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简介范文

2024-01-31

罪与罚简介范文第1篇

穷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走投无路----这就是小说的主题。

《罪与罚》是一本催人泪下的社会悲剧,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哲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俄国,穷人面前只有三条绝路:一,啼饥号寒,冻饿而死;二,苟且偷生,像畜生一样的扒食生存;三,铤而走险,不惜伤天害理。

属于第一种的,是绝大数穷人。属于第二种的,比比皆是,其中就包括了索尼娅和杜尼娅,索尼娅是马美拉多夫的长女,她为了养活自己的双亲和弟妹,不得不彳亍街头,被迫卖淫。杜尼娅是《罪与罚》主角拉斯柯尼科夫的妹妹,她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和让哥哥继续上学,不得不同意嫁给一个她所憎恶的市侩,“做他的合法姘妇”。

对于仍保持着纯洁灵魂的索尼娅来说,如果不自甘堕落,就只有自杀一途。但是人死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只是把苦难留给生者而已:她死了,谁来养活她的父母和弟妹?“只要世界存在,索涅奇卡就是永存的”---这句话多么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又包含了多少穷人的血泪!

杜妮娅是一个美丽、高傲、坚贞不屈的姑娘,“她宁可去给美国农场主当黑奴,或者在波罗的海东岸的尼尔曼人那里做一名拉脱维亚农奴,也不愿使她的灵魂和道德堕落”,但是她为什么同意去做卢仁的姘妇呢?奥妙就在:为了她自己,为了她自己的舒适,甚至为了使她免于死亡,她绝不会出卖自己。但是现在为了别人,她出卖了自己!为了她亲爱的人,为了她崇拜的人,她可以出卖自己!全部奥妙就在这里:为了母亲,为了哥哥,她可以出卖自己!她可以出卖一切!“啊,必要的时候,我们会压制我们的道德感;自由、安宁、甚至良心,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送到旧货市场出卖。就让我的一生毁了吧!只要我们心爱的人能够幸福。”

为了自己的亲人,一个被迫为娼,一个是变相为娼。在资本主义社会,女人只能被算作一件商品,被任意凌辱,任意出卖!

最后,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一个穷医生的家庭,后来,为了读书和谋生,他又在彼得堡的穷街陋巷中与贫穷的小市民生活在一起。他对小市民的困苦感同身受,同时也沾染了不少小市民的习气,无论怎样,正如高尔基所说:“无可争辩和毫无疑问: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天才,但他是我们的害人匪浅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宣扬,只有仁爱和受苦受难的基督教精神,才能荡涤人世的罪恶,使人的道德更新。这在文章中有很大地体现,比如说:索尼娅在劝导柯尼科夫去投案自首是说:“去受难,用痛苦来赎罪。”波尔费利也说:“我把您看做这样一种人:只要您有了信仰,或者找到了上帝,即使别人把您的肚肠挖了出来,您也会挺身站在那里,向折磨您的人微笑。”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心理描写的大师,在对主人公犯罪前后的心理分析,波澜迭起,扣人心弦。就好像我们和主人公在一起痛苦,在思索,在张皇失措,在佯作镇定,跟她一起经历着内心斗争的暴风雨。

罪与罚简介范文第2篇

生活中,时常听到有些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哀声叹气,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战胜它的勇气和努力,有的人甚至还因为失恋而选择结束自己正年轻的青春年华。面对这些人,我只想说一句,你们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你们还未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绝境!

最近读了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感觉它是我有史以来读过的最令自己心情沉重的书,在读的过程中,你会有一种特别想走出自己正处的空间到外边呼吸一下新空气的感觉,若不走出去,像是会窒息而死,然而当你读后,你又会觉得自己像是重获新生。

故事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下,住在彼得堡一所贫穷的公寓里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位读法律的大学生,然而因为自己的家境,无法再供读他念下去。这样一位年轻人,且他长相特别帅气,我们谁都联想不到,他在故事的一开始就一直在密谋一桩凶杀案。因一位放高利贷的老太太尖酸刻薄而产生杀人的念头从而进行报复社会。他的这种心理,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病态的。但当我们回归到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下,我们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拉斯科尔尼科夫会有这样的病态心理,他的性格为什么那么多疑。或许,在读的过程中,你会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种种行为,种种言语感到困惑不解,但只要知道故事的时代背景,所有的困惑便云开见月明。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像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贫穷人是无法与上层贵族达官贵人相提并论的。他们贫穷、落魄,然而却没有反抗的权利。所以,当拉斯科尔尼科夫看到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时,他的心中便会产生熊熊怒火,一种不公平的意识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们每天连衣服都穿不暖,只能住在六步长的小租房里,然而你却还在我们这些已经濒临绝境的穷苦人民头上放高利贷?正是这样的意识促使他走上犯罪的道路。

