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4

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德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德育课程在我国学校德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几十年来,中小学德育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各科教学等渠道进行的。而德育课程更是被赋予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崇高地位,因为德育课程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这门被赋予如此重任的德育课程在20多年的开设时间里,虽然也有着相当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这门课在很多地方成了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一些学生对教材只有恨,没有爱,学期结束之后甚至将教材撕掉、烧掉。

归纳起来,这门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的这门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这门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但政治性、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内容始终是这门课程稳定的核心。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教育。问题是,政治教育的要求应与儿童的心智与情感发展水平相匹配,否则,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合时宜的。而用政治教育遮蔽、代替道德教育,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错误,因为这种做法牺牲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

2.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儿童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儿童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比如,一二年级的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等十个德目。与此相对应,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对这些德目的图解,多采取“道理加伟人故事”的方式来组合课文。比如,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课文,多是采取讲一通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的道理,再加上周恩来总理或毛泽东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说这些德目本身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将这些德目和道理从生活中抽取、提纯出来,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生活情景,变得非常抽象、僵化,无法与儿童的生活发生链接。不是说伟人的故事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儿童对这些伟人知之甚少,伟人及其生活方式对儿童来说都极其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对自己的生活缺少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

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0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上课基本等同于读读课文、讲讲故事,无法创造教学的乐趣。学生对教材上的道理和故事兴趣不大,只是在教师和考试的威压之下,不得不背诵教材中的道理和知识。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对儿童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本身就有悖道德。另一方面,通过痛苦的记忆过程死记的知识、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多大关系,无法指导自己的生活,无法进入自己的内心,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品格。

二、德育课程的创新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一大背景下,在中国全面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幅度很大的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9一12岁)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新制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将近10年。总结十年来的经验,本次德育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理念的革新。

新德育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次课程改革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1)“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constructive)因素”,无法与生活相剥离。因为剥离的结果是,道德成为没有“土壤”的“飘浮物”,而生活则变成与动物无异的纯生理性过程。对人类社会和个体来说,道德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道德的培养无法脱离生活单独进行,正如人的心脏非常重要,但人们却无法将其取出来单独进行锻炼。(2)道德固然重要,但与生活相比,道德仍然是第二位的。一个人学习道德,不单单是为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生活幸福。因此,道德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3)“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

生活德育的另一种表述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中国以往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现实,正是因为以往的德育课程以德目为体系,忽视了儿童的真实生活,才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在生活德育理论的指导下,德育课程的设计策略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用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约束儿童,变为“自下而上”——通过指导儿童的生活,使其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成、建构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课程不是为了特定的道德目标,而是为了儿童的生活。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表述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并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则表述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

课程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深刻变化,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以生活德育作为核心理念设计的德育课程实际遵循的不再是知识的逻辑而是生活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就在于生活本身,遵循生活的

逻辑就是要遵循生活的特性。首先,生活是劳作性或实践性的。生活是需要过的,单纯的思想活动无法使人浸入生活。当然,“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行为,而是人的整体生命表现,其间少不了意识和情感的投入。其次,生活是人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人,任何将人遗忘的活动都是对生活的背离。第三,生活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中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生活中有他人是我们的一个根本的存在境遇,与他人的交往也是我们人性发展与充盈的自然需要。第四,生活具有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不单是指生活领域划分的相对性,即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划分的相对性,还意味着构成生活要素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比如,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要素,但道德与生活的其它要素是无法分割的,强行分割只能导致生活与道德的双重死亡。第五,生活的意义建构性。生活离不开日用常行,但生活也需要建构意义。生活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可能生活”(赵汀阳语)的过程。德育课程遵循生活的逻辑也就是在课程中将生活的这些特性体现出来,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设计课程结构,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

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也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当然这种关注不是单一的角度,既有品德教育,也有生活指导和科学知识学习。儿童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问题,有些是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有关的;有些则是非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无关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开。德育课程对生活的关注应采取一种整体的方式,将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按其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同时实现多种教育目的。

