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

2024-09-20

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然而,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却常能听到诸如“数学只要够用、实用”, “以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原则”等声音, 这反映出不少人只是粗浅地看到了“就业”、“技能”等字, 而缺乏对职业教育目标的深入理解。

1 数学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 教育首先是要培养“人”, 五年制高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职业教育突出提高人的职业能力, 更强调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只懂技术的专家, 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血有肉、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为宗旨”, 而不是以就业为宗旨。因此, 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教育要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满足的不仅是职业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社会的需求。

数学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和工具, 其本身更是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功能和价值, 通过对文化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使情感世界、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逐渐完善人的价值观, 也决定着人对社会的价值。

五年制高职学制长, 学生入学年龄小,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发育、价值观和知识水平均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 数学课的学习效果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没有数学课程所提供的基础能力和素质的支撑, 必将制约着学生的心智发展、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当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遇到发展的瓶颈, 并且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也将影响到“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说过:“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 数学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 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都十分有用, 同时影响这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满足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有时甚至可能以难以察觉到的方式但无可置疑地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数学在广泛的应用中, 除了体现其科学的工具作用外, 更是一种文化,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它带给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攻克困难的有力武器, 它带个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更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深层次的强大动力。

2 以数学的教育价值为引导, 确立正确的课程观

要提高教育质量, 要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五年制高职教育长达五年的学制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学制较短的中职教育, 更不同于高中阶段带有选拔性质的教育方式。然而, 在老的办学机制、人才观等影响下, 不合适的课程观导致了数学的教育价值不能被很好的认识, 数学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了较多的随意性。或是沿袭了普通教育的课程教学理念, 注重理论灌输和被动接受, 缺乏互动,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严重影响了数学的教育效果;或是为突出职教的特点, 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主观化的处理和重组, 而破坏了数学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使数学的教育价值大打折扣。

五年制数学课程的改革是必要的, 但应尊重教育规律, 有选择地继承现有课程体系的长处, 有利于和义务教育的衔接, 同时也应体现“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点, 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等方面全面地看待数学课程, 注重学以致用, 学有所用, 坚持明确的育人目标和科学的数学课程观。

3 探索有效的课程实施和评价体系, 使数学的教育价值有效实现

数学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课程实施。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对象——教师, 应首先清楚认识数学课程的价值定位, 排除老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干扰, 针对学生的特点, 恰当地处理课程结构和内容, 联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学、会学。

同时, 数学课程的实施也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检验其有效性。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不同于普通课程的选拔功能, 其评价体系也体现多元化、丰富化的特点。坚持能力目标, 学生数学知识的评价是必要的, 但更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坚持发展性原则, 数学学习过程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的过程, 更好促进学生数学潜能的发展是数学课程评价重要原则。坚持适用性原则, 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法必须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适应。坚持动态性原则, 数学课程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动态滚动发展的, 根据学生、专业等各方面的情况, 每年都对评价方法进行重新修订。坚持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们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因此, 评价不能忽视过程性评价, 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4 结语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要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又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需基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数学课程承载多方面的价值, 具备工具性、人文性以及发展性于一体, 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 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并为将来的成“人”成“才”做准备。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具有不同于高中后高职的学生起点和不同于中职的人才培养定位。数学是五年制高职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的同时, 还有着不容忽视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价值。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成军, 陆广地.对五年制高职数学课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 .

[2] 王卫红.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7 (10) .

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问题

1.1 学习成绩较差

一方面, 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住值过低。不少人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送到职业学校试试看, 如果希望不大, 待到孩子成人就将孩子带到外面打工。另一方面, 老年监护人对留守学生的学习介入过少且帮助不大, 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 与留守孩子思想观念差异极大, 存在明显的代沟和沟通障碍, 而且隔代惯, 造成教育管理上的诸多弊端。

1.2 叛逆性格明显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地普遍离家较远, 常年在外奔波, 因而回家频度极低, 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帮助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 长期与父母分离, 极易使他们走向叛逆。究其原因, 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 不敢管, 不会管, 外出父母则管不到, 舍不得管, 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约束状态下, 无形中助长并养成了他们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

1.3 缺乏亲情关爱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学生的影响较为复杂, 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及人格与智力的健康发展。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 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由于留守学生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注不够。有心事时, 留守学生选择的倾诉对象往往都是同伴, 而这其中就有社会闲散青年, 很有可能将他们带入歧途。

