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范文

2023-09-23

宫腔镜手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剖腹;腹腔镜;卵巢妊娠

卵巢妊娠为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临床研究发现,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卵巢妊娠的约占异位妊娠总人数的0.2%~0.6%,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最高占10.2%左右[1],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卵巢妊娠的治疗,对于保证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手术治疗法主要以剖腹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由于女性卵巢组织的血液供应丰富,术中易造成卵巢出血,因而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近些年来,微创手术技术在临床上多个科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笔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和剖腹手术治疗法进行了卵巢妊娠的相关研究,并比较了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卵巢妊娠治疗的患者60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6.9±3.5岁,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即术前采用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成功后,常规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保持在1.6kPa,分别将3个Trocar(直径10,10,5mm)刺入患者的腹部[2],置入手术操作器械和腹腔镜进行手术,使用单极电刀对病灶部位进行切割,采用双击电凝进行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剖腹治疗法进行治疗,即术前采用腰硬麻进行麻醉,取患者腹部做纵向切口或横向切口,使用可吸收线将患者的卵巢缝合,术中根据患者卵巢的破裂情况,行楔形切除或部分切除,若患者的卵巢组织破裂严重,则行附件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均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和气道内压进行密切监测。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热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计量资料结果比较

3讨论

卵巢妊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异位妊娠疾病,该病由于术前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依次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传统治疗方法需要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3],通过病理学检查和手术中所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明确诊断,传统开剖腹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加之患者卵巢周围血液供应丰富,极易造成患者术中出血,严重影响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技术已可以对无破裂口或破裂口较小的早期卵巢妊娠进行诊断,从而为腹腔镜手术治疗提供了临床诊断基础,腹腔镜手术治疗法在卵巢妊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① 手术创口小 手术过程中仅需对患者腹壁做3个微小创口,进腹时间迅速,有效的避免了传统剖腹手术脏器长时间暴露的弊端;② 止血效果好 腹腔镜手术通过对卵巢进行楔形切除、电灼和内凝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卵巢组织,且术中无需进行缝合,有效的避免了术中出血的发生;③ 术后恢复快 患者手术创口小,术后身体易恢复,且不会对患者的腹壁美观产生影响。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说明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法较之剖腹手术,其具有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易恢复等优点;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和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说明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法在卵巢妊娠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总之,腹腔镜手术治疗法较之剖腹手术治疗法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易恢复,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整体治疗周期,对于提高卵巢妊娠的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兰苹.原发性卵巢妊娠的临床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307.

[2] 王红娟.杨兆林.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卵巢妊娠的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65-66.

[3] 叶青剑,杨越波,李小毛.卵巢妊娠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3-24.

宫腔镜手术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手术器械和物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安全系数。方法 从环境、人员、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规范和改革。结果 患者感染率由2005年0.596%降至2009年0.206%;医务人员感染率由2005年0.092%降至2009年无感染发生。 结论 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各项工作职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手术器械;物品;管理

随着各项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以及新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其中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管理显得日趋重要。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安全系数,本文现将两年来我们如何对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管理方法

1.1建立无菌器械物品室

规范物品存放制度,无菌手术器械、敷料、一次性用品集中存放、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存放室、一次性用品存放室,按卫生部规定,物品存放柜、架应距地面>20cm,距墙面>5cm[1],并按类型存放相应物品,每类物品做到左放右取,以方便取用,小包装一次性用品用清洁筐盛放,注意避免小包装物品因摩擦而破裂,器械及物品存放区作上明确醒目的标志,便于取放物品和检查。科室内建立一次性用品入库登记簿,所有进入库区的物品必须逐一登记,物品名称、入库时间、规格、数量、有效期限,以便随时核对及时检查。

1.2建立专人管理制度

日常白班的2名护士专门负责无菌器械室及一次性用品室的管理工作,对该护士的要求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手术室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士[2],能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工作常规。无菌器械物品室护士每天清点物资并记录,与夜班护士严格交班,发现数量减少,及时查找、补充,防止器械物品丢失。监测灭菌效果并详细记录,检查无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的灭菌日期,根据失效日期的远近整理物品,将临近失效期的物品放在每类物品的右侧,新近灭菌回来的物品放在该物品的左侧,从而达到左放右取的原则,以备物品的有效使用,减少浪费。已超过失效期的物品或疑似污染的物品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一次性物品超过失效期不得再用,每天检查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数量是否能保证临床使用,及时准备器械及物品灭菌待用,每天做好与供应室的物品交接并建立灭菌器械及物品的使用登记档案,以备查询。