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教学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儿童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都不能代表儿童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儿童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种整理与反思的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三、生活德育的坚守与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10年,教育部和学术团体分别进行的跟踪调查都表明实验效果是比较好的,教育部为课程标准修订所做的大型调研都证明了这一点:

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思想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课程标准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误解和怀疑。我们在调研中,就听到、感受了一些。

比如,有人说社会生活有庸常的一面,回归生活难道要迁就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吗?现在的学校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考试生活”,回归生活难道就要回到考试生活吗?这样的误解与怀疑应该说是正常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认识,消除误解和怀疑。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

再比如,有人说既然生活德育意味着对儿童生活的加工与提炼,那是不是让儿童去过那种纯而又纯的道德生活?就如在温室中养花?这也是对生活德育论的一种误解,其实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中消极因素的反思与批判。纯而又纯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消极的因素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剩下的就是如何面对的问题,运用得好,其可以变成很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再一次重申、确定了生活德育的理念。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但是,课程不能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和提升,使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意义。”

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坚守是一个方面,创新和发展则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跟踪实践中发现,在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多数教师已经可以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能够通过上课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但往往也仅限于此,或者说,也就到此为止。儿童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感悟、认识、体验如何落实到现实与未来的生活之中,使课程学习的成果不至于只局限于课堂,实现对生活的“二次回归”,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德育课程的未来发展也许就系于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生自主化管理是世界教育民主化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体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是是农村普通高中自主管理工作的科学途径。目前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现状多为重理论轻模式研究;重班级自主管理轻学校大层面管理研究;重学生干部对学校大层面的自主管理轻学生个体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等。构建“值周班”的自主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学校层面上的管理中来,是通过给每个学生一定的岗位,明确的职责,主动学习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积累实践经验的一种管理模式的研究对策和创新实践。

【关键词】农村 普通高中 自主管理 模式 对策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对学校教育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对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究,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特指农村非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在校内生活、学习、活动等方方面面的行为、规范、守则等均则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并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由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过程评定,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充分注重人的潜能的发挥,注重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和谐统一,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追求和个人价值。

一、当前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现状

1.重理论研究轻模式研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对学生自主管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性、实践性的模式化的研究较少。此外,由于高中学校学生因课业负担繁重以及受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对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相对于小学、初中来说也要少得多。而农村普通高中因教学生源、教学环境、教学师资、教学投入的种种限制,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出现。

2.重班级自主管理研究轻学校大层面管理研究。从目前各方面研究结论来看,研究的领域主要局限在班级的自主管理,班级的自主管理只注重个体在班级这个小家庭中的管理角色,它对学生方方面面的锻炼相对来说仍然是有限的,学生还未能参与到学校整个教育管理工作的层面上来,对学生的锻炼还是不够的。

二、新课程改革下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1.学生自主管理是世界教育民主化的趋势。综观二十世纪社会变革的趋向,可以说是民主主义的不断高涨与发展,而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体构思,也基本上是迈向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思潮随着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不断变化,社会愈向前发展,教育民主化的程度愈高,这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2.学生自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经济多元化,各种因素对接、碰撞,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沖击,对人的心理素质、个人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个体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顺利应对将来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就要具备完善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研究意义

1.有助于学生六种能力的提高。农村高中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种管理模式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2.有助于学生树立三种意识。(1)主人意识。使学生清楚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2)民主意识。使学生明白自己对班级和学校事物的话语权,监督权,决定权,管理权。(3)责任意识。使学生懂得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负责,对小组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进而达到对社会负责。

