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

2024-06-27

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第1篇

摘 要 汉语言文字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规范化的使用汉语言文字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汉语言文字目前还存在着部分缺陷,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而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汉语言文字在规范化上的问题进行研究,再对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字 规范化 问题 措施

汉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是我国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也承载中华儿女所有的精神文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文明逐渐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外来文化、外来语言以及网络用语的不断出现,导致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在规范化的使用上产生了极大的阻碍。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字的不规范化问题十分的严重,这不仅仅在我国文化传播上有影响,更是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民族团结的进程以及社会的繁荣稳定。因此,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1 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字所存在的规范化问题

1.1 汉语言文字在规范化上层次不够清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使用汉语言的人群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差异,例如:工作内容、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学历情况等方面。这也就导致这部分人群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时候,往往会对汉语言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汉语言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会出现层次不够清楚的情况,这也就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发展。

1.2 读音不标准

由于有一部分的汉字是多音字,即一个汉字存在至少两个读音。我们知道汉字读音包括声调都具有表意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受到篇章、段落和所在词和词组的影响,所以多音字在与其他字组词、造句时,适用语境、读音、甚至词性等等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也就导致在读音方面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差”在读ch 的时候,其意思为不同,常组词为“差别”、“相差”、“差异”等;在读ch i的时候,其意思为派遣去做事,常组词为“差遣”、“差事”等;在读c 的时候,其意思为长短不齐,常组词为“参差不齐”等;在读的时候,其意思有:不相同、错误、欠缺和不好,常组词为“差得远”、“说差了”等。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在汉字的读音方面不够注意,则很有可能会造成误读的状况,由此来造成汉字使用的不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误读的现象确实是经常存在,例如在某影视作品当中,经常会把腥风血雨当中的“”读成“xi ”,这也就将“血”字在书面语境和口语语境混淆。

1.3 词义误用误解严重

再就是在词义上的误解,导致词语误用的现象经常发生。目前,社会上存在不少人用词说话时不经过自己的思考,盲目跟随的现象,如很多人在一个新词出现时,连具体意思和正确读音都不知道,就赶时髦的盲目跟随,这就导致当他们在使用这部分词语的时候造成了不少词语乱用的现象,导致汉语言文字的使用不规范。例如:“差强人意”和“强人所难”的误用,“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但是有人经常把其理解为“强人所难”,也就是勉强人家去做他做不到或者是不愿意去做的事情的意思。还有一些贬义词,因为对意思不够理解,常常将这些贬义词当成褒义词来用。

1.4 汉语言文字当作错别字和火星文字泛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在阅读报刊或者是杂志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错别字的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汉语言文字的不规范化。由于这些错别字的存在,导致很多初中生、小学生在看到这些错别字的时候,因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夠辨别出这些字的真假,认为只要是书本上的字都不会有错,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学习语文类学科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己”和“已”这两个字由于在形上十分的相似,导致学生经常不能够准确的将这两个词辨析出来,这也就导致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降低。

还有就是随着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导致网络用语和火星文字的不断产生,而这些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之间的交流出现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整个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出现问题。例如:“神马”、“草泥马”、“杯具”、“欧巴”等等网络语言;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将阿拉伯数字“94”替换成了“就是”,将“等等”换成了“==”。

2 作为一个国家的母语,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有重要意义

2.1 规范汉语言文字,旨在维护中国文化的独立性

一个国家是否创造并规范使用着一套文字,是其独立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人类造字,使自然界的一个物种迈出了文明发展的重要一步,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不同朝代,不同制度,不同宗教的国家,其统治者都把创造本国文字,并教习本国人民规范使用本国文字作为统一一个国家的治国之策,因为发展了自己的文字,国民的沟通才能顺利,本国的文化才能得以传承。汉语言文字是记录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团结和国家管理的顺利,在我们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1世纪,在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中,中国的国际开放力度不断增强,我们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这就更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载体——语言有着更强大的重视力和自信力,才能在多元文化,多种语言涌入的同时,彰显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独立性。比如,随着世界性合作的不断加强,目前的世界性语言——英语被更多的人追捧,特别是中国的很多年轻人更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傲,但当对其的热衷越来越大时,其背后捆绑的文化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表面上看这是我们在不断接受世界性语言,实则将导致中国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逐渐流失,在外来语言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华文化特有的魅力和精髓在被群体性忽略,这些人中不乏国家发展的年轻力量。我们想要将我们的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对我们产生认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维持我国汉语言文字在国际当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多么的必要。