然而,作为下等贫民百姓中的一员,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本性是善良的。在决定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之前,他曾犹豫过,决定放弃这个念头,当他走到滨河街的大桥上,吹着凉飕飕的夜风他想到过放弃不再受良心的折磨,早日结束这该死的纠结。但他有忍受不了老太婆的那副罪恶嘴脸。这其中,我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那双重的性格。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他曾用20卢布,帮助一个女孩,却在事后又陷入懊悔的苦恼中,怨自己为什么要拿出20卢布,明明那个女孩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对自己做过的任何有益于别人的事情,,最终都是以否定的态度来结束的。就这样反反复复,处于纠结中。

这样一种双重、矛盾、纠结的性格决定了悲剧的发生也决定了他日后的生活必然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事情结束以后,他并没有得到一种快感,因为发生了意外,杀了老太婆的妹妹。因此,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大病一场。之后一直处于精神的崩溃边缘,得不到解脱。在遭受精神折磨的同时,他害怕别人发现他的秘密,于是掩藏杀人的一切罪证。每每听到别人在议论这一桩案件时,神经高度紧张。就这样神经衰弱的度过了一个礼拜后,他亲眼看到他的一位故友马尔梅拉多夫背马车踩得面目全非,这件事情过后,他决定要彻底结束这场痛苦。最

终自我良心的完善战胜了罪恶。他决定自首。并获得索菲亚的爱情,在监狱里重获新生。在一本福音书里,灵魂得到升华!

马尔梅拉多夫,是这部作品中我流泪最多次的一个人物。马尔梅拉多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十四品官员,原先有一个十分稳定的工作,但因为自身爱喝酒的弱点导致他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工作,他的家庭生活也因此变得困苦不堪,以至于刚过18岁的女儿索菲亚以卖淫来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他的妻子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两腮永远都透着下不去的不健康的绯红,有非常严重的痨病,三个较小的孩子连换洗的内衣都没有,衣服也是破破烂烂。在他那拥挤不堪的处于过道的不足16步长的租房里,一家人的生活,真的让人无法想象。可以说,马尔梅拉多夫是作品中最绝望的一个人物,他的生活可以说已处于绝境,他不知道该如何来挽救自己的生活,来挽救自己的家人。当他在酒店遇到拉斯科尔尼科夫时,或许是因为找到了同道中人,将自己的生活一吐为快,看到这儿,我在想马尔梅拉多夫到底是走到了什么田地让他对生活如此的绝望。他的生活本已多艰,但上帝却给他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带走了他的生命!他的死那么的让人寒颤,让人痛心!

从人物马尔梅拉多夫的身上,更能反映出封建农奴制对下层人民的迫害。仅仅一个爱喝酒的弱点就足以置他于死地。梅拉多夫的遭遇也让我懂得,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有什么资格去选择放弃,有什么资格选择不去努力,生活毕竟没有把我们逼到像马尔梅拉多夫那样的绝境,好歹我们还有多种选择,最万幸的是我们没有活在万恶的农奴制

社会!当你面对困难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时,请想一下,可怜的马尔梅拉多夫吧!

无论是拉斯科尔尼科夫还是马尔梅拉多夫,在他们的身上都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辉,无论在这个社会多么黑暗,他们始终保持者人性中最初的善良。即使主人翁在一开始与报复社会的愚蠢行为,但最终还是在自我完善中重获新生。马尔梅拉多夫一直对家人心怀愧疚,但是他最终却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对他来说,我觉得作者不应该给他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给原本辛苦的生活雪上加霜!或许不是在自我完善中重获新生,最起码应该是他最后得到一份好工作,也不再酗酒,不再与妻子因为升级问题而大吵,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我想要的结局。

上一篇:致橡树全文范文下一篇:注税增值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