1.4 行为自律差

五年制高职学生举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 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鉴于和监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只要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他们的行为一般都采取默认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致使部分留守学生养成了纪律散漫, 不服管教的恶习。许多留守学生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 在校内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校纪校规, 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偷窃、结交不良青年等行为, 经常迷恋于桌球室、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干一些违法违纪的勾当, 他们也成为破坏校园安定的高危人群。我校原04级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李姓同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父母生二胎得了他, 百般溺爱又常年在外务工, 致使其染上许多恶习, 在校就读一年就因结叫社会不良人员和屡犯校纪被迫退学, 退学后依然浪迹社会, 今年死于社会闲散青年的乱刀之下, 令人痛心。

1.5 价值观异化

务工经济的蓬勃发展, 促进了不少家庭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 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特别是部分父母因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多给零用钱的方式进行补偿, 使得留守学生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 使用自由度提高, 极易形成享乐主义人生观, 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及相互攀比等恶习, 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导致不少留守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认为读书无用, 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热衷于吃喝玩乐, 不求上进, 成绩普遍较差。

2 引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 从家庭的认识来看, 在打工挣钱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选择前者;从家长自身来看, 家长的教育能力、表率作用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 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 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 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五年制学生, 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家庭却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 心理上的引导和知识上的解答。

其次, 从学校教育来看, 课程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 留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 他们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许多高职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即使有, 也仅仅是搞搞形式, 走走过场。

3 解决留守学生教育的对策

3.1 要做到家庭教育与正确引导相结合

3.1.1 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

许多留守学生变成问题学生都与家长素质不高有很大关联。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 父母如果品行不端必然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人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发现多数问题学生的家长也基本都是问题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转变育人观念, 正确审视自己的言行, 适度把握关爱的尺度, 为孩子做好表率,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是非观。

3.1.2 加强沟通和交流

一方面家长要利用书信、通讯工具等多与孩子们交流, 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好好学习的强大自信心;另一方面家长还要和老师保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适时掌握孩子学习、生活的动态并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3.2 要发挥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

3.2.1 大力净化社会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全社会都要把净化社会风气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力度, 并要做到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 让网吧、游戏厅、迪厅、桌球室、溜冰场等远离学校, 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职业学校周边又是这些场所集中的重灾区, 这些场所又往往是社会闲散不良青年聚集的地方, 他们的不良行为会对留守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引诱或强迫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2.2 切实强化社会关爱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的作用, 全社会都要对留守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尤其是在年迈体弱的监护人力不从心和留守学生孤独无助之时, 大家能施以援助, 雪中送炭, 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会对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3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问题, 政府就应该千方百计的解决就业问题, 发展本地经济, 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就业岗位, 为家长们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的机会。

3.3 要切实改进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3.3.1 完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1) 加大留守学生思想教育力度。留守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比其他学生多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和转变的难度也就更大。因此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要把他们当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和教育, 要用反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去抓他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反复, 才能阻止他们由留守学生向问题学生的蜕变, 才能给家长以信心和期盼, 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 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针对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建议对他们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 由学校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尽量压缩他们滞留校外的时间和空间, 减少他们受污染的可能。

(3)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做到有问题时能沟通顺畅, 及时联系到位。

(4) 建立结对帮扶制度。要聘请有精力、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老师或公、检、法、关工委等系统的社会热心人士做他们的“爱心妈妈 (爸爸) ” (费用由学校承担) , 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随时掌握留守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及时为其解难。

(5) 成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要以学习和品行较好的孩子为中心成立互助小组, 使他们能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 培养他们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也可以加强信息的反馈, 使学校教育能够迅速到位, 有的放矢。

(6) 建立安全预案。留守学生在校内外如遇突发事件, 能迅速给予救助, 尽量减少安全事故。

3.3.2 强化家、校、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1) 开设亲情话吧和视频聊天。学校要开通专用亲情电话和视频聊天机房, 免费或部分收费让留守学生每月至少与父母联系一次, 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 增进亲情。

(2) 加强联络和沟通。除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外, “爱心妈妈 (爸爸) ”每月至少要与学生家长联络和沟通一次, 及时通报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 使家长放心打工, 家长把务工情况告诉孩子, 使其安心学习。

(3) 强化心理教育。学校要为留守学生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员, 要通过对他们多开心理教育课、开设专门心理信箱、设立特别心理咨询室等手段, 强化心理教育, 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爱心妈妈 (爸爸) ”每周都要与留守学生谈心, 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定期走访座谈。“爱心妈妈 (爸爸) ”和班主任要定期走门串户, 深入留守学生家庭, 及时了解他们在校外的思想动态。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 每学期召开一到两次委托监护人、“爱心妈妈 (爸爸) ”联系会, 利用春节每年召开一次家长会, 互通学生情况, 资源共享, 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摘要:如今留守孩子在五年制高职学校变成“问题学生”的现象日益突出,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采取切实措施, 关注留守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本文着重就如何解决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希望能对推进五年制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 万宗莹.实施心理辅导的策略[J].班主任, 2003 (4) .