1.3器械消毒灭菌制度

手术器械、敷料、无菌持物钳等一切物品全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包内放灭菌指示卡,包外粘贴灭菌指示胶带,不合格者不能使用,对使用过的器械一律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以上,感染手术器械则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h,而后用清水冲洗、酶洗、再用流水冲洗、润滑剂浸泡、烘干、打包、高压灭菌备用,从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3]。

1.4医疗环境的消毒

我院2008年建立层流洁净手术部,手术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CB-50333-2002》标准,辅助用房、无菌物品存放室、一次性用品储存室及药品储存室等均在层流洁净区域内。每日术前30min开放层流系统,确保手术安全。

2结果

2005~2009年感染情况见表1。

表1可见从2008年成立层流洁净手术部以后严格区分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对手术器械及物品加强管理后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医务人员无一例感染,说明加强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

3讨论

3.1感染途径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术器械、物品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体,血行传染成为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4](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通过手术可危害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一些锐利器械,如刀、剪、缝针,注射器针头等,对手术人员的危害最大。我科自进入层流洁净手术室以来严格区分无菌手术、急诊、感染手术,加强器械及物品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切断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途径,大大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

3.2灭菌方法的选择

3.2.1高压蒸汽灭菌 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一切耐湿热的器械及敷料的灭菌,可彻底杀灭细菌、芽孢等微生物,杀菌速度快,经济适用,不会造成污染,值得提倡。我科绝大多数手术器械及敷料全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以防止因器械消毒灭菌措施不严格而导致的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2.2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使用 由于一些腔镜器械及动力系统的特殊灭菌要求,等离子体灭菌术克服了如环氧乙烷、戊二醛浸泡、甲醛熏蒸等灭菌方法时间长、有毒性的缺点,是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全新的医疗器械低温物理灭菌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新引进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PS-100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效果较好。

3.2.3化学消毒剂 目前灭菌效果较好的是2%的戊二醛,实验证实,戊二醛浸泡器械能达到灭活HBsAg的目的,但需时较长(10~12h)且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尚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方能使用,又有造成再次污染的可能,由于化学消毒剂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监测有一定困难,我科已于2003年取消使用。新的灭菌方法的使用,使临床器械的周转使用更便捷,也大大减少了对护士的健康侵害。

3.3加强工作环境的消毒处理

(1)层流系统定期开放,每日术前30min打开层流系统,定期自测,感染科随机抽测空气消毒是否合格,尽量减少无菌室的流动人员,手术间除手术人员外,参观人员限数,工作人员的洗手、衣裤每次消毒更换、手术器械物品由专人负责发放,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无菌器械物品室。

(2)手术器械台、手术床、处置台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达到清洁作用,每月监测消毒效果。

(3)无菌器械物品室及各个术间等使用固定的抹布、拖布。地面2次/d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台术毕再擦,墙面、过漉网每周清洁擦拭1次,地面清洁应在上班前、下班后及术毕进行。

3.4职能部门的督察

医院职能部门组成指控小组随机抽查,指控小组成员由医务科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科专职护士担任,加强监控力度,手术室护士长加强日常巡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随机抽样进行培养监测,监测消毒效果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原因应及时追究并整改。

[参考文献]

[1] 朱士俊. 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131.

[2]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S]. 北京中国护理管理,2005,2:5-12.

[3] 魏革. 手术室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7-173.

[4] 吕宝成. 实用传染病防治[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11-416.

(收稿日期:2010-12-20)

宫腔镜手术范文第3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 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526例, 年龄为21~47岁, 平均为 (31.5±2.8) 岁。已婚91例, 未婚435例, 其中有52例曾有过腹部手术史。卵巢囊肿有142例, 异位妊娠有169例, 子宫肌瘤有133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37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29例, 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全子宫有16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B超、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合并症。经过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 有6例皮下气肿, 1例术中发生出血外, 其余患者全部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所有住院患者术前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确定手术时间。 (1) 肠道准备方面:术前3d患者应注意饮食, 少食或禁食牛奶、豆制品, 术前1d禁食, 给予2%肥皂水灌肠, 防止盆腔发生粘连。术前排空膀胱, 留置导尿, 术时保证膀胱处于空虚状态, 减少损伤。注意个人肠道卫生, 手术前3d可口服肠道抗生素, 静脉输液以补充能量。 (2) 皮肤准备方面:由于腹腔镜手术多以脐部为主要穿刺部位, 因此脐孔皮肤的清洁处理是重点, 要彻底清洁脐孔, 用肥皂水清晰, 在用松节油棉签擦净脐内污垢, 用75%酒精擦净, 保证脐孔手术野皮肤的无损伤及无菌性, 防止脐部切口感染[2]。 (3) 术前用药方面:术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0.1g或鲁米钠0.1g肌肉注射, 减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增强麻醉效果。