2.2 规范汉语言文字,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民日常交流提供了软实力保障

汉语言文字是我国的主要交际语言,各民族之间也主要靠汉语言和文字来进行,对其不规范的使用,很容易影响人们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和精准度,从而影响表达目的的有效实现。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时甚至会由于误解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因此,规范汉语言文字对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

3 规范汉语言文字的实操性问题

我国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例如:1964年《简化字总表》的出台、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等,但新时期,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依旧面临着诸多新问题;

3.1 全民重视意识不够

为了积极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使用,提高其地位,从地方到国家都曾经出台了相关规定等等,国家也开设了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等,例如:播音员普通话应到一级甲等的水平;从事语文老师类的工作,其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二级甲等的水平等等。但从国家规定到民众落实,却有着千山万水,毕竟在大多数心理,说话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不影响交流就行,没必要配合规范化的工作,这也是网络语言盛行的原因。同时,也阻碍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有效实施。

3.2 官方机构不够健全,力度不够大

我国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起步早,但大部分工作仅限于出台规章制度,仅仅靠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在工作上的规范是远远不够的,不健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统一工作机构或部门,根本不能够从根本上来约束人们在汉语言文字上的规范。也正是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健全的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机构,导致我国现阶段工作的开展大多是“交差”心态,甚至认为国家对这方面根本就不够重视,导致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得不够顺利。

3.3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方式太过于单一

最后就是规范工作方法单一。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认识仍然停留在“计划”和“宣传”的阶段,并且这些手段都还太过于单一。例如:贴海报、口头传递、召开会议等等,这一类的方法对于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推进被动性太明显。应该从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多下功夫,不让宣传流于表面,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对汉语言规范化工作还存在着排斥的心理,政策的落实就更需要融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

4 规范汉语言文字的有效措施

汉语言规范工作是一个点面都要顾全的工作,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能找到可以促进其顺利实施的渠道。

4.1 汉语言规范工作应上升到法规层面

说话是个人的事,但国家语言的规范工作应该有其该有的条款保障。从国家层面应该积极的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相关制度保障,通过适当的强制性,硬化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早在2000年我国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有效的加快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推进,可见有力的法规可增加规范工作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促进我国汉语言规范工作的有效进行。

4.2 从大氛围建设上,强化规范工作

过去,由于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导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积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更进一步的推进。而关于宣传方式,我们可以在保留过去有效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多利用目前接受度比较高的新媒体来加强宣传,加大人民群众对汉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必要性的认识,扩大规范工作的民众支持度。

4.3 发挥好学校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阵地作用

学校是传播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水平。所以学校应该积极的配合国家出台的政策,重视对教师汉语言文字上的规范化使用,建立健全一个相关的工作机制。例如:讲课、板书和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上都使用规范字,说规范话,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使其在学校里就培养出规范使用汉语言文(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63页)字的好习惯。同时,学校可积极的开展类似征文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辩论赛,或者是以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的主题日、活动日等等活动,来推进学生进一步的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不断练习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水平。

5 结语

由上文可知,当我国的汉语言文字在面对外来文化以及外来语言的影响的时候,应该提高对规范汉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字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彰显我国民族团结,保持我国文化国际地位的要求。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项极其长期、细致的工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力量都是确保其顺利实施的重要力量。

*通讯作者:姜珊

基金项目:“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大背景下,云南承办孔子学院(课堂)现状及特色发展策略研究(编号:QN2016044)

参考文献

[1] 王婷,秦凤.解析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4,No.29306:88.

[2] 李文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张荆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v.10;No.8211:93-95.