[2] 平延渝.怎样疏通学生心理障碍[J].班主任, 2002 (6) .

[3] 吴霓, 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

[4] 彭约, 李响.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 2004 (10) .

[5] 周宗套.农村留守孩子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

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2、我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 近几年,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连续扩招,规模的扩大使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全面趋紧,这势必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因此,教育部决定对全国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3、评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通过系统地搜集学院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作出判断,形成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估结论。

4、评估的本质是什么?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院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5、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1)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据: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等职业学院设置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院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2)教育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3)管理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管理、评估理论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评估理论,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和系统方法在高职高专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工作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是评估工作的直接依据。

6、评估工作的主要指导性文件有哪些?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主要文件有三个,一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二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三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

7、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以教育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评估的明文规定是什么? 高等学院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9、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院、以德治院的统一,以能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作为评价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准,引导学院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10、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1)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是通过系统总结人才培养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规范办学标准,自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障和监控机制;总结优秀学院的办学经验,树立典型,不断增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内在动力;发挥评估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

(2)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质量保障机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制度;积极探索中国高职高专教育评估理论和制度体系;改善与加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和评估结果的公布,发挥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与监督作用,为用人单位择人用人提供信息依据;促进学院主动服务社会,把满足用人单位、家庭、学生的社会需求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

(4)应对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1、评估的意义? 通过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学院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院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12、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院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院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院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13、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评估专家组对学院评估,一般把握如下原则:

(1)学院内部自评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专家评估与被评学院学生和教师对本院评估相结合。通过内外结合的评估,有效地促进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2)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既要重视“硬件”条件,更要注重“软件”建设;既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即更加重视学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的结果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3)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评估一定要抓住重点,对重要指标予以特殊控制。

(4)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相结合。既重视学院的现实状态,更要重视其与时俱进的状况,重视其发展过程的进步程度与今后的改革发展趋势。

(5)符合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院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院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院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抓住三个“符合度”,有助于实现学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防止千院一面的趋同倾向。

(6)规范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强调学院开拓创新,办出特色。

(7)注重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效率和效益相结合。

14、评估正确的导向应当体现在哪里?

(1)导向就业;(2)导向依法自主办学;(3)导向创新;(4)导向卓越。

15、评估的方式是什么?

主要是国家教育部制定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评估,教育部进行抽查。

16、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评估的重点是要考察学院是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考察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基本建设情况,特别是实训环节的建设情况。

17、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其内容是什么? (1)学院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 (2)学院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3)学院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18、评估的程序是怎样进行的? (1)学院自评;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成员对被评学院上报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核;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到学院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4)省级评估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 (5)学院根据公布的评估结论和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意见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 (6)教育部将组织专家组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19、学院的自评工作有哪些?

(1)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评估的文件,准确理解《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基本精神,掌握各评估指标及观测点的内涵与等级标准,以及学院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 (2)认真回顾总结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管理发展的成果、经验和特色,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制订整改的方案和措施,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落到实处。

(3)按评估指标、观测点的等级标准和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系统地搜集、整理、提供主要信息。提供的资料可分两类:一是各评估指标的依据材料,需单独成卷供专家组审阅;二是其他背景材料和原始材料需列出目录备查。

(4)组织院内专家和干部、教师,按评估指标和观测点的权重系数进行分项自评赋分,并提出各二级指标的自评等级建议。必要时,组织专门小组,系统总结学院改革创新成果,确定学院特色或创新项目,撰写特色或创新项目的论证报告。

(5)填写学院自评结果汇总表和学院分项自评结果一览表(内容包括指标名称、自评等级,评定该等级的依据说明、证据或佐证资料目录四个方面)。

(6)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由学院党政领导审定,最终形成学院的《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学院概况(沿革与现状);自我评估(包括在改革、建设、管理、发展总体上取得的成果和自评结果);特色或创新项目的简要说明;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方案、思路及措施。