2.1.2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腹腔镜技术缺乏了解, 非常担心自己的术后, 再加上病痛的折磨, 经常会出现悲观、失望、恐惧的心理。我们医护人员应该仔细倾听患者的倾诉、不安, 应向其介绍手术的目的、优点、手术相关内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方式, 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自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主动接受手术,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2h测体温1次, 并认真记录, 注意认真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 有无呼吸加快, 胸闷、如出现应及时给予处理。由于腹腔镜手术中用CO2建立气腹, 术后可出现皮下气肿, 应注意观察胸腹部皮肤肿胀情况, 以免加重腹膜刺激, 造成下腹疼痛。

2.2.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由于全麻不清醒, 返回病房后, 需要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因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在麻醉完全消失后, 可以进行少量饮水, 排气后从流食逐步过渡为普食。6h后患者可改为半卧位,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当做翻身活动, 以免防止发生褥疮、肠粘连、栓塞、肺炎等, 如病情允许可以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促进其肠蠕动。医护人员要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及颜色, 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2.3 穿刺部位与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腹腔镜用CO2建立人工气腹, 术后CO2气体可向软组织扩散而引起皮下气肿,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24h内自行吸收,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 皮下气肿消失时间[3];术后第1天检查腹壁各穿刺口, 防止伤口渗血、渗液, 防止感染。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 防止引起伤口崩裂。

3 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也为患者带来不利影响。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前提。我们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及腹腔镜手术的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 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 有6例患者皮下气肿, 1例术中发生出血外, 其余患者全部顺利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及腹腔镜手术的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 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热情、细致的护理服务, 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腹腔镜,围手术期,妇产科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美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7:177.

[2] 纪晓华, 陈梅修, 孙玉秀.浅谈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J].黑龙江医学, 2010, 4:75~76.

宫腔镜手术范文第4篇

【摘  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的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方式为一般化管理,观察组为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精细化管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满意,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无菌情况、健康教育、物品管理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质量,也影响护理操作的规范性,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增强患者对医院护理水平的认可,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维护友好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护理效果

腔镜手术的出现,很长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术创口大、愈合慢、并发症多的弊端,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保障,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目前成为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微创手术。但是,腔镜器械比传统的手术器械要精细、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且价格不菲,无论是使用还是存放,都有要遵守的规则,传统的器械管理方法并不适用于腔镜器械的管理。随着腔镜手术在临床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的腔镜设备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规范、统一的管理[1]。一般管理的制度不太健全,没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和分工,造成手术中腔镜器械的使用频繁出现问题,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而且影响工作效率,频繁的更换和维修也加大了费用支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弥补一般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降低器具的损坏率,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证。本文选取了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观察一般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下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的例数均为100例。观察组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46.52±2.8)岁;对照组中男51例,女49例,平均(46.29±3.1)岁。收纳标准:经检查,患者精神正常,没有患恶性肿瘤或者结核类疾病,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参与,对医护人员有较好的依从性,家属表示支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采用一般管理方式,内容主要有按照常规要求收纳、储存、清理和消毒等。

观察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采用精细化管理,具体步骤为:①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力度。医院要为医护人员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将精细化管理的内容系统化、全面化,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现疏漏或者错误及时完善和改正[2]。还可以通过讲座或者讨论的形式对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规范其管理内容,提高医护人员的精细化意识。②严格监管工作质量。医院从手术室人员中抽选出6人成立专项小组进行腔镜器械的管理,组长为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师,对器械的性能详细了解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清洗操作熟练掌握的护士为组员,将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内容明确分工,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对器械进行归纳、整理、清洗和消毒,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及时提醒,并每日总结工作内容查漏补缺。③重视腔镜器械的清洗和存放。所有器具在使用后首先要水洗,然后是酶洗,再是清洗和干燥,最后是灭菌,这些步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器具的消毒彻底。器具的存放有特定的地点,采取的储存方式也不不同,对此医护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标记,存放时不能随意打乱顺序。此外,管理小组的人员要每日核对器具的数量是否正确、使用是否正常、摆放的位置是否正确等,并在交接工作时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详细说明[3]。④优化器具管理的流程。每个科室进行的手术类型不同,不同的手术医师都有各自的偏好和使用习惯,管理人员要对此尽量了解,通过与医师商讨,在手术前根据医师的要求准备手术器具,并对此编制相关的记录,整理成针对每位医师的成套器械用具,最大限度的满足医师的需求。