[4] 孙媛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西青年,2013,No.45022:87-88.

[5] 李美珍.试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2,No.38511:140-141.

[6] 潘丽.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J].成功(教育),2013,No.20607:160-161.

[7] 熊园静.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5.9:56.

[8] 史瑛.漢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趋势[J].平原大学学报,2000.1:71-72.

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写作现状 监督管理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必经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因此,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历年来,毕业论文已成为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观测点。

随着伊犁师范学院毕业生的陆续离校,对2012届毕业论文的整理工作也告一段落。本屆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有163篇毕业论文,笔者将通过对这些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及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借此考查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一 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论文的选题

汉语言文字专业论文选题大体上分为语言、文学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文学类的论文比例明显高于语言类,2012届的毕业论文也不例外,语言类的论文仅18篇:现代汉语方向10篇,古代汉语方向8篇;文学类的论文达113篇:现当代文学方向28篇,中国古代文学方向40篇,外国文学方向34篇,文艺学方向11篇;语文教学论方向的论文32篇。从学生的选题方向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平衡:语言类的论文大大低于文学类;而在文学类内部,文艺学方向的论文明显低于文学文本研究。此外,中教法研究方向的论文明显偏多。这些不平衡不仅在本届如此,近五年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都存在这种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均为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语言本身的枯燥使学生不感兴趣。(2)之所以会出现第二种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本身的难度大,学生对理论文章的理解和阐释都非常吃力,更谈不上提出原创性的观点。(3)造成很多学生选择中教法研究方向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中学教师,出于对将来工作以及特岗考试面试的需要,很多学生会选择这个捷径。

就选题的内容而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题过于重复。很多学生的选题非常接近,如《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这两篇论文的选题几乎一致,还有很多选题相似度很高,如《论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和《论中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成语学习》《沈从文创作中的湘西情结》和《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等。指导老师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是造成选题重复的主要原因,每个老师关起门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到小组答辩时才发现选题重复,但为时已晚。

第二,选题的陈旧性。在163篇论文选题中,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已成定论的那些大作家身上,选择的角度也缺乏新意,诸如“陶渊明诗歌的哲学意蕴”、“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的词探其人生态度”、“论陆游、辛弃疾诗词的悲壮美”、“论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探析”等。大家、名家资料丰富翔实,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很多学生图省事,随便找一些资料拼凑完事。

第三,选题贪大求全。科学研究的问题分属于学科历史、基本理论、实践应用等不同的层次,也就存在着大小难易的差别,一些同学的选题贪大求难,失之于笼统,如《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试论苏轼的诗歌意象》《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这一类选题涵盖范围广。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中,所谓的“小”和“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针对所掌握的学识而做出的这种区分。一般情况下,小题目易做,大题目繁难。关键是大小适度、难易适中,如果没有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在选题时就很难驾驭,写作时难免迷失方向。

2.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找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予以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仅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帮助写作者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文献综述写作中,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中心、缺乏层次的材料堆砌。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不是围绕相关选题有目的地展开阐述,不去注意寻找文献资料中相互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只是把相关文献一一罗列出来,而是将每一篇文献中的中心论点简单复述一遍,诸如“某某在文章中提出……”,使文献综述变成一个没有中心思想的大拼盘。

文献综述的写作缺乏层次感,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如何突出中心,前后如何呼应等,对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构思。以《试论赵树理五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为例,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首先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赵树理的生平和小说创作,然后逐一介绍对其思想和创作的评价,在介绍的过程中,不分轻重、主次,更没有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性,读后令人不知所云。

第二,缺乏自己对文献资料的阐述和评价。文献综述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评述性,所谓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综述必须具有写作者自己的观点,写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对相关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作出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从学生的文献综述来看,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献资料予以阐述,如《浅析“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一文,作者不仅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而且还在阐述的过程中适当加进了自己的理解。但明显缺乏对文献资料的评价,只有“述”,没有“评”,对所研究的课题,研究者们分别从哪些方面展开的研究,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又有哪些观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哪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留有哪些可继续研究的空间等等,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做出全面的评价。而大多数的综述仅仅停留在对文献资料的介绍,甚至很难做到用自己的话解释作者的观点,造成综述的质量很差。

