药护理上, 应用氨茶碱时, 应注意观察胃肠道的反应及控制滴速,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在应用抗生素时, 注意给药时间和方法, 以保持血液药物浓度在有效水;应用强心剂时应注意心律、心率变化。

3.5 有效沟通

彝汉地区患者多数为汉族、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 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及各自民族特色的独特饮食文化及生活习惯, 患者在配合治疗方面常常存在困难, 需要多进行沟通, 耐心解释, 必要时给予语言翻译以协助患者明确治疗, 同时还可打印出需要回家后需要护理的事项及相关要求, 特别是饮食方面和吸氧时间方面应重视, 以保障患者在家自行护理能对病情好转给予助力。

3.6 康复指导

在康复指导阶段, 护士着重应为患者讲解出院后需要的注意事项, 告诫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暴动, 注意保暖措施。在家保持室内通风及空气干燥, 减少烟雾、粉尘带来的呼吸刺激, 有烟酒习惯患者需要戒烟戒酒, 并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同时, 还需告诫患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在病情有所不了解时, 速去医院复诊, 以预防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彝汉杂居地域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66例彝汉杂居地域患有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场护理, 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呼吸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 66例患者死亡5例, 均死于呼吸衰竭并发MODS;所有患者住院时间7~84d, 平均36.4d, 经过针对护理后, 61例病情缓解出院, 好转率为92.4%。结论 临床护理在慢性肺心病中占据重要位置, 针对彝汉杂居地域, 应有针对性对民族差异性进行临床护理, 可减少肺心病死亡率, 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彝汉杂居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6.

[2] 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945.

[3] 冯海葵, 郑红蕾.慢性肺心病患者社区和家庭的康复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 8 (2) :61~62.

[4] 侯蜀涛.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0, 23 (9) :76.

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5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65例, 女性30例, 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 (64.5±11.5) 岁, 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参照WHO制定的冠状动脉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25例, 心绞痛30例, 心肌梗死15例, 缺血性心肌病1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15例。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下移, T波地平和倒置改变。50例冠心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病20例, 糖尿病患者20例, 高脂血症患者10例。临床特征:绝大部分患者均有由于心肌灌注不足引起的不同程度发作性胸痛, 心绞痛患者主要发生在胸骨后及咽部, 甚至放射到下颚、颈部、肩背部及手臂。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60例, 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冠心病分类、合并症、临床特征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提示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 3次/d, 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 3次/d, 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1次/d。2组患者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 (LVEF) 和舒张功能 (E/A) 情况。

(2) 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ST段仍下移, 治疗后T波由平坦逐渐转变为直立;无效:静息心电图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 (LVEF) 和舒张功能 (E/A) 情况的比较 (表1)

2.2

2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的比较 (表2)

3 讨论

冠心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等因素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完全堵塞, 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不足, 产生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等临床特征[3]。银杏达莫注射液主要由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组成, 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 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双嘧达莫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本研究通过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和传统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 (LVEF) 和舒张功能 (E/A) 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 改善缺血组织供血, 降低了耗氧量, 迅速修复因缺血而损伤的细胞组织。综上所述, 银杏达莫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95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 (LVEF) 和舒张功能 (E/A) 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银杏达莫

参考文献

[1] 薛翔.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0, 2 (14) :138~139.

[2] 张红运.氟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冠心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2) :115~116.

上一篇:多媒体新闻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全球化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