(7)自评材料和数据的准备应本着实事求是、少而精的原则,充分体现针对性、原始性、真实性,不允许临时突击补充和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对于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将严肃处理。 20、评估专家组考察评估时采取哪些步骤? 专家组考察评估时间一般不超过4天,必须完成以下环节的考察评估任务: (1)听取学院自评报告;

(2)参观考察学院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 (3)查阅资料;

(4)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5)听课; (6)个别访谈; (7)召开专题座谈会; (8)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测试; (9)学生专题研讨会; (10)专业剖析;

(11)专家组全体会议,在各小组汇报基础上,经过民主讨论,由各位专家分别赋分,综合汇总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与评估等级,投票确认特色或创新项目,形成专家组对学院的考察评估反馈意见和评估结论建议;

(12)专家组工作小结,并安排评估材料上报及归档工作;

(13)召开考察评估情况通报会,由专家组长代表专家组向学院及其主管部门领导反馈考察评估意见,各位专家发表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听取学院和主管部门的意见(不宣布评估结论建议)。

2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多少项指标?包括7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指标8项)。

1、办学指导思想 1.1学院定位与办学思路 1.2产学研结合▲

2、师资队伍建设 2.1结构▲ 2.2质量与建设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础设施 3.2实践教学条件▲ 3.3教学经费

4、教学建设与改革 4.1专业▲ 4.2课程▲

4.3职业能力训练▲ 4.4素质教育

5、教学管理 5.1管理队伍 5.2质量控制▲

6、教学效果 6.1知识能力素质 6.2就业与社会声誉▲ 特色与创新项目

注:上表中打“▲”号的二级指标是重要指标,共8个

22、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多少个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

包括15个二级指标下设36个主要观测点:(1)学院定位与发展规划;(2)教育思想观念;(3)教学中心地位;(4)产学研结合;(5)学生与教师比例;(6)专任教师结构;(7)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8)质量;(9)建设与发展;(10)教学行政用房;(11)教学仪器设备;(12)图书馆及校园网;(13)体育运动设施;(14)院内实训条件;(15)院外实训基地;(16)职业技能鉴定;(17)经费保证情况;(18)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19)专业设置;(20)教学计划;(21)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23)教材建设;(2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25)实践训练体系;(26)职业能力考核;(2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状态和效果;(28)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情况;(29)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30)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31)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质量调查;(32)职业能力;(33)必备知识;(34)基本素质;(35)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36)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23、评估有哪几种类型?其结论有哪几种? 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选优评估,一种是合格鉴定。已有至少三届毕业生的学院可以申报选优评估;

评估的结论为四种: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未满三届毕业生的学院可申报合格鉴定,结论为两种:合格和不合格。

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 注重初中与高职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 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 都会给后续科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 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 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教学知识跨度的距离, 顺利进行职高数学园地。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 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等等, 其中有的是高职的新内容, 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 而且更要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数学思想和方法, 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速度, 通过联想对比, 回顾初中知识, 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 知识的连接, 使学习逐步深入, 适应高职数学教学的节奏。“函数”教学可以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高职关于“函数的定义”相对比, 使学生掌握前者重在“变量的依赖关系”, 后者则是集合的观点, 区别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与本质上的联系, 认识高职阶段函数定义的严谨性。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 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 为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了基础。

2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 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情景, 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为此,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 让学生喜欢老师, 进而喜欢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 让学生敢发言, 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 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集合”内容时, 由于开设新科目, 学生在初中原有的数学基础又比较差,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对新知识有一种好奇心。此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 相信和尊重他们, 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 大胆的说, 不拘形式把所学知识说出来, 不管说得怎样都给予肯定的评价, 然后再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充分讨论, 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初中所学知识还很肤浅, 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不知道, 需要更进一步学习, 给学生以“悬念”, 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同时又让学生感到老师知识渊博和丰富, 使他们尊重你, 相信你, 喜欢你, 使他们愿意跟随你一起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

3 优化课堂结构, 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实际, 保证学生在课堂内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优化课堂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始和结尾。一堂课好的“开始”既能快速入题, 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又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这是广大同仁早己达成共识。因此, 一忌“婆婆妈妈”的不着边际的啰嗦, 既浪费时间, 又使学生乏味;二忌“直截了当”的“硬灌”, 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能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三要根据认知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一堂好的“结尾”, 既能达到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又能使学生意犹未尽。因此, 力求简明扼要, 二要使学生思维得以延伸, 三要小结的形式不拘一格。

(2) 巧用教学媒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多媒体, 不仅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特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在“媒体”的运用中乐学、会学, 较好地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