第三,选择性地探讨文献。许多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往往希望查到与自己的题目直接相关甚至可以直接应用的文献。但实际上如果这样的文献非常多,说明这类论题已经比较成熟,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较少,而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往往不具备这个特点,需要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而此时学生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在文献综述中投机取巧,选择一两篇能直接应用的文献,概括主要观点,遇到观点相悖的文献,只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舍弃不认同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综述缺乏价值。

第四,文献本身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在检索参考文献时,忽视了文献本身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文献资料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很多学生的参考文献一栏里填的大部分是教育学院学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专科学校学报等层次较低的刊物,很难体现出该选题学术的前沿性和代表性。

3.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纵观今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163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较去年没有明显提高,即使是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也很难达到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水平。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创新、普遍抄袭。创新不仅是指提出新的观点,也可以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出新的观点显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学生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比较、鉴别的过程,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对这个领域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对于同样的观点,不同的文章怎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证,这些都需要仔细揣摩,加以学习。但是从本届学生的论文来看,几乎很难看到视角有新意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是东拼西凑,稍微好一些的论文尚能做到段落之间衔接自然,差一些的论文连衔接都很难做到,有的甚至干脆把整个分论点都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以至于在答辩时漏洞百出。摘要是学生唯一无处可抄、必须要自己写的部分,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很多学生根本写不出能够简要概括中心论点的摘要,勉强写出来,也有诸多病句,如:“《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功名富贵’为中心,知识分子在对待功名富贵的考验时,呈现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狡诈无理,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在这些人物形象演进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造成知识分子命运的最直接、最深远的因素便是八股文化,也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八股制度对整个社会人的影响的原因。”在这段不足200字的摘要中,语句明显不通,只要稍微多读几遍,即可发现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

第二,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中心明确,论证充分,脉络清楚,语言流畅,是对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评价,但不少学生明显无法达到这一水平。虽然,从大一开始,每门课程都会留几篇小论文作为考查作业,但学生不够重视,随便从网上找一篇敷衍了事,老师也无法一一核对。近几年,有不少任课老师为防止学生的抄袭行为,干脆不让学生写论文,改用其他的考查方式。平时缺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到毕业时,学生也就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

第三,论文格式不规范。自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人文学院参照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拟定了详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从论文字数、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到各级标题的书写、参考文献的格式,甚至字号的大小、行距的多少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今年的毕业论文中,完全符合格式的不足三分之一。如果说论文内容的好坏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有关,那么格式的不规范则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二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

1.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早在2004年以前,我院就制定了《伊犁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后来又有相关的补充规定,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的检查、毕业论文的答辩以及指导老师的责任,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导致对《工作条例》中的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是对毕业生放宽要求。多年来,本专业从来没有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及格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论文的质量高,而是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多差的论文都能及格。而且,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学生平时成绩绩点不挂钩,“优秀”与“及格”没有区别,长此以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予重视,这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

因此,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对论文考核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尽量予以量化,如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应当不少于多少字,论文中引用他人的字数不得超过多少、什么样的情况不可以答辩等。标准量化,既有利于对学生提出实际的要求,也有利于实施监管。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切实保证。首先应当将论文成绩与学生绩点挂钩,以引起学生对论文的足够重视。其次是实施导师负责制。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核学生,也要考核指导老师。过去,我们往往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其实,指导老师不愿意得罪即将毕业的学生,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给学生评分过高,也是造成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考核制度中要明确师生双方的职责,如选题陈旧、偏离本专业、论文格式不规范等等,都应当追究指导老师的责任。最后,应当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范围,消除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让学生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确定选题,给学生讲解撰写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提纲、调整论文框架,而不是帮助学生写论文,让学生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毕业论文。