1.3观察指标

1.3.1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信息,整套问卷由若干问题构成,总分值为100分,90分≤高度满意,60分≤中度满意<9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高度例数+中度例数)÷100×100%。

1.3.2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采取评分制,对能够体现护理效果的项目进行评分,比如器械的无菌情况、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物品管理的规范性、基本护理的有效性以及健康教育程度等內容,评分越高代表效果越好。

1.4数据分析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总满意度和护理指标的评分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经精细化管理手术室腔镜器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9.00%,而对照组经一般管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00%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在不同腔镜器械管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在器械的无菌情况、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物品管理的规范性、基本护理的有效性以及健康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腔镜器械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成败,因此在管理中要采取精细化方式,规范腔镜器械管理的标准和流程,对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保证消毒彻底、存放有序,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伯彬 , 侯利平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8.

[2]王莹.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12):188-189.

[3]陈小萍, 康宜琴, 圣小平. 精细化管理在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 2015(6).

宫腔镜手术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胆结石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室中的基本护理方式和方法。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2月01日——2015年02月01日入住我院肝胆内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70例作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探析对象。对这7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系统护理,总结出胆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以及之后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以此来总结腹腔镜手术室的护理经验。结果:在这70例胆结石患者当中,有68例患者对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满意,胆结石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良好。讨论:提高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胆结石患者的康复情况,同时也能够极大的缓解胆结石患者的病痛感,因此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临床护理模式。

【关键词】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室护理;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较大,临床分析得知女性患者常服用避孕药引起,主要病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1]目前我们国家在诊治胆结石患者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是腹腔镜切除手术,此种类型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胆结石的诊治效果。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是治疗胆结石患者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关系到后期患者的康复情况,所以要充分的重视相关方面的工作情况。本文将选取2014年02月01日——2015年02月01日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70例,以此来探究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2月01日——2015年02月01日入住我院肝胆内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70例作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探析对象。在这70例胆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例数为52例。这些胆结石患者的年龄在42岁——78岁,平均的年纪大致在(50.5±3.5)岁。患者的胆结石病程在2年——33年,所有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5.2±2.2)年。这7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时间大约为60min-130min。

1.2 方法

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要详细的对这7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有效运行。从而更好的总结出胆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以及之后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得出腹腔镜手术室的护理经验。

1.3 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方法

医疗卫生人员和护理工作人员要对这些胆结石患者采用系统性比较强并且效果比较显著的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具体掌握胆结石患者的生理情况和心理发展情况,极为详尽的向胆结石患者以及家属讲解相关方面的病理知识和手术程序,让患者对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治疗工作的认可度。由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患者可能会对此了解较少,心理上会有一定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并且对手术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因此需要专门针对腹腔镜手术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详细向患者解释说明,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感。[2]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部也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及时的监控患者的身体机制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后,要时刻监控各种仪器上的数值变化,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神智恢复工作,积极辅助主治医师的医疗工作程序,详细的询问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是否出现不适与其他的不良现状等。

最后,在进行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过程中,要准确的估计和预测各种并发症状的发生,严谨的对待各项症状的出现,精准的预防并发症的发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胆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O统计学软件对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医疗卫生部门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对这7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工作之后,发现有68例患者对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满意,整体的满意度高达97.1%。经比较,70例胆结石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都比较良好,手术成功概率高达100%。下表1所示的是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室护理的结果:

3.结论

胆结石患者在我们国家比较常见,这是种危害程度比較高的病种。胆结石患者的病程一般来说比较长,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实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腹腔镜切除术是值得广泛运用的临床方法。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中辅助系统的护理工作程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诊治效果和质量。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时间比较短,能够快速的环节患者的疼痛感,手术的切口面积较小,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也比较高。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够极大的帮助患者进行后期的康复工作,同时对于提高医院的信誉和治疗水平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跃玲,刘利. 3H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661-662.

[2] 周联明,单远洲,汤卫忠,姚国相,瞿军,张学利,张吉发.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0:814-815.

[3] 陈坚,肖吓鹏,陈先达,李翰城,王长淼. 胆石患者术后胆盐转运子BSEP、MRP2、NTC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36:7083-7086.