(3) 精选例题, 精讲精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精讲, 而精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例题的精讲, 而要达到此目的, 精选例题是关键。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选择恰当的例题, 使得教学“高效低耗”同时又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 注意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但不同的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 他们接受知识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势必会产生“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 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 优生将对老师失去信心, 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想要的知识, 转而自己去扩充知识, 但缺乏合理的指导;中等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 而差等生则害怕吃, 也吃不进去, 这样就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教学, 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方失。

(1) 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 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 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运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 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 启迪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 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因材施教。

(2) 在授课过程中都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 提问时, 基础题鼓励差生回答, 中等生补充, 优等生对差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 优生补充完善, 教师做出评价后, 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 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相互补充, 达到相互推进,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在布置作业时, 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 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的题目, 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 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也可以就一个问题,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如在学习了如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后, 设计了下面一组作业:

第一组 (好) :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 且f (f (x) ) =4x+9, 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二组 (中) :已知一次函数y=kx+b, 当x=1时, y=3;当x=3时, y=5, 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三组 (差) :已知一次函数y=kx+1, 当x=5时, y=3, 求k的值。

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 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5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有些学生以前基础较好、入学后成绩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而另一些学生基础中等则逐步赶上来, 造成成绩升降较大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独立自主的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上升, 反之, 则下降。我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 总结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如下方法:

(1) 加强学习目地, 引发正确学习动机。有些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觉得中考前太紧张吃了苦, 现在该歇口气了,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有机的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史料, 激发学生的爱国人情;例举实例, 指出数学在在改革开放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配合班主任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活动。

(2) 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导向, 是最大的动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 他的知觉就会清晰明确, 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锐敏, 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 他的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 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3) 树立克服困难信心, 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 不经过刻苦砖研, 是得不到好成绩的。在教学中, 注意不断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意志, 使他们能顽强、持久的学习。

(4) 鼓励积极思考问题, 培养独立自主性格。鼓励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对不同解法比较优劣, 也是训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逐步提高学习要求,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严格规范作业, 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基础上作练习题, 作业的书写、绘图力求准确、整洁、计算、论证应正确合理、有理有据、合乎逻辑。

6 加强课外辅导, 重启发,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 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有的采取启发式, 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 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 如对差生出现基础性问题, 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 举浅显易懂的例子, 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 一般不予直接讲解, 而是多进行启发, 做到点到为止, 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 以后将走入社会, 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 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 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 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 让学生会思考, 善于思考, 养成自学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

摘要:本人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学习他人的经验入手, 对初中数学与职高数学的衔接;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优化课堂结构, 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分层次化以及课外辅导的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探析, 力求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 从教学中因材施教, 以达到高职数学教学真正之目的。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中学数学教学方法[M].内蒙古: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

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 以培养目标为基点, 整体设计课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不同岗位群、具备一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跨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型或技艺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课程, 为此, 必须整体设计高职教育的课程。

首先, 在课程类型上, 变原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段或两模块。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两段设置, 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 其实质是突出了专门课的地位, 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融为一体, 取消了两者的界线, 使得专门课中的大部分课程都靠拢了岗位, 贴近了职业, 更具有针对性。其次,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中后的教育。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来说, 由于学生入学的文化起点是初中毕业, 因此有必要开设诸如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基础等一些课程, 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建立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 否则将无法体现“高等”。第三,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 迅速顶岗工作, 应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 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为此, 在设计课程时, 可将专门课划分为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并在专门课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定向设置课程

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主体, 以传授知识为线, 强调基础理论, 强调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强调课程之间的过渡的循序渐进。高等职业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和技艺型人员, 这类人员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 而不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因此, 高职教育的课程不能也不应该按学科要求设置, 而是要按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对高职学生评价, 主要不是看其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要看其是否具备了岗位职业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 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有多种界定, 本人倾向于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门职业能力, 前者是指各种职业、各个岗位所通用的或者共同的能力, 后者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某一岗位或岗位群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交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通讯联络能力等。专门职业能力因岗位、职业不同而各异。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公共课中的各门课程承担, 而专门职业能力的培养则由专门课中的各门课程承担。无论公共课还是专门课, 其中包含的各门课程都应根据职业能力来对应设置, 借鉴DACUM方法, 即明确未来工作岗位群——进行职业任务分析——DACUM表——课程设置的方法, 通过广泛的调研, 弄清了建筑企业所需高职人才的业务规格, 并依此确定了课程门类多, 一方面加剧了教学时数的膨胀, 既点了实践教学时数, 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不必要的“过渡学习”, 而且还割断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虽然, 这种课程体系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 当务之急是要淡化学科界线, 将某些相关联的课程有机地组合起来, 构建出新的综合课。