2.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引进激励机制

答辩结束之后,在由指导老师推荐、对论文进行公平合理評价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推荐给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召开优秀毕业论文公开答辩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观摩,为他们将来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送往其他本科院校进行盲审,寻找差距,以便于提高。

奖惩并重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必不可少。毕业论文质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独创性,而抄袭严重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通病,互联网的普及在为学生查找资料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抄袭大开方便之门,指导老师在网上逐篇查找,工作量很大。目前,包括我院学报在内的很多编辑部都已使用学术论文打假防伪软件,我院也可将此软件应用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对疑似剽窃、抄袭的论文进行鉴定。对抄袭他人成果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论文不能给予“及格”。这样,不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为他们将来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将文献检索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文献检索教学应当把对信息资源选择和鉴别能力的训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中鉴别各类信息源并找到准确的入口。同时,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中也要有意识地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当中,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层次的信息素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这样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的监督管理、学生的认真态度及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三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何颖.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

[2]王小亚.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

[3]孙梅.对指导高校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责任编辑:高照〕

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第3篇

文字工作计划

2015年将结合业务工作,不断加大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语言文字工作实效,加强普通话培训力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效手段,紧抓落实,主动协调,积极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认真抓好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工作。重点通过九月份的全国推普宣传周,进一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的宣传。

二是结合普法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大推普宣传的创新和实效,进一步增强规范用语用字的自觉性,努力在全中心树立语言文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工作目标

以迎接三类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的浓厚氛围,增强用语用字规范和法制观念,努力提高中心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确保达到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标准,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三、工作内容

(一)规范用语

1.日常工作普及。要将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会议用语和交际用语。XX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窗口科室的工作人员,要规范用语,礼貌用语,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 2.XX招聘新员工时,将普通话纳入考试考核内容。

(二)规范用字

1.公文、印章、简报等公务文书及医疗文书用字,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通知、告示、墙报、标语、桌牌等公示性用字使用规范,符合标准(其中的汉语拼音、外文部分书写正确),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等不规范的字,避免出现错别字。

2.公文和各类文书的文字和格式要符合规范,对不符合规范的公文和各类文书坚决退回重办,确保用字规范。

(三)创新搞好第十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心要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黑板报、举办群众性宣传活动等各种形式,在中心形成浓厚的“推普周”活动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规范语言用字和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认识。

(四)继续抓好普通话培训和测试。重点做好本单位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工作人员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发挥中心服务的示范作用。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文明用语,讲普通话,提高中心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健全普通话测试制度,规范测试管理,形成领导重视、完善制度、强化措施、体现特色的示范化管理模式。

(五)科学分类。确保档案规范管理,按照市委、市主管局下发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要求,整理、健全、规范档案,并以此要求对2015年的档案进行归档。

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第4篇

秦始皇统一文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对国家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治的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以史为鉴,如今统一国家语言文字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来,我们就语言文字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收到了较好成效。

1、积极参加“xx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 今年上半年, xx教育局在全市学校举办“xx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我县局属学校及各乡镇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经过相关教师的认真指导和学生的精心创作,共有九百多幅作品被推选到教体局。教体局评选出了15件作品递交到市教育局,最终有xxx、xxx等10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7名,优秀辅导教师2名。

2、开展主题为“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的推普活动 9月10日晚,县政府副县长、语委主任xx在县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讲话连续一周在时政频道播放,为推普周造势。11日,推普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县人民广场举行,全县34个语委成员单位200多人参加。仪式结束后,县语委办组织7台宣传车在县城主要街道进行广播宣传,同时组织城区一部分学生在主干道免费发放推普宣传资料,用标准的普通话倡导大家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

3.组织开展城区“啄木鸟纠错”行动 10月份,县语委办组织城区xx小学、xx小学、xx学校等中小学近300人次,走上街头,搜寻城区主要干道、大型商场、车站的广告牌、物价牌、店铺门牌、指示牌、公共设施标志牌上的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等不规范字,并现场纠错,以实际行动倡导规范使用汉字。