四、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对策

1.更新学生的德育理念,树立学生的“自主管理”观。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长期以来大多处在“被动德育”的环境中,已经习惯了“被德育”的管理模式。要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必须让学生树立起“自主管理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管理者,才能达到实现“主动德育”目标的目的。因此,要通过讲座、集会、班会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生中宣传以学生为主体,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要求学生牢牢树立起自主管理的意识。2.构建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体制。把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师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整体规划,构建学校的管理网络,学校值周行政、值周老师、班主任、校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校级值周班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细则,各自职责分明,对学校实行全方位的立体管理。3.构建“一人一责”的校级值周班自主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由学校学生会统一领导其各部门成员自主管理学校各方面的自主管理模式,构建由学生会负责监督检查下的校级值周班自主管理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构建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其研究对策,不仅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成才”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通过给每个学生一定的岗位,明确的职责,主动学习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积累实践的经验的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提出了关于教育改革的思想,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与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以及综合型人才,改变原有的传统的重视成绩以及高考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应对新课改的要求,就要从高中英语课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改革高考英语的内容,更好地发挥它选拔人才的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高考英语改革

一、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高中英语新课改的内容,对高中英语改革的内容以及改革的方向制定了一个战略方针,对高中英语的改革进行宏观的指导,首先是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对于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使高中英语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有所进步。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表现有:(1)规范英语教材体系方面的改革。为了更加丰富高中英语的教学资源,英语教材根据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做出了很大的变动,更加注重英语口语方面的练习,因此,教材中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比重增加了。(2)课堂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点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课堂中高中英语教师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小组交流学习的模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加强学生沟通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3)在英语必修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选修英语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以及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目的也在于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4)增加了英语课程之间的区分。比如,英语精读以及英语泛读,精读也就是对英语教学以及英语学习的精细掌握,泛读也就是减少了高中英语学习的难度,这样对英语精读以及英语泛读的区分,有助于不同英语学习能力以及不同英语掌握程度之间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英语,避免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在英语精读课上听不懂的情况的发生,兼顾到所有的学生。

二、对高考英语改革的分析

为了应对新课改的要求以及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考英語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英语在高考上的选拔优势,为社会以及高等学校选拔出真正的有水平的优秀人才。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高考英语在题型方面的创新和改革。不能总是遵循传统的老套的考试题型,要不断地针对高中英语新课改中有关英语改革的细节,对高考英语增加对新课改下新知识方面的检测,要体现出对英语听力的重视,语法以及阅读和作文的比重都应该依据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调整与安排。关于一些比较旧的知识和旧的题型,应该及时地进行舍弃,比如,一些传统的填空,还有一些单句测试。(2)有关高考英语听力方面的改革。对听力题型以及听力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对应了新课改中有关英语听力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改革的关系

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中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办法。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高考英语改革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配合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因为高中英语课程有所改变,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就会变动,就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的高考,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现实情况是,高考英语改革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接轨。另外,高考英语的改革也应该发挥引领指导的作用,应该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发挥一个引领的作用,指导英语课程的改革。

总而言之,应该正确地处理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改革之间的关系,使高考英语的改革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作出指导,而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应该带动高考英语的改革,使他们同时发展,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柳丽萍.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英语语法知识测试改革思考[D].湖南大学,2011.

[2]张晓瑾.英语语法学习需求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作者单位 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

编辑 韩 晓

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 职业和职业教育专业

从事职业劳动所需的能力可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取。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载体, 习惯上称之为“专业”。因此, 职业教育专业便油然而生。而职业性原则也表明, 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从两个层面上分析。

宏观层面上职业具有4个特征:群集式的工作资格, 即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决定的职业从业能力;规范性的工作领域, 即由职业资格以及工作手段、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决定的社会的职业劳动分工;层级型的工作空间, 即由从业者的职业资格与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劳动组织结构决定的职业活动范围;社会化的工作价值, 即由劳动者的职业贡献所决定的社会的职业价值认可。

微观层面上职业也具有4个特征:确定的工作对象, 如材料、产品或人;确定的工作手段, 如机器、工具、仪器、计算机等;确定的工作地点, 如产业部门、行业领域所决定的劳动场所;确定的工作岗位, 如单位、部门和机构里的具体劳动位置 (操作、检验、维修、管理等) 。