设置综合课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只要我们对相关课程的内容精心加以选择的组合, 就可以: (1) 将原来放在后面的某些专业课内容适当提前, 让学生及早接触专业, 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使学生容易地接触到学科相互孤立的情况下被忽视或轻视的问题; (3) 用系统的方式在综合课中强化概念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设置综合课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处, 也是难点所在。它涉及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与课程配套的大纲教材等。在诸多的因素方面, 教师观念的更新是首要的因素。

课程设置既是一个系统工程, 又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根据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变化和产业对人才的新的要求, 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只要我们立足于培养目标, 把着眼点放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并以综合课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就能够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得更加科学、合理, 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摘要:本文从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阐述五年制建筑类高职需开设的课程, 并与传统开设课程相比较。

五年制高职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 目的性教育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定要懂得为什么要学外语, 他们本来就不想学, 现在又面临着更高一层次的新要求, 难免垂头丧气, 因此,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的经济就已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 将来毕业生无论进入哪家工厂或哪家公司, 都要面临着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遇和挑战, 直接的或间接的。再者, 掌握一门外语也是为了将来晋升职位的需要, 学生懂得其重要性, 才能引起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原来是这么回事, 不学不行。

2 在兴趣的培养与保持上下功夫

2.1 力创情景教学, 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 引进学生比较熟悉或能够理解的实际生活例子, 促进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容易被学生接受, 创设情境要新颖, 符合容易吸引学生的特点, 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展现的情境中。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同时也要注重一些实物的运用, 如挂图、模型、图片、简笔画等等, 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和富有情趣。另外, 针对学生听力方面的问题, 可先介绍不同情境所要涉及到的一些单词和句子, 努力扫除学生听力障碍, 减低难度, 以唤起学生听的兴趣。

2.2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努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争取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以运用语言的机会, 才能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能忽视“矮子中的矮子”。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广大师生要精心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活动, 尽可能把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激发起来, 使学生认识自我, 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力求“要我学”为“我要学”, 进而长久的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构建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朱小曼教授曾经说过“离开感情层面, 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心里学家研究也同样表明, 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 影响到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

3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首先, 广大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 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应满怀热情地去投入这项工作, 如何教出效果, 教出成绩, 针对高职生的培养目标, 我们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英语是一门技能, 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 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转变“定型论”的观念, 要有创新观念, 把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多采用启发式, 通过模仿语言技能训练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模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新的教学实践, 着重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统一, 开展如讨论、演讲、竞赛、辩论以及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应用语言的机会, 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目前,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 这也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个在生产一线的高职毕业生, 如技术型的, 管理型的, 他们到底要学什么样内容的英语, 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认真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确切答案。随着进口设备以及仪器的增多, 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的广泛实施, 我们的英语教学内容理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值得一提的是, 现代信息社会中, 计算机已普遍使用, 人机沟通能力成为必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尤其要注意这一方面知识的纳入。在这些方面, 我认为北师大版的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做得比较好。

4 形成正确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 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都是最终结性的评价。仔细考虑一下, 这种评价方式与职业学校目前的生源状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却不相符。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差, 缺乏信心, 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为了让学生能达标或合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几乎完全围绕着考试内容进行。然而, 考试作弊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作为教师, 应该感到这种状况是违背了我们教育目的的, 有责任进行反思, 有责任进行教学改革。这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依据的评价体系越来越呈现其弊端, 因为他只注重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 说明了答案的公平性, 客观性和唯一性, 而不能说明和反映学生对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 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的评价。这种评价显然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保持其学习的持久性, 相反, 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 他们会更加“破罐子破摔”。对教师而言, 这种评价体制也限制了他们对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建议职业学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新的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是比较科学的, 他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生一旦有了信心, 通向成功的源动力就有了。

形成性评价旨在确认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察, 它是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 高职英语教学要适应新形势, 讲究以“实用为主, 应用为目的的”的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活动所应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策略的实施, 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突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摘要:英语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一大薄弱环节。五年制高职学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 学习缺乏信心与热情, 部分教师也同样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 教学观念, 教学模式等均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者力图探索出改进这一现状的一些主要方法与策略, 期盼能给目前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带来一份动力。

关键词:目的性,英语兴趣,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体制

参考文献

[1]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余亚秋.新世纪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成人教育, 2004, 2.

上一篇:行政改革权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机械系统微电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