宫腔镜手术范文第6篇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20例, 其中卵巢囊肿36例, 子宫肌瘤63例, 宫外孕217例, 盆腔包块32例, 其他不孕、慢性盆腔炎等72例, 年龄18~62岁不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 广大患者对它不甚了解, 存在怀疑顾虑心理,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背着思想包袱。故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及特点,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的优势等, 以解除其恐惧心理,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2 术前护理

2.2.1 常规护理

检查血、尿、便常规, 抽血查肝、肾功能、凝血常规及术前抗体, 并行心电图, 胸部透视, 了解心肺功能有无异常。

2.2.2 皮肤护理

需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要求和便于中转开腹两方面考虑, 备皮范围同开腹手术范围。由于手术通常在脐区做穿刺, 特别要清洁脐部皮肤, 预防细菌自脐部切口侵入, 引起感染。

2.2.3 肠道准备

(非急诊手术患者) 为减少肠腔积气, 嘱病人术前1d要忌食易产气的豆类、奶类等食品, 术前12h内禁食、禁饮。次日晚及术日晨给予清洁灌肠, 严格执行术前饮食和肠道准备的护理常规。

2.2.4 术前准备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100mg, 阿托品0.5mg, 放置尿管, 排空膀胱, 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影响手术视野和术中损伤膀胱。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1) 术后给予Ⅰ级护理, 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直至平稳, 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人工气腹后易出现恶心、呕吐, 误吸呕吐物会引起肺部并发症。常规吸氧6h, 氧流量3~6L/min, 加快体内二氧化碳排出。 (3) 去枕平卧6h, 禁饮食6h后进流汁或半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可进普食, 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 保持尿管通畅, 观察尿量、颜色、性质, 防止尿管扭曲、脱落, 一般情况下术后次日可予拔出。 (5)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早期适当活动, 可预防肺部感染及避免长时间卧床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防止肠粘连;有利于腹腔气体的吸收, 减轻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 以利康复[2]。

2.3.2 特殊情况的观察及处理

(1) 膈下区疼痛:与人工气腹后二氧化碳气体积聚膈下刺激膈肌有关, 多能自行缓解。可以让病人俯卧片刻, 严重者可报告医生酌情止痛处理。 (2) 皮下气肿:多与术中气腹压力过高或切口过大有关, 查体可扪及皮下捻发音, 一般不需特殊处置, 几天内可自行吸收。 (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手术创面大, 有渗血的病人术后多放置腹腔引流管。应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 顺向挤压引流管, 避免被血凝块阻塞, 还应注意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的速度等。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如无异常一般术后2~3d遵医嘱予拔除。 (4) 腹部切口的护理: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 但仍需严格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按时换药,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同时应向患者交待, 尽量避免剧烈呕吐、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情况, 以免切口裂开内膨出, 必要时予以腹带保护。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 内出血:内出血是腹腔镜手术主要并发症之一, 原因可为结扎线脱落、钛夹脱落或病变组织脆弱, 残留组织过早脱落[3]。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尿量及腹部引流管及阴道流血情况, 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出冷汗、腹部疼痛应考虑内出血可能, 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好抢救准备。 (2) 感染:术后应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吸收热为低热, 一般不超过38.5℃, 术后3~5d后缓解, 如持续中高热多为腹腔、盆腔感染。应积极加强抗炎治疗, 观察体温变化。 (3) 术后肠蠕动恢复延迟, 肠粘连: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予四磨汤口服, 局部理疗, 促进肠蠕动, 帮助肠功能恢复。 (4) 咽喉痛:多为全身麻醉插管引起, 要向患者解释其原因, 一般不需用药。咽部发痒, 咳嗽症状严重者可用甘草合剂以及雾化吸入法等止咳止痒处理。

3 讨论

我科4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达到了预期的手术效果, 其中发生术后皮下气肿32例, 均未行特殊处理, 几日后皮下气肿自行吸收, 发生内出血3例, 在术后护理观察中及时发现并行二次开腹手术止血后缓解, 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例, 经换药并抗炎治疗后痊愈出院。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低, 对患者创伤性小,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目前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取代了许多常规开腹手术, 正确的护理是保证腹腔镜手术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 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腹腔镜手术的有关知识, 并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做出有针对性积极的护理措施, 不断总结护理经验, 提高护理水平, 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摘要:腹腔镜手术由于对患者损伤小, 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已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1]。但操作护理不当, 可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患者痛苦, 本文探讨腹腔镜手术术前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力求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秋生, 张阳德.内镜腹腔镜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2.

[2] 苗蕾.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J].中原医刊, 2004, 31 (13) :61.

上一篇:医学影像技术的专业分析范文下一篇: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