由此可知, 职业不仅是个体获取的职业资格与习得的工作经验的一种途径, 更是个体与社会融合的一种载体, 是个体社会定位的一种媒介, 也是个体与社会交往的最本质的一个空间。国家正是通过专门的职业劳动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对社会环境稳定与个人心理稳定实施有效的调节与控制。因此, 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身, 而是上升到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入的高度,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形式运行的教育, 其专业的设置应凸显职业的内涵。它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在职业资格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方面的一致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在职业功能方面的一致性;三是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在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 (职业情境) 方面的一致性;四是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价值判断方面的一致性。

2 基于技术与技能关系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可将期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技术属于工程科学范畴下的工程技术, 而狭义的技术是指职业科学概念下的职业性技术, 即通常所指的涵盖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工具装备的技术, 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技术设备、技术资料和技术人才的技术。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应用导向的、人工的、客体的构成物 (人工物, 物质系统) 的集合;二是人类行动与产生物质系统的装置的集合;三是应用物质系统的人类行动的集合。

显然, 上述诠释清晰地表明, 从技术存在方式的角度, 即技术载体的角度, 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物”或物化的技术和“人”或人化的技术, 亦可称为物化技术和身体技术。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术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 技能则是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的课程开发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二是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抉择取向问题。

3 对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育作为社会前进, 发展的基本动力, 是一个百年大计。因此, 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必然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我们改革应是适应社会, 服务于施教对象的改革。无论哪一种课程模式衡量其正确性, 应以其是否让施教对象习得其必备地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标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来思考。

其一, 过去完全按学科系统教学, 把高职教育变成本科的压缩, 本身就是错误的。强调技能教学, 不能否定学科体系的正确性, 有用性。完全抛弃系统的基础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传授, 把技能培养作为唯一目标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从而了违背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其二, 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 仍然应该按学科体系来教学。教授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不同专业的学生, 要与专业需求相联系。可以采用, 除体育和政治课 (转变成“素质课”) 外, 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师, 全部分解分配到系部, 变成“专业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公共课、跨专业通识课”。教材, 要在统编教材基础之上, 加进任课老师的研究成果与方法, 以及创新元素, 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高职的教学内容, 要在协商中协调、完善。如基础课、公共课, 要以专业基础课教师提出基本要求为前提;专业基础课, 要以专业技能课教师提出基本要求为前提;专业技能课, 要以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人士提出基本要求为前提。教材和教学应是动态的、变化的。

其三, 精品课程要走向普及化。任何教师, 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按精品课程的要求与程序来做。学校制定精品课程程序、标准、方法、服务一系列方案, 把课程积累变成日常教学事务之中。

其四, 全面推行“教考分离”。一个专业选一名专家型教师或成立一个专家教师组, 对本专业所有课程都有一定的了解, 并对其中某几门专业课程有专门研究成果, 教学水平相对较高, 能力服众, 客观公正, 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起草者, 作为本专业的考试、考核方法与试卷出卷人。

其六, 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给教师相对充分的自主权, 要百花争鸣。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与“文化基础课、公共课、专业理论课”改革的大框架下, 用什么方法, 在最短时间内, 让学生学到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其七, 教师“教学研三位一体”能力的培养。教师有三大任务, 可以每一学年自己申报“教什么、学什么、研究什么”, 一个学年报告检查一次, 以“学”和“研”促进“教”的进步与提升。在科研项目的申请和资金分布方面向教学一线老师倾斜, 鼓励老师积极地投身到“教、学、研”中去。

4 结语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高等职业的专业与社会职业的关系和区别, 论述了基于技术与技能关系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总之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 其最终的目的应是社会认可, 施教对象获得其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以及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 我们的改革才能有生命力, 才能有持续前进的动力。

摘要: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 社会技术和个人技能的关系等一直是萦绕大家心头问题。如何从根源找到我们目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有原动力,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试图回答这几个问题。同时也对目前的“课程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以便于更好地接受“课程改革”中观念、方法。