4.开展“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主题班会

xx小学、xx小学等学校以小品、舞蹈、绕口令等节目形式,利用班会,让学生以“爱说普通话,要写规范字”为主题演讲,向学生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5年,我县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如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利用网络创新语言文字管理方面做得不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集思广益,深入扎实搞好语言文字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xx县教体局

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二十一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教学辅助模式。《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引入,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不足之处。但过多地借用图形、视频图像、音乐等媒体和材料,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即采用准确、巧妙及实用原则,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准确;巧妙;多媒体;整合

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二十一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媒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现就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整合探讨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有如下三大优势:

1.多媒体的引入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力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打造。多媒体特别是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大大节约了学生查找信息的时间和教师书写的时耗,让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更高。

2.多媒体的正确使用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载体,如文字、图形、画面、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方式极大地、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能通过对其视觉听觉的刺激,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弘扬“真、善、美”的美文。我们利用多媒体资源能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能将虚幻的意象图形化,再配以或消沉、或高亢、或悦耳的音乐,将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一一展现出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感染和刺激,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趣的升华,提升审美情趣。

但是,“工具不论多么先进,也只是工具”。任何工具都有局限性,多媒体也是如此。它不可能取代语文教学。现在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很多误区,有的教师一上公开课就用多媒体,似乎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就等于多媒体,而教师则沦为多媒体的奴隶,成了一个多媒体的机械操作者。有些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也存在程序简单、图面简单,或有形无声,或画面呆板等问题。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忽视了语文本身的课程特点。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信息化的手段,又要有效利用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优势,才能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在整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上就应把握“准确”、“巧妙”、“实用”的原则。

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

1.准确性原则。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出现,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引入课堂。它以海量的信息、直观的图案、悦耳的音乐、穿越时空的表现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课堂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但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往往以其抽象可感性吸引人,有些意象与思想只可意会,过多地利用媒体,则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要把握“适用”与“和谐”的原则,用得准确。而不让人感到教师这节课就是应用多媒体。首先在课件整体设计时应注重准确性的原则。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而过多地借用图形、视频图像、音乐等媒体和材料,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的一些科目来说,是有其特殊性的。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主要是知识和事理的学习和研究。以掌握知识、弄清事理为主要目标。而语文学科却以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文”为重要目的。这便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应具有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在程序设计上要有艺术性,要符合课文的文风与语言特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古今中外都有,风格迥异。因此在课件设计时要契合多元化文化特色与风格。同时,多媒体设境应基于课文,应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写法、增强审美感受为主导,多媒体只是手段而非内容,更不是目的。由于语文教材的多样性,多媒体的教学设计亦应具有多样性,总之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作为语文教学者应使多媒体为己所用,成为多媒体的主人。

2.巧妙原则。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如《背影》一文,这是朱自清先生1917年所写的一篇美文,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及儿子对父亲无限的怀念之情,文章采用白描的手法,不做任何的渲染和修饰,将父子车站分别一幕娓娓道来,但家境惨淡、社会的压抑,以及知识分子当时的落寞与凄凉的情绪在文章灰暗的基调中流露,使得父子之爱更加真挚、深沉而感人。但由于这一幕发生的历史背景现在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选用灰暗的画面、沉郁的语言、配以哀伤的背景音乐,很容易就将学生带入那个多苦多难的时代,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能体会到父子情深。再如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可播放一些雄浑壮阔的北国画面,将学生引入妖娆美丽而又意境壮美、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中,配以激昂高亢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一代伟人胸怀豪迈的情怀和意气风发的斗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材料和传递信息、相互交流的手段,但教学材料和手段的丰富多样却对课件的设计和教学的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巧妙地设计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不论图像多么好看,音乐多么动听,首先要看看这些东西与你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是否相同,是否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只有与你的教学目标和方案相吻合,才是有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的,才是必要的好材料、好方式。否则,一会儿图像,一会儿音乐,一会儿字幕,一会儿做练习,学生手忙脚乱,不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和思考,不能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所得的甚少。所以一堂好的多媒体语文课,一定要注意学教方案的科学性、有序性、实用性,将各种辅助媒体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实用性原则。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本身就属于新型的语文课程资源。一个好的语文多媒体课件必须建立在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加深学生对文意的思想内涵的感知和领悟。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实用的原则,让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服务,同时要契合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学科非常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传统教学方法非常讲究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那些精彩的片段、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意境,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感悟和理解才能从中获得营养。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给我们思绪以驰骋的广阔空间。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重其展示形式的多样性,不要让多媒体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扼杀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动力,造成其思维的僵化和停滞。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三个实用的原则:

1.多媒体设计要具有准确性。多媒体的采用和取舍要服务于文章的教学目的。

2.多媒体的使用要具有实用性,切忌哗众取宠,流于形式。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

挥主观能动性留出余地,给学生拓展研究性学习留出空间。

3.多媒体的细节上要注重灵活性,如:画面的色彩、背景音的选择、动画的剪辑、活动图标的选用、选择按钮的指向性等,这些细节的设计都应体现简单实用的原则。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的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立体式的艺术,语文多媒体教学只有本着准确、巧妙、实用的原则,才能合理适度地动用好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郝维谦,龙正中,张晋峰.中华人民共国高等教育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超,张巍.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教学的对比研究[J].兰州学刊,2007,(S1).

[4]李敬民.《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

作者简介:邓彪(1969-),男,湖南临湘人,中教语文一级教师,1992年毕业于岳阳师专中文专业,2000年7月获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

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文第6篇

摘要: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本文将与现阶段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相结合,对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职;人文素质教育

在人文科学中汉语言文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须有效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其中的时代感和指导意义相对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丧失,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提高。

一、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定义及重要作用

汉语言文学可以说是承载我国五千年文学的载体,不但包含大量的历史知识,而且思想精华也十分丰富。高质量的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能够在对人艺术感进行提高的同时,完成具有正能量三观的树立。在内容上,其不仅包括大量的文化、艺术、知识,同时还包含优秀的精神以及思想。所以,学习汉语言文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读写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社会不断的提升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教育领域必须及时进行转变,使相关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而作为我国的传统课程,汉语言文学包含我国的文化精髓,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当前形式下,需要教师积极改革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协助学生完成道德建设,优化社会风气。

二、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功利性非常强烈,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也是应对考试,只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重视,通过对文章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对作者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进行了解,虽然有时教师会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进行一定的扩充,但是学生不会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考试,教学过程中的人文主义关怀相对缺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另外,社会环境变化会制约人文素质教育,近年来很多年轻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渐渐降低,对物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导致道德感缺失、是非观念淡薄等现象频发,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的对人文教育现状进行改善,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有效培养。

三、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树立以情育人的教学理念

为了顺利开展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体系中融入以情育人理念,并且对相关工作进行重视,实现教学理念的优化,然后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提升。简单来说,就是将情感教育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做人观念进行培养。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已经无法通过单纯的知识育人理念得到满足,与其他教育不同,中职教育也存在相对特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重视以情育人,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对学生判断美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以人文内容和精神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得到有效提升。

(二)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教育也能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与汉语言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对汉语言文学的意境美、语言美、文学美形成更加深刻的体会,对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相应的鉴赏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进而起到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作用。如在进行《桃花源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音乐、视频等进行利用,使学生在视觉、听觉、感受上对文章中的意境形成更加深刻的感受,使学生在情境中增强对作者心态变化的理解,从而对作者渴望世外桃源的心情形成更深刻的感受。

(三)对道德教育进行加强

在进行中职汉语言文學教学时,想要更有效的进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在通过文章思想和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对自身的人文素质进行加强,使自身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得到加强,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强化,从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人文素质。同时,应该通过自身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思维产生影响,从而使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拥有更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果受到很多问题的制约,导致其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增强,使学生拥有更高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中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梅金兰,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17(22).

[2]王惠,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策略探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1):256.

[3]张红蕾,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1).

[4]贺闱,栾吉,从“中华经典诗文选”编写看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专业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9(08):85-87.

上一篇: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范文下一篇:孩子不回答老师问题范文