课程改革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1 课程作用

1.1 课程作用

本课程通对现代焦炉、炼焦新技术、粗煤气分离、粗苯回收、焦油加工、沥青利用与加工、固定 (移动) 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气流床气化法、煤炭地下气化等相关岗位的操作条件和相关的主要设备原理及应用的介绍, 让学生以后参加煤化工行业的岗位打下的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让学生掌握煤的焦化、煤的气化等工艺选择原料、工艺路线的方法。能独立完成典型单元的设备操作。让学生最后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2 前导、后续课程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化工原理》、《煤化学》, 学生只有在掌握化工原理的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后续课程为《化工设计》, 通过煤化工工艺的学习, 学生才能对化工工艺有全面的掌握, 为化工设计打下基础。

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工艺的流程、特征设备、安全生产等知识。

能力目标:能分析解决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技术性问题;能够阅读和绘制一般的工艺流程、煤化工设备图;能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中的一些仪表, 正确的选择、维护、保养设备;以及针对于异常事故的应急处理, 并能依据操规独立操作等。

素质目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尊重老师和实训师傅, 能现代化手段会网上查阅技术资料, 能够团队其他的同学和工人, 在实践和学校过程中有合作精神并且勇于创新。

3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3.1 认识实习1周

在开设本课程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宝泰隆化工工厂进行了为期1周的认识实习, 通过对配煤工艺、捣固炼焦工艺、合成甲醇工艺、沥青加工工艺的实践, 了解各个工艺的生产流程, 应用。为本课程的理论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了校企合作, 理论联系实践,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学时64学时, 具体如下学时分配为:绪论2学时, 煤的低温干馏8学时, 新炼焦技术14学时,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16学时, 煤的气化14学时, 煤液化10学时。

3.3 顶岗实习

完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实践锻炼, 增加实践动手能力。完成了学院与煤化工企业共同管理学生, 根据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学校老师和学生一起下企业, 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有提高了教师的双师能力。

4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4.1 教材使用情况

本课程采用过的教材《煤化工工艺学》, (郭树才主编) , 其学科式教学氛围较浓, 适合培养目标偏重理论教学的高等院校, 对于高职学院, 不完全适用,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新工艺内容涉及的较为肤浅, 不适合现代化工专业高职学生的培养与发展要求。

4.2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根据课程建设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结合岗位标准, 改革课程内容, 担任课程的教师和企业人员编写教材,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穿插多媒体动画, 挂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 将企业现场与课堂有效链接, 将典型工作流程、主要设备图片、动画加入多媒课件中, 扩充课堂的信息量, 使授课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打破全是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课堂, 注重实践操作, 将理论内容与实践锻炼合为一体, 形成有特色的高职课程教学。

5 教学方法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编写实践实训指导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将流程或设备挂图、流程工艺幻灯片、教学微课、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引入课堂, 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构建工作情境,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预设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学生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公布或作为实训项目的参考方案,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抓住一切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不吝啬溢美之词。

6 课程考核与评价

6.1 学业考核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 闭卷考试, 实训成绩独立。课程考核从学生的职业能力、认真态度上考核, 实训教学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内容, 占总成绩的40%, 专业知识内容考核占30%, 教学过程的态度、出勤、小测试占总考核的30%。

实训教学项目考核包括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任务准备;相关资料查阅情况;完成任务时方法选择的科学性;任务实施中组织与协作能力的表现情况;知识应用的适用程度;满足标准规范的程度;任务完成后提交的报告, 规程, 设计, 措施内容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等综合评定。专业知识考核是以学院统一安排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习过程考核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态度;学习的主动性;与同学的协作能力等表现综合评定。

6.2 教学评价

包括教与学的两方面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打分的教师评价表、教学资料的检查、教学督导等三个方面。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摘要:本论文从课程定位与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考核与评价六部分对《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程作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考核与评价

参考文献

[1] 肖伟丽.关于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 2014, (09s) :89.

上一篇:情感声乐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素质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